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语言文字 > 现代语文怎么样

现代语文怎么样

发布时间:2022-04-25 18:38:10

‘壹’ 怎么样学好语文’

一、怎样才能学好语文
1、学习语文,应成为一种兴趣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语文,内容丰富,知识广博,引人入胜。可是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不少学校编制的语文题偏、难、怪,讲授的语文知识过多过深,这样使不少学生畏缩不前,失去了兴趣。其实,我国的语言是“世界上最精美的语言之一”,作为母语的学习,每个学生都应也能获得成功。“兴趣是入门的向导”。对语文,没有兴趣,可以培养兴趣;有兴趣的,则应发展兴趣。兴趣可以是自行产生的,也可以是后天培养的。通过自己的努力,走进语文的天地,探寻语文的宝藏,你会发现快乐多多,收获多多,会产生良好的兴趣的。
2、学习语文,也应成为一种责任
现在有识之士担忧语文学习被弱化,着名作家王蒙前不久提出要打一场“汉语保卫战”。确实,在社会生活中,英语学习与考核被提到过重要地位。我们不排斥学英语,但我们更要学好自己的母语??汉语。要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要掌握和提高现代语文的运用能力。
3、学习语文,应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是学好语文的基础。好习惯一旦养成,将终生受用。结合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我认为,中学生应具有读、写、听、说、行的五大习惯。
二、中学生应具有的学习语文的五大习惯。
1、读的习惯。
(1)泛读的习惯。
泛读,就是广泛阅读的习惯,有人戏为“随手翻翻”。
随手翻翻,所翻的书宜杂。这样有助于开拓视野。说实在,有时在不经意中,你喜欢上了某一本书,喜欢上某一类刊物。因此,产生了兴趣,产生了追求。《读者》杂志深受读者的欢迎。每一期的扉页上都有“读者的话”,天南海北的读者在谈到自己喜爱的《读者》时,常提到是在“随便翻翻”中喜欢上的,这的确是经验之谈。
(2)精读的习惯。
精读,是指认认真真地读一本书。应该说,每一本书都是作者心血的结晶。赵普“半部《论语》”就“治”了“天下”。人生中,真正值得精读的书是不少的。精读,要多读几遍,烂熟于心。一篇文章读一遍,已读出大概,但还有不少遗漏之处。如果多读几遍,就能咀嚼出更多的东西。精读,对精华部分,要字斟句酌。对一篇文章,对一本书的精华部分,一定要细读、反复读。文章的开头、结尾及中间,都有关键句,一定要字斟句酌。不但要读出字面意思,还要读出深刻含义。不仅要读懂本段的意思,还要联系全文,进而由此及彼,展开联想、对比,深入领会。
(3)背书的习惯。
中学时代,是记忆力的黄金时期。如果能在此期间背诵上百篇优秀的古文、现代文,就为自己打下了扎实的文学功底。
背古文,背诗词,可以不求甚解,但字音要读准。
背现代文,要抓重点语句,但不宜过长。
背书自己要有要求,比如每日2首诗词。背时要与默写相结合,能默就能背。背诵要充分利用假日,这样日积月累,一定能出口成章,出口成诵。
(4)读报的习惯。
作为当代中学生,要养成读报的好习惯。这是因为报纸上不乏新思想、新观点,可以向我们传授时代的信息,启迪我们的思路,报纸上也有许多优秀作品,对我们提高写作能力很有帮助。
(5)查找工具书的习惯。
工具书,是我们学习语文的工具。工具书,不仅在中学阶段有用,而且在今后的大学,甚至走上工作岗位都有用。
中学生应备的工具书有:
①《现代汉语词典》,②《古代汉语词典》,③《中国成语大辞典》,④《唐诗鉴赏辞典》⑤《宋诗鉴赏辞典》,⑥《唐宋词鉴赏辞典》,⑦《古文鉴赏辞典》
使用工具书前,要先读懂“凡例”、“说明”及“序”。
2、写的习惯。
(1)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
作业,既是理解、消化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又是对课堂教学的反馈。必须认真对待。
①先复习再做作业。
做作业时应先复习。梳理课堂教学的重点、难点,然后做作业。
②独立完成作业。
做作业要独立完成。不能一有问题就与同学“讨论”,甚至抄袭别人的作业。
当然,经过自己思考还没有弄懂的题目,可在下课后向同学或老师请教。
③认真完成作业。
完成作业应A.规范。按作业要求先抄题目,再答题。B.书写清楚。养成认真写字的习惯。C.认真订正作业的错误。错误是常见的,要认真订正。同时,错误也可能是习惯性的,一定要认真订正。对此,许多同学编有“纠错集”,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2)做笔记的习惯。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在生活中,我们读到好的文章,或一段精彩的描写,甚至一句隽永的名言,都应该随时记下来。
(3)写随笔的习惯
“随笔”,顾名思义,一是随时写,二是写随感。它以形式灵活得到学生的喜欢。要写好随笔,我主张:
① 备个好本子。买个价廉物美的硬面笔记本。
② 起个好名称。给自己的随笔本起个集名。集名力求新颖,富有文学色彩或个性。
③ 留下目录与序的空页。留下目录页,以便日后编目录,留下序言页,今后可请家人、同学、教师、作家或其他人作序,也可自己作序。
④ 保证每周至少写一篇。如果每周写一篇,可以作这样的安排,即一次自由选题,一次结合写作的教学作选择、补充,强化性训练。两周为一轮回。
⑤ 每学期使用一本。
(4)投稿的习惯。
作为语文爱好者,应积极投稿。要投稿成功,应①认真阅读报刊,了解报刊的办刊特色及稿件需求。②认真修改自己的文章,使文章有亮点,有特色。
3、听的习惯。
(1)善于听别人发言的习惯。
① 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
与别人交谈时,不要随意打断别人的话,不能心不在焉,顾左右而言他。在听别人发言时,应多思考,特别思考这一话题我自己如何表述,发言者给了我哪些启发。
② 捕捉关键词语,抓住谈话要点。
与别人交谈时,要捕捉关键词语,听懂别人的发言,如听到可能有岐义的词语时,要联系前后表达,弄懂确切的意思。如有必要,可与之沟通,明确对方的意思。
(2)听音乐、听广播的习惯。
现在学生喜欢听音乐。确实,音乐的韵律、意境,与散文、诗歌有许多共通之处。特别是好的歌词,显得聪慧、灵动。从音乐中,从歌词中汲取营养是可取的。听音乐以经典音乐为首选。
广播是我们通向社会、通向世界的重要桥梁。由于中学生看电视、读报刊的时间难以保证,应充分利用饭后、睡前的点滴时间,听听当天新闻、听听配乐散文。这既是休息,又是学习。而且广播中播出的文章,大都是经过编导人员精心修改的“好文章”,再加上播音员纯正的普通话和表达,可以提高我们的文学素养,提高我们听说和写作能力。
4、说的习惯。
(1)上课积极发言的习惯。
上课自己不能是“看客”,而应成为“说客”。我们应积极投入。
发言时可拟个提纲,也可打好腹稿。陈述自己意见要大方、得体。如果同学对自己的发言有异议,一定要注意尊重同学,友好地与之交流。
(2)主动与别人交流的习惯
当今社会,人与人之间交流越来越直接,“面对面地交谈”,“说”成为一个人最基本的素质之一。
要会说,要养成主动与别人交流的习惯。
主动交流时,要会引出话题,善于抓住大家共同关心的话题进行交流。同时要注意向对方学习,要学习运用身体的姿势、眼神、手势等“第二语言”。
5、行的习惯。
行是有别于读写听说的综合的语文学习习惯,专作一项介绍。
(1)泡书店、图书馆的习惯。
每周或每月到书城、新华书店翻阅新书。
泡书店也使泛读成为可能。当然看到心爱的书要买下,每月买1??2本书,形成自己的“小书架”。
“泡”校内或区、市图书馆。
图书馆藏书量多,如果说书城、新华书店的特点是新书多,那么图书馆的特点则是经典书籍多,报纸、期刊多。
(2)网上“行走”的习惯。
现代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网络正成为人们增长知识、开拓视野、了解世界的窗口。对中学生来说,要养成用电脑阅读、检索的习惯。
由于网络是虚拟世界,中学生要有选择、辨别的能力,到有益、健康的网站,坚决屏蔽不健康的网站。
而由于网络具有强大的检索功能,我们要学会运用,养成检索的习惯,但由于多种原因,有时有些数据还不够可靠,要学会比较、鉴别。
(3)旅游的习惯。
古人说:“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现代社会旅游资源丰富,走出去看一看,瞧一瞧,会觉得心旷神怡,会感到外面的世界真精彩。而在旅游的途中,收集景点的资料,听取导游的介绍,撰写旅游的心得,会使你的语文能力得到综合提高。
旅游要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和时间可能,可以先从市内的景点浏览,然后向附近地区、附近省市,甚至向国外出发。旅行的途中,对人文景点要多多关注。

‘贰’ 现代语文观

现代语文观:即现代大语文观,包括现代交际功能,现代审美能力,现代人文素质三方面内涵。
具体参看

‘叁’ 现代语文是cssci吗

非核心 既然不在核心目录里面 就肯定是非核心了
核心遴选 , 没有任何意义 。 就好比团员和党员 ,两者有质的区别。

‘肆’ 现代语文课应该教给学生什么

自从开设了《语文》这门课以来,教育界就在不停地思考:从语文课中应该学到什么?这个问题一直到现在都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从语文学科开设至今,语文教学一直是两个板块:语与文。语文课堂上应该教给学生什么,一直是这两个板块争论的原因。我个人认为,语文课上所教的应该是学生缺乏的或者是他们应该学到的东西。对此,笔者作了一番深入考察,撰写了一篇《语文教学现状调查》,对此作了总结。那么学生从语文课中更想学到什么呢?从调查的结果来看主要反映在三个方面: 一、语文基本知识。 基本知识是奠定一个学科的基石,语文也不例外,调查结果表明,83%的同学认为在课堂中应该加强语文知识的学习。语文知识主要包括文化知识、文学常识、时代背景、字词理解、语法知识等,其中更着重于对文学常识、时代背景和遣词造句的理解和训练。绝大部分教育者认为,只有在深厚的语文基本功的基础上,才能实现个人更进一步的深造。而且语文作为中国的文化精粹,任何一个中国人特别是学生就更应该从基础做起,认真学习,培育文化素养,努力把它发扬光大。 二、对个人能力的培养。 对个人能力培养的关注是本次调查中的重点部分。调查显示,绝大多数的学生现在特别注意个人能力的培养。这种个人能力又可以分为三个部分:专业知识能力、日常交际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92.5%的学生在调查过程都表示希望在语文课堂上能学习到一些好的学习方法,他们希望能够通过语文课堂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阅读能力(对文章的鉴赏能力)解题技巧等。还有人提出了理性的解读文本,结合当时背景理解作者在文章中体现出的思想感情等方面,使我们认识到中国几千年的填鸭式教育并没有完全扼杀学生对文化的渴求。 现在的学生注重的不仅仅是课堂知识,他们已经看得很远。笔者在调查过程中明显的感受到这一点:现在的学生对自己的各方面能力的关注已经远远的超过了以往!而且这种能力已经不仅仅是专业知识,更多的是开始关注一些作为日常交际方面的能力,比如说为人处世,如何在现代社会上立足,在日常交际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再比如说如何准确的表达自己的意思和感情也是学生迫切想知道的。与此同时,还有46%以上的学生提出了应加强对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他们希望在语文课堂上有一个自主的空间,可以相互间合作、探究,通过小组归纳总结,然后得出自己的结论,通过这种方法来培养自己的理解能力、独立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概括能力以及团体合作精神。 三、世界观价值观方面的培养。 中国传统的一个文化观念是 “ 学而优则仕 ” 。但通过这次的调查研究,笔者认识到这种观点在我们下一代人的身上已经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他们现在不认为 “ 学优 ” 就可以 “仕” ,而是把目光投向了更高的一层:品优,道德素质高才可以仕。他们已经清晰的认识到初、高中阶段是其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他们明确的提出了应该在语文课堂上贯穿一些深刻的人生哲理,通过文本的解读培养他们认识美、欣赏美的能力,以及通过对文本中英雄事迹和奇山异水的解读和欣赏来提高学生的国家荣誉感,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还有少数同学提出应该在课前留下几分钟的时间来评点当天或昨天的国内国际大事,在老师的指引下得出一种正确健康的观点看法。在这个板块他们还对语文老师的人格素质提出了要求,认为语文老师应该学识、品德素质高于一般人,能够通过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才能以身作则,让学生在其熏陶下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正确认识自己,以便在未来找到自己的位置。 他们还明确提出了语文和别的课程不一样,它应该先培养 “人” ,其次才是培养 “才” 。调查结果表明,现在我们学生关注的、需要的方面,就是我们语文教学应该有针对的安排的教学内容。在此笔者根据学生的需求提出自己的几点建议: 首先是课堂气氛方面。这个方面在新课改之后已经有了很大的好转,基本不再是以前的灌输式教学了,至少不全是如此了。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的年龄阶段。针对这种情况,我们不妨采用一些新方法,使课堂充满活力和生机,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其次就是在教学方法上,我们应改变教师主导制为学生主导制,放下老师的架子,加强师生、生生、师与书、生与书之间的对话,培养其独立思考和动手动脑的能力。在此老师还应该净化、锤炼教学语言,同时应该面带微笑,用自己的神态和语言来引导学生,达到教学的最好效果。

‘伍’ 现代人语文水平越来越高还是越来越低你怎么看

现代人语文水平越来越高还是越来越低?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作为一名教师,我就给大家聊一聊。

自1919年新文化运动开始,中国的文化知识逐渐走上了普及之路,而新中国建立以来,尤其是在20世纪80年代我国教育部提出并实行义务教育之后,我国无论在语文还是在数学等其他学科方面相比之前确实有大幅度的普及和提高。

如果有人非要就着很多生僻字不为大众所知这一点上谈论语文水平的高低是没有意义的。因为任何一个国家都会有人们的学习认知水平不是一样高度的现象。重要的是我国的知识教育普及范围更广了,认字识字、看书思考的人群也越来越广,在上个世纪50年代左右,要想解决“很多人不识字”这一问题施行难度很大,因为受过教育的人太少,主动接受教育的人也不多。但是在如今,要说起不识字的年轻人,基本上没有了,只是大家的文化程度多少有些差别。所以整体而言,我国的语文教育水平还是越来越好的。

‘陆’ 传统语文与现代语文的区别

古代语文教学内容多为四书,五经,经史子集,八股文。偏重于道德,理论,为君为臣之道。陶冶性情,但过于迂腐。
现代语文教学内容很宽广,古文,小说,散文,议论文,记叙文等等。更有用一点。

‘柒’ 语文学刊,现代语文哪一个期刊更好

《现代语文》,《天天爱学习》

‘捌’ 传统的语文课程和现代的语文课程有何不同

传统的语文课比较枯燥乏味,完全按照课本的内容来教学,现代语文课程都讲究图文并茂互动,应该说现代文课程越来越吸引人了

‘玖’ 现代汉语课程和语文课程的区别

准确的来说,现代汉语是与古代汉语相区别的。现代汉语是指我们现代人的语言,比如我们所学的拼音,还有修辞,句式等等。古代汉语通俗的说就是文言文,文言文的句式,拼音一类的。语文是我们小学和初高中常见的说话,事实上,语文指的是语言和文学,所以我们的语文课有修辞,拼音这一类的语言科目,也有文章这一类的文学科目。不知道你能了解了么?

‘拾’ 现代语文教学内容观包括哪些内容简介

教学观

1、以人为本、不教之教的教学理念
语文是一门工具,但在教学理念上,与一些排斥人文教育的极端工具论者不同。他有一个伟大的人文主义口号: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
1977年12月叶圣陶在给〈中学语文〉的题词中说:“我想,教任何功课,最终目的都在于达到不需要教。假如学生进入这一境界,能够自己去探索,自己去历练,从而获得正确的知识和熟练的技能,岂不就不需要教了吗?而学生所以要学要写,就为要进入这样的境界。给指点,给讲说,却随时准备少指点,少讲说,最后做到不指点,不讲说。”
这种“不教之教”的教学理念阐明了教与学的辨证统一关系,为我们处理教与学这一对矛盾提供了理论依据。在教学中,教是手段,学是目的;教学的“最终目的为: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教师的教授方式不应当是“填鸭式”的“满堂灌”,而应是启发诱导;学生从教师那里学到的不仅仅是知识,最紧要的是学到能够进行自我教育的学习方法。
2、以养成习惯为高标的的阅读教学观
语文学科的目的是“整个的对于本国文字的阅读与写作的教养”。换句话说,语文教学目的就是要使学生“养成阅读能力”、“养成写作能力”。可见,他认为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其“半壁江山”。并且阅读与写作是紧密相连的:“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联系。”“阅读与写作是一贯的,阅读得其法,阅读程度提高了,写作程度没有不提高的。”因此,他在阅读教学方面多有论述。
在阅读教学目的方面。阅读教学目的“首在养成读书之良好习惯。教师辅导学生认真诵习课本,其意乃在使学生渐进于善读,终于能不待教师之辅导而自臻于通篇晓明。课外更选读本,用意亦复如是。”叶老的这种“习惯论”是基于他对阅读的意义的深刻理解之上的:“‘凭文字吸收’与‘用文字发表’都是随时需要的事。大凡一辈子需要的事最需养成好习惯。……好习惯已经养成,足够一辈子受用。”
在阅读教学任务方面。在以“养成习惯”为目的的阅读教学思想指导下,1945年,叶圣陶先生在〈国文教学序〉中提出了阅读教学的三重任务:一方面训练了理解的能力;一方面传播固有的和现代的文化;另一方面提出写作的范本。这三项任务,以培养阅读能力和习惯为主,同时兼顾文化即人文内容的传播及写作范本的提出,全面而平衡。
在阅读教学过程方面。把一篇课文的阅读教学过程分三个阶段:预习—讨论—练习。预习是训练阅读的主要阶段,也是整个训练过程的准备阶段。它是学生独立阅读的开始,有利于培养学生阅读书籍的习惯。讨论是训练阅读的中心环节。它是师生集体阅读的阶段,是预习的延伸,有利于纠正预习中的错误、弥补个体阅读中的不足。练习是整个阅读教学过程的最后阶段。或吟诵文本,向纵深处理解;或参读相关文章,向广度延伸;或应对教师考问,把前后所学钩连起来。经过经常的练习,最终形成习惯。
在阅读方式上,“精读”和“略读”相结合。他从精读和略读的地位、效果、与功能三个方面作了准确阐述:精读是主体,略读是补充;精读是准备,略读是应用;精读是“举一”,略读是“反三”。
3、以生活为源泉的写作教学观
叶圣陶先生认为:(文章)是生活的一部分,是一种发明,一种享受。惟有生活才是作文的源泉: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泼地昼夜不息;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就会作成什么样的文字。因而只有“生活充实,才会表白出、发抒出真实的深厚的情思来。”叶圣陶先生在写作教学上的观点和主张基本上都是建立在这种他对生活与写作关系的独到见解之上的。
首先,在写作内容上,叶老主张“求诚”。他说:“我们作文,要写出诚实的、自己的话,”“鸣出内心的感受”;“在人群中表白自我”,“假如有所表白,这当是有关于人间事情的,则必须合于事理的真际,切乎于生活的实况;假如有所感兴,这当是不倾吐不舒快的,则必须本于内心的郁积,发乎情性的自然。这种要求可以称为‘求诚’。”也就是说“要写出自己的经验”。
“求诚”观,主张学生“我手写我口”,或叙写自己的身边人身边事,或述说自己内心的真情和实感。这从根本上改变了学生写作时感到的“无话可写”的尴尬处境,使他们不仅感到有话可写,而且乐于去写。
其次,在写作教学目的上,应立足于“应需”。“练习作文是为了一辈子学习的需要,工作的需要,生活的需要,并不是为了应付升学考试,也不是为了当专业作家”故课内外作文的训练必须立足于“应需”。他说:“惟练似宜通乎课内课外,不宜专以课内作文为主。课外应需而作文,固用也,而亦练也。学生能明乎此,则随时随处认真,不以课内作文为特殊事项,进步殆可较大。复次,课内作文最好令作应需之文,易言之,即令叙非叙不可之事物,令发非吐不可之议论。课内练习,固将求其应需,非欲其徒然弄笔也。”
再次,在写作训练的方式上,应以“写生为主,临摹为辅”。作文之形式为文字,其内容实不出思想情感两端。以言思想,则积理必富而为文始佳。若但读物得宜,便令仿其词句,握管撰作,则收效犹薄。因为“学写文章从临摹的方法入手,搞得不好,可能跟一个人的整个生活脱离,在观念上和实践上都成了为写作而学习写作。还有,在实践上容易引导到陈词滥调的路子上,阻碍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创意铸语。通常说的公式化的毛病,一部分就是临摹来的。”
这种“写生为主,临摹为辅”的写作训练观是以他对语言形式与思想内容二者关系的认识为基础的。他说:“盖文之所载者实质,而文之所以成者方术也。质之不存,术将焉用?昧乎此而但以作文练习作文,不及其他,其卒无成效,固应得之果矣。或者乃专务形式方术,以文篇之峭拔波折,字句之研练雕琢,为作文之进步,而于内容实质转无所措意,亦舍本逐末矣。”这对于那些妄图以纯技能训练来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做法从理论上做了否定。
最后,在作文的评价上,其客观依据是“通而且好”。“通”即词使用得适合,篇章组织得调顺。“好”的标准是诚实与精密。“诚实”是有什么说什么;“精密”是文字里要有由写作者深挚地发现出、亲切地感受到的意思情感,而写时又能不漏失它们的本真。这里,我们可以看出,“通”只是作文最低度最起码的要求,“通”而且“好”,才能引起观赏者的感兴,并给写作者以创造的喜悦。
对“通”与“好”这两个层次写作程度的理解,既顾及到了作文本身的语言形式和思想内容两个方面,又注意到了学生个体写作水平的差异,避免了对学生作文评价的“一刀切”的弊端。这对我们建立科学的作文评价标准不无启示。

阅读全文

与现代语文怎么样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660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330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267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953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05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32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217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627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297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949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981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02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61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751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168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259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553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348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13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