导航:首页 > 语言文字 > 语文课什么

语文课什么

发布时间:2022-04-12 04:03:01

Ⅰ 语文课应该教什么以及怎样教

中国的语文课当然教的是语言,而且是汉语语言,这是没有疑问的,但是具体教什么,怎么教的确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最近在《南方周末》上连续出现了多篇关于此问题的文章,引起了一些争论.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小学教师,也没有教过语文,但也一直对这个问题十分关注,想要说明一下自己的观点.什么是语文?语言具有工具性,是必不可少的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可以说整个人类社会是建立在语言的基础上的.对语言的学习是基础的基础,是任何一个国家教育中的重中之重.但是语言是一个很复杂的概念,这里有必要对语言的概念进行一定的阐述:一般的语言学中,把我们通常使用的语言概念分为两部分:语言和言语.语言是抽象的、概括的符号系统,包括语音、文字、词汇、语法等;而言语是对语言的运用.言语又可以分为书面语和口语,其中书面语和口语又有巨大的区别,如果把写出来的叫书面语,说出来的叫口语,那么就会发现,没有什么书面语不可以说出来,也没有什么口语不能写出来.一般的说可以认为它们的区别就是:口语用于交际,体现了语言的交际工具的特点,人们在使用口语时只考虑他的实用性;而书面语多用于思想的传播,他是人经过一定的思考结果,一般可以看作是语言作为一种思维工具的反映.例如一个人同另一个人私下谈话,那么他使用的应该是口语,而一个人在一个比较正规的场合当着许多人讲话,那么一般就会用书面语.那么语文课究竟教什么呢?教语法、书面语还是口语?首先看口语,就是说话,这人人都会,不用老师教,但同样是说话,有的婉转动听,有的就惹人讨厌,可以说说话也是一门艺术.那么说话也应该学,但说话是在使用的过程中学到的,例如我们身边有许多口语表达非常好的人物,你可以问问他们,口语是如何学好的,不会有人说是老师教的.再看书面语,人类所有的思想都是通过书面语而得以记录和流传的.这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包括我们所说的听、说、读、写,听不用说没有什么实际意义,读和写都是针对书面语而言的,小学生经常说不会写作文,不是说他们不会说话,而是指他们不会使用书面语.而说,就是语文教学中的说话这一部分,其实也是培养学生的一种使用书面语说话的能力.当然这种能力在现代社会里非常重要,也往往为人们所忽视,但这种说应该是一种书面语而不是口语.还有语言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文字、词汇、语法,这也是语文的基础,尤其是小学三年级以前的语文教学基本上是以识字为重点.从小学高年级开始语文课中一直有相当部分的语法内容.好了,现在可以来看一看现在的语文课教了什么.从传统的语文课到现在的新课程基本上都讲的是听、说、读、写,字、词、句、篇.基本上小学三年级前重点是识字教学,以后重点是以书面语的阅读和写作为主,并适当学习语法和修辞,这都是合乎情理的.也没有太大的争议,实际上人们争议的根本是怎么教,尤其是在识字以后,如何使学生学好书面语言?这是语文教学的核心问题,颜福双在《语文就是语文——与余杰等商榷》一文中提到的三个观点,语文不是文学,语文不是人文,语文本来就是技术,可以代表一种观点,就是从技术的角度去学习语文,把语文学习由对书面语的学习变成对语言的学习.实际上这正是高等教育中汉语专业的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的内容.而不是中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传统教学,在识字以后,虽然也教的是听、说、读、写,字、词、句、篇,但教的方法上有问题,就是用分析、分解的方式要学生理解书面语.拿出一篇文章,从字词句篇一点一点的分析从写作方法到思想内容,都要找出一定的逻辑来.几乎全中国的语文教师和全中国的语文考试都把精力用到了这上面来.其实分析这种方法是学习语言,包括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的基本方法,而不是学习书面言语的方法.所以有一位北京的语文特级教师曾经说过,中国的语文教学,在学生识字以后即使不上了,学生的实际语文水平也不会降低就是这个意思.那么如何学习书面语,实际上国际教育界早就有了共识.方法很简单就是阅读.大量的阅读,形成一种阅读的习惯,是成为一个现代人的重要条件之一.世界主要的发达国家对语文教学阅读量的要求都很大,远远超过了中国.而中国的阅读教学,不仅在量上少得可怜,而且往往还是强调进行阅读的方法的学习和对阅读材料的分析.语文考试中占有大量比重的阅读题,实际上也是分析题.阅读本质上是一种体验,这种体验是不可能通过分析来获得的.它必须建立在一定的量的基础之上.阅读教学最重要最困难的不是学习阅读的方法,而是提供给学生适当的阅读材料.教师的任务就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供适合于学生阅读的优秀作品,不一定是名着,但一定要适合于学生的阅读.那么什么才适合阅读,当然是艺术性强思想性的作品,这不可能不带有人文色彩.因为人文的阅读是以后专业阅读的基础.人文精神是成为一个现代社会公民的基础.可以说学习书面语的过程就是一个人文阅读的过程,这里每一个具有人文精神的人,都会列出一个影响自己思想历程的书目来.几乎可以肯定,这个书目中找不到一本书是由语文老师推荐的,是在语文课上要求阅读的,如果我们的语文老师,能够开出这样一个书单,那么我们的语文教学就真正有了希望.当然这也许只是一个理想,可以想象一下我们的中小学语文教师本身就是在一个没有阅读环境、缺少阅读材料的语文课堂中成长起来的,他们当中具有阅读习惯的人实在太少了,让他们开展阅读教学,本身就是一个苛求,真正阅读教学的到来还需要很长的一个过程,所以一个学生能够遇到严凌君这样的语文老师是幸福的.一个人受到的教育决定于他所遇到的老师,一个人的思想决定于他的阅读.

Ⅱ 中学语文课到底学什么

站在世界之交门槛上的中国教育正面临着世纪末的尴尬,耗时甚多而收效甚微的语文教学更是让人为之流泪。从1997年初《北京文学》大举讨伐中学语文课到1999年汕头大学推出《审视中学语文教育》对中学语文教学进行分进合击的围剿,中学语文教学始终处在狼狈不堪、欲诉无语的境地。虽然中学语文教学不仅仅是中学语文教师的事,也不仅仅是语文课上的事(因为“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的大语文观念已深入人心),但是作为中学语文教师在语言学习的“主阵地”——中学语文课上到底讲什么仍是一个不能够也不应该回避的课题。 要弄清语文课上到底讲什么的问题,有必要先弄清现在老师在语文课上讲着什么。受考试“指挥棒”的导向作用,囿于中学语文教师个体的特质,目前的中学语文课不良倾向有三: 一是急功近利式的什么可考讲什么 如果说以前那种时代背景、作家作品、段落大意、主题思想、写作特点的讲解模式不足取的话,现在的中学语文课确实已经扬弃了这种模式,代之以对课文的恣意肢解胡乱诠解,“断章”也能“取义”,“微言”总有“大义”,老师和学生都有一个共同心态:“小心地雷!”于是处处设“雷”,处处排“雷”,忙得不亦乐乎。跳舞时永远戴着镣铐,这“镣铐”便是“考试大纲”,它增删什么知识点,我便在课堂上详略什么知识点,而且心甘情愿,乐此不疲地把“镣铐”戴,每学期的联考题和毕业班的模拟题的版块构架,题量多少,分值大小,命题取点(知识点)等跟考试题如出一辙便是明证。因而大量的应该掌握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被淡化了。譬如1999年“考试大纲”取消了古代文学常识、中国名言警句的考点,语文课(含语文早读课)上便很难听到讲读这些内容的声音,而曾几何时,这些内容还在语文课尤其是语文早读课上充当着多么重要的角色。不考了便不讲、便不读,这是何等的短视行为!殊不知,作为一个中国人,古代文学常识焉能不知?读文言文又如何能少得了古代文学常识?文化的底蕴中又怎么能少得了古代文学常识这一块?至于中国名言警句对人生观的形成,对写作的助力等方面的作用就更毋需赘言了。人们常用“一桶水”与“一杯水”来比喻老师教导学生必须有扎实的库存,其实,考试与平时的学习又何尝不是如此呢,要想取出一杯高质量的水就必须以一桶水垫底。既如此,我们又岂能急功近利地什么可考讲什么呢! 二是我行我素式的什么拿手讲什么 魏书生老师曾经画过一棵“语文知识树”,那枝上可谓根深干粗枝繁叶茂,语文的博大精深于此可见一斑,而“术业有专攻”,我们的语文老师不可能对语文学科的所有知识点都很熟稔,于是带有普遍性的“攻其一点,不及其余”式的讲课状况迭现。像擅长修辞的老师脑子里盘桓得最多的是修辞,课上“触处自引申”,每课必讲,每讲必大讲特讲,重复信息多,新鲜刺激少,讲者津津乐道,听者索然无味,而教学时间有限的,厚此必然薄彼,于是另外一些也应该掌握的知识因为这部分被不恰当地“强化”而相应地被冲淡了,这种无视“教学大纲”的要求,不顾学生心理需求的讲课,热闹似乎也很热闹,繁荣似乎也很繁荣,只是它是“泡沫经济”式的虚热闹、假繁荣,单位时间的利用率低,有效劳动少,教学效果一定不会好,当然也不可能适应现代社会对语文教育的要求。 三是人云亦云的什么省事讲什么 目前的教材都配有“教学参考书”(简称“教参”),应该说,“教参”在积累资料、提供思路、传授方法、启发思维等方面起了不少作用,尤其是对刚涉足教坛的新教师来说更是如此。然而,“成也教参,败也教参。”许多教师渐渐地形成了对“教参”的依赖甚至近乎虔诚崇拜,开口闭口“教参说”,言必称“教参”。于是,四平八稳的“教参”在磨平教师思想棱角的同时把活跃张扬的学生思维也装进了同一模式,这使得《葫芦僧判断葫芦案》成为《红楼梦》一书的窥豹之“斑”,这使得学生的考试作文充斥着虚假造作,这使得中学生思维雷同和创造力萎缩,这使得我们本来应该熠熠生辉,光芒四射的语文课变得面目可憎,惹人厌弃。 确实,面以当今的语文教学,我们汗颜,我们更为之流泪。中学语文教学走出尴尬境地的重要一步就是要解决语文课上讲什么的问题。 我以为,语文课应该讲“大语文”,抱住教材不放的语文课必然是失败的;语文课应该讲基础知识,因为这是建筑语文大厦的基本材料。不能一味地跟在考试卷后面跑,你总不能因为考试卷没有考拼音、标点之类的基础知识便弃之不顾了吧?毕竟,这些是语文科的重要内容啊!语文课应该讲出语文课的特色,必须强化语言因素,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重锤语言;语文课应该在讲授中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习惯,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知乐之者”。 虽然我们不是政府决策者或教育管理者,虽然我们不是教材编纂者或教参撰述者,但是我们作为一线的教学执行者仍有可以变通的空间。只要我们能克服语文课的不良倾向,还语文课以语文的特色,那么,中学语文教学走出尴尬之境的日子将不会太久!

Ⅲ 语文课是什么什么是真正的语文课

大家使用频率最高的是“这才是真正的语文课”。为什么会用这样的评语?不是语文课又是什么课?这些年来我们的语文课堂在做什么?这不能不引起我的深思。
我发现,被人们认为不大像语文课的,往往或者就课文讲课文,深挖其中的人文内涵,上的有些像思想教化课;或者深入解析文中的一些科学道理、探索与课文有关的一些自然奥秘、动手做其中涉及到的一些实验,等等,上的好像是科学课、生物课

Ⅳ 语文课究竟要教什么呢,该怎么上

1、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类。有学会汉语拼音、会用语文工具书、能说普通话、能正确流畅地书写汉字、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等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较强的阅读能力、流利地表述自己的意思的能力等。2、综合实践类能力。有搜集和处理信息能力、主动探究学习、实践中运用语文能力、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等。3、素养和方法类。包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思想方法等。4、情感态度价值观类。包括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吸取民族文化智慧、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等。如果把以上内容再进一步浓缩的话,语文就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思”等能力、学习及思维的方法以及高尚的道德品质、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如果把“学习及思维的方法以及高尚的道德品质、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归入到“思”里面去,那么,语文就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思”五个方面的能力。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语文学科的教学任务不是以传授知识为主,也不是培养本学科解题能力的,它是以语文素养为立意的学科,它旨在培养学生为适应社会和自身发展的一些基本能力。它是以培养和提升人的基本素养和品质的学科。如果我们的教师的教学设计与实施不是以此为目的的教学,那我们的教学就可能有问题。据我的调查,我们相当一部分语文老师的讲读课还是这样的套路:浏览课文,在每一自然段前标出序号,和学生一起,一问一答地画出段落层次,总结段落大意,归纳中心思想,分析写作特点等等。我不是说不能这样教,而是说这样设计的目的何在,为了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效果而设计。同样的教学设计、一样的教学行为可能会因为目的和对象的不同而使效果大相径庭。如果是以疏通文章大意、讲解文章内容、分析语言特点等为目的,这就严重偏离语文学科的总目标,这样的语文课就可能不是语文课了。还是这样讲,如果是以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语文基本素养和能力的,那就是一节语文课。
不管是小学一年级的语文课堂,还是九年级的语文课堂,语文的教学无非是“听、说、读、写”等形式进行的。让任何一位老师离开“听、说、读、写”去教语文课,想教的像语文课肯定是比较困难的。“听、说、读、写”是语文教学的基本内容和形式应该是没有多大异议的。我今天提出的语文课教什么也包括这四个方面,但是我要提出一个更为重要的内容——“思”,语文教学不能没有“思”,而且还应该以“思”为核心,围绕着“思”进行语文教学。这里的“思”内涵很丰富,可以理解为“思想”、“思维”、“思考”,也可以理解为“思绪”、“情思”等。“思”可以通向自我澄明和自由,可以通向公共知识与法度,“思”能让我们的语文教学目标——“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得以实现。语文教学要用“思”去创造一个既丰富多彩又富于意义与价值的的语文生活。语文教学因为“思”的存在而灵动,语文教学因为“思”的凸显而柳暗花明。“听、说、读、写、思”是我们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我们的语文教学因以培养“听、说、读、写、思”五大能力而成为真正的语文课堂。
语文课教什么?“听、说、读、写、思”。这就是我对语文课的理解。语文课就是教学生会听、会说、会读、会写、会思的能力。具体的听、说、读、写、思所承载的知识与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思”的能力相比,可以说它的重要性已经微乎其微了。就像小鸡已经学会觅食的本领,食物对它还是问题吗?小猫学会了钓鱼,鱼对于它来说还是问题吗?然而,反思一下我们的语文教学,是这样做的吗?你现在的课堂是为分析课文而分析课文,还是为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思”的能力而分析课文。你的“听、说、读、写、思”的教学旨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思”的能力还是在以记住你所教的知识内容为主呢?
基于以上理解,我认为,语文课教什么?基于能力和情感目标的教学设计——“听、说、读、写、思”的能力训练。语文课就是教学生如何听、如何说、如何读、如何写、如何思。
三、语文课怎么教
既然语文就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思”等能力。那么,语文教学就是要围绕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思”的能力及品质去教,围绕培养学习及思维的方法和习惯去教,围绕让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去教。
培养学生“听、说、读、写、思”能力是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听、说、读、写、思”五个方面是以“思”为核心,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不能任意偏废。
(一)关于以“听”的能力为立意的语文教学
关于“听”。“听”是学生应当具备的一项重要语文能力,“听”与“读”尤其在获取信息方面发挥着同样不可忽视的作用。只有明确了倾听训练的价值,教学活动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为师者必须让学生明确:具备一定的倾听能力,是广泛而准确地获得信息和掌握科学知识的需要;是积极从事交际活动,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需要。在日常口语交际活动中,只有学会倾听,善于倾听,才能在与他人交谈时作出积极准确的应对。
在语文教学中,“听”通常是指学生上课时注意听教师讲,是一种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听”。但笔者认为“听”的教学不仅仅是这些。语文教学上的“听”应该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培养学生“听”的兴趣,二是培养学生“听”的态度和习惯,三是培养学生“听”的方法。
要培养学生“听”的兴趣,要求语文教师上课要生动、有趣,使学生化被动为主动,发挥听的主观能动性,学生要广泛地听,不仅听老师的,也听同学的。听的形式可多种多样,例如回答问题、朗诵课文、开展辩论、讲故事等;听的手段有录音、影视、录像等。从而养成学生主动接受、敢于质疑的习惯。
第二,培养学生良好的“听”的态度和习惯。就要求语文教师在指导学生时,要了解学生,根据不同的个性选择不同的方式来加以引导。使学生学会在听的过程中,用点头、微笑、赞许、关注的眼神来注视对方;用表情及简短的语言来启发对方;不轻易打断对方的话;允许对方发表和保留不同的意见,不对别人进行讥笑或人身攻击。
第三,要培养学生掌握“听”的科学方法。要求学生集中精力,面对说话的人和所表述的话题,注重唤起相关的知识、资料、概念和想象,形成与有关这个话题相关的互动。围绕对方说些什么,为什么这样说;对所听到的词句及重点都要有心理反应和认知上的反馈;在“听”的过程中能够进行快速地总结和评价,对所听到的内容,能区分主次,自觉形成整体观念,从而在心中牢记需要记忆的内容。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学生把教育看成自己的需要而乐于接受时,才能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任何教学活动的开展和教育愿望的实现,都必须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前提的。学生倾听水平的提高和良好倾听习惯的教育养成也不例外,教师应注重学生倾听乐趣的培养,把学练倾听转化为学生的内心需要,这样,倾听训练方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学生学会倾听,使学生善于倾听乃至乐于倾听,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摒弃应试教育心理,不要因为大型考试很难进行“听”的测试而遗忘“听”的教学,树立全面发展的大语文教学观,要满怀信心、持之以恒地抓好学生的倾听训练,不可产生一蹴而就、急于求成的想法。
(二)关于以“读”的能力为立意的语文教学
大部分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还是比较中重视课文阅读的。设计朗读、精读、泛读、略读等教学环节,但很多老师进行这些环节时可能是随意的、目标是模糊的,可能仅仅是为完成读课文的内容而忽视“读”的能力的训练,或者是仅仅把“读”作为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手段,或者是没有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以“读”的能力为立意的语文教学训练。笔者认为语文教学上的“读”,应该把重点放在朗读、精读、泛读、速读的能力训练上,而不是仅仅是读读课文,为讲解分析做铺垫。
朱熹在《读书三则》中说到:“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可见“读”是一种口、眼、耳、脑并用的语言训练形式,是语文教学的一把重要的钥匙。
语文教材上的选文大部分都具有典型性、科学性、实用性等特点。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读”的趣味点,对范文的谋篇布局、风格特点、题旨意境等进行生动的分析和点拨,使学生想读、爱读,最终达到理解文章、达到为我所用的目的和能力的提高。
注意拓宽学生的阅读面,训练学生泛读能力。引导学生广泛阅读课外书籍,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提高课外阅读量。在泛读的基础上,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提高学生读书的速度,培养速读的能力。
培养学生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是语文教学的难点。达尔文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掌握了方法,就掌握了金钥匙。”因此,教会学生科学的阅读方法,是终生受益的事情。有步骤的阅读方法包括读书、理解、领悟、应用四个阶段。首先是读书,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其次是理解,训练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能够快速地掌握书本内容的结构、思路、特点。其三是领悟,注重读后有所启发、有所领悟、有所感触、有所创新,能写出自己的体会和感想。其四是应用,将书本的知识和自己的体会运用在实际生活和学习当中,提升自己对社会和人生的认知度,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三)关于以“说”的能力为立意的语文教学
语言是人类重要的交际工具。用语言来表情达意的过程就是“说”。教学上的“说”,不仅仅是教师的“说”和学生的“说”,更不是教师授课,学生在课堂上回答问题。语文教学上的“说”,应该是一种学生主动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自己思想的技能训练。因此,这种“说”的能力的培养,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一定的时间、任务、环境、标准来进行。
在课堂内进行“说”的训练。首先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使学生明白“说”是进行思想交流和感情沟通的最根本途径。懂得在我们生活、学习和工作中“说”的重要性。课堂上要想方设法为学生营造“说”的环境,充分给学生“说”的机会。在课堂内进行叙述、说明等实践活动中,让学生复述课文、介绍自己、口头描述周围的人和事等;如果进行各种朗读和表演活动,可以结合课本中散文、诗歌、剧本、小说等不同语言特色,使课堂教学适当地小品化、朗诵化、故事化。对学生“说”的内容、胆量、声音、感觉、姿态等方面进行有系统地训练。此外,还可以在课堂外进行“说”的实践。如在班主任的支持和配合下,经常举行小型主题班会、故事会、演讲会、辩论会、诗歌朗诵会等以“说”为主的活动,培养学生快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也可以在取得家长支持的前提下,适当布置“说”的家庭作业,促进学生说得清楚、准确而富有表现力。
(四)关于以“写”的能力为立意的语文教学
“写”可以理解为“写字”,也可以理解为“写作”。
首先说写字。电脑是现代文明的一大标志,但对汉字书法的冲击是显而易见的,但如果认为有了电脑打字就无需写好字,这是十分错误的。首先书法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一部分,需要继承和发扬。其次,在社会中,在学校里,无论考试还是招生、招聘、就业等很多时候,电脑就无法代替手写,因此书写也是一个人必备的生存技能之一,写一手好字可能会增强一个人在社会上的竞争力。但是,据有关部门统计,当前社会,人们的书写能力严重下降,各阶段的写字教学的重视程度也很不均衡,中小学生的写字水平也在不断下降。因此,当前语文教学应当加强写字教学,要让学生认识到写字的重要性,不同年级应该根据不同的学段因材施教,开展各种活动,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让每一位学生写出一手漂亮的汉字,陶冶学生追求美、热爱美的情操。当然,教师也要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力求写规范的汉字,并持之以恒。
再说“写作”。如果说“写字”是追求外表美的话,那么“写作”就是追求心灵美。写作应该是一种心灵的倾诉,思想的外现。写作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正常生存能力,也是一种高尚的精神活动,是一种反应出一个人各方面能力的综合性思维活动,真正的写作应该是一种轻松而又愉快的学习或生活过程。但是,当前青少年的写作能力不容乐观。按语文课程标准的规定,从小学三年级开始进行写作训练。据我的调查,当前中小学生的写作问题还是比较大的,如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对作文的兴趣越来越弱。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作文的内容越来越虚假,甚至胡编乱造,作文模式僵化,语言空话、套话连篇。相当一部分学生惧怕写作文、不会写作文、编造作文,甚至抄袭作文。学生感受不到写作的快乐和幸福,语文教学的写作是为考试作准备,而不是为生活和工作做准备。因此,当前语文教学中“写”的教学问题是比较大的,因此,要大力改变当前的语文教学的“写”的现状,让“写作”成为学生生活中的一部分,让学生喜欢写作,会创作。这应该是我们语文教学应该完成的任务。
我认为语文教学上的“写”,应该是一种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思考人生和表情达意的创新方式,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心理、行为及情绪的宣泄过程,应该是学生正常的常态的思维活动,也是学生思想和意识的外显过程,更是学生进行审美和创造美的一个美好过程。但是,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写”往往只是一种学生被动的应试训练。因此,要想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平时就要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生活中的人、事、景、物,思考其中的情与理;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写作教学就不能是一个教师出一个作文题,学生写一篇文章的过程,而应该是一种师生共同探讨人生、抒发理想、各言其志的的过程;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对于一个“初写者”,教师要当好师傅,要把基本的写作技法教给他,让他入门;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就要对学生进行发散思维、集中思维、创新思维等能力的训练;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就不能为讲课文而讲课文,而应该把“听与说”、“读与写”结合起来;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就不要让我们的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考试书”,而应该引导学生“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就应该和学生一起读大师的作品,聆听大家的教诲;教师应该和学生一起抒发自己的心灵感悟,表达自己的爱恨情仇。只有这样,我们的学生才会越来越热爱生活、懂得生活,拥抱生活,才能越来越睿智、聪慧、人文、快乐等等。如果我们做到了这些,我想,我们的学生是会幸福地学习的。

Ⅳ 什么是语文课程内容

语文课程基本理念: 全面提高语文素养、确握语文教育特点、积极倡导自主 、合作、探究习式、努力建设放力课程.
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基本理念语文课程目要明确握目我想品读全面、语文素养两关键词全面则必须面向全体实现每发展;则必须面向整体创造适合教育语文素养应该内涵深厚外延宽广语文课程新概念既包含语听说读写言语实践能力更囊括品德修养审美情趣良性态度由看语文素养具综合性实践性特点强调发展谐发展明确定位语文课程目揭示目本真直指教育才道教育说语文课程要致力于语文素养形与发展
确握语文教育特点基本理念二语文课程目实现前提语文教育特点语文科文性语文材料反应元性文性揭示语文教育价值观积极导向作用语文、做语文、;情态度等面熏陶、染作用语文材料反应元性揭示语文习极具性化特征尊重性受独特体验鼓励发表富性见解形良性激其创造力二语文科极强综合实践性应立足课本突破课本举反三重积累重运用习整体性、性能力三汉字、汉语自身规律培养语整体握能力汉字、汉语自身规律握突体现重视积累文章总体知应淡化析性操作应要求背诵段落意思想应加强诵读积累、悟、熏陶要求避免繁琐析机械重复练习语言重视言语教培养良语语言语智慧集体现认识世界适应社改造世界理战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习式基本理念三实现语文课程目策略自主、合作、探究习式自主性习揭示才教主体习主揭示帮助每进行效习才我教目需要树立起教观达我教目教其核要素培养发挥习主性、积极性充体现认知主体作用让自主探究、自主发现作主线贯穿教始终其着眼点何帮助同需要明白种式定位与实施采取积极倡导态度说明形自主、合作、探究习式期甚至漫需要着眼未发展摒弃眼前功利要利于培养习主教道
努力建设放力语文课程基本理念四语文课程实践保障习主鲜发展着命体作语文课程理应关注命体发展核发植根现实植根面向世界面向未课程内容拓宽语文习运用领域;习设计发展教形灵放与发展课堂运行机制语文实践能力创新精神

Ⅵ 语文都有什么课

大学以前都是语文课。
有些也有作文课,文言文翻译课

Ⅶ 什么是语文什么是语文课程请加以简述

语文是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也是或语言和文学的简称。相对来说,口头语言较随意,直接易懂;而书面语言讲究准确和语法。此解释概念较狭窄,因为语文中的文章不但有文艺文(文学、曲艺等),还有很多实用文(应用文)。通俗的说,语言就是说话艺术。
一般认为是语言和文化的综合科。语言和文章、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的简约式统称等都离不开它。它是听、说、读、写、译、编等语言文字能力和知识,文化知识的统称。

语文课程,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需要有学习兴趣,好的学习习惯等都是很重要的。学好语文课程,要注意培养学习兴趣,养成好的学习习惯,积累学习方法,增强学习能力等。

shaorunjia2001真心为您解答~~

~亲,如果你认可我的回答,请点击【采纳为满意回答】按钮~
~手机提问者在客户端右上角评价点【满意】即可。
~你的采纳是我前进的动力~~【如果我做错了欢迎大家指出我的错误,毕竟我不是万能的】
~如还有新的问题,请好评和采纳后重新另外起一题向我求助,答题不易,敬请谅解~~
O(∩_∩)O,记得好评和采纳,互相帮助
祝共同进步!

Ⅷ 小学语文课,主要学什么

第一学段(1~2年级)
(一)识字与写字
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
2.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其中800个左右会写。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4.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5.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6.学习独立识字。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学会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
(二)阅读
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默读。
3.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4.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5.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6.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7.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
(三)写话
1.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
2.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学习清楚连贯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3.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
(四)口语交际
1.学讲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
2.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3.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自己感兴趣的情节。
4.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
5.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6.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五)综合性学习
1.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结合课内外阅读,共同讨论。
2.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3.热心参加校园、社区活动。结合活动,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想法。

第二学段(3~4年级)
(一)识字与写字
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左右,其中1600个左右会写。
3.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会运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词典。
4.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
5.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二)阅读
1. 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5.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6.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
7.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
8.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
9.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图书资料,乐于与同学交流。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
(三)习作
1.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2.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
3.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交流。
4.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5.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根据表达的需要,正确使用冒号、引号等标点符号。
6.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
(四)口语交际
1.能用普通话交谈。学会认真倾听,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
2.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
3.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讲述故事力求具体生动。
(五)综合性学习
1.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
2.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用书面或口头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3.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
4.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

第三学段(5~6年级)
(一)识字与写字
1.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
2.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力求美观,有一定的速度。
3.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
4. 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二)阅读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3.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
4.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5.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作品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课文的基本说明方法。
6.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体会顿号与逗号、分号与句号的不同用法。
7.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
8.扩展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三)习作
1.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2.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3.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学写常见应用文。
4.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根据表达需要,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5.习作要有一定速度。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
(四)口语交际
1.与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对方。
2.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3.听人说话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并能简要转述。
4.表达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
5.能根据对象和场合,稍作准备,作简单的发言。
6.注意语言美,抵制不文明的语言。
(五)综合性学习
1.为解决与学习和生活相关的问题,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尝试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2.策划简单的校园活动和社会活动,对所策划的主题进行讨论和分析,学写活动计划和活动总结。
3.对自己身边的、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或电视、电影中的故事和形象,组织讨论、专题演讲,学习辨别是非、善恶、美丑。
4.初步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

Ⅸ 语文课该教什么

我是一名有10年
教龄

语文老师

语文课
说好
上确实好上。但说上好就不那么容易了。语文课更多地体现出老师的修为。所以一节语文课,你不仅要备
教材
,还要备自己,使自己在这篇
课文
的内外游刃有余,文中提到的
知识点
,点点明确。更要备学生。只有这样,你才能做到心中有数。让自己的见解在语文课上闪放光芒,让学生能有所思考。教材的重点,学生的难点和问题,都是你该教的。

Ⅹ 大学语文课程讲什么内容

《大学语文》是全国高等学校网络教育统考公共基础课程之一,课程内容以中国文学史的发展顺序和文学体裁分类,共十三章内容,分别由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诗、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唐宋诗、唐宋词、唐宋文、古代戏曲、古代小说、现当代诗歌、现当代散文、现当代戏剧、现当代小说、汉语基础知识和写作构成。本课程统筹分七个模块进行讲解。 课程开设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对中国古代和现代的重要作家、作品、文学流派和文学现象有初步的了解;使学生能对文学作品进行分析和鉴赏,从而达到让学生能自觉地学习并继承中国优秀的文化传统,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同时,具有良好的表达能力,最后通过课程考试。

阅读全文

与语文课什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658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327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264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951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02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319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215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625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293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946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978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00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608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749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165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257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551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345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11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9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