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语言文字 > 如何了解更多英语文化

如何了解更多英语文化

发布时间:2022-05-30 18:00:22

❶ 请问,怎么了解更多的英语

学习英语最好的办法就是接触说英语的人,我指的是老外或者英语已经达到很高水平的人。人们都愿意听别人说,而对于自己去看去找就比较容易厌烦。和老外聊天后你会发现其实和他们进行日常沟通很简单的。自己找机会体会吧。

❷ 如何加强英语文化学习,提高英语文化意识

多看可以看一些外国的纯英文动画片,模仿其中的主人公说英文,
也可以多听些英文歌
看一些外国新闻
当然最好是能去外国待一段时间

❸ 如何通过语言学习了解外国文化

在语言、文化、跨文化交际三者的关系中,语言是一种载体和符号,文化是语言的背景,而交际则是前两者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体现,是语言形式的具体应用。语言反映文化,文化影响语言的使用和发展;在以一种语言为媒介的跨文化交际中,交际者应遵守该语言的文化语用规则。我国中学生的英语日常交际用语运用能力远远落后于英语基础知识的运用能力。出现这种局面的原因可能有多方面的,关键是我们现在的教学模式只重视英语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的教与学,使教学成为脱离社会文化语境的单纯的语言技能训练,而情景对话却包含了很多日常的文化现象。
在我日常的教学中,我主要是利用英文报刊来加强学生对西方文化的了解。
让学生大量阅读《二十一世纪学生英文报》,是英语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阅读,学生了解中西两种文化的差异,从而减少语用失误。比较可以从称呼、招呼语、告别、做客、谦虚、赞扬、思维习惯和价值观念等方面进行,如学生在阅读《二十一世纪学生英文报》(高二版)第3期,有一篇文章是关于王力宏的新专辑《改变自己》,从文章中的一句话:Leehom Wang is different from other pop singers,学生意识到汉语王力宏和英文Leehom Wang的不同表达方式。
另外,大量的阅读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扩大其词汇量,而且有助于提高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和表达能力。通过报刊背诵比赛,使学生掌握英文表达方式。
综上所述,我们教师在英语教学中不能只单纯注重语言教学,还应通过报刊教学让学生了解中西文化差异及其对语言的影响,利用语言提高学生的文化意识,培养学生对英语文化更加开放和积极的态度。

❹ 英语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更多的外国文化

对于大多数学了英文的来说,基本没用!因为,文化不是学的,而是活的,要活出来!哪些个学过点英文的,就能用英文活啦?就算能活,在英语文化中能待几年!了解文化,在英语里活几十年都不够!拿中文说事儿,在中国活的,什么外语都不会的,就都了解中国文化了吗?开什么玩笑呢?不是针对楼主,说道理。

另外,很多学了英文的,读了英文而那个大脑基本在思维中文!哈哈!要是凭着思维中文就能了解英语英文表现的文化,那不过是国际笑话而已!

不信就算了。算我打字练习好了。

❺ 如何轻松愉快的学英语

(4)做笔记。仅仅看懂电影对学好英语是远远不够的,每一个力求上进的英语学习爱好者,都会追求更多地掌握语言文字地实际运用。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最必要的办法就是记笔记。这是老方法,但是很管用!“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当你把经常错过的、听不懂的、常用的语言句子词组一次次写在本本上,经过十来部电影观看后,这些问题往往迎刃而解,你会马上体会到这个方法会带给你的巨大收获。

❻ 小学英语文化意识有哪些

一、文化的概念

“文化”一词包含着极丰富的内涵。文化的经典定义由英国人类学家泰勒(EdwardTylor)1871年在《原始文化》(Primitive Culture)一书中提出:文化是一个“复合的整体(complex whole),其中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而得的任何其他的能力和习惯。”功能学派大师马林诺夫斯基(Bronilsaw Malinowski)则认为:“文化显然是完整的全体(integral whole),其中包括器具与消费货物,各种社群的宪章,人们的思想与工艺,信仰与习惯等。”这两位学者分别代表了狭义文化观和广义文化观。文化包括许多层次和方面,如信仰、习惯、艺术、法律、道德、人情风俗、历史事件等等,真可谓无处不在,无所不包,因而具有广泛性、历史性和多维性。《英语课程标准》指出:“文化是指所学语言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有益于对英语的理解与认识,有益于培养世界意识。”从语言的特征和文化的范畴与内容来看,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语言既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又是文化的载体。学习一种语言,就必须了解这种语言所代表的文化,不然将无法正确理解和运用这种语言。这些年的英语教学实践,使我深切地体会到,在向学生教授英语时,将英语与它所承载的文化紧密地结合起来的重要性。只有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让他们明白中英文化的异同,才能确实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从而使小学英语教学再上一个新台阶。

二、培养文化意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长期以来,在英语教学中语言和文化的这种关系一直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很多教育者似乎认为只要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掌握了语音,词汇和语法规则就能理解英语和用英语进行交流。而实际上由于不了解语言中所蕴含的文化背景, 在英语学习和用英语进行交流中屡屡出现错用或误用的现象。美国的语言学家沃尔夫森(N.Wolfson)说:“在与外族人交谈时,本族人对于他们在语言和语法方面的错误往往比较宽容;与此相比,违反说话规则时则被认为是不够礼貌的,因为本族人不可能认识到社会语言学的相对性。以"dog "一词为例,在语言意义上,中国的"狗" 与英美国家的 "狗"没有区别,但两个文化群体里的"狗"的文化意义又相差 甚远。"狗"一词在中国人看来总是贬义的, 汉语中常用"走狗"、"丧家犬"、 "狗仗人势"等来形容所厌恶的人。但是英语国家的人对狗的看法与我们截然不同,他们认为“狗”是人类最好的朋友,忠诚可靠。所以“dog "在英语中往 往含有褒义,如love me, love my dog.(爱屋及乌);a lucky dog(幸运儿)。又如;中国人喜欢以对方为中心考虑对方的情感,如:你感觉怎么样?你想要什么?而西方人往往从自身出发,如“Can I help you ?”“What can I do for you?” 再有如中西方对待老人的态度不同,中国认为“老”是成熟、资深,而在西方“老”则意味着无用、孤独。果真如此,我们培养的学生将难以知道什么场合该说什么话,缺乏基本的交际能力,难以适应新世纪的要求。在此,在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的培养作为一个重要问题被提了出来。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我们尤其要意识到:小学生学习英语是为中学打下基础,在英语教学中渗透一些有趣的跨国文化、风土人情,最为小学生所接受。由此获得的认知、情感必将迁移到以后的英语学习中去,这将产生不可低估的作用。

在现今的英语教学中,人们之所以普遍忽视了文化意识的培养,上述的误解是一个原因,而另一个则是认为文化意识的培养太深奥、复杂,且不易操作。但实际上,文化意识的培养是可以在语言教学的各个阶段、各个层次上进行的。现今小学英语教材是依据“话题—功能—结构-任务”理论编写的,含有极其丰富的内容。其鲜明特点就是内容贴切生活。在接近于实际的情景中有意识地让学生了解英语文化和汉语文化的差异,增强其文化意识。

三、培养小学生的文化意识的具体方法

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教师要勤于思考、善于挖掘。通过各种语言材料,如情景对话、日常口语来渗透文化。运用各种语言素材,采取多种方法对学生进行文化意识的培养。

(1)创设环境,全方面感受语言文化。

国外教室的布置像个展览会,追求与众不同、别出心裁。于是我借鉴它们的经验,对教室进行特色化布置,在墙上张贴各种英语英文卡片、英语谚语集锦,也可以展示他们收集的有关英语国家的风景名胜、民族文化、风俗习惯等资料。我再让学生互相参观各班的教室。平常我也鼓励学生自己动手来创设教室环境,充满浓郁异国色彩的文化了解越多时,他们对英语和英语文化的兴趣也就越浓厚。这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参与的积极性,也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了解英语及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

搞好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浓郁的英语文化氛围,可以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于是,我就提议学校在教学楼上张贴图文并茂的英语谚语和格言,宣传栏里张贴英语国家简单有趣的带有解说的图画故事,课前或课间播放英语歌曲,让学生在校园里也可感受浓郁的英语文化氛围。

(2)联系生活实际,创设真实有效的交际情景。

语言的实质就是交际,培养学生文化交际的意识需要在真实的情境中开展有效的活动才能更好地实现。表演就是开展课堂对话交际活动的一种有效方法。我们可以通过多媒体手段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在生活情景中学会生活,学会用英语交往,学会体味人生。如在教学《牛津小学英语4B》 Unit7 At a snack bar时,在课堂上创设真实情景,利用多媒体出示一张我在小吃店的照片, 然后让大家跟着我一起去小吃店。让一位学生当服务员。鼓励学生用所学英语开展交际活动,把平时在小吃店的情景用英语适当的表达出来,及复习了食物单词,又能灵活运用新句型,把买东西的生动情景表演出来。如“Can I help you?”“I’d like some apples.”“ What about these ones?”“No, thanks. I’d like those green ones.”…“Here you are.”“Here’s your change.”在这些对话中渗透了西方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一句“Can I help you?”或“What can I do for you?”集中体现了西方服务员的热情与主动。又如《牛津小学英语5A》Unit 2 Ben's birthday一课,我们可以组织学生编一段为某位同学过生日的对话,事先让他们了解西方人习惯当面打开礼物,并表达自己的谢意。在了解这一习俗后,学生的对话就流畅而自然,十分符合西方的思维习惯。如A: This present is for you. Please open and have a look. B: Oh, how nice! I like it very much. Thank you. 这种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场景,使学生身临其境,不仅激发了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也使他们对所学的语言知识和外国的风俗习惯记忆深刻。

(3)组织丰富的课外文化教学活动。

文化的学习不应只限于课内,课堂外的文化教学也是一个很好的延续和补充,它能为学习者提供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具体方法为:

①指导学生阅读有代表性的外国文学作品。文学作品是传统文化的积累,也是文化的精华部分。如《哈利波特》《白雪公主》《项链》等。

②创办英语角。可以在班级内,甚至是全校范围内创办以文化为主题的英语角,或定期开展一些融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的竞赛和游戏活动等。

③制作手抄报。围绕某个主题,鼓励学生精心制作英语手抄报并开展评比展示活动,是培养学生获取、整合信息的能力以及扩大他们文化视野的好方法。从开展课题至今,学生们制作的手抄报涵盖了各类主题,如世界濒危动物、西方民俗风情、自然灾害、北京2008奥运会等。这项活动不仅促进了学生对目的语文化的了解,同时也增进了对本民族文化的进一步了解和认识。

④举行戏剧表演活动。戏剧表演在文化教学中有较大的发展空间,深受同学们的青睐。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可以以课本剧为依托,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和创造,力争能以目标语言化成员的身份来参与表演。也可以表演儿童感兴趣的童话故事。在六一儿童节,我们班和别的几个班的学生合作表演了外国的经典故事《白雪公主》。全部是英语对白,他们通过角色安排、模仿录像带和录音带一系列活动,不仅使他们的表演在剧情内容上显得鲜活、逼真,同是也提高他们的口语水平。我惊喜地发现学生们以不同人员的身份来诠释剧情的能力越来越强。

(4)利用直观化教学手段,体验异国的文化氛围。

电化教学和多媒体教学为学生学习英语并了解英美文化提供了十分直观的教学手段,使语言、人和语境紧密地结合,有助于学生熟知西方的传统习惯和风土人情,还有助于学生感知英美人的体态语言等非语言交际形式。比如在教学中充分利用电影和电视引导学生注意观察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等各方面情况:各阶层人们吃什么,穿什么,住什么样的房子,如何与朋友交往,进行什么娱乐活动,什么节日对他们最重要,节日如何庆祝,以及说话的表情、手势等。在课上尽量播放相关的课文录像,不仅使学生对课文有了透彻地了解,又使学生直接感受到外国人用来交际的语言、表情、动作等。尽量播放原版的英文儿童歌曲或电影,体味异国文化的真实性。教师平时也应注意收集相关资料,以便在教学中有效地利用这些手段,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结论

总之,语言所传递的文化信息是英语教学内容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英语教学中不能只单纯注意语言教学,而必须加强语言的文化导入,努力营造交流的语言环境,培养学生强烈的文化意识。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得体地运用语言,提高英语口语交际能力和综合语言的运用能力,全面提高英语水平。

❼ 如何引导孩子在英语学习中了解西方文化

建议一:可以从孩子的英语教材入手,利用网络拓展英美国家的历史、地理知识等孩子比较感兴趣的人文知识。
比如,孩子学到英国,可以从网络上搜出英国地图、风土人情、趣味节日、2012奥运会等信息和图片,甚至可以搜索出视频,帮孩子拓展英国所处的陆地和海洋等词汇,再拓展到与水和大海有关的词组,如indeepwater(水深火热),allatsea(无主意)等,这样可以帮助孩子对看似枯燥的西方人文、地理常识形成形象记忆,学习兴趣会逐步提高。
建议二:英美文学集中反映了英语语言的精华,引导孩子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少儿英语文学作品。
如:《伊索寓言》、《安徒生童话》、《白雪公主》、《灰姑娘》、《美女与野兽》等。通过寓言神话的阅读,让学生自然而然地了解到西方人的价值取向,宗教信仰等。尤其是引导孩子注意由寓言总结而成的成语、谚语,内容简单却涵义丰富,能够大大提升孩子对英语文化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建议三:逢英语国家的文化节日,在家中营造节日氛围。
过节前,就尽可能吸引孩子搜集节日意义、庆祝方式等信息。家长、孩子分别给对方制作节日礼物。家长引导孩子默默许下自己的节日愿望,如记录自己迎接节日的心情,找到与节日有关的词汇等等,通过努力,让自己的小小愿望能够在过节时实现。如Halloween,Thanksgiving,Christmas等节日都可以尝试。

❽ 怎样了解外国文化

随着中国近几年来的迅猛发展和沟通的日益方便,外国文化以及西方流行也开始在中国侵占市场,各种繁多欧美以及日韩文化、产品开始中国各大中小城市开始普及,以至于出现了“哈日族”、“哈韩族”、“街舞”、“极限运动”、“80后”等等新名词。那么,这类新名字与新文化的出现会给现金的中国社会带来什么影响呢?
一、
美国街头文化是美国社会一样很重要的文化组成部分。由于近50年来,美国社会当中还具有严重的种族歧视观念,当时的黑人在美国社会中的地位非常低,所以美国的黑人当中就开始流行一种街头文化,以此来进行发泄自己对于社会的不满。街头文化里,除了我们所熟悉的“街舞”、“HIP HOP音乐”、“街头篮球”还有诸如“涂鸦”(画在墙上的一种美术形式,在美国低特律的地铁墙上随处可见,内容包括一些有关政治和社会风气的不满的发泄)、“battle比赛”(美国地下的一种音乐比赛,一对一,以挑出对方身上的缺点进行对骂的形式,歌词中大多有挑衅的意味)等。当然要纠正一点,很多人以为街舞就是街头文化的主要部分,其实应该是battle,街舞在美国街头并不是很流行,现在主要是在日韩比较流行。
接下来是正题,中国的流行乐坛,大多受美国、日韩等地的影响,歌曲旋律、歌词当中所包括的文化内涵也基本都是外国文化的味道,而有本国文化的音乐人却很少,即便有,也不太受到国内歌迷的支持和欢迎。受支持的大多是一些20出头的年轻歌手,而恰恰他们的歌基本属于模仿欧美风格。我们知道,每一个国家的文化都是与他们国家的社会背景以及发展状况慢慢演变出来的,所以每一个国家他们的文化分支都是具有本国的文化内涵在内的,这也造成了不同国家的文化内涵的不同。中国的文化是古老而传统的,因为发展的历史久远,文化也就有了一些传统和古老的味道,这正是重点,正因为中国的文化传统很古老,使得很多国内的年轻人认为中国文化老土,以导致崇洋媚外。文化是一个国家的凝聚力,可悲的是,中国的年轻一带受的都是外国文化的熏陶,而且并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再举个例子,前几天,李连杰先生的新片《霍元甲》上映了,整部片子整体来说很不错,让人看了很感动。从长远来说,李连杰的古装功夫片总是能体现出中华儿女的英雄气概与霸气。从《黄飞鸿》系列到《功夫皇帝方世玉》再到《精武英雄》,这次的《霍元甲》也是一样。但是,在影片的最后,霍元甲因为日本人的毒害而倒下的时候,也正是全最高潮的时候,却突然蹦出来一个周杰伦开始嘻嘻哈哈,一下子打乱了影迷先前的情绪,于是整个高潮片段都给一首歌搞砸了。这就说明不同社会背景下发展出来文化在很多场合是无法相互融合的,这就好比在维也纳音乐会上放京剧,是同一个道理。
二、
日本动漫。
日本动漫确实好看,我不否认,因为我也曾经痴迷,日本人的坚强和他们的武士道精神,也确实值得人们尊敬,日本动漫在年轻一代当中的风行,在我看来,是无法避免的。
小学5年级,那时候看《火影忍者》不知道有多少疯狂,什么忍者刀啊什么忍者道具之类动漫周边产品买了也挺多钱。但我可以肯定的是,日本动漫中处处体现出来的精神是我可以终身受用的。这是好处,但带来了什么坏处呢?日本动漫在中国的痴迷群体,一般在青少年,也就是10-16岁的年龄段,这一年龄段的人,大多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一些处世原则都还未成熟,看到了喜欢的东西就会过分盲目地崇拜,而日本的动漫中体现出来的大多是日本传统文化与精神。这就是所谓的“思想侵略”。日本人从本质上来说,写这些漫画是有某些政治目的的。设想一下,中国的年轻一代,脑子里装的都是日本的文化,都是看日本文化长大的孩子,到我们这一代长大了以后,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有谁还记得,一个民族的凝聚力还从何寻找?!
三、
“80后”文学热潮将给中国带来什么。
近几年来,一批又一批80年后出生的年轻作家开始侵占中国文学市场,随着“新概念全国作文大赛”的越办越好,像郭敬明、韩寒这样的作家开始在中国的青少年群体当中大红大紫起来。在早期,因为中国教育机制的某些缺陷,部分地区的学生,特别是初中、高中学生的学习压力非常大(当然这种缺陷现在依然存在),所以早期有很多喜爱文学的初、高中生曾经写了一些叛逆并且带有批判意味的文章,因为这些文章符合了当时大多学生的心理,所以有较多的学生开始模仿这种写作风格。渐渐地,这种带有叛逆色彩风格的文章更加成为了一种形式,这些学生写东西不再是真实感情的流露,而是刻意地使写的文章达到某种效果。更加严重的是,因为这种风格的文章写得多了,想法也有些过头了,很多的学生有了消极的念头,更有甚者因此得了心理疾病,并且有更多的学生开始认为,写文章是为了追逐某种潮流,而这并非文学的本质。
当然,这些现象也有好的一面,因为追逐潮流和这种新的“颓废风”,很多学生也开始拿起了笔试着写作,其中有一部分人挖掘了自己对于写作的兴趣,当然也有人永远无法领悟到写文章的实质意义。不过“80后”之风还是为久经沉寂的中国文坛注入了一股新鲜的活力。
四、
来自美国的“摇滚颓废风”
同上面的“80后”一样,美国的摇滚朋克风潮一样带有颓废的意味。其实摇滚很好听,我也很喜欢,但从为去认真研究过,也从未想过学习它的什么或者崇拜它的什么,只是以之为乐。但是还是有很多人为之着迷。摇滚乐中带着强烈的颓废意味,虽然有汉森乐队这样的清新摇滚乐队,但是却少之又少。外国的摇滚歌手有很多带有心理疾病,并且常做出疯狂的举动,可是国内的歌迷也居然有人认为这很有个性,纷纷为之效仿,这真是让人想不通。加上“80后”风的熏陶,今年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着耍酷,学叛逆,学颓废。这已经不是正常的心理状况,而是一种刻意制造出来的性格特点,随之而来的是对于生活、对于学习和对于事业的消极想法。

总结:外国文化确实绚丽多彩,我写这篇文章的目的不是为了抨击外国的文化,也不是说不能去欣赏外国的文化,但是,我们中国的年轻一代当中,能够意识到自家民族文化的重要性的人已经少之又少了,我的建议是,大家可以把这些外国的文化因素做为兴趣,但千万别迷失了心智,过于地崇拜,我们自己的民族文化也有它瑰丽眩目的一面,为什么不尝试着接受呢?还有,要是真的喜欢日本的漫画,建议你相信自己有了成熟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后再去看日本漫画,日本漫画中体现出来的许许多多精神是非常可贵的,值得我们去学习。
我们要删去坏的方面,学习好的方面。
最后套用一句经典的台词:
“取洋人之长,补国人之短,耀出千分光,发出百点热!”
——电影《黄飞鸿系列之西域雄师》
下流笔
参考资料:http://hexue.com/Print.asp?ThreadID=28

❾ 想多了解英语国家文化怎么办

如果你对英国文化不是很感情趣的话,现去了解是没有意义的,当然你笔友跟你说的也都是身边的事,上网搜出来的有可能对你没什么帮助,到是有一点,如果他肯交你这个中国笔友,那就说明他对中国文化多少有些兴趣,你可以多跟他谈一些在中国你身边发生的有趣的事情,变被动为主动嘛

结交异国笔友本来就是为了多了解异国风情的,你接他的口了解他的生活环境也要反馈给他一些你的生活呀,这才是交往的目的

P.S 你该不会只是为了练英文跟人家交往的吧,目的不纯哦。。。

❿ 如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渗透文化意识

外语作为一门语言,它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在教学中,文化是指所学语言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价值观等.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文化有益于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有益于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与认识,有益于培养世界意识.《新课标》指出: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逐步扩展文化知识的内容和范围.使他们提高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进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英语专家胡文仲教授曾说过,语言和文化有密切关系,学习外语不仅仅是掌握语言的过程,也是接触和认识另一种文化的过程.英语教学一定要贯穿文化教学,我们要培养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英语人才,就需要在英语教学中融入文化知识教学和文化理解教学,文化知识教学帮助学生掌握目的语文化知识,而文化教学既帮助学生理解目的语文化知识又掌握跨文化交际能力.不同区域,不同民族,所处时代的发展是不同的,这就构成了不同民族文化的差异性.所以,我们英语教师要根据所教的内容,认真备好课,挖掘内在的文化因素,因势利导,努力培养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英语人才,为此我尝试做好以下几方面:
一、充分挖掘和利用教材内涵,通过日常教学活动渗透跨文化意识.
英语教材选材广泛,内容丰富,不少课文涉及英语国家典型的文化背景知识.因此,我们结合课文,介绍英美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民族、宗教、制度、饮食习惯等文化背景知识,使学生全面认识、了解英美国家.我们的学生即将面向世界,与各国人民交往,必须了解西方文化中重大的节日圣诞节,复活节和感恩节等等.我们的教材里还有很多值得挖掘的文化信息,我们将信息技术和学科整合,制作了有关课件.其提供了圣诞节的历史,有关圣诞的英语故事、歌曲,整体内容丰富有趣,学生通过感官与心灵接触英语国家的文化信息,以轻松愉悦的心情体验外国文化并感悟其文化内涵.在课堂活动中,学生可以和可爱的圣诞老人现场互动并且进行对话;学生可以通过阅读ChristmasEve等英语故事,可以欣赏Silentnight等优美的歌曲来感受圣诞的气氛.课后,让学生制作一张ChristmasCard并送给自己的好朋友.浓郁的外国节日文化气息,进一步激发了学生们英语学习的兴趣.谈及赠送礼物时,就将接受礼物的方式提供给学生,西方人性情外露,表达感情直接,不当面拆封欣赏礼物是非常不礼貌的.而中国人则恰恰相反,这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含蓄是一脉相承的.我们在呈现圣诞文化同时,还让学生与中国的传统节日进行比较,使学生感受节日的气氛,提高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课堂是英语教学的主要场所,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应渗透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在初中起始阶段的教学中,我们严格按照《新课标》二级要求,让学生知道英语中最简单的称谓语、问候语和告别语;对一般的赞扬、请求等做出适当的反应;知道国际上最重要的文娱和体育活动;知道英语国家中最常见的饮料和食品的名称;知道主要英语国家的首都和国旗;了解世界上主要国家的重要标志物,如:英国的大本钟等.
通常第一堂英语课会进行介绍与问候,由于中外两种文化对礼貌称呼的习惯存在着差异,我们向学生进行简单的阐述.中国人见面对年龄、婚姻、收入等表示关心,而英语国家的人却对此比较反感,因为这些都涉及个人隐私.有鉴于此,随着教学内容的深入,我们适时向学生传授英美人谈话的禁忌.生活在两种不同环境里的人,所持有的人生观、价值观、社会行为和道德规范都不一样.不熟悉这些文化价值观的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很容易出现语用失误.在英语中,亲属称谓不广泛地用于社交.反之,在英语国家对年长者直呼其名并非冒犯,而是很正常的事情.而在我们这个文明古国、礼仪之邦,恐怕就会有不尊老之嫌.按英语习惯,亲属之间是直接用名字相称的.而讲英语的人这类称呼则比较简单:一般在姓氏之前加Mr.,Mrs.,Miss即可.
中国人之间彼此较为熟悉的人见面问候时,一般采用下列用语:上哪去?、吃过了吗?而英美人的问候一般用Goodmorning/afternoon/evening.Howdoyoudo?Nicetomeetyou.Howareyoudoing?在关系亲密者之间可用Hello或Hi.这种寒暄在在我们上海已渐成习惯,原因之一是受到外域文化影响之故.
我们中国和英语国家的人民都十分讲礼貌,当别人问是否要吃点或喝点什么时(?),我们通常习惯于客气一番,回答:不用了或者别麻烦了等.按照英语国家的习惯,你若想要,就不必推辞,说声Yes,please.若不想要,只要说No,thanks..这也充分体现了中国人含蓄和英语国家人坦荡直率的不同风格.
由于中西不同民族的思维方式,所以在交际过程中就常常出现一些失误,影响交际效果.如中国人听到别人赞扬时,往往用否定口气回答,而英美人士却乐于接受.对别人的赞美,中国人习惯说最普通的回答是:哪里,哪里而在英语国家却应该说Thankyou.如,B:Yourshirtlooksnice.A:Thankyou.英美人士的思维就与我们不一样.因此,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认识并接受外国人的这种思维方式是很有必要的.
语言学家说:成功的外语课堂教学应在课内创造更多的情景,让学生有机会运用自己学到的语言材料.因此,我们在课堂上设置不同的语境,灵活选用适当的训练方法,引导学生将文化因素放到有意义的交际场合中使用,鼓励学生进行各种听说训练,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我们通常通过角色表演(roleplay)和快速应答(quickresponses)设置文化语境.让学生分别扮演初次见面的外国游客和中国导游,进行情景对话.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来进行跨文化交流,引导学生遵循英语交际的基本礼仪,要求学生在听说过程中注意使用礼貌用语和避免谈话禁忌,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感受到不同的交际氛围和文化氛围.
在教学中,我们注意加强中西文化差异的比较,将其自觉又自然地渗透到英语教学中.除了向学生介绍各国的特色菜外,还给他们介绍不同国家的一些饮食习惯,比如美国人喜欢在饭后吃点甜点,在美国等西方的餐馆里,点菜的顺序一般是这样的:饮料(drinks),汤(soup),色拉(salad),主菜(maindish;maincourse;enter),甜点(dessert)等.同时,我们共同回顾所学过的课程请学生进行口语操练,同时希望他们keepagooddiet.这样,学生进一步了解一些关于健康饮食方面的知识,此时我们适时地给学生讲解一下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目前,一些快餐在我国比较盛行,让学生比较一下中西方饮食,以选择健康合理的饮食.另外,我们还教授学生如何使用西方餐具,使他们不至于在现实生活中闹出笑话.
在课文教学中,我们不但要让学生把握文章的内容主旨,学习语言知识,提高语言技能,还要引导学生随时随地地挖掘其中的文化信息,使学生在习得语言的同时,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同时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
二、通过各种信息渠道,收集、传播文化.
我们教师和学生充分利用课外这样一片广阔的天地来共同开发学习资源.英语杂志、电影、小说、广播和互联网等都是学生接触、理解英语文化的有效途径.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与外国友人交笔友,在交流过程中逐步认识、了解异国文化,从而加强文化意识.另外,还可以组织一些英语活动,如英语角、英语讨论等活动,能活跃英语学习气氛,也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其中,为此,我们做了以下努力:
1.课堂内外穿插英语歌曲,英语短诗和故事教学.例如:我们在讲到教材九年级中的TheNewOceanWaves乐队时,又讲述了摇滚音乐产生的历史背景、爵士音乐诞生的社会环境等,这样寓教于乐,提高学生们学习跨文化知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我校利用每天晚自修时间让学生收看程度相当的英语动画片或教学节目.这类节目不仅有助于加深学生对学习英语的理解,而且也会极大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有时候老师有意识的给他们几个问题,让他们自己去查资料,自己去找答案.
3.在校园里的宣传栏和板报开辟了英语学习园地,介绍一些习惯用语,名言名句,利用这些展板定期进行英语文化宣传.此外,我们重视教室英语氛围的创建,我们通过教室布置,体现文化理念.比如:本学期开学,我们预备班级通过走出家门,了解世界这一主题来布置,学生们搜集世界各地的丰富多彩的材料,通过这个活动,学生初步了解了世界各地特别是英语国家的概况,以及英语国家的一些地理历史状况、风土人情和潜在的文化理念.
在各种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中,我们教师注重加强对学生的正确引导,我们要了解西方文化,吸收其先进思想,但不能因此放弃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让学生在习得语言的同时,在潜移默化中增强爱国,爱家乡意识.我们的首要任务是运用各种方法提高学生对文化的敏感性,培养文化意识,使他们能主动自觉地吸收并融入新的文化环境中.
三、通过广泛阅读,感受文化气息,渗透文化.
语言学专家说过,在阅读理解过程中,读者语言因素很重要,只有借助文化知识的帮助,才能读懂字里行间,因为词的意思是在一定文化环境下形成的.如果学生不了解英语文化、历史、价值、思维模式、风俗习惯、宗教和生活方式,也就不能理解篇章的真正含义.
我们一向鼓励和引导学生在课余阅读一些英美文学作品和英语报刊,并促使他们在阅读时注意留心和积累有关的文化背景和社会习俗等方面的知识,这样非常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因为学生在阅读理解时,能吸纳一些相关的语言背景文化知识,扩大英语知识面,掌握词语运用的内涵和外延,了解西方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些是培养学生文化意识,提高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关键之处.
阅读的目的是获取正确的信息,但在阅读的过程中,常常由于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欠缺,使其对英文的某些内容百思不得其解,甚至出现误解篇章是文化现象的一个方面.在词汇的文化内涵方面,我们就拿一些颜色词为例,如:green-back(美钞),green-house(温室),green-eyed(眼红的),blackletter(倒霉的),blacktea(红茶),redmeat(牛/羊肉),redgold(纯金),blue-blood(贵族出身),blue-jackets(水兵/水平),white-livered(胆小的),white-headed(淡黄色头发的),yellow-belly(可耻的胆小鬼)等等.此外,还有很多的俚语,谚语等等,如:Loveme,lovemydog.爱屋及乌.Morehaste,lessspeed.欲速则不达.以上内容都隐含着一定的文化气息.因此,我们建议学生要想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减少误解,更好地欣赏英语文章,就必须平时处处留心,用心积累,努力加强自身对跨文化

阅读全文

与如何了解更多英语文化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663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334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271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957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09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324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221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631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301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953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984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05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615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756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173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262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557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351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17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