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语文怎么预习才能到位
有几个步骤
1.读一遍课文,把不会的字词圈出来。
2.查字典,明白圈上的字词的意思。
3.再读一遍课文,把主要内容叙述出来,明白课文的主要写法(如总-分-总、倒叙等。),找出运用修辞方法的句子,体会运用修辞方法的好处。
4.把课后生字写会,组词,造句。
5.把近义词、反义词、多音字、形近字找出来,记会。
6.反复读课文,把课文读的流利、有感情。这样老师再教你你就会得心应手了。
你也可以尝试写预习笔记,要多读课文。千万不要预习了就不听老师讲课了!
这是我自己感觉出来的,应该有用。
② 语文预习的时候应该预习哪些方面
一、养成良好预习习惯的意义和作用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工人建房要备料,农民耕作要备耕,军队打仗要备战,学语文也是如此。教师讲课要备课,学生上课更要备学,这也就是预习。预习在学习知识的整个过程中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是学习知识的一个重要环节。其主要任务是复习、巩固有关的旧知识,初步感知新教材,找出新教材的疑难点,为学习新知识扫清障碍做好准备。叶圣陶先生说过:“练习阅读的最主要阶段是预习。”《现代汉语词典》就对预习解释为:“学生预先自学将要听讲的功课。”而实际上,预习应该包含紧密联系的两个方面,即预先学习和预备学习。预先学习以预备学习为目标,预备学习以预先学习为基础。预习是为了更好地听课,以更好地掌握知识。 而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课前如果没有准备,听课就显得被动了,况且课堂上还要听讲,又要记笔记,就显得既听得紧张,又记得忙乱,对什么是重点,哪些是难点,根本就抓不住,那么在复习的时候就会费时费力。如果学生课前有准备,那么听起课来就主动了,课堂记录就有了重点,对老师的启发性问题的反应就快,预习能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实践证明,作为一名中学生,端正的学习态度、正确的学习方法,加上良好的学习习惯无疑是取得好成绩的法宝。好的习惯不仅能提高学习效率,使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实现行为控制,保持智力活动的恒常性,而且会使人受益终生。 但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许多同学对预习的重要性的认识还不够,特别是刚上中学的同学,他们认为既然老师明天还要讲,上课注意听不就行了吗,为什么还要预习呢?甚至有的同学认为预习是浪费时间。事实上,这种观念是错误的,不可取的。为了取得听课的主动权,提高学习的效率,那么势必摒弃这种观念,重视预习,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二、预习的任务及方法 1、阅读。阅读就是要阅读单元内容说明、课文前面的阅读提示或自读提示,阅读文本教材,阅读课文的注释,阅读课后的“研讨与练习”。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学习之前应通读教材,了解教材的结构和知识的内在联系。在进行具体的单元学习前,要了解本单元读写训练的要求,通读单元各篇课文,在这过程中初步看出各篇课文的共性和各自不同的个性来。当具体预习每篇课文,课前的提示及课后的练习均是帮助我们理解课文内容的很好资料,因此是决不能忽视它的作用的。这样,我们就对整个单元和单篇课文有了一个初步的印象和全面的了解。这就有利于我们日后对课文进行纵深的阅读理解。而不同文体的文章,它的阅读要求是不相同的。记叙文的阅读要求我们必须做到能从整体上感知文章内容或语段,能理清文章的结构脉络,能初步把握住文章中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能初步感受到文章的语言特色。而议论文和说明文的阅读要求就不同了,在作这两种文体阅读时就必须线理解掌握它们的文体知识,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文章内容和表现特色。 2、查阅。查阅工具书,扫清阅读障碍,过字词关。一篇文章里,必定或多或少有些同学们不认识的字,不会解释的词,不好理解的语句。那么同学们在阅读课文的时候,就要眼、脑、手并用,将预习时遇到的这些问题用笔划出来。如果这些问题书上有注解,那么阅读时可以对照注释,自己弄懂它的意思;书上没有注释的问题,那么就要利用工具书,查一查字典,特别是不要放过那些模糊的字词,似懂非懂的句子。例如“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句话,“似乎”与“确凿”两个词意思相反,用在一起看似矛盾,而在这里,作者将它们放在一起,是什么意思呢?如果搞不清楚,可以在句子的下面用直线划出来,再打上问号,当老师在课堂上讲解的时候,你就可带着问题听,就会理解得更透彻些。再比如“而我们居然站在这儿,站在这双线道的马路边,这无疑是一种堕落。”(《行道树》张晓风)这个句子,句中的“堕落”一词如果没有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理解起来难度较大,所以我们就应该通过工具书去理解它的原义及引伸义等,阅读时可结合上下语境进行理解,再不能理解的话上课时就应有所侧重地听老师讲解, 3、思考。这一步是较高层次的要求。要求我们根据提示、课文及练习题进行思考。如提示的内容是否真懂了,文章主题的概括、层次的划分、段意的归纳、句子的理解、写作特色的分析等问题能否解决,课后习题是否能够回答等。当同学们阅读课文的时候,可以带着问题(课文后面的练习题)进行阅读,看到课文中有问题的答案就直接在书上划出来,并做必要的眉批。同时也可以将你认为作者写得比较好的地方,或你认为有疑问的地方,在书的边角上做记号,如,不懂之处用“?”,重点之处用“△”等符号。这样,当老师在讲解课文的时候,同学们也就容易心领神会。以《最后一课》为例:可以把描写韩麦尔老师的语句、表情、动作、服饰的句子,和描写小弗郎士心理活动的句子划出来,有的可以打上重点符号,并在书旁注上自己的评点。再如《金黄的大斗笠》一文中的拟人化的描绘语句十分有特色,预习时就可以将其划出来,特别是一些关键的、生动的词语。这样,在自己的赏析下,再经老师课上的点拨,领会就更快了,理解就会更加深入。应注意的是在指导学生在进行预习思考时定要结合文章体裁的特点。如在预习说明文时,要引导学生去思考归纳出作者是抓住事物(事理)的哪个主要特征进行细致说明的,在这说明的过程中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这些说明方法在文章的表述中起到个什么样的作用,特别是要引导学生去思考品味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4、做笔记。在前面阅读、查阅、思考的三个环节中做好笔记。古人有“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说法,强调的就是动笔对读书的重要性。而实践证明,做笔记对语文预习的作用是非常大的。当然,做预习笔记的形式有多种,可在书上做标记、眉批、尾批等,也可准备一本预习笔记本。那么怎么做预习笔记呢?比如预习《社戏》一文,看预习提示及注释时,可把与作者相关的内容按名(作家姓名),时(出生时间),地(出生地点),评(对作家的评价),作(选自哪部作品)归纳出来。
③ 语文预习都要做什么
1、初步学习生字和词语。
首先要能够认读生字和词语,对于容易出错的拼音应该重点掌握。比如生字里边的平舌、翘舌、前鼻音、后鼻音、边音和鼻音的区别,在预习的时候呢,需要多注意一下。
可以关注的生字的写法。低年级的孩子要注意它的笔顺,中高年级的孩子需要注意个别重点的易错字的笔顺。注意词语的写法,另外,中高年级的孩子可以注意成语的意思和用法。
④ 语文预习方法与技巧
一、粗读课文,解决字词,了解主旨 预习课文,应对课文有一个大概了解。为此就应首先粗读课文,解决字词,扫清障碍,弄清课文的主旨,知道课文围绕什么而写,写了些什么,线索是什么,文章好在哪里。 二、划分层次,抓住主体特点,了解课文重点 在粗读课文的基础上,应抓住文体特点,进行层次划分,了解段落大意,知道课文先写什么,后写什么,进而对全文有一个比较详细的了解。在层次划分的时候,还要把握重点,知道文章详写的是什么,略写的是什么。三、对课文重点进行尝试性分析 在掌握课文的重点之后,应在教师讲解之前,进行尝试性分析,而不要被动的等待老师讲解。通过分析,找出课文是怎样突出主旨的,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采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或说明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为什么用这些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为什么用这些方法,从而加深对课文的认识和理解。 四、结合课文,解决课后题 在对全文的内容和形式进行充分的预习之后,要尝试性地解决课后题,以检查自己在预习过程中,还有哪些不足,以便能及时查漏补缺,同时对不能理解的问题,可以先画下来,当作自己的难点,以备听课时认真听讲,当堂解决。 五、扩展、联想、想象、将课内、课外结合起来 。六、重视文言文的预习,可以买一本古汉语词典将文言文翻译一下。
⑤ 怎么预习语文语文预习要哪几个步骤
1.将课文先读三遍,找出不会读不会讲的字、词语,把不认识的字查字典标音,读得不顺的地方,多读几遍;
2、查字典、词典.挑出来的字、词一定要查字词典弄会.
3、学过后,把词语、生字默写,做到准确无误.
4、将课文分段,说出每段的意思;
5、默读课文,说说文章的大概内容,了解中心思想和结构;
老师的说明:
首先,把新课轻声地朗读几遍,了解一下课文所写的内容和表达的中心;接着根据作者的写作顺序,试着给课文划分段落层次;然后在初步弄清文章结构的基础上,思考一下文中的重点字词句,体会作者是怎样运用这些字词句来表达中心思想;最后再综合起来,想想整篇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以及文章的写作特点.
懂得使用工具书.预习课文时,往往会遇到没有学过的生字、新词,或以前学过现已回生的字词.要了解这些字词的读音、意思或用法,就要运用字典、词典这些无声的老师.现在小学生最常用的工具书有《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成语词典》等.学生预习课文时通过自己查阅工具书,扫除语言文字的障碍,较牢固地掌握这些字词的读音、意思和用法.
要勤动笔.预习课文不只是读读、想想,同样要注意多动笔.预习时,在课文一些重点地方写写画画,圈圈点点是很有必要的.例如,给不懂读音的字标上拼音,不理解的词写上注释,含义深的句子画上线,重点的字词加圈加点,有疑难的地方打个问号等.做上这些记号,等到上课的时候,再特别加以注意,把自己觉得模糊不清的地方彻底弄明白.
1作者简介
2生字词
3文章结构
4中心思想
5写作手法(艺术特色)
5难点剖析(重点语句)
建议你使用教材全解将讲解抄在书上,老师看的好,也加强记忆!
浅谈初中生语文预习习惯的培养
一、运用“读书五步歌”,提高预习兴趣
第一步:看,就是先看一遍新课的所有内容,包括注释、练习.
第二步:画,就是画出需要弄懂的地方,如语文中的生字、新词,以及难理解的语句.
第三步:查,就是查工具书,要把查出的内容多读几遍,牢牢记住并掌握它的意义;如语文中遇到新词,不仅要知道它的解释,还要联系课文,理解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和用法,数学中遇到新的概念,要弄清概念的产生及概念的内涵和应用范围.
第四步:读,是在一看、二画、三查之后去朗读课文或读解题过程、知识形成过程.朗读的好处不仅是帮助记忆,而且还能帮助你理解新课的内容.
第五步:记,到了这里,预习并没有结束,还差最重要的一步,就是用笔记一记.“记”有两个意思:一是记下课文的主要内容,新的知识要点;二是记下预习中发现的疑难问题.这就是说,把课本中容易解决的问题先解决掉,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集中起来,拿到课堂上来解决.这样,你在听课时就会全神贯注,学习效率就会大大提高.
二、培养学生在预习中提出问题,提高学习效果
亚里士多德有句名言:“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有疑问才会有思考,有思考才会有创新.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此,培养创新思维要从培养质疑问难开始.
每次讲新课之前,我都引导学生参照预习要求和课后思考题再读课文,提出疑难问题.通过预习,学生能初步认识,熟悉课文,但不可能理解和弄懂所有问题.所以要引导学生运用划划、点点、记记等标记,把课文中不理解的字词、语句以及课后问题作标记,并提出质疑.这样,使学生做到在课堂上的听课有目的性,带着问题来听课,提高听讲效果.此外对能在预习中提出问题的学生,教师应及时表扬和鼓励,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总之,只要老师能有计划,有步骤,坚持不懈的指导和督促,注意方法的指导,久而久之,学生良好预习习惯便能养成,自学能力也随之发展.实践证明,通过有效的引导学生预习,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普遍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更重要是能使学生被动的学变为主动的学.教学的效率,普遍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更重要是能使学生被动的学变为主动的学.
语文预习五步法
预习是学习语文的一个重要环节.预习做得好,会使课堂上的学习更有目的,学习效果更好,长期坚持,自然会逐渐提高阅读能力.每个同学都应重视预习,养成预习的习惯.
预习要讲究方法,科学的预习方法,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实践证明,以下五种方法简单易行,收效显着.
1. “圈”:在预习课文时边读课文,边把生字用红笔圈起来.读完课文之后再看注解,没有注解的再查字(词)典,弄清字形、读音、字义.最好有一个专用本,把这些生字记下来.这有助于理解课文,便于复习、记忆,长期积累,肯定会增加识字量、用字量,避免或减少写错字.
2. “点”:预习课文时把文中某些表现力特别强的词语,用着重号标在这些词语的下面.例如,你认为哪个词语用得准确,哪个词语用得生动,要仔细揣摩、研究.每位作家在写作时都要字斟句酌,因此我们在预习课文时,对文中的词语千万不要蜻蜓点水,要用心琢磨文中的词语,品味作者为什么用这个词,如果换一个词效果会是怎样.肯下苦功夫琢磨,不仅能提高阅读能力,还对写作能力的提高大有帮助.
3. “划”:我们学的课文,是专家从众多名家的作品中精选出来的,说都是精品并不为过,文中一定有突出表现中心思想、表现人物性格的句子,或说理精辟、描写生动的句子,也就是说,一定有闪耀着思想文采光辉的句子.在预习课文时,把这些句子用曲线或直线划出来.经常练习划出这些句子,必定会提高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和鉴赏能力,同时还会提高作文时遣词造句的能力.
4. “评”:“评”是指对文中的立意构思、布局谋篇、遣词造句、写作技巧等方面进行评论.自己有什么看法,有什么想法,赞成的或批评的,在课文的空白处评上几句,批上几条,说对说错都不要紧.这是锻炼和提高自己独立分析问题能力的有效方法.刚开始可能写不了一两句话,也可能抓不住关键的地方来评.但不要着急,只要坚持练习,就会逐渐抓住关键性的问题,评论的字数也会逐渐多起来,分析问题的能力自然会相应地提高.
5. “摘”:即摘抄,就是把自己认为文中重要的优美的词语、句子或段落抄在预习本上或活页卡上.这是积累语言材料的一种重要方法.坚持摘抄,不但会丰富自己的词汇库,还会增强口头或书面的表达能力.当然摘抄需要时间,需要下功夫,但为了提高能力,花些时间、下些功夫,还是值得的.
怎样记课堂笔记
记笔记是我们在学习中经常要做的事情.可是有些同学不会记笔记,特别是对语文课,常有同学反映笔记记不下来.这里就谈谈怎样记好课堂笔记.
确定内容记课堂笔记一定要明确记什么.一般要记好下面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应抓住老师讲的“新”知识,“新”内容,记清记全,而对那些以前记过的,可以写上见何处就可以了.二是要集中精力记好自己所“缺少”的内容,通过记笔记来弥补自己知识的缺漏.三是要记好那些“实用”的内容,如自己训练或考试中容易出错的知识.四是要记“法”,即记好那些带有规律性的知识,如怎样分析词的语境意、如何辩析同义词的细微差别等.还有那些与自己的爱好有关的、对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有帮助的,或对自己的学习有启迪的知识,都是应该记录的.
抓住重点有的同学记笔记不善于抓重点,总以为老师的板书才是重点,便机械地一字不漏的照记不误.其实大可不必.应抓住重点内容记录,
一是老师板书的课文的结构图解、关键性的内容等;
二是老师特别强调的重点和难点;
三是对你理解课文内容有帮助的一些关键性的知识.如不抓重点,从老师一开讲就埋下头来,耳听手写地记个不停,结果是一节课下来,自己搞得头婚脑胀,对老师讲的知识很可能仍是糊里糊涂,不知所以.
讲究方法首先要注意记笔记的方式.记笔记有用笔记本的,有记在书上的,也有二者结合的.用笔记本结合书本的方式效果是比较好的.对老师板书的较为完整的、文字量比较多的内容,如课文结构图、人物及情节分析等,可记在笔记本上,使之一目了然;对字、词、句的分析,课文的段落层次以及有争议的地方,学习中的疑难问题等,可直接记在书中与之相应的地方,既省时,又方便复习.
其次要讲究方法.记笔记可以用符号法.符号有多种,最常见的是加圈点、划线以及标问号、叹号等.如用“|”或“||”表示段落层次,用“·”表示重点词语,用“”表示需要掌握的生词,用“~~”表示精彩的句子,用“——”表示中心句,用“?”表示疑问等.各种符号所表示的意思要始终一致.也可以用批注法.如对字词的注音解释,可以直接批注在字词的上面,也可以集中批注在书页上下的空白地带;对重点词句的分析,也可以批注在相应句段旁边的空白处,说明其含义或用法等.还可以用写意法,如对文章的段落大意和中心意思可以记在段末篇尾.
注意速度老师讲课的速度一般是每分钟90字左右,而学生听课作笔记的速度是每分钟20—40字,不少同学埋怨老师讲的太快,记不下来.其实,老师讲课的速度是有一个制约的,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这就要求我们在记笔记的时候注意记的速度,掌握一些速记的方法,用符号法记笔记不失为一种快速的方法.此外还可以用压缩的方法来记,即抓住老师讲课中的一些关键性的话,用简短的词句去概括一段话的意思.要提高记的速度,专心致志听讲是关键,只有对老师所讲的内容真正听懂了,理解了,才能进行准确的压缩、记录.
及时整理在课堂上作笔记,为了跟得上老师的讲授,难免有缺漏和笔误,以后不好用.因此,课后要趁热打铁,对照书本,及时回忆有关信息,对笔启出现的缺漏、跳跃、省略、简记等补充完整,对笔误的地方及时纠正,对错误之处或不够确切的地方进行修改.还可以编号分类,舍弃无关紧要的.这样,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印象,提高并巩固记忆的效果,而且可以培养我们严谨而周密的学习习惯,提高分析概括的能力.
⑥ 语文预习方法步骤
第一步:自学生字词
1、初读课文,在每自然段前标上序号。
2再读课文,边读边把生字及生字所在的词语圈出来,并在书后注上拼音,注音后读三遍
3、在课文中用波浪线划出含有二类生字的词语,当即读两遍。(所谓二类字就是生字表上一排用绿色直线圈定的几个字)
4、拿起书按顺序读一读全部的这些词语。课文后生字表描红。
第二步:熟读课文
读好生词是读好课文的基础环节,做好了第一步的生字新词的工作,我们要开始读课文了。
1、不求对课文内容有多少了解,但一定要读熟。
我对孩子提出的要求是:不添字,不错字,不漏字,不读破句。(因为平时有相当一部分的孩子在课堂上无法顺畅地读出课文)
有孩子问我读到什么程度,我说,熟练。
又有孩子问我,读到什么程度算是熟练,我说,快会背就算熟。(当然这个要求比较高,只是为了防止个别孩子”偷懒“)
2、用“——?”直线问号划出不明白的地方,上课弄懂。
3、课后习题会做的在预习过程中完成。
第三步:组词
我并不建议每个字都查字典,因为浪费时间。一些常用字完全可以通过阅读生活实际组词,个别难一点的,可以查字典。(组词可以选取生活常用词语或自己能理解的组词。)
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
“先学后讲”的课堂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课堂,是在学生知识建构的基础之上,这就需要从小培养学生预习的习惯,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预习能力的?
首先要“确立预习任务,指导学生预习方法”—— 我们依据第一学段的课程标准要求,确立了预习的主要任务是:
⑴借助拼音将课文读通顺,圈出文中的生字,并划出词语。
⑵拼读圈画出的生字,读准字音,看清笔顺,想想记忆字形的方法。⑶读通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
4)思考自己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把这个预习任务打成小纸条,每生一份,要求孩子们贴到语文书的第一页,在预习是按照要求一步一步预习。要想帮助孩子们理清预习的步骤和达到的要求,我们还要上2~5节课内预习指导课。比如:预习要求中的“想想记忆字形的方法”,首先,就要带领同学们整理我们学过了哪些记忆字形的方法。有加一加、减一减、换部件、比一比、组词法、猜谜语等,再来观察不同的字可以用哪些方法来识记,有的孩子在预习时就记下了好几种识字方法和大家交流。然后就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根据预习提示进行预习,在自主预习十课左右后,学生就可以脱离预习提示进行预习了。
⑦ 初中的语文怎么预习
1、读准读顺课文
每拿到一篇新课文时,总会遇到一些读不准或是不认识的字词。这就需要学生在预习时能充分利用身边的工具书,扫除阅读中的障碍。而我们有的学生遇到不会读的字要么读半边,要么把他放过不读。这就没有达到预习的效果。如果要想把课文读顺,光光只读一两遍是达不到效果的,这就需要拿到新课文后要反复读课文,特别是文中难读句子,就更需要反复读。而在课堂上,我们是不可能花大量的时间让学生充分读熟课文。由此可见,课前能读准读顺课文,是预习的最基本要求。
2、圈点标注课文
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在预习读课文的同时,可以让学生圈画一些优美的词句,这样既可以促进学生对词语的理解,又可以帮助学生积累词语。再则可以把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标注出来,打上“?”。把这些看不懂的地方记下来,上课时就能特别留心听老师讲课。这样,听课的目的非常明确,态度积极,注意力也容易集中,听课效果就更好。如我在教学《清平乐、村居》时,一学生预习时对“醉里吴音”一词产生了疑问,课堂上该同学提出了自己的疑问,这一问反而激起了更多同学的探究的欲望。于是我抓住契机,让大家讨论,并联系上下文及文中的插图进行引导,学生才豁然开朗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预习时看似简单的圈点标注,却是学生在预习时的思维的真实流露。所以我们常常会看到那些乐思好学的孩子常常把书上标注的满满的,每到交流发言的时候,说起来也是头头是道。
3、理清课文思路
预习时,对所读的课文内容应该有个大概的了解,理清课文的思路,能用自己的话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可以边读书边在书上做记号,看看课文写了几件事、讲了几个问题,集中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观点,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感。然而在教学时,却常常发现很多同学只会照着书上原文照读,而不会用自己的语言来概括表达。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学生对课文内容不熟悉,预习时没有理清课文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