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语言文字 >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是什么题目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是什么题目

发布时间:2022-05-27 01:47:53

1.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课观潮的主要内容

《观潮》是一篇以写景为主的散文。主要描写了被人们称为"天下奇观"的浙江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的景象。

《观潮》是按照“潮来之前”、“潮来之时”、“潮头过后”的顺序,由远到近抓住“潮”的特点进行叙述,先闻其声,再观其形,“听”和“看”在写法上是交错的,写得有声有色,十分形象,使人身临其境。

《观潮》是南宋文人周密的经典作品,节选自《武林旧事》第三卷。本文通过描写作者耳闻目睹钱塘江大潮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的景象,以及观潮的盛况,将自然美、人情美巧妙地交织在一起。

(1)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是什么题目扩展阅读

《观潮》原文:

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最盛。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

每岁京尹出浙江亭教阅水军,艨艟数百,分列两岸;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倏尔黄烟四起,人物略不相睹,水爆轰震,声如崩山。烟消波静,则一舸无迹,仅有“敌船”为火所焚,随波而逝。

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没于鲸波万仞中,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以此夸能。

江干上下十余里间,珠翠罗绮溢目,车马塞途,饮食百物皆倍穹常时,而僦赁看幕,虽席地不容间也。

白话译文:

钱塘江的大潮,是天下雄伟的景象。从农历(八月)十六日到十八日是最盛(的时候)。当潮远远地从浙江入海口涌起的时候,(看上去)几乎只有一条(横画的)银白色的线粗细。

不久,潮水渐渐近了,就像玉城雪岭一般的潮水连天涌来,声音大得像雷霆万钧,震撼天地,激扬喷薄,吞没天空,冲荡太阳,来势极其雄伟豪壮。杨万里的诗中说的“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描写的就是这样的景象。

每年(农历八月),京都临安府长官来到浙江亭校阅水军,数百条战船分列两岸;然后演习五阵的阵势,忽而疾驶,忽而腾起,忽而分,忽而合,极尽种种变化,同时有在水面上乘马、舞旗、举枪、挥刀的人,好像踩在平地上一样。

忽然黄色的烟雾四面腾空而起,人和物彼此一点儿也看不见了,(只听得)水爆的轰鸣声,声音如同山塌了一样。(等到)烟雾消散,水面又恢复了平静,却连一条船的踪迹也没有了,只剩下被火烧毁的“敌船”,随着波浪流走了。

几百个善于游泳的吴中健儿,都披头散发,浑身画着花纹,手里拿着用丝绸缝制的十面大彩旗,争相奋力迎潮而上,(他们的身影)在万仞高的惊涛骇浪中沉浮,翻腾着身子变换着各种姿态,而旗尾却一点也不被水沾湿,凭借这种(表演)来显示他们(高超)的技能。

在江岸南北上下十余里之间,满眼都是穿戴着华丽的首饰与衣裳的观众,车马太多,路途为之阻塞。所贩卖的饮食物品,比平时价格高出几倍。而租用看棚的人(非常多),中间即使是一席之地的空地也不容有。



2. 四年级上册生本语文书,第一课:小草的歌阅读答案 问题1 课文主要内容 问题2 诗人为什么那么喜爱小草

课文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对小草的赞美抒发作者对小草的喜爱的感情。
诗人为什么喜爱小草呢:因为小草碧绿柔嫩和美丽,能给小牛提供食物。

3.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课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一课《老师,你好》
沪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一课《老师,领进门》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一课《观潮》
老师领进门
1942年春天,我不满六周岁,便到邻村小学读书。
这个小学设在一座庙内,只有一位老师,教四个年级。四个年级四个班,四个班共有四十人。
老师姓田,私塾出身,后来到师范速成班受训三个月,十七岁就开始教书了。田老师口才、文笔都很好。
开学头一天,我们叩拜大成至圣先师孔夫子像之后,便排队进入教室。每个一年级小学生,配备一位三年级的学兄带着。田老师先给二年级和四年级学生上课,让三年级学兄握着一年级学弟的小手描红摹纸。红摹纸上,一首小诗: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田老师给一年级上课了。他先把这首诗念一遍,串讲一遍。然后,以这四句诗为起承转合,编出一段故事,娓娓动听地讲起来:
一个小孩子,牵着妈妈的衣襟儿去住姥姥家,一口气走出二三里;眼前要路过一个小村子,只有四五户人家,正在做午饭,家家冒炊烟。娘儿俩走累了,看见路边有六七座亭子,就走进一座亭子里去歇歇脚。亭子外边,花开得很茂盛。小孩子越看越喜爱,伸出指头点数儿,嘴里念叨着:“……八枝,九枝,十枝。”他想折下一枝来,戴在耳丫上,把自己打扮得像个迎春娃娃。他刚要动手,拦住了他,说:“你折一枝,他折一枝,后边歇脚的人就不能看景了。”后来,这花越开越多,数也数不过来,此地就变成一座大花园……
这个故事,有思想,有人物,有形象,有情趣。我听得入了迷,恍如身临其境。田老师的声音戛然而止,我却仍在发呆。直到三年级的大学兄捅了我一下,我才惊醒。
那时候的语文叫国文。田老师每讲一课,都要编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一、二、三、四年级的课文都是如此。我在田老师门下受业四年,听了上千个故事,有如春雨点点。
从事文学创作,需要发达的形象思维,丰富的想象力,田老师在这方面培育了我,让我开了窍。
田老师执教四十年,桃李满门,弟子不下三千,现在已年近古稀,退休归里十年了。
我回家乡去,在村边、河畔堤坡,遇到老人拄着拐杖散步,仍然像四十年前的一年级小学生那样,恭恭敬敬地向他行礼。谈起往事,我深深感念他在我那幼小的心田上,播下文学的种子。老人摇摇头说:“这不过是无心插柳柳成荫。”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插柳之恩,我终生难忘!

4. 小学四年级语文苏教版上册第一课课文

题目:老师,您好!
内容:第一段:
在昨天与今天之间铺设大道,
在现实和理想之间架起金桥。
啊,教师的事业多么崇高!
古今中外,
哪个人的成长不浸透着教师的心血!
地北天南,
哪一项创造不蕴含着教师的辛劳!
每当看到时代在飞速的前进,
我心中就涌起感情的波涛:
老师,您好!
第二段:
用真理和只会把人才塑造,
让春晖和朝霞在心灵闪耀。
啊,教师的事业多么美好!
笔尖飞舞,
那是春蚕悄悄地编制理想的丝线;
笑语盈盈,
那是甘露轻轻地洒向茁壮的新苗。
每当看到鲜花在幸福的开放,
我就情不自禁的衷心祝愿:
老师,您好!
就是这篇文章,你要相信我!

5. 四年级上册的语文课第一课观潮选段一,有道题是这样的,江潮来时,人们先听到﹝ )然后看到( )这是因为( )

江潮来时,人们先听到﹝隆隆的响声 )然后看到( 水天相接处一条白线)这是因为( 白浪从远处向近处滚来)

江潮来时,人们先听到﹝隆隆的响声 )然后看到( 水天相接处一条白线)这是因为( 声音传播的速度比较快)

6. 四年级上的语文本书第一课 《观潮》的中心思想

本文记叙的是一次观潮的盛况,写的是作者耳闻目睹的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的景象,描写了大潮由远而近到奔腾西去的全过程,描绘出江潮由风平浪静到奔腾咆哮再到又恢复平静的动态变化,写出了大潮的奇特、雄伟、壮观.

(6)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是什么题目扩展阅读:

《观潮》是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神奇的大自然”的第一篇精读课文。在文中,作者不但运用比喻、形容、衬托等方法直接描绘了潮水汹涌澎湃、雷霆万钧的情状和声威,还从观潮的人数之多、热情之高间接地表现了大潮的奇特。这样直接描写和间接烘托将钱塘秋潮这一天下奇观,生动形象的展现在读者面前。

钱塘江的秋潮,比其他地方的秋潮更壮观,这和当地的特殊地形有关。钱塘江入海的地方叫杭州湾。杭州湾外阔内窄,呈喇叭形,东面的湾口宽达一百公里,而西面的海宁市盐官镇附近,却只有三公里。涨潮时,海潮从湾口涌入,向西奔涌而来,受两旁渐狭江岸的约束,水面越来越窄,涌潮后推前阻,越来越高,形成了汹涌澎湃的壮观景象。

7. 四年级上册语文书的第一课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
观潮
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
农历八月十八是一年一度的观潮日。这一天早上,我们来到了海宁县的盐官镇,据说这里是观潮最好的地方。我们随着观潮的人群,登上了海塘大堤。宽阔的钱塘江横卧在眼前。江面很平静,越往东越宽,在雨后的阳光下,笼罩着一层蒙蒙的薄雾。镇海的古塔、中山亭和观潮台屹立在江边。远处,几座小山在云雾中若隐若现。江潮还没有来,海塘大堤上早已人山人海。大家昂首东望,等着,盼着。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霎时,潮头奔腾西去,可是余波还在漫天卷地涌来,江面上依旧风号浪吼。过了好久,钱塘江才恢复了平静。看看堤下,江水已经涨了两丈来高了。

8.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我的疑问是什么 答案

1、认识8生字,会写12字。正确读写“鲜花盛开、绿树成阴、鲜果飘香、洋溢、允许、围墙、告示牌、隆冬、孤独、狂风大作、雪花飞舞、草翠花开、训斥、覆盖、凝视、火辣辣、冷酷、愉快、拆除”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根据课文内容想象画面。

3、读懂课文,明白快乐应当和大家分享的道理,愿意和同学交流阅读的感受。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了解故事内容,激发阅读童话的兴趣,想象画面,体会巨人在行动上和心理上的变化。培养想象力。学后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教学难点:

是体会这篇童话在表达上的突出特点。

课前准备:

1、多媒体(制作动画片)。

2、生字卡。

3、搜集神秘花园的音乐带。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

1、情境:播放多媒体。

2、过度:出示:唤来寒冬的,是我那颗任性、冷酷的心啊。

3、学生围绕中心句质疑。

4、教师揭题:古人云:学贵生疑,疑则进也。解疑的最好方法就是读书。今天我们一起来读巨人的花园。

二、初读感知

1、教师出示自读要求。

画出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语,读准字音,查字典或者联系生活经验理解词语,读通句子。读完以后,想想自己能解答同学们提出的哪些问题。

2、学生自主读书。

3、检查自学。

出示生字卡片,检查认读生字情况。出示新词““鲜花盛开、绿树成阴、鲜果飘香、洋溢、允许、围墙、告示牌、隆冬、孤独、狂风大作、雪花飞舞、草翠花开、训斥、覆盖、凝视、火辣辣、冷酷、愉快、拆除等语。各自交流自己是用什么方法理解词语。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

1、以小组为单位,练习把课文朗诵通顺流利。

2、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指名回答补充。

四、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溢、允、墙、牌、添、训”认读,自己想把法记住字型。

2、你还能用这些生字组和课文不一样的词吗?

3、重点指导以下字的书写。

允应该读yun第三声,不要读成rǔn、yǒng。“添”字的右下部分容易写错,要引导学生观察仔细。

4、生书写练习,教师巡视。

9.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课

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注释]
1. 西林:西林寺,在现在江西省的庐山上。这首诗是题在寺里墙壁上的。
2. 缘:因为。
3. 此山:指的是庐山。

[简析]
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

阅读全文

与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是什么题目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663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334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271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957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09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324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221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631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301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953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984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05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615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756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173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262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557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351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17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