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语言文字 > 二年级下册语文百家姓在哪里

二年级下册语文百家姓在哪里

发布时间:2022-05-01 16:57:37

① 中国姓氏比较多,从什么、什么中可以看出来

起初:中国上古时期着名的八姓:姬、姚、妫、姒、姜、嬴、姞、妘。

在世界上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姓氏,我国一个非常有名的传统蒙学物百家姓就是宋朝时期的作品,在里面一共有568个姓氏,444个单姓,124个复姓。但是跟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口也变得非常多,所以现在的姓氏大词典中一共有12000个姓氏。

② 百家姓(第一部)01我从哪里来

你贵姓,你是哪里人,这是人们交往中问到的最多的问题。《百家姓》就是一部记录姓氏的童蒙读物。它只有568个字,包括504个姓氏。其中单姓444个,复姓60个。寻根问祖,追根溯源是人的天性,姓氏及其附着的文化内涵就是一张绝佳的名片,是打通古今交流通道的最好载体,它以一种血缘文化的特殊形式记录了中华民族的形成史。赵钱孙李、周吴郑王,这看似简单的文字排列,却折射了中华文明几千年的历史血脉,给出了我是谁,我从哪里来的历史解答。带您进行一次不同寻常的寻根之旅。中华有五十六个民族,究竟有多少个姓氏,迄今还是未知数。有人说从古至今,中华民族的姓氏总数有一万个之多,这样看来,《百家姓》收录的姓氏也只是冰山一角。这么繁多的姓氏,究竟源自哪里?它又是如何演化的呢?姓是一个人家族系统的血缘符号,通过这个符号,每个人都可以把自己和历史文化联系起来。每一个姓氏都源远流长,丰富多彩,个个都有一番意味深长的来历,蕴含着一段生动有趣的故事,是超越时空、贯通古今的文化活化石。 今天复旦大学教授钱文忠为您讲述系列节目《钱文忠解读百家姓》。 凡是中华子孙,大部分没有不知道这八字的,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同时大概也都知道,这八个字出自一本书,叫《百家姓》,大家张开就来,非常熟悉。但是到底是不是真的熟悉,这个很难说,让我们先来回答几个问题。 第二道题,和《百家姓》类似的书以前有吗?为什么这本《百家姓》最为流行?答案是:有,不仅有,而且有的是,在这本《百家姓》以前,有关姓氏的文章记载,在甲骨文里就有,在战国时期就已经有《世本》,记载皇帝到春秋,这样一段历史时期里边,这些诸侯、大夫、姓氏、世系、居邑的记录,非常可惜,大概到宋朝的时候,就不存在了,散佚了。中华民族历来重姓氏,全世界最重姓氏的大概要算中华民族了。自然有很多这样的书,有些还传到了今天,比如有一本叫《皇明百家姓》,明朝的,明朝的百家姓不会以赵钱孙李开头了, 皇帝姓朱,应该以朱开头。还有一本,康熙年间的叫《御制百家姓》,康熙皇帝亲自指导编撰的,开头是孔、孟,那是为了表达皇帝对汉族,传统儒家文化的尊敬。另外还有一些兄弟民族文字的《百家姓》,比如《蒙古字目百家姓》,还有《女真字目百家姓》,都一度非常流行,然而它们不是童蒙读物,所以就不够流行了。 第三道题,《百家姓》是什么时候成书的?最晚是在宋朝,根据在哪里?着名诗人陆游有首着名的诗《秋日郊居》,在第七首背后写了注,农家十月,乃遣子弟入学,谓之冬学,所读《杂学》《百家姓》之类,谓之村书。乡村里边很流行,不登大雅之堂。可见在陆游前《百家姓》已经成为村书了,非常流行了。所以《百家姓》最晚宋朝就有了。 第四道题:最难得问题,《百家姓》的作者是谁?答案是不知道,当然这个不知道不是绝对不知道,是可以推测的,宋朝有个人叫王明清,在他的书《玉照新志》里边讲,说百家姓是两浙钱氏,有国时小民所着。作者应该是吴越的一个小民,五代十国时候有个国家叫吴越国,因为在当时赵是宋朝的国姓,钱是吴越国的国姓,吴越国王钱镠不太喜欢打仗,打下两浙这块富裕之地以后,有点小富即安,所以他告诫子孙如果有正朔,那就纳土归降,因为没打仗,所以姓钱的非常怀念这个老祖宗,江浙一带的人都很感念钱王,所以钱放第二个。至于第三个为什么是孙呢?孙就是吴越王,钱俶是太太家的姓,是皇后的姓。下面是李,因为当时和吴越国比邻的一个国家是南唐,南唐李后主最有名,所以他把北方宋朝姓赵,吴越国姓钱,钱俶的一边姓孙,自己的邻居姓李,所以是赵钱孙李。根据这个可以推断吴越国已经纳土归顺。、 第六道题:为什么《百家姓》会被选做蒙学课本,如果为了认字的考虑,可以认字的书多了去了,但是《百家姓》汇聚的都是做姓氏的汉字,这就不一样了,以家族为中心,以血缘分别亲疏,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之一,可以说是中华民族最主要的信仰,在传统中国姓比名主要,如果做一件好事,就说是钱家干的,如果做了一件坏事你对的起你这个姓吗?古代认字还有一个礼节的考虑,把人的姓记住,所以它作为童蒙读物。 中华姓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史前时期,那个时候没有文字记载,所以我们只能从各种各样的神话传说里边去摸索,凡事总有一个起源,中华民族姓氏的起源,离不开三皇五帝,中华子孙不仅仅是汉族,也包括许多兄弟民族,中华民族现在是56个民族,这是一个大家庭,基本上都认为三皇五帝是共同的祖先和首领,哪三皇?哪五帝?没有固定的说法。 三皇:有巢氏,大概可以排进去,造个窝的。燧人氏,钻木取火的。伏羲氏,捕鱼狩猎的。神农氏,播种五谷的。女娲氏,补天造人的。这些应该都是,对文明的起始,人群的生存和发展,做出过根本性贡献的先民。 五帝:也是说法不一,根据《史记》的记载,皇帝姓姬,这是中国古老的姓,颛顼,帝喾,帝尧,舜帝,大致这么五个。皇帝排第一,影响最大,我们每年都要祭皇帝陵。但是有意思的是炎黄的炎帝不在里面,炎帝排在皇帝前面,但是不在里面,这些都是传说,但是我们都接受认同。 中华的姓氏,特别是比较古老的姓氏,都可以追溯到三皇五帝,姓氏非常复杂,不是我们今天讲的姓名那么简单,上古有姓有氏,现在说的姓氏只是姓的意思,我们现在对传统文化有好多误区,比如说,我问您府上是哪里啊?这是问籍贯吗?不对,籍和贯是两回事,老家在那里是贯,不是籍。籍是士农工商等,士籍,读书的人,兵籍,打仗的人,在传统中国籍是不能改的,但是我们现在搞混了。 姓氏也是两回事,最早的时候,姓在前面所有叫姓氏,姓是族号,表示的是血统,最早来自于部落图腾,图腾就是原始人群体,他的亲属祖先保护神的标志和象征,比如用熊做图腾熊是他们的保护神,在中国的姓氏当中,动植物姓一般都比较古老。 到了周代宗法制度非常严明,只有贵族可以有姓氏,老百姓没有姓氏,贵族女子用姓,没有氏,贵族男子有姓有氏。因为姓是有血缘关系的,氏都是亲戚,姓一个,氏很多,姓是用来别婚姻的。在古代同姓、同血缘不能通婚,这是人类一个巨大的认识进步。不然近亲繁殖麻烦就大了,现在大姓之间通婚是正常现象,但是小姓之间通婚还是比较少见的。所以贵族的女子姓比氏重要,待嫁的女性往往是在自己的姓,加上伯、仲、叔、季的排行,古书里经常有伯姬,姬家的大闺女叫伯姬,仲子,子是非常古老的姓,就是子家的二闺女。如果出嫁以后就更简单了,灌上自己的家族或者配偶的封地的名字,或者他们的姓,比如齐姜,姓姜的女子嫁到姓齐的姓,或者氏的地方。在传统的中国女子的闺名,只有自己的长辈和配偶可以知道,连子女都不知道。 贵族男子则称氏,不称姓,氏可以别贵贱,姓别血缘。你是哪个太太生的啊?你这一支迁到哪里了?从氏当中可以看出很多信息,比如诸侯,以封国为氏,郑文公郑捷,郑是氏不是姓。卿大夫一般以居住地来做为自己的氏,屈完,一听你的封地在屈,还有的人以官名为氏,比如司马复姓,司马是官名。 战国以后大家开始以氏为姓,就姓氏不分了。到了汉魏以后,姓氏合一,并且平民百姓才普遍用姓,所以才有了姓名之说,姓都一样了,原来姓一样,用氏分,现在姓都有了,用名来分,所以叫姓名。这个中国传统姓氏文化的要点。 在讲姓氏文化的时候,我想再三强调这么几点: 第一:中华姓氏渊源流长,每个姓都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它开枝散叶,生生不息,孕育出优秀的中华儿女,每一姓都有它的代表人物,姓的出现有早有晚,比如姬姓非常古老,妫姓非常古老,姚姓非常古老。该姓下面的人口数有天壤之别,但是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第二:中华民族的姓氏不仅仅是汉族的姓氏,所以我们关注的是用汉字写下来的姓,当然也包括兄弟民族的姓,无论这些民族今天是否存在。鲜卑族、女真族,都是为中华民族做出重大贡献的,但今天没有了。所以我们中国姓氏文化真的是深不可测。《百家姓》是不是记录了中国所以的姓呢?如果不是,那么中华民族到底有多少姓呢?《百家姓》四个字一句,一共142句,568个字。这是三、百、千里面字数最少的一部,里面讲到的姓504个,单姓444个,复姓60个。在中华姓氏的大海里边沧海一粟,中华民族到底有多少姓呢?说不清楚,明朝有人统计有3625个姓,1978年,通过邮局系统、通过公安户籍系统,对七个大城市姓氏做了统计,当时的姓氏2587个,北京2250个,上海1640个,沈阳1270个,武汉1574个,重庆1245个,成都1631个,广州1802个,这也是大概。 1984年又有学者去搜集,搜集到5730个姓,当时台湾学者搜集到7720个姓。但是这都不是确切的数字。在1996年的时候,中华民族用汉字记录的姓11969个。而肯定民间还有很多姓,有些姓匪夷所思,比如毒是姓,蹦是姓,在陕西,死是姓,这支姓在台湾,只有一家姓死。根据我们现在掌握的资料,有一字姓到几个字的姓都有,三字姓很多,扈地干,树苦干,独孤浑,奚什卢,破六韩,破多兰,普六茹,壹斗春。四个字的姓,爱新觉罗、叶赫那拉。五个字的姓,忽神忙兀歹。九个字的姓,爨邯汕寺武穆云籍鞲(cuàn hán shàn sì wǔ mù yún jí gōu)。 姓非常复杂,今天作为一个开篇,我尽力把中华姓氏文化复杂、多姿多彩、有趣、生动、迷人的一面向大家做个介绍,那么仅仅收集了504个姓的《百家姓》又难过告诉我们多少关于中国姓氏文化的信息呢?请听下讲。

③ 百家姓在哪找到

百家姓在哪里可以买到?给你提个三个方向,第一,网络上查询。第二,旧书摊上。第三,有些新华书店也有卖的。

④ 背诵《百家姓》有什么意义

背诵《百家姓》的意义是以便日用。

《百家姓》是一部记录姓氏的文集,全文568个字,通篇采用四言体例,句句押韵,虽然它的内容没有文理,但读来顺口,易学好记,与《三字经》《千字文》相配合,成为中国古代蒙学中的固定教材。

关于《百家姓》与《三字经》、《千字文》的区别,明代理学家吕坤曾说过:“初入社学八岁以下者,先读《三字经》以习见闻,读《百家姓》以便日用,读《千字文》以明义理。“

《百家姓》的主要贡献:

作为姓氏文化中,《百家姓》是一种特殊的历史文献,记载了中国姓氏的发展,它与姓氏家谱、方志、正史构成完整的中国历史,是中国珍贵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百家姓》作品的出现,是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流传至今,影响极深,它所辑录的姓氏,还体现了中国人对宗脉等的强烈认同感。

《百家姓》在历史的衍化中,为人们寻找宗脉源流,建立宗脉意义上的归属感,帮助人们认识传统的血亲情结,提供了重要的文本依据。

它是中国人认识自我与家族来龙去脉不可缺少的文化文献基础蓝本。2009年,《百家姓》被中国世界纪录协会收录为中国最早的姓氏书。

⑤ 哪里有百家姓,千字文的原文

推荐你下载《中华诗词》、《中华古诗文》
http://www.zhsc.com/poemslite.htm
http://download.21cn.com/list.php?id=37749

《中华古诗文》豪华版主要面向大众用户,软件内收录了一个庞大的中文书库供您使用,目前作品主要分四大部分:“中华诗词”、“中华散文”、“中小学古诗文”与“附录”。

“中华诗词”遴选上自先秦《诗经》、下至现当代着名诗人的代表作品五千余首,并为多数重要作品提供了较为详尽的注释资料(若有必要,您可从《中华古诗文》特别版当中导入《全唐诗·全宋词·全元曲》、《全宋诗》等大型作品库);

“中华散文”分《经》、《史》、《子》、《集》四部,收录古往今来重要的散文作品,如:《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诗经》(见诗词部分)、《尚书》、《礼记》、《仪礼》、《周易》、《春秋(三传)》、《国语》、《战国策》、《老子》、《庄子》、《列子》、《荀子》、《公孙龙子》、《鬼谷子》、《孙子》、《尹文子》、《墨子》、《韩非子》、《淮南子》、《金刚经》、《四十二章经》、《心经》、《六祖坛经》、《世说新语》、《茶经》、《聊斋志异》、《文心雕龙》、《昭明文选》、《古文观止》……等(若有必要,您可从《中华古诗文》特别版当中导入《全唐文·唐前古文(稿)》、《二十四史》、《资治通鉴·续资治通鉴》及《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大型作品库);

“中小学古诗文”紧扣中、小学现行语文教材,分为“小学部”、“初中部”与“高中部”三个部分,系统全面地整理了小学、初中、高中语文课本当中出现的所有文言文、古诗词篇目,并搜集了大量相关教学辅导资料,以方便在校师生们使用;此外,还精选了一批脍炙人口的古诗词、文言文名篇,供学生课外阅读学习之用;

“附录”部分提供了许多补充资料,如“诗词常识”:《诗品》、《二十四诗品》、《白香词谱》、《人间词话》、《平水韵部》、《诗词格律(王力)》、《诗律浅说》、《诗韵新编》、《词学名词释义(施蛰存)》、《格律术语简释》、《六一诗话》等;“外国文学选读”:《莎士比亚诗集》、《泰戈尔诗集》、《各国名诗选》千余首;“儿童文学选读”:《伊索寓言》、《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王尔德童话》、《爱的教育(亚米契斯着)》;“古代蒙学”:《幼学琼林》、《声韵启蒙》、《训蒙骈句》、《笠翁对韵》、《百家姓》、《千字文》、《三字经》、《增广贤文》、《朱子治家格言》、《千家诗》等;针对中小学教与学的需要,我们选录了一批实用的文言文学习资料:如“文言文实词”、“文言文虚词”例释、《成语小辞典》等;此外还有《名胜对联集锦》、“沈从文作品选”……等等。

⑥ 中国的姓氏非常多从哪些词语可以看的出来

答案是:上千种、遍四方。(中华姓氏上千种,单姓复姓遍四方。)

解题过程:上千种表明姓氏之多,遍四方表明分布之广,从侧面体现了姓氏之多。(这个题出自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课文练习)。

拓展资料:

关于姓的数量

①北宋以后的封建社会,长期作为儿童识字读物的《百家姓》(北宋钱塘无名氏编),单姓408个、复姓30个,共438个。清朝后期又出现了另一本有关百家姓的书《增广百家姓》,书中记录了单姓444个、复姓60个。开头曰:“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冯陈褚卫,蒋沈韩杨……”)。

②宋代郑樵《通志·姓氏略》中统计古代姓氏共有1745个[1]。

③明代翰林院编修吴沈等人据当时户部所藏户籍编成《皇明千家姓》,收姓氏1968个[1]。(开头曰:“朱奉天运,富有万方,圣神文武,道合陶唐……”)

④清代康熙帝亲自审定《御制百家姓》,(开头曰:“孔师阙党,孟席齐梁,高山詹仰,邹鲁荣昌,冉季宗正,游夏文章……[1]”)

⑤清人张澍《姓氏寻源》、《姓氏辨误》中说古姓氏有5129个[1]。

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大陆学者阎福卿等曾编辑出版过《中国姓氏汇编》共收姓氏5730个[1]。其中单姓3470个,双字姓2085个,三字姓163个,四字五字姓12个。台湾省也出版过《中华姓符》共收姓氏6363个[1],但里面有异体字重复收入的情况。

⑦据中国语言文字改革工作委员会汉字处1984年的抽样调查及有关专家的估计,直到今天还在使用的姓氏在3000个以上[1]。(气象出版社 2001年1月出版王大良编《当代百家姓》)

⑦ 中国的姓氏非常多,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呢

1.
下面这些含有姓氏的成语也可以体现中国姓氏的多:围魏救赵;张王赵李;完璧归赵;秦筝赵瑟;季孙之忧;王孙贵戚;含饴弄孙;张冠李戴;李郭仙舟;张甲李乙;李郭同船;桃李争妍;张三李四。
2.
《姓氏谣》中”上千种“,”遍四方“两个词语可以看出中国的姓氏非常多。
(7)二年级下册语文百家姓在哪里扩展阅读:
1.
中国姓氏很多,参照《百家姓》原收集姓氏411个,后增补到568个,其中单姓444个,复姓124个。
2.
《百家姓》与《三字经》、《千字文》并称"三百千",是中国古代幼儿的启蒙读物。
3.
"赵钱孙李"是《百家姓》前四姓。
参考资料:
1.
《中华成语词典》
2.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姓氏歌》《姓氏谣》
3.
《百家姓》

⑧ 求语文课本里的 《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 原文 只要原文不要论文课件什么的谢谢!

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

中国语文网编辑整理




上个世纪后半叶,一部名叫《根》的小说横空出世、风靡世界,在全球范围内兴起一股寻根问祖的潮流,这股潮流至今仍绵绵不断、生生不息。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姓氏的国家,大约在5000年前的伏羲时期,“姓”被定为世袭,且由父亲传递。今天我们所说的姓氏与常见的“以姓氏笔划为序”,是把姓氏当成一个统一的概念,然而在古代“姓”和“氏”是有严格区别的。“姓”代表氏族的血统,起源于母系社会,称为族姓,是为了区分血缘,防止血缘婚配而发明的相应识别标志。“氏”是古代贵族标志与宗族系统的称号,从夏朝中期开始"氏"成为"姓"的支系,表示功勋和地位。当时部落的大团体,裂变成了若干小团体,出于相互交往中识别的需要,这些小团体在得到新的居住地的同时获得了一种与地域有联系的新标志-姓。

历来以为中国人先有“姓”后有“氏”,事实上,姓、氏一直在混合使用,姓和氏的关系也在变化。传说和文献中出现的“氏”有上百个,最早的是盘古氏、天皇氏、地皇氏、人皇氏、五龙氏时代,随后为钜灵氏、黄神氏、鬼隗氏、空桑氏、次民氏等22氏的循蜚纪时代,接着为辰放氏、蜀山氏、混沌氏、有巢氏、燧人氏、庸成氏等13氏的因提纪时代。在这个时代中,最重要的是有巢氏和燧人氏。有巢氏教民架木为巢,掘地为营;燧人氏发明了钻木取火,教人熟食,教民结绳记事。

进入到伏羲时代,这一时期中原出现了共工氏、柏皇氏、朱襄氏、昊英氏、栗陆氏、赫胥氏、昆吾氏、葛天氏、阴康氏、中皇石、女娲氏等部落或国家。中国最早的“姓”就产生在伏羲时代,“风”是中国的第一个姓,这个时期一个最重要的“氏”是中皇氏,其首领是仓颉,他创造了文字,替代结绳记事。

女娲氏之后为神农氏,即炎帝,其后为姜姓。黄帝姓公孙,名轩辕,黄帝所在部落的称呼叫有熊氏,黄帝继承炎帝之位,统治了中原大地。黄帝有25子,得姓14有姓12:姬、酉、祁、己、滕、箴、任、荀、僖、嬉、儇、依。这12个姓事实上是有熊氏的分族,其他的儿子因没有实力建立自己的族而不能有姓。据考证,中国最古老的姓基本都出自炎黄两帝之后。炎黄两帝是我们中华民族共同的祖先,无论你我他,同姓一家亲,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根。

先秦时期,女子称姓,男子称氏。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姓氏便开始合而为一,由于形式固定下来,子孙可以永久使用,便于形成一脉相传的家族,血统源流线索从此变得更为清晰。中国人十分重视姓,养成了同姓聚居的习俗,许多地区流传着修谱联宗的习惯,在全国形成了无数的不等的同姓人群,以至后人探讨自己的家族史,很容易据此找到血缘所出。

姓氏来源有多种,有以图腾定姓氏的:熊、罴、豹、虎、龙等;以国家名称为姓氏的:齐、楚、韩、赵、秦等;以居住地为姓氏的:西门、郭、丘、尹、常;以官职为姓氏的:上官、卜、钱、士、司马等;以职业为姓氏的:张、顾、屠、甄、匠等;以山河名称为姓氏的:乔、姬、姜、黄、武等;皇帝赐姓氏的:刘、李、赵、完颜、朱等;还有以数字、季节、方位、气候、花木等等为姓氏的。

中国人习惯继承父亲的姓,以父系方式把姓氏传递给下一代,因此绝大多数的姓氏属于一种无性别之分,以父系方式传递的基因,相当于位于代表人类男性染色体上的特殊遗传基因。

姓氏,把一氏族的人与另一氏族的人区分开来,在一个氏族内部,为了区分彼此,出现了只属于个人标志的“名”。在社会交往中,无论哪群人在自己内部只用"名"就可以区分彼此,但若与另一氏族的人交往,仅称“名"还不足以表明自己的身份,把自己氏族的“姓”与自己的“名”结合在一起,才能清楚地表明自己,区别他人。随着社会的发展,姓名又被赋予了许多新的内涵,形成了中国特有的姓氏文化。

在中国,一般每人都有姓。人们初次交往,彼此总要先问:“您贵姓?”可见姓氏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中国古人的姓名和现代一样,是人们在社交中用来代表个人的符号。

寻根问祖不仅仅是人类的一种怀旧的情感,也是后人对先祖的认同,又是后来者对历史的反思,更是继承者对未来趋势的探索。

对于人类姓氏的研究是人们寻根问祖的一条重要途径,对于姓氏文化的探秘是对社会心理、民族素质发展趋向研究的不可忽视的方面。

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的历史源远流长,有着五千年的历史,而中华民族的姓氏形成与发展几乎与此同步。伴随着姓氏的形成与发展而积淀起来的中国姓氏文化在世界文化史上展现出别具一格的绚丽多彩的魅力。

在此,不妨对中国姓氏的形成和发展是作一个简要的阐述。

中国姓氏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姓氏萌芽阶段。

在我国古代典籍中,保存着汉族和少数民族图腾信仰的纪录。如《史记·五帝本纪》中说:黄帝“教熊、罴、貔、貅、豹、虎,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其中的“熊、罴、貔、貅、豹、虎”实际上是指以野兽命名的六个氏族。这些野兽就是六个氏族的图腾。所谓图腾,是指上古时期人们认为每个氏族部落与某种生物有着亲缘关系,或跟某种无生命的物体有着特殊的联系,初民们把这类生物或物体视为整个部落的祖先、象征物、庇佑者。《后汉书·西南夷列传》记载:"夜郎者,初有女子浣于遁水,有三节大竹流于足间,闻其中有号声,剖竹视之,得一男儿,归而养之。及长,有才武,自立为夜郎侯,以竹为姓。“这种图腾崇拜其特点是"相信人们的某一血缘联合体和动物的某一种类之间存在着血缘关系。”(《普汉诺夫哲学着作选集》第三卷383页)综上所述,可以知道,中国的姓氏同样萌芽于原始社会的图腾崇拜中。

第二阶段:姓、氏、名分化形成阶段。

姓氏表示血缘关系的世系群的称号,它起源于母系氏族。从“姓”的本身可以看出,它有“女”和“生”两个字构成。中国最早的姓大多带有母系社会的痕迹,如“姬、姚、姒、妫、姜、嬴”等。氏则是同姓衍生的分支,源于父系社会,也就是族号。郑樵的《通志氏族·略序》有一段话讲得很明白:"三代(夏、商、周)之前,姓氏分而为二,男子称氏,女子称姓。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故姓可呼氏,氏不可呼姓。姓所以别婚姻,故有同姓、异姓、庶姓之别;氏同姓不同者,婚姻可通,姓同氏不同者,婚姻不可通。"这段话将姓和氏产生的时间(三代之前),作用(“别婚姻”、“明贵贱”)说得很清楚。

第三阶段:姓氏合一阶段。

战国时期,由于旧的宗法制度的瓦解,人们的个性意识有了提高,出现了姓氏逐渐合一的现象。上指君主,下至平头百姓都有了自己的姓。

第四阶段:姓名充分发展阶段。

之所以说是充分发展,表现在三个方面。

其一:姓氏的数量超大规模的增长。根据黄帝和炎帝的传说,皇帝之子十二姓,炎帝之子四姓。从那时起,到唐太宗诗高士廉重修、李义府修改的《氏族志》录有235姓,到了宋初,广为传诵的《百家姓》录有503个姓。明代人吴沉编的《皇明百家姓》共收有1968个姓。清代则更多。

其二:少数民族姓氏的汉化。

之所以姓氏大规模的增长,少数民族的汉化是一个重要原因。从魏晋到明清,是少数民族大规模融入汉族的过程,汉族统治者通过赐姓、改姓或其他行政手段使得少数民族姓氏汉化;也有少数民族在接受汉文化过程中主动改姓;另有少数民族为适应时代和环境改从汉姓。

其三:等级制在姓氏中逐渐占重要地位。

魏晋之后,受九品中正制的影响,人们把姓氏的高贵、血缘的纯正作为选官授职和联姻缔亲的重要标志。北魏孝文帝拓拔(元)宏在坚持民族大融合的前提下,进行了一次堪称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改姓运动。在这一项改姓运动中,他把汉族中的卢、崔、郑、王定为一等姓氏。唐初时,唐太宗将崔、卢、李、郑作为高等姓氏。在贞观十二年(公元638年)经唐太宗批准的《氏族志》把293个姓评为九等。这种将姓氏划分等级的做法一直延续到明清。

第五阶段:实名与虚名分化阶段。

如果说,姓氏发展的第四阶段是社会生活充分发展的结果,那么,当社会出现了具体情况,譬如,清代统治者制造的"文字狱";明代统治者为了镇压不同政见者而进行的特务统治(“东厂”)。一部分政治家、文化人根据不同情况,运用虚名抨击时政。这种虚名包括笔名、化名等等。现代社会使用的网名,也属虚名之列,当然其原因与明清时代不可同日而语。

纵观中国姓氏的发展史,中华民族的姓氏发展如同咆哮奔腾的长江,由涓涓细流形成的壮丽宏大的巨澜汇聚到浩瀚的大海;俯视中华民族姓氏的分布,中国姓氏犹如一株巨大无比的榕树,其冠如盖,铺天盖地,其根如须,盘根错节。梳理以下中国姓氏的发展,人们可以发现其呈现以下特点:

第一,开放性:

所谓开放性,是指姓氏外延的扩大以及名字系统内涵的完备和丰富。由于中华民族是以汉族为主体的民族,在社会的发展过程,在各民族的融合进程中,姓的数量几乎是跳跃式地增长。炎黄时期为16姓,唐代姓的数量是293个,宋初的姓是503个,明代的姓最多达2635个。到了现代,据最新资料统计,中国的姓共有11969个(其中有些姓氏随着时代的发展也有不少消亡的)。其中单字姓是5233个,双字姓为4329个,三字姓为1615个,四字姓为569个,五字姓为96个,六字姓为22个,七字姓为7个,八字姓为3个,九字姓为1个。

开放性的另一个方面是名字系统的日趋完备和内涵的渐趋丰富。姓和氏在上古社会就产生了,为了区别社会成员,作为标志,名也就随之产生了。《仪礼·丧服传》记载:“故子生三月,则父名之。”《仪礼·檀弓》曰:“人女三月而加名,故云幼名;年二十有为人父之道,朋友之类不可复呼其名,故冠而加字。”古人对人的称谓,除名字之外,还有号,大致可分为自号、别号、法号、室号、绰号、谥号等。姓氏和名字系统的各个部分各有其作用,姓用来明血缘,氏则别贵贱;字的作用是正体,“字以表德,号以美称”。这种名字系统最早形成于商和西周时期。顾炎武的《日知录》就有明确的论述。

第二,等级性:

最早给姓氏打上人为印记的是北魏孝文帝拓拔(元)宏。拓拔(元)宏用强制的手段使自己的鲜卑族兄弟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了至少表面汉化的过程。而且还进行了一系列匪夷所思、大刀阔斧的改革,其中的一项是姓氏改革,拓氏(元)宏将天下的姓氏分成三、六、九等。并且给每个等级制定了标准。在拓拔(元)宏开了先河的情况下,以后,谁掌握政权,谁的身份就高贵,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到了唐代,李世民直接下诏,将原本第二等级的李姓,提升为第一等级,把王姓挤入第二等级。以后历朝君主基本如此。这种姓氏的等级制,造成了世界文化史上罕见的现象,譬如改姓、赐姓、讳姓等。这些所涉及到的姓氏绝对不在少数,拓拔(元)宏的姓氏改革就牵涉到一百多姓氏。

第三,地域性:

所谓地域性是指在全民族的范围内,姓氏往往按地域分布。例如,唐代形成的“五家七姓”,即李(陇西、赵郡)、崔(清河、博陵)、卢(范阳)、郑(荥阳)、王(太原)。人类学家、文化史学家摩尔根在《古代社会》一文中,曾经引用过他的朋友罗伯特·哈特给他的信说:"在中国许多地方遇到很大的村庄,全村只有一个姓。比方说,在一个地区见到三个村庄,每一个村住三千人。第一个村庄全姓马,第二个村庄全姓杨,第三个村庄全姓牛。"这种现象在中国极为普遍,这种自称村落的姓氏带有排他性。

第四,多源性:

所谓多源性,是指在中国的常见姓氏中(按照国家自然基金会研究划定:人口占0.1%的姓氏称为常见姓氏,现有129个。占人口总数87%),大多数有多个源头。为了便于说明起见,用列图表的方式,借以表达。

第二大姓“王”姓来源是这样的:

周灵王太子姬晋──宗敬

周文王“王”

周考王

帝王赐姓

少数民族汉化

第十二大姓“孙”姓来源是这样的:

周文王──惠孙

孙叔敖“孙”

田完后裔(由齐景公赐姓)

第二十三大姓“郑”姓来源是这样的:

后稷(神农氏)姬友(郑桓公)

帝喾“郑”

郑公子鲁

第九十五大姓“武”姓来源是这样的:

夏朝大臣武罗

商朝武丁后裔“武”

周平王后裔(姬姓)

春秋时宋国宋武公

第一百大姓“文”姓来源是这样的:

姬昌(周文王)后裔

炎帝后裔(姜姓)封地许国国君许文叔“文”

舜的后裔(妫姓)

五代时因讳姓石敬塘而改姓

这种多源性,既说明中华民族姓氏的丰富多彩,又给梳理姓氏的源流带来极大的困难,由此更加证明我国姓氏文化的源远流长。

第五,时代性:

在人的名字中往往散发着时代的气息,这是时代光芒的折射。汉代人的名字多用勇、超、雄、固等,反映大汉雄豪积极进取的时代精神;塘人喜欢排行相称,就是当代皇上唐太宗,可称之为二郎,这种习俗表现唐代是一个豁达宽容、自由宽松的社会风气;宋人多山用老、叟、翁,这同当时社会对老人优厚有关;现代人则更为明显,子女的名字寄托着父母的理想和希望。

中国的姓氏产生至今有五千年的历史,其历史之悠久在世界文化史上极为罕见。这种社会现象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姓氏(包括名字)在民族文化的温床上形成,它是一座蕴藏丰富的精神矿藏。开发这座精神矿藏对于我们当今建设和谐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环山之水,必有其源。”清人张澍在《姓氏寻源》自序中说:“草木祖根,山祖昆仑,江海祖源,不此之求,是谓昧。”“昧”即糊涂,不明白,漆黑一团。姓氏是人的符号标志,又是一种超越时空的文化现象。每一个生活在世纪之交的中国人的姓氏符号都可以与历史上着名人物的姓氏符号联系起来,甚至可以追溯到太古初民的原始崇拜。因此,这不仅仅是姓氏的溯源,还可以推而演之,成为一种寻根文化。

⑨ 《中国姓氏知多少》教学设计

活动目标:
1、诵读《百家姓》,了解中国人的传统姓氏文化。培养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
2、通过诵读《百家姓》认识生字。
3、学生展示诵读《百家姓》的成果。
活动重点:
采用多种方法诵读《百家姓》,正确、规范姓氏读法。
活动课时:一课时
活动过程:
一、 启发谈话,导入活动
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我国的经典诗文有哪些,你们知道吗?
学生讨论交流。
(出示课件:告诉学生,我国的经典诗文有《三字经》《百家姓》《弟子规》《千字文》《论语》等。播放视频
一年级,同学们已经背诵了《三字经》,了解了一些做人的道理。
这学期,同学们又诵读,背诵了《百家姓》。不知道同学们愿不愿意在这节课上展示一下自己的才能呢?
二、 诵读汇报:
(出示《百家姓》课件。)
1、 集体诵读《百家姓》
赵 钱 孙 李 周 吴 郑 王
冯 陈 褚 卫 蒋 沈 韩 杨
朱 秦 尤 许 何 吕 施 张
孔 曹 严 华 金 魏 陶 姜
……
2、小组比赛诵读 (要求吐字清楚,读音正确)
分为红、黄、蓝、绿四个组
(1)红组诵读:
戚 谢 邹 喻 柏 水 窦 章 云 苏 潘 葛 奚 范 彭 郎
鲁 韦 昌 马 苗 凤 花 方 俞 任 袁 柳 酆 鲍 史 唐……

(2)黄组接着顺序诵读
费 廉 岑 薛 雷 贺 倪 汤 滕 殷 罗 毕 郝 邬 安 常
乐 于 时 傅 皮 卞 齐 康 伍 余 元 卜 顾 孟 平 黄……

(3)蓝组再接
和 穆 萧 尹 姚 邵 湛 汪 祁 毛 禹 狄 米 贝 明 臧
计 伏 成 戴 谈 宋 茅 庞 熊 纪 舒 屈 项 祝 董 梁……
(4)绿组接读……
杜 阮 蓝 闵 席 季 麻 强 贾 路 娄 危 江 童 颜 郭
梅 盛 林 刁 钟徐 邱 骆 高 夏 蔡 田 樊 胡 凌 霍
3、 诵读擂台赛。
A同学:我知道百家姓还有
虞 万 支 柯 昝 管 卢 莫 经 房 裘 缪 干 解 应 宗 丁 丁 宣 贲 邓 郁 单 杭 洪 包 诸 左 石 崔 吉 钮 ……
B同学:我也知道
程 嵇 邢 滑 裴 陆 荣 翁 荀 羊 于 惠 甄 曲 家 封
芮 羿 储 靳 汲 邴 糜 井 段 富 巫 乌 焦 巴 弓……
C同学:我也想说
……
有多少同学愿意参与都可以,能说多少说多少
(目的是鼓励更多的同学展示自己课外阅读的成果,激励全体同学以后继续参与课外阅读的热情。老师提出诵读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从而达到识字的目的。会背诵的同学就背诵。)
三、 交流姓氏故事
提示:谁知道中国姓氏的来历呢?其实每一个姓氏背后都有一个传说。
谁愿意告诉大家,你知道哪一个姓氏的故事呢?
1、 同桌商量、准备交流
2、 老师引入故事话题
1)我姓张,我就讲讲张氏背后的故事吧。
在很久远的过去,皇帝的第五个儿子的儿子挥很聪明,喜好狩猎,发明了弓箭,被任命为弓正,赐姓张;此外,晋国大夫解张,字张侯,他的子孙也称为张氏。
张姓氏的名人有:西汉大臣张良;东汉科学家张衡、书法家张芝和着名医学家张仲景;着名的《清明上河图》就是北宋画家张择端的伟大作品;还有现代国民党爱国将领张学良等。
2)请姓王的学生讲讲王氏背后的故事吧。
3)请姓李的学生讲讲李氏背后的故事吧。……
(目的是让学生对自己家的姓氏来源感兴趣,愿意去看书了解。)
四、 游戏活动
1、出示课件,让学生读一读(边拍手边读《姓氏歌》)
你姓什么?我姓李。 什么李?木子李。
他姓什么?他姓张。 什么张?弓长张。
木子李,禾子季。 弓长张,立早章。
古月胡,口天吴。 三横王,草头黄。
言午许,双人徐。 耳东陈,干沟于。
中国人,百家姓。 百家姓,一家人。
(读《姓氏歌》的目的是让学生复习《语文园地二》中的“读读记记”和在趣味活动中认识更多生字。)
3、 介绍自己的姓氏(要求每个人都要介绍)
1)介绍前,老师先要提出要求。要求同学在介绍时,声音要洪亮,吐字要清楚,面带微笑看着全体同学来介绍
2)开火车,来介绍。
如:杨玉麒同学介绍说:大家好!我姓杨,木字杨
李惟鑫同学介绍说:大家好!我姓李,木子李
王李卿卿同学介绍说:大家好!我姓王,三横王
……
(这种游戏又是一种学生掌握学习生字的方法。并能鼓励学生在同学面前学会大胆,有礼貌的交流)
3)同学评一评,谁介绍的好。
4)同学之间交流一下自己知道的有关中国姓氏的一些趣事。
4、观看有关中国《百家姓》的表演唱视频。
(目的是通过寓教于乐的形式让同学们更多地了解中国的《百家姓》
5、 活动总结:同学们,中国的古代传统文化,经历了历史风雨的洗礼,仍然流传至今,必然有他存在的原因。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课外阅读中,学到更多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
6、 结束语:
大家一起来说:不管我们姓什么,我们都是中国人!

板书: 中国姓氏知多少
不管我们姓什么,我们都是中国人!

课后反思:
通过本次活动课对《百家姓》诵读,交流,讲解姓氏来历,让学生对中国姓氏文化有了一个初步了解,同时也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为以后的国学诵读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同时也在读文中认识了不少生字,总的来说,本次活动课效果还是比较好的,达到了预期的活动目标。
不足之处,学生在讲姓氏背后的故事时,讲得不够准确,完整,
说明学生的口语交际方面还有待于加强训练。

阅读全文

与二年级下册语文百家姓在哪里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660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330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267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954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05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32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217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627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297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949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981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02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61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752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169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259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553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348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14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