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语文现代诗 ``` 朦胧诗 ```
《致橡树》
我如果爱你——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 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
也不止像险峰, 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阳光。 甚至春雨。
不,这些都还不够!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做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紧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我们都互相致意,
但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言语。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像刀,像剑,也像戟;
我有我红硕的花朵, 像沉重的叹息, 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 却又终身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坚贞就在这里:
爱——
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
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绝对朦胧诗!
② 古诗词怎么去理解
近几年的文学鉴赏题中,对诗歌内容的考查以理解为主,侧重于对关键词语的诠释、对诗句的整体理解、对诗歌意境感悟以及对诗歌主旨意图的体会。对语言和表达技巧的测试以评价赏析为主。诗歌的语言含蓄凝练,抒情性、形象性的特色非常突出,考查时侧重于语言运用的效果;诗歌的表达技巧很多,测试重点涉及到表现手法、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典故运用、行文构思、作品风格等多方面。
一、抓住诗眼,从整体上把握诗歌
诗歌以语言凝练见长,讲究一字传神,在极为短小的篇幅里表现尽可能丰富的内容。达到“简练”的境界。简练不是简单,简单是一览无余,简练是字面以外还有含义,言有尽而意无穷,即言语理解有尽头,但表现的含义理解就可因人而异。于是就有了“诗眼”。所谓诗眼即诗词中最能体现题旨、最能开拓意旨、表现力最强的关键词,也是读者窥探诗歌内容的窗口,。抓住诗眼就可基本上从整体上把握诗歌,便可知晓诗歌的情感脉络。分析诗眼,能进入意境,感受情趣,领悟旨意,探究艺术手法。所以,阅读诗歌应尽可能抓住诗眼,以求正确把握诗歌。这一点,以往注意不够,现在强调它,虽有放马后炮之嫌,但却是很有必要的。一般的说,五言诗诗眼多在第三字,七言诗诗眼多在第五字。当然,也并非所有的诗句都有诗眼,有的诗眼不在诗句中,而隐藏在标题中,在诗句中的诗眼有的有其它的字陪衬,影响我们的视线。但不管怎么样,我们都要抓住诗歌的关键词字。
古人是从形式上炼字炼出诗眼的,我们则应该结合对内容的理解来抓诗眼。诗眼一般不在名词上,若在名词上则必定是名词活用。大多数情况是诗眼和关键词往往是在动词、形容词、活用的数词上。若单纯地看第三、五字,有时难免会发生错误,如果结合动词、形容词、数词,并从全诗的角度来考虑,抓住诗歌的含义就比较有把握。
①动词:在鉴赏诗歌时,我们要重点关照动词,特别是具有“多重含义”的动词。
②修饰语:大部分为形容词,它在诗词鉴赏中也是关注的重点对象。
③特殊词:在诗文中,有一些词本身与众不同,读者能很快找到它们:
a.叠词:叠词作用不外两种: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
b.拟声词:有些拟声词就属于叠词,因为其出现频率很高,特单列一条。作用:使诗文更生动形象,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c.表颜色的词:这些词有时作谓语用,有时作定语用,有时作主语或宾语用。但是作用只有一个,颜色一般表现心情,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
二、体会意境,从微观上理解诗歌
“意象”这一术语在我国由来已久,历代又多有发展变化,含义不尽一致。但也有趋于一致的表述:意象是意与象的融合,心与物的同一,情与景的交融。“意象是具体化的一种感受”(艾青语)。成功的诗作常常以捕捉、提炼意象为创作的起点。
对意象的鉴赏,也是高考对学生古诗鉴赏能力所要考察的重要内容之一。如,2002年全国统考题就是在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提出了与意象有关的问题。其所问“折柳”原是指“折取柳枝”,是一个含义丰富的传统意象。
“意象”和意境,两者的构成元素都是情和景,但“意境”常就全诗而论,“意象”则多半指构成全诗意境的较小的组成部分。
所谓意境,传统的理解是指作者(有时也包括读者)的主观情意和作品反映的客观物境相互交融而形成的艺术境界。情、景是构成意境的两个最基本的因素,“景乃诗之媒,情乃诗之胚”(谢榛《四溟诗话·卷三》),“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王夫之《夕堂永日绪论·内编》),它们相互作用,相互渗透,触景生情,以情状景。王昌龄认为诗有三境:物境、情境、意境。王国维认为:真景物、真感情融合形成的意境,正是中国古典诗歌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所在。“词以境界为最上”“在境界当中自成高格”“写感情则沁人心脾,写景则在人耳目”。
意境不仅仅是环境,还要跟诗人的思想感情联系起来,才能充分表达出来。只讲情境,不讲意境,学生容易走偏,答题不准确。
因此,在诗歌阅读中,不深入体味意境,是难以理解诗歌的内涵,领略诗歌的艺术魅力的。
我们应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各种有利因素,把握诗歌语言的特性,消除情绪、时空和逻辑的障碍,力求把诗句浓缩的意义扩展开来,把减少的成分补充出来,把省略的过程焊接起来,把跳跃的情感连缀起来,把诗中行与行、节与节之间的内在情愫弥补起来,再现诗歌的形象和画面,自然而然地进入诗歌深层次的意境之中,领略诗歌独特的艺术魅力。
三、考察环境,从全方位鉴赏诗歌
环境描写包括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古诗词主要写自然环境(景物),这是古代诗歌的主要内容。
景物描写的主要作用是交代背景,衬托心情,抒发情感,用景物描写衬托暗示感情,或作为感情的某种象征,达到情景交融的高度,使诗歌深厚,含蓄,精炼,意味隽永,余味无穷。
抓住诗中的景物描写,去确定意境的基调,去理解,去感受“此时”“此景”中的“此人”“此情”是什么;去感悟诗歌抒发的思想感情。感悟情感是读者在进入诗词意境后的心理反应活动,它是鉴赏阅读的重要环节。鉴赏诗词必须真正进入作品所描绘的的生活场景中去,同作品中的人物或作者共同去感受诗词中的意境美、丰富的情感、生活的哲理或人生的启示等等,即所谓“移情说”。
四、剖析手法,从形式上推敲诗歌
表达技巧,即表达手段和艺术技巧,包括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抒怀、借古讽今、用典、铺垫、象征、对比、映衬烘托、欲扬先抑、先声夺人、以小见大、动静结合、以动写静、虚实相生(塑造人物形象时,称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比兴、修辞手法,(间接抒情的诗歌)直抒胸臆(直接抒情的诗歌)。
写景的方法很多,简而言之,要留意观察景物和描写景物的角度,如高、低、俯、仰;要把握描写的方法,如绘形、绘声、绘色;要理解描写景物的技巧,如动静结合、明暗对比等。
诗歌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很多,可以对形象正面描写,也可以侧面描写;可以粗线条白描,也可以浓墨重彩,精雕细刻;可以铺垫、烘托、映衬,也可以借助想象、联想。
塑造人物形象时,运用的表现手法是侧面描写的或虚写。
衬托是常见的修辞方法,也是中国古典诗歌常见的表现手段。我们常说古典诗歌中的动静、虚实、乐景写哀及哀景写乐等,都可以落实到衬托的层面。
象征就是以一种事物代表另一种事物。在文学作品中,象征通常是以具体事物来暗示作者的思想、态度与感情的方式。它就像暗喻或明喻省去了第一部分,只留下了第二部分,它有自己的实体,却代表另一种东西。
修辞方法:古典诗歌中运用的修辞方法很多,主要涉及的是比喻、借代、拟人、对偶、夸张、铺陈、反复等,还要注意古典诗歌中常常运用到的赋比兴、象征等手法。
表达方式:在诗词中主要运用叙述、描述、议论、
抒情四种表达方式,这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描写方式有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的不同;抒情方式有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等的分别。
结构技巧:诗歌的结构形式,常见的首尾照应,层层深入,先总后分,先景后情,过渡、铺垫、伏笔等。
五、品味语言,从深层次推敲诗歌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而诗歌又是文学中最精粹的语言艺术。要在短小的篇幅内表现丰富的内容,诗词的语言必须凝炼生动;要创造传达出含蓄隽永的艺术境界,诗词语言必须富于形象性和表现力。因此,诗歌赏析应从语言入手。既通观全篇,又要逐章逐句地推敲琢磨,仔细分析,从而挖掘和领悟作者之所以如此遣词造句、选音定字的用意。
古人写诗作词,的确很讲究语言的锤炼,注意炼字炼句,常有许多精妙之处。鉴赏评价时,要注意结合诗歌内容发挥想象,领会这些精妙处。有时“为求一字稳,耐得半宵寒”。此说并不夸张。杜甫就有“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名句。古诗要求凝炼生动,在格律上又有诸多限制,因此更加要求字字含有丰富的内容。最为大家熟悉的是王安石炼字的故事。还有大家熟知的“推敲”这一典故的来源。古人既然如此注意炼字,我们读诗当然要注意字的表现力。
“微风燕子斜”,一“斜”字,化动为静,刻画出一种悠然的情态。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以“噪”衬“静”,以“鸣”衬“幽”,使“静”的特点更为突出,更为鲜明。“红杏枝头春意闹”,一“闹”字以动态写静态,表现出春天的勃勃生机,给人以美好享受。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红杏枝头春意闹’,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云破月来花弄影’,着一‘弄’字而境界全出。”一个“闹”字把诗人心头感到的蓬勃春意写出来了,一个“弄”字把诗人欣赏月下花枝在轻风中舞动的美写出来了。这体现了诗歌语言的凝炼美。
古诗语言又是多元的,含蓄与明朗交错,质朴与华丽并出;精炼与繁丰齐美,庄重与幽默辉映。几乎对每首诗中的某些用字都值得推敲,但推敲时一定要仔细品味诗人用字的表现力。进行诗歌鉴赏的备考,无疑是语文高考备考中最为艰巨的工作之一,它需要我们用正确的方法去引导学生,更需要我们引导学生充分发挥学习主动性,在积累中提高文学素养,在阅读实践中提升诗歌鉴赏水平。
③ 语文练习册七下的沁园春 雪的课内阅读短文
1、沁园春 雪
知识目标:1、写景、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
2、背诵课文、默写课文
能力目标:理解背景、把握大意
教育目标:热爱祖国大好河山,树立伟大抱负和坚定信念
重点、难点:理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教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
1、指名朗读课文
2、让学生谈谈对这首词的初步理解。
二、题解与背景
本文体裁词。词又叫诗的别体,长短句。沁园春,词牌名。
三、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这首词分上下两阕,各写什么? 上片:描写北国雪景; 下片:纵论历代英雄
四、研究下列问题
1、总写北国雪景的句子是?
2、作者以“望”统领下文,都望到了什么?(长城、黄河、山脉、高原 )
这些景观大势磅礴,显示了诗人博大的胸怀、雄伟的气魄,是实写。
3、哪几句是虚景?
4、你认为以动写静的句子是哪些?以静写动的句子是哪些?(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5、在下片中,能起到领起下文的字是?它领起哪些句子?(惜)
6、如何理解本文的言主旨?
诗人描写北国雪景,有雄壮之气势,豪放的风格,抒发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表现了诗人豪迈的胸怀。
五、重点词句子的理解。
1、“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的含义。
2、“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在结构上的作用。承上启下,过渡作用
3、结句“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有何寓意?
只有今天的一代英雄人物,才能使多娇江山完全称意。这是对一代新人的呼唤和企盼。
六、作业。背诵这首词。
〔补充资料〕
〔顿失滔滔〕这里指黄河因冰封而立刻消失滚滚的波浪。
〔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rào饶)〕红日和白雪互相映照,看去好像装饰艳丽的美女裹着白色外衣,格外娇媚。
〔竞折腰〕折腰,倾倒,躬着腰侍候。这里是说争着为江山奔走操劳。
〔秦皇汉武〕秦始皇嬴(yíng盈)政(前二五九——前二一○),秦朝的创业皇帝;汉武帝刘彻(前一五六——前八七),汉朝功业最盛的皇帝。
〔略输文采〕文采本指辞藻、才华。“略输文采”,是说秦皇汉武,武功甚盛,对比之下,文治方面的成就略有逊色。
〔唐宗宋祖〕唐太宗李世民(五九九——六四九),唐朝的建立统一大业的皇帝;宋太祖赵匡胤(yìn印)(九二七——九七六),宋朝的创业皇帝。
〔稍逊风骚〕意近“略输文采”。风骚,本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里的《离骚》,后来泛指文章辞藻。
〔天骄〕汉时匈奴自称为“天之骄子”(见《汉书•匈奴传》),后以“天骄”泛称强盛的边地民族。
〔成吉思汗(hán寒)〕元太祖铁木真(一一六二——一二二七)在一二○六年统一蒙古后的尊称,意思是“强者之汗”(汗是可汗的省称,即王)。后来蒙古在一二七一年改国号为元,成吉思汗被推尊为建立元朝的始祖。成吉思汗除占领中国黄河以北地区外,还曾向西远征,占领中亚和南俄,建立了庞大的帝国。
〔只识弯弓射大雕〕雕,一种属于鹰类的大型猛禽,善飞难射,古代因用“射雕手”比喻高强的射手。“只识弯弓射大雕”,是说只以武功见长。
2、雨说
——为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而歌
教学目标
1.学习拟人、比喻、反复等修辞手法,体会它们在形象塑造、表情达意中的作用。
2.理清诗人的创作思路和诗歌的结构,体会诗歌形象的逐层勾勒和作家情感的逐步展现。
3.能够有感情地朗诵诗歌,要求读准字音,读出停顿。
4.通过作者对春雨形象的描绘和歌颂,领悟作者对儿童的关爱之情。
5.通过学习诗作,培养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感情。
(第一课时)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是唐代诗人杜甫的名句。而诗人郑愁予的寸却获得了一种生动活泼的灵气。
1作家简介
郑愁予是台湾诗人,本名郑文韬(tao),祖籍河北,1933年生于山东济南。被称为“中国的中国诗人”。
童年时他跟随当军人的父亲走遍大江南北;抗战期间,他随母亲转徙内地各处。在逃难途中由母亲教读古诗词;1舛9年随家人去台湾,一面学习,一面写作,并受到纪弦的赏识,1955年他毕业于中兴大学法商学院,1963年成为现代诗社中的主要成员。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3.提问学生“雨说”它在诗中出现了几次。以此引导学生理出诗作结构,并和学生一起为诗作的四个部分命名。
a.第一部分:(一至三节) 雨的到来
b.第二部分:(四至五节) 雨的邀请
c.第三部分:(六至八节) 雨的来意
d.第四部分:(九节) 雨的祝福
4.提问:诗作是第几人称写作?是什么修辞手法?
是第一人称写作,是拟人的修辞手法。题目是“雨说”,因此全诗都是用雨的口吻直接叙述,直接抒情。
5.提问:在第一节到第五节中出现过哪些景物?
合作讨论,找出第一节到第五节出现的景物:田圃、牧场、鱼塘、小溪。
6.说明诗作开篇点题,雨在大地的期待中到来,第一节描绘了大地枯旱的景象:田圃荒凉,种子禁锢;牧场枯黄,牛羊绝迹;鱼塘低浅,游鱼缺水;小溪干涸,水落石出。
在教师的讲解中,想象缺少雨水滋润的大地的景象,体会春雨来临所带来的生命气息。
7.概括出诗中雨到来之后大地的景象。
合作讨论,概括雨来临后大地复苏的景象:田圃泥土润如油膏,牧场新苗添绿,池塘鱼儿欢腾,溪水叮咚流淌。
8、齐读第1-5节
提问:雨让大地生气勃勃,那么在诗人笔下,雨是什么样子的?让学生从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方面来描述。
可以结合“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和朱自清的《春》中描写春雨的内容。
回答提问:视觉上,“像丝缕那样把天地织在一起”,表现雨的细密;听觉上,“走得很轻,而且温声 细语的”,表现雨的淅沥;触觉上,“亲一亲”,表现雨的轻柔……
(第2课时) 教学步骤
1.请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作,可选择集体、个别、自由朗读的方式。要求:字音要读准;停顿要恰当,句子的层次要分清,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倒字。
2.在大地的期待中,雨悄然来到,为万物带来了勃勃生机。提问:雨的家乡在哪里?它是怎么长大的?
雨的家乡在遥远的地方,它是在“自云的襁褓中笑着长大的”。认真听教师的讲解,领会“白云”和“笑着”的深刻含义。(白云是自由的象征,雨在白云中孕育,自由、幸福地成长。)
3.提问:雨做了这一切,它的来意是什么?
它的来意是“教你们勇敢地笑”。引导并点明寓意:雨希望孩子们能够冲破束缚,自由自在、快乐地生活。
4.讲解并提问:第三部分描写了柳条儿、石狮子、小燕子、旗子见到春雨后“笑”的场面,运用什么修辞手法?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柳条儿“笑弯了腰”,石狮子“笑出了泪”,小燕子“笑斜了翅膀”,旗子“哗啦啦地响”。
5.组织学生讨论:如何理解“只要旗子笑,春天的声音就有了/只要你们笑,大地的希望就有了”这句话?
雨的到来给万物带来欢笑,雨是自由和快乐的代言人,因此,只要孩子们能够勇敢地用笑声表达出追求幸福、快乐的愿望,大地就有希望了。
6.提问:最后一节诗中哪些词句暗示了雨的命运?
“不再回去”、“快乐地安息”都表明了雨的命运。
7.提问:雨的祝福是什么?如何理解?
雨的祝福是孩子们“吃着苹果擦着嘴”,意指享受到自由和幸福的生活。
8.讲解诗歌的寓意:
诗人借雨融入大地的现实,赋予雨以象征意义——牺牲自己的生命,为孩子们带来追求自由、幸福的信念和理想。
本课总结
本诗于1979年创作的自由体新诗。全诗共九节,以题目“雨说”开篇,并通过“雨说”的反复,贯穿诗篇,形成前后呼应的结构。诗人以拟人化的手法,赋予春雨以说话能力,采用第一人称与儿童对话,塑造了~个温柔亲切的“爱的使者”的形象。全诗洋溢着轻松愉快、清新活泼的气息。通过这首诗作的学习,大家应该初步了解自由体新诗的特点,感受到诗人深厚的古文功底和对现代性创作技巧的把握。
作业:
1、 熟读并朗诵诗歌。
2、 完成课后练习。
板书设计
3、星星变奏曲
教学目标:1、朦胧诗的特点及背景 2、理解“变奏曲”的含义
3、找出比喻句并理解含义 4、珍惜美好生活
重点难点:暗喻句子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题解与导入
大家都学过着名诗人郭沫若写的《天上的街市》。这首诗以丰富的想象,写了热闹自由的天上街市,通过写牛郎织女的自由来往来表达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今天我们来学习《星星变奏曲》这一首诗,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朦胧诗
是新时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学流派,是文革后期一群自我意识开始觉醒青年,利用诗歌的形式对现实进行反思和追求诗歌独立的审美价值的产物。作者江河,是变革时代的中国新文学史上的“朦胧诗”运动的主将之一。
(放录音带)
三、读诗歌,整体感知、讨论
1、诗中的星星象征什么?诗人反复咏叹星星表达了怎样的渴望?
(象征着光明,象征着美好的事物,表达了他对光明的渴望)
2、两小节诗在结构上及语言上有什么异同点?
(都用“如果-----谁还需要---还会---”开头;从第五行看,有变化,用“谁不愿意”和“谁愿意”)
四、问题研究
1、这首诗为什么题为《星星变奏曲》?
这是借用音乐术语来说的,它提示这首诗是围绕一个主题与主要意象变换情境,委婉抒情。
诗的上下两节结构相称,基本手法和用语相同或相近,有同样的韵律。但上下两节的情境,意味发生了变化,如用“谁不愿意”和“谁愿意”就不同了。(句式、词语)这种情形如同音乐,两段录音曲在保持基本轮廓的基础上出现一点变化。
2、诗中多用比喻,理解一些句的寓意:如:“每一首诗都是一群颤抖的星星”
“风吹落一颗又一颗瘦小的星星”
五、练习:根据练习三要求写几句诗。
练习二:
1、“柔软得像一片湖”,把夜晚的安宁、平静、柔和、温馨和自由在用形象的语言表达出来,给人以温柔如梦的美好感觉。
2、这是将“鸟落满枝头”与“星星落满天空”形成类比联想,以想象中春意盎然,充满生机的景象与缀满繁星的景象类比,使人意会到令人向往的诗一般的生活境界。
3、这两句诗,分别从听觉上和视觉上描写声音的隐约、白丁香的朦胧,将人们带入一种令人陶醉的朦胧迷离的美好意境,表现了“春天”之美,“光明”之美。
4、外国诗两首
蝈蝈与蛐蛐
济 慈
教学目标:1、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特点
3、分析写景诗的意境
4、欣赏和热爱大自然,培养生活的情趣
重点难点:如何欣赏写景的诗歌的意境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这节课再向大家介绍一篇浪漫主义诗人——济慈(板书)创作的十四行诗《蛔蝈与蛐蛐》(板书)。
二、教读新课。
1.指名朗读这首诗。正音。
2.简介作者和时代背景。引导学生阅读注释①,教师补充。
济慈(1795—1821),英国诗人。1795年10月29日生于伦敦。9岁时父亲去世,母亲改嫁,济慈和两个弟弟由外祖母收养。15岁时母亲又病故,外祖母委托两名保护人经营他们兄弟的财产。起初济慈是学医的,他喜好文学,但对医学并不厌弃,通过考试获得 内科医生执照,还继续学习外科
④ 朦胧诗的特点及代表诗人 语文作业本上的
一揭露黑暗和社会批判,二是在黑暗中寻找光明、反思与探求意识以及浓厚的英雄主义色彩,三是在人道主义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对“人”的特别关注。
其代表人物有北岛、舒婷、顾城、江河、杨炼
⑤ 星星变奏曲这首诗是朦胧诗的代表作它体现了朦胧诗的一些特点�
现行人教版语文教材九年级上册第三课《星星变奏曲》是新时期朦胧诗代表诗人江河的一首重要力作。该诗在诗歌主题、创作手法与艺术风格等方面都鲜明体现了朦胧诗的典型特征,堪称为新时期朦胧诗的典范作品。其具体内容如下:“如果大地的每个角落都充满了光明/谁还需要星星,谁还会/在夜里凝望/寻找遥远的安慰/谁不愿意/每天/都是一首诗/每个字都是一颗星/像蜜蜂在心头颤动/谁不愿意,有一个柔软的晚上/柔软得像一片湖/萤火虫和星星在睡莲丛中游动/谁不喜欢春天,鸟落满枝头/像星星落满天空/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一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如果大地的每个角落都充满了光明/谁还需要星星,谁还会/在寒冷中寂寞的燃烧/寻找星星点点的希望/谁愿意/一年又一年/总写苦难的诗/每一首诗都是一群颤抖的星星/像冰雪覆盖在心头/谁愿意,看着夜晚冻僵/僵硬得像一片土地/风吹落一颗又一颗瘦小的星/谁不喜欢旗帜,喜欢火/涌出金黄的星/在天上的星星疲倦了的时候——升起/去照亮太阳照不到的地方”
全诗分上、下两节:第一节由“星星”引出了“诗”、“蜜蜂”、“湖”、“萤火虫”、“睡莲”、“春”、“鸟”、“白丁香”等意象,给人以温馨美好的感觉。对此温馨美好的理想境界,诗人以“谁不愿意”的否定式反问表达了强烈的肯定语气,流露了对理想的向往追求。第二节由“星星”引出了“寒冷”、“寂寞”、“苦难”、“颤抖”、“冰雪”、“冻土”、“吹落”、“瘦小”等意象,给人以黑暗冷酷的感受。对于黑暗冷酷的现实世界,诗人以“谁愿意”的肯定式反问表达了强烈的否定语气,流露了对苦难现实的不满与批判。这样,全诗的上、下两节共同以“星星”为始发意象,在相似的结构、句式、修辞与相同的韵律下,先后引出了截然不同的意象,营造了截然不同的意境,抒发了截然不同的态度情感,既扣住了“星星变奏曲”的题意,又在强烈的对比中表达了诗人批判现实、追求理想的执着人生态度,表现了积极鲜明的主题。
总之,这首诗在朦胧含蓄的艺术风格中所表现的是诗人积极鲜明的人生态度,所寄寓的是诗人虽然迷茫失落而又不失坚定执着的人生追求,给人以精神的振奋与心灵的震撼。由此典范代表性的朦胧诗作可见,真正成功的朦胧诗绝不能为了朦胧而朦胧,刻意以最终搞得读者一头雾水、甚至连自己也不知所以为追求,而必须要在朦胧含蓄的艺术形式中表现出积极鲜明的思想内容。因为文学作品是要反映现实生活的,朦胧诗作为文学四大样式之一诗歌中的一个流派,也绝不能脱离文学发展的正常轨道、沦为没有生活内容的形式游戏,只能是沿着健康的道路积极地发展。同时我们阅读欣赏朦胧诗也决不能仅以停留在朦胧状态为满足,而必须完成从开始朦胧到最后不再朦胧的过程,一定要从朦胧中解读出积极鲜明的思想情感内容。这样,才是对朦胧诗正确的欣赏方法,才能达到真正的理解。
⑥ 如何理解舒婷是“朦胧诗的独生女”
因为她的诗歌充盈着浪漫主义和理想的色彩,对祖国、对人生、对爱情、对土地的爱,既温馨平和又潜动着激情。她的诗擅长运用比喻、象征、联想等艺术手法表达内心感受,在朦胧的氛围中流露出理性的思考,朦胧而不晦涩,是浪漫主义和现代主义风格相结合的产物。而且她是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
⑦ 语文高手请进帖!重重有赏!
孔子仁的思想主要内容包括成为“圣人”和“仁人”的道德
理想,认为“仁”具有最高的道德价值,“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生以成仁”
。他重视道德修养,强调自身的努力,即“为仁由己”,“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人至矣
”。要求人们“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他提出了一系列修养方法,如反
求诸己;一日三省等。孔子的仁还包含着爱惜劳动者的思想,如仲弓问仁,孔子曰:“
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
政治上宽民就是要反对“不教而杀”的苛政,
孔子主张对人民要“道之以德,齐之以理”,反对“道之以政,齐之以刑”,认为只有
这样才能培养人民的道德观念,促使人民自觉遵守社会规范。为了行德政,孔子还提出
了“举贤才”的政治主张。《论语》记载仲弓问政,子曰:“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
。”他认为还必须考虑到民意,“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我认为:主观原因是他饱读诗书,清楚并清醒的认识到了自身的优势和能力;客观原因是孟尝君是一个宽厚的主家,并且孟尝君非常注重有才能的人,所以冯谖才能运用自己独特的自信
引起孟尝君的注意
检验孟尝君对“士”的态度
“士为知己者死”(战国策士的信条):即使孟尝君对“市义”反应冷淡,后又被免相,冯谖依旧不离不弃。
孟尝君的才智、能力远比不上冯谖,但是他宰相肚里能撑船,谦逊容人。
又呈吴郎:
吴郎的年辈要比杜甫小,杜甫不说“又简吴郎”,而有意地用了“呈”这个似乎和对方身份不大相称的敬词,这是让吴郎易于接受诗人的劝告。为了宽慰老妇人,为了劝告吴郎,杜甫真是想方设法,费尽心思。读着读着,我们不禁感觉到,杜甫不是一位诗人,不是一位父亲,倒更像一位心慈口善,心细如针的母亲,和天下母亲一样高贵、伟大!
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
诗人仿佛是在对吴郎说:对于这样一个无依无靠的穷苦妇人,我们能不让她打点枣儿吗?启发吴郎
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
这两句诗是说,那寡妇一见你插篱笆就防你不让她打枣,虽未免多心,未免神经过敏;但是,你一搬进草堂就忙着插篱笆,却也很象真的要禁止她打枣呢!言外之意是:这不能怪她多心,倒是你自己有点太不体贴人。她本来就是提心吊胆的,你不特别表示亲善,也就够了,为啥还要插上篱笆呢!这两句诗,措词十分委婉含蓄。
这两句诗,措词十分委婉含蓄。这是因为怕话说得太直、太生硬,教训意味太重,会引起对方的反感,反而不容易接受劝告。
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
上句,杜甫借寡妇的诉苦,指出了寡妇的、同时也是当时广大人民困穷的社会根源。这就是官吏们的剥削,下句说得更远、更大、更深刻,指出了使人民陷于水深火热之中的又一社会根源。这就是安史之乱以来持续了十多年的战乱
另一方面,也是点醒、开导吴郎的应有的文章。让他知道:在这兵荒马乱的情况下,苦难的人还有的是,决不止寡妇一个;战乱的局面不改变,就连我们自己的生活也不见得有保障,我们现在不正是因为战乱而同在远方作客,而你不是还住着我的草堂吗?
希望他由此能站得高一点,看得远一点,想得开一点,他自然就不会在几颗枣子上斤斤计较了。我们正是要从这种地方看出诗人的“苦用心”和他对待人民的态度。
在通常用来歌功颂德以“高华典雅”为特征的七言律诗中,尤其值得重视。诗的艺术表现方面也很有特点。首先是现身说法,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启发对方,用颠扑不破的道理来点醒对方,最后还用自己的眼泪来感动对方,尽可能地避免抽象的说教,措词委婉,入情入理。其次是,运用散文中常用的虚字来作转接。象“不为”、“只缘”、“已诉”、“正思”,以及“即”、“便”、“虽”、“却”等,因而能化呆板为活泼,既有律诗的形式美、音乐美,又有散文的灵活性,抑扬顿挫,耐人寻味
艾青是我国当代诗歌自由体诗的杰出代表之一,他的诗个性独特,在诗歌的创作和理论的探讨上,大力倡导和身体力行诗歌的散文美,对当代诗歌的影响很深,被誉为“时代杰出的号手”、“吹芦笛的诗人”。
艾青说:“我只是设法把我感受得最深的,用最自然的方式表达出来”(《艾青诗选》,江苏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97页)他将自己的诗歌特点总结为8个字:“朴素,单纯,集中,明快。”(同上,100页)在语言的风格上,力求简洁、通俗,不用复杂的句子,少用判断词、连接词和结构助词,注重诗句与诗行的统一,节奏单纯明快,呈现“天然去雕饰”的自然美、朴素美。他的诗作,将抒情和哲理融合为一体,将强烈的感受、深刻的思考,凝聚在单纯明快的诗句里,将精巧的构思以朴素自然的形式表达出来。艾青认为,由于这种参差中显得和谐,运动里取得均衡,变化中获得统一的自由体,扬弃了格律的羁绊,无须矫揉造作、呕心剔肺地写,比格律诗体更美。艾青主张诗歌的散文美,是“主张以现代的日常所用的鲜活的口语,表达自己所生活的时代——赋予诗以新的生机”(艾青:《诗论》,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版,153页),强调诗的自由奔放,是诗的构思、诗的形象与散文的章法、句法的巧妙结合,主张诗要易懂。艾青诗歌的散文美主张,不是诗的散文化。对此,艾青是坚决反对的。艾青认为,那种虽然也披着诗歌外衣的散文,排除了形象思维,徒有诗的外形,而无诗的意境、诗的形象、诗的语言,他将其称为“丑陋的散文”。
艾青不仅是诗歌散文美的倡导者,而且是诗歌散文美的实践者。他一生创作的诗歌作品都是这一诗歌美学理论指导下的产物。上个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朦胧诗”的存在和崛起,引起了诗坛甚至文艺界的强烈关注,如何评价“朦胧诗”产生了论争,在许多人都保持观望、沉默的时候,“朦胧诗”的作者欲争取艾青的同情与支持,但是艾青坚持自己的艺术观点,不但没有予以支持,而且毫不含糊地表明了自己的看法,《从“朦胧诗”谈起》(《艾青谈诗》花城出版社1982年版,76页),称“朦胧诗”这一说法不科学,反对把朦胧诗说成诗的发展方向,反对把诗写得故作艰深。这就深刻地说明艾青诗歌散文美的艺术主张是几十年一贯的。
艾青诗歌散文美的主张里,还含有绘画美的成份,他曾说:“诗人应该有和镜子一样迅速而确定的感觉能力,而且更应该有如画家一样渗合自己情感的构图。”(艾青:《诗论》,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年版151页),这跟艾青早年学画,多年对绘画颇有研究有关。有的评论家认为,艾青的诗作既有诗的激情,又有画的意境,评论艾青三十年代的诗具有油画的质感,四、五十年代的诗具有国画的韵味。
艾青一生着述等身,着有诗集《大堰河》、《欢呼集》、《皇后的红星》、《黑鳗》、《海岸上》、《春天》、《归来的歌》、《彩色的诗》等,诗论集《诗论》、《艾青谈诗》以及译诗集凡尔哈仑的《原野与城市》等。有人粗略统计,艾青一生着有长诗二十多部,短诗上千首。艾青一生致力创作的这些诗歌,都实践着他的诗歌散文美主张。
⑧ 浅谈为什么要学习语文
语文”这个词,大家知道从哪里来吗?
如果我没有记错,它应该是叶圣陶先生在1949年提出来的。在此之前“语文”被称为“国语”和“国文”。后来,人们觉得,带个“国”字好像就和国民党有关了,比如国军、国会、国民党等,就需要改一下。叶圣陶先生非常了不起,他把“国语”和“国文”两个词各抽一个字,拼起来叫“语文”,我们可以理解为语言文字。这个改动,很贴切,很了不起的。
中国第一部书写知识分子的长篇小说,就是叶圣陶写的,叫《倪焕之》。你们上大学后可能要学这篇小说。叶家四代人全部是作家:叶圣陶先生,儿子叶至诚、叶至善,孙子叶兆言,第四代叶子是从事文学研究的。我曾经跟叶兆言开玩笑,第五代也要传下去。这是一个重要的文脉。叶氏身上肩负着很重的责任。
坦率地说,对中国现代化进程起作用最大的科目就是语文和数学,改革开放之后加上外语,即语、数、外。这三个科目中,最重要的是什么科?我认为是语文。因为语文学不好,你也学不好数学和英文。
学语文有多重要?世界上所有的动物里,只有人会使用语文,就是会听,会读,会说,会写,还会翻译。人掌握语言用来交流,不仅是简单的交流,还会进行深层次的交流。别的动物也会交流,耳鬓厮磨,窃窃私语,但是两个不同的动物群落之间是很难进行交流的,它们一言不合,就要撕咬。动物之间也不会有文化的传承。文化的传承需要文字,即便是结绳记事,那也是语言的一种形式。而动物是没有文字的,甚至不可能结绳记事。因为它们没有语言文字,没有语文,所以它们只能是动物,而我们是人。简单地说,语文使人成为人,成为文明的传承者。语文就是这么重要。
语言的变化,就是人类文明的变化。在中国,从文言文到白话文,就代表着中国不同的分期,代表着古老中国到现代中国的变化,代表着中国人的视野和思维方式的转变。进入了白话文时期之后,这种变化仍然在持续,只是我们平时很难感觉到罢了。
我经常举一个例子来说明语言的变化,如何代表着我们的思维的变化。比如,在1979年,有个诗人写了一句诗:我离你很近,但是我离你很远;我离你很远,但是我离你很近。当时,很多诗歌批评家都说看不懂。我离你很近就是很近,离你很远就是很远,怎么说成离你很近叫很远,离你很远叫很近?太朦胧了,令人气愤的朦胧。所以,这种诗被称为朦胧诗。“朦胧诗”其实是一个否定性说法。
⑨ 如何理解朦胧诗的“注重意象化手法和意象层面的立体组合”这一艺术特点,该如何具体解释
唉,好好的研究这些干啥,都是说法,绕来绕去把人绕晕了。
⑩ 初中语文所有诗词分类例诗分为田园诗朦胧诗等分类
中国古代诗歌的分类
1.诗按音律分,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古体诗和近体诗是唐代形成的概念,是从诗的音律角度来划分的。
(1)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歌”“歌行”“引”“曲”“呤”等古诗体裁的诗歌也属古体诗。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古体诗的发展轨迹:《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建安诗歌→陶诗等文人五言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
①楚辞体:是战国时期楚国屈原所创的一种诗歌形式,其特点是运用楚地方言、声韵,具有浓厚的楚地色彩。东汉刘向编辑的《楚辞》,全书十七篇,以屈原作品为主,而屈原作品又以《离骚》为代表作,后人因此又称“楚辞体”为“骚体”。
②乐府:本是汉武帝时掌管音乐的官署名称,后变成诗体的名称。汉、魏、南北朝乐府官署采集和创作的乐歌,简称为乐府。魏晋和唐代及其以后诗人拟乐府写的诗歌虽不入乐,也成为乐府和拟乐府。如《敕勒歌》《木兰诗》《短歌行》(曹操)。一般来说,乐府诗的标题上有的加“歌”“行”“引”“曲”“吟”等。
③歌行体:是乐府诗的一种变体。汉、魏以后的乐府诗,题名为“歌”“行”的颇多,二者虽名称不同,其实并无严格区别,都是“歌曲”的意思,其音节、格律一般都比较自由,形式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以后遂有“歌行”体。到了唐代,初唐诗人写乐府诗,除沿用汉魏六朝乐府旧题外,已有少数诗人另立新题,虽辞为乐府,已不限于声律,故称新乐府。此类诗歌,至李白、杜甫而大有发展。如,杜甫的《悲陈陶》《哀江头》《兵车行》《丽人行》,白居易的许多作品,其形式采用乐府歌行体,大多三言、七言错杂运用。
(2)近体诗:与古体诗相对的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是唐代形成的一种格律体诗,分为两种,其字数、句数、平仄、用韵等都有严格规定。
①一种称“绝句”,每首四句,五言的简称五绝,七言的简称七绝。
②一种称“律诗”,每首八句,五言的简称五律,七言的简称七律,超过八句的称为排律(或长律)。
律诗格律极严,篇有定句(除排律外),句有定字,韵有定位(押韵位置固定),字有定声(诗中各字的平仄声调固定),联有定对(律诗中间两联必须对仗)。例如,起源于南北朝、成熟于唐初的律诗,每首四联八句,每句字数必须相同,可四韵或五韵,中间两联必须对仗,二、四、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如果在律诗定格基础上加以铺排延续到十句以上,则称排律,除首末两联外,上下句都需对仗,也有隔句相对的,称为“扇对”。再如,绝句仅为四句两联,又称绝诗、截句、断句,平仄、押韵、对偶都有一定要求。
(3)词:又称为诗余、长短句、曲子、曲子词、乐府等。其特点: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字数不同可分为长调(91字以上)、中调(59~90字)、小令(58字以内)。词有单调和双调之分,双调就是分两大段,两段的平仄、字数是相等或大致相等的,单调只有一段。词的一段叫一阕或一片,第一段叫前阕、上阕、上片,第二段叫后阕、下阕、下片。
(4)曲:又称为词余、乐府。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散曲兴起于金,兴盛于元,体式与词相近。特点:可以在字数定格外加衬字,较多使用口语。散曲包括有小令、套数(套曲)两种。套数是连贯成套的曲子,至少是两曲,多则几十曲。每一套数都以第一首曲的曲牌作为全套的曲牌名,全套必须同一宫调。它无宾白科介,只供清唱。
2.按内容来分类: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悼亡诗、讽谕诗。
(1)怀古诗。
一般是怀念古代的人物和事迹。咏史怀古诗往往将史实与现实扭结到一起,或感慨个人遭遇,或抨击社会现实。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感慨个人遭遇,理想和现实的矛盾,年过半百,功业无成。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表达对朝廷苟且偷生的不满,抨击社会现实。也有的咏史怀古诗只是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思考与评价,或仅是客观的叙述,诗人自身的遭遇不在其中,诗人的感慨只是画外之音而已。如,刘禹锡的《乌衣巷》,今昔对比,表达了诗人的历史沧桑之感。
(2)咏物诗。
咏物诗的特点: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着意描摹。思想上往往是托物言志。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常用比喻、象征、拟人、对比等表现手法。
(3)山水田园诗。
南朝谢灵运开山水诗先河,东晋陶渊明开田园诗先河,发展到唐代,有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人物是王维、孟浩然。山水田园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
(4)战争诗。
从先秦就有了以边塞、战争为题材的诗,发展到唐代,由于战争仍频,统治者重武轻文,士人邀功边庭以博取功名比由科举进身容易得多,加之盛唐那种积极用世、昂扬奋进的时代气氛,于是奇情壮丽的边塞诗便大大发展起来了,形成一个新的诗歌流派,其代表人物是高适、岑参、王昌龄。
(5)行旅诗和闺怨诗。
古人或久宦在外,或长期流离漂泊,或久戍边关,总会引起浓浓的思乡怀人之情,所以这类诗文就特别多,它们或写羁旅之思,或写思念亲友,或写征人思乡,或写闺中怀人。写作上或触景伤情,或感时生情,或托物传情,或因梦寄情,或妙喻传情。
(6)送别诗。
古代由于交通不便,通讯极不发达,亲人朋友之间往往一别数载难以相见,故古人特别看重离别。离别之际,人们往往设酒饯别,折柳相送,有时还要吟诗话别,因此离情别绪就成为古代文人一个永恒的主题。因各人的情况不同,故送别诗所写的具体内容及思想倾向往往有别。有的直接抒写离别之情,有的借以一吐胸中积愤或表明心志,有的重在写离愁别恨,有的重在劝勉、鼓励、安慰,有的兼而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