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语言文字 > 语文课的语文味在哪里

语文课的语文味在哪里

发布时间:2022-05-13 05:50:43

‘壹’ 语文教师怎样才能有“语文味”

随着新一轮的语文课改的逐渐深入,评价语文课好坏的标准越来越多,现已多达十几条,且大条下面还有细目。应该说“标准”的丰富、细化是件好事,但如此多的标准是否该求个“根”呢,而根本标准又是什么呢?笔者的答案是:教出语文味!语文的味道究竟从哪儿来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这似乎是个老生常谈的观点,许多人提及过,但正因为讲得人多了,人们反而失去对它应有的重视。在教学中,不单是教师的人格魅力,教师呈现的教学方式也能有效地缩短师生间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实一个学生的学业成绩并非由某一个教师的个人能力所促成,而往往是多种因素综合造成的,如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影响、学校管理、办学条件等等,所以最能体现教师个人能力的还是能否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虽不能说是好课的唯一标准,但实在应该算作一条重要的标准,或者说,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应该算作合格教师的一项重要的教学基本功,作为语文教师,怎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呢?
1 挖掘“语文味”的内涵
“语文味”的内涵是“语文”。语文虽然同其他学科一样包容德育、美育、创造教育、思想教育等等教育内容,但是这些不是它的“特性”,它的特性是语文,它的核心、根本是语文。语文是什么?语,是口头语言;文,是书面语言。而且语文是最重要的文化载体,更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是文化的根,学习语文就是在学习文化,就是在接受民族的意识和观念、体验和认同民族精神。所以,“语文味”要突出语文的特性,以语言文字为抓手。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组织和指导学生学习语言,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就是以教材为例子,让学生吸取课文中的语言的精华不断发展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语言的揣摩和品味去实现思想的升华、达到审美的愉悦、思维的训练,进而去触摸语言背后的世界,只有这样,语文课才能真正上出“语文味”,体现语文课自身固有的特性。
2 选择“语文味”的载体
“语文味”的外在的形式还是“语文”。语言文字就是它的基本形式,甚至可以说是唯一的形式。在语文课中,可以改变教学方法,搞活课堂,创设教学情景,引进多种课程资源如人文资源、社会资源、自然资源等,可以指导学生演课本剧,运用多媒体如电影、电视、录像等;也可以走出课堂,到生活中教学等等。所有这些,只是为了打开学生的思路,留下记忆的抛锚点,其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为学生学习语文服务,帮助学生贴近生活、理解课文、灵活地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而不是逗得学生笑笑、乐乐、闹闹了事。语文课堂如果离开具体的语言文字,就会失去语文味,改变语文课的特性。况且,语言文字的本身特性也要求学生把现实生活的具体形象与语言文字联系、沟通起来,逐渐克服自己的“语言痛苦”用自己的语言文字表达所见所闻、所感所想,这才是语文课的用意所在,所以,语文课堂应回到语文上来,回到语言文字上来,这是语文课的命根子。

二、满足学生把握“语文形式”的需要
语文是一种特殊的文化载体,“语文形式”就是语言和言语,即语言材料,它是听、说、读、写的基础,也是文本存在的样式,是语文之所以存在的本质特征,也是语文学科的特殊性所在。因而,要想语文课具有“语文的味道”,必须按照“语文的方式”来进行教学。这就是:引导学生实实在在地接触文本,通过生动扎实的言语实践活动,走进文本世界。
1、品味语言文字,让学生尝到“语文味”
抓住课文语言文字,咬文嚼字、口吐芳香、掂量得失,推敲、琢磨、鉴赏、触发,在正确理解和运用上下工夫。语文课不能漂浮,要在字里行间,领略不同的文味和情味,留住那一幕幕美丽的风景,乐在其中,美不胜收。要品味“味中味”。辄心向往,流连忘返,体味“味外味”,思绪飞越“上下五千年,纵横数千里”。例如,在学习《黄鹤楼送别》,我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孤帆”所蕴含的情味。这样的教学,不架空,不做作,不浅薄。
2、注重读、写、听、说的技能训练,让学生掌握语文技能
“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工具拿在手里要用,不用怎么能掌握工具呢?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掌握语文交际工具,教学活动就是交际活动,活动任务就是训练读、写、听、说的技能,活动设计就是读、写、听、说的具体化。例如,我在教自读课文《田忌赛马》,有个环节,让学生品读课文中对话描写的提示语,朗读并体会心情,如田忌“垂头丧气”,孙膑“胸有成竹”,齐威王“得意洋洋”,这些提示语把他们的神情,活灵活现地表现出来了。一个学生说,朗读对话时看清提示语很重要,就能想到当时的情景,就会读的有声有色。还有一个学生说,我以后作文写对话,也要写适当的提示语。接着我就请几个学生运用提示语现场描写对话,课上的很活泼,学生感受到了“语文味儿”,效果很好。
3、形成良好的语言交际环境
语言交际平等是前提,教学活动在师生平等对话中进行,教材文本、作者、编者、教师、学生,这五个方面处于平等地位。这种平等主要包括人格平等。只有平等,才能在心理上占据主动地位,才能谈得上主动阅读、感悟和评判,对话也才成为可能。一直以来,学生对文本、作者和编者抱有敬畏之心,对教师的依赖和尊重,心理上不平等的,影响了阅读效果。平等,意味着教师不能高高在上,俯视学生,而是“蹲下身子来与学生一样高”,从学生角度、视野、心理、情感等去理解学生;意味着与学生心理位置互换,是学生学习的伙伴和朋友。但是,平等并不等于相等的,教师与学生在学养、年龄、经验等方面也是不平等的。惟其这种不平等,存在差异,才能产生教学。人格的平等是对话的条件,学识的不平等是对的动力,对话就是为了缩小两者之间的差异,增长学生的知识,提高学生的能力。文本的解读是语言交际的基本话题。围绕着课文的理解是对话的基本内容。如果对话的内容离开了文本,脱离文本规定性的制约,像断了线的风筝那样四处飘悠,最后落到哪儿是哪儿,那就会完全失去了阅读教学的意义,使语文失去“语文味”。
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生应在语言交际的实践中学习运用语言的本领,师生对话就是给学生提供语言交际的机会,通过对话开展语言交际活动,形成言语交际的良好环境,最终达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目的,也使我们的语文课不至于失去“语文味”,只有这样才能使语文教学永远生机盎然。

‘贰’ 什么是语文味

■张秀红 近段时间,不少语文教研工作者都在呼唤“让语文更语文”“语文课要上出语文味来”。那么,?在不少教师的意识里,这个问题,似乎知道,又说不清楚。福建师范大学潘新知教授在《语文回望与沉思》中提到张志公先生文章里讲的一个小故事:在一所小学里,一年级。课文描写下雨前的情景,有一句说:“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老师叫孩子复述课文。有个孩子讲到这里时说:“乌云黑沉沉地要掉下来了。”老师说:“云彩能掉下来吗?”孩子回答说:“不能。”“书上是怎么说的?”“书上说压下来。”“体会一下压是什么样的感觉?”孩子们有所领悟,纷纷举手,要求发言,思维很活跃。潘先生接着说:你能想象当初我读到这里的感觉吗?那个天真的孩子复述课文,不是照原样说一遍,而将原作心灵化、生命化之后再“表现”出来:“乌云黑沉沉地要掉下来了。”“压下来”表现的是一种沉重感、可怕感,而“要掉下来”表达的是一种摇摇欲坠的动感。这是那么珍贵的孩子的独特体验和本真表达,这才是“文学化的复述”,比原作“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的成人话语,不知诗意了多少倍!这里,潘先生以他精深敏锐的语言辨析力和鉴赏力以及专业精神,让我们体会到课堂中无处不在的语文味、生活中无处不在的语文味。当然,语文味不仅是语言词句的感受、品味和欣赏。一位老师教李清照的《如梦令》。她先是跟孩子们从本单元学过的古典小说聊到诗词,聊到词与诗的区别(长短句、词牌名),再由五年级已学过的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引出《如梦令》。接着,让学生自读全词,要求读通。在指读时,她又巧妙地让学生指出多音字“兴”的不同读音,并让学生借助工具书,自己读懂词的意思,将词读“胖”。在交流汇报中,孩子们或用猜词法或用联系上下文法对“沉醉”“兴尽”“误入”作出自己的理解,充分感受了全词的大意。这时,她要求学生将词读“瘦”,即用词中的一个“词”或一个“字”来概括。聪明的孩子们很快锁定了“沉醉”和“醉”,老师适时在黑板上写了一个“醉”字,接着问:“醉”体现在什么地方?学生有的答“不知归路”,有的答“误入藕花深处”,也有的答“兴尽晚回舟”。老师接着问:词人的“醉”仅仅是酒醉吗?学生略加思索后争着说:不是,词人还陶醉在美景中。老师在“酒”字下书“景”字,然后追问:是什么美景让作者醉了?于是,引出了溪亭日暮——凉亭、小桥、流水、人家、夕阳西下;引出了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引出了藕花深处——碧叶、红花、花香、鱼影;引出了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引出了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引出了学生对词句声情并茂的朗读。在理解“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时,她让学生闭目倾听老师的朗读,问学生仿佛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富于想象的孩子们,纷纷说自己听到了清脆的鸟鸣声、哗哗的流水声、少女清脆的欢笑声和开心的嬉闹声,看到了鸥鹭纷飞、小舟并进、莲叶开合的热闹景象。于是,又引出了“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兴奋、豪迈、激情四溢的朗读。孩子们完全沉浸在欢乐、幸福、隽永的词的意境中,像喝茶,像听音乐。朗读、想象、引导让孩子们浸润在语言所描述的情景之中,领略诗意的美感,达到自由境界。这就是语文味吧。语文是什么?语文课程标准中说:“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是交际工具,所以我们要让学生品味学习语文运用的妙处;语文是文化载体,所以我们要让学生浸润于语文所描述的美好情景中。这就是语文的学科特性,也就是语文味。特级教师王崧舟说:语文味就是守住语文本体的一亩三分地。语文的本体是什么?显然不是语言文字所承载的内容,即“写的什么”,而是用什么样的语言形式来承载这些内容,即“怎么写的”。语文要学的就是“这个”。王崧舟说:语文味表现在“动情诵读、静心默读”的“读味”、“圈点批注、摘抄书作”的“写味”、“品词品句、咬文嚼字”的“品味”。?随着对语文学科特性认识的深入和准确把握,每个教师或许都有自己独到、深刻的体会和认识。

‘叁’ 你是怎样理解语文味的

“语文味儿”2001年由语文味教学流派创立者、深圳教学研究员程少堂正式提出。它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入推进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是课程本质属性的自然外显和形象演绎,是贯彻“新课标”理念的集中体现。从外延说,“语文味儿”是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特点的和谐统一,是语文学科的特点,是执教者、学习者的个性的和谐统一,是教师的教学激情和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的综合素质和学生的文化素养、教师的发展和学生的发展的和谐统一。“语文味儿”是语文教学的灵魂,更是语文教学应该追求的一种境界。

语文味是什么,着名特级教师王崧舟曾一针见血地指出“语文味儿”应该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精心默读、动情诵读的“读味”;品词析句、咬文嚼字的“品味”;圈点批注、摘抄书作的“写味”。真水无香,语文课只能以语文的方式来呈现,用语文的方法去学习,课堂教学才是高效的,“语文味儿”才是纯正的。

2 上出 “语文味儿”的方法

2.1 读出浓浓“语文味儿”:琅琅书声应该是语文课上所特有的一道风景线。朗诵是一种语言艺术,是把诉诸视觉的无声语言转化为诉诸听觉的有声语言的活动,是把平面语言转化为立体语言的活动。朗诵有利于培养学生学语文的兴趣,能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提高自审能力;朗诵还有助于知识的积累、巩固、系统化;有助于提高听、说、写及整个阅读能力;有利于少年儿童身心健康,有利于发展思维力,创造力。

只有“熟读”才会“精思”。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的最直观表现莫过于一个人的语感如何,特级教师于永正说:“多诵读,熟读成颂,笔未着纸,可用的多种表达方式早已蜂拥而至,你自然可以随手拈来,不费思索而顺理成章。”那么,如何在读中体现浓浓的语文味呢

‘肆’ 怎样的语文课才会有"语文味

一、“语文味”的始作俑者“语文味”的始作俑者是湖北省武汉市(原新洲县)人程少堂,语文味教学流派创立者和核心人物,改革开放后我国语文教学界“新生代”名师代表,粤教版新课标高中语文教材分册主编,华南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特聘硕士生导师,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中学语文教研员。2001年上半年,程少堂正式提出“语文味儿”这一理念。如今,“语文味”一词已成为诸多同行论着中引用的新名词。二、什么是“语文味”中国古典美学家将“味”这一概念创造性地转化成中国古典美学的基本范畴和逻辑起点,它的基本涵义是“意味”或“趣味”。它是一个既具体又抽象的概念。说它具体,是因为一讲到“味”时,要讲的对象一定是达到了一个比较高的程度,一般层次的东西是够不上用“味”来谈论的。说它抽象,是因为一讲到“味”,便进入了一种模糊或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但比较高的境界。由此可见,“味”在中国传统美学中是一个高层次的概念,是一个不容易说清楚的概念,而且一旦说清楚,往往就是“不够味儿”或“味道不足”,所谓“大羹无味”。受此启发,我认识到,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它的审美个性和最高境界也应该是“有味”,那就是“语文味”,以“语文味”为逻辑起点构建的语文美学体系才是符合汉语文课程和教学特点的语文美学体系。(一)什么是“味”?《新华字典》解释“味”的意项有——舌头尝东西所得到的感觉:味觉。味道(亦指兴趣)。滋味。 鼻子闻东西所得到的感觉:气味。香味儿。 情趣:趣味。兴味。意味。津津有味。 体会,研究:体味。耐人寻味。 量词,指中草药的一种:五味药。(二)什么是“语文”?关于“语文”,有不同的理解,经典的理解是“三老”(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观点。叶老认为:“什么叫语文?平常说口语叫口头语言,写到纸面上叫书面语言。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吕老对此也作过明确的解释:“这里所说的‘语言’是‘口语’的意思,这里所说的‘文字’是‘书面语’的意思,这样看来,语文教学就是‘口语’和‘书面语’的教学。”所以说,“语文”是一个“语言和语言学习的生成、掌握、运用”的教学活动和过程,它的任务和目标,是引导学生“了解语言的生成规律”,进而“掌握、运用”语言,并具有学习语言的能力,养成习惯。据此,“语文教学”就是指以语文教材与课外读物等文字材料中规范的言语,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语言教学。语言教学是整个语文教学的基础和核心,任何形式的语文教学都必须以语言实践为主体,为归宿。(三)什么“语文味”?那么,据此推测,“语文味”是否包括以下意义?除了语文课,要上成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课之外,还有教师教学的审美个性,也是“语文味”。所谓“语文味”,实质上是要求语文教学体现“语文学科”(而不是其他学科)的本质,体现语文学科的主要或核心特色。一是应充分体现语文的情趣、意味(区别其他学科的基础);二是具体教学或操作时应有体会、研究、体味,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三是语文课堂教学应当有味道,当然也应当包括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从而让学生觉得学习语文是有滋味的。应注意:不要让“语文味”变成了一种“味”,更不要让“语文味”变了“味”!“语文味”≠“语文的气味”,“语文味”≠“语文的香味”。否则,干瘪乏味。正如叶圣陶所说:“我们读一篇东西,无论诗歌词曲,总要像吃东西一样,细细咀嚼……把它的滋味辨出来。”程少堂认为,其实语文味,就是企图把有关语文教学的各种新思想、新理念、新方法囊括进来,把古今所有优秀语文教师的教学艺术精华和语文教学改革中各家各派的长处吸收整合进来。另外,就是汉语文课程和教学的审美个性也应该是“语文味”。也有专家将“语文味”界定为:“在语文教育的过程中,以共生互学的师生关系为前提,主要通过情感激发和语言品味等手段,让学生体验到的一种使之陶醉的审美快感。”三、课堂教学如何上出“语文味”“语文”同样是一门“心灵的学科”,课文应该成为学生内心体验的源泉,课堂上要有情感生活,有心智的活动,语文教学如果不能让学生凭借语言通灵、感悟、移情、益趣,那就是失败的教学,因为远离了语文的本性。我认为,无论是理解“语文味”、还是课堂教上出“语文味”,都必须紧扣语文学科的基本性质即工具性与人文性去实践。所谓工具性,叶老认为“语文是工具”,这个“工具”包括四个方面:第一、生活的工具;第二、“思维和交际的工具”;第三、其他学科的工具(以上三个方面皆是基础);第四、中华民族文化复兴的工具(终级目标)。根据我国学者吴国盛的研究,“人文”一般包含“人”和“文”,前者是关于理想的“人”、理想的“人性”的观念,后者是为了培养这种理想的人(性)所设置的学科和课程(往往是“人文学科”)。由于作为人文的第一方面的“人”的理念是更重要、更基本的方面,因此,为了强调这更重要的方面,人们有了“人文精神”(一种基于对人之为人的哲学反思之上的批判态度和批判精神,即一种自由的精神)的说法。“人文性”简单地说就是人性,就是崇高的、美好的、善良的人性,以及培育这种人性的文化。因此,语文学科中的“人文性”至少包含三层意义:第一,体现人文之“文”(教化之义),即强调用语文学科所特有的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进行熏陶感染,拓展及深化学生的精神领域,对学生的人文精神“固本厚根”。具体讲就是引导学生开掘汉语汉字人文价值,即汉语汉字中所包含的民族的思想认识、历史文化和民族感情,注意体验中华民族独特的语文感受,学习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简言之,培养“民族的认同”。第二,追求自由的精神,即强调个人(特别是学生)的自由与尊严,在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的自由及自主,把“选择权”还给学生,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反思和怀疑批判的精神。第三,强调每个人独特的生命价值,尊重学生的独特性、差异性和多样性,在教学(特别是阅读教学)中,“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语文课程标准》)。崔峦教授说:语文基本功能就是学习语言,培养理解、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阅读教学要让学生感受到语言的魅力,感悟到表达的精妙、在培养语感、整体把握的能力、领悟读法写法上下工夫,特别是在用字上下工夫。这些抓好了,人文性必能很好的体现。语文教学一定要突出语言学习、语言训练,要“咬住语言不放松,主根源在素养中,千方百计学语文,任尔东西南北风”。新课程中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它就像鱼儿与水,谁都离不开谁。崔峦老师说过:“语文课程,贵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难也难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崔峦在全国第六次阅读教学研讨会上的总结发言》)所以,语文课要上出语文的味道,情感激发和语言品味缺一不可。当前的语文课,热闹有余,而在真正引导学生品味语言方面却很欠缺。语文课一定要上出语文的味道,这就要求我们每位语文老师把培养学生的语感作为教学的重要任务,要让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感受、感悟汉语言的一些基本规律与特点。其次,语文教师自身要不断提高汉语言的素养和语感水平,需要教师有对语言敏锐的把握能力和良好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 语文课中的“语文味”不应该是纯粹的语文知识,也不能是一味地说教, “既要注重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又要强调以人为本,立足于人的发展;既要突出语文整体能力的把握,又要致力于语文素养的形成。”只有恰当把握两者之间的“度”,才能使语文课上出真正的语文味。如何体现“语文味”?有人认为:“趣”中探索、“情”中陶冶、“美”中创造、“读”中品味。对于语文教学如何教出“语文味”?也有人指出:前提是净化语文课堂教学的内环境,把不是语文的东西清除出语文课堂;核心是用语文独有的人性美和人情魅力,去丰化和磁化语文教学过程。“语文课应该有语文味”的意思是说:语文课要突出语文教学自身的特点,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要让学生通过语文实践,在把握语文这一最为重要交际工具的同时,不断丰富自己的人文精神。语文课要重视语文的熏陶和感染作用,教师要在关注文本价值取向的同时,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独特体验。从语文教学论看,“语文味”是语文素养的客观要求。语文素养包括的内容很丰富,既包括语言能力即听、说、读、写的能力,还包括语文学习习惯和方法,包括知识视野、情感态度、思维品质、文化品味、人文精神,等等。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学生认识的多元性、语文学习的实践性、语言文字的独特性决定了语文教学的个性特点,决定了语文教学应该具有自己独特的“语文味”,也决定了语文教学的复杂性。有“语文味”的课不只是展示语言现象,而需要经历一个对语言的理解、感悟、品味、应用和拓展的复杂过程。一看到“语文味”三个字,我们仿佛会闻到了淡淡的墨香,会听到富有韵味的朗读,会感受到孩子们正浸润在语言的海洋中

‘伍’ 如何确保语文课上出语文味

语文课如何才能上出“语文味”

一、把握学科性质

“语文姓语”这是大家常说的一句俗话,但它简练明确地表达了语文教学的基本特征。语文是工具,需要学习训练,需要运用积累;语文又是人文生活,就要有情感、有审美,有文化积淀。《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在语言实践过程中,提高语言实践的能力。这就是要用语文这工具做手段,探索语文的无穷内涵。学生的多读、多写、多思、多问,是最重要的语文实践,是实现语文积累,提高语文学习文化品位的基本途径。比如说,有位老师在讲《桂林山水》一课,在学习描写漓江水一段时,组织安排了一系列训练。老师说:“漓江的水,静、清、绿”,同学们想一想,在静、清、绿之间用上什么联接的词,就可组成句子?同学们回答:生①漓江的水既静又清还绿;生②漓江的水不但静而且清还很绿;生③漓江的水又静又清又绿。接着,老师又说:其实这一句就是这一个小节的概括。这样概括地写一句,能使读者感受到漓江的美吗?如果把“静、清、绿“这三个词重叠一下,句子该怎么说?学生回答:漓江的水静静的。漓江的水清清的。漓江的水绿绿的。老师又说:词语一重叠,程度加深了,但还不具体。我们看着漓江的水不禁赞叹起来,如果使它变成感叹句,句子应该怎样组织排列?学生回答:漓江的水真静啊!漓江的水真清啊!漓江的水真绿啊!教者正是通过这一系列的语文训练的铺垫,来体会课文的语感,体会漓江之美。这就是语文。北京市特级教师吉春亚这样说:我这里所说的“语文味”决不是借着“大语文”的旗号,改头换面的大杂烩,诸如内容开放无“度”的知识拼盘常识课,人文提升过“限”的不伦不类的教育课,教学目标贪“全”的各科杂烩综合课等,而是通过对典型“言语作品”(各科书面的、口头的、声像的教材)剖析、玩味,积累了一定数量的语言材料(常用的词语,典型的成品等)学习运用语言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交际,逐步形成能够独立听说读写的“语言能力”,同时,内化各种(知识的、思想的、情感的、精神的)收获。其中“言语形式”为特定的教学对象。如学习朱自清写的散文《春》,决不是为了记住春天具有“春风美”“春景美”“春雨美”等知识,而是学习朱自清先生如何抓住关键词语来描绘春色的,如何将情感用恰当的言语表现出来的,从而懂得这样运用语言的所以然。这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真正是具有语文味的课堂。
二、定准三维目标
那么,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该如何体现其它三维目标呢?
1、让丰富的情感激荡于课堂
语文是最富有人性美和人情味的学科。读《桂林山水》,你会心驰神往,情不自禁地感叹“江山如此多娇!”读《卖火柴的小女孩》你会为小女孩悲惨的命运而伤感,为当时社会的黑暗而愤怒……情感折射出来的魅力是无穷的。情感的迸发,来自于文本本身。古人云: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批文以入情。那些名篇佳作,之所以传诵不衰,就是饱蘸作者的思想感情,甚至凝聚着作者的心血和生命。他们的情感体验,激起了读者感情上的共鸣,而情感的生发又是理解作品的催化剂。朦胧素淡的清幽,峥嵘崔嵬的奇特,云蒸霞蔚的壮丽,把我们带进诗的意境,令人思接千载,视通万里。那些或可悲可壮,或可亲可爱,或可哀可怨的人物形象,他们一个个走进读者心中,让人去感悟,去思索。
而我们目前又不能不看到,我们的语文教育大都远离了情感。教师肢解式的分析,取代了学生对课文整体感悟,冷静而客观的讲解使作品变得索然无味。在许多教师眼里,文学教材也不过是传授语文知识、训练语文能力的例子(文本),不过是考试范围内的内容而已,教师更多想到的是如何将文学作品中的知识点灌给学生,想到的是各种考试可能从哪一方面,哪一段出题,怎样才能使学生拿分或不丢分。因此有些老师甚至模仿考试出题的方法,将活生生的文学作品转化为一道道僵硬死板的标准化试题。所有学生的眼里只有一个哈姆雷特,所有的作品只能有一个中心思想。难怪有的学生说:我在读《卖火柴的小女孩》时哭了,而老师在讲它时,我却睡着了。
确实,我们的语文课,不乏精辟,不乏知识,缺乏的是激情,是感染,缺乏的是语文味。现代教学论把语文教学划分为两个领域:认知领域和情感领域。二者相互渗透,互为因果构成一个有机统一体。很显然,我们现行的语文教育因缺乏情感而很难成为一门完整学科的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说:我一千次的确信,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情感和美的清泉,就不能有学生的全面智力的发展。因此,我们要激发学生语文兴趣,提高语文教学水平,必须以多向思维取代单向思维,以学生的感悟代替教师冷静的分析,将形象思维和情感体验与抽象思维有机结合。同时,教师的情感投入是至关重要的。很难想象一个感情内敛,表情僵硬,语言干瘪的语文老师能够出色地上好一堂语文课。语文教育需要激情,需要全身心的投入;语文教育需要诗意,需要洋溢浪漫主义情怀。语文教师必是一个感情丰富并学会煽情的人。他能够准确抓住教材的情感点和学生的情感点,并在二者之间架设一座桥梁,使学生在激荡的情感中,受到感染、熏陶和激励;使他们在高昂的情绪中,产生想象和顿悟。从而产生和谐共振的增力效应,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例如我在教《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时,我就抓住七八小节这个情感点,先范读,然后引导学生怀着无比崇敬、无比悲壮的心情,深情朗读这两段课文。边读边体会,你觉得课文中的哪些描写深深地打动了你?把这些地方划下来,想一想为什么会被感动。我觉得这样的教学学生会受到情感的熏陶,价值的引领。
不仅如此,语文课的人情味还体现在以人为本,充满人文关怀,对学生要尊重其人格,理解其要求,赏识其个性,激励其潜能,真正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让学生真正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无拘无束地塑造、张扬自己的个性;在神思飞扬中真正展现自我,释放本真。师生双方都能在上课的快乐中发掘新的潜能,舒展个性生命的灵性,让语文课堂溢满生命的激情,绽放绚丽的个性之花。
(2)、让精彩的教学过程呈现于课堂
在三维目标中,“知识和能力”可谓是基础目标,“过程与方法”是思维发展类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是体验类目标。这三维目标是一个内在统一的和谐整体,应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同时得到落实。因此,教师首先要认真研读文本,探究文本本身所要体现的言外之音,言外之义,然后深入研究教学过程,这既是学生思维、想象的过程,也是能力培养的过程,是教学的“三维目标”统一的过程。过程由各个环节组成,随着教学进程,要环环相扣,步步为营,遇有错误要及时矫正,遇有遗漏要随时填补,发现生成性的课程资源,要随机应变,充分开掘利用。一位老师在执教《清平乐村居》时,对于“相媚好”同学们理解得非常到位。说明两位老人情浓浓、意切切、甜蜜蜜、乐融融。此情此景,两位老人聊些什么呢?这又是思维和想象的空间,老师让同桌的两个学生像两位老人一样聊起天来。顿时课堂上议论纷纷,情暖意浓。一会儿,教师又让同学们向全班汇报交流。一个学生说:“他们说,三个儿子白天劳动,晚上还要温习功课,大儿子还要准备明年考北大哩!”这时又有一个学生若有所思:“好象作者心情不大好……”为什么作者心情不大好?看来这位学生对作者辛弃疾所处的时代背景有一些了解,但又不十分清楚。时值金兵肆虐,生灵涂炭,北方的老百姓苦不堪言,南宋王朝,偏安江南。作者是一个爱国诗人,他忧国忧民,感慨赋诗,写了不少豪壮雄奇、沉郁苍凉的爱国诗词,《清平乐》就是其中一首名作。可惜的是教师对学生这一独特感悟未予理睬,如果在这里稍稍“生发”一下,不仅让学生学习了一种读诗词的方法:结合时代背景学习诗词,而且还有助于学生了解诗词的深层含义,即作者有感于“国破山河在”,他深情地描绘了江南农家的安宁生活和美丽景色,这和北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作为一个曾经驰骋疆场的爱国诗人,怎能让敌人的铁蹄践踏我们的国土、鱼肉我们的百姓呢?忧国忧民之情,隐含于字里行间。因此说,一节有味道的课应该是灵动的、智慧的、动态生成的。
这就要求教师在学习方式的采用上应该是灵活的,有时体现在个体对言语对象的沉思默想中,有时体现在学生之间的“切磋琢磨”中,有时体现在形式活泼、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无论采取哪一种学习形式,都应激发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真正成为提高语言能力的主人。
三、坚持三个原则
一堂有语文味的课就像艺术珍品,让人津津乐道,回味无穷。我认为,做到这一点一定要体现三个教学原则:
①要以学生为本。时间是学生的,空间是学生的,是学生在学、习语言,因此,学生理应是学习的主体。老师是为学生服务的,是配角,充分让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语言活动,千万不能互换角色,本末倒置。
②要以训练为主。语言是一种技能。要掌握它,必须通过无数次的训练,要让学生听得清楚,说得明白,读得正确,写得流畅。本事是训练出来的,绝非“讲”出来的。
③要以鼓励为主。毋庸讳言,我们的母语是众多语言中不易学,不易掌握的语种之一。课堂上学生出现差错,产生困难是十分正常的。不去挖苦、讽刺,要多给学生以鼓励与帮助。鼓励学生不仅是种手段,也是一个教师思想的具体体现。
四、培养四种能力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是语文学科的根本特点,也就是说语文教育要坚持语言训练和人文熏陶的统一。小学阶段是基础的基础,理应抓住工具性不放,通过工具性渗透人文性。那么,语文课,特别是阅读课就是要以读为根本,着力培养四种能力。即实实在在指导学生读书,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认读、概括、感悟、探究四种能力。
①实实在在指导学生读书,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认读及概括能力。
认读能力应是阅读教学应重点培养的最起码的能力,低年级尤其要关注认读能力的培养。概括能力是一种捕捉要点的能力,在生活中广泛应用,从中年级起就应加强训练,应贯穿每一课书教学的全过程。为了培养学生的认读能力和概括能力,教学中我们要努力抓好三个环节:一是放手让学生读课文,给学生充足的读书时间,初步感知课文内容。二是让学生边读书,边识字,把字音读准确,并初步理解字、词的意思。这一环节中,学生寓识于读,真正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有利于学生掌握汉字的音形义。三是让学生默读课文,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通过这项训练,学生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能力。
②实实在在指导学生读书,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感悟及探究能力。
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及探究能力是阅读教学精读阶段的重要目标。教学中我们也要努力抓好三个环节:一是在反复朗读中引导学生感悟,把课文读懂,读得有感情。二是在重点词语的研读中提升感悟,让学生读出文字背后的意思。三是在质疑和倾情对话中强化感悟与探究,培养学生的情怀。
阅读教学,“读”为根本,“读”是认读能力形成的基础,“读”是概括能力形成的捷径,“读”是感悟能力形成的灵魂,“读”是探究能力形成的法宝。学生具备了这四种能力会受益无穷。
总之,一堂好的语文课,首先得有“语文味”。语文味越浓,课就越好。语文课的最大问题,不是怎么教的问题,而是教什么的问题。语文课的最大悲哀是语文本体的淡化和失落。让我们提高自身素养,增加自己的文化底蕴,使语文课堂到处洋溢着人性的光辉,充满着智慧的交融、个性的张扬,散发着语文的独特芳香,流淌着师生间真情的表白,涌动着灵性的互动,课堂必将成为师生生命共同成长的沃土、精神栖息的理想港湾,成为师生难忘的一次“人生境遇”。

‘陆’ “语文味”是什么

当时我的回答是:我认为的语文味包括两方面:一是语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二是语文的学习方法。作为教语文22年的老师,我仔细思考过什么是语文味,晚上看了郭思乐教授《天纵之教》的文章《关于“语文味”的讨论》,他认为语文味是回归到大语文的实践,得到中国数千年来语文学习的方法:读书、写作和讨论。那么落实到平常的语文教学中,我们判断一节课像不像语文课,我想我提出的两方面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一节语文课,我们要教的是学生必须掌握的语文基本知识:读音、字形、词语、句子、篇章结构、修辞手法等,训练基本技能:读准、会写。还有就是贯穿于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的方法。游离于这些基本特征的课,我们基本可以判断这节课没有语文味。这一点适用于语文科所有课型。 把语文放在生活中学习,这是语文味的最高境界,是我们奋斗的目标。但是最高目标必须是由日常一节课一节课累积起来达到的质变的。它要我们的老师、家长、学生,教育评价部门共同参与的一个过程。 昨天开全市的小学语文教研员会议,会上交流各县市区的命题思想。我讲了上学期毕业试的亮点:注重了题目的开放性,关注学生的整体成长。看了我们全市的语文试题,有两点是其他县区没有的:一是题目没有固定答案的比例,我们最高,让学生个性的理解得到承认;二是作文题坚持了多年的二选一,保证了学生个性表达。用这样的考试导向我们的教师、家长、学生在教语文和学习语文的时候,把它与生活实践、课外阅读积累、交流讨论结合起来,培养有深厚语文素养的人。

‘柒’ 如何让语文课堂散发出浓厚的语文味 南京廖华

高中语文新课改推行了几年,我们发现,还有不少的语文课堂无法激起学生的兴趣,无法提高课堂实效。一些老师对语文课程特征、教师自身素养、语文教法等方面理解得过于狭隘、机械;还有老师重视了语文的工具性,忽视其人文性特征;只管自己教,忽视学生的吸收消化,造成课堂松紧无度,教而无序;重视了学生的活动体验,忘记了语文能力素养的培养;更有甚者,偏离语文学科的轨道,把语文课上成了历史课、思想品德课。这些因素造成语文课程元素逐渐流失,“语文味”渐渐淡化。种种“非语文化”或“去语文化”的问题使教师不得不去深化自己对语文学科的认识,克服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明确语文教学的方向,了解语文学科该做的事情,才能走上语文教学的正轨。语文课应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学的热爱,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积累,培养文学素养,发展逻辑思维,陶冶审美情操,提高阅读、写作、口语交际能力。要实现这些目标,语文课就要上出语文味。所谓“语文味”,是指教师应通过情感熏陶、语言鉴赏、哲理感悟、写作表达等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素养。围绕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特征,通过教师、文本、学生之间三位一体的对话过程,让学生品味语言韵味,积累知识哲理,感受文学魅力。让语文课充满浓郁的语文味,是所有语文老师都应追求的一种境界。语文课如何上出“语文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教师自身素养是“语文味”回归的活力和源泉
“为师不识语文味,教尽经典也枉然。”教师自身有很高的语文素养,语文课堂自然就会散发浓浓的语文味。
1.教师的语言素养。作为传输知识载体的教学语言,是师生心灵沟通的桥梁,是教师表达情感、激趣诱导的主要手段。教师应重视教学语言的逻辑性、科学性、生动性,不断提炼升华,使之成为韵律优美、声情并茂、悦耳动听的语言,给学生带来美的享受。如果老师教学时能做到叙述抑扬顿挫,铿锵有力;议论深刻透辟,无懈可击;说明简洁明了,层次清晰;描写细致入微,形象生动;抒情发自肺腑,真挚感人,学生就能听得情怀激荡,如痴如醉。所以,教师应不断锤炼教学语言,形成自己独特的语言风格,成为一位驾驭语言的高手,教学时才能化深奥为浅显,化枯燥为生动,化抽象为具体,给学生带来美的震撼,才能使自己像磁石一样吸引着学生,让学生在教师语言的导引下,探寻真知,启迪智慧,享受快乐,这样的语文课,才有“语文味”。
2.教师丰富的情感。语文课要激发学生兴趣,上出“语文味”,教师就要挖掘文本中的“人情味”,将形象思维、情感体验与抽象思维相结合,而教师丰富的情感就是启发学生思维、体验的触媒。没有情感的语言是苍白的,没有情感的课堂是冰冷的。语文教师要激情满怀,语文课堂要有诗情画意。老师若能紧紧抓住文本的精彩点与学生的动情点,用激荡的情感去感化学生,就能使学生在高昂的情绪中受到熏陶,从而产生心灵的共鸣。教《荷塘月色》,能引导学生走进那朦胧优美的月下荷塘,去领会朱自清“颇不宁静的心情”;教《祝福》,让学生为祥林嫂悲惨的命运而伤感,为封建礼教的残酷而愤怒;教《陈情表》,让学生为李密的至孝之情感动得流泪。拥有丰富情感的教师,其魅力是无穷的。情感丰富的教师会把自己的情感冲动传递给学生,会用自己的个性化理解去感染学生,滋润他们的心灵。
3.教师的文化底蕴。“腹有诗书气自华”,一个文化底蕴深厚、学识渊博的语文老师才能带领学生进行有智慧的语文味十足的课堂阅读,并不优美的作品也完全可以因为教师文化学识魅力而显得“语文味”十足。这要求教师要有较好的专业素养。一个优秀的语文老师具有独特的学识魅力,这需要老师博览群书,诗词名句才能脱口而出,文学典故才能了如指掌,有了丰厚的文化积淀,才能达到“我即语文”的境界,语文课才有更浓烈的“语文味”。
二、选择具有鲜明语文特征的教学内容,是使课堂散发浓浓语文味的核心环节
1.品读精妙的语言,是体现语文味的根本。语文教学的核心即语言教学,抓住了语言,就抓住了语文教学的根本。文言文语言的精练,议论文语言的严密,小说语言的传神,散文语言的诗意,不同体裁作品的语言各有魅力,教师要引导学生以品读语言为核心,去领会语言的表现力,感悟作者语言的智慧。语文课就是在教师创设的优美情境中,让学生通过品味精妙的语言,酿造课堂的“语文味”。教师可以捕捉作品中的语言的闪光点、精彩处,抓住文眼、关键词、关键句细细品味,使学生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学到语言表达的智慧。我教《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作者写漫天大雪,有一句“那雪正下得紧”,一个“紧”字,意境全出,看似平常,却烘托了小说紧张的气氛,正如金圣叹说的“写雪妙绝”。教学中就应重视引导学生推敲语言,让学生与文本深入对话,探究语言的意蕴与妙处,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敏锐感悟能力。总之,字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章。教师应让学生认真辨析字词、揣摩文句、诵读篇章,通过品味精妙的语言去感受作品的“语文味”。
2.挖掘文本人文内涵,是体现“语文味”的关键。“语文味”的挖掘与体现,应该是源于文本,又高于文本。文本是构筑“语文味”的主要土壤,脱离了文本,“语文味”无从谈起。教师首先要研究文本,吃透文本,挖掘文本美感因素,发现文本中最有价值的人文内涵,才懂得科学地处理教材,活用教材,使文本成为学生知识的甘泉,使课堂成为培养学生能力、提高语文素养的平台。其次,教师应该引领学生因文悟理,披文入情,感悟生命哲理,提高人生境界,享受文学魅力,让语文课堂散发浓郁的语文味。不同的作品有着不同的人文内涵,如《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时可让学生在充分感受奇险的赤壁战场的同时,让他们理解苏轼对英雄人物的仰慕及壮志难酬的情怀;又如《记念刘和珍君》,教学时可侧重对人物崇高精神品质的学习、借鉴;像《归去来兮辞》,教学时可侧重对田园风光的分析及陶渊明人生目标的选择,让学生在感受文学魅力的同时,积累写作素材,提高写作能力,使教学收到一石二鸟的效果。教师只有充分挖掘出文本最有价值的人文内涵,让学生细细品味、理解、感悟,语文课堂才能洋溢着“语文味”的浓郁芳香。
三、富有语文特色并且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是构建充满“语文味”的课堂模式的重要途径
1.朗读让语文课堂韵味无穷。语文教学应让学生走进原生态的语文学习生活,继承传统语文教学中“读”这一方法,以读为本,使阅读过程成为学生不断感悟、吸收、内化的过程,在“读”中学会储存知识,质疑探究,咀嚼品味,实现学生与文本、教师的充分交流,这样才有利于学生的审美鉴赏、品悟提高。教师可以采用恰当的读法,如示范读、对读、齐读、分组读、自由读、配音读、分角色读等,让学生走进文本,触摸作者的情感世界,感知文本内容、气韵和美感,内化文本语言,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用琅琅的读书声使语文课充满浓浓的语文味。教《念奴娇·赤壁怀古》时,我设计了三个朗读过程,先配音读,让学生整体感知词的内容,了解词人主要缅怀的英雄是谁;再自由读,引导学生把握周瑜形象特征;最后齐读,探究苏轼写周瑜的意图,引导学生归纳词的主旨,然后背诵全词。语文老师就要引导学生在“动情诵读、静心默读”中读出“语文味”,在“品词品句、咬文嚼字”中品出“语文味”,使语文课堂飘荡着书香墨韵,让学生自由享受因阅读带来的快感。
2.在表达中创造语言美,在创造中品尝“语文味”。在充满语文味的课堂上,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宰者,而是学生活动的指导者,让学生享受手脑并用带来的快乐和自主参与获得的体验,这样的语文课才有生机和活力。教师重视学生熟读成诵的同时,还要重视学生的“动笔表达”,因为看十遍不如读一遍,读十遍不如写一遍,学生先品味咀嚼文本语言的精妙之处,然后逐步内化为自身的语言。教师应在阅读教学中加强学生的语言训练,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例如:拟写标题、概括段意、续写结尾、仿写经典句段、摘抄精彩句段等,还可以让学生从古典优秀作品中汲取营养,架起阅读与写作沟通的桥梁。
总而言之,语文教师应紧紧抓住语文学科自身的特点,能精心选择语文学科该教的内容,增添语文课堂的韵味;能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语言、情感素养,丰富自己的文学、文化积淀,富有创造力地设计出巧妙的教学方法,使课堂更有“语文味”。唯有如此,才有助于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与发展,才能让学生在听、说、读、写、思这些浓郁的语文芬香中逐步提高语文素养。

‘捌’ 语文课要怎样上出语文味

 1.定位要准 
语文课要上出“语文味”,首先要知道哪些东西不属于语文。语文课不是政治课,语文课不是德育课,语文课不是审美教育课,语文课不是纯粹的思维训练课,不是花哨的综艺活动课,语文课不是天文地理课或其他自然知识课,语文课也不全是语言课、语文知识课或文学课。无论把语文课上成上述单纯的那一种课,都与语文味是背道而驰的,或者说不是我们所提倡和期待的。所以,千万不能出现泛语文化、超文本化的教学。 
2.思路要明 
俗话说:“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语文教学要防止陷入机械化、程式化的境地,必须要处理好三组关系: 
(1)要注意处理好知识的传授与能力培养之间的关系 
新课标中虽然明确提出“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但并没有否定语文知识在语文学习中的作用,所以字词的教学、知识的积累、语言的分析等仍然是非常重要的。 
(2)要注意处理好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与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之间的关系 语文教学中的文本解读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感知、理解、评价文本的过程,是由静态转化为动态的过程。在对话的过程中,由于主体(教师、学生)的差异性,解读的结论可能是千差万别的。 
(3)要注意处理好过分地肢解文本、咬文嚼字与一味地架空文本进行道德教化之间的关系 
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趋向是基于传统教学中过分突出了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突出了工具性的一面,而忽视了人文性的功能,有时甚至有把学生异化为训练的机器的倾向。  
3.过程要实 
要教出语文课独特的美感。语文编排了大量文质兼美的典范文学作品,这些作品生动地反映了自然美、生活美、社会美、精神美和语言美,有丰厚的审美内涵,教师应运用独特的视角,激发学生超越于知识之上的智慧、灵感、激情、创造性及生命活力。

‘玖’ 怎样把语文课上得更有"语文味

一、“语文味”的基本认识----明学科个性有人问一位着名的雕塑家:“你是怎样把石头雕成人像的?”雕塑家答道:“把石头上不是人像的地方去掉。”我常常这样想:语文教学也应该“删繁就简三秋树”,尽可能的把与“语文”无关的内容或删或简去,努力使课堂充盈着浓浓的语文味。语文味是什么?所谓“语文味”指语文课堂教学中表现出鲜明的语文学科的特点。具体讲,即在富有情感意味的教学环境中,教师引领学生积极主动地通过典型的“语言作品”的品味和模仿,在各种“语言实践”中,内化言语和精神的收获后,外化为各种“语言作品”,逐步形成该年段学生必备的语言能力。在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与研究中,我感到“语文味”最根本的一点在于把握语文的基本属性。叶老曾这样说,“什么是语文?平时说的话叫口头语言,写在纸面上叫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叶老的“语文”就是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合指,“语文”一词涵盖了人们听、说、读、写的行为和“语言运用”的结果。那么按照语言研究的最新理论,听说读写的行为及其结果,都应该属于运用语言的行为和产物。于是,我思考着:第一,“语言形式”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在生活中,我们读一篇文章着眼点往往在于获取这篇文章所反映的内容,是“得意忘言”的,但在语文教学中,我们的目的不仅要注意文字负载、传达的内容,更关注内容是如何表达的。老师高超的教学艺术,不仅反映在引导学生通过读文,在认识上、情感上习得和积淀语感,而且更表现在引导学生品味语言,思考这样的思想感情为什么用这样的语言文字,而不用那样的语言文字来表达的理由,从而懂得运用语言的规律。如学习朱自清写的散文《春》,绝不是为了记住春天具有“春风美”、“春景美”、“春雨美”等知识,而是学习朱自清先生如何通过关键词句来描绘春色的,如何将情感用恰当的语言表现出来的,如何组织文章的结构等,这才是我们要学习的着力点,——其他课程(外语除外)是借助语言学习蕴涵的内容,如数学课以数学原理即数学公式定理作为教学内容,历史课则把中国、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作为教学的内容······它们以各自不同内涵的语言内容为教学本体,惟独语文以语言形式为教学的主要方面。比如,三年级上册的教材《花钟》教学可定为侧重训练语言表达的多样性,《蜜蜂》的教学可定为侧重训练语言表达的准确性,《玩出了名堂》的教学可定为侧重训练语言表达的条理性等。这样,才会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语言发展。第二,“语言能力”——“语言”与“精神”同构共生”是语文教学的目的。这里的“同构共生”不妨认为是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和心灵世界携手走向丰妙的境界。也就是说,既要丰富和优化学生的语言系统,使之拥有适合年龄阶段的言语能力,又要完善和丰富学生的精神境界,使之情趣情思越来越丰妙。但后者绝不是游离在外,必须是融入前者之中。的确,语文教学具有目标多元的特点: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德育目标、情感目标、审美目标等等,如果抓住了“学习语言”这个根本目标,就可以使多元目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达到和谐的统一。这是因为:一、母语是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载体,学生学习母语的过程,不仅是掌握本民族语言的过程,也是他们接受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洗礼和熏陶的过程。正如德国哲学家、语言学家洪堡特所说——“民族的语言即民族的精神,民族的精神即民族的语言,二者的统一程度超过了人们的任何想象。”把语文课程的根本任务定位在学习语言,正是包含了语文课程应有的丰富内涵。二、在语文课上,学生面对的语言不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抽象的符号,而是承载着丰富的人文信息的“语言成品”——一篇篇文质兼美的范文。学生在语文课上阅读这些范文,学习、揣摩、品味、吸收它们的语言的时候,自然就受到这些语言所蕴含的丰富的人文信息、人文精神的积极影响和熏陶。二、“语文味”的教材构建——走出一本书今天的教学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凭借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支撑起来的庞大的知识世界,为师生的教学活动提供了十分丰富的资源。我们对“教材”的理解再也不是局限于单纯的某一本教科书,而应看作是教师教学行为中可利用的一切素材和手段,其中包括师生所涉及到的社会生活、各种视听电子教材甚至网络等。北京小学的“走出一本书”的教材观引领全体语文教师拓宽视野,在用好主体教材——人教社版本语文教材的同时,相机融合其他版本的内容以及利用学校摇篮书屋的资源指导学生学习语文,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素养。为使自己的教学充盈浓浓的语文味,在教材内容构建和教材使用策略上我不断地探索,力求形成自己的特色。(一)教材内容构建1、达标教材——学习课本语言。达标教材指的是人教社教材中的内容,适当补充北京版、江苏版、语文版和其他版本的课文组成的内容。教师在教学中引领学生重品读,重积累,重运用,引领学生逐步习得语文学习的方法等,以达成某一个教学阶段的基本教学目标。此类教材可视为学生成长之中的“正餐”。2、固本教材——学习“精粹语言”。固本教材是指按学生年龄和认知特点分册编排的古典文化及当代优秀散文诗歌诵读材料。教学目的为滋补语言文化,接受古今经典文化的熏陶。教学要求为或背诵或朗读。诵读时间为晨读光阴,我和学生一起学习。这类教材可视为“强身健体”的“补品”。3、拓视教材——学习“伙伴语言”。拓视教材指的是学生自主选择的儿童刊物、网上信息、音像资料,图书报纸等或老师每周通过班级博客向学生推荐的经典美文。学习目的是使学生在阅读中精神空间不断扩大的同时,不断增加语言的积累量,不断增强语言运用能力。这类教材可视为补充需要的“零食”,(二)教材运用策略1、教材内容以重组为基点重组思路为:第一,以“作家”重组。即是将同一位作家的作品组合在一起教学。如教学巴金的《海上日出》时,将这篇文章与自编的《诵读本》和学生拓视材料《亲近母语》中的巴金的其他文章《繁星》等组成一个新单元让学生学习,从而感悟巴金文笔的魅力。又如学习课文中古代诗人李白、杜甫,现代作家冰心、老舍的作品时,也配合着拓展阅读他们的其他作品,这样可以更全面地了解这些诗人和作家的作品和写作特点。第二,以“题材”重组。即同一题材如“惜时”、“友谊”、“感恩”、“祖国大好河山”等文章组合在一起。像教学第九册第三单元《特殊的礼物》等文章时,结合当代学生的特点——物质生活丰富后对父母的亲情却体会很少,甚至熟视无睹,于是便推荐学生阅读萧云儒的《我的母亲》、朱自清的《背影》、丰子恺的《母亲》等文章。通过同一题材的不同文章的学习,开拓视野,感悟同一题材的文章在构思、表达方面的不同特点,提高运用语言来表达思想的能力。第三,以“体裁”重组。即把相同体裁的,如写人的、记事的、状物的等文章组合在一起进行教学。如教学第九册第一单元时,主体教材中已有的课文是《桂林山水》和《火烧云》,我将其他版本中的课文《镜泊湖奇观》和学生拓视材料中《新语文读本》中写景状物的文章共五篇也引进了教学单元,引导学生在广泛的阅读中积累语言,习得语言运用的方法。2、教学层面表现为课型整合在使用教材时我将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如教学《武松打虎》一组教材时这样安排:第一,在阅读指导课上,通过指导学生学《武松打虎》,感受如何读名着的一些基本方法。第二,在拓展阅读课上,朗读《诵读材料》中的鲁智深的外貌描写一文,阅读《亲近母语》中的《宋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和《可爱的李逵》两文。第三,在口语交际课上,学生围绕“我认识的水浒人物”表达自己阅读体验,畅谈自己的读书感悟。再如,第十册课文中有几篇童话、科幻、寓言作品,选文较为新颖,想象奇特。教学这个单元,首先带领学生学习教材中的几篇课文,接着发挥教材的辐射功能,开展“故事大搜寻”活动,让学生分小组去搜集神话、寓言、童话、科幻作品。然后,召开故事会,让学生讲自己搜集的故事。再之进行编故事比赛。最后,召开“梦想大展示”的主题班会。学生把自己所读到的或自己编写的故事,改编成小品,自导自演。这样将阅读教学延伸到了综合性学习、口语交际、习作等多个领域,进一步体现了使用教材的整合功能。三、“语文味”的课堂营造——绽生命活力我所营造着浓浓语文味的课堂,她丢弃虚化的华丽浮躁,抛掉无谓的喧哗热闹,有的是孩子们的心灵被语言文字的魅力深深感染;有的是孩子们被拨动的情感之弦奏出的生命乐章。课堂中,学生的语言能力的形成和丰富的精神境界和谐同构;课堂中,学生发自内心的对祖国的灿烂的语言文化的热爱;课堂中,学生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语文素养不断提升。1、品语言魅力语文课是学习者感受语言文字魅力、学习语言文字巧妙组合表达自己思想的:或是“披文以入情”,明白怎样的语言形式承载了怎样的思想;或是“入情以披文”,明确高水平的思想是借助高水平的语言形式来表达。在我的课堂教学中常常有品味语言的环节。如《语言的魅力》中有这样一段内容:“无论是衣着华丽的绅士、贵妇,还是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少男少女,都掏出一枚枚的铜币送到老人的手里,就连衣着寒酸的小职员,也摸出一枚铜币交给老人。”教学时,我先引导学生反复读,在读中品味感受,后让学生圈划出书中的几个关联词,“无论”“还是”“都”“就连”“也”,接着对学生进行了概括表达语言的训练:()路过的人,()把钱给了老人。学生填写“凡是……都”或者是“所有的……全”。随后我话题一转:“既然一句话就能表达的内容,作者却用这么多话来表达,哪种表达方式你更喜欢?”学生体会到书上的表达方式更好。从“掏”、“摸”感受到不同的人物不一样动作,表现出人物不同的心理:衣着华丽的人“掏”,说明他有钱,动作很干脆;衣着褴褛的人“摸”,说明他可能很穷困,动作有点犹豫,但还是被“春天来了”几个字打动了。教师即可点拨提升学生的认识:“一个‘掏’,一个‘摸’,把人物的心理刻画得形象鲜活,我们读这段话可以想象人物的外貌、动作、甚至可以触摸到人物的心灵,作者语言本身就充满魅力。”又如《长城》中有这样的一段话: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建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单看这数不清的条石,一块有两三千斤重,那时侯没有火车汽车,没有起重机,就靠着无数肩膀和无数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这陡峭的山岭。教学过程是这样的----师:如果把这个“单看”改为“先看”请大家补充上面的内容,先自己思考,而后与同伴讨论交流。出示:先看那这数不清的条石,一块有两三千斤重,那时侯没有火车汽车,没有起重机,就靠着无数肩膀和无数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这陡峭的山岭。再看那,那时候,。(教师巡视,提示读书细致,从书本上找语言。)生:再看那宽宽的马路,有五六匹马可以并行,那时候,绝对没有这么宽的道路啊!生:再看那糯米和石灰粘接的石条,城墙三面风雨不透,那时候怎么会有这么好的技术呢?生:再看那每隔三百多米就有一座方形的城台,是屯兵的堡垒,打仗的时候,城台之间可以呼应,那时侯谁有这么领先的设计本领呢?我太佩服了!生:再看那长城有一万多里长,那时侯怎么有这么多的人修长城呢?······师:同学们的话语飞扬着智慧。可是作者为什么不像我们这样写这么多的内容呢,而只用了一个“单看”呢?(生陷入沉思后)生:单看那数不清的条石,已经让我们无比的赞叹,更不用说其它的了,更让大家敬佩了。生:一个“单看”,就能让我们产生无穷的想象,长城简直就是伟大的奇迹。生:不用举其它的例子了,单看条石,就能让人感觉到长城是一个伟大的奇迹。······上面的课例里,教师引导学生先挖掘语言形象、语言内涵与语言情感的结合点,使积累与运用有机结合,诱发学生飞扬言语的智慧。而后抓住契机,话题一转:“作者为什么不像我们这样写”,来引导学生从炼字的角度感受用词的精妙,感受作者正是用这个“单看”激发读者的想象以表达自己对长城伟大奇迹的赞美之情的。2、走运用主线《论语》开篇的“子曰:学而时习之”真情地告白:“学”了还要不断地“习”,学习是一个连续的、持久的仿效、训练、实践的过程。《颜氏家训》中的“钝学累功,不妨精熟”诚挚地告知:对待学问上的愚钝,需通过长期的练习,在实践中不断积累功力,使其逐步学会积极迁移,是可以达到新的境界的。前人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渐懂得了一个道理:只有在不断的“感知、领悟、积累、运用”的学习过程中才能掌握技能、练就本领。我在语文教学中,常常创设各种语言运用的方式与情景,让积累的词语句段在新的语境中焕发新的活力。如每篇课文均有生字新词,我把抄写生字新词数遍的作业改成让学生用“生字组词造句”的形式进行练习;又如,课文中新出现的语言形式让学生进行模仿的练习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如《白杨》教学中一个片段:通过学习,学生已经明白白杨这种植物已经与人的某种性格、品格紧紧地连接在一起,接着我让学生用选择连接的方式将事物与人的性格特征连接起来。出示:你太孤傲了吧,连一片叶儿也不肯和你作伴。橡皮正是你的谦虚,换取了满天繁星灿烂。雨伞太多的风风雨雨,你都躬着背默默地承受。梅花一点点地牺牲自己,一次次地修正别人的错误。新月然后让学生选择下面的一种事物或另外借助一种事物来说一句话。果壳箱蜡烛粉笔牵牛花桥铺路石垂柳小草竹子梅花又如,学生学习了许多古诗句,我也让他们尝试在新的语境中运用。例如:爷爷70大寿,亲朋好友前来祝贺。大家祝爷爷“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可爷爷却叹息道:“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我赶紧把爷爷的话打住:“霜叶红于二月花。爷爷,您的身子骨比年轻人还结实。”爷爷笑了,摸摸我的头:“就你会耍贫嘴!”这种在识记、理解、欣赏的基础上积极运用古诗的方式,大大激发了学生读古诗的兴趣,能促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更上一层楼。3、促情感共鸣“感人心者,莫乎于情”,课堂上打动学生的是情,感染学生的是情,震撼学生的依然是情。语文味的课堂就是充满情感的课堂,作为语文教师需要准确抓住课文中的语言文字,在教材的情感和学生的情感之间架设一座桥梁,使学生在激荡的情感中,受到感染、熏陶和激励;使他们在高昂的情绪中,产生顿悟和想象,从而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如《和时间赛跑》教学的结束部分我是这样施教的。师:读了这篇文章,看到了林清玄和时间赛跑的成就一定会有所感触,你是怎样想的?(指一名学生)生1:不珍惜时间的后果,不堪设想;珍惜时间的结果,幸福美满。师:(指生)你说得太好了,你的理想是什么?生:(回答)我的理想是当一名科学家。师:好,请你在这句话后面署上大名。生:不珍惜时间的后果,不堪设想;珍惜时间的结果,幸福美满——未来的科学家易杰。师:这句话可以说是易杰的名言了!古今中外的一代代人,从家境贫困的乡野村夫到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从多愁善感的文人墨客到深沉智慧的哲人志士······当面对人生短暂,岁月匆匆,如何使自己在世上留下深深的痕迹,他们无不发出感叹。课件出示,学生朗读: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宋理学家朱熹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宋民族英雄岳飞光阴是最贵重,最有价值的东西,千万不要把今天要做的事拖延到明天去做。——着名音乐家贝多芬好好的把握业余时间,你就能挖掘出源源不绝的幸运之泉!——未来的语文教学专家吉春亚师:孩子们,你们也一定有美好的理想,是什么呢?(学生回答)未来的科学家、魔术师、表演艺术家、作家们,你们会怎么说呢?请拿起你们的笔,尽情抒发自己的情,尽情创编未来的你的名言。生:(兴趣倍增,动笔写两分钟左右)生1:时间是一辆不回头的火车,开走了就再也别想搭上它。——未来的文学家刘芳生:时间犹如滔滔江水,只会往东流,不会往西流,我一定要把握住身边的一分一秒。———未来的作家蔡倩倩生:不要感慨过去,也不要一味的期望未来,抓住眼前的时间才是实实在在。——未来的着名演员姜齐同生:红日西沉时再想什么已无意义,应当在旭日东升时投入工作。——未来的三毛宣煊……我认为语文味的课堂应洋溢浪漫主义情怀。语言学习需要情感的滋润,需要情感的震撼。有了丰富情感,才可能会有丰妙的言语;有了丰妙的言语,才能更好的展现丰富的情感。让言语和情感产生共振,让两者携手走向丰妙,应成为我们语文教师不断的追求。4、有文化积淀在我的语文课中,不乏一些很有文化含量的综合实践活动,如〈〈趣识对联〉〉、〈〈畅游古诗乐园〉〉、〈〈走进成语故事〉〉、〈〈语文中的数字〉〉、〈〈亲近中国年〉〉、〈〈诗意蕴涵姓名中〉〉……即便是在日常的课文教学中也力争使之洋溢着文化的气息。如执教《司马迁发愤读史记》便拓展他写的《报任安书》,又如执教〈〈草船借箭〉〉时,学生不明白诸葛亮为什么不怀疑鲁肃会泄密,我出示补充材料----孔明曰:“子敬,休对公瑾说,他必要害我。三日内如何造得十万箭?子敬只得救我!”孔明曰:“望子敬借我二十只船,每船要军士三十人,船上皆用青布为幔,各束草千余个,分布两边。吾别有妙用。第三日包管有十万枝箭。只不可又教公瑾得知﹔若彼知之,吾计败矣。”肃允诺,欲不解其意。学生既明白鲁肃根本就不知道诸葛亮想干什么,也没有法告诉周瑜。反正三日包管有十万枝箭也是一件好事,可以联合抗曹。不告诉就不告诉吧!鲁肃是很老实的一个人。诸葛亮求他救自己,他就心软了,不会把事情说出去。这样,不仅解答了疑难,还读到了原文,受到古典文化的熏陶。我常常这样想:如果教师在课堂中恰当地巧妙地补充一些具有文化内涵的内容,要比学生仅学一篇课文有意思、有价值得多。如《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的教学,如果我们把教学目标仅定位在会读、会背这一首诗,要想使学生与作者陆游的情感产生共鸣,可能只是教师的一厢情愿。假如教师读过陆游的许许多多爱国诗,在课堂中扩展陆游52岁写的《关山月》、61岁作的《书愤》、67岁作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86岁作的《示儿》,让学生去读,学生就不会以旁观者的身份冷冷地读陆游,而是被陆游一生都在为恢复中原、统一祖国而歌唱的伟大爱国精神所感动和震撼。四、“语文味”的素养追求——书香的气息语文课是不是具有浓浓的语文味,关键还在老师。教师只有具备了较强的语文意识,有较丰厚的文化积淀,较高的口语和书面语言能力,才能使教学满堂生辉,才能使学生对语文学习有浓厚的兴趣。因此语文老师特别需要有“平心不羡黄金屋,灯下窗前长自足”的心态:多读书,这样才能“腹有诗书气自华”;多练笔,这样才能“信手拈来皆文章”。常有朋友问怎么读书才能在课堂教学中“游刃有余”?我的做法是这样的:(1)理读。主要对单篇课文的解读上。解读作者,解读文本的内涵,解读文本谴词造句、布局谋篇的特点;理出那些最符合教学要求,落实教学目标,学习语文本领的内容,把它们罗列出来。(2)类读。即从全文或某一点生发开去,在其他作品中找到与之相近的、相衬的、相对的、相反的内容并将他们组合起来,从而铺一个又一个的知识板块,开拓出教材的无限疆界。(3)扩读。诗歌散文、寓言小说,凡人小作、名家名篇,自然科学、社会伦理,文人佚事、新闻时事……粗略涉猎。(4)品读。要求一个“深”字。对名家名篇不断的赏析、品味,从字里行间,析出作者遣词造句的功夫与用心,品出文中的美妙之笔,赏出力透纸背的意蕴;对教学专着,诸如《言语教学论》、《阅读教学优课论》、《言意论》、《语文教学心理学》等的赏读需要字斟句酌,细细思考其语言内容的内在逻辑关系。如果说“理读”、“类读”是“巧”读的话,那么“扩读”与“品读”应是“实”读;前者能在教学中“立竿见影”,后者能使教学能力的提高有后劲,“固本强身”。两者必须有机结合,才会使自己“气自华”。书读得多了,自然就想涂抹点文字,我一边研究各种教学理论、分析各种体系、比较各种流派、一边思考各种教学现象,并把细碎的思考诉之于笔端。每天都会利用零星的时间“动动笔;一节课上完后马上记下点滴收获;听完课后立即记下情况分析;看教育文集,注上点评;一有思路马上列好提纲;修改教学案例;撰写教学心得;梳理教学论文·······坚持着每天千字的练笔。

‘拾’ 语文课中如何体现语文味

近几年来,由于课堂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不再追求热闹而无效的教学,都十分清楚地明白,语文课姓“语”。“要把语文课真正上出原汁原味的语文味来”。语文味是什么?“语文味”是语文课要突出语文教学自身的特点,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要让学生通过语文实践,在把握语文这一最为重要交际工具的同时,不断丰富自己的人文精神。它是语文教学应该具有的一种特色,一种整体美,也是语文教学应该追求的一种境界。那么,语文课如何体现语文味呢?我觉得杨丽芳老师说得好:“在恰当运用多媒体的同时,要让学生充分朗读,领悟语言文字的美,感受情感的激荡,唤起童真童趣。”
一、语文课要有琅琅读书声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化的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要做到这些,必须注重读书。读是根本,没有读,就没有感悟和理解,就没有语感的生成、情感的熏陶、语言的积累和运用。我们都知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偷。”只有“熟读”才会“精思”。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的最直观表现莫过于一个人的语感如何,特级教师于永正说:“培养语感的重要途径是诵读。”
(1)读正确,读流利。这是最基本的要求,其它的读都是以此读为基础。宋代教育家朱熹对于读书不仅强调读准,还强调读的遍数要多,他说:“凡读书……须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颂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如一位老师教的《金色的草地》课文时,为了让学生感悟蒲公英会变色这一神奇的自然现象,采用不同形式反复朗读课文第三自然段,先是自由地读,要求读准确,读通顺;然后小组检查读,接着指名比赛读,最后一起朗读。学生有了读的基础,再思考“读了这段话,你发现了这是
(2)口颂心维,
“心维”指的是读书时,思维处于活动状态,或感受,或理解,或疑惑……“口颂心维”简单来说就是边读边思考。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崔学古也说过一句话:“得趣全在涵泳。”读书不“涵泳”,就不能“得趣”,“涵泳”指揣摩、玩味,即“精思”、“口维”
。因此,“口诵”与“心维”要统一。让学生用心地读,认真地思考,这样才能唤起学生内部已有的经验,通过联系上下文,真正做到读有所感知,有所理解,有所感悟,产生新的疑惑。然后通过教师、学生、教材三方面的交流,把语文学深、学广。为了让“口颂心维”成为学生的读书习惯,我设计两种训练:①在布置课前预习时,要求学生反复颂读课文,然后向同学们提出三个最有研究价值的问题(这些问题可以是自己不懂的,也可以是自己已懂,但很有讨论价值的。),这些问题有可能成为课堂上探究的问题。学生为了显示自己提的问题最有探讨价值,能让老师采纳给同学们讨论,都很仔细读认真思考。有的从内容上提,有的从思想上提,有的从写作上提,有的还从遣词造句上提,有的还从标点上提……有许多问题正是老师在备课想到的、要引导学生探讨的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不仅阅读仔细,而且会思考,会质疑释疑,对课文的理解就深了,阅读不再是肤浅了。②在课堂上,带着任务读。如我教《鸟的天堂》时,引导学生感悟榕树的特点。第一步:这是一棵怎样的榕树?请你边读边思考,用一两个词把它归纳出来。(庞大、生机勃勃、繁茂、美丽……学生的答案各不一样,但都是自己潜心阅读后的感受、体验。)第二步:要求学生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词,再读读课文,想想,从哪些词句体会出来,作者是怎样写这个特点的?就这样不离文本,紧抓读,引导学生真真切切地口诵心维,读出语文味。
(3)有感情读。这是一种美读,一种升华的读,是通过一次又一次的口诵心维,对课文产生了独特感受、体验、理解后的朗读。这时的情感得到升华,通过朗读创造性地表现这种感情,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自己的感悟,读出自己的深情。如教《第一场雪》时,学生在体会雪后的美景后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你能通过你的朗读表现出雪后的壮美景色吗?”我播放舒缓优美的音乐,创设情境,学生读得那么投入,那么动情,那么令人陶醉,让人仿佛看到北国粉妆玉砌的美丽世界。有了这感情朗读,语文味就更浓了。
二、语文课要有品词赏句
课文中的语言就像沙滩上的一颗颗贝壳,是那么丰富;又像一颗颗发光的钻石,是那么精湛,那么引人入胜;还像一杯杯龙井茶,耐人寻味。丰富、精湛、耐人寻味的语言怎样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田?品——品词赏句!语文课堂因为有了品词赏句,文章才能真正被理解、感悟和鉴赏;课堂才不会显得浮华、浅薄;学生才能更好地读出味道来,才会体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在课堂中品词赏句应该要像竹石一样“咬定青山不放松”。
1、对比品析。在比较中的品词赏句是我们常做的一个方法,因为学生在不同词语、不同句式、不同语序的比较中,能发现课文中语言运用的妙处,语文味才能得以体现。如教《泊船瓜洲》,在学生理解诗意后,引导他们赏析诗句时,我问学生:
“这首诗里你最欣赏的是哪一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阅读全文

与语文课的语文味在哪里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0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06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53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45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86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1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00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03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388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25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58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87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0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976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0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39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51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25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88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