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浅谈如何在语文课堂中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发展性评价
安徽省合肥市铁四局中学小学部 陈娟学生的发展是一个过程,是多方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有效的语文课堂发展性评价将会极大提高学生学习语文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语文学习的动力和潜能。这种评价强调在语文课堂中对学生发展的不断关注,对学生学习进展与行为变化的进行适时的评价。新课程标准要求建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评价体系,课程改革后,我们依据什么来评价学生呢?《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个方面进行评价。”“语文学习具有重情感体验和感悟的特点,因而量化和客观化不能成为语文课程评价的主要手段。”经过对自我教学的反思和对其他课的观察和研究,我觉得在课堂中实施有效的学生发展性评价要注意以下几点:1.评价要整体关注三维课程目标三维的课程目标是一个整体,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互相联系,融为一体。在教学中,学业内容的学习和非学业内容的学习是密不可分的,是在同一个过程中完成的。非学业评价的内容是新课程培养目标的一个重要部分,这种评价应与学业评价紧密结合,应注重学生的体验,注重实效,评价结果要采用质性描述的方式。评价方法上,在课堂教学中巧用评价介质,不仅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还对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创新精神、合作能力、学习习惯等方面进行评价。在教学实践中我已经从开始的奖红星、贴红苹果等方式到能够根据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设立一些具有促进学生发展性的奖项,如“合作小明星”、“思考小博士”、“进步小明星”“书写小明星”。评价的内容立体多元化,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使其能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课堂上我关注孩子每一方面的发展,对于某一方面表现出色的都给予肯定。下面是我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个案例。有一学期我们班转来了一个新学生,他过去在农村长大,方言较重,加之有点结巴,讲起话来很难让人听懂。刚开学的几次语文课他都静静地做在那里,专心致志地听讲,却一言不发,这种情景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不踊跃发言,不参与课堂活动,又怎能提高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呢?如果在他主观意识不愿意的情况下,老师“强制性”让他站起来回答问题,也许会使他不知所措,适得其反。因而,我决定寻找时机,鼓励他发言。这天我们上的课文是《狐假虎威》,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生动鲜明的角色语言,让许多孩子都想在自己感悟理解的基础上,大声读读课文中的对话。一拨拨孩子的声情并茂的角色朗读,把全班带入了童话的王国。在最后一次角色表演朗读时,我欣喜地发现坐在拐角的王蜂似举非举地微微地抬起了自己的手,眼睛紧紧地盯着我,似乎在问:我能试试吗?我毫不犹豫地点了王蜂的名字,并让他朗读狐狸所说的话。读旁白部分的同学很顺利地完成了自己的任务,轮到王蜂了,他刚一张口读完第一句话,几乎全班同学都被他“与众不同又略带结巴”的声音逗笑了,几个调皮鬼还乘机评论起来,“他读书怎么这样呀?”“他是在读书吗?”……本来井然有序的课堂象炸了锅一样,乱作一团。王蜂的脸“唰”地一下变红了。我马上做出了安静的手势,班上立刻变得鸦雀无声。我环视了一下全班同学,停了三秒没说话,部分同学已意识到自己刚才的举动不好,低着头,不敢看我的眼睛。我说:“老师现在最想对王蜂说的话,你们知道是什么吗?”“不知道”这时,我来到王蜂面前,伸出大拇指,对王蜂大声说:“你真了不起!”很多同学被我的动作及话语惊呆了,“王蜂同学过去一直生活在农村,由于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他的普通话说得不太标准,不够流畅。今天他站起来发言,有可能会招来其他同学的嘲笑,但他没有退缩,没有封闭自己,敢于在全班同学面前展现自己,这种知难而上、勇于挑战自我的行为,不令我们啧啧称赞吗?难道我们不应该向王蜂同学学习吗?”听完这些,许多同学都向王蜂投去了敬佩的目光。“同学们,王蜂同学由于自己的努力,在写字方面取得了明显地进步,我相信他在说话、读书方面,通过自己不断地实践锻炼,也一定会有所收获的。” 我刚一说完,全班自发地爆发出了雷鸣般的掌声。在我的鼓励下,王蜂同学继续朗读,这一次学生们没有哄堂大笑,而是耐心地听,而后真诚地帮他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在这个案例中,教师“出乎意料”的赞扬,不仅使学生对王蜂同学勇于展现自我的行为投去了敬佩的目光,而且也使王蜂同学获得了继续发言的自信心。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不仅仅关注他们的学习成果,还要关注他们的情感、品质等多方面的发展。教师要善于从课堂上发现学生不同方面的闪光点,去加以点拨、引导,让学生树立努力奋进的积极态度。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对学生的表现,给予适时激励性的肯定,进行发展性评价。2、课堂教学自始至终贯穿灵活评价 评价,作为师生交流的有效方式,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教师这些看似平常而又不平常的话语,是孩子们的阳光,是课堂生命,极大地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和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空间。 评价还可以渗透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当中。比如在教学《乌鸦喝水》这课时,我出示自学要求,让学生自学课文第二小节。我观察到除少数学生还忙于翻书以外,其他同学都能很快的完成。教师或微笑着竖起大拇指,或点点头表扬做得对的学生,并及时纠正几个不会的孩子。这样寓及时评价和反馈于教学之中,既做到心中有数,照顾了差异,又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效果。在学习过程中也可以适时的进行评价。学习《怀素写字》这课时,学生书写田字格里的生字,我发现一个学生写字不够专心,懒洋洋地趴在桌子上,于是,我就说哪位同学能够象怀素那么认真地写字呢,成为第二个怀素呢?大家都齐唰唰地坐端正了,坐姿比以前更正确了,那个不专心写字的孩子,受其他孩子感染,身体也坐直了。可见,贯穿教学的发展性评价,机会多,范围广,效率高,操作性强,更能体现因材施教、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更善于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更能发挥评价的激励和调控功能。
3、 认识自我、参与评价 专家指出,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自我反省与自我监控能力,让学生参与对他人的评价过程则是一个学习与交流的过程,不仅能够更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优势与不足,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让学生学会交流、合作与分享。课堂中不应只有老师对学生的言行给予关注和评价,也应加强学生自我认识、自我反省、自我评价的能力。如学生朗读完一段课文后,教师可以问学生:“你对自己的朗读满意吗?”学生认识到自己不足之处,在时间允许情况下,可让学生再读一遍,体会改进后的成功和喜悦。在小组合作学习结束后,教师可引导学生简单评价一下自己在小组中的表现是否出色?与他人合作交流开心愉快吗?学生在自我评价中更加清楚地审视自我,改进自我,增强学习的主动性。从这些可以看出,评价的主体应该是学生,教师应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将评价的权力交给学生,让学生自评、互评,教师的任务是指导、监控、展示学生的评价活动。
4、 教师评价要有科学性、艺术性教师的评价用语也要注意适度。有的教师喜欢经常用“太棒了”、“好极了”、“你真聪明”、“老师太喜欢你了”等语言评价学生的作业或发言。我认为,这种评价用词过分,用得多了,则起不到激励作用。因为这种评价缺少具体的指向,并且是浅层次的评价。教师的评价用语应有针对性和导向性。在教授《台湾的蝴蝶谷》这堂课中,我以和蔼可亲的微笑面对每一个学生,努力创造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在学生发言过程中做到耐心细致地倾听。有些学生朗读流利,声情并茂,我马上会给予及时赞许,如:“我都被你的朗读深深陶醉了”; 发言流畅自然,观点正确鲜明,可以表扬到“你讲得真好,听了你的描述,我马上就想飞到蝴蝶谷去游览一番”“你真是一只爱动脑筋的小蝴蝶”;回答问题、诵读课文不够令人满意的,我则鼓励他们,不要气馁。如:“你认为自己读得怎么样?你能再试试吗?我相信这一次你一定会比上一次读得好”“没关系,再想想,好吗?” ;有学生解题方法新颖,我评价到:“你的想法很独特,看来你是个爱动脑筋的好孩子!”;有学生提出了与他人不同的看法,并清楚地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可评价:“你善于倾听别人的发言,敢于提出自己的不同意见,是一种很好的品质,而且概念清楚,用词准确,善于从多角度去思考问题,真是棒极了!”这样的评价高层次地肯定了学生的表现,也为全班提供了学习的榜样,具有鲜明的导向性。这就从专业化的角度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应该具有发现问题的敏锐力、快速解决问题的反应力,要求我们教师要有更高的认知水平。在语文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发展性评价,将会使我们的语文课堂增色增辉。随着语文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它还需要我们不断的琢磨,研究,以达到更好的评价效果。
㈡ 小学语文课堂评价语
1.留意指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教师不要把自己的意见强加给学生。
2.不过早地出现结论,肯花时间让学生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探究时间和体验的机会。
3.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交往互动的过程。教师能有意识地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
4.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科学合理地进行分工合作,会倾听别人的意见,能够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遇到困难能与其他同学合作、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5.教师能按照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的体系进行有序教学,完成知识、技能等基础性目标,同时还要注意学生发展性目标的实现。
6.新的课程观认为“世界是学生的教科书”,新教材具有开放性的特点。教师能善于用教材去教,能依据课程标准,因时因地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注重联系社会变革和学生的生活实际。
7.课上出现了教学内容泛化的现象,教材备受冷落,学科特有的价值没有被充分挖掘,学科味不浓。
8.教师能合理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对学生的即时评价具有发展性和激励性。
9.学生能够自学的内容,教师让学生自学;学生能够自己表达的,教师鼓励学生去表达;学生自己能做的,教师放手让学生去做。
10.在课堂上教师不仅解放学生的耳,还解放学生的脑、口、手。
㈢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实施发展性评价
发展性教学评价,是指评价不再仅仅是甄别和选拔学生,而是促进学生的发展,促进学 生潜能、个性、创造性的发挥,使每一个学生具有自信心和持续发展的能力.其实施的关键是要求教师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核心是重视过程的总评价.多种形式结合的评价方式、评价手段,使评价的诊断和发展功能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既反映学生全程学习结果又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手段作为新课程的评价理念而提出的过程性评价,目前还找不到权威的定义. 但可以这样来理过程性评价的“过程”是相对于“结果”而言的,具有导向性,过程性评价不是只关注过程而不关注结果的评价,更不是单纯地观察学生的表现.相反,关注教学过程中学生智能发展的过程性结果,如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等,及时地对学生的学习质量水平做出判断,肯定成绩,找出问题,是过程性评价的一个重要内容. 过程性评价的功能主要不是体现在评价结果的某个等级或者评语上,更不是要区分与比较学生之间的态度和行为表现.从教学评价标准所依据的参照系来看,过程性评价属于个体内差异评价,亦即“一种把每个评价对象个体的过去与现在进行比较,或者把个体的有关侧面相互进行比较,从而得到评价结论的教学评价的类型”.评价的功能主要在于及时地反映学生学习中的情况,促使学生对学习的过程进行积极地反思和总结,而不是最终给学生下一个结论.说简单点,就是把学生学习的过程及效果用量化的形式评价出来比如说,上课回答问题,加分,主动回答,加分根据作业情况打分根据小测验的情况打分,等等表现性评价(performance assessment)是在20世纪90年代,美国兴起的一种评价方式.它是在学生学习完一定的知识后,通过让学生完成某一实际任务来评价学生的学习状况,包括表现性任务和对表现的评价.它的评价方式有别于传统的纸笔测验评价,是对学生能力行为进行直接的评价. 表现性评价的特点: 1、 评价时要求学生演示、创造、制作或动手做某事. 2、 要求激发学生高水准的思维能力和解题技能. 3、 使用有意义的教学活动作为评价任务. 4、 唤起真实情景的运用. 5、 人工评分、人工评判而不是机器评分. 6、 要求教师在教学和评价中担任新的角色.
㈣ 小学五年级语文优质课评语怎么写
一、优质的语文课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是语文课程标准中最核心的理念,传统的语文教学实行教师主讲,学生主听,评价一堂课往往是教师教得怎样,讲得如何,很少考虑学生学得怎样.这种以讲为中心的教学,使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新课程要求以学生的学为主,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也就是说新课标下对语文优质课评价的前提是语文教学是否为了学生的发展.学生的发展是确定评价的根本性依据.评价一节课是否为优质课,首先要看教师能否激发出潜藏于学生身上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能否充分发挥出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成为语文课堂教学的主动参与者、问题的发现者、合作探究的解决者.当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不是否定教师的主导作用,如果语文课堂上教师只任凭学生无目标地讨论,对错误的认识一味地夸赞,这不是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性的表现,这是教师主导的无作为行为,那是放羊式教学,真正的语文优质课,不但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还要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要善于根据教学三维目标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对动态生成目标进行整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引领、点拨、纠正、提升,使语文课堂真正互动起来,朝着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的轨道健康行进.
二、优质的语文课应给学生感悟与思考的时空
在很多公开课或优质课竞赛中很多教师一个问题刚提出,学生还没有认真思考或没有思考清楚,就急不可待地把答案强行灌给学生,或想方设法的把学生的思维往自己预设好的答案上拉,有的语文课学生甚至连课文都未认真地读一遍就开始讨论,这样的语文课没有给足学生感悟和思考的时空,似乎我们的语文课就是为了完成一些任务而非发展我们学生的思维,似乎我们的语文课是为了讲清一个答案传授一点知识,而非让学生学会探索,学会去思考发现.事实上,缺少学生感悟、思考的课是没有深度的,绝不是好课,学生学习不仅是为了获取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独立思考,成为有思想的人,爱因斯坦曾说:要把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能力始终放在首位.不要认为表面热热闹闹的课就是一堂好课,真正的语文优质课并不取决于表面,而取决于学生脑力劳动的状况,从这个意义上讲,能引导学生积极思维的课才是好课,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真正的课堂应当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一个语文教师如果不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这样的课肯定不是优质课,真正好的语文课肯定要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激发学生的思考兴趣,养成学生善于思考的习惯,创设学生感悟和思考的时空.
三、优质的语文课应上得扎实高效
扎实包含两方面的意思,一是说教师要有扎实的教学功底,教学语言简练生动、幽默风趣,教学思路清晰,教学设计精巧,能高屋建瓴,驾驭学生的思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效果高效;二是说一节课下来学生学得很扎实,有些喜欢搞花架子的华而不实的课是做课,是做秀,这种课不是常规的语文教学,误导了教师,真正的语文优质课应是常规语文课堂教学的自然呈现,有些公开课看起来很活,但上得虚无缥缈,学生所得甚少,学得不扎实,比如,文言文不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课文,自主疏通文意,积累常见文言词语,一上文言文就开始讨论,学生还没有弄懂大意就马上搞课外延伸;再如上《最后一课》时,还没有反复品读课文、品味语言及人物心理就要求学生讨论爱国,甚至用大半时间进行辩论,这种不立足于文本的解读,不立足于品味语言的课不是语文课,是思品课,更谈不上优质了,真正的优质语文课应上得精实,让学生学得扎实,上出极浓的语文味,这就要求教师要深钻教材,把握准文本,对教学内容有明确的认识并精心选择最佳突破口,要选择学生语文学习中最感兴趣、最棘手或久疑不解的知识点,引导学生紧扣文本,深入思考文本内涵,深入揣摩体味语言及写作之精妙,培养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真正让学生把教学目标落到实处,学生学得扎实,那些不实在,搞教学模式化,玩花架子的课,不能认定为优质课.
㈤ 小学语文综合学习评价表评语怎么写
准确;以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为主。教学方法能用最新的教育观念指导自己的教学,为学生创设一个保证每个学生都能按照自己的个性进行自主学习的异步或同步教学情境、创新式的课堂作业。授课教师 得分 等级 评价者 备 注优秀。 15% 新颖有趣、“新”、自然、结构精巧的文章;教态亲切,让学生感到熟悉而新鲜、处理和使用,敢于创新;能让学生产生想继续学习。能合理地让学生进行“积累,效果明显。 10% 知识面广、个性和知识。 10% 板书合理并有创意;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学生活动实现“自主。教学手段合理运用各种教学媒体(含板书)、技能、视野辽阔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表项目评价标准权重得分教师素质知识技能语言规范、学生和教师实际。能设计针对性的、探索性问题、表现、合作,健康的心理感染学生,学生能有自己的心得、生动、文字精美,善于培养学生的能力。能恰到好处地评价学生的态度,提高综合素养;根据教材特点和课型特点设计教学过程,具备立体感。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灵活多样,善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切合文本;发现人文因素:80—89 合格,内外贯通,并有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 10% 能给学生质疑探究的机会,从整体上达到教学的“三维”目标,善于应变、开放式语文教育。教学效果课堂教学体现“实”,体现综合性,体现“对话”;课堂中能应用新知识。 20% 学生有自主学习的习惯,实施人文教育,学生能够提出问题,学生的求知欲望应得到满足、丰富;学生的学习成果当堂能够得到巩固,信息处理综合能力强,并自觉贯彻到教学中去,实现个性化语文学习,深入学习的学习欲望,对教材有创造性的理解:60—79 不合格、简洁,善于点拨,培养学生基本的语文能力,能提出看法或疑问;课堂时效性强、新方法、能力,不同程度的学生均得到应有的发展;善于开发有活力的语文学习资源。 10% 能突破课堂。能够指导学生写字体美观,有个性化语言风格。 15% 能多角度利用教材、和谐感。设计思想能立足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有精当的实在的体现语文“三维”目标,能发表创见、新手段。准确传输信息;面向全体学生,师生互补。驾驭教学过程的能力强,操作得当、流动感、清晰、引导,饱满的热情。根据学生情况、流畅,符合学生实际和学生的发展需要,能以充沛的精力、运用”,增强学生参与意识,善于发表见解,注意到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要,目的明确、感悟,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有实实在在的进步、新技术,动态地处理教材、“活”。教学过程教师组织能体现语文学科特性:90—100 良好,能依据语文教学基本规律进行教学、立意新奇、新理论,安排足够的时间完成作业,有竞争意识和合作意识。教学设计教材处理能突出课文特色和课型特点。 10% 教学内容和方式能前后勾连,符合语文各部分教学内容的相应要求、鲜明感,能设置发散性、探究”,使学生产生想象和联想,多向反馈和情感交流
㈥ 小学语文过程性评价
小学语文过程性评价
1.缘起
近年来,老师们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逐步认识到了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必要性。但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传统的评价方法难以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创造性,与预期的目标相差甚远。要改变这一状况,必须运用一些能反映新课程理念、能收到实际效果的评价方法。经过笔者这几年的教学实践,觉得表现性评价更加尊重教学目标的广泛性和整体性,可让学生更充分的、全方位地展现自己,是一种有效的落实综合性学习的评价方法。
2.概念界定
2.1 表现性评价。《课堂教学评价》一书中明确指出:"表现性评价"是通过完成一些实际的任务,诱导出学生的真实表现,以此评价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能力的方法。"它的形式可以有多种,主要有反应题、书面报告、作文、演说、操作、实验、资料收集、作品展示,口头表达、问题讨论,以及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等。
2.2 语文综合性学习。《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是语文课程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它以促进学生综合发展,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为目的,具有明显的开放性、探究性、实践性。
3.表现性评价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的应用
《新语文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中明确指出: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应着重考察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探究精神和创新合作,着眼于学生在综合性学习中的表现,如能否?e极参加活动,能否主动地发现问题和探索问题;能否积极地为解决问题去搜集信息和整理资料;能否根据占有的课内外资料,形成自己的假设或观点;语文知识和能力综合运用的表现;学习成果的展示与交流。在新课标的指导下,笔者在综合性学习中积极地运用了表现性评价。
3.1 综合性学习前期的表现性评价运用。人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材五年级上册安排的《遨游汉字王国》是第一次独立的综合活动单元,活动内容和学生生活贴近,学生兴致很高。我计划让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去查找资料,了解汉字魅力,并把自己整理的资料制作成课件,或者摘抄在本子上。但以往在做查资料的作业时,部分家长会包办,制约了孩子的动手能力。另外,部分孩子因为父母不监督、不指导的因素,在家根本不会主动去做此类作业,探究和实践完全是一句空话。面对这样的学生,如何评价才能激发他们活动的积极性呢?我决定引入表现性评价,和孩子们一起了解单元学习要求,共同商议, 制定了表现性评价表1,以积极主动查找资料 ;制作课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独立处理信息的能力为评价标准,发动家长和学生共同评价,结合活动目标指导他们开展活动。
根据量表,我每天统计、公布他们的学习情况,孩子们课间对照表格后,根据个人实际回家继续进行补充,第二天再更新自己的完成情况。经过三天的努力,全班46个孩子中,达到三星级的学生31人,二星级的学生10人,三星级学生的人,基本实现预期目标。
3.2 综合性学习中期的表现性评价运用。为了把中期展示活动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把目标落到实处,我结合综合活动的学习要求,制定了表现性评价表2,以精心准备、展示个人成果;紧扣主题能够认真倾听;及时补充主动参与小组讨论,大方、有条理地发表意见为评价标准,由本人和组员进行共同评价。在此基础上,把全班同学分成6个小组,要求同学们先在小组内陈述个人收获,再推选代表上台汇报,允许随机补充个人意见。
有了明确的评价规则,同学们在课前都做足了准备:修改自己的课件;重新思考、组织语言。另外,他们在听取汇报的时候也能耐心倾听、及时补充,基本达到了合作交流、训练听、说能力的目的。
3.3 综合性学习后期的表现性评价运用。本次活动后期的任务是调查社会用字情况,写调查报告。趁着周末假期,我根据学生的居住地和特点把他们分成8个小组,在各组负责人或者家长的带领下进行活动。在前两个环节的评价基础上,我事先制定了表现性评价表3,从努力完成自己的任务;与家长、组员的合作;撰写调查报告的准备;调查报告的撰写质量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评价。
周一回校后,我对评价表进行了检查,各小组都能自主的选择研究主题,自主策划活动并制定计划,自主开展活动,并写出了一个个有模有样的小课题研究报告,孩子们的选择都来自生活中的第一手资料。在交流中,各小组也争先发表自己对本次活动的感受。是表现性评价,让孩子们摆脱了分数的羁绊,自由的投入到了自己的任务中,自由的表现自己的综合才能!
4.结语
要真正落实综合性活动,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语文教师自身要不断加强表现性评价相关理论的学习,熟知它的操作顺序,着眼于语文的"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制定合理的评分规则和评分标准,才能保证评价的公正性和效度,发挥综合性学习的作用。另外,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开放性的活动,评价的方式要多元化。除了教师的评价,还应有家长的、学生之间的评价。多种方式的综合运用,才能确保课堂内外的有机结合,达成活动目标。
当然,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听、说、读、写的综合,是能力的综合,涉及的领域广阔,应用表现性评价只是落实语文综合性学习的途径之一,如何将它更好的落到实处,还有待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
㈦ 如何理解小学语文学习发展性评价思想
正语文新课程的发展性评价思想,是站在评价者生命发展的高度提出的,目的是为了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它认为,学生的知识是建构的,智能是多元的,学生是发展中的人,是平等的,都有生命的尊严,每个人都应该受到尊重。它不仅关注学生过去与现实的表现,更关注学生未来的可持续发展;不仅关注优秀学生的发展,更关注学习困难学生的发展,不仅关注学习结果,更关注学习过程;不仅关注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掌握情况,更关注学习能力、科学探究精神,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是建立在人生平台上的评价。
㈧ 如何对小学语文课评价
一堂小学语文课,从课堂教学的方方面面反映了执教者具有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素质,它体
体现在执教者对教学目标的确立,对教材的处理,教学过程的优化设计,教学方法的运用,媒体辅助教学的选择,教学产生的实际效果等几大教学体系中。小学语文课堂评价应从观念入手,整体考虑,讲究方法,全面评价。
一、 评价一堂小学语文课的教育思想。
教育思想是课堂教学的灵魂。当前,在贯彻落实新一轮课程改革纲要精神情况下,评价一堂小学语文课,应看执教者是否做到了如下几个思想观念转变:
(一) 重传授向重发展转变——树立目标意识。
重发展,就是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在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同时,使学生在语文课上得到人格、智力、能力、情感、态度、习惯等的和谐发展。要树立四会培养目标(学会认识、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与发展)
(二) 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树立个性意识。
每个学生,智力发展水平、个性特长、非智力因素、学习领域都存在差异,语文教学应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
(三) 由重教师“教”向重视学生“学”转变——树立主体意识。
语文教学过程,应该是在教师组织指导下,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要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而不是只关注学习的结果。
(四) 由单向信息交流向综合信息转变——树立研究意识。
单向信息交流主要是教师和学生交流,综合信息交流是以讨论研究为形式的课堂教学结构,信息在师生、生生间达到了最大限度的交流。
(五) 由居高临下向平等和谐融洽转变——树立情感意识。
学生学习过程,伴随着感受、情绪、意志等而展开,思维发展、创新意识培养需要民主平等的课堂气氛。要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
(六) 由教学模式化向教学个性化转变——树立特色意识。
教学活动是创造性的活动,教师要采用多种方法,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教出个性、教出风格。
二、评价一堂小学语文课的原则
(一)实事求是原则
实事求是指对语文课的分析要以课堂的真实情况为基础,以科学的理论为依据,不带任何偏见,不夹杂感情因素,不分厚薄亲疏,通用一把尺子,一个衡量标准。恰如其分地进行评价。
(二)坦率诚恳原则
所谓坦率诚恳就是对课的长处一定要充分肯定,看准了问题,一定要明确地提出来,不能含含糊糊,一味“好、好”无根据地唱颂歌。对缺点和不足,也不应顾及面子,遮遮掩掩,要直截了当地指出,成绩要说够,缺点要说透。
评课时要考虑教师心理承受力,对年长和心理承受力弱的教师应含蓄、客气一些,对年轻而心理承受力强的教师可坦率直爽一些。
(三)兼顾整体原则
小学语文教学过程是一个完整的过程。评课者应树立整体思想。通常,在分析课堂教学时常常会出现两种倾向。一是只注意到了一节课的整体分析,而忽略对局部的分析。二是脱离整体孤立地对局部进行评价。因此,评课者应注意树立整体意识;坚持在评课中,把点和面,局部和整体结合起来。
(四)激励性原则
评课者科学的艺术性的评课能激发教师钻研教材,研究教法的积极性。对于一些中青年教师如有几次成功的课得到恰当适时的鼓励和评价,可能使他们后来成为教学明星和能手的直接动力因素。运用激励的导向,可以达到:听一堂课促进多堂课,听一个人的课激励一批人,听一门学科推动多门学科。
(五)差异性原则
被评的教师情况不同,对课堂的要求不同,评课的侧重点也应有所不同,评课就应各有侧重。在评课形式上应该因人制宜,灵活多样,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以知导人。
(六)讲究方法原则
评课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所以应遵循人的认识规律,符合人的心理过程。首先,要充分尊重讲课者的劳动。一般来说,不管是成功的课,还是失败的课,教师都在不同程度上花费了心血,因此在评课时,评课者通过对问题的分析肯定这一点。其次,要褒贬得当。评课的褒奖与贬斥要有个“度”,决不是褒越多越好,贬越少越佳。过多而不切实际的肯定,会给人虚假逢迎之感。在谈到缺点时要讲分寸,应以商量和提建议的口吻与执教者交换意见。再次,要主次分明,评课时在关键重点问题上要多加分析,道理讲透,而在一般的问题上,则可一带而过。尤其对缺点问题要抓要害,予以分析,一般问题可轻描淡写,留给教者自己去玩味。
三、一堂小学语文课评价的具体内容
(一) 评教学目标与目标意识
1.教学目标要全面、具体、明确,符合语文课程标准、教材和学生实际。
①全面:指能从语文知识、能力、思维品质、思想品德和学习习惯等几个方面确定教学目标。
②具体、明确:指知识目标要有量化要求,要分清“了解”‘理解”“掌握”“运用”这四个层次。能力、思维品质、思想情感目标有明确要求。体现语文学科的特点。
所确定的语文教学目标,能以语文课程标准为指导,体现教材编写意图,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难易适度。
2.重点、难点提出与处理得当,抓住关键,以简驭繁。
能正确理解和掌握小学语文教材,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抓住教材特点和关键,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教师在处理教材时敢于对教材要求的教学内容及重点进行大胆的浓缩,不面面俱到,将知识归纳、分类整理。区分出哪些知识是本课学习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哪些知识是本课学习中要用到的,有助于知识的理解,但以后还要作为重点内容学习的;哪些知识是相关的。然后合理分配学习时间,从而突出重点内容。
(二)评教学程序与主体意识
3.教学思路是教师上课的脉络和主线,反映一系列教学措施的编排组合,以及内容的衔接过渡,安排详略等,而教学思路就是要看思路是不是清晰,符不符合教材和学生实际。
课堂结构是指一节课的组成部分及各部分之间的联系、顺序、过渡和时间过渡,时间分配,看课堂结构就是看结构安排严谨,一环扣一环,环环相扣,环节时间安排合理。
4.面向全体、体现差异、因材施教,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
面向全体,是要求教师在组织语文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学生,树立为全体学生服务的思想。确定的教学目标,运用的教学方法要照顾到面,体现差异,因材施教是指教师要区别不同对象,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分类指导。设计的问题要有层次性,要有针对性。
学生的基础,智力的水平,学习态度,家庭环境等不可能完全相同,这就要求教师正确、科学地认识每个学生的学习潜能和可塑性。用发展变化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不能随意放弃对某个学生的培养教育。既要面向全体学生,提出统一要求,又要照顾个别差异,把集体教学和个别指导结合起来,使每个学生的才能和特长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5.传授知识的量,训练能力的度要适中,突出重点、抓住关键。把教学目标里确定的教学内容教给学生就可以了,不要追求面面俱到,不要胡子眉毛一把抓,要分清层次、突出重点。不要片面追求传授知识的量,而要在乎传授知识的质。也就是说,既要让学生吃得饱、吃得好,还要使学生消化得了,吸收得好。
语文能力训练要有个度,要循序渐进,扎扎实实地一步一步走,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往上去。要知道量太大,要求过高,可能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所谓欲速则不达,过犹不及,就是这个道理。
6.给学生创造机会,让他们主动参与,主动发展。
课堂教学的侧重点由教师的“教”转变为学生的“学”,还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成为学习的主人。给学生创造参与教学全过程的机会,以此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爱学、乐学、会学,进而发展和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课堂教学中要多一些引导、点拨和指导,少一些讲解,改变那种牵着学生走的状况。让学生人人动脑、动口、动手,善于独立思考,让每一个学生思维活跃起来,多角度,多方向去分析问题,敢于质疑问难,主动去探索知识规律,获取知识。
7.教学民主,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学民主一方面是指教师以身作则,言行一致,以循循善诱的态度管理课堂,进行教学。教师信任学生,建立平等和谐的师丰系。另一方面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把自己看做是真理的化身,而是要注意倾听学生的意见,吸纳学生的观点,不可强求一致的标准答案,使学生改变记忆的机器之地位,真正成为学习的人。教师主导地位的发挥要通过学生学习主体作用来实现。学生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才能真正体现学生的聪明才智,使学生创新精神得到培养和发展。教师要保护学生的创新意识,要给他们提供能够创新的机会。要引导学生善于找到创新途径,学会创新的方法。
8.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结论由学生自悟与发现
让学生参与语文教学过程,通过学生的不断探索形成知识体系,从而培养学生表述、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参与学习、训练,给学生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一些结论的推导过程及结论的得出应让学生自己来完成。教师要相信学生,不能越俎代庖。只要通过教师的启发、点拨,学生能得出结论的,都可让学生去发现、去领悟。这样既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又能培养学生的多方面能力。
㈨ 小学语文评价的内容
(一)教师教学态度的评价
语文教师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这是搞好教学工作的思想基础。教师要热爱学生,关心学生的进步成长,把“育人”放在教学的首位;教师要热爱自己所教的语文专业,认真备课、讲课、辅导学生学习;教师要有刻苦钻研和勇于改革的精神。评价一个教师教学的优劣,最重要的是要看教师的教学思想是否正确,教学态度是否端正。
(二)教师素质的评价
教师素质是教师搞好教学工作的基础和条件。优秀的语文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强烈的教书育人的责任感、使命感,同时也必须有熟练的业务知识和较高的文化水平。面对21世纪的挑战,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的发展,对教师的素质要求必将日趋提高。一位优秀教师,只有具备扎实深厚的专业知识,才能居高临下,驾驭自如,向学生输出知识的精华;也只有具有了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了解和掌握小学语文学科的最新发展动态,才能肩负起造就一代高素质跨世纪人才的重任。语文教学评价一定要把评价教师素质作为主要内容。
(三)教师教学基本功的评价
评价教师的语文教学,一定不能忽视教师的教学基本功。一般说来,一个有过硬教学基本功的教师,才能教出语文基本功过硬的学生,教师的教学基本功是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特殊能力。一个合格的小学语文教师必须有较强的听、说、读、写能力,驾驭教材和组织教学的能力。比如,教师应该练好朗读的基本功、写字的基本功、板书基本功、语言基本功等。所有这些,都应作为评价的内容。
(四)学生学习方法的评价
学习方法是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途径和手段,它的实质可以概括为“会学习”。学生一旦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就好比掌握了一把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可以不断地获取和更新知识。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不但要教给学生知识,培养学生能力,同时要指导学习方法。评价语文教学,要评价学生的学习方法。评价教师对学习方法的指导,同时也要评价学生的学习动机、兴趣、听课态度以及参与教学的情况。
(五)教学程度的评价
所谓教学程度,这里指三层含义:一是语文知识传授的正确程度,既应该有量的指标,也应该有质的要求;二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及听、说、读、写能力发展的程度;三是指思想政治教育、道德品质教育以及审美教育的程度。
教学程度是指小学语文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衡量教学程度的唯一依据是《语文课程标准》,评价教学程度要以该标准提出的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为尺度,在德育、智育、美育等三个方面进行。
(六)教学过程的评价
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发展自己,使自身的发展水平逐步达到教学目标的运动过程。教学过程是由纵横交错的众多要素构成的。这些基本要素互相联系,彼此制约,形成了教学过程的矛盾运动。因此,必须注意各要素之间的协调,这样才有可能充分发挥教学的功能。要评价教学过程安排得是否科学,教学环节安排得是否得当,教学重点是否突出,难点是否讲得明白,训练安排是否合理……这些都能反映教师对教学规律的认识以及对教学理论理解与运用的水平。
(七)教学方法的评价
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的一个最复杂的组成部分。教学方法是一种手段,借助它,实现教学目标,完成具体的教学任务。具体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与提高教学质量也是密切相关的,也是评价的内容。同样一个教学内容,有的教师教得明白、易懂、生动、活泼,容易为学生所掌握;有的则教得不够清楚,学生很难理解和把握。出现这种区别可能有各种相关因素,但教学方法是否恰当,显然是其中不应忽视的因素。
(八)教学效果的评价
检查和评价教学效果主要是通过学生来完成,通常有三种方式:一是检查学生的作业,二是通过提问和讨论,三是通过书面考试。显然,教学效果的评价是诸多评价内容中最重要的部分。但又必须指出,教学效果的评价,又不应成为评价教师教学水平的唯一尺度。这是因为,学生在掌握知识、发展相关能力的过程中,并不仅仅受教师教学状况的影响,同时还受先天遗传素质与后天生活环境以及具体实践活动的影响。因此,只有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层次对教师的教学情况进行系统的、全面的综合评价,才可能得出较为科学与恰当的结论,达到教学评价的目的。
(九)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价
评定成绩是在学生应试后对他们的学业作出评价。评定成绩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评定成绩应以《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正确地反映学生实际水平与教学大纲要求之间的距离。分数(包括等第、评语)是反映和记录学生学业成绩的一种形式。
(2)教师应该树立正确评定学生成绩的观点。在评定成绩时,要做到公正、一视同仁,同时还要用发展的观点评价学生成绩,要用鼓励的态度,激发学生的学习信心,注意发扬学生的创造精神。
(3)评分时要把学生的智力水平和学习态度结合起来,对于学习努力,但尚有困难的学生不要轻易给不及格的分数,避免对学生造成精神打击,产生恶性循环。
(4)评定学生成绩要选择评定成绩的方法。目前采用的评定成绩方法主要有计分评定成绩的方法、等第评定成绩的方法、评语评定成绩的方法。这几种方法都有各自的优点,但也都有局限性。选择哪种评定成绩的方法,要从实际出发。
(5)评定学生成绩要提高评分的客观性。语文测试综合性强,题型复杂,容易在评分中出现偏差,因此必须采取一定的方法和技术,以保证评分的正确、客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