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语言文字 > 大学为什么会有语文

大学为什么会有语文

发布时间:2022-05-30 06:27:11

‘壹’ 大学还有语文吗

大学有一门课程是大学语文。

2006年发布的《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提出:“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 教育部的质量工程为高等数学、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大学语文立了4个建设项目。在过去,大学语文是得不到这种“待遇”的。

2007年,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发函,建议各地教委、部属高校“结合本地区、学校实际,认真做好大学语文教学改革工作。”接到通知后,北大、南开、清华、北航、华东师大等学校马上采取行动,把大学语文列为除中文系以外的学生必修课。

(1)大学为什么会有语文扩展阅读

名家观点:

陈垣

陈垣先生在辅仁大学时,亲自抓全校一年级国文教学并带头上课。当时有的理科学生不认真学习大一国文,先生曾亲自动员,提出理科学生若缺乏较深的国文知识,缺乏文字表达能力,自己的科研成果,就无法通顺表达出来。

陈垣先生常谓不能教国文,如何教历史?国文不通的人,如何能读史书?他亲自教大一国文和中国史学文选课,直到20世纪50年代,他虽声望日隆,年事日高,还坚持不懈。

‘贰’ 为什么新时代的大学生开设大学语文

大学生开设大学语文也不奇怪,因为语文本来就是国文代表中国传统文化

‘叁’ 大学为什么该上语文课

语文是科研之母,数学是科研之父。这句话还真有道理。
在本国接受本科教育,自然必修语文。至于语文的重要性,对于理解对于什么等等,那都无需多说了。
反而是数学,在大学里,有的专业是不修数学的。
个人理解了一下,毕竟从事自然科学的必须用到数学,而从事社会科学研究的,比如纯粹的语言学,有中学的数学基础就足够用了,所以没必要学高数等。
总之语文无处不在,所以学语文就是应该的。

‘肆’ 如何看待大学开设大学语文课

因为我们在大学毕业之后参加了工作,也经常要写一些文书,比如说写工作总结工作计划,甚至需要写标书,这些都需要我们有作文的基础,大学语文课程就是让我们学习怎样写作。

‘伍’ 大学语文有存在的必要吗

大学语文有存在的必要,语文是我们自己的语言,所以无论在哪个学习阶段,都需要学习语文,丰富自己的文化知识,大学里面其他专业也会学习语文,因为英语在大学都很重要,更何况自己的语言呢。

‘陆’ 我们为什么要学大学语文

讲为什么要学大学语文,其实也是讲为什么要学语文。要知道为什么要学语文,首先要知道什么是语文这门课程。要知道什么是语文课程?首先依照哲学中的原理,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从中外比较中看什么是语文。
1、西方学校没有语文课程。
在西方课程发展史上,古代希腊的课程具有世界的意义。如雅典的教育是注重培养多方面发展的人。文法,修辞,雄辩术,加上算术、几何、天文和音乐,构成了希腊的“七艺”课程体系。文法,修辞,雄辩术为“三艺”,辩证法是最高学科,是哲学“理念”;算术、几何、天文和音乐是“四艺”,为理念服务。学习算术掌握“调兵列阵”,学习几何掌握建造兵营,学习天文帮助战时观测气候,学习音乐培养乐观、勇敢、高尚的精神。到了古罗马时期,教育受到古希腊影响,开设了雄辩术、文学、修辞学、历史、哲学等,培养善于演说的政治家。
文艺复兴教育规定了网络全书式的教学内容,即语言(拉丁语、国语、希腊语、希伯来语),“七艺”以及物理、地理、历史、伦理学、神学等,目的是使教育对象成为一个“人”。启蒙运动时期,卢梭提出了“自然教育”思想,在自然中获得实际有用的知识。与卢梭不同,斯宾塞按照逻辑系统组织教材,重点放在系统的书本知识上。首先提出“科学课程”,“科学知识最有价值”,以自然科学知识为学科范围。第二,重视个人,学习文学、艺术、生理和心理等知识,陶冶性情,发展个性。斯宾塞的课程设计顺应了社会发展,在很短时间里就在西方迅速流传开来。
总之,一个是科学知识,一个是社会能力,这两方面构成现代学校课程内容。语文课也是这样,如果将“语文”二字翻译成英文,结果将是丰富的,如language,speech, dialect(语言,言语,方言);culture, language,writing,script,character,formal ritual(文化,口语,行文,文本,角色,仪式);words,word,dialect,saying,talk,speech(话语,字词,俚语,谚语,流行语,正式语)等。显然,中国“语文”二字包含了西方相关课程三个内容:一是一般性的语言,二是文化修饰性语言,三是习惯性语言。所以“语文”的构成分析里边,就包含了客观的语言研究和社会的现代历史改造之双重意思在里边。这也就贯穿了培根“知识就是力量”的现代知识理念,即了解对象的知识越多,征服对象的能力越大。所以,今天中国的“语文”课,美国它是阅读课,法国它是文学课,德国是公民课,日本是训练课,俄罗斯是演讲课。
这些都不是中国的语文。
2、中国才有语文,语文课由三类语文知识构成。
语文知识构成有三足鼎立,即是所谓的“三大学科”构成:语言学知识、文学知识和文章学知识。具体的是三大类:语言知识、(语言)表述知识、文化知识。其中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是认识类知识,(语言)表述知识是经验类知识。而这些在西方学校中,分属三门课程。
在中国教育传统中,语文课程由三类语文知识综合而成,所以中国语文是一个大杂烩。
这里,我们可以依从俗语“了解了一个事物的历史就了解了一个事物的属性”入手,切入中国语文的来历,来定义我们的“语文”。
语文来自叶圣陶的命名,但这是1949年后的事情。更早,语文源自国文,以“国文(国语)”命名的语文教材,起自上世纪20年代间,因与洋文(外文)对举而命名国文。国文源自国学,“中国固有之学”,是针对“外国学”而言的。“国学”一词见于周代,其近代意义转借自日本,1902年始就出现。章太炎在《国学概论》中说,“夫国学者,国家所以成立之源泉也”,又说“国学是一国立人立国之学问”。这表明,国学、国语和语文是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的产物,其核心承载着中华民族独特生活方式和基本价值观。
准确地说,语文学科起始于1903年开始的分科教学。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规定必修科有:修身、读经讲经、中国文学、算术、历史、地理、格致、体操等。由此,中国传统教育的“四科”,只剩下“文学”。所以,古代的“文学”即归于现代意义的语文学科,只是语文中一个没有被分割出去的门类。凡是被分割出去的门类,如历史、地理等,我们在教学上一般只取它们的形式,即“语言表述”;而“语文”在教学上,恰当取了没有被分割出去的文学;既取了它的形式,也取了它的内容。由于“中国文学”是文史哲不分家,涵括一切古代文献,如《史记》、《梦溪笔谈》、《水经注》......都属于“中国文学”的范围。因此,中国的“语文”仍是一个大杂烩。
还如,癸卯学制下的分科将政治(道德、修身)与语文分离。然而,孟子却说“学问之道,求其放心”,二千多年来,中国的学问做的就是“放心”二字。在这个知行合一传统惯性下,今天的老师们总是自觉不自觉地将“读经讲经”和“中国文学”二者搅和在一起。犹如刘梦溪在《国学与国民教育》中所讲的,往往是“透过不可更动的文本,来阐发可以更动的注释”。语文在中国血融于水一般,附带着着“修身”的任务。用今天的眼光看,就是语文课的“人文精神教育”或者“人格教育”。
这种现象是必然的,因为中国没有超越性的宗教。中国传统的文史哲,发挥着安顿人生的宗教功能,今天的语文课只能也必须“附带”这个责任。当然,现代课程的性质决定了(人文)文化传承并非语文学科的专责,同时它也是其他学科的责任。但语文学科习惯性文以载道,以致成为了其属性。
结论是,1902年后癸卯学制建立,中国近代教育体系形成。新式国文(语文)及其教科书的应用,伴随近代学堂教育的影响,语文课发挥着人与人之间一门“组织”人的学科知识作用,构建着社会共同的近现代社会理念和伦理,深刻改变了中国人知识结构和价值观念。
所以近代中国转型中立人立国的历史,也逻辑上构成了与语文知识属性并列的语文人文属性。
3、学习大学语文,发挥语文为社会、为人生的双重功能。
语文拥有为社会的功能,因为现代社会是一个经济效益主导的社会。在经济主导的社会里,“个人”编入社会组织,个人在各种组织内部的设计、改造和安排下进入“国家”这个协作系统。依此,达到有效参与社会大分工的目的。区别于传统小农经济社会,今天一个国家就是一个全球化的大协作体。国家的同一首先是语言的同一,文化的同一。这就在人与人之间产生一门“组织”人的学问,一门建立共同体理念、伦理和制度的学问。德国汉堡大学中文系教授凡埃斯博士说:“像英文系,或是意大利语系,这些学科的内容都非常窄,主要是以文学为主,这些国家的历史是在别的系里学的。而学习汉学可以同时学到中国的历史、政治、社会、文学、哲学、经济等等,是一个整体,不能被分开来。”(中国青年报2005.1.12《冰点周刊》)在中国,这就是语文的社会文化综合、意识形态整合功能。
对于个人而言,语文为人生的一面同样重要。语文的好处,是冰冷的世界经过语文描述而变得温馨。比如语文笔下的死亡,是这样在说:
每个人都是一本书,出生是封面,死亡是封底。我们虽无法改变封面前和封底后的事情,但书里的故事,我们却可以自由书写。
如果说死亡是一个虚无的黑洞,语文的上述描述而使得死亡变得有实体和意义起来。这是一段讨论死亡的语文,由于语文叙述的功能,是让陌生世界可以解释而揭示,变成可控的温馨家园!这告诉我们关于语文的一个道理:语文不是科学,无论真假;语文属于文化,提供善恶,眷顾生命!科学的世界是冰冷的,语文在冰冷的世界之上善意地搭建温馨的世界。学好语文,就能够把单调的生活开出一朵花来。这是语文的真谛:人生活在语文的世界,便隔离着世界的冰冷。
另外,语文不是改变对象,而是拥有对象。这也是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给予人的区别。物质文化把人对完美的追求放在把自己变成什么上,而不是拥有什么上;而精神文化把人对完美的追求放在思想和精神的内在状况上,而不是外在的环境上。语文涵咏了中国人的智慧和人文境界,语文构建强大的精神,使你把追求的对象有别于兽性,放在人性本身的发展和优势上。中国语文的思辨特质,使你不是去盲目扩大那些使得人性成为特殊的尊严、财富和幸福的思想和感情上。
语文是文化不是科学,与绝对真理无关。语文的阅读和写作,面对的不是科学世界,而是生活世界。语文的生命力得益于跳出二元对立。当传统哲学掉进极端主观主义和极端客观主义的陷阱而无法出头之时,当形而上学受制于物我两分的二元论泥潭而不能自拔之时,以“生活世界”为依托的语文世界不失为人生的一个自我救赎之道。所以,语文关注的并不是有关绝对真理是否存在的问题,而是有关人类生活如何才能改善的问题。
对于社会而言,语文是“组织”工具;对于个人而言,语文是存在之途。人的生命力得益于其先于本质规定;得益于不是表达绝对,而是表达当下个人。所以,语文是进行时,是生长中,是有生命的。有生命的语文不是礼教语文,不是机械语文。语文的力量在于,可以扶正一直以来被歪曲了的“自我”;可以还原世界原初知识,安顿人生生命尊严;因为语文是活的,当下的。僵死的是僵死的世界观,只顾及真假;活跃的是活跃的人生观,探索善恶。
大学语文与专业语文的不同。大学语文是通识语文,不是专业语文。大学语文有用,有价值伦理之用。大学语文提供价值伦理,规范了应用语文的日常伦理。比如,大学语文可以统领商业语文、科技语文,相反则不行。商业语文的规范是“信”,科技语文的规范是“真”,文学语文的规范是“美”,日常语文的规范是“善”......而大学语文的规范是“道”。
总之,大学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区别,就在于工具性关乎世界观,人文性关乎人生观。说大学语文是关乎人生观的一门学问,是因其回答有一种生活方式是高贵的,而另一种是卑贱的;也是因其回答什么是高贵生活的内容(善)和实现它的途径。反之,说大学语文是关乎世界观的学问,是因其回答宇宙的统一性和目的性,且是有规律的。前者,是宗教与伦理问题,后者是“科学的”问题。
知道了语文的人文性,我们就知道如何学习语文了。

‘柒’ 大学学习语文的重要性

不注重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一味地教给学生实用知识,就有可能把学生培养成只会干活的机器。这是高等教育的悲哀!

文学是人类思想的营养剂,艺术是人类灵魂的净化剂。不懂文学的人,思想难免会“缺氧”,不懂艺术的人,极易被世俗的思想吞食了灵魂。

文学能给人以生活的激情,诗能给人以创作的灵感。一个文学素养差的人,其创新能力必然很差。纵观人类发展的历史,不论是科学巨人,还是思想泰斗,凡是能取得巨大成就的人,莫不得益于扎实的语文功底。

文学可以丰富人的内心世界,使人的思想更加博大,使人的视野更加开阔,使人的思维更富于创造性。

文学可以提升人的想象与联想的能力,最终增强人的创造力。

文学可以使人大器,艺术使人变得高雅。文学是艺术之根,文学素养提高了,艺术素养也将随之提高。文学素养是人文素养的核心,它不仅决定着一个人的生存和生活质量,而且影响着人的创造力。

文学能够给人一种奋发向上的力量,使人热爱生活、学会生活,更好地生活。

诗美渗透在一切领域:建筑是“立体的诗”,舞蹈是“灵动的诗”,音乐是“交响诗”……不仅如此,一切创造技术中都渗透着诗美,汽车的造型有了诗美,就会被人们普遍地喜爱。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的制造业要超越世界先进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技术人才的艺术素养。

文学可以怡情,可以养性,可以益智。文学素养是人的综合素养的基石。连学生起码的文学和文化素养都培养不好的大学,还有何面目说人才培养的质量?

文学素养的缺失,不仅会导致人思想的缺失,而且会造成人创造能力的缺陷。

大学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完善学生的人格,赋予学生不断进取的精神,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这些比教给学生实用知识和培养学生现实的技能更为重要。

语言是学习一切知识的工具。语言运用能力的高下直接决定着自己学习能力的强弱。连母语都掌握不好的人,很难在科学上取得大的成就。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语言能力的发展直接促使着人的思维能力的发展。

一味地强调传授实用技术和培养实用技能,是急功近利的教育短期行为,是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极不负责任的行为。

总体来讲,大学语文课是大学里最重要的一门课。这门课在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创造等各个方面的强大作用是任何一门课程都无法替代的。大学里不开语言文学课,给学生走上社会后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留下的缺憾是很多的。

毫不夸张地讲,不开大学语文课的院校是对学生极不负责任的院校;不重视大学语文课教学,甚至下令砍掉大学语文课的校长是对学生终身发展很不负责任的校长。

时下还有一种现象,一些院校砍掉大学语文课,开设所谓的“人文素质教育”课。这实在是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情。语言能力和文学素养是人文素养的核心与基石。语言能力和文学素养培养不起来,人文素质从何谈起?与哲学课、史学课、伦理课、艺术课相比,大学语文课是最好的人文课程。要真正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首先必须开好大学语文课。

目前人们对于大学语文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自上世纪八十年代高等院校普遍开设大学语文课至今,对于大学语文课的性质、任务等问题一直缺乏科学、系统的研究,关于大学语文课的定位一直比较模糊。基础课、公共课、选修课……各持所见;“补课说”、“工具说”、“人文说”……各执一说。二是教材建设方面存在着太多的问题,严重制约了大学语文课功能的发挥,给人们造成了这门课似乎可有可无的错觉。目前国内出版的大学语文课教材有一百二十多个版本,起码有九成以上质量不合格。其中一半以上的教材一本书中的错误就在百处以上,有的甚至多达四五百处。不仅如此,教材内容空泛,思想单薄,选文规范性差等各种问题都十分严重。三是由于以往很多院校一直没有开设大学语文课,有的院校虽然开设了,但分配给大学语文课的课时很少,致使这门课在学生思想品德形成、思维品质改善和审美能力培养等多方面的巨大作用没有显现出来。事实上,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今,一些大学开设大学语文课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每一个从事高等教育的人都应当清楚地认识到:大学语文课是一门基础性课程,是高等院校各个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除外)都应该开设的一门必修课;大学语文课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完善学生的人格、改善学生的思维品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等各个方面的巨大作用是任何一门课程都无法替代的。概括起来讲,大学语文课在学生求知、做人和终身发展等方面具有以下几个作用:

一、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终身学习能力是每个人一生中最为重要的一种能力。再好的大学也不可能教给学生一生中要用到的全部知识,更不可能培养好学生一生所需要的所有能力。尤其是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新技术层出不穷,终身学习能力对理工科大学生来说显得更为重要。

‘捌’ 为什么要学习大学语文

因为如果不学大学语文,将不利于大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理解力是学习任何一科都需要具备的基本能力,而大学语文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理解力。大学开始选择专业了,有的专业不会再涉及到国学,中文的学习,比如土木工程、计算机编程等。

如果提起工科男,理科男就觉得他们情商不高,不善言辞呢,因为他们对语言的组织能力有限,更难以体会到语言的魅力,不能够将内心的真实情感准确地表达出现。大学语文的学习并不像初中、高中那样纯粹是背诵,更多的是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培养看书的兴趣。

文学分析

在外来文化、网络文化的冲击下,中国的汉语受到了影响。近几年陆陆续续出现了各种网络词汇,一方面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但另一方面也让很多人忘记了中国汉语的本来面貌。

而且大学语文还涉及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其中的儒家思想的学习还可以提高一个人的素质修养。如果摒弃了大学语文,很难想象,大学生在网络文化的冲击下,会不会忘记了日常最基本的语言素养。

从人与人之间的交谈,用词造句都可以看出一个人的素质。有的人说话如沐春风,非常有水平,但有的人说话则词不达意,重复啰嗦。学习大学语文则能够提高学生们的用词造句水平,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这对以后的求职就业都非常重要。

‘玖’ 大学里有语文课吗

大学里有语文课,其在五十年代曾被取消,而后又被恢复至今。

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大一国文”,50年代因教育界模仿前苏联教育模式而取消,1978年,在教育家匡亚明、徐中玉、苏步青等倡导下,“大学语文”复开。

2006年发布的《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提出:“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 教育部的质量工程为高等数学、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大学语文立了4个建设项目。在过去,大学语文是得不到这种“待遇”的。

(9)大学为什么会有语文扩展阅读:

徐中玉先生30多年前在《大学语文》序言中指出:“大学里开设语文课,意义重大。”在他的倡议下,大学语文在中断数十年后被社会各界高度重视并得以重新在大学课堂开设。

然而,关注语文教学的人会发现,相较于开课伊始的热烈情景,近年来基于种种原因,全国有些高校特别是理工高校,或取消大学语文,或事实上将其边缘化,大学语文成为鸡肋般的尴尬存在。对于这一现状,徐中玉先生明确表示大学作为高等教育机构不应“失语”。

大学语文必须“活”起来。所谓“活”的人文,取自“为有源头活水来”。重在强调大学语文本源自鲜活的生活,最动人的当是它关乎心灵、关乎情怀。

‘拾’ 大学的语文是什么样的

大学语文是一个大学课程名称。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大一国文”,50年代因教育界模仿前苏联教育模式而取消,1978年,在教育家匡亚明、徐中玉、苏步青等倡导下,“大学语文”复开。
2006年发布的《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提出:“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教育部的质量工程为高等数学、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大学语文立了4个建设项目。在过去,大学语文是得不到这种“待遇”的。

阅读全文

与大学为什么会有语文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663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334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271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957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09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324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221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631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301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953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984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05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615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756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173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262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557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351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17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