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语言文字 > 哪个版本语文有鹿柴这首诗

哪个版本语文有鹿柴这首诗

发布时间:2022-01-27 07:33:01

❶ 《鹿柴》这首古诗的题材是什么

《鹿柴》 唐 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译文

幽静的山谷里看不见人,只能听到那说话的声音。

落日的影晕映入了深林,又照在青苔上景色宜人。

注释

(1)鹿柴(zhài):“柴”同“寨“,栅栏。此为地名。

(2)但:只。闻:听见。

(3)返景:夕阳返照的光。“景”古时同“影”。

(4) 照:照耀(着)。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创作背景

唐天宝年间,王维在终南山下购置辋川别业。鹿柴是王维在辋川别业的胜景之一。辋川有胜景二十处,王维和他的好友裴迪逐处作诗,编为《辋川集》,这首诗是其中的第五首。

❷ 鹿柴的古诗

鹿柴的古诗如下:

鹿柴

【作者】王维 【朝代】唐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译文

幽静的山谷里看不见人,只能听到那说话的声音。

落日的影晕映入了深林,又照在青苔上景色宜人。

注释

鹿柴(zhài):“柴”同“寨“,栅栏。此为地名。

(2)哪个版本语文有鹿柴这首诗扩展阅读

有人将诗歌称为“时间的艺术”,因为好诗总是撷取最富表现力的瞬间,通过艺术的点化,使之成为永恒。王维的这首《鹿柴》便是如此。

诗人以他特有的敏感,把握住了“空山人语响”和“返景入深林”的一刹那间,营造出一种永恒的幽静空寂的意境。明李东阳《怀麓堂诗话》评曰:“淡而愈浓,近而愈远,可与知者道,难与俗人言。”

明人胡应麟和清人王士都曾说,王维《辋川集》诸诗“字字入禅”。此言虽或有夸张,但王维的山水诗的确常常透出一种“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禅意,读来使人“身世两忘,万念皆寂”。

因为王维是以一颗清净、虚空的心去观照自然,这使得他的这类诗中,虽然有声有色,有响有动,却始终是以寂静为旨归的。这种寂然的心境,自然与王维长期受佛教尤其禅宗思想影响有关。也正因如此,后人尊王维为“诗佛”。

对于这首诗中的“禅意”,今人李泽厚作过进一步的生发。他在评《鹿柴》和《辛夷坞》、《鸟鸣涧》三首诗时说:“一切都是动的。非常平凡,非常写实,但它所传达出来的意味,却是永恒的静,本体的静……这便是在‘动’中得到的‘静’,在实景中得到的虚境,在纷繁现象中获得的本体,在瞬刻的直感领域中获得的永恒。

自然是多么美啊,它似乎与人世毫不相干,花开花落,鸟鸣春涧,然而就在这对自然的片刻感悟中,你却感到了那不朽者的存在……运动着的时空景象,都似乎只是为了呈现那不朽者——凝冻着的永恒。”或许,正是在诗中所描绘的那一瞬间,诗人再次顿悟到了生命的本质——那就是“永恒的静,本体的静”。

❸ 鹿柴,这首诗

鹿柴》

作者: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王维 (701-761)字摩诘(jié),唐代大诗人,和李白同龄.他是大画家,最善于描写山水景物和田园风光,成为山水田园诗派的杰出代表.宋朝大文学家苏轼说: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①鹿柴――辋川的一个风景区。辋川在今陕西省蓝田县,是王维晚年隐居的地方。他在这里经营了一个很大的山间别墅,风景非常优美。

②但――只是。

③返景――落日的光辉。

④复――又,进而。

鹿柴,鹿声的木栏。这个风景区何以如此命名?有人解释说,因为这里山空林密,是一个麋鹿出没的地方。从王维这首小诗看来,这解释也许不是牵强附会的吧。但诗人所歌咏的,并不是山林间的麋鹿,而是这里静谧幽深的自然环境。

诗的前两句,主要是从音响着眼的:独坐空山密林,终日不见人影,冉冉是无边的寂静,只是偶尔有人从林边走过,那喧响的谈话声才将这寂静打破,然而,在一时的喧响过去之后,林中的寂静不是越发的深沉吗?“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南朝梁人王籍《入若耶溪》诗句),对于这样的情景,古人是早就深有体验的。

后两句换了一个角度,描写光线:林深树密,阳光衡少,待到夕阳西下的时候,才有几道余光斜射进来,把地上的青苔照得一片明亮。正如闪电能显现夜的黑暗一样,这一点点亮光,反而使人更分明地感到这里的昏暗、幽深。而且,地上长满青苔,也是阳光长期照射不到的结果。

王维是一位多才多艺的诗人,音乐、绘画方面的精深造诣,使他对声响、光线具有特殊的敏感和兴趣。在这首写景的小诗中,他运用自然界喧与静、明与暗相反相成的原理,借人语的喧响和落日的斜晕来衬托鹿柴山林中的静谧幽深,而这幽静的环境气氛,恰好是对于嘈杂纷扰的官场感到厌倦的诗人所渴求、向往的啊!

苏轼赞美王维“诗中有画”,他的话并不全面,王维的诗中还有音乐。这首绝句所以被人津津乐道,就因为它是诗、画、乐的和谐的统一。

❹ 鹿柴一古诗…的全文古诗

王维(701—761),唐代着名诗人,字摩诘,蒲州(今山西省永济县)人,祖籍太原祁州(今山西省祁县)。因官至尚书右丞,人们又叫他“王右丞”。他有很多方面的艺术才能,能诗善画,还擅长书法、音乐,精通佛理。王维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杰出代表,与孟浩然齐名,并称“王孟”。 他继承和发展了谢灵运开创的写作山水诗的传统,对陶渊明田园诗的清新自然也有所吸取,使山水田园诗的成就达到了一个高峰,因而在中国诗歌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北宋大诗人苏轼曾赞誉他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鹿 柴
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诵读:
语气要连贯,语调要平缓,营造一种清新宁静的气氛,将听者带入幽深的山林之中。
注释:
①鹿柴:辋川的地名。②但:只。③闻:听。④返景:返照的阳光。景,同“影”,日光。⑤复:又。⑥青苔:深绿色的苔藓植物,生长在潮湿的地面上。
译文:
空旷的山谷里看不见人影,只能听到人说话的声音,返照的阳光射进幽深的树林,又映照在青苔上。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鹿柴附近的空山森林在傍晚时分的幽静景色。前两句以人的话语声来反衬空山的幽静,着重从听觉方面描写环境。后两句以夕阳返照来反衬山林深处的幽暗,是从视觉上来描写环境。听觉与视觉相结合,构成了一幅空山人语、深林夕照的静美画面。从中我们能够体会到诗人对大自然的细致观察、潜心默会,和他偏于冷寂的审美趣味。
[

❺ 福建语文教材有鹿柴这首古诗吗

这首诗写出了作者在山间别墅所观察到的山空林深、夕阳返照的黄昏景致。前两句写接近傍晚的时候,空旷的山间已经看不见人的踪影,只是从树林深处,还隐约能听到一些断续的话语声。这里的“响”,不是喧闹的意思,而是声音的意思。用一个“响”字衬托,更显出空山深林的幽静。后两句写夕阳的余辉,横斜地透过浓密的树林,重新照射在贴近地面的青苔上。由于林深树密,绿荫如盖,白天的阳光无法穿透。一个“复”字透出只有早晚横射的光线才能进入林中。这样一形容,更增添了一种寂静幽深的感觉。

❻ 古代诗歌阅读语文 鹿柴出从我题材内容看,这是一首什么诗

《鹿柴》是一首写景诗。
《鹿柴》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这首诗写一座人迹罕至的空山,一片古木参天的树林,意在创造一个空寂幽深的境界。第一句先正面描写空山的杳无人迹,侧重于表现山的空寂清冷。之后紧接第二句境界顿出,以局部的、暂时的“响”反衬出全局的、长久的空寂。第三、第四句由上幅的描写空山传语进而描写深林返照,由声而色。

鹿柴
朝代:唐代
作者:王维
原文: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译文
幽静的山谷里看不见人,只能听到那说话的声音。
落日的影晕映入了深林,又照在青苔上景色宜人。

❼ 鹿柴有两首古诗吗

不,只有一首诗。

原文: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鹿柴》描写鹿柴傍晚时分的幽静景色。诗的绝妙处在于以动衬静,以局部衬全局,清新自然,毫不做作。落笔先写"空山"寂绝人迹,接着以"但闻"一转,引出"人语响"来。空谷传音,愈见其空;人语过后,愈添空寂。最后又写几点夕阳余晖的映照,愈加触发人幽暗的感觉。

❽ 鹿柴这首诗作者是谁

《鹿柴》是唐代诗人王维的山水诗中的代表作之一,是他隐居辋川时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鹿柴附近的空山深林在傍晚时分的幽静景色,充满了绘画的境界,反映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尘世官场的厌倦。全诗如下:
《鹿柴》
【唐】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译文】
幽静的山谷里不见人,只能听到那说话的声音。
落日的余辉映入了深林。返照在青苔上景色宜人。

❾ 鹿柴这首诗

《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白话译文:山中空旷寂静看不见人,只听得说话的人语声响。夕阳的金光直射入深林,又照在幽暗处的青苔上。

这首诗描绘的是鹿柴附近的空山深林在傍晚时分的幽静景色。诗的绝妙处在于以动衬静,以局部衬全局,清新自然,毫不做作。落笔先写空山寂绝人迹,接着以但闻一转,引出人语响来。

(9)哪个版本语文有鹿柴这首诗扩展阅读:

大凡写山水,总离不开具体景物,或摹状嶙峋怪石,或描绘参天古木,或渲染飞瀑悬泉,其着眼点在于景物之奇。而此诗则从一个奇特的现象着笔:“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层岩迭嶂,看去空无一人,可是有时会突然听得朗朗笑语,但由于回声的多重反射,一时间很难判断人声究竟从何而起。人们大约都有类似的经验,本来很平常。

但是将这种视觉与听觉互补的观察事物的方法以诗的形式加以表现,就不能不说是一个创造。从诗的表现说,它别出新意,不蹈故常;从作品的接受者说,是那样新奇有趣,俨如身临其境,由此引起积极的情感活动。

❿ 古诗 鹿柴

《鹿柴》唐代: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释义:

幽静的山谷里看不见人,只能听到那说话的声音。落日的影晕映入了深林,又照在青苔上景色宜人。

作者简介: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

(10)哪个版本语文有鹿柴这首诗扩展阅读:

创作背景:

鹿柴是王维在辋川别业的胜景之一。唐天宝年间,王维在终南山下购置辋川别业。辋川有胜景二十处,王维和他的好友裴迪逐处作诗,编为《辋川集》,这首诗是其中的第五首。

赏析:

这首诗犹如一支天人合一的交响乐曲。诗的前两句是:“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释义:“在空寂的山林中,偶然传来几声人语)”

其实,这里的“响”,当回声讲。初中语文课本有一篇标题为《三峡》的课文,是北魏时郦道元的作品。其中形容三峡猿猴的叫声时,就用了“空谷传响”这个词。课文下面这样注解:“空荡的山谷里传来了回声。响,回声。” 这个注解非常正确。

王维这首诗前两句写的环境,与《三峡》写的环境类似:都是空旷的山谷,都有回声。区别只在于,郦道元写的是猿猴啼叫的回声,而王维写的是“人语”的回声罢了。

没有“人”,就不可能有“语”;没有“空山”,就不可能有“响”。诗中的“人”,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是几个人;可以是王维的友人,也可以是山中其他的人。不管是谁,他们都与“空山”汇成了一支乐曲。

它既是人的音乐创造,又是美妙的天籁!它是大自然与诗人相融的杰作,它是天人合一的交响乐曲。

诗的后两句是:“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景,是阳光,这是夕阳的光辉返照在深山中的密林里,与林中的青苔相会了。夕阳的光辉是红色的,而青苔是绿色的。红绿相间,红绿相融,一个招人遐想的境界。

这首诗献给读者的,不是一般的只是描绘自然风景的图画,而是一幅物中有人、人中有物的物我一体的奇妙画图。《鹿柴》是以动写静,意在展现辋川恬静优美的田园风光,表现诗人隐居山林、脱离尘俗的闲情逸致。

阅读全文

与哪个版本语文有鹿柴这首诗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653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320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255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943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795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308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206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618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28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937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969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389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599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738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158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251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541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337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02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