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学语文教师如何正确理解与把握教材 2
听了专家教授的讲座,我受益匪浅,明白了语文教材不是现成的教学内容,只是教学的原材料,需要教什么?或者是用它来教什么?还是需要语文老师去提炼的。作为一名教师,必须要具备正确理解和把握教材的能力,从学生实际出发,大胆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优化。使教材成为真正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教材”。而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如何正确地理解与把握教材,下面我谈谈我的几点看法: 一、正确地把握语文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对各个知识板块教学目标以及教学建议进行了非常精辟的阐释,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指明灯,教师在备课之前应该认真的理解课程标准,为自己即将展开的教学活动找到正确的航向。根据课程标准中学年段的目标要求,分析教材,确定一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重点、难点、关键)。并抓住文本的重点进行分析,找出教学的难点,力求为教学找出更简单有实效的突破口,来解决消除教学中的障碍。 二、 深入解读教材 我认为,深入解读教材须达到五个层次: 第一层:关注“教材包含了什么”,着眼点在教材的表层内容和呈现方式。比如知识点、标题,或者书中设计的图片,问题与活动等。 第二层:主要思考“书的重点内容是什么”内容的难点何在?所谓的重点内容,从时间跨度上来说,包括一册书、一个单元、一节课以及某部分内容的重点;从内涵上来说,最重要的、最基本的知识和技能,这些内容对顺利学习其他部分起基础性、先导性、决定性作用。 第三层:教师要关注“教材内容应该如何组织与整合”,着眼点在教材的组织顺序与结构上。首先,教师要关注教学内容组织顺序与实际情况的符合程度,与学生的学习心理的符合。其次,关注整合程度,内容的系统性,循序渐进性,不同时间的内容衔接性。 第四层:关注“教材文本的地位和作用要求”,教材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什么要求?教材对学生的学习提出了什么要求等问题,品味教材的言外之意,领略教材的弦外之音。 第五层:思考“教材蕴含着什么” 、“折射出哪些数学学科教育理念?”、“渗透了哪些数学的思想方法?如何在教学中体现? 三、创造性使用教材 叶圣陶在几十年前就指出:“我相信书本是一种工具,或者说是一种凭借,却不是唯一的工具、唯一的凭借。”“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由此看来,创造性使用教材,就是要教师突破教材对学生教育的禁锢,把教材作为训练语言文字和提高阅读能力的材料。但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把教材当作学习的目标,为达到这个目标,教师就牵着学生的鼻子去“钻”教材、学教材,甚至去背教学参考书,师生的精力被耗费在识记、理解教材的“只言片语”上。正确的教材观要求师生把教科书当成活材料,而且教师还要为学生设计教材以外的活材料,甚至有时还可以为达到目的而增加一定的辅助材料。正确认识教材,努力钻研教材,科学使用教材,成功地用好范例和学生练习的例子,提高学生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之能力,才是语文教材的根本目的。
2.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教师要认真分析和理解教材编写的意图。
其次,教师要深入分析和挖掘教材内容的多重价值。
教师应改变过去侧重于知识与技能传授,忽略过程方法教育的倾向,不能照搬照套教材内容,被教材所提供的学习材料所束缚,而应在深入研读教材的基础上对教材进行多角度分析,深入挖掘教材内容的多重价值。传统教学注重学科知识的传授,教材基本上使用叙述性的语言直接呈现知识,比较重视知识的迁移价值而忽视认知价值和情感价值。
3. 谈谈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怎样对待教材
一、正确地把握语文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对各个知识板块教学目标以及教学建议进行了非常精辟的阐释,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指明灯,教师在备课之前应该认真的理解课程标准,为自己即将展开的教学活动找到正确的航向。根据课程标准中学年段的目标要求,分析教材,确定一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重点、难点、关键)。并抓住文本的重点进行分析,找出教学的难点,力求为教学找出更简单有实效的突破口,来解决消除教学中的障碍。
二、 深入解读教材
我认为,深入解读教材须达到五个层次:
第一层:关注“教材包含了什么”,着眼点在教材的表层内容和呈现方式。比如知识点、标题,或者书中设计的图片,问题与活动等。
第二层:主要思考“书的重点内容是什么”内容的难点何在?所谓的重点内容,从时间跨度上来说,包括一册书、一个单元、一节课以及某部分内容的重点;从内涵上来说,最重要的、最基本的知识和技能,这些内容对顺利学习其他部分起基础性、先导性、决定性作用。
第三层:教师要关注“教材内容应该如何组织与整合”,着眼点在教材的组织顺序与结构上。首先,教师要关注教学内容组织顺序与实际情况的符合程度,与学生的学习心理的符合。其次,关注整合程度,内容的系统性,循序渐进性,不同时间的内容衔接性。
第四层:关注“教材文本的地位和作用要求”,教材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什么要求?教材对学生的学习提出了什么要求等问题,品味教材的言外之意,领略教材的弦外之音。
第五层:思考“教材蕴含着什么” 、“折射出哪些数学学科教育理念?”、“渗透了哪些数学的思想方法?如何在教学中体现?
三、创造性使用教材
叶圣陶在几十年前就指出:“我相信书本是一种工具,或者说是一种凭借,却不是唯一的工具、唯一的凭借。”“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由此看来,创造性使用教材,就是要教师突破教材对学生教育的禁锢,把教材作为训练语言文字和提高阅读能力的材料。但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把教材当作学习的目标,为达到这个目标,教师就牵着学生的鼻子去“钻”教材、学教材,甚至去背教学参考书,师生的精力被耗费在识记、理解教材的“只言片语”上。正确的教材观要求师生把教科书当成活材料,而且教师还要为学生设计教材以外的活材料,甚至有时还可以为达到目的而增加一定的辅助材料。正确认识教材,努力钻研教材,科学使用教材,成功地用好范例和学生练习的例子,提高学生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之能力,才是语文教材的根本目的。
4. 结合课程标准谈一谈如何正确使用小学语文教材
一、注重研读《课程标准》,准确把握驾驭教材
《课程标准》如同一把钥匙打开了新课程改革的大门。深入地研读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驾驭教材,发挥教材的优势,领悟编者的意图。《新课程标准》在很大程度上是面向未来,培养适应未来竞争的人才。所以,我们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态度上都应当改变。由原来的教教材到现在的用教材教;由原来的教师是中心到现在以学生学习和发展为中心;由原来的单一知识灌输型教学到现在的“三维目标”的统一。所有的变化都使我们能更好地适应新课程改革,更好地扎扎实实地使用教材。
二、利用教材文本,提供学生感悟、体验的空间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程不仅是文本课程,更是体验课程,课程不再只是知识的载体,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新知识的过程。教材是教学的一种重要课程资源,但不是唯一的资源。语文教育应该成为学生生命世界的一片绿洲,成为学生精神世界中的一道风景,成为学生心灵世界中的一股甘泉。应利用教材,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感悟、体验的空间,让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熏染学生的情感。
三、注重教材整合,深化情感目标
人教版教材按主题单元安排教学内容,这种理念突破了传统方式对语文教学的束缚,有利于组织学生开展集中性、拓展性、综合性的语文教学活动,可以培养和保持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从而全面增强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5. 如何有效开发和利用小学语文课程资源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然而,我在教学实践中产生了一些困惑:1、课内、课外如何把握资源的“度”?2、课内资源毕竟少于课外资源,怎样让两者更好的结合而不产生矛盾,不发生冲突,究竟课内资源和课外资源孰轻孰重?3、资源的运用会不会把一堂语文课上成科普课或其它类型的课,从而没有体现出语文教学的工具性特点?
在广州中星小学跟岗学习的第三天,我听了中星小学陈康英老师执教的诗歌教学课例《七律·长征》后,让我对以往的这些困惑有了一些启迪。
《七律·长征》是小学语文人教课标版五年级第八组第一篇课文,是一首七言律诗,是毛泽东同志在长征胜利后,满怀激情地回忆红军队伍在长征途中排除万难的典型事例,表现了我红军战士不畏艰险,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激发学生向红军战士学习,培养不怕困难的奋斗精神。红军长征是何等的壮举!但是对小学五年级的学生来说有些遥远,对长征这一历史事件的了解还很有限,而且诗歌的内容和写作手法和学生的现实生活和认知水平有一段距离。基于对文本的细读和对学情的了解分析,陈康英老师依据课文自身的特点,在开发教学资源,培养学生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方面做出尝试,在教材的许多疑难处、“留白”处,引导学生思考、补充大量相关的信息资料,在教学中不断丰富和生成新的内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深厚感情。我整理如下:
一、运用文本的背景资源,缩短学生对历史的认知距离
“万事贵乎始”,课堂伊始,陈老师引导学生初识作者毛泽东、阅读课后资料袋,了解课文写作背景,回顾领袖与长征的内容,巧妙地唤起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望,迅速地将学生带入那段历史,把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上来,激发学习动机和兴趣,缩短学生对历史的认知距离。
二、运用名家朗读的音频资源,为学生播下诵读的种子
诗歌是很讲究炼字炼句的具有音乐美的一种语言艺术。如何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这首七律诗中表现的红军战士不畏艰险,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如何让学生更好地体会这首《七律·长征》的韵律和节奏美呢?陈老师在学生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后,播放了我国着名朗诵艺术家康桥的朗读音频,让学生边听边模范名艺术家的朗读,为学生播下诵读的种子,引导学生更好地体会诗歌的音韵美和节奏美,逐步培养学生欣赏和朗诵诗歌的能力。
三、运用图片、视频资源,帮助学生感悟文本
在语文课堂上,运用多媒体演示,能使抽象内容直观化,帮助学生建立直观、立体、动态的概念,从而降低了学习难度。陈老师在这节课的教学重点环节“细品诗意,感悟诗情”上,引导学生理解“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时,陈老师展示了绵延不绝的五岭山脉和雄伟高大的乌蒙山的图片,让学生感受到即使是平常,要翻越这些山岭是何等的艰难,引导学生体会红军在长征路上的艰辛。理解“大渡桥横铁索寒”这诗句时,陈老师向学展示了当年寒光闪闪的铁索桥图片,让学生一边看图一边展开想象:“站在这13根铁索上,我看到了桥上 ,桥底 ,桥对面 ,那场面真叫人 。”紧接着,陈老师播放了一段红军长征的录像视频,通过多媒体演示,使抽象内容直观化,一下子拉近了历史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促进学生深刻理解长征精神。在看视频后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带着自己的情感体验来朗诵诗歌,在朗诵中升华长征精神。通过这样设计,巧妙地运用多媒体资源,突破教学的重难点,层层深入地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感悟文本,深刻地体会红军长征路上的艰辛,进一步感受毛泽东同志及其中国工农红军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四、运用课外的文学资源,拓展学生的视野
“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拓展学生的视野,使语文走向生活。一堂课是结束了,但那仅仅是学生学习的中点,而不是终点。陈老师在课堂的最后还设计了一个环节“拓展延伸,读懂诗人”,为学生出示了毛泽东同志的另一首革命诗歌《忆秦娥,娄山关》,让学生四人小组合作学习、讨论:1、上阕和下阕分别写了什么?用“——”画出来。2、讨论,说说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最后还让学生分享课前搜集毛泽东的一些优秀诗篇。这样精心的设计,陈老师巧妙地运用课外的文学资源,拓展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对诗人毛泽东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将这堂课的句号改成了省略号,把学生从课内引向课外,引导学生走向一个更宽广的文学天地。记得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叶老再三强调,语文教材是教学的出发点,而不是终点,以语文教材入手,语文教材实际上成了通向课外更多阅读的桥梁。陈老师的这样的课堂设计不正是很好地践行了叶老的这个语文教学观吗?不正好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中“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这样的精神吗?
【听课反思】
听了这节课后,我对“课程资源如何有效地引入语文课堂”这个问题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为自己今后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更好领会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策略和能力,有效拓展语文教学途径、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切实保证新课程教学目标的落实提供了一个研究的方向,对自身的教师专业发展具有启发性的意义。
在陈康英老师执教的《七律·长征》这节课堂中,我发现:正是因为陈老师能充分而有效地开发利用课程资源,让她的语文课堂多姿多彩丰富而实在,让她任教班级的学生能在更广阔的空间里感受语文,学语文,用语文。另外,我在陈老师执教的这节课上,更看到了小学语文教师这个角色的重要性。在新课程改革的语文课堂上,我们语文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是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者,是学生学习过程的引领者,又是语文课程的建设者。所以,我认为,进行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有效地引进到我们的小学语文课堂当中来,故此,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要具备以下三种能力:一、发现、判断和取舍的能力。语文学习资源藏量丰富,分布广泛,品种多样。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必须具有善于发现、正确判断和果断取舍的能力。二、组合、变通的能力。为了把“原生态”的、散见的语文课程资源化为语文课程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我们语文教师必须具有语文教育的新生长点的能力,要对零散的课程资源进行组合、转换、变通,使之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再生性、可再利用性和教育的针对性、目的性,让课程资源对小学语文的学习更有效。三、协调、沟通的能力。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在一定程度上,要求语文教师必须走出课堂,走出书店,走向社会、自然,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具有一定的协调与沟通能力,不仅要沟通家、校、社以及其他学科,并与之协作,而且要成为学生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协作者、沟通人。
小学语文课程资源是一片广阔而崭新的天地,在新课程实施中,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的我们应充分认识到“身边处处有资源”、“生活处处皆语文”,为语文教学引进源头活水,让语文课堂更丰富多彩,让我们的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感受语文,学语文,用语文。
6. 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好的教学效果=好的教学内容+好的呈现方式+好的教学方法。教学效率首先取决于老师对其所教授内容的选择和改造程度。 在备课和教学设计中,独立地处理教材,创造性使用教材,这是老师上好课的必要保证,也是对老师专业化能力的一项重要要求。我认为教师处理教材应注意以下几种主要方法和策略: 一、简化通俗—让学生易学。教师要对教材进行挖掘、梳理、浓缩、从而使课堂教学内容化难为易,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以较少的时间和精力投入获得较大的学习效益。 二、调整重组—贴近学生的生活。通常,教学内容离学生生活越近,其作用发挥越好,反之,教学内容距学生生活越远,越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乃至不易被学生感悟和理解。如我在汉语拼音的声母教学中,利用表音表形图,联系生活实际,编出23个声母的顺口溜,如帆板冲浪bbb;小猴推车ppp;时装模特ttt等等,学生学起来轻松,很快就把声母的音和形记住了。 三、设疑激趣—让学生探究体验。我们知道,并不是所有教材呈现给学生都会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那么,这就需要教师在处理教材时,变无疑处须教有疑,课堂以问题为中心。如我在教学《一去二三里》一课时,我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动脑,动口的一定条件下,引导学生在教学挂图中发现烟村、亭台、桃花,了解二三里、四五家、六七座、八九十枝里的数字都是虚数,意思是说路途不远,人家不多,有几座亭台,有许多枝桃花。这些知识都是学生主动获得的,这是一个探究的过程。 四、化静为动—让学生乐学。怎样去活化教材呢?首先要改变教材的呈现方式:1、用对话呈现。2、画图片呈现。3做成课件呈现。其次要改变学习方式:让学生真正自主、合作、探究地进行语文学习。 五、拓展延伸—让学生实践创新。如我在教学《狼和小羊》这课中,故事的结果怎样?让学生课后续写,发挥学生的拓展思维。 可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教材进行处理,增强教材的情趣性、生活性、降低教学难度,让教材的教育功能得以充分的体现。
7. 小学语文教师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谈对创造性使用教材的几点浅见。 一、做好教学前的分析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基础是课程分析,课程分析主要是确定教什么,学什么,具体有:①文本理解。即分析“课标”要求和先前的实践经验与反思,提出学生的学习任务,指出教材中的“十个着眼点”。于课程开发。即教材文本的开发资源、学生资源、教师资源、媒体资源(含教具、学具)、生活资源、环境资源,特别要开发与利用课堂生成性资源。③内容处理。根据文本理解和资源开发情况,提出对教学材料重组的设想。
8. 如何用好“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
一、一年级为何要改为完认字,再学拼音
过去的教学都是学生一年级刚上学就学拼音,然后再用拼音去认字。这回改了:把拼音学习推后个把月,先认一些汉字,再学拼音,而且边学拼音边认字。这个改变体现一种更切实的教学理念。其实,传统的语文教育都是从认字开始,是在没有注音帮助的情况下进行的。以前的蒙学的办法,就是让孩子反复诵读,慢慢就会认字了。“统编本”多少有点回归传统。入学教育以后,第一篇识字课文,就是“天、地、人、你、我、他”,六个大的楷体字扑面而来,会给刚上学的孩子留下很深的印象,这个印象可能是一辈子的印象。接下来是“金、木、水、火、土”“云对雨,雪对风”等,很传统,也很有趣。为什么这样安排?要的是孩子们对汉字的原初感觉,留给孩子们的“第一印象”不是字母abc,而是汉字“天地人”。这个顺序的改变是别有意味的:把汉语、汉字摆回到第一位,而拼音只是辅助学汉字的工具,不是目的。
先认字后学拼音,还有一个考虑,那就是幼小衔接,放缓坡度。对于刚上一年级的学生而言,一上来就学拼音,比较难,等于给了一个“下马威”,不利于培养学生对语文课的兴趣。现在把拼音学习推后一点,能减少他们的畏难情绪。我看拼音学习再往后推一两个星期也无妨,总之是要想办法让小学生觉得语文学习挺有意思的。一开始就要注意培养学生认字读书的兴趣,这比什么都重要。
二、对刚上学的孩子而言,汉语拼音学习比较难,教学有何建议
老师们要明确,学拼音是为了识字,当然,还有普通话正音。拼音是认字的工具,但别当作阅读的工具。汉语拼音只是拐杖,学会认字就可以不要这个拐杖了。所以,拼音教学要实事求是,降低难度。
例如,发音是比较难学的。学拼音当然要教发音的方法,但也不要过分要求。一年级能拼读音节就可以了,不一定要求能直呼音节。拼音字母表是要熟记的,但不强求背诵默写。声母、韵母的音节能够书写即可,是否工整不必讲究。大致说来,就是一年级要求拼读准确,二年级要求再熟练一点儿,也就可以了,别为学生增加额外的负担。有许多学校一年级还学英语,英文字母和汉语拼音混淆在一起,老师教学的压力是很大的。还有就是南方方言区的老师,为了训练一个发音,可费老劲了,效果还不好。如果认识到汉语拼音就是一个认字的“拐杖”,普通话正音无非是为了沟通,那老师的压力会小一点,辐射到学生那里的负担也会轻一点,教学效果不见得就差。
其实,《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已经降低了难度,有些学校可能不注意。说到普通话的学习,也要实事求是,方言区的学生会用普通话沟通就可以了,不一定要求说得多么标准、漂亮。如果方言区的老师能结合所在地区学习普通话时的发音难点,来补充设计更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那就更好了。总之,学拼音就是帮助认字,不能代替认字。拼音对学普通话有正音作用,但不要把读拼音当作学普通话的办法。
另外,“统编本”语文教材的拼音教学内容还有一个变化,就是将拼音教学与认字教学结合起来,学拼音结合认字,彼此融通。对此,老师们也要重视。
三、《和大人一起读》是什么栏目?要列入教学计划吗
《和大人一起读》是新教材的亮点之一。大人指父母、老师或其他家庭成员与亲友。一般而言,一年级刚上学的学生自己还不会读书,所以需要大人和他们一起读。这个栏目的用意是激发读书的兴趣,让孩子刚上学就喜欢语文,喜欢读书。这也是幼小衔接的学习方式。幼儿园主要是无纸化教学,听故事多,到了小学就开始使用纸质的阅读材料包括书本了。让孩子先和大人一起读,慢慢过渡到自己读,这个过程需要大人的引导。因为以前的教材中没有这个栏目,所以大家不知道在教学中如何处理。我建议教师把这个栏目纳入教学计划,但不要处理成一般的课,要把它看作课堂教学的延伸,延伸到课外,延伸到家庭。让家长少看电视、少打麻将、少上微信,多和孩子一起读书,这也等于创造了语文学习的良好氛围。教师可以适当给家长布置“作业”,让他们配合做好“和大人一起读”。现在许多家长没有和孩子一起读书的习惯,教师可以先在教室里和学生一起读,然后,通过家长会、家长课堂等形式,示范怎么实施一起读。
“一起读”可以是朗读,也可以是讲读,或者是对话式阅读,形式不拘,但要注意都是在读书,是书面语言的阅读。“一起读”不要给孩子太多压力,也不必布置作业,因为附加的任务多了,压力大了,兴趣就少了。应当让孩子在大人的陪伴下进行无压力的自由轻松的阅读。教师如果觉得教材中的一起读的课文比较浅,也可以换,另外找一些作品来读。《和大人一起读》的教学目标,就是激发学生读书和学语文的兴趣。
四、“统编本”小学语文教材的课文有哪些变化
一个变化就是课文数量减少了,教学类型增加了。如一年级上册,人教版原来有41课,现在减少为32课,汉语拼音的课量也减少了,识字课却增加了;一年级下册,人教版原有39课,现在也减少了,减少为29课。
将课文数量减少,对此,教师不要简单地理解为“减负”(孩子们负担重,往往不是教材、老师加重的,而是社会、家长加重的),而是教学内容与方式的调整,使教材所呈现的内容更加丰富,更如重视口语、读书等方面的内容,也更有利于语文素养的提升。
新教材对优秀的传统文化格外重视,这方面选文的比重大大增加,一年级就选了许多古诗。从一年级到六年级,整个课文的变化很大。课文的选篇标准强调了以下四点,即经典性,文质兼美,适宜教学,同时要适当兼顾时代性。
大家会发现,有些经典的老课文又回来啦,没经过沉淀的“时文”少了。
五、识字、写字教学如何做到更有科学性
首先是实行“认写分流,多认少写”。这是“统编本”低年级语文教材的编写原则。这样做,是为了提高教学效果,为学生尽快过渡到独立阅读阶段创造条件。认识字和学会写,是两个不同的目标,小学要求低年级认识常用字1600个左右(以前是要求1800个),其中800字左右会写,教师在教学中注意不要加码。不要回到过去那种“四会”的要求,因为认、讲、用、写是很难齐头并进的,那样做效果可能欲速则不达。
新教材在识字教学的安排上是有讲究的,大家在教学中要认真体会。一般而言,只要按现教材设定的各个阶段目标推进,学生到二年级下学期大致可以实现独立阅读。大家要注意,一年级上册后面附了一个《识字表》和《写字表》,这是一个“识字写字基本字表”,要求会认300个字(这300个宇应当是低年级识字教学的重点),lOO个会写的字;一年级下册附400个会认的字,200个会写的字。有的老师会问:这些字是怎么来的?是为了帮助学生认读课文,才安排学的吗?不是的,它们是依据对小学生阅读的字频调查来确定的。先认这些字,才可能尽快过渡到独立的阅读。而且从字理、字结构来看,先认识这些字,也有助于学生举一反三,认识更多的字。
新教材有意安排了“多元认字”内容,就是说,不完全依赖拼音认字,还要多通过字形、结构、偏旁等去认字。如果单纯依赖拼音识字,可能会拖累识字的效率,不利于尽快进入无拼音的实际阅读阶段。在教学中,老师们要重视范读、熟字带生字、尽量勾连口语词等。在教第二、三单元时,要巩固和复现之前认识的汉字,避免回生。一年级要尽量照顾到多元识字,到二年级下学期,一般就掌握多元认字方法了。那时,学生不仅会拼音识字,还会根据上下文猜读、根据形声字构字规律猜读等方法了。新教材“多元认字”的教学思路,老师们应当多加关注,加强研究。
六、如何上好古诗词的课
“统编本”语文教材的古诗文篇目增加了。小学一年级开始就有古诗,整个小学6个年级12册共选有古诗文129篇,平均每个年级20篇左右,占课文总数的30%左右,比原人教版教材增加很多,增幅达80%左右。初中6册教材中用古诗文的分量也加重了。
怎样教好古诗文的课?最好的办法就是反复诵读,读得滚瓜烂熟,不用进行过多的阐释,也不要太多活动,宁可多读几遍、多读几篇。比如,给一年级学生讲《春晓》,讲春天到来的感觉以及那种发现,让孩子大致懂得写了什么,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就可以了,不要让孩子去记什么“抒发了诗人热爱春天、珍惜春天的美好心情”之类,因为“珍惜春天的美好心情”之类,不是一年级孩子能理解的。
讲王维的山水诗,也不一定非得往“热爱大自然”上面靠,让小学生安静下来,体会一下诗中表达的那种“静”,我看就可以了,不必添加许多成年人理解的内容。
古诗词教学要注重让学生感受诗词音韵之美、汉语之美,也许学生一时说不清美在哪里,总之是积淀下来,有所感觉了。现在有些古诗词教学过于烦琐,像做外科手术,把那种“美”都给弄跑了。比如,有一些老师教《静夜思》,教案设计的程序就很烦琐。首先放一个视频,视频中有月亮,老师问学生:“你想到了什么呀?”有的还让学生发表一个感慨,说:“月儿圆啦,人团聚了,多美好啊!可是伟大的诗人李白却无法回家。他只身离家在外,看到圆圆的月亮,想起他的故乡,想起他的亲人。在深深的思念中,他通过写诗排走心中的寂寞。”这就有点“绕”,还有点“酸”,小学生怎么会有兴趣?有的老师还逐字逐句地讲解,安排各种活动.什么李白的诗中有几个动作呀,分解一下,让孩子们演示一下什么叫举头望明月。这多累赘呀,于是静夜思中的“静”跑了。
小学生学古诗文,是比较难的,要求别过高,不必在所谓主题思想、意义价值、艺术手法等方面讲太多。有的教案总喜欢来个三段论——“知作者,解诗意,想画面”,未免太死板,也不得要领。
要不要把“国学”当作课程?我在这里非常明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没有必要。“国学”这个概念很复杂,在晚清是为了抵御“西学”、拯救国粹而提出的,当时是“国将不国”之学,带有保守主义的意味。这些年有些人张扬“国学”,也许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但什么是“国学”?我们会发现范围太大,很笼统,而且精华与糟粕纠缠,又很复杂。我看还是提“优秀传统文化”为好,这是中央的提法。至于“国学”不“国学”,学界都还弄不清楚、有争议,我们中小学不要去套用。
社会上有人开设了读“三百千”的班,说那是“读经”。这就夸张了。“三百千”是古代开蒙的读物,主要是认字用的,小学生读一读也无妨,但要注意“三百千”并不是“经”,里边也有许多不适合现代人格发展的糟粕。小学不要开设什么“读经”班,多读点优秀的古诗文就挺好。
七、“统编本”语文为何要强调课型的区分
课型的区分在一年级还不太能看出来,到了三年级,课文就分为两种类型,或者两种课型,一是精读课,二是略读课。初中教材将“精读”干脆改为“教读”,“略读”改为“自读”,加上课外阅读,就建构了“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体系。精读课主要是老师教,一般要求讲得比较细、比较精,就是举例子、给方法、激发读书的兴味;而略读课主要让学生自己读,把精读课学到的方法运用到略读课中,自己去试验、体会,很多情况下,略读课就是自主性的泛读。课型不同,功能也不同,彼此配合进行,才能更好地完成阅读教学。
那么小学怎么上好精读课?一是要安排好预习,不要布置太多作业,主要就是提一些有趣的问题作铺垫和引导,激发阅读的兴趣。教读的重点是教阅读的方法,同时也适时教一些写作方法,两者结合起来。略读课是把教读课的方法沉淀运用。老师不要多讲,就让学生自己去读。有些老师可能不放心,还要为略读课安排讨论或者作业,这是不必要的。
我特别要说说另一种课型的混淆,那就是不管教学什么文体,无论小说、散文、诗歌、童话、议论文、科技文,全都用差不多的教学程序和讲法。有的上诗词课,也要分析主题意义;上童话课,就和教学小说差不多,还是人物性格、艺术手法分析;等等。不同的文体课型应当有变化。何况课型不变化,没有节奏,老是那一套,学生能不腻味?
“统编本”教材在课型问题上有许多探索,比如对文体特点的提示,以及对不同文体阅读方法的要求,等等,都是有用意的,老师们要重视。
八、为何要提倡阅读教学的“1+X”
现在语文教学最大的弊病就是学生读书少、不读书。教材只能提供少量的课文,如果光是教课文、读课文,不拓展阅读量,那么无论怎么用力,语文素养也不可能真正提升上去。“统编本”语文教材比起以往的教材,更加注意往课外阅读延伸了,但阅读量还是不够。所以我主张加大课外阅读,鼓励“海量阅读”,鼓励学生读一些“闲书”,也就是和考试甚至和写作并不一定“挂钩”的书,鼓励读一些“深”一点的书,可以“似懂非懂”地读,“连滚带爬”地读。只有这样,才能培养起读书的兴趣。当然,我们的语文课要改一改,不能满足于精读精讲,不能要求阅读全都围绕写作,还要在精读精讲之外,交给学生各种实用的读书方法,比如快读、浏览、跳读、猜读、群读,还有非连续文本阅读、检索阅读,等等。“统编本”语文教材在不同文体的阅读以及多种读书方法的教学方面,开始做一些尝试。这是新课题,希望老师们也支持。
所谓“1+X”的办法,即讲一篇课文,附加若干篇泛读或者课外阅读的文章,让学生自己读,读不懂也没关系,慢慢就弄懂了。这就是为了增加阅读量,改变全是精读精讲而且处处指向写作的那种教学习惯。
一、二年级的新教材就有延伸阅读,高年级会更多些。小学中高年级以及初中教材,几乎每个单元都有课外阅读的延伸。新教材实际上已经把“延伸阅读”部分纳入教学体制,并尝试设置一些检测评价。一线老师在这方面可以大有作为,发挥各自的主动性,去探索、研究适合自己教学的可行的办法。这肯定是一个教学的创新点。
老师们也想实施“1+X”,可是拓展阅读的课文到哪里去找?这里介绍一种,那就是由北大语文教育研究所组织编写、人教社出版的《语文素养读本》。其选文的经典性、可读性都比较好,能大致配合新教材各个年级、学段的教学目标,从小学到高中共24册,每学年2册,大家可以参考选用。
九、怎么设计“快乐读书吧”课
“快乐读书吧”课,每学期一两次,每次安排某种阅读类型,比如,儿童故事、童话、寓言、民间传说、科普读物,等等。课的目的是让学生接触各种文体类型,有基本的文体知识,激发他们阅读各种类型读物的兴趣,有意识地让他们去掌握一些读书方法。不要将这种课处理成一般的课文学习,老师可以举一反三,讲一点相关的读书常识,包括书的类型和阅读方法,主要是引发兴趣,让学生自己找书来读。
十、如何在教学中处理语文知识的讲授?新教材有无语文知识体系
为了防止应试式的反复操练,这些年的课改提出语法修辞和语文知识的教学不要体系化,要“随文学习”。这个出发点是好的。问题是,如今的语文教学又出现另一趋向,就是知识体系被弱化。很多老师不敢理直气壮地讲语文知识,不敢放手设置基本能力的训练,知识点和能力训练点不突出,也不成系列。结果教学梯度被打乱,必要的语文知识学习和能力训练得不到落实。有时课上得满天飞,可就是没有把得住的“干货”。
针对这种偏向,“统编本”语文教材做了一些改进。一是每个年级和各个单元的课程内容目标力图更清晰,教学的要点也更清晰,要让一线老师备课时了解应当有哪些“干货”,做到“一课一得”。
“统编本”语文教材已经在努力重建中小学的语文核心素养的体系,这是“隐在”的体系,不是“显在”的。不刻意强调体系化,还是要防止过度的操练。老师们了解这一点,教学中就要胸有成竹,知道每个年级的语文学习大致达到什么要求,通过哪些线索去逐步实现,每单元甚至每课的知识点、能力点在哪里,等等。在教学实施中不去追求“体系化”,但还是要有体系的。怎么去掌握新教材的知识体系,又怎么在教学中落实那些知识点和能力点呢?我这里给大家一些建议,也许备课时用得上。
一是参照教师用书。教师用书会有知识点、训练点的提示。
二是看单元导语。每个单元都会提出教学的要点。
三是研究思考题和各个栏目的要求。思考题往往体现对知识点或语文能力训练的要求。语文知识的教学必须加强,但还是以“随文学习”为主,不要从概念到概念地讲解。
十一、不要滥用多媒体,祛除语文的烦琐病
老师上语文课时,在低年级可以用一点多媒体,但越往高年级走,越要减少。滥用多媒体,是一种流行的“烦琐病”,是一种灾难。多媒体给学生提供了各种画面、音响与文字,目迷五色,课堂好像是活跃了,可是学生的阅读与思考被挤压了,对文字的感受与想象被干扰了,语文课非常看重的语感也被放逐了。大家想想看,在讲王维的诗时,老师还没有讲,先把一个山水画在PPT上放出来……如果是让孩子们自己读、自己想该多好啊!因为每个人的体会是不一样的。我们不要定格学生的思维。建议老师们的语文课不用或少用多媒体,让语文课重新回到朴素本真的状态中来。少用多媒体,祛除烦琐病,这也是在新教材使用中给大家的建议。
有些老师过多依赖多媒体,有的老师得了“网络依赖症”,整个备课教学离不开网络,什么都依赖网上给结论,可是网上往往只有结论,没有过程,容易让人的思想碎片化、拼贴化。如果老师不读书,只读一点备课用的简单材料,日子久了,专业能力就会曰渐退化。
现在许多老师都不会用笔记笔记,也不会板书啦,真是可惜!其实板书的过程多美呀,那感觉和放果是PPT代替不了的。奇怪的是,一方面我们的老师不板书了,另一方面又要增加书法课。我主张语文老师还是要把字写好一点,要有板书。
还有就是读书问题,如果老师不怎么读书,那怎么能让你的学生多读书呀!有的家长在那里打麻将,打得天昏地暗,却不断地回过头来吆喝他的孩子好好做作业。这可能吗?老师们很忙,抱怨没有时间读书,可是每天看手机、微信的时间有多少呢?语文老师要博雅一点,给学生做个榜样——少看微信,多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