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天晴了的时候》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在天晴了的时候》诗写于抗日战争时期,作者借诗在表达心中的“淡然”、“宁静”和“暖意”,用象征的手法,歌颂光明和解放,表达了诗人对抗战必胜的坚定信念。
《在天晴了的时候》是戴望舒的一首现代诗歌,全诗原文如下:
在天晴了的时候,该到小径中去走走:
给雨润过的泥路,一定是凉爽又温柔;
炫耀着新绿的小草,已一下子洗净了尘垢;
不再胆怯的小白菊,慢慢地抬起它们的头,
试试寒,试试暖,然后一瓣瓣地绽透;
抖去水珠的凤蝶儿在木叶间自在闲游,
把它的饰彩的智慧书页,曝着阳光一开一收。
到小径中去走走吧,在天晴了的时候;
赤着脚,携着手,踏着新泥,涉过溪流。
新阳推开了阴霾了,溪水在温风中晕皱,
看山间移动的暗绿——
云的脚迹——它也在闲游。
(1)戴望舒此诗写于哪里大学语文扩展阅读
“雨巷诗人”戴望舒的这首小诗,让我们感受到了雨后扑面而来的清爽无比的乡土气息。戴望舒原名戴潮安,中国现代派象征主义诗人,笔名有戴梦鸥、江恩、艾昂甫等。生于浙江杭州。是中国现代着名的诗人。
诗人通过拟人化的手法,用“动态化”的表达方式,为我们绘出了一幅幅雨后放晴的乡村画卷。“泥路”是温柔的,“小草”在炫耀,“小白菊”大胆地试寒试暖,“凤蝶儿”在悠然地闲游。
这些普通的景物,在雨后似乎都焕然一新,让人陶醉、向往,让我们走进了充满想象的童话世界。在语言上,诗人一韵到底,读来富有强烈的节奏感。在感受清新活泼的雨后村景时,似乎又感受到暗藏在诗中的“深意”,令人回味、揣摩。
2. 戴望舒的《秋夜思》 写于什么时期
一、《秋夜思》 写于1935年7月6日,作者留学法国期间。
二、扩展知识:
1、原诗欣赏:《秋夜思》
谁家动刀尺?
心也需要秋衣。
听鲛人的召唤,
听木叶的呼息!
风从每一条脉络进来,
窃听心的枯裂之音。
诗人云:心即是琴。
谁听过那古旧的阳春白雪?
为真知的死者的慰藉,
有人已将它悬在树梢,
为天籁之凭托——
但曾一度谛听的飘逝之音。
而断裂的吴丝蜀桐,
仅使人从弦柱间思忆华年。
2、作品简介:1935年春天,留学法国的戴望舒由巴黎返国,他失去了昔日的爱情与初恋情人——友人施蛰存的妹妹施绛年。在失恋的沉哀中他寻找新的温馨,不久与穆时英的妹妹穆丽娟相恋并结为伴侣。在这首诗里,戴望舒以一个诗人的敏感,从秋夜感觉身体表面的冷想到心的冷。心就是琴,“断裂的吴丝蜀桐”就是一颗受伤的心,虽然心已受伤,但心却未死,它还抱有希望,“从弦柱间思忆华年”。这首诗是戴望舒从感情挫折中引发遐想,有感而作,属于他中期从象征诗向现实主义诗作转型的代表作。《秋夜思》收入1948年2月上海星群出版社出版的诗集《灾难的岁月》
3、作者简介:
戴望舒(1905年11月15日-1950年2月28日),名承,字朝安,小名海山,浙江杭县(今杭州市余杭区)人。后曾用笔名梦鸥、梦鸥生、信芳、江思等。中国现代派象征主义诗人,翻译家。他先后在鸳鸯蝴蝶派的刊物上发表过三篇小说:《债》,《卖艺童子》和《母爱》,曾经和杜衡、张天翼和施蛰存等人成立了一个名谓“兰社”的文学小团体,创办了《兰友》旬刊。
3. 雨巷是戴望舒在 哪里 写的
这首诗写于1927年夏天。当时全国处于白色恐怖之中,戴望舒因曾参加进步活动而不得不避居于松江的友人家中,在孤寂中咀嚼着大革命失败后的幻灭与痛苦,心中充满了迷惘的情绪和朦胧的希望
4. 戴望舒的雨巷是在哪里写的,描写是哪里的风景
这首诗写于1927年夏天,据说,当时戴望舒因曾参加进步活动而不得不避居于松江的友人家中,心中充满了迷惘的情绪和朦胧的希望。当时代理《小说月报》编辑的叶圣陶评价《雨巷》是“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的纪元”,“雨巷诗人”的称号也从此而来。
“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雨巷》写的是梅雨季节江南小巷中的场景,创设了一个有着浓厚象征色彩的抒情意境,把黑暗而沉闷的社会现实暗喻为悠长狭窄而寂寥的“雨巷”,诗人则是在雨巷中彷徨前行的孤独者。但是仍然没有失去希望,诗人笔下的“丁香一样的”姑娘,就是美好理想的象征。
5. 戴望舒 雨巷 的写作背景
戴望舒《雨巷》的写作背景如下;
《雨巷》写于1927年夏天,也就是在血腥的“四一二”大屠杀之后。
但是诗人年仅22岁,曾因投身革命而被捕的诗人,面对笼罩全国的白色恐怖,在痛苦中陷于彷徨迷惘,他隐居在江苏松江朋友家,孤独中嚼味着“在这个时代做中国人的苦恼”以及“夜坐听风,昼眠听雨”。
诗人在阴霾中盼望飘起绚丽的彩虹,可生活贫乏,整天“窗头明月枕边书”,因此诗人只能在“旧时的脚印”、“青春的彩衣”和星光下的盘桓中寻求慰藉。
个性的轻柔、忧郁和时代的重压,促使《雨巷》的诞生,使之成为现实黑暗和理想幻灭在诗人心中的投影,贮满了彷徨失望和感伤痛苦的情绪。
(5)戴望舒此诗写于哪里大学语文扩展阅读:
《雨巷》产生的1927年夏天,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最黑暗的时代,反动派对革命者的血腥屠杀,造成了笼罩全国的白色恐怖。
原来热烈响应了革命的青年,一下子从火的高潮堕入了夜的深渊。他们中的一部分人,找不到革命的前途,他们在痛苦中陷于彷徨迷惘,他们在失望中渴求着新的希望的出现,在阴霾中盼望飘起绚丽的彩虹。
《雨巷》就是一部分进步青年这种心境的反映,戴望舒写这首诗的时候只有二十一二岁。
1927年3月,还因宣传革命而被反动当局逮捕拘留过,“四一二”政变后,他隐居江苏松江,在孤寂中嚼味着“在这个时代做中国人的苦恼”,他这时候所写的《雨巷》等诗中便自然贮满了彷徨失望和感伤痛苦的情绪。
这种彷徨感伤的情绪,不能笼统地说是纯属个人的哀叹,而是现实的黑暗和理想的幻灭在诗人心中的投影。
《雨巷》则用短小的抒情的吟诵再现了这部分青年心灵深处典型的声音,在这里我们确实听不到现实苦难的描述和反叛黑暗的呼号,这是低沉的倾述,失望的自白。
然而从这倾述和自里,我们不是可以分明看到一部分青年人在理想的幻灭后的痛苦和追求的心境,失去美好希望的痛苦在诗句里流动,即使是当时的青年也并非那么容易受着“欺骗”。
人们读了《雨巷》,并不是要永远彷徨在雨巷,人们会憎恶这雨巷,渴望出离这雨巷,走到一个没有阴雨,没有愁怨的宽阔光明的地方。
6. 云大大学语文作业戴望舒的《雨巷》是哪一派诗风的代表
戴望舒的《雨巷》是象征派的代表。
戴望舒(1905.3.5~1950.2.28)现代诗人。又称“雨巷诗人”,中国现代派象征主义诗人。戴望舒为笔名,原名戴朝安,又名戴梦鸥。笔名艾昂甫、江思等。 浙江杭县( 今杭州市余杭区)人。
他的笔名出自屈原的《离骚》:“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 。”意思是说屈原上天入地漫游求索,坐着龙马拉来的车子,前面由月神望舒开路,后面由风神飞廉作跟班。望舒就是神话传说中替月亮驾车的天神,美丽温柔,纯洁幽雅。曾赴法国留学,受法国象征派诗人影响。
7. 戴望舒简介
戴望舒,男,名承,字朝安,小名海山,浙江杭州人。后曾用笔名梦鸥、梦鸥生、信芳、江思等。中国现代派象征主义诗人、翻译家等。曾经和杜衡、张天翼和施蛰存等人成立了一个名谓“兰社”的文学小团体,创办了《兰友》旬刊。
1932年,戴望舒任《现代》编辑。11月初,赴法国留学,先后入读巴黎大学、里昂中法大学。
1938年3月,一起发起成立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5月,抵达香港。8月,主编《星岛日报·星岛》副刊。
1941年底,因宣传革命,被日本人逮捕入狱。
1949年3月,离港抵北平。6月,参加在北平召开的中华文学艺术工作代表大会。后担任新闻出版总署国际新闻局法文科科长,从事编译工作。
1950年在北京病逝,享年45岁。安葬于北京西山脚下的北京香山万安公墓,墓碑上有茅盾亲笔书写的“诗人戴望舒之墓”。
戴望舒能在文学史上留名最大的原因是他所创作的优秀的诗歌,他本人也在二十年代末和三十年代初因为其风格独特的诗作被人称为现代诗派“诗坛领袖”。
戴望舒一生与三位女性有不解之缘,他的初恋是施蛰存的妹妹施绛年,而他的第一任妻子是穆时英的妹妹穆丽娟,第二任夫人是杨静,然而三位女性却并没有哪一位能与他相持一生,最后只留下令诗人的一生难以释怀的爱情悲剧。
(7)戴望舒此诗写于哪里大学语文扩展阅读:
戴望舒着名文学创作介绍:
1、《我的记忆》是现代诗人戴望舒于1927年创作的一首新诗。此诗是诗人咀嚼过去生活的记忆,以其心境所作,此记忆忠实、亲切,是慰藉生活的密友,也是一种心酸而幸福的心境。使读者能直接地感受到诗人所传达的情感和精神,极富自由体诗散文美。
2、《灾难的岁月》是戴望舒最后一本诗集,收录24首诗。前9首诗写于游学法国后期到抗战前夕,为个人心境的抒写,其中交织着关于历史与个体,生与死,永恒和有限的人生沉思。后16首诗写于抗战期间,诗风转换,写出了个人的创痛和渴望,写出了民族的集体创痛和渴望。
3、《望舒草》诗集,戴望舒作。1933年出版。收诗四十一首。大多抒发忧郁、伤感的情绪和寂寞的心境。艺术上受法国象征主义诗歌和中国古典诗词影响,善于通过意象、情绪和节奏的自然流动来暗示个人哀愁。是中国现代派诗歌的开拓者之一。
4、《戴望舒诗集》,戴望舒作,分三部分,一望舒诗稿,二灾难的岁月,三集外。
8. 戴望舒《雨巷》指的是哪儿
戴望舒《雨巷》指的是杭州的大塔儿巷。
因为戴望舒1905年出生于杭州大塔儿巷11号。这条中河边幽静悠长的小巷,东出皮市巷南段,西接上华光巷,戴望舒在这条小巷中度过了他的青少年时代。
不过,大塔儿巷戴宅今已不存。《雨巷》一诗就是他的这种心情的表现,其中交织着失望和希望、幻灭和追求的双重情调。 据此推断应是大塔儿巷。
(8)戴望舒此诗写于哪里大学语文扩展阅读:
戴望舒是一个现代派诗人,《雨巷》是他早期的代表作,该诗写在大革命失败以后,发表于1928年。戴望舒出身很好,有很高的文化修养,同时也追求进步的理想。大革命失败后,他四顾茫然。
戴望舒这样有很高的文化修养的青年,在面临社会的重大转折时,往往会产生一种迷惘的情绪。单从艺术创作角度讲,他将自己的艺术修养以及当时迷惘困惑的心情,都诉诸诗歌,用非常优美的抒情的方式,来表达当时痛苦无助的心情。
9. 戴望舒原籍是哪里的
戴望舒(1905—1950),原名戴朝鬠,又名戴梦鸥,笔名林泉居,原籍浙江杭州。20年代中叶就在诗坛初露头角,到了30年代成为极具影响力的“现代派”代表诗人。其早期诗作受法国象征诗派影响较深,致力于在诗中表达某种意象。《雨巷》是其代表作之一,在语言的锤炼,象征词和比喻的运用上独树一帜。1938年5月,他从上海来到香港,居港长达11年之久,一直到1949年春才离港回内地,居港时间约占其生命历程的1/4。
戴望舒到香港后,由陆丹林介绍,主持了《星岛日报·星座》的编辑工作。他希望“星座”副刊能为它的读者忠实地代替天上的星星、港岸的灯光,“同尽一点照明之用”。确实,“星座”成为了群星汇聚的地方,连他自己都说,没有一位名家不在“星座”上发表文章。“星座”作为抗战文艺的重要阵地,为香港文坛带来了一股清新的活力。“星座”在他主持下坚持了三年半时间,到1941年12月,香港沦陷后,“星座”易名为“战时生活”,由他和叶灵凤等合编。除了主持“星座”,1939年5月,他又与张光宇等合编《星岛周报》;7月,又与艾青合编诗刊《顶点》;与徐迟、叶子健、冯亦代等合编英文月刊《中国作家》,是第一份向海外宣传的文艺刊物。1939年初,他与楼适夷、许地山、欧阳予倩等被文协推为香港分会筹备员,并于3月26日选为文协留港会员通讯处首届干事,兼任研究部和西洋文学组负责人、《文协》编辑委员,成为文协香港分会的中坚分子。
1937年至1941年间,香港的政治气候特殊而微妙,在统一战线的旗号之下不断地有暗流涌出。戴望舒作为文协香港分会的中坚力量,在文艺界显得异常活跃,不时周旋在左右翼文艺界夹缝之中。他既热心地向居留在香港的内地文化人约稿,又为援助叶紫的遗族而四处募捐。形势的恶劣,使他从以往的诗的狭窄情调中走出来,面对民族的苦难,唱出了救亡的新声。
1942年春天,日军在攻陷香港后,将留港的各界知名人士逐一逮捕审问。戴望舒也被日本宪兵逮捕入狱,在狱中遭受几个月的酷刑折磨。后经叶灵凤托人营救,才得以保释出狱。出狱后,他住在叶灵凤家里,先是与人合伙开了一家书店,后来担任了《华侨日报·文艺》的编辑工作。除了这家副刊外,他还相继主持了另外三家报纸的副刊,即《香港时报》的“香港文艺”副刊,《香岛日报》的“日曜文艺”副刊,以及《新生日报》的“新语”副刊。其中“新语”副刊于日本投降后的1945年底出版。
戴望舒的诗先后结集出版的有《我底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和《灾难的岁月》。其中《灾难的岁月》收入他在1934年至1945年间所写的共25首诗,除前面9首外,其余的全是他在香港期间的作品。在日军的牢里,他创作了着名的《狱中题壁》,这首诗写于1942年4月,一直被视为戴望舒的不朽之作,诗人对于祖国的拳拳之心,对于自由的深切渴望,以及对于胜利的百倍信心,都在这字里行间跳跃着。从这首诗还可以看出,诗人已经从过去的灰色和落寞人生的泥淖里毅然跨出来,从“血染的土地”看到希望,从苦难人民中感受到“新的力量”,从而展示了一种对于人生价值的肯定的乐观主义精神。
抗战期间,戴望舒在香港还做了翻译外国文学作品和整理文学遗产的工作。译诗和他的创作几乎是同步的。由于他精通法文和西班牙文,并得到“庚子赔款文化委员会”的翻译合约,他把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的《唐·吉诃德》译成中文。这本书到1938年11月时已译了3/10,本来按他的估计,“大约尚须两三年”,可是不知什么原因,此译本一直没有问世。除此之外,他还翻译了《西班牙抗战谣曲选》和《苏联文学史话》等。
戴望舒对中国通俗文学的史料研究具有浓厚的兴趣。他于1941年1月4日,在《星岛时报》上开设一个“俗文学”周刊。该周刊以中国古代戏曲、小说为研究对象,相继发表了容肇祖、孙楷第、柳存仁、赵景深、谭正壁、吴晓铃、杨荫深、罗常培、冯沅君及戴望舒等的学术论文。戴望舒在这期间对于中国俗文学所作的考订工作,后来由吴晓铃编辑而成《小说戏曲论集),于1958年由北京作家出版社出版。
10. 戴望舒的《雨巷》的写作背景是什么,诗中的艺术手法有哪些,还有作者的感情是什么样的
一、写作背景
《雨巷》写作于1927年夏天。1927年3月,戴望舒因宣传革命而被反动当局逮捕拘留过,“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他隐居江苏浙江,在孤寂中戴望舒写出了“在这个时代中国人的苦恼”(《望舒草·序》),他这时候写《雨巷》便自然是贮满了彷徨、失望和感伤、困苦的情绪。
二、艺术手法
1、变幻文法结构,经过巧妙组合,实现由散文到诗的转化。
《雨巷》令人叹为观止的是作者绝妙地切割散文式长句而又浑然天成组成了现代诗的神形兼备的能力。以第一节为例: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寞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如此排列即成了散文。
2、复沓句式的妙用。
以第三节为例“象我一样”“象我一样地”第四节“象梦一般地”“象梦一般地凄婉迷茫”等连贯上下句式,可以说是诗歌内在的巧妙拉长,形成了诗歌回环叠唱的效果,使阅读时有起势—强调—飞跃的递进效果。复沓也表现在《雨巷》首尾两节上,从而使诗歌节奏显得整齐和谐。
3、词的重叠运用。
有时在同一行诗中,如“悠长,悠长”,有时在两行诗的隔开处,如“哀怨,哀怨又彷徨”,有时在诗节的分开处,如二、三节间的“彷徨”。
词的重叠把时值相同的顿复沓化了,从而形成了舒缓悠扬的节奏。《雨巷》在音节运用上又是灵动、变化而富有生命力的。
4、诗歌的押韵 。
《雨巷》共7节,每节6行,每行押“ang”2到3次,如雨巷,悠长,彷徨,姑娘,芬芳等在诗行中反复出现使得音节舒缓悠扬。
5、不但使用“ang”的韵尾、用音节的舒缓悠扬来增添幽深空蒙的意境,而且在修辞上也使用了排比的手法来增添幽深空蒙的意境。
“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这句是排比。这几句字数相同,结构相似,用排比手法把丁香姑娘刻画得非常妩媚,但却带着淡淡的忧愁,表现诗人对美好理想的追求,但理想又难以实现的惆怅。同时反复吟咏也增强了诗歌的音乐美,营造了一种幽深空蒙的意境。
三、表达的感情
诗人借“丁香一样的姑娘”表达一种追求美好理想的愿望,以及理想幻灭后的空虚和伤感,从而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失望,也是当时不满现实又找不到出路的知识分子共同的复杂内心世界的表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