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语言文字 > 核心素养如何在语文课堂呈现

核心素养如何在语文课堂呈现

发布时间:2022-05-31 10:31:18

‘壹’ 语文核心素养如何落实到课堂

实现核心素养教学的措施

注意教学方式创新

小学生的一个特征就是较为活泼,因此在开展教学工作的时候要能注意使用各种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引导,这也是现代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理念。在语文教学中不断融入各种新型教育理念教学方案之后,教学手段也有了质的飞跃。和过去仅提升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程度的教学方案对比,现代小学语文中的各种教学方式能从学生阅读能力、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学生之间的相互协作能力等方面进行培养,从多方面增强学生的核心素养。

我在教学五年级上册《少年闰土》时,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协作、班级展示交流、课本剧表演等众多形式进行教学培养,这样既丰富了教学手段、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同时也让学生更加扎实的掌握教学内容。另外,教师在不断创新教学方案的时候,既可以在平时积累的教学经验上创新,同时也可以借助网络系统,在庞大的网络数据库中找寻各种知识,促进教学创新的效果。

推进学生阅读量的提升

小学阶段语文综合素养的培养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需要一点一滴的让学生积累语文知识,这样才能形成一种由内至外的教学小学语文培养。而在这个积累的过程中,阅读则促进学生语文素养提升的关键方式,但在过去的语文教学中,教师为了提高应试教育的成绩,有时候会强制学生阅读某一本书籍,甚至还可能将完整的文章拆分开来,让学生零碎的阅读文章,这种阅读方式直接就导致学生所接触到的知识内容有局限性,不利于学生后续的发展。因此在开展核心素养模式的教学工作时候,要将阅读培养工作放到教学工作的关键位置,让学生能接触到更多文学书籍,增加阅读量。

教师在使用教材进行阅读培养教学的时候,应能结合阅读培养的需要,采用多种培养方式。比如“扩大阅读量、课外阅读课程化、引领读整本书、推进亲子阅读和全民阅读、让阅读成为习惯和生活、时尚”等阅读教学发展的新理念、新趋势、新目标、新境界等教学方式。

‘贰’ 在初中语文课堂如何渗透核心素养

一、核心素养的含义
汉语作为我们的母语,是日常生活交流里必不可少的存在,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很多同学和家长对于语文学科都存在着一定的误解,觉得语文是母语的学习,随随便便学学就能学好,无需耗费太多的精力,还不如抽出更多的时间多来补习一下数理化或者英语。但事实却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简单,语文学习自有其方法和策略。这就不难理解,有的同学一考,出来的结果都很理想,甚至是接近满分,而有的无论怎么考都只能是那一点点分,或者是有部分同学在认识到了语文的重要性后,即使是努力了也只是事倍功半,取得的进步是微乎其微,更有甚者,努力半天都只是原地踏步。
从笔者教学实践多年的观察来看,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许多学生忽视了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他们觉得学好语文只要背背记记就好了。不可否认的是,语文学习也是有技巧的,想要学好语文最关键的不是谁记得厉害,把握语文素养才是核心和关键,要不然为什么大家都是背一样的古诗词,考试结果却很悬殊呢?
值得注意的是,素养和我们常常说的素质教育里的素质还是有些不同的,很多人都觉得素养是一个很缥缈空洞的概念,语文核心素养更是令人捉摸不透。那么何为语文核心素养?新课标里给出了明确的界定,包括“语言的构建与运用”“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审美的鉴赏及创造”以及“文化的理解与传承”四个方面。
二、注重语文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的渗透
无论是在哪个时期,无论是在哪所学校,课堂都是一个学校教育的主阵地,所以想要提高教学效果,课堂教学是绝对不容忽视的重要一环。但众所周知的是,课堂时间是非常有限的,想要在短短的四十五分钟内达到最好的效果,则需要教师想办法更新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语文核心素养是学好语文的关键所在,从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观察来看,很多同学其实有着学好语文的心,但由于方式不得法,而收效甚微,初中阶段的同学由于年龄和心智的限制很难做到持之以恒,多次尝试以后,见不到效果就放弃了。假如老师在日常教学中就为其渗透关注语文核心素养的意识,并且在其受挫时能帮助其从语文核心素养方面予以帮助,最后得到的结果必然不差。
三、语文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渗透与培养的措施
首先,打好基础,新课标中关于核心素养的第一个定义也是语言的构建与运用,体现到课堂教学上就是字词的认读、文章的理解、作文的写作等。新课改以来,教学方式都有了一定的革新,但很多教师都陷入了一个误区,以为多运用多媒体工具和多多提问就是将教学回归学生主体,就是注重核心素养的培养。虽然这样的课堂看似活泼新颖,但在这样的教学下,很多同学连字词都还认不完整呢,就要在多媒体上对着机器练习朗诵,这些作法都不符合核心素养的本质要求。真正能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方法是帮助学生们把基础打牢,可以通过有趣的游戏帮助学生们识记生僻字词,课堂时间有限,在激发起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后就可以让他们在课堂外多用此方法去多看课外书,这既能够帮助学生们打好语言基础,又能帮助学生们拓展知识面。
其次,基础打牢后,思维和审美方面的提升对于语文学习的作用也是不容小觑的。多多鼓励学生们进行发散思维,多进行创新性思考,是帮助一位学生实现从一个书呆子到一个有自己独立思想的社会主义新青年的转变。发散思维是创新的前提和基础,而创新是目前我们国家对于人才的最主要的素质要求。因此,从中学时代起就注重培养学生们的创新性对于国家未来发展也是有着极强的积极作用的。

‘叁’ 核心素养如何在语文课堂落地

核心素养是深化课程改革的新航标。课堂是落实核心素养的主阵地,要实现核心素养的教学转化,课堂必须从“学科教学”转向“学科育人”,具体表现为:
一是目中有人,即教师要摒弃重知轻人的陈旧观念,树立“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美国着名心理学家奥苏伯尔在《教育心理学:一种认知观》一书中写道:“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结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一言以蔽之: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这再次印证了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的学习“最近发展区”理论

‘肆’ 如何把核心素养落实在课堂上

人的核心素养就是注意形象、心态平和、互相尊重等等。
课堂上、日常生活中都应当体现出来。课堂上学生们如何体现呢?
总结如下,供您参考:
一是认真听课,适当提问,哪怕问的问题老师答不出来也好,这样才能开发智力,真正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二是适当尊重老师和同学,令人难堪的问题尽量单独交流,防止老师或同学丢面子,这是搞好人际关系的秘诀;
三是不吵闹、打架而影响课堂教学,要现象谦谦君子一样,忍耐再忍耐直到忍耐不住。有严重问题最好课后解决才是明智选择,不要激化矛盾(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但确实有问题也必须大胆提出,而防止自杀事件爆发;
四是端正体态,沉肩坠肘,虚灵顶颈,挺胸收腹,气沉丹田,以腹式呼吸为主,习练太极功夫,有利于减压和身心健康,提高学习效率。
课堂上老师如何体现核心素养呢?老师教好课传授知识似乎是最高目的,为此老师备课很辛苦啊,且为长期以来的精神、精力、知识、智慧以及道德的储备,给学生一瓶水需要储备10瓶水;但也不能忘记教育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应对困难的挑战甚至生死的考验!韩愈说过: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老师授课是授业、解惑,而后者是传道最最重要。不懂道理则害人甚至杀害父母那么上学甚至博士毕业又有什么用?值得深思,值得老师深思,值得父母深思,值得全社会深思。教育要革命。

‘伍’ 如何在语文课堂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根据语文学科特点,应着重从三个方面进行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一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通过兴趣学习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学识修养和人格修养;

二是要注重理解为主的课堂阅读教学和课外经典诗文积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沉淀是对学生的最好熏陶,更能培养学生的知识和涵养;

三是要与时俱进地借助互联网资源等在内的多种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对语文学科的热爱之心和对人生的积极心态。

最终达成培养学生除听说读写思能力之外的文学审美、文化价值、思想价值素养。

‘陆’ 如何在语文课堂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学习兴趣需要老师的培养。只有让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了兴趣,学生心中才能产生学习的欲望,才会主动去探究、去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实现“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提高教学效率”的前提。多年的教学实践告诉我:语文课一定要了解学生读书、求知和情感的需要,切忌灌输,重在引发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所以我在教学中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或直观演示、或旁征博引、或巧设悬念……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和动机,创造“我要学”“我想学”的积极教学气氛。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太阳》这篇课文时,我找来有关的录像与学生一同欣赏,当浩瀚的宇宙呈现在孩子们眼前的时候,我是那样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他们渴求的眼神!他们太想了解太阳了!我扣之心弦地提出:“你们想问太阳些什么呢?你还想说些什么?”孩子们个个兴趣盎然,跃跃欲试。“激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学过程也就“变苦为乐”。
同时,我也采用多种方法创设情境,感染学生,使学生耳濡目染,激发起学好语文的兴趣和情感,进而突破教学的重难点。在教学《十六年前的回忆》一文,在读李大钊英勇就义的一段时我播放了一段哀乐,孩子们带着悲痛的感情读着文章,加深了对李大钊的敬佩之情,有的同学甚至一边读文一边流泪,真正的触动到了血色很难过的情感深处,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教学《让我们更健壮》这一课时,首先让学生回忆自己进行体育活动和做游戏的情景,孩子们的兴趣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纷纷举手讲述自己快乐的经历。我就相机把他们说到的体育项目的名称写在黑板上,进行识字教学。同时渗透生命在于运动的道理,教育学生要多锻炼身体,让自己的身体更加健壮!将来才能成为祖国的栋梁!在教学《画鸡蛋》一课时,我问学生鸡蛋是什么形状的,大多数学生说是椭圆形的,这时他们也就认可达芬奇对老师说的话了,是呀,鸡蛋都是椭圆形的,为什么老师却一直让达芬奇画鸡蛋呢?这也是本篇文章的一个难点,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就采用了实物演示的方法,拿出一枚鸡蛋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学生看到的果然是不同的形状,最后点明老师让他画鸡蛋是来训练眼力和绘画技巧的,基本功是靠刻苦训练才能扎实过硬的。
二、习惯
好的习惯可以影响孩子的一生。语文教学,必须重视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进而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无论是人格上的,学习及方法上的,都要十分重视。教师要努力从多方面去积极引导,从点点滴滴严格要求,严格训练,去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既要正面引导,也需要强制养成。
对于小学生来说,以下八个方面的习惯首当其冲:一、主动、刻苦学习的习惯;二、细心认真的习惯。三、勤于动手、动笔、动脑的习惯;四、大胆说普通话,规范、整洁写字的习惯;五、爱惜书本文具的习惯;六、好问的习惯;七、在合作学习中积极参与的习惯;八、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的习惯。
培养习惯,要悉心引导,严格要求,点点滴滴到位。例如培养学生的写字习惯,我在教学时,首先要求学生在本子上写字时必须清楚整洁,有速度。每周一次评比,做得好的同学,我会在他的本子上贴上一个小的红五星以示奖励。每月一次总结,全部优秀的换成一个大大的黄色的五角星。这样,在全班形成了一种风气,学生也逐渐养成了认真书写,整洁有序的习惯。
好的学习习惯养成了,学生的语文学习也就稳步提高了。
三、课堂
语文课堂对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有着不同凡响的意义。新课标要求我们建立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教学模式,激活学生好奇心,探究欲,培养学生主动思考、质疑、求索以及善于捕捉新信息的能力,并把这种能力的培养定为课堂教学的终极目的。如何创设科学高效的课堂教学,就需要教师的课前精心准备,课上灵活机智,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语文课堂要让学生参与获得知识的全过程,尝到探求知识的乐趣,并努力把外在的兴趣引向内在的兴趣。创设生动形象的教学情景,激发他们主动地创造性地学习。如学习童话时,我总是让学生们自选角色表演课本剧,另外,我还经常采用猜谜语,分角色朗读,小话剧表演等方式创设生动的文中情景,激活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同时语文教师应充分发挥自己的教学个性,将个人爱好、思想感情融入到教学设计中,使课堂教学既呈现出语文教学的共性,又展示出与众不同的个人风格。同时,还要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使自己的教学设计能适应各个层次学生的需求。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一定要给学生说话的机会,锻炼其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如教《寓言二则》时,我让学生结合注释读课文,然后分小组讨论,要求每组推选一名代表讲故事,再互评出故事大王。每个学生都渴望当故事大王。自学时就非常用心,讨论也异常热烈,全班同学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一节课下来,同学们对内容已了然于心,关键词汇也掌握了,为下节课深入学习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平时,只要涉及到启示感悟的问题,我总是告诉他们言之有理即可,鼓励孩子们畅所欲言,并给与他们肯定的评价。这样学生在课堂上就乐于也善于表达了。
四、综合实践活动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实践……”。语文实践活动突破了课堂教学的局限,成为语文课堂的延伸和补充,厚实学生的文化底蕴,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起着催化剂的作用。其做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开展“每日一句、每周一诗”活动,古诗名句、歇后语、成语典故,名言名句等,使学生在积累展示的过程中发现了汉字里蕴含的审美价值,找到了学习的乐趣,有利于教育教学的开展,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感情。
2、经典诵读活动。结合我校的“诵读经典,文化健身”的主题活动,我在班内开展不定期的诵读活动、朗诵会。结合新课标,精选优秀古诗文作品,涉及写景、立志、惜时、做人、求学等方面,要求学生熟读并背诵,并能够谈出自己的见解。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既掌握了大量的经典诗文,又锻炼了朗读记忆,还陶冶了性情,培养了审美能力,深层次加深了学生的文化积淀。
3、开展阅读文学经典子籍活动,倡导国学育人。指导学生阅读名着也是培养学生文学素养的有效途径。精选古代经典子籍,指导学生阅读。
4、还可以指导学生办手抄报、进行调查访问等。办手抄报可以锻炼学生处理信息和运用媒介的能力,调查访问则可以实地演练学生语言表达学会交流,读书报告会是一种读讲结合内化阅读体验的实践活动。
总之,在我们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应始终着眼于学生的自主发展,以实现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终极目的。这就需要语文教师从自身做起,加强学习,提高素质,以爱促学,指导学生扎扎实实走好语文学习的每一步,让学生凭借着坚实丰富的语文素养,放飞明天的梦想。

‘柒’ 语文核心素养在课堂上如何

语文核心素养有4个方面,第1个是语言建构与应用,第2个是思维发展与提升,第3个是审美鉴赏与创造,第4个是文化交流与表达,在课堂上要结合不同的学习任务群来进行核心素养的培养。

‘捌’ 教学中如何体现语文核心素养

如何在教学中体现学科核心素养

在课程目标中融入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结合学科特点,选择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中应重点关注的内容并落实到各学科课程目标中。调查表明,每门课程都可以承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培养,并且每门课程都有其可以重点承载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要点,例如科学类课程学科可以重点承载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问题解决、社会责任等素养要点。

在课程实施方面,以基于核心素养的学业质量标准改善课堂教师教与学生学。引导教师由单纯关注学科知识教学、考试教学转向全面关注学科能力教学、学生发展素养教学,要鼓励教师改革教学方式,特别要探索跨学科学习、情境学习,从而真正实现课程从学科本位发展为育人本位,落实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正如叶澜所说:“每个学科对学生的发展价值,除了一个领域的知识以外,应该能够提供一种唯有在这个学科的学习中才可能获得的经历和体验;提供独特的学科美的发现、欣赏和表达能力。”每门课程都肩负着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不可或缺的独特使命。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21世纪国内外基础教育共同关注的热点专题,而课程则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不可或缺的重要载体。我们需要不断借鉴、思考、实践、总结如何在课程目标、标准、实施等环节中落实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培养,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纵深发展。

日前,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正式发布,致力于回答培养什么样的人。六大素养树立学生成长“标杆”。该研究成果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3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18个基本要点。各素养之间相互联系、互相补充、相互促进,在不同情境中整体发挥作用。根据这一总体框架,可针对学生年龄特点进一步提出对各学段学生的具体表现要求。
一、提出的背景
“核心素养”的提出,更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创新点和突破点。其创新在于,以核心素养为统摄,使得教育“立德树人”的育人价值更加凸现;其突破在于,它是课程“三维目标”的整合。自从世纪初新课改以来,课程的“三维目标”已经人尽皆知,但人们往往只在学科教学的文本知识中去寻找它,将它机械地割裂开来,并且存在对它善贴标签的现象。“核心素养”作为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贯穿于课程目标、结构、内容、教学实施以及质量标准与评价的整个过程中。“三维目标”可以在核心素养的目标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得以完整体现。因此,“核心素养”是“三维目标”的整合和提升。
二、核心素养的落实
核心素养的落实,显然不仅仅是对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变更,它更是以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的变革为保障的。
1.回归学习本质—解决问题
要真正实现这一改变,就需要深刻理解人是如何学习的,进而回归到学习的本质。纵观人类社会,无论是思想发展史、社会进步史,还是科学发现史、技术革新史,无一不是在不断发现新问题中解决问题,又在解决问题中发现新的问题;而对于每一个独立的个体来讲,都是在不断的自我追问中寻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园。只是,在现代知识的海洋中,我们似乎迷失了自己。所以,回归对问题的探求,并在这个过程中找回自己应有的智慧,应是学习的本意。
2.学习方式改变—问题化学习
从以讲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中间的桥梁是“问题化学习”。“问题化学习”让我们看到,所有的教学必须以学生学习为主线去设计,必须让学生真实的学习过程能够发生并且展开。需要在教学中强调问题化学习。以真实的问题形成问题链、问题矩阵,就是试图让孩子在学习中,在对问题的追寻中,慢慢形成一个知识结构——从低结构到高结构,从本学科的结构到跨学科的结构,从知识到真实的世界。在问题化学习的过程中,以认知建构的方式去重组问题、重组内容,让学生在问题与问题的联系中,在综合地带和边缘地带,进行知识的碰撞,进行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联系。这就是问题化学习方式极具价值之处。
同时,问题化与情景化是紧密联系的,问题往往产生于情景。真实的生活情景在以核心素养为本的教学中具有重要价值。如果学生在学校学到的知识与现实生活建立不起联系,那么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学校教学活动所应依存的情景缺失。情景是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途径和方法,是核心素养实现的现实基础。知识是素养的媒介和手段,知识转化为素养的重要途径是情景。如果脱离情景,知识就只剩下符号,知识的应用和知识蕴含的文化精神就无从谈起。
3.教学模式的变革—“活动课程”
在教学中,要大力倡导和精心设计学科活动。学生的学科能力和学科素养是在相应的学科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学科活动的目的是让学习者的亲身经历与学科知识建立联系。学科活动要体现经验性,让学生通过经验的获得来重构知识;要体现主体性,尊重学生的主动精神,让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体,而不是“被活动”;要体现校本性,应该结合不同区域和环境的特点选择资源和组织活动;要精心设计活动,充分体现活动的教育性,在核心素养的目标下,结合学科内容和特点设计活动。

4.课程规划—学科和跨学科课程
落实核心素养,从学校的课程规划角度,要完成两种课程的设计:一是学科课程,二是跨学科课程(即综合性课程)。学科课程是基于学科的逻辑体系开发的,目的是要让学生掌握学科知识的间接经验。跨学科课程是学生获得直接经验的过程,它关注的是学生面对真实世界时的真实体验和直接经验,是以社会生活统合和调动已学的书本知识。它有利于学生获得对世界完整的认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两种课程的主要学习方式也各有特点,后者是以探究性学习方式为主导的。两种学习交互在一起,才能够实现让教育和学习回归生活,才能体现学生学习的全部社会意义。也许可以这样说,所有以核心素养为指向的教学,需要通过学习者间接经验学习和直接经验学习的交互才能实现。因此,当前学校完善两种课程的设计就极为重要。

阅读全文

与核心素养如何在语文课堂呈现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663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334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271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957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09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324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221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631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301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953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984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05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615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756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173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262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557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351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17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