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怎样解释语文这门学科呢
对于学好语文可谓是:积少成多,日积月累必出成绩!所以,语文的学习绝对不是一日之功,要在平时多阅读,加强阅读的数量,可以了解书中的大意.四大名着是必读的,再给你推荐几本好书,而且这些书都是可以从网络上看的,如果要收藏恐怕就要买全套的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鲁滨逊漂流记\骆驼祥子\昆虫记\很多诗次词方面的书籍都要浏览一翻,这样必定能够学好语文!
背诗词是要先了解这首诗的含义以及背景和压韵,也就是平时说的平仄,这样再背起来可谓是省事省力又省劲!
怎样才能更好的掌握语文这门学科呢?
一、学好课本知识。
课本知识是语文的基础,打好基础才能更好的学习它。有不少学生认为只要上课时专心听讲,勤记笔记,课后认真完成作业,再加上自觉复习,就能使成绩提高。其实,这还不够。学习的最重要阶段是预习。也就是说在老师上课之前,你先得自己学习一下课文,在预习中要尽量运用你已经获得的知识和方法去主动地解决自己能解决的问题,把不懂的问题记下来,在上课时跟老师、同学一起学习讨论。课本要反复阅读,直到把问题看的透彻了、明白了。为了巩固知识,你最好在课下做一些练习,知识才会掌握的更牢固。这样不仅学习效果好,而且培养了自己的学习能力。
二、注意课外积累。
知识就像海洋,课本里的知识只是海面上的一个浪花,是远远不能满足我们的需求的,所以适当的课外阅读是很有必要的。进入了紧张的学习阶段,我们不可能再有大量的课余时间进行阅读,因此,阅读时要有选择。我们应广泛浏览各种书籍和报纸杂志,从电视、广播、网络上获取信息,并有条理的做下笔记。要关心社会生活,了解社会动态,使自己的思想要不断进步。这样不仅能使我们积累更多知识,更能丰富我们的生活。
三、加强写作训练。
我们学习语文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写作。提高写作能力要从点点滴滴做起。课外积累是写作的基础,要学会对文章的细读,精彩的篇章最好能背诵。如果腹内空空,是写不出好文章的。除此之外,注意观察生活、感悟生活,坚持不懈的记日记,有感而发的写随笔,都是帮助我们写好作文的有效途径。写好的作文要反复修改,也可以请教老师、同学的意见,精益求精。
希望你能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从现在开始,长期坚持,以日积月累之功,收水到渠成之效。
学好语文关键在于积累。
语文融入到我们每天的生活中,故要学好语文就得把它与生活紧密结合,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我们的生活五彩斑斓,一个生活的有心人总能从中发现和获得无限精彩的知识和素材,并且这些都是最有生命力最富时代感的。一位外国着名作家有一次请朋友吃饭,他看见菜单上的菜名起得很有意思,就马上拿出随身携带的本子记录起来,却忘记了朋友的存在。其实许多有名的作家都有随身带个本子的习惯。记些什么?可以记下交谈中的连珠妙语,可以记下突发的思维灵感,可以记下独特的事件等。我们不一定要这样做,但起码应养成一个善于观察生活,勤于思考生活,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良好习惯。
第二个积累的途径是听课和练习。老师的授课是相当关键的,她给予我们的是经过筛选后的精华,并且有着很强的指导和启发意义。练习也是必不可少的,并且要有一定的量。我们要通过听课和一系列同步练习或专题练习,将基础知识和基本阅读及写作技巧牢牢掌握。
第三个积累的途径是看书读报。只要你肯钻进书的海洋游历一番,一段较长时间后,你可能发现曾结结巴巴的你居然能出口成章。博览群书确实能快捷有效地积累知识,能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我们的阅读能力和语言的综合能力。一般来说,阅读量提高了,语文水平自然也提高了。而看书也有方法可言。首先应选择好一些优秀的读物;在看书时,应注意运用老师教给我们的方法去看;看后亦不妨做些读书笔记,摘录精彩的词句、语段和有用的材料。
第四个积累的途径是习作。有时会读书的人不一定能写出好文章,只有通过自己实践练习,学以致用才能真正获得了知识,知识积累的过程才算完成。而习作形式可以是日记、周记、读后感、命题作文、随笔等。
⑵ “语文”2个字的含义是什么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就把语文学科的性质完整地表述出来了,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具有工具性;语文又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人文性,二者是统一的。在谈这个问题之前,先谈谈语文的概念,语言和思维、思想的关系。
一、语文的概念
“语文”的含义是什么?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还是先复习一下叶圣陶先生对“语文”学科名称的来历及其含义的权威论述。他说:“‘语文’一名,始用于1949年华北人民政府教科书编审委员会选用中小学课本之时。前此中学称‘国文’,小学称‘国语’,至是乃统而一之。彼时同人之意,以为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故合言之。亦见此学科‘听’‘说’‘读’宜并重,诵习课文,练习作文,因为读写之事,而苟忽于听说,不注意训练,则读写之成效亦将减损。”这段话把“语文” 的概念表述得非常明确,“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就是说,“语文”包含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两方面。同时,也说明“语文”学科名称的来历以及语文课必须听、说、读、写并重,这里有两点需要明确一下:第一,不能把语文课看作是只学习口头语言。有的文章提出“难道没有语文课程,人就学不会使用语言吗?没有语文课程,人照样可以学会使用语言,这是不言而喻的。”我认为此种看法只是针对口头语言而讲的,难道文盲就不会说话吗?可是学校中设置语文课程,不完全是学习口头语言,而更主要的是学习书面语言。当然,书面语言也可以在生活中学习,不过还是应以学校语文课为主,否则,可以不入学校学习。所以学校的语文课必须听、说、读、写并重。第二不能把语文理解成“语言文字”。虽然社会上有时把“文字”就作为书面语言的代用词。但是严格讲,“文字”和“书面语言”不能等同。其实叶老早就指出“语文”和“语言”、“文字”、“文学”的不同。他说:对于语文“有人释为‘语言’‘文字’,有人释为‘语言’‘文学’,皆非立此名之原意。第二种解释与原意为近,唯‘文’字之含义较‘文字’为广,缘书面之‘文’不尽属于‘文学’也。课本中有文学作品,有非文学之各体文章,可以证之。第一种解释之‘文字’,如理解为成篇之书面语,则亦与原意合矣。”所以在叶老的论文中有时也出现过“语言文字训练”,此处的“文字”即为“成篇之书面语”。因为不论是口头语言或是书面语言,都载负着一定的文化、思想、情感内涵。“文字”就不同了,虽然,汉字的单音词很多,凡是词即具有一定的意义,汉字也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但是单个的汉字不能反映完整的语言。汉字只是表达语言的书面工具,它和语言是表达口头语言的工具一样,不能把语音作为口头语言,同样也不能把文字等同于书面语言。因此,前一阵倡导的“语言文字训练”,容易使人误解,使语文教学变成单纯的“语言文字训练”,使语文教学失去丰富的文化、思想、情感内涵。由此可见,对于语文学科的概念必须理解清楚,才不至于出现问题。
语文是学生学习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学科,因此,首先必须清楚语言的性质、功能及其规律。
二、语言和思维、思想的统一
语言是人类共有的一种社会现象。自有人类社会就有语言,语言是由于人类社会交往的需要而产生的。语言的功能,就是人们利用语言表达思想感情,交流思想感情,相互交际,达到相互了解。从个人方面讲,语言是进行思考问题,表达思想感情的工具;就人与人的关系讲,语言是交流思想进行交际的工具。就人类的生存来讲,语言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和结果,通过语言体现出来,进行交流和传递,是人类传递文化的工具。人类要生存、要发展,就必须掌握语言工具。
作为进行思维、表达思想、交流思想、传递文化的工具,语言和思想、语言和思维是对立统一的。这里先要了解一下思维和思想两个不同的概念。思维是人的大脑机能,它概括地间接地反映客观世界;思维是一种活动过程,其活动形式是概念、判断和推理。思想也是一种活动,思想活动是具体运用概念学断和推理而获得的结果;思想以思维为基础,和思维相伴活动,而把这种活动的内容和结果称为思想。
语言和思维、思想具有统一性。叶圣陶先生说:“语言是思想的定型。所谓定型不仅定思想的形式,同时也定思想的质料,因为语言里所用的材料就是思想本身的质料,那是二而一的。思想拿不出来,定型成为语言,这才拿得出来,说出来可以让人家听见,写下来可以让人家看见,人家凭你的语言就可以知道你想的什么。”这充分说明语言和思想、思维的不可分,而进行思想的过程也是思维的过程;思维活动的过程同时就是语言形成的过程。人们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通过思维活动,总是以语言来表情达意;语言体现人们认识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结果。
语言和思维、语言和思想既是统一的,但又是有区别的。不能把语言和思维、语言和思想混同起来。语言和思维的职能不同。语言是交流思想的工具,语言的形式是词和句,语言的内容是语义,语言的规律是语法。而思维是认识的工具,思维的形式是概念、判断和推理,思维的内容就是思想,思维的规律是逻辑。语言体现思维,思维反映客观事物间的关系和联系,进行分析和判断,形成思想,思想又通过语言表达出来,语言体现思想。因此,语言和思维、语言和思想既是统一的,又是有区别的。
语言和思维的区别,还体现在语言和思维的结构单位之间既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又不完全一致。一般说来,词、词组和概念对应,句子与判断对应,复句、句群与判断。推理对应。这种对应关系既说明语言和思维的统一性,也说明二者的区别性。同时,还要看到不同的语言结构单位可以和相同的思维结构单位相联系;同一个语言结构单位也可以和不同的思维结构单位相联系。因为语言有同义成分和同音成分,例如同一概念在语言中可以由不同的词来表达。语言还有纯语法功能。如虚词不表达概念,疑问句不表达判断,并列复句及有的句群也不表达推理。语言除体现思想以外还可以表达感觉、知觉、表象、情感、意志等。特别是语言具有情感色彩,更说明了语言和思维、思想的区别性。
我们还可以从语言和思维的产生和发展上来理解语言和思维的关系。在人类发展史上,有声语言促进了脑髓的发展,使人类从动物界划分出来。随着脑髓的进一步发展,感觉器官、思维能力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而脑髓及其所属各感官,愈益明晰的意识以及抽象能力和推断能力的发展,对劳动和语言的进一步发展给予了继续不断的推动”。恩格斯将语言和思维的辩证关系分析得极其透辟。虽然他是就人类从动物界划分出来的发展史而得出这一论断的,但是也很符合人类及个人成长过程中语言和思维发展的规律。思维的发展促进语言的发展,语言的发展又促进思维的发展二者刚证统一的。
过去我们谈语言的性质往往忽略了语言和思维、思想的关系,因此在语文教学中会出现两种倾向,一是只强调语言的工具性——语言形式,忽略语言所载的文化。思想内容和思维过程;二是只突出思想内容,而忽略了语言形式。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对于语言和思维、语言和思想的关系了解清楚,才能在语文教学中既遵循其统一性,又遵循其区别性原理。
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语文是一门基础工具学科。因为语言是交际的工具,是表达思想感情、交流思想感情、传递文化的工具。学习语文就是要使学生牢牢掌握语言工具。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教会学生使用语言。(1)要使学生学会理解和自我表达语言。一个婴儿从生下来就要呀呀学语,学会用口头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不但要表达,还要会听懂别人说的话;长到人小学就要识字、阅读,学习人家的思想和人类文化,学会理解书面语言,学会阅读;学会运用口头和书面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学会作文。(2)学会用语言进行交际。语言最主要的功能是进行交际作用,任何人都离不开口语交流,在普及教育的社会,更离不开书面语言的交流。学习语文就是要学得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交流的能力。过去我们对于语言的交际作用在语文教学中重视不够,在新制订的《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中,明确提出:“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3)学会积累语言。语言具有记忆功能,以语言为媒介助人记忆信息;学生学习靠语言记忆,没有语言的记忆,就没有语言的积累,也就没有学习语言的成果,更谈不到人类文化的传递。
语文学科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还具有人文性。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正体现了语言的性质。语言和思维、语言和思想是统一的。具体到语文教学中,就要使语文教学和人文精神的培养统一起来。语言作为载体它所载负的文化科学知识,都具有一定的思想、情意内涵及审美意义。语言是交流思想感情的工具地是思维的工具。人们掌握语言就是为了相互之间交流思想感情。尤其是文学作品,其表情达意的功能更强。“境界说”的权威王国维认为文学作品达到高境界的媒体就是语言,文学作品的语言主要有“景语”和“情语”,而“情语”是主要的。小学语文教材虽然不全是文学作品,但大部分属于文学作品或具有文学因素。小学语文教材的选文都蕴涵着一定的思想感情。因此,小学语文学科具有交流思想情感的功能。语文学科除发挥语言功能。传递知识外,同时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范文,具体地或概括地叙述典型事件,生动地描写景物,准确地塑造人物形象,清晰地说明道理,以表达思想感情。小学语文教学不仅能提高学生理解语言和表达语言的能力而且可以发展思维能力可以提高思想品德和陶冶情操,使儿童越学越聪明才是。从这个意义上理解,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不仅表现在再认知上,同时也体现在表清达意上,体现在发展学生的情思及人格培养上。所以语文应称为表情达意的学科;成为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思想教育、情感教育的学科;语文是具有很强的人文性、情感性、思想性的学科。
我认为提出“人文性”意义是很大的。人文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语出《易.贲》: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辞海》)。看来人文的内涵是很广阔的。凡是人类的各种文化都可涵盖在内,决不是思想性、情感性所能包容的。“人文”是针对天文而言的,人文是教化天下的。具体理解语文教学的人文性:一孩出语文教学以人为本,二要突出语文教学的文化性。
如何理解工具性和人文性二者的统一呢?我认为必须掌握两点:第一,二者的统一,不能偏重某一方面。语文教学不仅仅同各科一样完成思想教育的共同任务,而进行人文教育是语文学科本质属性决定的个性任务。通过语文教学培育学生的人格是不能忽视的。但是语言的性质既有语言形式,又有语言内涵,语言形式和文化、思想、情感内涵是一个统一体,所以语文教学历来讲求文道统一,即语言形式和内容的统一。第二,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必须寓教于文。凡是语言规范、内容科学的文字表述材料,都可以作为语文教材(当然,作为语文教材必须要加以精选L教学时,其着眼点是在语文形式;而其他学科如历史、地理、社会、思品等,教学的着眼点是在语言内容。语文教学着眼于语文形式,但是并不是抛弃内容,语言所载负的人文、思想、情感内涵,是寓于语言之中的,也就是必须寓教于文;在理解、感悟语言的同时接受文化。情感的陶冶,体现语文教学特色。
⑶ 如何理解语文学科是一门语言文字
“语文”一词出现的历史并不长.1905年,清朝在废除科举制度以后,开始开办新式学堂.当时的课程以至教材,都是从西方引进的,只有语文一科,教授的仍是历代古文,当时称为“国文”课.五四运动爆发以后,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国文课受到了冲击,小学于是改设“国语”,教材具有鲜明的口语特点.在20世纪30年代后期.叶圣陶、夏丏尊二人提出了“语文”的概念,并尝试编写新的语文教材,可惜因日本侵略中国而被迫终止.全国解放后,叶圣陶先生再次提出将“国语”和“国文”合二为一,改称“语文”.
“语文”这一名称是1949年下半年出现的.1949年6月,华北人民政府教育部研究全国范围使用的教材,确定中小学都应以白话文为主,中学逐渐加点文言文,作文则一律写白话文,要求在口头上和书面上,使学生能掌握接近生活实际、切合日常应用的语言能力;并采纳叶圣陶的建议,不再用“国文”和“国语”两个名称,一律称为“语文”.
有人以为,“国语”的“语”是指“语体文”,“国文”的“文”是指“文言文”,因而“语文”就是语体文加文言文.但这却不是“语文”命名的真正意思.按命名者的意思,“语文”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两个方面:在口头谓之“语”,在书面谓之“文”;口头的包括听和说,书面的包括读和写.
⑷ 怎样理解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
语文素养是整个语文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是整个课标的文眼,在语文课改实验中有非常特殊的意义,课标强调的是使全体学生都能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主要应做好:发掘语文课程的人文内涵,在生活和实践中学习语文,加强对语言的感性把握,根据汉语、汉字自身特点进行教学;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的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映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重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展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过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⑸ “语文”的含义是什么
“语文”本来指中华民族的共同语汉语。从学科概念角度讲,语文,这个概念的内涵是很含糊的,可以说命名既不符合国际惯例,也很不科学.“汉语”才是既符合国际惯例又符合科学原则的中华民族共同语的恰当称谓。只不过如今,我们很少有人再主张改“语文”为“汉语”了。[1]
语文一词在不同的学科里有不同的意义。
在“语言文字”这一短语中,语言是狭义的,特指口语。
语言文字的实质即广义的语言。
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教学科目,其教学的内容是言语文化,其运行的形式也是言语文化。
语文是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简称。(钱威、徐越化 中学语文教学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年6月)。
语文也是语言文字或语言和文学的简称。
语文这二字,单看字面上,语文的“语”,意为“自己及他人的言论”(通俗点说就是你说话时运用的语言),“文”意为“文字”、“书面言论”。语文二字连起来的意思是为自己和他人的言论与文字。
科学与学科没有国界,部分学科有区域性和民族性特征。中国大陆地区汉语区的语文特指汉语文,它是以现代汉语为表述的形式,选取文学库里优秀、经典的作品,通过教师的指导,用来丰富学生的情感,提高学生的思想认知境界,陶冶情操,激发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的一个传承人类文明的基础平台的一门重要学科。
英语等语种也是语文的一种形态,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也学习民族语文。
在中国台湾省,汉语文被称为“国文”或者叫“国语”。
每个民族一般都有自己的语言(有的民族只有语言但没有文字,也有几个民族使用一种语文的情况)。
⑹ 谈谈你对语文的认识
语文是学习知识的基本手段。
们需要要打好基础,因为语文天生重要。在做一道数学应用题时,假使自己没有语文功底,就不会知道这道题目所要讲的意思。因此,没有很好的语文功底,就无法从浩瀚如烟的文化典籍中汲取精华,学术研究就会成为无源之水。
语文是培养人的逻辑思维的基本手段,逻辑思维是人类认知的一种高级形式,也是进行学术研究的基础。一个人没有逻辑思维,学习的知识就无法激活。一些人认为逻辑思维的培养与语文的关系不大,但语文中词的构成及变化规律和句子的组织规律都是对逻辑思维的训练。
学科特点
关于语文性质的讨论十几年来从未停止,有持工具论者,有持人文论者,课标持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观点。最近也有认为各国母语课程的性质均为民族性和语文性。
⑺ 如何正确理解语文文章内容
这里还有两种不同的情况需要加以区别,一种是课文(课本上的文章),另一种是课外的文章,可能是报纸、杂志上的文章,也可能是试卷中的阅读文章.这两种情况在方法技巧上是有区别的.
对于课本上的文章,就我的理解、感受与十几年的教学经验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种角度和方法可以采用:
1、可以引导学生关注课本教材编者的整体编写思路与体例,教材的编写和一般着作的编撰是相同的,都要围绕一种基本思路与构架,每一部分之间会有一种内在联系,这些可以帮助学生来整体把握某一部分(比如单元、文章类型等)的一篇课文的整体内容及其特点.
2、根据课文的体裁整体把握其内容大概(类型上的).比如记叙文,其内容主要记述人物的性格特征与内心世界,重要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与影响、意义等,比如议论文,其内容主要是论证某种观点看法,表明某种态度倾向,比如散文,其内容主要是描绘山河美景,或表现人物情绪情感与精神思想,或深入剖析社会现象、百态人生,表现深刻的思想与认识等,比如说明文,其内容主要是说明(介绍)事物的特征,比如文言文也可根据其大体类别依此类推.
3、知人论世,联系作者的家庭出身、人生经历、社会思想、生命体验,甚至还可以联系作者的创作历程等,来把握文章的内容.(这是时代的大背景,社会背景.)
4、了解、分析文章的创作背景,涉及作者的人生遭际与思想特点、创作意图等.(这是小的时代背景,社会背景.)
5、结合作者的创作风格与主体思想倾向.这一条对那些问题特征特别明显的作家尤其适用,比如像沈从文的《边城》,萧红的《呼兰河传》,巴金的《家》,汪曾祺的《胡同文化》,史铁生的《我与地坛》,高晓声的《陈奂生上城》,鲁迅的小说、杂文等.
以下就是具体的一篇文章的主要内容的把握了,对课本上的文章当然同样适用,我在下面来说.
对于课外的文章,包括报纸、杂志上的文章,和试卷中的阅读文章,就我的理解、感受与十几年的教学经验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种角度和方法可以采用:
1、文章题目.
尤其是试卷中的阅读文章,特别是高考题中的阅读文章,一般都是精心选择精心设计的,包括文章题目,都是非常规范与标准的,这类文章的题目就一定会有一定的提示作用,比如提示文章体裁,提示文章内容范围,提示问题,甚至直接揭示文章主题.
我这里所说的文章,也包括(古代)诗歌.像今年山东卷高考试卷中的古诗鉴赏题选取的是晚唐诗人杜牧的《寄远》,这首诗的题目有两种版本,还有一个版本是《南陵道中》,查阅相关诗集选本与类籍,我们可以发现《南陵道中》这个版本是更为流通的,出题人却偏偏题作《寄远》,我感觉就有提示的用意(作用),如果考生能够注意到题目的作用,就可以降低审题和把握诗歌内容的难度,然后再联系张九龄的名作《望月怀远》,这首诗大部分考生小学就能够背诵的,就可以明确这里的“远”都是指远在故乡的亲人.这样就很容易地把握准了诗歌的主题,分析理解判断写作手法都不会有特别大的偏差了.
当然,报纸、杂志上的文章或者是一般模拟试题上的阅读文章,题目的设计可能就粗疏一些,这种办法不一定白分百奏效.
2、作者.
作者的情形又分几种情况,一种是知名作家,大家都很熟悉,你也熟悉;一种是一般作者,不熟悉;第三种,是知名作家,可能有很多人熟悉,但是你不熟悉;第四种,不是知名作家,可能很少有人熟悉,但是你熟悉.
如果是大部分人都比较熟悉的作家,就有可能有一定的提示或暗示作用,或者文章内容与主题会隐含在作者的某些背景情况之中.如果学生能够调动起自己的储备,将对文章主题的理解与把握与此结合起来,也会有很好的效果.
如果是大部分人都不熟悉的作家,可能就较少提示或暗示作用(尤其是在试题中),但是文章作者与文章主题之间一定有联系,所以,如果你自己熟悉的,还是可以联系作者的相关资料,知人论世.
3、文章体裁.
对考试题中的文章来说,主要是科技类、社科类文章(以说明介绍情况为主,主要采用说明或者说明色彩很浓的议论的表达方式),以及以议论性散文为主的文学类作品,以新闻特写、新闻综述、人物访谈、人物评传类文章为主的实用类文章.这些不同体裁的文章,在文章主要内容及主题的把握上都有各自的特点,这些特点都可以利用.
比如议论性散文,或者抒情性散文,就需要特别注意文章中的议论和抒情性的语句,包括有强烈的思辨色彩和感情色彩的词语.比如科技类、社科类文章,就需要特别注意文章中的主要概念和不同人物的不同观点以及前后观点或语句之间的逻辑关系(特别是因果联系).
4、文章思路与结构.
文章的思路揭示作者思想的发展过程与结果(即情感或观点),结构就是思路的外部形式,这对把握文章主题至关重要.凡是文章思路不清楚者,表明文章作者的感情不冷静不深刻,思想不成熟,观点不明确,这是一条文章写作的死律.而高明的作家则不会出现这种情况,所以,好的文章思路都非常清楚明确;我们完全可以放心地通过梳理文章的思路来把握文章的内容与主题.试题中的尤其是高考试题中的文章都应该具备此项条件.
需要注意的是,这一方法需要与文章体裁结合使用.不同体裁的文章,其行文思路的特点不同,两者结合起来才能更迅速更准确地把握文章的内容与主题.
比如议论性散文,其行文思路一般是遵循“总——分——总”“总——分”“分——总”等基本模式,所以一旦确定了文章的基本体裁,就可以特别注意文章开头一段和文章最后一段.一般说来,这应该基本就可以把握住文章的基本主题了.而且,高明的作家,不只是整篇文章都思路清晰逻辑严密,就是文章的每一部分甚至每一段,都是如此,所以每一部分每一段的主要内容的把握也可以采用这种办法来把握.
比如今年山东卷高考试题心中的第一篇大阅读文章,选取了周国平的《记住回家的路》,这篇文章就非常典型.文章第一段就点明了主旨:“你不妨在世界上闯荡,去建功创业,去探险猎奇,去觅情求爱,可是,你一定不要忘记了回家的路.这个家,就是你的自我,你自己的心灵世界.”而且第一段的思路非常清晰,先是叙述自己每到一个陌生城市总喜欢随便走走的习惯,然后顺势一转,“我想,人生也是如此”,接着就摆出了自己的基本观点:人应该努力创业做事,但是不能忽略内心世界的保养与追求.这样就不难理解和把握文章的主旨了.
(而且,这篇文章符合高手文章的条件,所以“文章题目”也可以考虑.这篇文章的题目中的关键词是“家”,“家”在这篇文章中是一个象征,作者在第一段就对其象征意义作了非常明确的解释:“这个家,就是你的自我,你自己的心灵世界.”“回”就是回归.“记住”就是不要忘记,就是不能忽略,就是要好好把持,保护.)
5、抒情性的或议论性的词句.
对于抒情性的或议论性的文章,自然不在话下.其实,无论是何种体裁的文章,抒情性的或议论性的词句的都是揭示文章主旨的重要标志.对于作者来说,这是方法;对于读者来说,这也是方法.另外,充满感情色彩或有明显感情倾向的词句也是一个非常可靠的标准,比如在记叙性的、抒情性的或议论性的文章里,表示色彩的词语往往有特别的韵味.
6、使用了修辞格的文句.
记叙性的、抒情性的文章里,都会或多或少地使用一些修辞手法,这些文句往往都包含很深的意蕴,需要深入揣摩,也一定会对把握文章内容与主题起到很重要的帮助作用.而且,就试题的考查方式来看,很多试题就直接结合文章中的修词句来设题,尤其是比喻.在议论性的文章里,比喻虽然不被称作修辞格,但是也时常用的论证方法之一,也经常被作为考查点来设题,其实也可以放在这一类情况里来掌握.
7、类似的词语或文句.
尤其是一些抒情性的或议论性的词句,因为它们往往具有暗示或者揭示文章主旨的作用,所以与这些词语或句子相近似的词句,也就同样起到了这样的作用,它们可能是为了具体解释,也可能是为了强调突出.
联系试题中的题目设计来看,大阅读试题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考查点是“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具体到试题设计,一般是直接让考生分析两三个句子在文中的含意.既然命题人将这个句子拿来设题,那这个句子一定是“重要”的,其重要性就体现在它与文章主旨紧密相关.这就需要首先对这几个句子进行分析,找出其中的关键词(所谓关键词,就是揭示句子、文段或文章主要内容的词语),然后再将这个句子还原到原文当中去,联系上下文分析文章思路,联系全文主旨分析其准确含意(既然是关键词,文章一般就很可能会反复出现,或者反复出现与此“关键词”相近的词语).据我的经验,这种办法基本上是屡试不爽.
当然,把握文章的内容与主题的角度与方法肯定还有很多,以上只是我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逐渐摸索、提炼、积累起来的一些粗浅的方法,希望与各位同仁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⑻ 你对语文有什么理解
一般而言,语文是语言和文字,语言和文章,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的简约式统称。语文是听、说、读、写、译、编等语言文字的能力和语言知识及文化知识的统称。语文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也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科学(学科),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等的工具。哲学认为语文是进行表述、记录、传递口头或书面信息的文字言词的物质存在形式;语文是描述事实、引证思维、陈述思想、表达意志、抒发情怀以及改造事物和思想的信息定位的一种意识存在内容。语文具有统一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等性质。
⑼ 谈谈自己对“语文是什么”多重含义的理解
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可见,语文的特质是离不开语言文字的学习运用的。不管是把语文称作“语言文学”,还是称作“语言文化”,它都不能离开语言文字。语言文字是基础,是依托,语言文字是语文之生命。语言文字的学习和运用不断彰显着语文的特质,让语文成为语文。但长期以来,直至现在,语文教学只重视内容而忽略方法,忽略形式,忽略语言文字的学习和运用。如今,课标《修订稿》颁发了,我们应当坚定不移地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上下足功夫,以让语文真正归位。
我认为语文学科核心问题就是“学生怎么学”和“教师怎么教”的问题。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怎么学?我认为: 第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消除学生的紧张恐惧心理,让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参与课堂活动。第二,要提供学生合作学习的机会和活动空间,设计好讨论方案,让每一个学生有效地参与讨论。 第三,要让学生自己认识一堂课的学习目标,自我定位,自我检查,教师指导督促实施。第四,要立足语文能力培养,在课堂学习细微之处注意积累。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究竟该充当怎样的角色呢?我认为:第一,一堂成功的语文课,离不开教师的精心备课和对教材的深刻理解。第二,设计和创造适宜的教学情境,是引领学生展开想象翅膀飞向自由王国的必要手段。课堂首先要有民主、自由、宽松、平等的教学环境,才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的学习。第三,教师的评价反馈应是启迪课堂生成的有效手段。课堂中,教师绝不仅仅是课堂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而应在恰当评价学生发言的同时适时点拨,促进课堂学习新的亮点的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