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语言文字 > 美国语文老师教什么

美国语文老师教什么

发布时间:2022-05-29 20:30:52

A. 美国老师怎么教孩子写作文

学生时期遇到一个爱读书的好老师真的是人生的一大幸事,我至今记得我的小学语文老师,也记得第一次上讲台分享作文时的情景,这就是我爱上写作的开始,这也是我爱上看书的开始。在我看来,这也是我幸运的人生之路的开始。
在美国,我们没有选择老师的权利。尽管每年开学之前学校都会发给我们一张表格可以填写对老师的要求,我却从来没有行使过这个权利。原因其实很简单,我信任这些老师,更信任我的儿子,更何况美国的教学方式是一年一个老师,同学也是一年一换。每年都有预先了解过豪豪的老师,知道老师的教学重点,也就会在家里相对的弥补一些老师不注重的教学项目。在豪豪经历过三个老师之后,慢慢的发现一些有意思的地方。比如说,豪豪的一年级老师擅长音乐方面的教学,那一年,豪豪爱上了唱歌爱上了吉他爱上了钢琴还爱上了上台表演。
今年的这个老师,是一个非常注重写作的老师。豪豪真的很幸运,在三年级的时候就碰到了一个爱写作的老师。从豪豪的家庭作业中,我看到了阅读的作业,看到了写读后感的细节,看到了老师在豪豪的作文作业上认真批改的文字,从单词的拼写错误到中心思想的引导,字字句句都看到了老师的认真。不得不说,这点对我来说,已经足够好了。虽然她从不批改数学作业。事实上,有很大一部分美国老师在开学的时候就会很明确的告诉家长,他们是不批改作业的。这一点我也已经习惯。所以突然遇到一个认真批改作文的老师让我顿感幸运。
一年级开始,豪豪已经开始写一句话或者几句话的小文章,老师虽然不改作业,但是学习的要求还是有固定的模式。写作是必须的。二年级的老师在阅读上也算比较注重,所以,豪豪的阅读写作一直是时好时坏,但总体来说,比较偷懒,极少有长的篇幅,喜欢简明扼要。一句话的开头一句话的结尾。不过今年之后,他只怕是不会偷懒了。
豪豪的老师在作文的要求上是比较严格的,比如说字数和篇幅,如果你只写了三段,每段只有三句话,作业发回来的时候,你会在作业本上看到一堆的评语,最后一句就会是婉转的一个问号,你可以重新调整一下吗?直接翻译过来的意思就是重写。
布置作文作业的时候,她会先提出她的写作要求。她会杜绝你在开头的时候用因为所以之类的词语等等。开始的时候我也不明原因,我一直觉得写作就是随心而作,有感而发,不用太拘束于某一类的写作风格。渐渐的我发现我也被她上了一课。
前几天,她的作文要求是豪豪需要采访家庭的一个成员,写下一个被采访者的真实故事。豪豪选择了讲一个关于豪爸赛车比赛的事情。豪豪说,他觉得豪爸的这个事情让他觉得很骄傲。小家伙洋洋洒洒的写了三大段,还兴致勃勃的给我念。我就说了一句,写得还不错,但感觉细节写的不够多。豪豪硬是很固执的坚持己见,怎么也不肯再动笔添上几句。作业发回来后,老师修改的字数基本和他的作文字数一样多,最后还是那一句,我可以看到更完整的故事吗?这个时候,我只有一种感觉那就是有一种快乐叫爱上老师的快乐。
豪豪认认真真的按照老师的评语,一点一点的修改他的作文,等同于重新写了一遍。因为老师要求的非常详细。比如说,这场比赛用了多长时间?这类比赛的最高保持记录时间是多少?我可以知道一点关于你父亲当时比赛的心情吗?比赛前和比赛后有什么不同的感受?有哪几个细节是你父亲印象最深刻的?可以描写一下拿到冠军会遇到的那些难关吗?你父亲之前付出了怎样的努力呢?在各种问题式的要求之后,她的总结是我认为你的这个故事非常的有意义,但这个故事值得更加生动的描写,它需要更多的细节辅助。
记得之前有一个妈妈问过我,美国老师是怎么教孩子写作的?不见得每一个老师的教法都会相同,这里我分享一下豪豪老师的教写作方法。
1,一周写一篇作文。
三年级的孩子对写作的爱好并不是那么深,每天写一点还可以接受,所以老师一般是一周一篇作文作业。周一思考好作业的题目,写下文章的开头。周二写下至少三个辅助主题的细节。周三,写下结局。周四,整理好整个文章,重新流畅的写下整个文章。周五,我们暂时还没有作业。
2,多思考,多比较。
周一的作业只需要思考一个文章主题和写下一个开头。但这个文章的思考其实会花去孩子很多时间,思考的同时在作业的要求下尽量多比较不同主题与写作要求的契合性。她也会要求写下来,为什么用这个主题,孩子的写作思路是怎么样的?同时又要求避免使用我觉得之类的词语作为句子的开始。
3,检查自己的写作,重新组织文章。
写完了周一周二和周三,这篇文章基本上已经完成了。但是她要求在周四的时候,孩子要重新检查前三天的作文,自己阅读后做一个调整,然后重新在一张新的纸张下,重新写上一遍。这个目的事实就是让孩子在检查中完善自己的作文。通常周四的文章都会比前三天的文章多出很多细节,在语法和字词的选择上也会有相应的变化。
4,善于用问题的方式让孩子对自己的文章多了一层思考。
每次作文作业发回来的时候,她总是写满了问题式的评价,这句话上有了什么疑问,那句话是不是用另外一个词比较好之类。这些问题直接帮助了孩子修改他们的文章,就比如说,秋天的叶子前面是不是该加一个颜色的形容词呢?她不会直接的帮你修改文章,都是用问题的方式让孩子自己去思考该怎么去改文章,但她都会给孩子一个明确的方向。比如说她会说,我更喜欢读到某某某部的细节,那么孩子就知道了在这个部分,他应该有更多的描述。
5,没有批评,只有引导和鼓励。
每一次作文的文章发回来,老师都有总结性的一句话,我从来没有看到任何一句批评的话语。大部分是先肯定文章中好的一部分,然后给出一些不足方面的引导,最后都会鼓励孩子继续加油。“我相信你的文章会感动更多的读者。”
6,每天15分钟的阅读是作业的一部分。
这一点可以说从豪豪的学前班开始,就一直被要求。阅读可以说是美国大部分老师都会鼓励和要求孩子们去坚持的一件事情。没有阅读,又怎么会写作呢?只有爱上书的人才会爱上写作,爱上书的人不一定爱写作,但爱上写作的人一定爱看书。

B. 语文课在美国叫什么

语文课在美国叫读书会。

美国的语文课更像阅读分享课。至于读什么书,国家也没有统一的要求,更没有统一的教材,都是由任课老师来决定。尽管中学语文课深浅程度是可选的,但无论哪种课程,大量的阅读都逃不掉。刚上初中的孩子,每学期大概要读六七种英文风格的英文作品。

小说传记类阅读材料在美国的中学语文课上所占比例最大。包括古希腊的故事,莎士比亚的作品《哈姆雷特》以及《安妮日记》《罪与罚》等等,都是学生经常被阅读的着作。与中国语文课本主要选录片段不同,美国学校要求学生必须完整地读完整本着作,并且按照进度在课堂上进行讨论。

美国教育的特点:

1、美国教育告诉学生学习是自己的事,让学生自己去想,想学什么东西,因而学生一般学得主动、灵活、高兴。

2、美国不太重视 “基础知识”的学习,极其看重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3、中国的教育善于给孩子一个总结,把学生教到无问题就好 ; 美国的教育善于给孩子一个启发,把学生教到能不断提出新问题。

4、在中国,老师总是高高在上,而在美国教授也没有什么权威可谈的,美国老师很喜欢和小孩一起聊天,是要好的朋友关系。

5、美国的考试经常是开卷,孩子们一周内交卷即可,美国的考试目的在于寻找自身存在的不足,查漏补缺,以利于今后的发展。

C. 美国中小学是如何教作文的

张祖庆:作文教什么经常有老师感叹,作文太难教了:不知道教什么,不知道怎么教。发出这样感叹的老师,不在少数。作文到底该教什么?我想,还是回到写作主体——学生本身。和孩子们聊聊,你会发现,他们怕作文的原因总是大同小异:不知道写什么,不知道怎么写。其实,还有一点孩子说不出来:为什么要写作文?从这个意义上说,作文课,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有三个:第一,为什么写?第二,写什么?第三,怎么写?前两个问题关涉写作动机和写作内容,第三个问题,则关涉写作技法。第一个问题,涉及到作文的本质,太宏大,限于篇幅,此处不作阐述——而且是作文教学中比“教什么”更重要的问题。而一旦写作动机问题解决了,写什么的问题,自然也迎刃而解。因此,怎么写,就成了最核心的问题。长期以来,我们的作文课,实际上在做着两件事。一是,老师常常告诉孩子们一系列的名词术语,什么“猪肚”、“豹尾”,什么“结尾十法”、“开头十法”,什么“详略得当”、“中心明确”……老师空对空地讲了一堆概念,然后,一撒手——你们自己去写吧!二是,老师使出浑身解数,创设一个情境,开展一项活动,让孩子们经历或疑惑、或兴奋、或吃惊、或激动的种种情感体验,然后,一撒手——你们把这个过程写下来吧!第一种做法,犹如游泳教练不让孩子们下水,在岸上大讲游泳知识,完后,让学游泳的人自己去扑腾——结果,怎么也学不会游泳。第二种做法,是教练千方百计地游说、宣传游泳是多么有意思,并把学游泳者带到水池边,激起游泳的欲望,于是,一撒手,尽情游吧——结果,还是学不会。并非危言耸听。当下的作文教学,确实存在着这两种现象。这也许是长期以来作文教学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出路何在?还是回到“儿童写作”这一本体上来。我们面对的是儿童,是一群天真烂漫的孩子。他们善于用肢体语言和口头语言来表现喜怒哀乐,却缺乏用文字来表达喜怒哀乐的实践经验。因此,如果任由孩子们凭感觉去写,肯定写不好。这就需要教师做具体的写作技法上的指导。如何指导?就写作本身进行指导。写作是什么?是一种用文字符号表达思想的过程。这是一个动态的,由一系列行为组成的过程。因此,教师必须要对这个过程进行分解、指导,进而让我们的儿童切实地掌握写作技法,用比较贴切的语言,比较准确顺畅地表达自己的感情和观点。美国、日本等国家的中小学语文教学,就很重视对写作行为进行分解,手把手地教孩子们写作。日本三年级有一个调查作文项目,他们的教材中,有如下的字样—— “我们周围有很虫,仔细观察这些虫可以发现十分奇怪有趣的事。找一种我们周围的虫,用放大镜、尺等工具进行调查、研究,然后把观察的事物写成文章”,这是作文的内容。接着,教材详细地指导观察笔记的写法—— “作记录时要注意以下的事项:观察的日期、星期、天气、气温;虫的身体特征(形状、颜色、大小、构造等);虫的行动方式:叫声、吃的方法食物等;你认为有趣的事、奇怪的事”,这其实是教给学生怎么做观察笔记。还要查阅资料,“如有疑问,自己一下有关的词典、网络全书之类的书。”接下来就是写文章。文章怎么写?“把图表等放到文章里面去,写得别人容易懂;把书中写到的和观察到的与自己所想到的作比较,要写的每一项内容要加一个小标题。”有一个叫山田君的学生,根据这个习作指导,做了西瓜虫的观察笔记,他的文章小标题有“调查日期、抓到的场所、身体的特征、西瓜虫的生活方式”。有了这样的细致的观察笔记的指导,学生今后写观察作文,就知道了怎么观察、怎么把观察到的呈现出来。作文教学,就是要教给孩子们写作的程序性知识。什么是程序性知识?比如一个工人,到流水线上操作,第一步要做什么,第二步要做什么,第三步要做什么,这就是程序性的知识。他知道这些知识,他就成为一个合格的员工。写作文同样也要一些程序性的知识,这些程序性的知识并不是告诉孩子们这一篇作文要怎么写,而是要教给他们这一类作文怎么写。人教社七册有写童话的单元,将童话故事的主体部分展开写具体,这是这次习作训练的重点。孩子们往往知道这样的习作知识,但却缺乏这样的能力——其实是不知道怎么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程序。怎么办?给孩子们搭建“脚手架”吧。于是,我用《巨人的花园》情节图,来帮助孩子们建构写作的程序性知识。第一次, 以《巨人的花园》为例子,呈现三段式文章的结构,让孩子们明白,童话故事要一步一步写完整。写清楚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第二次,呈现《巨人的花园》故事详略图,直观地让孩子们感悟,写童话,要将故事最精彩的部分,具体地写出来。在篇幅上表现为,突出重点,略写头尾。 有了这两次情节图的直观展示,孩子们对怎样把故事写完整,怎样将重点部分展开写,就有了理性认识。这样,童话写作的程序性知识,就得到了渗透。作文教什么?教作文的程序性知识。所幸的是,中国台湾的作家王鼎钧先生,早有了这样的认识。王先生写出了《作文三书》洋洋三本作文指导丛书,此书,设若中国的语文老师人手一部,则作文教学的面貌,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D. 美国语文老师的作文课是怎么上的

全班针对题目进行脑力激荡,并且大家一起对脑力激荡的结果进行分类、比较、归纳、综合、分析等,酝酿出可以接受的主题或者中心思想。这期间,可以是全班一起做,也可以是在小组里面做,然后把小组讨论的结果在全班分享。

E. 看美国小学语文老师怎样教《灰姑娘》(转载)求答案

镜头一: 当学生说出如果在午夜12点之前,灰姑娘如果不跳上南瓜马车可能会出现的后果时,教师说:“所以,你们一定要做一个守时的人,不然就可能给自己带来麻烦。另外,你们看,你们每个人平时都要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千万不要突然邋里邋遢地出现在别人面前,不然你们的朋友吓着了。女孩子们,你们要注意,将来你们长大和男孩子约会,要是你不注意,被你的男朋友看到你很难看的样子,他们可能就吓昏了(老师做昏状,全班大笑)。 这里教师向孩子传递了诚信意识——“一定要做一个守时的人,不然就可能给自己带来麻烦。”同时也教育学生要注意自己的仪表——“不要突然邋里邋遢地出现在别人面前。”(老师做昏状,全班大笑)可见,教师美国式的坦诚与幽默色彩的教育对于让女孩子注意自己的仪表是多么的幽默、风趣而富有成效!镜头二: 在学生讨论灰姑娘的后妈为什么不让灰姑娘参加舞会后,教师说:“是的,所以,我们看到的后妈好像都是不好的人,其实她们只是对别人不够好,可是她们对自己的孩子却很好,你们明白了吗?她们不是坏人,只是她们还不能够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去爱其他的孩子。” 这里教师能够客观公正地对待他人——后妈不是坏人,“只是她们还不能够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去爱其他的孩子。”这又是教师的一个引导,旨在让孩子在生活中要正确地、客观地对待自己身边人,对学生形成为人处世的态度会有深刻的影响。镜头三: 在学生得出灰姑娘是得到仙女帮助后,才有机会成为王子新娘的,老师说:“所以,孩子们,无论走到哪里,我们都需要朋友的。我们的朋友不一定是仙女,但是,我们需要他们,我也希望你们有很多很多的朋友。” 这里教师不失时机对学生进行友爱教育——无论走到哪里,我们都是需要朋友的,“希望你们有很多很多的朋友。”这是我为之拍案叫绝之处,自然、朴实、毫不做作,恰到好处地引导孩子们快乐、健康地成长,这种教育方式是多么的可贵!
镜头四: 当学生说出灰姑娘在后妈不愿意她参加舞会的情况下,还出现在舞会上,得出决定参加舞会的是灰姑娘自己的时候,老师说:“所以,孩子们,就是灰姑娘没有妈妈爱她,她的后妈不爱她,这也不能够让她不爱自己。就是因为她爱自己,她才可能去寻找自己希望得到的东西。如果你们当中有人觉得没有人爱,或者像灰姑娘一样有一个不爱她的后妈,你们要怎么样?” 这里教师的引导、启发,学生有了自我意识——要爱自己。生活可以有别人不爱我们,但我们没有理由自己不爱自己,这样的人文精神的传递真让人赞叹不已!镜头五: 在学生学完整篇课文之后,老师问学生,故事有什么不合理的地方?学生说出午夜12点以后所有的东西都要变回原样,可是,灰姑娘的水晶鞋没有变回去。老师说:“天啊,你们太棒了!你们看,就是伟大的作家也有出错的时候,所以,出错不是什么可怕的事情。我担保,如果你们当中谁将来要当作家,一定比这个作家更棒!你们相信吗?” 这里教师向学生传达递了批判精神——伟大的作家也有出错的时候。同时,又向学生传递了宽容和自信心——出错不是什么可怕的事情,“如果你们当中谁将来要当作家,一定比这个作家更棒。” …… 透过以上这些精彩的镜头,仿佛让我们感受到美国小学语文教师无数个平平常常的教学细节,感受到不断的润物无声地影响和塑造着无数个美国未来一代的心灵的美国式教育。 由此我想到,要想提高中国国民素质,必先从教育做起,要从每一学科,每一堂课抓起,要结合学科内容,结合教材特点,不失时机地向学生传递做人的最基本品质,传递作为当代公民必备的素养,真真正正地关注教学中的每一个细节,润物无声,点滴渗透,才能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才能真正把人口众多的劣势变成人力资源优势。

F. 美国学校如何教语文和历史

学什么不重要,关键是跟谁学,因为学的东西早晚会过时,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本领却可以受用终生。
今天和大家聊聊我在美国的生活。
上周末去孩子的中学参加家长会。正巧听了罗辑思维视频《即将到来的阶层社会》,罗老师在里面谈到了美国的中学教育,我想给大家补充一点信息。
我孩子所在的学校,一般每学年开始会有一次家长会,第一学期末和第二学期中再各开一次。学年初的家长会是由任课老师介绍自己和教学的内容,剩下来的两次是家长和每一科的任课老师一对一地讨论孩子的学业和其它情况。无论是哪一种形式的家长会,和六七个老师分别交流一遍,整个半天时间就没有了。
在很多国内家长眼里,美国的父母不操心孩子,这其实不很准确。罗老师在那一期节目中介绍的那些环境不是很好的家庭,确实不操心孩子的事情,但是越有社会地位的家庭在孩子身上花的时间越多。我孩子所在的学校,很多学生的家长是财富五百强公司的CEO和高管,或者是一些着名的投资人,他们尽管工作很忙,但是学生家长会总是参加的。
学年初的家长会从形式上来看,和中国学校的有一些相似之处。所不同的是,中国的中学生有固定的教室,开家长会时大家坐在学生的教室里,每一个任课老师来一一介绍。在美国的私立学校,从小学开始就是选课制,每个人学的课程不同,即便是同一门课,不同难度的也在不同教室上。
因此,一个班上的同学上课常常不在一起,上课时各自到各科教室去就好了,有点像中国的大学选修课,行政班虽然存在,却没有太大的意义了,当然,这样也就没有了固定的教室。在这种情况下,家长会是由家长们按照孩子某一天上课的次序,到每一科的教室去开。孩子如果上了六门课,家长就要跑六个教室,每次换教室,中间有5分钟空隙。这样,家长就能体会一下孩子们一天的生活。
在很多人看来,美国中学教育很差,中国中不溜的学生到美国学校轻易地就能考全A。不过,如果把美国最好的100所高中和中国前100名的拿出来对比,还真不好说哪边的教学质量高。相比而言,中国在数、理、化上难题做得多,考这三门课的难题,美国孩子比不过中国的。但是单比数理化,如果看谁学的内容多,中国最好中学的学生就比不过美国同档次的中学生了。
我的大女儿在高中不算是最好的学生,但是高中毕业时不仅学完了大学的微积分,而且连线性代数、复变函数和概率论都学了,在生物方面,她学完了大学的神经科学等课程。后来她在MIT少修了七门课,说明高中所学课程达到了MIT本科的要求。而在她的年级里,比她更好的也大有人在。不过,中美教育最大的差距在于语言、写作和人文科学上,美国孩子阅读、写作和表达能力要比中国的好很多。
那么美国中学是怎么教孩子人文学科和基本的语言、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呢?我可以给大家转述一下在历史课堂和英语(语言和艺术)课堂上,孩子的老师介绍的教育方法和内容。
先说说历史课。在我上中学读历史时,印象比较深的就是老师一个人照书本讲,学生们死记硬背,记知识点,背结论,好的老师(比如四中的石国鹏)不过是讲课风趣点而已。美国中学的历史课却不是这么教,学生也不是那么学。孩子的历史老师强调的是学生必须掌握四个技能,历史问题研究、资料的理解和分析、论文写作,以及最后在台上的表述。
在中国,每一道历史题有标准答案。美国的历史题常常没有标准答案,只有好的和不好的,符合逻辑的和不符合逻辑的。所谓好的答案,就是从事实出发、符合逻辑的结论,这些结论未必和书上讲的一致,也未必和主流历史学家看法一致。所谓坏的答案就是直接抄来的,没有证据支持的。
为了培养学生们给出“好答案”的能力,老师要让学生选择他们感兴趣的历史课题做研究,教会孩子们查资料和使用资料的能力,孩子们要写十几页纸的论文,然后要在班上讲述一刻钟时间自己(和小组)研究的结果。比如我女儿最近一个作业就是要分析古罗马衰亡的原因,她看了很多资料,最后选择了从税收入手完成论文。从这个教学方法来看,你会发现它很像自然科学的教学。美国的好学生都非常能写,非常能说,这不完全是英语教学,和各科都要求写作有很大关系。
接下来和大家讲讲英语,当然写作也是很重要的。不过更让我感兴趣的是他们作文的题目,这个题目实际上向孩子们传递了一种价值观。我女儿最近一篇作文是关于一篇文章的读后感,文章的内容是这样的:
查尔斯是中学棒球队明星,英俊高大,孔武有力,喜欢上年级里的一位女生莎拉。美国高中生谈恋爱不被禁止,是很普遍的现象。而运动队队员常常是女生眼里的红人。不过莎拉却喜欢上另外一位其貌不扬,甚至有些弱小的泰戈。
有一天查尔斯找到泰戈,要教训他一下,让他离莎拉远一点。泰戈说,你要打就打吧,然后摘下眼镜,先放在一边,然后对查尔斯说,你来吧。查尔斯上去就是一通老拳,把对方打得满脸挂彩。
泰戈也没有还手(当然还手也没用),等查尔斯打够了,收手了,泰戈说,你要是没事了我就走了。说完,泰戈从一旁拿回眼镜,戴在脸上走了。查尔斯看到那副干干净净的眼镜,戴在青一块紫一块、又脏又花的脸上,趴到地上哇的一声就哭了出来,他觉得从来没有输得这么惨。
我的转述远没有原文那么精彩,但是文中想表达的意思你已经明白了,它所传递的价值观也很清楚。讲到这里,我想起前不久去世的外交家吴建民生前讲的一番话,“软硬都是手段,哪个难?软难。硬,你打我一下我踢你一脚,这个三岁小孩子也会,没有难度。讲道理,谈判,软实力,这个很难。首先别人要喜欢你”,在现代文明社会,需要以道理服人,而这个本领,需要从小学起。
回到罗老师上次聊的话题,一种好的教育是能力和素质的教育,这里面不是简简单单地开一些人文课程,搞一个课外活动那么简单的。而是通过每一天的课程(和课外活动),不知不觉地把好的、适合我们当下社会的价值传递给孩子。同时,让孩子在学习每一门课程的时候,通过知识的学习掌握分析问题、独立思考、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这样今后才能成为社会的精英。
我的记忆力不算差,但是在大学所学的大部分内容,在高中学习的一小半内容早已忘却。相信大部分朋友比我好不了多少。有些课程学完后,内容已经忘却,但是我能感到解决问题的水平有了提升,而另外一些课程,除了当时了解了一些支离破碎的知识点外,没有任何提高。
或许正是因为这个原因,MIT的学生有一个普遍观点:学什么不重要,关键是跟谁学,因为学的东西早晚会过时,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本领却可以受用终生。
延伸阅读:美国的中小学如何教历史?
(向上滑动查看内容)
文/程映虹(美国特拉华州立大学教授)
美国的中小学如何教历史?尽管笔者是在美国教历史的,但没有经历这个国家的本科教育和硕士教育,对美国初等和中等教育的历史怎么教更是一无所知。正因如此,当我后来逐步了解其中情况时,便不免生发出很多感想。
爱国主义宣传不能歪曲历史真相
第一次对美国小学生如何了解历史有点感觉,是从我女儿那里得来的。当时我们在波士顿,说起城市的历史典故,尤其是发生于1770年3月英国军队开枪打死几名抗议平民的“波士顿惨案”,保罗·李维尔据此画的着名版画,当时在上小学的女儿说:老师说那是夸张的,那幅画是当年波士顿爱国者的宣传。
女儿的话让我很吃惊——美国历史教师怎么不站在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的立场上引导学生,“激发”对民族仇敌的恨和对自己国家的爱,而是对这种“爱国主义”泼冷水?
后来了解了一下,真相还真是如此。当时一小队英国士兵,在群情汹涌的波士顿居民逼迫和雪球攻击下惊慌失措,一士兵于慌乱中开枪,打死五个平民。整个事件是双方在局面失控下的冲突。事件发生后,英国军队把涉案士兵送上法庭。至于保罗·李维尔的那幅画,一方面激起了波士顿人民的反英情绪,有利于独立运动,另一方面把英国士兵描绘成行刑队而波士顿居民是无辜的被害者,歪曲了历史真相。
历史教育在这里起到的作用,不是在既定的意识形态前提(爱国主义)下推波助澜,不是为了证明自己一方的正确,而对历史的某个方面故意夸大或忽视和掩盖,更不是为了达到宣传的效果而不择手段,而是对真相的了解和对事件性质的多重分析。
历史是不懈的追问
“波士顿惨案”这个案例,用一个细节回答了“什么是历史”这个大问题。“什么是历史”这个问题,是美国历史教育从小学到大学一开始就要明确且不断重复的。对这个问题千篇一律回到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定义,即“通过不懈的追问获得的知识”。这样一个追寻知识的过程本质上是开放而不是封闭的。在原则上它要求通过不断的探寻、论辩和发掘达到对过去的了解,而不是为了达到某一个结论或证明某一个理论。
习惯了中国的历史教育后看美国的历史教育,从教到学会发现很多区别,但更重要的是对“历史”本身理解的不同。中国的历史教育强调的是历史知识的客观性和有用性,即相信通过“科学的”方法可以获得有助于现实需要的那个过去。这种对历史的定义重结论和实用性,鼓励了历史教育中的权威主义和实用主义倾向。所以,在学生的下意识中,课本上的知识都是正确的、重要的和有用的,实际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都是必然会发生的;而对老师来说,“教”就是怎样通过灌输这些知识把“学”引导到那个既定的结论上去。
这样的历史教育很难容纳没有统一结论的探讨(尽管这种探讨反映了历史和社会的多重侧面)和无实际效用的历史知识(尽管这些知识可能增进对人性之复杂的认识),受教育者常常表现出对历史认识强烈的自信和确定感。
而美国的历史教育(尤其是近几十年来)强调的是探索和了解历史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达到的常常不是一个结论,而更多的是对历史认识的一种态度。这种态度强调的是历史过程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是对历史认识和历史阐释中主观性的承认,从而是对任何权威主义和实用主义的质疑和批判。
它并不以了解“真相”自夸,更不以达到对某个历史事件的评判为终点,而是鼓励学生不断地探索对历史事件的多重解释,保持开放的视野,以加深对人性的理解。从根本上说,这样的历史教育拒绝“历史必然性”这样的观念,受教育者常常表现出对历史真相和历史阐释的困惑,正是这种困惑激发起他们对历史更多的好奇和兴趣,引导学生朝开放的、多样性的方向,而不是朝着某个单一的和既定的结论进行思考。
美国历史教育如何贯彻爱国主义
任何国家的历史教育都要贯彻爱国主义的原则,主要是建立对国家的身份认同,培养民族自豪感。美国的历史教育也强调“美国人”的概念,但重点不在于“做一个美国人”(或者说“做一个美国人”这样的问题基本不会出现),而在于让学生认识到今天的“美国人”这个概念是怎样演变来的。
上面引述的《美国史——从前哥伦布时代到新千年》开篇就说:“这些有关美国历史的故事会帮助你问这样一个问题:‘什么是美国人?’而你的思考又将帮助回答这个问题。”这样的说法并没有先验地设定一个让学生理解和接受的“美国人”的身份认同,而是告诉学生:“美国人”这个概念始终是开放给每一代的美国人去思考的,而他们的理解和选择也就帮助塑造了每一代的“美国人”。
和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一样,只要是爱国主义,就难以摆脱狭隘偏激和情绪化的影响。很多所谓爱国主义的表现其实是对外界的无知和排外情绪,甚至是种族主义,这一点在美国一些政治上比较保守的人群中(很多又集中在南部和中部一些相对闭塞的地方)表现得非常突出。
但在多元化的美国社会中,爱国主义教育一般处于自由派的影响之下,不但说教的色彩比较淡薄,没有强加于人的姿态,而且教育者(包括教材)和学生之间可以感觉到一种平等和信任关系。这在上面“什么是美国人”这个例子中可以感受得到。实际上,我在美国学历史和教历史最大的感受,就是平等和信任。
作为外国学生,在美国上历史课可以毫无顾忌地对美国历史和政治作出种种批评;作为外籍教师或教授,学校当局和同事从来不会考虑雇佣你教文科会不会有任何意识形态的“副作用”,你的讲课是否符合美国爱国主义的“主旋律”。雇佣的唯一资格,就是学术背景和水准,包括多元化的族裔成分。学校不会冒着被起诉的风险说你意识形态有问题(当然,公开挑战普世的道德原则为奴隶制和种族迫害辩护的除外)。
作为一个移民国家,美国爱国主义教育最大的特色,就是寻找既符合各色人等的身份和需求,又符合这个国家历史和制度的共同点,即对自由的追求和对权利的肯定。这就使得美国的爱国主义教育实际上非常简单易行。爱国不是抽象的,不是上对下的,也不是光讲奉献,而是落实到个人的自由和权利上。

G. 各国及台湾语文课教什么,怎么教

各国及台湾语文课教什么、怎么教?

王易 中国教育报

这是关于语文教学、教材的第四篇文章,前三篇文章着重研讨中国与美国在语文教学、教材方面的差异,今天的这篇文章,向大家介绍的是美国、法国等国家以及台湾地区的语文教学和教材。站在世界的角度来观察,中国语文的教学教材改革该往何处去。看完这篇文章,要是觉得不过瘾,可以回复“语文”查看小编为你准备的其他文章。

美国:把语文课上成阅读课

美国中学实行宽松的选课制,语文课也更像是“阅读分享课”。虽然美国大学入学对写作要求非常高,但很多中学都不设有专门的写作课程,而是通过阅读各种体例的作品、写书评等锻炼出来。至于语文课上读什么书,也由任课教师自己来开书单,无论教育部还是学校,都不会印发统一教材。尽管中学语文课深浅是可选的,但无论哪种课程,大量的阅读都逃不掉:刚上初中的13岁孩子,一个学期下来可能必须读6-7种风格的英文作品;而希望上好一点大学的高中生,平均一学期也要完整啃下10本左右名着。

小说、传记类阅读材料在美国中学语文课上所占比例却很大。从古希腊故事《特洛伊》、《奥德赛》,到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再到《安妮日记》、《罪与罚》和《蝇王》等,都是学生最经常被布置阅读的着作。与中国语文课本主要收录选段不同,美国中学生还要完整阅读整本着作,按进度在课堂上进行讨论。

一个班的学生同时读一本作品、并且进度也相当,是美国人熟悉的“读书会”式语文教育。但美国一些学区却大胆地引进了“工作坊”式的语文课,这意味着学生自己选择想读的书,并跟同学们分享。曾主张学生只该读“精华读物”英文文学教授MarkBauerlein就表示,学生读《哈利波特》还是狄更斯(英国着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都无所谓,关键是在信息时代保持阅读的习惯。

法国:“通识教育式”的语文课

与美国类似,法国中学的文学课程没有统一的国家教材,学校根据教育部定立的大纲自主选择课本。受多年的精英主义教育观念影响,法国的语文教育曾长期被等同于文学教育,16至20世纪的经典纯文学作品,尤其是法国和法语区的经典小说、诗歌和戏剧,都是法国中学教师热衷选择的教材。从巴尔扎克到雨果、从拉封丹到拉伯雷,几乎每一个法国文学分支都可能涉猎,文科的学生还要完整阅读如(意大利作家)兰佩杜萨的《豹》和莎士比亚的《罗密欧朱丽叶》等译作。

为了应对中学生越来越不愿意上文学课的现象,法国教育部宣布把电影引入文学课程,将学生感兴趣的性、浪漫和反叛精神引入日常课堂。法国教育部官员认为,他们选择的电影能帮助正经历青春期的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些问题。在已公布的200部经典电影中,中学生能在老师陪同下观看法国电影《轻蔑》(LeMépris)中的男女主角“调情”,以及《赤胆威龙》(RioBravo)的枪战,并以自己的角度进行解读。

在法国,有个流行的说法,“每个法国人一生中都要过哲学这一关”。虽然法国高中生在高中阶段将分科(主修文科、经济社会或理科),但中学毕业会考时都需要考哲学作文(类似高考语文作文)。

因此,法国中学生的“语文课阅读材料”涉猎非常广,除了经典法国文学作品,还须阅读萨特和加缪等看上去对中学生而言过于艰深的哲学作品。而这很可能还不够,2010年,法国中学会考作文,要求考生解释霍布斯《利维坦》(英国政治哲学巨着)和托马斯?阿奎那(中世纪意大利神学家、哲学家)的《神学大全》节录。

德国:将语文课上成公民教育

20世纪90年代,德国曾对基础教育课程进行改革,目的是为了让教育“更适应社会发展”。在包括语文在内的科目,教材选取还专门加入了更多展现社会“阴暗面”(如种族歧视、违法犯法)的内容,以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解释社会现象。

台湾作家龙应台在一次谈到教育的访谈中,曾列举儿子安德烈上德文课的一个例子:安德烈的德文老师让学生在课上讨论布莱希特(BertoltBrecht,德国作家)的剧本《伽利略传》,该剧本讲述的是科学家伽利略发现了地球的原理,但原理不被教会所接受。与多数学生熟悉的、伽利略如何坚持自己的理论不同,布莱希特的剧本却表现了伽利略面临选择的两难:硬碰硬、然后被教会迫害而死,或暂时屈服以保存自己。剧本的结尾是,伽利略选择了后者。

允许不一样的东西,仅仅展现了德国中学语文课的一面。在“不在吃饭就在思考”的德国,中学生的德文课的讨论更是与别不同。据龙应台的儿子安德烈回忆,对这部文学作品的理解远不仅到其“映射法西斯”的背景,课堂上的讨论甚至涉及到人与群体之间的关系、个人与国家机器间的关系,可以说已脱离了纯粹的语文教育。本身身为大学教授的龙应台称,这样语文课让人听着“惊心动魄”,因为它实际上已触及了“公民教育”的范畴。

中国台湾:最重视古文的语文课

在台湾,“教育部门”会汇编供中学生统一使用的课本,但不少学校也在采用自编教材。文言文超过白话文比例,一直是台湾语文课本(台称“国文课本”)一大特色。在文言文比例被调低到45%之前(今年9月份又刚调整为45~65%的“弹性比例”),台湾学生高中三年学习的文言文比例逐渐递增,大约为高一的60%、高二70%和高三80%,其中选自先秦诸子的比例很重。

文言散文集《古文观止》几乎是每一个台湾中学生都精读过的教材,大陆学生所熟悉的陶渊明《归去来辞》、王勃《滕王阁序》等散文,也在台湾学生最为熟悉的篇章之列。台湾国文科教材的白话部分,一部分选自余光中等有影响力的现当代台湾本土作家作品,而曾被列为禁忌的鲁迅和沈从文的作品,现也被列入。

H. 美国的语文课与我国的语文课有什么区别

两者在教学内容和教材编排体系两方面存在着区别。

一、教学内容

美国的语文课:美国语文课是指以美国的美国英语为第一语言的文字、文化等为教学内容。

中国的语文课:中国的语文是指以中国的第一语言汉语为基础的语言文字、文章、文学、文化等为教学内容。

二、教材编排体系

美国的语文课:美国的语文教材包括语言和文学两大类,语言类的内容主要指语文知识的学习和语言技能的训练。

一部《英语》主要讲解语法知识,一部是《拼读》注重单词的拼写训练,而《文学》以美国历史的不同发展阶段优秀的文学作品为课文,对学生进行系统的人文主义教育。

中国的语文课:国的语文教材将语言知识、文学的学习都融入了“选文”中,没有截然分开语言和文学两大类教材。


(8)美国语文老师教什么扩展阅读

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不应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

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学习具有重情感体验和感悟的特点,因而量化和客观化不能成为语文课程评价的主要手段。应避免语文评价的繁琐化。

I. 美国语文老师怎样教孩子写作文

首先,作为曾经也为作文头痛的笔者,也和大家一样,首先就是头疼题材。
写那种老题材吧?好像不新颖,写那种新颖的吧,貌似也没什么可写。
这里纠正大家一个观点,就是不写以前写过的题材。关于题材,如果实在是想不到要写什么,你可以就写那几个老题材,例如,“送伞”,“考试失败,父母(同学)鼓励我”的题材。
虽然这些题材看起来很老,但如果你描写仔细,一样是篇佳作。
另外,就是大家可以写以前写过的题材,在拿到一个作文题时仔细想想,以前写过的XX事能不能用到这个作文里面,如果能用,接着想想,上次写的那篇,有什么不足的地方,这次可以改正,接着就可以动笔写了!这也是在不知不觉得提高自己的作文能力。你要知道,不管你把这个题材写了多少遍,但至少,在中考,高考里面,摆在阅卷老师面前的就是一篇新作文,一个从没读过的题材。

J. 美国最牛教师怎样教语文

这是一篇关于如何做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如何做一名好的语文老师的文章。怎样做一名有效的语文教师,不仅是新上讲台教师要思考的问题,对于每位教师来说都是个永恒的主题。 尤其是语文教师,一直被认为是最难当的。作为母语,似乎 怎样做一名有效的语文教师,不仅是新上讲台教师要思考的问题,对于每位教师来说都是个永恒的主题。 尤其是语文教师,一直被认为是最难当的。作为母语,似乎谁都知道都会理解都可以说上一二,但真正能走进课堂行之有效教学恐怕就不容易了,所以我们要时常反思,怎样做一名有效的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多一份反思,或许会多一份清醒,多一份进步。 一、对自己的职业充满爱,在爱中不断认识自我。 爱因斯坦说过:“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它往往胜过责任。”教育尤其需要热情,需要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博大而炽热的爱,就不能成就有效教师。我国名师魏书生认为:埋怨环境不好,常常是我们不好,埋怨别人太狭隘,常常我们自己不豁达,埋怨学生不好教,常常是我们的方法太少。众多的成功者一再告诉我们,不管处于什么样的处境,只要你有奋斗不息,追求不止的精神,你就会自觉地去改变自己把外在的压力转化成巨大的动力,不断地学习,引千道清泉、集百家之长提升自己、充实自己。中外名师都在以德执教,以身示范,让我们以他们为榜样,为自己的事业献出一腔热血。 二、要有过硬的基本功,备课必须充分。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听、说、读、写不必说样样精通,起码必须能镇住学生,在学生面前能有几分自信。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语文的魅力就在于它是很有个性的,能紧密联系生活的。陆游教孩子:“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所以语文教师是一个杂家,必须不断地读书,不断地思考。学生如果会认为自己的语文老师知识渊博,上课能有一些新见解,就成功了一半。比如在教学《落花生》不必只谈默默无闻,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不必只谈沙皇统治的黑暗。 三、在学习与反思中,不断发展自我 陶行知先生早就说过:“教师必须天天学习,天天进行再教育,才能有教学之乐而无教学之苦。”只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可见要成为有效教师对于学习的至关重要要有深刻认识,要把学习作为自身发展、胜任教学的需要。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深入的思考,那么既便是有20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除非善于从经验反思中吸取教益,否则就不可能有什么改进。永远停留在一个新手型教师的水准上。”他给出了一个教师成长的简洁公式:教师成长=经验+反思。它清楚地揭示了一个教师的成长过程离不开不断的反思。反思不仅仅是头脑内部的想一想,他是一个不断实践、学习、研究的过程,是自己与自己、自己与他人的深层次的对话,要想成为一名有效教师,扎实苦干的精神和态度是基础,而学会不断地自我反思则是发展自我的必由之路。 当然还要学会和同伴交流,互相学习,取长补从而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总之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大潮下,我们需要不断反思,与时俱进。做一个“有效的”教师,实施有效的教学,是所有教师应有的追求。

阅读全文

与美国语文老师教什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663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334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271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957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09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324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221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631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301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953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984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05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615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756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173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262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557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351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17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