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高考语文答主观题的切入点是什么
(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散文),埋下伏笔(记叙类文章),设置悬念(小说,但上海不会考),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点明中心(散文);深化主题(记叙类文章文章);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类文章文、小说)
(二)修辞手法的作用:
(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4、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三)句子含义的解答:
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四)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
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
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五)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不能。因为:
(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
(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六)段意的概括归纳
1.记叙类文章: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2.说明类文章: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
3.议论类文章: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观点怎样。
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
(七)
表达技巧在古代诗歌鉴赏中占有重要位置,表现手法诸如用典、烘托、渲染、铺陈、比兴、托物寄情、情景交融、借景抒情、动静结合、虚实结合、委婉含蓄、对比手法、讽喻手法、象征法、双关法等等。诗中常用的修辞方法有夸张、排比、对偶、比喻、借代、比拟、设问、反问、反复等。分析诗歌语言常用的术语有:准确、生动、形象、凝练、精辟、简洁、明快、清新、新奇、优美、绚丽、含蓄、质朴、自然等。复习时要系统归纳各种表达技巧,储备相关知识。首先要弄清这些表达技巧的特点和作用,再结合具体诗歌进行仔细体味、辨析。
至于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则包括总结作品的主旨,分析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现实,指出其积极意义或局限性等
总之,鉴赏古代诗词,第一步,把握诗词内容,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细读标题和注释;2分析意象;3品味意境;4联系作者。第二步,弄清技巧:1把握形象特点;2辨析表达技巧;3说明表达作用。第三步,评价内容观点:1概括主旨;2联系背景;3分清主次;4全面评价。
答题时,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一是紧扣要求,不可泛泛而谈;二是要点要齐全,要多角度思考;三是推敲用语,力求用语准确、简明、规范。
易混术语区分
(一)“方式、手法”的区分
艺术手法,又叫表达技巧,包括:
①表达方式 :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②表现手法 :起兴、联想、烘托、抑扬、照应、正侧、象征、对照、由实入虚、虚实结合、运用典故、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讽今、化动为静、动静结合、以小见大、开门见山。
③修辞 :比喻、借代、夸张、对偶、对比、比拟、排比、设问、反问、引用、反语、反复。
(二)“情”、“景”关系区别
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都是诗人把要表达的感情通过景物表达出来。“借景抒情”表达感情比较直接,读完诗歌后的感受是见“情”不见“景 ”;“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表达感情时正面不着一字,读完诗歌后的感受是见“景”不见“情”,但是仔细分析后却发现诗人的感情全部寓于眼前的自然景色之中,一切景语皆情语。
(三)描写的角度
常见的角度有:形、声、色、态、味。“形”、“色”是视觉角度;“声”是听觉角度;“态”分为动态和静态;“味”是触觉角度。
答题举例(06浦东新区模拟)回答1:同意。文章以“山格”为题,以拟人化的手法铺写了众多山的不同性情,赋予其以人的灵性:无论是南方的山灵秀不失狂野,还是北方的山健壮而不失妩媚,抑或是西部的山尊严而沉默……总之,作者在对不同地域山的不同风格的描述中笔意纵横,令人饱览山之情味,行文大气而稳重。回答2:同意。首先,运用了大量拟人、比喻等修辞格,把山所表现出来的形态赋予丰富的人格性情;其次选材大气,描摹了南方、北方、西部山的个性,给读者以全面的感悟;最后又以山与人之关系升华作结,拓展了思考空间:大气尽显其中矣。就上海高考而言,它的理念是为学生服务的,是为学生升入高校服务的,而不是站在学生的对立面、设立难题,为难学生,它会为学生提供了舞台和机会,所出的题应该能够解答,但必须是有道理、有准备、有基础的。
月,阙也 张晓风
“月,阙也。”这是一本两千年前的文字学专着的解释,阙,就是缺的意思。
那解释使我着迷。
曾国藩把自己的住所题做“求阙斋”,求缺?为什么?为什么不求完美?
那斋名也使我着迷。
“阙”有什么好呢?“阙”有点像古中国性格中的一部分,我渐渐爱上了“阙”的境界。
我不再爱花好月圆了吗?不是的,我只是开始了解花开是一种偶然,但我同时学会了爱它们月不圆花不开的“常态”。
在中国的传统里,“天残地缺”的说法几乎毫无疑问的被一般人所接受。也许由于长期的患难困顿,中国神话对天地的解释常是令人惊讶的。
在《淮南子》里,我们发现中国的天空和中国的大地都是曾经受伤的,女娲以其柔和的慈手补缀抚平了一切残破。当时,天穿了,女娲炼五色石补了天;地摇了,女娲折断了神鳌的脚爪垫稳了四极。她又像一个能干的主妇,扫了一堆芦灰,止住了洪水。
中国人一直相信天地也有其残缺。
我非常喜欢中国西南部一个少数民族的神话。他们说,天地是男神女神合造的。当时男神负责造天,女神负责造地。等他们各自分头完成了天地而打算合在一起的时候,可怕事发生了:女神太勤快,把地造得太大,以至于跟天没办法合得起来了。但是,他们终于想到了一个好办法,他们把地折叠了起来,形成高山低谷,然后,天地才结合起来了。
是不是西南的崇山峻岭给他们灵感,使他们想起这则神话呢?
天地是有缺陷的,但缺陷造成了褶皱,褶皱造成了奇峰幽谷之美,月亮是不能常圆的,人生不如意事十八九,当我们心平气和地承认这一切缺陷的时候,我们忽然发觉没有什么是不可以接受的。
在另一则汉民族的神话里,说到大地曾被共工氏撞不周山时撞歪了——从此“地陷东南”,长江黄何便一路浩浩淼淼地向东流去,流出几千里的惊心动魄的风景。而天空也在当时被一起撞歪了,不过歪的方向相反,是歪向西北,据说日月星辰因此哗啦一声大部分都倒到那个方向去了。如果某个夏夜我们抬头而看,忽然发现群星灼灼的方向,就让我们相信,属于中国的天空是“天倾西北”的吧!
五千年来,汉民族便在这歪倒倾斜的天地之间挺直脊骨生活着,只因我们相信残缺不但是可以接受的,而且是美丽的。
而月亮,到底曾经真正圆过吗?人生世上其实也没有看过真正圆的东西,即使是圆规划的圆,如果用高度显微镜来看也不可能圆得很完美。
真正的圆存在于理念之中,而不在现实世界里。
所有的天体远看都呈球形,但不是绝对的圆,地球是约略近于椭圆形。
就算我们承认月亮约略的圆也算圆,那也是“方其圆时,即其缺时”。有如十二点整的钟声,当你听到钟声时,已经不是十二点了。
花朝月夕,固然是好的,只是真正看花人哪一刻不能赏花?在出生的绿芽嫩嫩怯怯地探头出土时,花已暗藏在那里;当蓓蕾悄然结胎时,花在那里;当花瓣怒张时,花在那里;当一场雨后只见满丛绿肥的时候,花还在那里;当果实成熟时,花恒在那里。
或见或不见,花总在那里。或盈或缺,月总在那里,不要做一朝的看花人吧!不要做一夕的赏月人吧!人生在世哪一刻不美好圆满?哪一刹那不该顶礼膜拜感激欢欣呢?因为我们爱过圆月,让我们也爱缺月吧——他们原是同一个月亮啊!
19.文章开头两次提到“使我着迷”,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
解释:你看这个题目中的关键词“开头”“作用”,再从文中找到它的出处,就能够明确这是一个考察段落或者语句作用的题目。而开头语段的作用不正是引起下文、设置悬念、埋设伏笔、为下文铺垫、奠定感情基调、点明主旨等等嘛。参考答案给的是两点,不过我们自己写的话完全可以更加详细的。
第一点,要写出段落或者句子的含义:这两句话写出了缺月带给我的感受,表现了作者心中对缺月的喜爱,
第二点,看它对全文的作用:这两句话开门见山的写出了自己对缺月的着迷,为下文抒发对缺月的喜爱做了铺垫,奠定了感情基调。
参考答案:.两次“着迷”阐明作者渐渐爱上“阙”的境界(或:“缺”是事物的常态而且蕴含着美丽);(2分)作者这样写既是设置悬念,别开生面,耐人寻味;又为下文阐释“月圆”的哲理做了充分的铺垫。(2分)
比较一下两个答案的话,要点上差不多,但术语上区别较大。得分的话,应该是在3分,好一点能够打到4分。
20.文章主体部分引用了三则神话传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
解释:“主体部分”“引用传说”“好处”
这个题目其实也是考察段落在文中的作用,不过侧重在内容上。
这篇文章是写月亮的,是写对月亮的喜爱的,在明确中心主旨的前提下,所有的一切都是为表达对月亮的喜爱服务的。这里的神话传说,要么是正面来表现对月亮的喜爱,为喜爱之情加上一丝浪漫的色彩,要么是从反面来写。思路也很简单,既然主题已经确定,那所有的手法、内容都要为中心服务,只要抱住这一点,就很好答了。
答案仍然是两部分:第一是神话传说本身:这些神话传说,写出了自古以来人们对月亮的期盼与喜爱之情,
第二点是对文章主旨、内容的作用:作者利用神话传说丰富了文章意蕴,带来了一种浪漫主义的色彩。
参考答案:通过这些神话传说,阐明了“天地也有其残缺”的道理。 (2分) 利用这些神话传说丰富了文章内容,营造了古朴、悠远的意境(或增强了文章的神秘感,或增强了文章的文采)。 (2分)
比较一下两个答案,你也可以发现:要点基本一样,也就是基本分、要点分不会丢,只是在具体的文字组织上可能会有区别。
21.如何理解文章结尾“因为我们爱过圆月,让我们也爱缺月吧——他们原是同一个月亮啊!”这句话的含意?(4分)
解释:理解句子含义,只要回归原文,找到它的上下文,并且明确句子里面的关键词就可以了。
这一句话在文章末尾,那它就带有结尾的属性:总结全文,升华主旨。所以考虑的时候还是要考虑文章主旨。同时,这一句话的前面有这样的表述:不要做一朝的看花人吧!不要做一夕的赏月人吧!人生在世哪一刻不美好圆满?哪一刹那不该顶礼膜拜感激欢欣呢?含义很明显,就是说不要着眼于一时、一夕,人生总是美好的,每一刻都是应该欢欣的。
这样来说,本句中的“圆月”“缺月”不正是对应人生的美满与不美满么?同一个月亮不也正是说同一个人生么?
直接解释的话:我们喜欢生活中的美好,也要喜欢生活里的不如意,因为这些都是生活的一部分。(原句解释)让我们对生活平和、乐观的去对待生活的种种,不论是美好或是不如意。(拓展发挥)
参考答案:世间事物乃至人生,圆满和完美只是相对的;圆满、完美常和缺憾、不如意相伴(他们原是同一个月亮)。(2分)我们对待事物或人生应多一份理解、豁达和乐观。 (2分)
22.本文的语言很有特色,试举两例并作简要赏析。(6分)
解释:语言特点的话,平时多背一些术语,像什么清丽啊、明快啊、沉郁啊、飘逸啊等等。
这里就不再详细的说了。
22.①整篇文章的语言,寓华丽于古朴、平实之中,又于古朴、平实之中见哲理。(2分) 如“真正的圆存在于理念之中,而不在现实世界里。”“只因我们相信残缺不但是可以接受的,而且是美丽的。”深刻的人生哲理娓娓道来,让人读后如坐春风。(举例分析1分,恰当即可) ②文章善于运用拟人和排比的修辞手法,增强了文章的节律美和诗意美。(2分)如“在出生的绿芽嫩嫩怯怯地探头出土时,花已暗藏在那里……”一段充分利用拟人和排比,语言生动;细细品来,满口生香。(举例分析1分,恰当即可)
补充了下,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B. 如何找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切入点
一、营造氛围,使学生“敢读” 首先,教师与学生应角色平等,变“一言堂”为“群英会”。教师应把机会让给每一位学生,使他们通过朗读来尽情地诉说自己的心声,表达内心的情怀。教师要在课堂上以饱满的热情、真诚的微笑面对每一位学生,引导他们一起进入“角色”和“状态”,让学生在声情并茂、情景交融的艺术氛围中去感受语言美。特别是对“双差生”更应倾注以爱心和关注,从而缩短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角色距离,建立朋友式的关系。这样同学们才能在更广阔的天地中积极地美化课堂。 其次,要允许学生阅读“出错”。 这是学生敢于阅读的前提。学生阅读出错是很常见的现象,教师要采用语言的激励、手势的肯定、眼神的默许等手段对学生的错误给予充分的理解和鼓励。一个人如果体验到一次成功的乐趣,就会勇气倍增,激起无数次的追求。教师要使学生认识到畏惧错误、不敢表现自己就是放弃进步,学生一旦具有这样的意识,就会消除自卑心理,毫无顾忌地勇于展示自己。 最后,从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入手,精心设计阅读导入环节。我们可以用有趣的谜语、故事、问题、一段谈话、甚至是一首歌、一幅画、一段音乐、一段录像、实物等导入,吸引学生注意,使学生好奇、兴奋、激动,带着浓厚的兴趣进入阅读情境中。 二、传授方法,使学生“会读” 1、 以读为本。新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是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因此,阅读教学的基本模式为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精读课文,学习重点句、段—品读课文,走出文本,扩展视野。从中可以看出,“读”是阅读教学的精髓;读是阅读教学的生命线。要让学生理解地读,传情地读,读出韵味,读出感情,从读中真正体会到祖国语言文字的优美。书读百遍,其意自见。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指的是学生情感体验的个性化,更好地让学生在读书过程中,自由地、充分地与文本进行对话,在师生互动的阅读实践中,披文入境,“读”占鳌头,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自己的体验,读中悟意,读中悟情。在整个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根据课文内容的特点,可采取不同形式的读。如:个人读、小组读、齐读、对比读、默读、小声读、大声读、诵读、分角色读、有感情地读、表演地读等。 2、以读精讲。 3、情景激读。首先问题是阅读教学的切入点。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所扮演的角色是主导者,指引者。一堂富有生机活力的语文课,关键在于教师能否用充满激情而又富有哲理的儿童化语言,创设出一定的语文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兴趣。要让学生产生读的兴趣,一个重点就是体现在教师是否具有引导的能力。引导得好与否,直接关系到读得是否成功,教学是否有达到预期目的。当然,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过程中,首先要明确各年级阅读的重点。 4、以写促读。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是语文的特点。要让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读与写,读与说。”是一个相互统一的有机体。“读写结合迁移运用是学习语文的最高层次和最后归宿。”阅读重在吸收,作文重在倾吐。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体会一下,有什么感想。组织学生相互交流,相互探究,谈谈感想。或者写出感想。比如:《有趣的汉字》一课,激趣:读了这篇课文,你想对汉字说有哪些无穷的魅力?学生通过阅读,众说纷纭。学生在语言文字中不但受到情感的熏陶和美的感染,而且感悟到学习上成功的喜悦。增强了学生学习语文的乐趣。 三、明确目标,使学生“会练” 1、以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为目标,进行朗读指导和训练重点进行基本功训练。指导学生用普通话朗读,指导学生在阅读中的语调、语气、停顿及表情等,开展个人朗读表演,师生共同评价活动,激励学生表现自我,积极参与朗读活动,体验朗读乐趣,达到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的标准。利用抒情性课文,训练学生感情朗读,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以提高学生阅读速度和阅读质量为目标,进行默读、浏览训练给学生充分读文的时间和自主读文的空间,以学生自读自悟,生生交流,师生互动的方式进行反复的速读,感悟训练。教师在活动中要起到引导作用,使学生的阅读活动紧贴主题。 3、在读准、读熟的基础上进行自我陶醉式朗读和欣赏活动。可以自由读,同桌互读,欣赏配乐朗读。使阅读水平升级,阅读活动达到艺术升华。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 另外,还可以结合教材主题,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为学生提供书目,使阅读更具有实践性。我推荐读物,书、报、课文,激发课外阅读兴趣,交流展示读书成果,稳定课外阅读兴趣,加强课外阅读兴趣,变“老师要我读书”为“我要读书”而逐步提高阅读的自觉性。通过班级评比“背诵大王”、“故事大王”、“朗读之星”,开展朗读竞赛活动。 总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只有抓住以读为主线,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才能达到阅读教学的真正目的。才能更好进入小学阅读教学的最高境界。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自信心,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真正兴趣。
C. 如何找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提问的切入点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从什么地方开始对话,用怎样的话题和方式开展对话,这就是教学的切入点。一个好的切入点,能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研究的欲望、思维的火花。选择阅读教学的最佳切入点,往往能体现教师的教学艺术和
D. 语文阅读理解题找不到切入点怎么办
1、使用题海战术,对语文阅读理解来说,最重要的是我们能够通篇理解下来,所以在语文阅读当中,可以使用题海战术找到切入点来提高我们的答题能力。
2、先看答案,再根据答案去再读一遍文章,因为这个时候我们已经知道这个文章他在讲什么内容了,它的中心主旨是什么,此时我们就可以迅速找到切入点。
E. 如何选择语文教学的切入点
学习一篇课文,从何处入手,怎样选择一个恰当的切入点,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也是每一位小学语文教师特别注重的问题,因为切入点恰当与否、准确与否,将直接决定学生学习语文的质量。
一课题入手。这是一种很常用的切入方法,主要方式有以下几种:
1 故事导入 就是用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小故事或者根据课文内容改编而成的小故事作为“引子”,导入新课的学习。
2 解题导入 所谓“课题”,顾名思义,就是弄清题目的意思,这样做有利于学生尽快进入角色。
3 谈话导入 谈话的内容很多,如介绍作者、介绍时代背景等。深入地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也能帮助学生正确地理解课文内容,深入地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有效地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4 插图导入 利用插图导入新课是指导学生按照一定的观察顺序认真观察文中的图画,弄清图意,再让学生按顺序把观察到的内容讲述出来,最后再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
5 课题设想导入 什么是课题设想呢?就是学生在了解课文内容之前,根据课题来设想课文内容,以质疑的形式表现出来。
二、中心句入手 从中心句切入也是一种快捷的学习方式。很多课文的中心句都很明显,只要抓住文章的中心句进行剖析,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中心思想就轻而易举了。
F. 如何找准切入点优化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方法
什么是教学的切入点呢?教学的切入点即阅读教学中的突破口,它与教学导入点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联系是作用相同,都可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区别是切入点高于导入点,是解决文章内容和教学重点的一个重要手段,培养学生的鉴赏力、感悟力以及应用、整合和探究的能力,也是教师课堂驾驭能力的一个体现。它的存在可以让语文课堂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一条主线贯穿始终,不但教学思路明晰,而且学生也可以在老师恰如其分的引领下,发挥主体作用,有所感悟,有所体味,促使阅读达到预期效果,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所以对语文教学切入点的研究也是探索新的教学模式的一种重要手段。
一.中心句分解
中心句是一篇文章的灵魂,它有时需要学生自己概括,有时存在于文章中,是文章议论性的语句,或在文章开端开门见山,或者在文章结尾卒章显志等等。中心句作为文章切入点的选择可以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文章思路、主题有机结合。这样不但可以使课堂教学脉络清晰,而且还可以帮助进行思维的整合,形成知识的系统性,顺利完成教学重点。如《行道树》一文的新授,在初读的基础上,让学生寻找文中的中心句“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有这个大问题立刻可以引导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牵引出许多小问题,如神圣的事业指什么?痛苦是什么?深沉又是什么?一点揭全篇,直接解决文章的教学重点,即理解本文的主旨。再例如:《珍珠鸟》一课中的最后一句:“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从“信赖”和“美好的境界”两方面理解、感悟,让学生了解文章的内容,从而升华主题。以中心句作为文章的切入点,特别适合以写事为主的记叙文和论点鲜明的议论文。
二.人物串接
重在写人的文章,比较适合以人物的特点为切入点。例如《我的叔叔于勒》一课,开课伊始,可以分析于勒人物特点:命运坎坷,然后以于勒的经历为主线,围绕这他的时浮时沉,引出周围人物菲利普夫妇态度的变化,进而分析菲利普夫妇的性格特点—爱财如命、冷酷无情、趋炎附势等等,从而达到对文章主旨的分析,即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整个教学环节环环紧扣,非常严整。学生目的明确,接受效果很好。所以,分析课文时,找准关键人物,理清任务之间的联系,是培养阅读能力的重要方法。
三.题目引领
很多高明的作家总是在题目下一番功夫,有中心型的标题,这类标题通常概括全文的中心事件和中心思想。如:〈杨修之死〉、〈范进中举〉等,还有对象型的标题,这类标题往往具有明确全文的中心人物或刻画、介绍的主要对象,如〈孔乙己〉、〈藤野先生〉〈我的母亲〉、《中国石拱桥》 等,还有一类线索型标题如:〈羚羊木雕〉、〈我的第一本书〉等;更有情感性标题、体裁性标题、杂和性标题等。标题是人们阅读的第一视觉停驻点,是人们阅读文本时获得的第一信息。所以,在我们教学的实践中,围绕标题做文章,设置一些相关的问题切入新课,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还能调动学生积极的参与,对学生正确语文思维的形成大有裨益。例如:在《曹刿论战》一文的讲解时,教学重点定为理解文章内容,所以我就以题目为切入点,由战字理出文章的思路,战前----战中----战后,又由一个论字引出了战前取信于民的重要性,战中把握时机的重要性,战后论战的必要性,不但梳理了全篇的内容,而且透过现象看本质,揭示了人物在论中所体现出的精神气质。这样的例子可以说是数不胜数,作为教师,应在学生对标题无意主义转瞬即逝的当下,利用学生对标题的无意注意,结合标题的类型,通过合理的课堂组织活动,联系学生对课文学习目的和任务的理解,挖掘标题富含的主要信息,使学生的无意注意转向有意注意,从而充分利用学生进入新课之时第一次无意注意完成各项教学任务。
四、背景激趣
这种切入方法通常适用于跨时代题材的纪实文章和外国作品,特别是诗歌。例如在讲
授《最后一课》时,我给他们讲法西斯的暴行;在讲《雪》的时候,我给学生介绍鲁迅先生在白色恐怖下的奋臂呐喊;在讲《威尼斯商人》时,我为他们以课件的形式展示高利贷商人的冷酷剥削;在讲《出师表》时,我让学生们讲述《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赤胆忠心。一系列背景的切入,不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也开拓了他们的视野,丰富了他们的知识,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但我在教学中也发现,不应将史实照本宣科,应力求变化,以故事的形式展现给学生,将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五、情节带梳理
我曾听过这样一堂课《爸爸的花儿落了》,这篇文章运用了很多记叙的顺序,初看时很乱,但授课老师巧妙地以爸爸住院的情节切入新课,围绕这件事引导学生按时间顺序找出其他事,文章一下打开了缺口,学生也饶有兴致地进行了阅读。这个情节的切入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所以我在教学中也进行了一定的尝试。例如《斑羚飞渡》一课,我抓住主要情节飞渡,引导学生复述,在复述的同时注意关键词语的运用,很快就进行了教学重点赏析词语的环节,可谓一举两得。所以,我认为以情节作为切入点,优势在于内容形式两丰收,使形散的文章一下子得到了主线的贯通,学生可以尽快地理解内容,解决教学重点。
六、词语显神通
切入点的选择尽量要小巧,于细微之处见精神,往往切点越小,越能激发学生研讨交流的兴趣,便于师生集中有的时间突破重难点。我在〈范进中举〉的教学中也尝试使用以一个词语为切入点,突破文章内容。开课初,结合教学重点---了解讽刺艺术手法,于是使用了“变”字,让这个词语作为全堂课的突破口,引出了一系列问题“由什么而变”?-----范进中举;“谁在变”?-----胡屠户在变,邻居在变,张乡绅也在变。透过这些变化,我引导学生了解人物性格,进而体会讽刺艺术表现手法之一---------对比。真是一字值千金,一个“变”字的设置不但疏通了文章内容,而且深入了解了写作手法,可谓一字多得。
所谓“一篇课文可以有一千种教法”,教学切入点的选择方法也是林林总总。我们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力求切入点的选择深刻,有较强的辐射性,真正的切而全入,事倍功半,实现教学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从而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我相信,语文课堂教学在“历尽千帆后”,将会迎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境界。
参考资料:http://honghu.eact.com.cn/yanxiu/group/TeacherBlob.aspx?articleid=1834
G. 如何找到解读初中语文解读的切入点
切入点是一篇课文进行分析的入手处,也是最敏感、最关键的部位。好的切入点应该是文章思想内容、人物特点、故事情节、篇章结构的聚散点,它常常会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
切入点也是解读一篇课文的突破口。找到了一个最佳的解读文章的突破口,教学起来就像庖丁解牛一样得心应手,因为它能迅速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有效地开启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透彻的理解课文。
一、从时间上选择切入点。
阅读小说,我们往往要注意小说的时间,它常常串起了小说的故事情节,有助于我们理解课文。
我在上《祝福》一课时,走上讲台,我对学生说:春天是万物苏醒的季节,春天是生机昂然的时刻,春的妩媚,春的多姿,春的生气,让每一个从春天走过的干涸的心灵得到春雨般的滋润,从心头涌出甜蜜的笑容。然而她——祥林嫂―——这个普通的女人从来都与春天无缘。于是我在黑板上写下“祥林嫂没有春天”,学生用惊奇的眼光望着我,我说:祥林嫂为什么没有春天?请同学们在课文中找到理由。
“祥林嫂——没有春天的女人”,这是一条多么富有吸引力的阅读线索,同学们怀着极大的兴趣研读课文
在研读课文过程中,学生发现:1.丽春之日,丈夫夭折——她是春天没有丈夫的;2.孟春之日,被迫再嫁——她是在新年才过时被婆婆抓走的;3.暮春之日,痛失爱子——“春天快完了,村上倒反来了狼”;4.迎春之日,一命归天——消逝在祝福的鞭炮声中。同学们理解到,冷酷的社会没有给祥林嫂以温暖的春天;小说表现了祥林嫂生命中“没有春天”的悲剧,此中蕴含着深刻的象征意义。
于是,“没有春天的女人”这个“问题”,就串起了《祝福》的整个阅读品析过程,串起了对小说中人物、情节、结构、语言等内容的探究欣赏。
通过对“祥林嫂没有春天”的分析,我们突破了文章的难点——祥林嫂悲剧的根源。祥林嫂是鲁迅创造出来的封建社会被迫害妇女的典型代表人物,她身上浓缩了当时封建社会的现实,透着浓浓的悲剧情结。祥林嫂生命中没有“春天”可言,封建四权就像一张无形的大网,网罗着祥林嫂生命中的一个个春天,直到吞噬她的灵魂。祥林嫂悲剧的根源,不是经济和政治上的压迫,而是封建制度下伦理对于她灵魂的绞杀。
二、从过渡句上找到切入点。
一些课文的分析,我们可以从过渡句上入手,它往往承上启下,提纲挈领。
以《项脊轩志》为例,全文的过渡句是“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这个表示并列关系的句子用了一个关联词“亦”,就把上段的“喜”与下文的“悲”勾连起来,如经纬交织,红线串珠,既承接了上文,又启示了下文,使全文的情脉与气脉顿通。
老师可以透过这个过渡句也是关键句,请学生概括文章的悲喜之情:
1、文中写了哪些可喜的事?
①修葺后的南阁子 ③祖母的关心与鼓励
②母亲的慈爱 ④夫妻的相敬如宾
2、文中写了哪些可悲的事?
①老屋的破旧 ②诸父分家
③母亲的去世 ④功名未就(不效)
⑤妻子的亡故; ⑥失 火。
以上这些是对文章悲喜之事的概括,透过这些悲喜之事,我们对课文的内容和情感的理解就迎刃而解了。
三、从重点句上找到切入点
分析小说题材的课文时,特别是分析人物形象,要把握揭示人物的重点句,从中入手,便可庖丁解牛。
如《孔乙己》中分析孔乙己这个人物形象,我们要从重点句“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入手。为什么他“站着喝酒”?为什么“穿长衫”?为什么是“唯一的人”?带着这几个问题深究孔乙己,这个人物形象的特点就逐步清晰。
他本也是社会上最普通的老百姓,却受封建思想毒害,认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于是努力想进入上流社会,所以“穿长衣”。然而他毕竟与上流社会有差距,只好“站着喝酒”。“唯一的人”则体现他与当时社会的格格不入,也正是如此,才造就孔乙己的悲剧命运。
这句话也揭示孔乙己身份的特殊性,短衣帮都站在店外喝酒,社会地位低,而穿长衫的生活阔绰,能够踱进店里,要酒要菜坐着慢慢喝,只有孔乙己社会地位低微,站在店外,却放不下读书人的穷酸架子,仍旧穿着那件又脏又破的长衫,这句话即揭示了孔乙己低微的社会地位,又勾勒出孔乙己虚荣迂腐的自视清高的性格特点。“唯一”揭示出他的特殊性。
由于封建文化教育的毒害,孔乙己本来“身材很高大”,是可以像“短衣帮”一样凭体力养活自己的,他却轻视劳动,把那“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的长衫总穿在身上,摆一副读书人的架子。既然它不可能走入仕途,不可能成为统治阶级看家护院的奴才,甚至“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这就注定他会失去生存的基础,他的人生只能是一场悲剧。尤为可叹的是,孔乙己深受毒害而不自觉,麻木不仁,奴性十足。且不说要他去反抗封建制度,就连他自己的命运也不敢、不愿和不能去抗争。这就难怪鲁迅先生要“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了。
其实,封建文化对知识分子的毒害,教育并不是唯一的途径。被统治阶级所认同的文化,总会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对人们的生活产生直接的影响,而且还会谬种流传,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显得根深蒂固,并不会随着一个时代的消亡而消亡。放眼当今社会,我们不难看到孔乙己的影子。
总之,良好的切入点是“牵一发而动全文”,“牵一发而动全课堂”的关键,选择了最佳切入点,就会“切”出兴趣,“切”出能力,“切”出高效课
H. 什么叫切入点为什么写作文的时候切入点要越小越好
通常无论写什么作文都会有题目,也就是出题人给你的写作方向,可能是半命题可能是全命题也可能是材料题。
特别是材料题,切入点很重要。当一段材料出现时,经过思考后你会发现有很多可以写的,可以写正面,也可以从反面思考,当你选定一个主题时,这个就是你的切入点,打个比方吧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东家长,西家短”,“家人”,“家事”,“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
家给人的感觉是多么温暖,可有时家给人的感觉却又是那么复杂。身为家庭成员的你,对家一定有一番特殊的感受吧,对家庭中的其他成员更是有一种特殊的情感。还记得妈妈的那双茧手吗?还记得父亲的背影吗?还记得……
请以“家”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标题自拟,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材料题一般都有 提示,譬如说你可以写家给人们带来的安全和温馨感,也可以写家庭内部产生的一些矛盾,也可以从父母的角度来写
这些都是切入点,但是注意主题要积极向上,因为出题者肯定是倾向于赞美家的美好,所以在写反面的时候,要提出积极的一面和意义。
而当一个切入点过于宽泛的时候你就容易走题容易找不到重点,一篇文章就会四分五裂,成为四不像。譬如上面的这个题目,如果你写你的家庭成员,以整个家庭成员一一介绍他们对家的贡献,这个切入点就太宽泛了,不如从一个家庭成员开始,然后升华到家的整个主题,这样文章既有层次又有重点。所以切入点较小的时候你比较容易把握文章。但是有时候也有把大切入点写得很好的例子,不能一概而论。刚刚高考完,希望对你有帮助
I. 请问在写文章的时候,选题切入点是指什么
1
从“点”上切入,大处着眼,小处着笔
作文话题往往比较宽泛,开放性强,限制少,题目大,范围广,可写的人、事、物、理很多。面对这类话题,学生往往难以把握,思绪难以集中,容易失去方向,无法驾驭,最好的办法是“化大为小”,从“小”处切入,写自己感受最深的一个小方面,表达独到的见解。
如话题作文“和谐”,可写的层面很多,要尽可能收缩到一个“小”层面,或写班级的和谐,或述母子的和谐,甚至让笔墨更集中,专写沟通,迈出了和谐的第一步,使主题更鲜明。话题的限制少,给人的思考空间大。但实际写作时我们必须对话题加以限制,通过细化话题,即缩小入题的范围和角度,化多为少,化大为小,化粗为细,宽题窄做,最终确定文意的取向。否则,切入口径过大,主题就难以收拢。如以“父辈”为话题,就可以在前面加修饰语,在后面加中心词,也可以前后同时加,这样话题范围就缩小了。如:艰难的父辈、辉煌的父辈、父辈的悲伤、父辈的期望等。
话题缩小了,思路容易集中,避免在材料、立意等方面与别人的文章雷同。又如深圳中考作文“楼”,可写楼的历史,我家的新楼房,登楼,望楼兴叹,宿舍楼里的故事等等,打开思路就迅速了。只有“以小见大”,才能避免信马由缰、言不及义,才有利于写出个性和特点。作文时找准紧扣“话题”的切入点,角度小,立意新,挖掘深,笔力集中,既方便于迅速构思成文,又不至于“下笔千言,言不及义”。这是成就一篇好文章的首要条件。
J. 文章的切入点是什么意思
抓住文章切入点,以读悟情
切入点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写文章就要抓住文章的切入点。
语文课堂并不只是为了使学生能读懂某一篇文章,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阅读和思维的
能力;学生每学一篇文章,不可能穷尽所有的语文知识和技能,一堂语文课只须解决一个
或几个具体的问题即可。这是我们必须明确的一个基本观念。
有人说,数学是清清楚楚一条线,语文是模模糊糊一大片。这应该是传统语文课堂的
特点,
语文课堂上不应该是模模糊糊的,
语文的系统性和阶段性也和数学等其他学科一样。
做为语文教师,要清楚在不同的年级,不同的课文里,都有学习的重点,不要全面铺开,
否则就会“语文课模糊,学生迷糊”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在研究教材时,首先弄清楚在
具体的课文中要引导学生掌握哪些知识,学习哪些技能,然后选择好学习课文的切入点,
集中精力解决一个具体的问题,使语文课的目标清晰,效果显着。如何寻找文章的切入点
呢?切入点一般就是文章的精彩之处,有的是题目拟得好,有的有耐人寻味之妙句、结
构„„选择好了切入点,
就能正确地引导学生欣赏课文,学习课文,研究课文。一个好
的切入点,能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研究的欲望、思维的火花。
一、从文章的题眼切入。
文章的题目是全文的中心体现,尤其是题眼,学生可以通过它“窥一斑而见全豹”
。
从文章的题眼切入,可以准确地把握住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从而以此为主线展开
语文能力的训练和优美语言的感染。特级教师张光樱在教《狼牙山五壮士》时,就是从题
眼“壮”字切入,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不用“战士、勇士”
,而用“壮士”?使学生明
确了文章主要是写“狼牙山五壮士在战争中英勇献身”的事。这样,学生就有了探究课文
的欲望:是一次什么样的战斗?他们为什么要全部献身?他们牺牲的经过是怎样的?接下
去的教学就水到渠成了。
二、从文章的中心句切入。
大多数文章都有中心句,很多教师都喜欢抓住中心句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
容。其实,中心句的作用远不止概括主要内容,有些中心句还能体现课文结构,反映中心
思想,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在课堂上以中心句为切入点,可以使课堂教学主脉络清晰,
顺藤摸瓜,有利于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有条理地思维,帮助学生形成思维的系统性。支玉恒
老师在讲《小珊迪》时,开篇就让学生找出中心句“饱受饥寒的小珊迪那高贵的品质将永
远打动人们的心”
。在这堂课上,支老师将中心句分解为“饱受饥寒”
、
“高贵品质”
、
“打
动人心”三层意思,然后从课文中找出体现这三层意思的句段引导学生分析感悟,从而顺
利地完成了整个课堂教学。再纵观支老师的这堂课,显得严谨而又有深度。
三、从文章的人物切入。
有些作者在安排文章中的人物时,总会穿插有关键人物,这个人物有时是主要人物,
有时却是次要人物。在具体的文章中,关键人物所起的作用不同,有的是引起事件,有的
是穿针引线,有的是扭转局势„„。分析课文时找准关键人物,理清人物之间的联系,是
培养阅读能力的重要方法。如《全祌贯注》一课,常规的教法当中,很容易忽略茨威格这
个人物。其实仔细研究课文,茨威格这个人物对于我们分析课文很重要,他不仅在全文起
着穿针引线的作用,而且还是表现罗丹全神贯注的品质的重要铺垫。茨威格作为罗丹的挚
友,又是罗丹邀请的客人,却受到了冷落,从侧面烘托出了罗丹对艺术工作的认真态度。
而且,罗丹全神贯注工作的情景,也是通过茨威格的所见所感表现出来的。另外,茨威格
这个人物的品质也是可贵的,在罗丹全神贯注地工作时,他依然怀着敬仰之情欣赏着罗丹
的一举一动,还将漫长的等待和罗丹的冷落当作是一次重要的收获。抓住了茨威格这个人
物作为切入点,就可以引导学生去分析、体会茨威格的所见所感,从而被文章中两个人物
的高贵品质所感动,加深了思维的深度。
四、从文章的情节切入。
在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情节很精彩的文章,比如《田忌赛马》
《黄继光》
《董存瑞舍身
炸暗堡》等。这些文章的情节有的是紧张迭宕,有的是峰回路转,有的则是妙趣横生„„
最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因此,以情节为理解文章的切入点,能引起学生在学习上探究
的欲望,提高学习的主动性,激发思维的灵活性。教师在开篇教学此类课文时,一般可以
引导学生从情节的精彩处对全篇质疑,把握全文的主要内容。同时,也不能就此放弃精彩
情节的另一个重要作用--突破重难点。一般地,既然是文章最精彩的部分,那也会是最
主要的部分,人物的思想性格、道德品质,作者的感情抒发、价值取向,在这些段落会体
现得淋漓尽致。教学时把握住这一点,师生共同欣赏故事情节的精彩之处,会极大程度地
提高学习的效率。
五、从文章的背景切入。
在教材当中,有相当一部分的文章是纪实的,有的是历史上的真实故事,有的现代社
会中的生活片断。对于这一类文章,其背后总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来历。而这些课本以外的
趣闻轶事,对于提高学生探究的欲望是很有帮助的,而且还能帮助学生更准确、更深刻地
理解课文内容。不过有一点必须注意,讲述文章的背景知识时不能机械地宣读,要编成精
彩的故事片断讲给学生听。僻如教《我的战友邱少云》时,最好是讲一讲在朝鲜战场是某
一次具体的战斗经过,将当时的历史条件穿插在故事中加以说明,不要古板地分析当时的
国际环境。从背景切入的优势就在于能激发兴趣、加深理解、引起共鸣。
抓住、抓准了文章的切入点,学生理解起文章内容来比较容易,这时候要把读放入其
中,让生在反复的朗读,品味中体会文章的情感,做到以读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