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语言文字 > 中招语文题都是什么

中招语文题都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2-06-01 08:26:59

A. 中考和高考的语文题型都有哪些

全国卷高考语文一共有四道大题,第一道大题是现代文阅读,满分35分;第二道大题是古文阅读,满分同样是35分;第三道大题是基础知识部分,满分20分;第四道大题是作文,满分是60分于这样一个概括的题型分析,大家可能还存在疑惑,不知道具体每道大题里面考什么内容。作文,毫无疑问,一般是根据材料进行拟题,一般写成议论文比较好写而现代文部分分为文学类、实用类、论述类等几种文体,古文题型则包括文言文、古诗词以及默写。基础题部分题型有成语、病句及语言运用等文各题型答题时间分配 高考语文满分是150分,高考时间也是150分钟,因此每一分和每一分钟是一一对应的,但在答题时却不能按部就班的按照这个方法去答题,否则会死的很惨高考60分的作文,用一节课40-45分钟写足矣;5分的默写题,2分钟完全能搞定;19分的文言文阅读题,17分钟左右就OK;第三道大题10分钟也差不多;其余的时间用来做剩下的现代文阅读题以及涂答题卡,同时还要留有检查的试卷的时间。 高考做语文的最佳状态就是做完题剩几分钟,刚刚好,有时做完试卷的感觉很重要,全身心的投入到做题的状态中去,做完稍作检查后刚好交卷

B. 近几年中考语文作文题有哪些

中考作文题大荟萃
1.浙江省金华市中考语文的作文题目是"生活因而精彩"
2.浙江 丽水市的是“感谢”

3.年温州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试卷作文文题分析
不要尘封你的心灵/青春的世界里/没有忧郁
不要学着冷漠/忘了给别人/给自己/一声笑语
不要蜷缩在书堆里/外面是花香鸟语/阳光属于你
青春如此可贵/需要你/欣赏、创造、亮出自己
生活如此美好/师恩、亲情、真诚的友谊/萦绕着你
世界如此辽阔/等着你/远足、寻访、探索奥秘
快打开/把心几打开
去收获——
一份惊喜/一份感动/一种人生的美丽
请以“把心儿打开”为题写一篇文章。可以记叙见闻、经历,谈谈体验、感受,发表议论,展开想象,抒发情感……
要求:①文体自选(除诗歌外);
②不少于600字;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4.2006年宁波的中考作文题
材料:铅笔即将被装箱运走,制造者很不放心,把它带到一旁跟它说:“在进入这个世界之前,我有5句话要告诉你,如果你能记住这些话,就会成为最好的铅笔。”
1、你将来能做很多大事,但是有一个前提,就是你不能盲目自由,你要允许自己被一只手握住;
2、你可能经常会感受到刀削般的疼痛,但是这些痛苦都是必须的,它会使你成为一支更好的铅笔;
3、不要过于固执,要承认你所犯的任何错误,并且勇于改正它;
4、不管穿上什么样的外衣,你都要清楚一点,你最重要的部分总是在里面;
5、在你走过的任何地方,都必须留下不可磨灭的痕迹,不管是什么状态,你必须写下去。要记住,生活永远不会毫无意义。

要求:从5句话中任选一个角度构思立意,写一篇文章。

5.2006年重庆市中考作文题目
以下两题,选作一题:
一、阅读下面的短文,根据你的感悟作文。
一天,父亲同我去公园,他指着园内的两棵树问我:“你知道那些是什么树吗?”我一看,高大的是白杨,显得十分矮小的是银杏。父亲说:“这两棵树是同时栽下的,栽下时都一样高。它们享受同样的阳光、同样的水土。到后来,为什么白杨长得高大,而银杏却生得矮小呢?”父亲见我回答不上来,接着说:“孩子,要知道,珍贵的东西总是慢慢成长。”这诗一般的语言,像一道阳光,一下子照亮了我的心。
要求:1、自拟题目,文体不限。
2、字数不少于600字。
3、文中不出现与本人有关的人名和校名。
二、根据提示作文。
电视,成为我们了解世界的窗口;网络,给我们无限的空间;短信,传递着人间的温暖……科学技术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日新月异的变化。
请以“改变了我的生活”为题作文。
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所填词语要与科学技术相关。
2、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3、文中不出现与本人有关的人名和校名。
6.2006年山东潍坊中考作文试题: 以"表达"为话题作文。

C. 辽宁大连中考语文都有什么类

辽宁大连中考语文都有古文古诗词类、病句仿句类、课外文言文类等。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简称“中考”。

它是检测初中在校生是否达到初中学业水平的水平性考试和建立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的高中选拔性考试。

它是初中毕业证书发放的必要条件,考试科目将国家课程方案所规定的学科全部列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范围。

相关信息介绍:

(1)先易后难,掌握顺序

一般试卷题目的安排在难度上呈阶梯型,由易到难依次排列。前面多基础知识的题目,后边多综合性题日。通读试卷后,先做自己认为有把握的题目,这样能合理利用时间。

(2)仔细检查,文卷勿慌

做完卷后,一定要仔细检查,防止由于粗心与马虎而出错。检查试卷一要仔细,二要耐心。

首先要逐题检查,先查题、目要求,对照原题,看是否抄错了数字、词语、符号;再看答题过程是否规范,计算抄写是否有错;最后查答案是否正确,有无抄错抄漏等情况。

D. 求中考语文阅读题主要题型及答题思路与技巧

1开头:开门见山,引出论点,吸引读者阅读
2结尾:篇末点题,揭示中心,强化中心,升华主题
3、举例论证:是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的方法。因为“事实胜于雄辩”,所以举出确凿典型的事实来证明论点,能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4、道理论证:是引用具有权威性的言论证明论点的方法。所以这种方法使用得当,有很强的论证力量。分析引证法的作用,应先弄清引用了谁的言论,是为了证明什么,再把握引证法的特殊作用——具有权威性,论证有力。

5、比喻论证: 就是通过形象的比喻来证明论点的方法。这种方法可深入浅出地把道理讲得通俗形象,容易被人接受。

6、对比论证:是用正反两方面的事实和道理进行鲜明对比,从而证明论点的方法。分析对比论证方法作用,两个方面XX比较,使其对与错更加分明,正确的观点更容易被读者接受。

7如加点词语有什么作用?思路:(1)确定、回答词语在语境中的(表层)含义;(2)词语对表达中心或阐明观点的(深层、比喻或引申)作用;这类题主要考语言的准确周密性和形象生动性。又如词语顺序是否可以颠倒?

8议论文中代词的指代对象 :这种考题在各种文体的阅读中都较为常见。基本上分为两种情况:一是需要联系上下文加以概括的。二是原文中找出指代的内容,这种情况,指代的内容一般出现在代词之前,找到后可用其替换代词,通读句子视句意变化与否来检验其正误。

9议论文的语言特色:①、要从逻辑的角度,分析其用词的准确,严密:②、要从说理的角度分析其叙述的概括性和简洁性:③、要从修辞的角度分析其用词的鲜明、生动和感情色彩。下面从不同角度解释一下:
A、语言准确表现为:① 概念使用准确,② 定语、状语等修饰成分恰当。

B、语言严密表现为:判断和推理严密,语言表达周密,逻辑性强。

C、语言鲜明表现为:表述明确,不模棱两可,态度明确,爱憎分明,恰当使用修辞方法和特殊句式,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说服力。

D、语言概括简洁表现为:议论文中事实叙述不细致,较笼统。用议论文的目的是以理服人。不宜详细叙事。否则会喧宾夺主。这一点一般的议论文都有体现,就不再举例说明了。

10结构、层次: 结构有:并列式结构、对照式结构、层进式结构、总分式结构。

【还有什么想问的再问我好了,只是我是高中生一个月才放一次假,所以可能不能及时回复】

【这是我在网上截的,我自己也有整理,只是在学校没有带来,如果你想要我自己整理的,可以给我说一声,下一回我给你发去】

E. 中考语文试卷一般都是什么题目啊

基础知识(课内)、文言文阅读(课内)、现代文阅读(课外)、分数是120或150
各地中考题型略有差异大致分四部分:
基础知识、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作文
如果想要知道更准确的题型
建议lz网络当地去年中考试卷

F. 中考语文以哪些题为重总分多少分

中考语文以文段阅读为主。总分有120分和150分。以广东省中考为例:基础题24分,阅读题46分,作文50分,附加题10分(名着阅读——也是文段)

G. 中考语文成语选择题大全(附答案解析)

1.安然无恙:原指人平安没有疾病,后泛指平平安安没有受到任何损伤。安然:平安;恙:疾病。
2.拔苗助长: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3.跋山涉水:翻越山岭,蹚水过河,形容旅途艰苦。跋:在山上行走;涉:从水上经过,渡。
4.百看不厌:对喜欢的人、事物等看多少遍都不厌倦,比喻非常喜欢。
5.班门弄斧:在鲁班门前摆弄斧子,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
6.搬弄是非:把别人背后说的话传来传去,蓄意挑拨,或在别人背后乱加议论,引起纠纷。搬弄:挑拨。
7.变本加厉:变得比原来更加严重。本:原来;厉:猛烈。
8.变幻莫测:变化多端,难以揣测。变幻:不规则地改变。
9.别具匠心:另有一种巧妙的心思(多指文学、艺术方面创造性的构思)。匠心:巧妙的心思。
10.不耻下问: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知识比自己少的人请教为可耻。耻:耻辱。
11.不可救药:病重到已无法救治,比喻人或事物坏到无法挽救的地步。药:用药治疗。
12.不可思议:不可想象,不能理解。
13.不期而遇:没有约定而意外地相遇。
14.不屈不挠:指在逆境中或恶势力、苦难面前不屈服、不低头。屈:屈服;挠:弯曲。
15.不速之客:指没有邀请而自己来的客人。速:邀请。
16.不屑置辩:认为不值得辩论。屑:认为值得。
17.不言而喻:不用说就可以明白。喻:明白,了解。
18.不约而同:没有事先商量而彼此见解或行动一致。
19.不折(zhé)不扣:不打折扣,表示完全,十足,彻底。折:折扣。
20.层峦叠嶂:形容山峰重叠,连绵不断。峦:山峰;嶂:像屏障的山。
21.畅所欲言:尽情地说出想说的话。畅:痛快,尽情。
22.车水马龙:车像流水,马像游龙,形容车马或车辆很多,来往不绝。
23.称(chèn)心如意:指完全合乎心意。称:适合,相当;如:适合。
24.承前启后:继承前代的并启发后代的(多用于学问、事业等)。承:继续,接续;启:打开,开创。
25.惩恶扬善:惩治邪恶,褒扬善良。
26.触景生情:受到当前情景的触动而产生某种感情。
27.触类旁通: 掌握了关于某一事物的知识,而推知同类中其他事物。旁通:相互贯通。
28.春华秋实:春天开花,秋天结果(多用于比喻)。
29.唇亡齿寒: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觉得冷,比喻关系密切,利害相关。
30.当之无愧:承受某种荣誉或称号,没有丝毫愧色。当:承当,承受。
31.道听途说:从道路上听到,在道路上传说,指传闻的、没有根据的话。
32.得陇望蜀: 已经取得陇右,还想攻取西蜀。比喻贪得无厌。陇( lǒng ):指甘肃一带;蜀:指四川一带。
33.滴水穿石:比喻力量虽小,只要坚持不懈,事情就能成功。
34.断壁残垣(yuán):残缺不全的墙壁。形容房屋遭受破坏后的凄凉景象。垣:墙。
35.风调(tiáo)雨顺:指风雨适合农时。调:配合得均匀合适。
36.峰回路转:形容山峰、道路迂回曲折。有时也比喻经过挫折后出现转机。回:曲折环绕。
37.赴汤蹈火:比喻不避艰险。汤:沸水;蹈:踩。
38.高屋建瓴(líng):在房顶上用瓶子往下倒水,形容居高临下的形势。建:倾倒;瓴:盛水的瓶子。
39.高瞻远瞩:形容眼光远大。
40.刚正不阿(ē):刚强正直,不阿谀奉迎。阿:迎合,偏袒。
41.各得其所:每一个人或事物都得到合适的安顿。所:处所。
42.各行其是:各自按照自己以为对的去做。行:行动;是:对,正确。
43.根深蒂(dì)固:比喻基础稳固,不容易动摇。蒂:花、果等跟茎、枝相连的部分。
44.功亏一篑(kuì):堆九仞高的土山,只差一筐土而不能完成。比喻一件大事只差最后一点人力物力而不能成功(含惋惜意)。亏:欠缺;篑:盛土的筐子。
45.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骇:惊吓,震惊。
46.厚此薄(bó)彼:重视或优待一方,轻视或慢待另一方,指对人或事不同等看待。厚:优待,重视;薄:轻视,慢待。
47.焕然一新:形容出现了崭新的面貌。焕然:形容有光彩的样子。
48.豁然开朗:由昏暗狭窄一下变为开阔敞亮,也比喻开始不明白,突然间一下子全明白了。豁然:开阔敞亮的样子。
49.鸡犬相闻:鸡狗的叫声能够相互听得到。
50.记忆犹新:过去的事情记得很清楚,就像新近发生的一样。犹:仍然,还。
51.家喻户晓:每家每户都知道。喻:明白;晓:知道。
52.坚定不移:(立场、主张、意志等)稳定坚强;不动摇。移:改变,动摇。
53.见异思迁:看见不同的事物就改变主意,指意志不坚定,喜爱不专一。异:不同的;迁:改变。
54.今非昔比:现在不是从前所能比得上的。昔:从前。
55.斤斤计较(jiào):形容过分计较微小的利益或无关紧要的事情。斤斤:过分计较。
56.津(jīn)津有味:形容很有滋味或很有趣味。津津:有滋味,有趣味。
57.惊涛骇浪:①凶猛而使人害怕的波涛。②比喻险恶的环境或遭遇。
58.精打细算:(在使用人力物力上)仔细地计算。
59.精雕细刻:精心细致地雕刻。比喻做事认真细致。
60.井然有序:整齐不乱,次序分明。井然:整齐的样子。
61.迥(jiǒng)然不同:差别很大,完全不一样。迥:差得远。
62.居高临下:处在高处,俯视下面。形容处于有利的地位。
63.举世闻名:全世界都知道其名声,形容声誉极高。举:全;闻名:有名。
64.举一反三: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许多事情。举:提出;反:类推。
65.可歌可泣:值得歌颂,使人感动得流泪,指悲壮的事迹使人非常感动。
66.刻舟求剑:比喻拘泥成例,不知道跟着情势的变化而改变看法或办法。
67.扣人心弦(xián):形容诗文、表演等有感染力,使人心情激动。心弦:受感动而起共鸣的心。
68.苦口婆心:劝说不辞烦劳,用心像老太太那样慈爱,形容怀着好心再三恳切劝告。
69.脍(kuài)炙人口:美味人人都爱吃,比喻好的诗文或事物,人们都称赞。脍:切得很细的鱼和肉;炙:烤熟的肉。
70.滥竽充数:比喻没有真正的才干,而混在行家里面充数,或拿不好的东西混在好的里面充数。
71.理直气壮:理由充分,因而说话有气势。直:公正的,正义的。
72.力挽狂澜:比喻尽力挽回险恶的局势。挽:扭转,挽回;狂澜:汹涌的波浪。
73.历历在目:形容清楚分明地展现在眼前。历历:(物体或景象)一个一个清清楚楚的。
74.两全其美:做一件事顾全两个方面,使两方面都很好。全:保全,使完整不缺。
75.流连忘返:形容留恋于美丽的景色或其他美好的事物,舍不得离去。
76.流离失所:到处流浪,没有安身的地方。流离:由于灾荒战乱而流转离散。
77.络绎(luòyì)不绝:形容过往人马或车船等前后相接,连续不断。络绎:接连不断;绝:断绝。
78.落英缤纷:落花繁多而凌乱。英:花;缤纷:繁多而凌乱。
79.满载(zài)而归:装满了东西回来,形容收获极丰富。
80.买椟(dú)还珠:比喻没有眼光,取舍不当。椟:匣子。
81.漫不经心:随随便便,不放在心上。漫:不受约束,随便。
82.茅塞(sè)顿开:原来心里好像有茅草堵塞着,现在忽然被打开了。形容忽然理解、领会。
83.毛遂自荐:比喻自己推荐自己。
84.门庭若市:门口和庭院里热闹得像市场一样,形容交际来往的人很多。
85.明察秋毫:比喻为人非常精明,任何小问题都看得很清楚。秋毫:秋天鸟兽身上新生的细毛,比喻微小的事物。
86.名列前茅:指名次列在前面。名:名次;前茅:春秋时代楚国行军,有人拿着茅当旗子走在队伍的前面。
87.名正言顺:名义正当,道理也讲得通。名:名义。
88.莫名其妙:没有人能说明它的奥妙(道理),表示事情很奇怪,使人不明白。名:说出。
89.漠不关心:形容对人或事物冷淡,一点也不关心。漠:冷淡。
90.默默无闻:不出名;不为人知道。
91.难以置信:难于相信。
92.迫不得已:迫于无奈,不由得不那样(做)。迫:逼迫,强迫。
93.破釜(fǔ)沉舟:比喻下决心,不顾一切干到底。釜:锅。
94.其乐无穷:其中的乐趣没有穷尽,形容某事或某活动充满了乐趣。穷:穷尽。
95.杞人忧天:传说杞国有个人怕天塌下来,吃饭睡觉都感到不安。比喻不必要的忧虑。
96.气冲霄汉:形容大无畏的精神和气概。
97.恰如其分:办事或说话正合分寸。恰:恰恰,正;分:职责权利等的限度。
98.千姿百态:形容姿态多种多样,各不相同。
99.牵强(qiǎng)附会:把关系不大的事物勉强地扯在一起;勉强比附。
100.前车之鉴:比喻当做鉴戒的前人的失败教训。
101.巧妙绝伦:精巧奇妙的,没有可以相比的。绝伦:独一无二的,没有可以相比的;伦:同类,同等。
102.轻而易举:形容事情很容易做。
103.情不自禁(jīn):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
104.情投意合:双方思想感情融洽,心意相合。
105.全神贯注:全副精神高度集中。
106.人声鼎沸:人群发出的声音像水在锅里沸腾一样,形容人声嘈杂喧闹。
107.忍俊不禁:忍不住笑。禁:忍住。
108.任劳任怨:做事不辞劳苦,不怕别人埋怨。任:担当,承受;怨:责怪。
109.锐不可当(dāng):形容来势凶猛,不可阻挡。锐:锐利;当:抵挡。
110.三顾茅庐:指诚心诚意一再邀请。顾:拜访。
111.赏心悦目:指因欣赏美好的情景而心情舒畅。
112.舍生取义:为正义而牺牲生命。义:公正合宜的道理,正义。
113.身临其境:亲自到了那个境地。临:到;境:地方、境地。
114.深恶(wù)痛疾:厌恶、痛恨到极点。恶:厌恶;疾:痛恨。
115.声色俱厉:说话时声音和脸色都非常严厉。
116.失魂落魄:形容心神不定非常惊慌的样子。
117.诗情画意:诗画一般的美好意境。
118.世外桃源:比喻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幻想中的美好世界。
119.势不两立:指敌对的事物不能同时存在。
120.守株(zhū)待兔:比喻不主动地努力,而存万一的侥幸心理,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
121.首屈一指:弯下手指头计数,首先弯下大拇指,表示第一。屈:弯曲。
122.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
123.水落石出:水落下去,石头就露出来,比喻真相大白。落:下降;出:显露。
124.水乳交融:水和乳汁融合在一起,比喻关系非常融洽或结合十分紧密。
125.水涨船高:比喻事物随着它所凭借的基础的提高而提高。
126.四面楚歌:比喻四面受敌,处于孤立危急的困境。
127.素不相识:向来不认识。素:向来,素来。
128.随波逐流:随着波浪起伏,跟着流水飘荡,比喻自己没有主见,随着潮流走。逐:追赶。
129.随声附和(hè):别人说什么,自己跟着说什么,形容没有主见。随:跟随;附和:(言语、行动)追随别人,多含贬义。
130.谈笑风生:形容谈话谈得高兴而有风趣。
131.叹为观止:指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极点。
132.甜言蜜语:为了讨人喜欢或哄骗人而说的好听的话。
133.推陈出新:去掉旧事物的糟粕,取其精华,并使它向新的方向发展(多指继承文化遗产)。推:排除;陈:旧的。
134.完璧归赵:比喻原物完整无损地归还本人。完:完整,完好;璧:古代一种圆形扁平中间有孔的玉器。
135.万籁(lài)俱寂:形容四周非常寂静,没有一点声音。籁:从孔穴里发出的声音,泛指声音;俱:全,都。
136.亡羊补牢:比喻在受到损失之后想办法补救,免得以后再受损失。亡:丢失;牢:养牲畜的圈。
137.妄自菲(fěi)薄:过分地看轻自己。菲薄:瞧不起。
138.闻鸡起舞:比喻志士及时奋发。闻:听到。
139.唯利是图:只贪图财利,别的什么都不顾。
140.温故知新:温习旧的知识,能够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也指回忆过去,认识现在。
141.无边无垠:没有边际。垠:界限,边际。
142.无动于衷:心里一点不受感动;一点也不动心。衷:内心。
143.无精打采:形容不高兴,不振作。采:神采。
144.无缘无故:没有什么原因,平白无故。
145.息息相关:呼吸相关连,比喻关系密切。
146.洗耳恭听:专心地听(请人讲话时说的客气话)。
147.喜不自胜:高兴得自己都承受不起,形容非常高兴。胜:能够承担或承受。
148.喜出望外:遇到出乎意料的喜事而特别高兴。
149.鲜(xiǎn)为人知:很少有人知道。鲜:少。
150.闲情逸致:闲适的情致。逸:安闲;致:情趣。
151.相得益彰:指互相帮助,互相补充,更能显出好处。益:更加;彰:明显。
152.相辅相成:互相补充,互相配合。辅:辅助,帮助。
153.相提并论:把不同的或相差悬殊的人或事物混在一起来谈论或看待(多用于否定式)。
154.小心翼翼:原形容严肃虔诚的样子,现用来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翼翼:严肃认真。
155.心驰神往:心神飞到(向往的地方)。
156.心旷神怡:心情舒畅,精神愉快。旷:开阔;怡:愉快。
157.心平气和:心里平和,不急躁,不生气。和:平和,和缓。
158.心悦诚服:诚心诚意地佩服或服从。悦:愉快,高兴;诚:真心。
159.欣喜若狂:形容高兴到了极点。欣喜:快乐;若:好像;狂:失去控制。
160.星罗棋布:像星星似的罗列着,像棋子似的分布着,形容多而密集。
161.胸有成竹:画竹子时心里有一幅竹子的形象。比喻做事之前已经有通盘的考虑。
162.栩栩(xǔ)如生: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栩栩:生动活泼的样子。
163.轩然大波:比喻大的纠纷或风潮。
164.悬梁刺股:形容刻苦自学。梁:屋梁;股:大腿。
165.鸦雀无声:形容非常安静。
166.言简意赅(gāi):言语简明而意思完备。
167.眼花缭乱:眼睛看见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
168.杳(yǎo)无消息:没有一点音信。杳:远得不见踪影。
169.夜以继日:日夜不停。
170.一筹莫展:一点计策也施展不出;一点办法也想不出。筹:计策,办法;展:施展。
171.一鼓作气: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气。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一下子把事情完成。
172.一劳永逸:辛苦一次,把事情办好,以后就不再费事了。逸:安乐,安闲。
173.依然如故:指人没有长进,还是从前的老样子。
174.依山傍(bàng)水:地理位置靠近山岭和水流。傍:靠近。
175.怡然自乐:形容高兴而满足。怡然:形容喜悦的样子。
176.贻笑大方:让内行笑话。
177.义不容辞:道义上不允许推辞。容:允许,让;辞:推辞。
178.异曲同工:不同的曲调演得同样好,比喻不同的人的辞章或言论同样精彩,或者不同的做法收到同样好的效果。
179.异想天开:形容想法离奇,不切实际。异:奇异。
180.抑扬顿挫:(声音)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
181.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规定适宜的办法。因:依据。
182.饮水思源:喝水的时候想到水的来源,比喻人在幸福的时候不忘掉幸福的来源。
183.油然而生:自然地产生(某种思想感情)。油然:形容思想感情自然而然地产生。
184.与日俱增: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增长。与:跟,和;俱:全,都。
185.语重心长:言辞诚恳,情意深长。
186.源远流长:①源头很远,流程很长。②比喻历史悠久。
187.再接再厉:一次又一次地继续努力。接:交锋,接战;厉:磨砺,磨快,引申为奋勉,努力。指公鸡相斗,每次交锋前先磨一下嘴。
188.载(zài)歌载舞:又唱歌,又跳舞,形容尽情欢乐。载:又,且。
189.张灯结彩:张挂彩灯、彩带等,形容场面喜庆、热闹。
190.郑重其事:形容对待事情非常严肃认真。郑重:严肃认真。
191.中流砥(dǐ)柱:比喻坚强的、能起支柱作用的人或集体,就像立在黄河激流中的砥柱山一样。砥柱:砥柱山,在三门峡,屹立在黄河激流中;砥:磨刀石。
192.专心致志:一心一意,集中精神。
193.壮志未酬(chóu):旧指潦倒的一生,志向没有实现就衰老了,也指抱负没有实现就去世了。酬:实现。
194.追本溯源:追究事物产生的根源。本:根本;溯:探求。
195.谆谆(zhūn)教诲(huì):恳切、耐心的教导。谆谆:形容恳切教导。
196.自告奋勇:主动地要求承担某项艰难的工作。告:称说,表示。
197.自给(jǐ)自足:依靠自己的生产满足自己的需要。给:供给。
198.自强不息:自己努力向上,永远不懈怠。自强:自己努力向上;息:停止。
199.走投无路:无路可走,比喻处境极端困难,找不到出路。
200.左顾右盼:向左右两边看。顾、盼:看。

H. 中考语文有什么

中考考纲
(一)语文知识及运用(30分)
1. 正确认读汉字。
2.正确使用汉字。
3.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
4.语言准确、连贯、得体。
5.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6.正确默写名句名篇(《课程标准》附录中的优秀诗文背诵篇目)。
7.识记课文所涉及的重要作家及其主要作品。
8.正确使用关联词语。
9.辨析和修改常见的语病。
10.根据表达需要正确运用句式。
(二)现代文阅读(30分)
1.理解重要词句在文中的含义和表达作用。
2.分析文章结构,理清文章思路。
3.筛选并整合文中重要信息和材料。
4.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5.分析文章主要的写作方法。
6.赏析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思想情感。
(三)古诗文阅读(20分)
1.理解文言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意思。
3.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4.初步鉴赏浅易的古代诗词。
(四)写作(40分)
1.文章中心明确,内容具体,感情真挚。
2.文章结构完整,顺序合理,条理清楚。
3.恰当运用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4.语言通顺、连贯、得体、生动。
5.力求创新。如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精巧,有创意的表达。
二、结合题目仔细分析考纲

语文知识及运用
主要考察内容为字音、字形、词语、和句子,一共十题三十分。
1. 正确认读汉字。-----3分
【考查要点】   3500个常用汉字,其中部分都是课本里出现过的,考察的主要是平时容易读错的,特别是不同方言区的错误不同。
【知识疏理】形声字和形似字:形声字在汉字中占85﹪以上。比如:畸形ji 干涸 hé 造诣 yì 狭隘 aì 另外,形似不等于音似或音同,比如:徒劳 tú 迁徙xǐ
多音字的读音:多音字在不同的语境中意义不同,读音也不同。比如:坚强 勉强 倔强三个个词语中的“强”,意义不同,读音也不同。
习惯性误读:怪癖 鄙人(三声)
拼音规则: 比如声母z,c,s与zh,chi,shi , f与h;韵母in,en与ing,eng 的辨别等等
【试题特点】   语音和汉字题主要着眼于常用汉字的正确认读和书写。其题型为客观型选择题,要求选出读音或书写完全正确或有误的一项,其中语音题的出现形式大多为词语中“加点的字”,要注意看选项的要求。
【例题分析】
1. 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住宿(xiǔ) 衬托(chèn) 天伦之乐(lén)   B.探究(tān) 馈赠(kuì) 生机盎然(àng)   C.祈祷(dǎo) 携带(xié) 肃然起敬(sù)   D.哺育(pǔ) 脊梁(jǐ) 怡然自得(yí)
【方法小结】
看清题目,审清题干,细心辨析;
注意使用知识推断法
筛选排除法
组词类比推断法。
考题中不太常见的字,如果想当然地注成“半边音”则一般是错的,而不注“半边音”则很可能是对的;
考题中特别常见的字的读音有可能与平时的读法不一样,常常要反其道而行之;
如果一个字的多音字里有表示动词的,则动词多为四声;

2.正确使用汉字。-------3分
【考查要点】课本中出现过的,特别是注释里出现的字,以及日常生活用常用到却容易出错的字。
【知识疏理】
同音相混
汉字是表意字,而不是表音字,因此同一个音能写出许多不同的字,而这些字在意义上又是不能互相代替的。所以书写时要避免张冠李戴的现象。
如:反映——反应,融化——熔化——溶化。秘而不宣,一筹莫展,仗义执言等。
形似相混
第一种,音同形似而误记。如:惩前毖(毙)后,完璧(壁)归赵,恻(侧)隐之心。
第二种,单纯形似而误记。如:蔽、敝、弊。
第三种,偏旁相似而误记。如:冽、咧、洌、趔。
语义不明而混
如:举一反三,莫名其妙。
重要的偏旁部首要知道其代表的基本含义。
【试题特点】
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往往是从一个词语或者成语中挑错误,做题时要注意看是让选有错的一项还是正确的一项。
【例题分析】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谙习 错愕 真知卓见 循规蹈矩
B.玷辱 馈赠 山青水秀 贪脏枉法
C.淘汰 鞭挞 风尘仆仆 肆无忌惮
D.糟塌 抚恤 儒子可教 含辛茄苦

【方法小结】
字形结构分析法。汉字当中,有若干是形声字、会意字、指事字等,它们的表意性很强。剖析字形特点,剖析汉字的造字方法,推知汉字的意义。
“贪赃枉法”。在试题上。脏,从“月”(肉),指身体内部器官。赃,从“贝”,古代曾用贝壳作货币,所以,用“贝”作形旁的字,本义一般与财物有关。“贪赃枉法”的意思是贪污受贿、违反法纪,因此写作“赃”。
词语结构分析法。现代汉语中有不少联合式的词语,对这类词,可根据前后位置的关系,推知相对应的字词的词义,从而帮助我们辨析字形。如“纷至踏(沓)来”,这是联合式词组,“至”与“来”相对,同义;那么,与“纷”相对的怎么会是“踏”呢?又如“惹事(是)生非”等。

3.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3分
【考查要点】   词语、成语、句子都是重要的语文素养之一。现行教材要求考生要掌握一定的词汇,要了解单义词和多义词、同义词和反义词、褒义词和贬义词等。 【知识疏理】
对词语的考察主要分为常用的词语以及固定成语两个方面,考察的重点是在词语与句子意思的搭配方面,常出现的问题是词不达意、褒贬不一、范围不合适、对象不正确、感情色彩不一致等。【试题特点】   年本部分中考题的题型,主要是选择题。
【例题分析】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能被括号中的词语替换且不改变句意的一项是(3分)
A.游客沉醉在运河沿途迷人的风光中,真正领略到了杭州作为“水清、河畅、岸绿、景
美”的亲水型宜居城市的风貌。(沉湎)
B.国际杂技节上,中国杂技演员以新颖的构思及精湛的演技,博得了全场观众一次又一
次的热烈掌声。(精彩)
C.诚然,躺在祖宗的功劳簿上吃老本是可耻的,但是,对自己的历史与祖先妄自菲薄,
就更不是一个炎黄子孙所应有的作为。(妄自尊大)
D.地震中被抢救出来的伤员被快速地送进了手术室,大家等在外面有如坐针毡之感,恨
不得推门进去看个究竟。(芒刺在背)
【方法小结】
常见的几种错误:
(一)、望文生义: 他们差强人意的服务质量,不仅给居民带来不便,而且有损职能部门的公众形象。 (二)、张冠李戴: 例如我国的城市“夜景观”建设琳琅满目,发展十分迅速。 (三)、不辨褒贬:农民将服装厂废弃的“下脚料”做成帘子,当蔬菜大棚的“棉被”,这真是一念之差,变废为宝。
(四)、不合逻辑: 近年来,一些正值豆蔻年华的大学生沉迷在网吧里,从而荒废了学业,浪费了青春,真让人痛惜不已。

思维小训练:在下面空格上面填上一个字,使本列的四个字可以组成一个成语,并且据此打一个地名。

经 衣 大 落 水 积 月 感 言 源
地 无 招 归 青 月 如 交 巧 节
义 缝 风 根 山 累 梭 急 语 流

句子------排序、句子的标点、仿句、病句、名句/文学常识、连句、概括---------共21分

4.语言准确、连贯、得体。
【考查要点】   “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从文章中提取主要信息,进行缩写;能根据文章的内在联系和自己的合理想象,进行扩写、续写;    【试题特点】  本部分中考题的题型,主要为选择题,从以及排出的顺序中选择一个合适的题目。【例题分析】
4. 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排列恰当的一项是(3分)
醉翁亭坐落在滁州琅琊山的腰间,坐北朝南,依山而建。 。
醉翁亭让人联想到欧阳修。所以,我们不仅要读它的精致,还要读它的人文情怀。
①有些柱子上还挂着长短不一的楹联,书写清雅古朴。
②亭子阔大宏伟,气派富丽,四面都是挺拔的柱子,一律的红色。
③在秋末冬初的斜阳照射下,整片建筑流光溢彩,明华端庄。
④亭内的梁上、顶间雕饰精致,简洁典雅,实不负“天下第一亭”之盛誉。
A.③④②① B.②④③① C.③②①④ D.②①③④
【方法小结】
①空间顺序:或从上到下,或从左到右,或从里到外,从远到近。②时间顺序:或从早到晚,或从过去到现在等。若有回忆或描写上的使用插序手法等因素,那就更应该仔细分析和推敲。③逻辑顺序:人们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或由易到难,或由浅入深,或由表及里,或由此及彼,或由一般到个别,或由个别到一般;也可为由概括到具体,或由具体到概括…… 做题时一定要准确把握整体语段的基本内容,找到其中体现顺序的那道“线”,然后才能进行合理的排序,选择后可以再读2遍看是否通顺。

5.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考查要点】
对于常用的标点符号的考察,主要是点号和标号。
【知识疏理】
句末点号——包括句号、问号、感叹号三种,表示一句话说完之后一个较大的停顿。
句中点号——包括逗号、分号、顿号和冒号四种,表示句中的停顿和结构关系。
标号标号——主要标明语句的性质和作用,包括引号、破折号、括号、省略号、着重号、书名号、连接号和专用号九种。
【试题特点】
题目为选择题,一般是要求从选项中选出有错误的或者没错误的,一定要看清题目要求。
【例题分析】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站在村中心小学那几间破烂不堪的教室前(有两间的墙都倒塌了一半),感觉这里像是刚被敌机轰炸过。
B.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C. “防治手足口病是关系民生的大事情,”省领导在慰问患者及其他人员时说:“必须坚持生命第一的理念,坚决打赢这场疫情狙击战。”
D. 国家有关法律文件对非法制造、贩卖、运输、持有毒品、非法种植罂粟、大麻等植物、引诱、教唆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等,都作了相应的处罚规定。
  【方法小结】
常见错误分析
①概数中间加顿号。邻近两个数字连用表示概数,中间不能加顿号。如: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好似细浪微波,线条柔和,蜿蜒起伏,连接着高高的远山。②非疑问句用问号。有些句子虽含有疑问词,但整个句子表达的是陈述语气,句末就应该用句号,而不应用问号。
如:要在城西修建立交桥的消息传出后,许多人都非常关心桥怎么建?那里的近千株树木将怎么办?③选择问句用多个问号。选择问句虽然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选择项,但仍然是一个完整的句子,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因而只能在句末用一个问号,句中各项之间应用逗号。
如: 你是今天去?还是明天去?还是后天去?④“某某说”后标点不明。“某某说”引领直接引语时,放在引用话之前,后面用冒号;放在引用话之间,后面用逗号;放在引 用话之后,后面用句号。
如:“我是来工作的,不是来休息的。”白求恩大夫说:“我要立刻做手术。” ⑤倒装成分之间用句末点号。倒装句虽然有句子成分的倒置,但仍然是一个完整的句子,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因而全句只能用一个句末点号,倒装成分之间应用逗号。
如:怎么了?你。 ⑥标点与功能相同的文字并用。 省略号与“等”“等等”并用。省略号和“等”“等等”都可表示列举的省略,但两者不能同时使用。
如: 一起去的有十七八个人,有我姐姐、表哥、表妹、同学……等。 船上的人告诉他船所经过的海槽——就是“中外之界”。
6.正确默写名句名篇(《课程标准》附录中的优秀诗文背诵篇目)。
考题:
6.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只选做三小题)(3分)
①士不可以不弘毅, 。 (《论语》)
② ,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③黑云压城城欲摧, 。(李贺《雁门太守行》)
④ ,在乎山水之间也。 ( 欧阳修《醉翁亭记》)

7.识记课文所涉及的重要作家及其主要作品。
【考查要点】   了解课本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和文学常识;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   阅读一定数量的文学名着。   【知识疏理】   文学常识也是中考积累与运用的必考内容。从内容上说它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作家的生活年代、朝代(外国作家的国别);
2.重要作家的作品及出处;
3.作品中的主要人物与性格;
4.与课本相关的内容,包括诗文内容、写作目的。8.正确使用关联词语。
【考查要点】
正确使用常见的关联词语来使句子连贯通顺。
【知识疏理】常见的关联词语有
1、并列
2、承接
3、递进
4、选择
5、转折
6、假设
7、条件
8、因果
【试题特点】
答案不唯一,只要连贯通顺即可。
【例题分析】
用恰当的关联词语,将下面的三个短句组合成一个复句。(语序合理,语意贯通;可删和调换词语,但不能改变原意)(3分)
①一部作品能被时间和空间首肯,凭着这个悬念也值得我们去读一读。
②名着被一代又一代人反复阅读,已成为人们文化沟通中的媒介,民族的暗号。
③现在有些年轻人对名着有一种逆反心理,似乎是为了不随俗而故意回避。
  【方法小结】
首先确定三个短句的中心话题,仔细辨别三个句子间的关系,根据确定的关系选用恰当的关联词语将句子连接起来,可以改变句序,可以删减和调换词语但不可改变原意。同一关系的句子有时可以选择多组关联词语,所以只要关键的句子关系把握住了,句子通顺,语意贯通即可。
可以简化句子,然后看句子间的关系更明了。

9.辨析和修改常见的语病。
【考查要点】
考察常见的病句类型
【知识疏理】
病句通常分为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结构性语病包括:搭配不当,语序不当,成分残缺或者赘余,结构混乱等。语义性病句主要包括:表意不明,逻辑矛盾。
【试题特点】
是主观题,一个题包含三句话,每句话都有错误,要找出错误,并且加以修改。
【例题分析】
下面这段文字有三句话,各有一处语病,请加以修改。(3分)
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在发展中国家首次举办的综合性世博会,主题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②作为第一次以“城市”为主题的世博会,上海世博园专门特设50个“城市最佳实践区”。③这是世博会发展史上的一个壮举,所展示的城市都是在全球范围内筛选出来的经典城市。
  【方法小结】
(1)增——残缺的成分要增补上
(2)删——重复多余的词语要删除
(3)调——语序不当的要调整
(4)换——搭配不当的词语要更换
在拿到句子的时候先要通读全句,看句子是否完整,是否缺少主谓等,然后看固定搭配的词是否正确,主要是关联词等喜欢连在一起用的,最后看单用的词语是否错误。还要跟前面句子意思相呼应。

10.根据表达需要正确运用句式。
【考查要点】
考察对于语法和修辞的运用能力;要求学生根据不同的语境和要求,写出内容和形式与题目要求相似的句子;考察学生的表达能力,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知识疏理】
仿“形”——句式,修辞手法。
仿“神”——内涵,思想,感情色彩。
【试题特点】
灵活,只要连贯通顺即可。
【例题分析】
根据语境,仿照画线句子,接写句子,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3分)
写作是什么?写作就是生活中无时不在的记录。一本旧书,一件老毛衣,我们寻找亲情的味道,写作是记录往事; , , , 。写作让心绪释放,让生命留痕。
  【方法小结】
句式统一,仿句与被仿句的句式要统一。
内容协调,前后呼应,仿句与被仿句内容上有内在联系,互相搭配,互相衔接。
修辞相同,仿句与被仿句的修辞手法要相同。
字数尽量相等。
感情色彩尽量一致。
11.新闻概括
【考查要点】
也就是对所给新闻材料进行精要的再表达,语言要简洁、准确。
【知识疏理】
记叙文的要素:时间、地点、起因、经过、结果
【试题特点】
一个新闻或者消息,要求概括为一句话,有字数限制。
【例题分析】
7.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下面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0个字)(3分)
7日上午,我市上城区金钱巷社区办公室门口人头攒动,许多人手里捏着钱,围着一溜鲜花,正你一声我一声地喊着价……原来这里正在进行鲜花义拍捐助灾区活动。
当天,有近百位居民捐出了百余盆鲜花参加义拍,其中居民朱金凤一人就捐出了18盆。在热烈的气氛中,第一盆杜鹃被茶叶市场的梅宏骥以200元拍走,而一株被“花中城”拿下的金枝玉叶,出了800元的全场最高价。这次义拍最后共拍得善款近万元。这些善款将通过“青基会”捐给西南旱区。

  【方法小结】做题思路:提取新闻的要素并予以整合
1)提取基本要素注意:这里的“人物”不要狭隘的就理解为人,而是新闻的主体,事物、团体、地区、行为方式等都可以做新闻的主体。
2)提炼最吸引人、最有价值的信息,也就是在找出基本的新闻要素的前提下,突出独特性、新颖性。

I. 中考语文类型题有哪些

一,积累与运用,主要是词语拼音古诗词的运用;
二,现代文阅读,两篇文章,都是根据所给的文章回答问题;
三,古诗文阅读,有可能是学过的,更多的可能是课外的。一篇文言文,一篇古诗;
四,作文。

J. 语文中考题常考类型

中考文言文阅读解题指导
考点解析

1.文言实词。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各地考试大纲及近年来的中考试卷分析,今年及今后对文言实词的考查将呈现这样几个不变的趋势:一是对文言实词的考查将更加注重理解和运用的趋势不变;二是考查对象为常见的实词的趋势不变;三是题型重具体释义(含句子翻译),轻选择、判断的趋势不变:四是命题的文本材料由课内向课外迁移的趋势不变(但考查的知识点仍是课内文本材料中的知识点)。文言实词的考查是中考的重点,其中主要是对常见的实词在文中含义的理解,理解时必须结合具体语境,即我们平常所说的“根据上下文”来理解词义。进行文言实词的复习,应重点注意以下四种情况:一是古字通假现象;二是古今异义现象;三是一词多义现象;四是词类活用现象。
2.文言虚词。在中考试题中,虽没有把文言虚词作为重点,但对常见的文言虚词用法的考查还是很普遍的。随着中考改革的逐步深入,对文言虚词的考查将更加注重理解和运用,不再考查那些繁琐的词法、句法等古汉语知识。纵观近几年各地中考试题,文言虚词的考查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虚词在语境中的意义;二是虚词在朗读中的作用:三是文言句子的翻译。前两种是对文言虚词的显性考查,后一种是对文言虚词的隐性考查。要掌握常用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十识记常用文言虚词的基本意义和用法;②结合语句翻译确定该文言虚词在句中的含义:③根据文言虚词在语句中的作用;巧妙地用现代汉语中的词语来替代;④先多朗读,体会语气,再进行判断。还有一点同学们要特别注意,一个虚词有多种用法,而相同的用法又可以用不同的虚词来表示。在平时的学习中应注意打好基础,勤练多思,把握规律,这样才能做到游刃有余。在初中阶段常用的文言虚词大致有四类:第一类是起指代作用的,如“之”、“其”、“何”;第二类是起组合作用的,如“以”、“于”、“为”;第三类是起连接作用的,如“而”、“则”、“乃”;第四类是起语助作用的,如;“也”、“乎”、“夫”、“焉”。其中最为重要的文言虚词有“之”、“其”、“而”、“以”、“于”。
3.文言文翻译。中考文言语句翻译题考查的题型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选择题,另一种是书面表达题。文言语句的翻译要做到三点:一是要务必准确,要忠实于原文,符合原文文意,力求字字落实。要想做到这一点.在平时的学习中一定要注重积累,分门别类地牢记一定量的文言词语的活用义和通假字,翻译时尽量使用直译的方式,文中涉及到的名、号、朝代等不必译出。二是译文语句要通顺。对文言文的特殊句式(倒装句、后置句、前置句)要调整语序,使之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对文言文的省略成分,要根据上下文的语意补齐;直译后如果行文不是很连贯,应增加必要的词语,使译文文意贯通,语言流畅。三是译文语言应得体、生动、优美。值得注意的是,翻译文言文切不可不辨句式,望文生义,也不可词义含混,只求大概。
4.内容理解。要求能在对文言文的基本内容正确领会的基础上,进行初步分析。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时需要根据文段内容作进一步的延伸,即针对文段内容谈体会、感悟、认识和自己的观点,这就需要紧扣文段内容,进行开放式的回答。

备考策略

1.立足课内,注重积累。
虽说文言文阅读命题取材的重心将逐渐由课内向课外转移,但是,即使阅读材料取之于课外,题点还是在课内。复习时,必须牢固树立读通读懂文言课文,认认真真地做好文言知识的归类积累工作的思想,切不可舍本逐末。一要做好文言实词的积累。这是阅读文言文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前提条件。在复习时,要收集散落在每篇课文中的生字生词和通假字,对常用的文言实词要按照“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进行归类积累。二要做好文言虚词的积累。初中阶段应掌握的常用文言虚词有“之”、“于”、“而”、“以”、“其”、“为”、“乃”、“焉”等。我们要根据这些文言虚词的不同用法,结合例句进行归类积累。三要做好文言句式的积累。由于历史的原因,文言文的语法与现代汉语有着较大的差别,所以要读懂浅易文言文,必须了解一些常见的文言句法。就初中学生而言,应当着重掌握这样几种句式:判断句,反问句(反诘句)、省略句、宾语前置句、状语后置句等。四要做好文言名篇(段)的积累。《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初中学生背诵一定数量的古代优秀诗文。从命题情况看,古代诗词名句的考查一般都是单项命题,而文言文背诵默写的考查往往融入文言文阅读题。在复习时,我们不仅要能够准确地背诵,还要能够在理解的基础上准确地默写。六要做好古代文学文化常识的积累。除了要掌握重要作家及其生活年代、代表作品等常识外,还应适当积累一些文学史知识。
2.注重实践,掌握技巧。
中考试卷上的课外文言文考查已由课内转向课外,因此,在“立足课内。注重积累”的同时,适当进行课外文言文的阅读实践是很有必要的。同时,也要掌握一些课外文言文阅读的技巧。具体地说,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要读原文,更要读注释,要重视利用注释这一已知信息,去翻译原文,理解原文,以便正确答题;二要活用短文的题目、出处(或作者)所提示的间接已知信息,因为从这些已知信息中我们或可以猜测到短文的主要内容,或可以推测到时代背景,或可以联想到作者的作品风格、三要注意课外文言文阅读题中那些选择题、填空题和问答题,这些题目之中实际上部隐含了不少的有用信息,我们要巧用这些信息去猜测文意、解答题目。

中考说明文阅读答题技巧
1、说明文的类型:事物、事理说明文(从内容角度,根据说明的对象和目的)。
事物说明文一般标题就是说明的对象;
事理说明文找准开头结尾的总结句。
因为说明对象是一篇文章所要介绍的事物或事理,一般是一个名词或名词短语,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看文题二看首尾段。事物说明文指出被说明事物即可 。事理说明文指出说明内容,形成一个短语:介绍了……的……(对象加内容) 。
2、说明文的语言:平实、生动说明文(语言表达角度) 。
3、说明方法: 一般回答三个字,要掌握几种常见的说明方法,会分析在文中的作用:
①.举例子:具体真切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②.分类别:条理清楚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使说明的内容眉目清楚,避免重复交叉的现象。
③.列数字:具体而准确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④.作比较:突出强调了被说明对象的××特点(地位、影响等)。
⑤.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事理。
⑥.打比方:打比方就是修辞方法中的比喻。生动形象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
⑦.画图表:使读者一目了然,非常直观形象地说明的事物的××特点。
⑧.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下定义与作诠释的区别是:定义要求完整,而诠释并不要求完整,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可以颠倒。
⑨.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生动形象。
⑩.引资料:能使说明的内容更具体、更充实。用引用的方法说明事物的特征,增强说服力,如引用古诗文、谚语、俗话。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
4、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程序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在答题时可答得具体些。
如:空间顺序(从上到下,从里到外,总到分,外到内,前到后,左到右,整体到局部,都可反之等,常用方位词如介绍建筑物或实体)。
逻辑顺序(先结果后原因,层层递进,现象到本质,因到果,果到因,主到次,浅入深,个别到一般等,常用表因果、表事理顺序的词,如“因为、所以”“首先、其次”)。
时间顺序则是说明事物发展、演变,例如介绍工作程序的文章。
掌握答题格式:本文使用了的说明顺序对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便于读者理解。(第一空应该填具体的说明顺序,第二空应该填写具体的事物名称或说明的事理。如果是事理性说明文,但又不能准确表述,可用“事理”、“科学事理”等模糊性的语言表述。)
5、说明对象:指文章说明的主要人或事物(一般不必答人或事物的特点)。
6、说明文的结构常见的形式有:“总——分”式(或由总到分,或由分到总,或总分总)、并列式、递进式等。分析文章结构,抓中心句及连接词,如“首先”“其次”“还”“也”“此外”等词语
7、中心句:出现的位置开头或结尾,有时在句中。判断,多为概括性较强的句子。叙述句、描写句、阐释句、疑问句一般不宜作中心句。
其他文体文章也如此。
概括文段的中心句。
对策:(1)思考该段说明的内容,不仅要注意主要的,还要注意次要的。(2)紧扣表秩序的词语,如“首先”“其次”“还有”等词语,参照上下段落的中心句的句式进行概括。
8、说明语言
类型1、加点字词有何作用?抓住说明文语文准确这一特点答题。
对策:答:准确/生动形象/ 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类型2、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并说明理由。
对策:答:(1)不可以。
(2)原词的意思或内容。
(3)所换词语的意思或内容。
(4)换了后意思有何改变,与不符合实际。
类型3、限制性词语能否删去?
对策:答:(1)表态(删还是不删)。
(2)定性。如:“比较”“几乎”“相当”等词表程度修辞;“大约”“可能”“左 右”等表估计,“多”“有余”等表数量。
(3)若删去,原来什么样的意思就变成了什么样的意思了,不符合实际,太绝对了。
(4)xx词体现了语言的准确 性、周密性、科学性。
类型4、从文章中找出一个能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特点的词句,并体会。
类型5:指代——“这些条件”、“这种现象”“同样道理”等在文中具体指代什么。
对策:一般指的就是代词前面的那句话,找最近的一句话。有时要注意可能不是整句话,而是其中的一部分。
9、常见考点:1、对说明对象及说明特征理解。
2、对说明方法辨识与理解。
3、对说明顺序的分析与理解。
4、对文章段落结构特点的分析。
5、对文意、层意、段意的概括。
6、对关键词语、重点句子含义及其表达作用的评析。
7、对说明语言准确性的体会。

阅读全文

与中招语文题都是什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663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334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271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957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09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324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221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631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301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953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984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05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615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756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173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262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557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351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17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