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语言文字 > 语文怎么讲课有味

语文怎么讲课有味

发布时间:2022-06-08 10:30:03

⑴ 怎样把语文课上得更有"语文味

一、“语文味”的基本认识----明学科个性有人问一位着名的雕塑家:“你是怎样把石头雕成人像的?”雕塑家答道:“把石头上不是人像的地方去掉。”我常常这样想:语文教学也应该“删繁就简三秋树”,尽可能的把与“语文”无关的内容或删或简去,努力使课堂充盈着浓浓的语文味。语文味是什么?所谓“语文味”指语文课堂教学中表现出鲜明的语文学科的特点。具体讲,即在富有情感意味的教学环境中,教师引领学生积极主动地通过典型的“语言作品”的品味和模仿,在各种“语言实践”中,内化言语和精神的收获后,外化为各种“语言作品”,逐步形成该年段学生必备的语言能力。在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与研究中,我感到“语文味”最根本的一点在于把握语文的基本属性。叶老曾这样说,“什么是语文?平时说的话叫口头语言,写在纸面上叫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叶老的“语文”就是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合指,“语文”一词涵盖了人们听、说、读、写的行为和“语言运用”的结果。那么按照语言研究的最新理论,听说读写的行为及其结果,都应该属于运用语言的行为和产物。于是,我思考着:第一,“语言形式”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在生活中,我们读一篇文章着眼点往往在于获取这篇文章所反映的内容,是“得意忘言”的,但在语文教学中,我们的目的不仅要注意文字负载、传达的内容,更关注内容是如何表达的。老师高超的教学艺术,不仅反映在引导学生通过读文,在认识上、情感上习得和积淀语感,而且更表现在引导学生品味语言,思考这样的思想感情为什么用这样的语言文字,而不用那样的语言文字来表达的理由,从而懂得运用语言的规律。如学习朱自清写的散文《春》,绝不是为了记住春天具有“春风美”、“春景美”、“春雨美”等知识,而是学习朱自清先生如何通过关键词句来描绘春色的,如何将情感用恰当的语言表现出来的,如何组织文章的结构等,这才是我们要学习的着力点,——其他课程(外语除外)是借助语言学习蕴涵的内容,如数学课以数学原理即数学公式定理作为教学内容,历史课则把中国、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作为教学的内容······它们以各自不同内涵的语言内容为教学本体,惟独语文以语言形式为教学的主要方面。比如,三年级上册的教材《花钟》教学可定为侧重训练语言表达的多样性,《蜜蜂》的教学可定为侧重训练语言表达的准确性,《玩出了名堂》的教学可定为侧重训练语言表达的条理性等。这样,才会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语言发展。第二,“语言能力”——“语言”与“精神”同构共生”是语文教学的目的。这里的“同构共生”不妨认为是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和心灵世界携手走向丰妙的境界。也就是说,既要丰富和优化学生的语言系统,使之拥有适合年龄阶段的言语能力,又要完善和丰富学生的精神境界,使之情趣情思越来越丰妙。但后者绝不是游离在外,必须是融入前者之中。的确,语文教学具有目标多元的特点: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德育目标、情感目标、审美目标等等,如果抓住了“学习语言”这个根本目标,就可以使多元目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达到和谐的统一。这是因为:一、母语是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载体,学生学习母语的过程,不仅是掌握本民族语言的过程,也是他们接受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洗礼和熏陶的过程。正如德国哲学家、语言学家洪堡特所说——“民族的语言即民族的精神,民族的精神即民族的语言,二者的统一程度超过了人们的任何想象。”把语文课程的根本任务定位在学习语言,正是包含了语文课程应有的丰富内涵。二、在语文课上,学生面对的语言不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抽象的符号,而是承载着丰富的人文信息的“语言成品”——一篇篇文质兼美的范文。学生在语文课上阅读这些范文,学习、揣摩、品味、吸收它们的语言的时候,自然就受到这些语言所蕴含的丰富的人文信息、人文精神的积极影响和熏陶。二、“语文味”的教材构建——走出一本书今天的教学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凭借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支撑起来的庞大的知识世界,为师生的教学活动提供了十分丰富的资源。我们对“教材”的理解再也不是局限于单纯的某一本教科书,而应看作是教师教学行为中可利用的一切素材和手段,其中包括师生所涉及到的社会生活、各种视听电子教材甚至网络等。北京小学的“走出一本书”的教材观引领全体语文教师拓宽视野,在用好主体教材——人教社版本语文教材的同时,相机融合其他版本的内容以及利用学校摇篮书屋的资源指导学生学习语文,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素养。为使自己的教学充盈浓浓的语文味,在教材内容构建和教材使用策略上我不断地探索,力求形成自己的特色。(一)教材内容构建1、达标教材——学习课本语言。达标教材指的是人教社教材中的内容,适当补充北京版、江苏版、语文版和其他版本的课文组成的内容。教师在教学中引领学生重品读,重积累,重运用,引领学生逐步习得语文学习的方法等,以达成某一个教学阶段的基本教学目标。此类教材可视为学生成长之中的“正餐”。2、固本教材——学习“精粹语言”。固本教材是指按学生年龄和认知特点分册编排的古典文化及当代优秀散文诗歌诵读材料。教学目的为滋补语言文化,接受古今经典文化的熏陶。教学要求为或背诵或朗读。诵读时间为晨读光阴,我和学生一起学习。这类教材可视为“强身健体”的“补品”。3、拓视教材——学习“伙伴语言”。拓视教材指的是学生自主选择的儿童刊物、网上信息、音像资料,图书报纸等或老师每周通过班级博客向学生推荐的经典美文。学习目的是使学生在阅读中精神空间不断扩大的同时,不断增加语言的积累量,不断增强语言运用能力。这类教材可视为补充需要的“零食”,(二)教材运用策略1、教材内容以重组为基点重组思路为:第一,以“作家”重组。即是将同一位作家的作品组合在一起教学。如教学巴金的《海上日出》时,将这篇文章与自编的《诵读本》和学生拓视材料《亲近母语》中的巴金的其他文章《繁星》等组成一个新单元让学生学习,从而感悟巴金文笔的魅力。又如学习课文中古代诗人李白、杜甫,现代作家冰心、老舍的作品时,也配合着拓展阅读他们的其他作品,这样可以更全面地了解这些诗人和作家的作品和写作特点。第二,以“题材”重组。即同一题材如“惜时”、“友谊”、“感恩”、“祖国大好河山”等文章组合在一起。像教学第九册第三单元《特殊的礼物》等文章时,结合当代学生的特点——物质生活丰富后对父母的亲情却体会很少,甚至熟视无睹,于是便推荐学生阅读萧云儒的《我的母亲》、朱自清的《背影》、丰子恺的《母亲》等文章。通过同一题材的不同文章的学习,开拓视野,感悟同一题材的文章在构思、表达方面的不同特点,提高运用语言来表达思想的能力。第三,以“体裁”重组。即把相同体裁的,如写人的、记事的、状物的等文章组合在一起进行教学。如教学第九册第一单元时,主体教材中已有的课文是《桂林山水》和《火烧云》,我将其他版本中的课文《镜泊湖奇观》和学生拓视材料中《新语文读本》中写景状物的文章共五篇也引进了教学单元,引导学生在广泛的阅读中积累语言,习得语言运用的方法。2、教学层面表现为课型整合在使用教材时我将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如教学《武松打虎》一组教材时这样安排:第一,在阅读指导课上,通过指导学生学《武松打虎》,感受如何读名着的一些基本方法。第二,在拓展阅读课上,朗读《诵读材料》中的鲁智深的外貌描写一文,阅读《亲近母语》中的《宋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和《可爱的李逵》两文。第三,在口语交际课上,学生围绕“我认识的水浒人物”表达自己阅读体验,畅谈自己的读书感悟。再如,第十册课文中有几篇童话、科幻、寓言作品,选文较为新颖,想象奇特。教学这个单元,首先带领学生学习教材中的几篇课文,接着发挥教材的辐射功能,开展“故事大搜寻”活动,让学生分小组去搜集神话、寓言、童话、科幻作品。然后,召开故事会,让学生讲自己搜集的故事。再之进行编故事比赛。最后,召开“梦想大展示”的主题班会。学生把自己所读到的或自己编写的故事,改编成小品,自导自演。这样将阅读教学延伸到了综合性学习、口语交际、习作等多个领域,进一步体现了使用教材的整合功能。三、“语文味”的课堂营造——绽生命活力我所营造着浓浓语文味的课堂,她丢弃虚化的华丽浮躁,抛掉无谓的喧哗热闹,有的是孩子们的心灵被语言文字的魅力深深感染;有的是孩子们被拨动的情感之弦奏出的生命乐章。课堂中,学生的语言能力的形成和丰富的精神境界和谐同构;课堂中,学生发自内心的对祖国的灿烂的语言文化的热爱;课堂中,学生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语文素养不断提升。1、品语言魅力语文课是学习者感受语言文字魅力、学习语言文字巧妙组合表达自己思想的:或是“披文以入情”,明白怎样的语言形式承载了怎样的思想;或是“入情以披文”,明确高水平的思想是借助高水平的语言形式来表达。在我的课堂教学中常常有品味语言的环节。如《语言的魅力》中有这样一段内容:“无论是衣着华丽的绅士、贵妇,还是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少男少女,都掏出一枚枚的铜币送到老人的手里,就连衣着寒酸的小职员,也摸出一枚铜币交给老人。”教学时,我先引导学生反复读,在读中品味感受,后让学生圈划出书中的几个关联词,“无论”“还是”“都”“就连”“也”,接着对学生进行了概括表达语言的训练:()路过的人,()把钱给了老人。学生填写“凡是……都”或者是“所有的……全”。随后我话题一转:“既然一句话就能表达的内容,作者却用这么多话来表达,哪种表达方式你更喜欢?”学生体会到书上的表达方式更好。从“掏”、“摸”感受到不同的人物不一样动作,表现出人物不同的心理:衣着华丽的人“掏”,说明他有钱,动作很干脆;衣着褴褛的人“摸”,说明他可能很穷困,动作有点犹豫,但还是被“春天来了”几个字打动了。教师即可点拨提升学生的认识:“一个‘掏’,一个‘摸’,把人物的心理刻画得形象鲜活,我们读这段话可以想象人物的外貌、动作、甚至可以触摸到人物的心灵,作者语言本身就充满魅力。”又如《长城》中有这样的一段话: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建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单看这数不清的条石,一块有两三千斤重,那时侯没有火车汽车,没有起重机,就靠着无数肩膀和无数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这陡峭的山岭。教学过程是这样的----师:如果把这个“单看”改为“先看”请大家补充上面的内容,先自己思考,而后与同伴讨论交流。出示:先看那这数不清的条石,一块有两三千斤重,那时侯没有火车汽车,没有起重机,就靠着无数肩膀和无数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这陡峭的山岭。再看那,那时候,。(教师巡视,提示读书细致,从书本上找语言。)生:再看那宽宽的马路,有五六匹马可以并行,那时候,绝对没有这么宽的道路啊!生:再看那糯米和石灰粘接的石条,城墙三面风雨不透,那时候怎么会有这么好的技术呢?生:再看那每隔三百多米就有一座方形的城台,是屯兵的堡垒,打仗的时候,城台之间可以呼应,那时侯谁有这么领先的设计本领呢?我太佩服了!生:再看那长城有一万多里长,那时侯怎么有这么多的人修长城呢?······师:同学们的话语飞扬着智慧。可是作者为什么不像我们这样写这么多的内容呢,而只用了一个“单看”呢?(生陷入沉思后)生:单看那数不清的条石,已经让我们无比的赞叹,更不用说其它的了,更让大家敬佩了。生:一个“单看”,就能让我们产生无穷的想象,长城简直就是伟大的奇迹。生:不用举其它的例子了,单看条石,就能让人感觉到长城是一个伟大的奇迹。······上面的课例里,教师引导学生先挖掘语言形象、语言内涵与语言情感的结合点,使积累与运用有机结合,诱发学生飞扬言语的智慧。而后抓住契机,话题一转:“作者为什么不像我们这样写”,来引导学生从炼字的角度感受用词的精妙,感受作者正是用这个“单看”激发读者的想象以表达自己对长城伟大奇迹的赞美之情的。2、走运用主线《论语》开篇的“子曰:学而时习之”真情地告白:“学”了还要不断地“习”,学习是一个连续的、持久的仿效、训练、实践的过程。《颜氏家训》中的“钝学累功,不妨精熟”诚挚地告知:对待学问上的愚钝,需通过长期的练习,在实践中不断积累功力,使其逐步学会积极迁移,是可以达到新的境界的。前人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渐懂得了一个道理:只有在不断的“感知、领悟、积累、运用”的学习过程中才能掌握技能、练就本领。我在语文教学中,常常创设各种语言运用的方式与情景,让积累的词语句段在新的语境中焕发新的活力。如每篇课文均有生字新词,我把抄写生字新词数遍的作业改成让学生用“生字组词造句”的形式进行练习;又如,课文中新出现的语言形式让学生进行模仿的练习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如《白杨》教学中一个片段:通过学习,学生已经明白白杨这种植物已经与人的某种性格、品格紧紧地连接在一起,接着我让学生用选择连接的方式将事物与人的性格特征连接起来。出示:你太孤傲了吧,连一片叶儿也不肯和你作伴。橡皮正是你的谦虚,换取了满天繁星灿烂。雨伞太多的风风雨雨,你都躬着背默默地承受。梅花一点点地牺牲自己,一次次地修正别人的错误。新月然后让学生选择下面的一种事物或另外借助一种事物来说一句话。果壳箱蜡烛粉笔牵牛花桥铺路石垂柳小草竹子梅花又如,学生学习了许多古诗句,我也让他们尝试在新的语境中运用。例如:爷爷70大寿,亲朋好友前来祝贺。大家祝爷爷“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可爷爷却叹息道:“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我赶紧把爷爷的话打住:“霜叶红于二月花。爷爷,您的身子骨比年轻人还结实。”爷爷笑了,摸摸我的头:“就你会耍贫嘴!”这种在识记、理解、欣赏的基础上积极运用古诗的方式,大大激发了学生读古诗的兴趣,能促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更上一层楼。3、促情感共鸣“感人心者,莫乎于情”,课堂上打动学生的是情,感染学生的是情,震撼学生的依然是情。语文味的课堂就是充满情感的课堂,作为语文教师需要准确抓住课文中的语言文字,在教材的情感和学生的情感之间架设一座桥梁,使学生在激荡的情感中,受到感染、熏陶和激励;使他们在高昂的情绪中,产生顿悟和想象,从而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如《和时间赛跑》教学的结束部分我是这样施教的。师:读了这篇文章,看到了林清玄和时间赛跑的成就一定会有所感触,你是怎样想的?(指一名学生)生1:不珍惜时间的后果,不堪设想;珍惜时间的结果,幸福美满。师:(指生)你说得太好了,你的理想是什么?生:(回答)我的理想是当一名科学家。师:好,请你在这句话后面署上大名。生:不珍惜时间的后果,不堪设想;珍惜时间的结果,幸福美满——未来的科学家易杰。师:这句话可以说是易杰的名言了!古今中外的一代代人,从家境贫困的乡野村夫到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从多愁善感的文人墨客到深沉智慧的哲人志士······当面对人生短暂,岁月匆匆,如何使自己在世上留下深深的痕迹,他们无不发出感叹。课件出示,学生朗读: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宋理学家朱熹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宋民族英雄岳飞光阴是最贵重,最有价值的东西,千万不要把今天要做的事拖延到明天去做。——着名音乐家贝多芬好好的把握业余时间,你就能挖掘出源源不绝的幸运之泉!——未来的语文教学专家吉春亚师:孩子们,你们也一定有美好的理想,是什么呢?(学生回答)未来的科学家、魔术师、表演艺术家、作家们,你们会怎么说呢?请拿起你们的笔,尽情抒发自己的情,尽情创编未来的你的名言。生:(兴趣倍增,动笔写两分钟左右)生1:时间是一辆不回头的火车,开走了就再也别想搭上它。——未来的文学家刘芳生:时间犹如滔滔江水,只会往东流,不会往西流,我一定要把握住身边的一分一秒。———未来的作家蔡倩倩生:不要感慨过去,也不要一味的期望未来,抓住眼前的时间才是实实在在。——未来的着名演员姜齐同生:红日西沉时再想什么已无意义,应当在旭日东升时投入工作。——未来的三毛宣煊……我认为语文味的课堂应洋溢浪漫主义情怀。语言学习需要情感的滋润,需要情感的震撼。有了丰富情感,才可能会有丰妙的言语;有了丰妙的言语,才能更好的展现丰富的情感。让言语和情感产生共振,让两者携手走向丰妙,应成为我们语文教师不断的追求。4、有文化积淀在我的语文课中,不乏一些很有文化含量的综合实践活动,如〈〈趣识对联〉〉、〈〈畅游古诗乐园〉〉、〈〈走进成语故事〉〉、〈〈语文中的数字〉〉、〈〈亲近中国年〉〉、〈〈诗意蕴涵姓名中〉〉……即便是在日常的课文教学中也力争使之洋溢着文化的气息。如执教《司马迁发愤读史记》便拓展他写的《报任安书》,又如执教〈〈草船借箭〉〉时,学生不明白诸葛亮为什么不怀疑鲁肃会泄密,我出示补充材料----孔明曰:“子敬,休对公瑾说,他必要害我。三日内如何造得十万箭?子敬只得救我!”孔明曰:“望子敬借我二十只船,每船要军士三十人,船上皆用青布为幔,各束草千余个,分布两边。吾别有妙用。第三日包管有十万枝箭。只不可又教公瑾得知﹔若彼知之,吾计败矣。”肃允诺,欲不解其意。学生既明白鲁肃根本就不知道诸葛亮想干什么,也没有法告诉周瑜。反正三日包管有十万枝箭也是一件好事,可以联合抗曹。不告诉就不告诉吧!鲁肃是很老实的一个人。诸葛亮求他救自己,他就心软了,不会把事情说出去。这样,不仅解答了疑难,还读到了原文,受到古典文化的熏陶。我常常这样想:如果教师在课堂中恰当地巧妙地补充一些具有文化内涵的内容,要比学生仅学一篇课文有意思、有价值得多。如《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的教学,如果我们把教学目标仅定位在会读、会背这一首诗,要想使学生与作者陆游的情感产生共鸣,可能只是教师的一厢情愿。假如教师读过陆游的许许多多爱国诗,在课堂中扩展陆游52岁写的《关山月》、61岁作的《书愤》、67岁作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86岁作的《示儿》,让学生去读,学生就不会以旁观者的身份冷冷地读陆游,而是被陆游一生都在为恢复中原、统一祖国而歌唱的伟大爱国精神所感动和震撼。四、“语文味”的素养追求——书香的气息语文课是不是具有浓浓的语文味,关键还在老师。教师只有具备了较强的语文意识,有较丰厚的文化积淀,较高的口语和书面语言能力,才能使教学满堂生辉,才能使学生对语文学习有浓厚的兴趣。因此语文老师特别需要有“平心不羡黄金屋,灯下窗前长自足”的心态:多读书,这样才能“腹有诗书气自华”;多练笔,这样才能“信手拈来皆文章”。常有朋友问怎么读书才能在课堂教学中“游刃有余”?我的做法是这样的:(1)理读。主要对单篇课文的解读上。解读作者,解读文本的内涵,解读文本谴词造句、布局谋篇的特点;理出那些最符合教学要求,落实教学目标,学习语文本领的内容,把它们罗列出来。(2)类读。即从全文或某一点生发开去,在其他作品中找到与之相近的、相衬的、相对的、相反的内容并将他们组合起来,从而铺一个又一个的知识板块,开拓出教材的无限疆界。(3)扩读。诗歌散文、寓言小说,凡人小作、名家名篇,自然科学、社会伦理,文人佚事、新闻时事……粗略涉猎。(4)品读。要求一个“深”字。对名家名篇不断的赏析、品味,从字里行间,析出作者遣词造句的功夫与用心,品出文中的美妙之笔,赏出力透纸背的意蕴;对教学专着,诸如《言语教学论》、《阅读教学优课论》、《言意论》、《语文教学心理学》等的赏读需要字斟句酌,细细思考其语言内容的内在逻辑关系。如果说“理读”、“类读”是“巧”读的话,那么“扩读”与“品读”应是“实”读;前者能在教学中“立竿见影”,后者能使教学能力的提高有后劲,“固本强身”。两者必须有机结合,才会使自己“气自华”。书读得多了,自然就想涂抹点文字,我一边研究各种教学理论、分析各种体系、比较各种流派、一边思考各种教学现象,并把细碎的思考诉之于笔端。每天都会利用零星的时间“动动笔;一节课上完后马上记下点滴收获;听完课后立即记下情况分析;看教育文集,注上点评;一有思路马上列好提纲;修改教学案例;撰写教学心得;梳理教学论文·······坚持着每天千字的练笔。

⑵ 语文教师怎样才能有“语文味”

随着新一轮的语文课改的逐渐深入,评价语文课好坏的标准越来越多,现已多达十几条,且大条下面还有细目。应该说“标准”的丰富、细化是件好事,但如此多的标准是否该求个“根”呢,而根本标准又是什么呢?笔者的答案是:教出语文味!语文的味道究竟从哪儿来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这似乎是个老生常谈的观点,许多人提及过,但正因为讲得人多了,人们反而失去对它应有的重视。在教学中,不单是教师的人格魅力,教师呈现的教学方式也能有效地缩短师生间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实一个学生的学业成绩并非由某一个教师的个人能力所促成,而往往是多种因素综合造成的,如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影响、学校管理、办学条件等等,所以最能体现教师个人能力的还是能否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虽不能说是好课的唯一标准,但实在应该算作一条重要的标准,或者说,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应该算作合格教师的一项重要的教学基本功,作为语文教师,怎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呢?
1 挖掘“语文味”的内涵
“语文味”的内涵是“语文”。语文虽然同其他学科一样包容德育、美育、创造教育、思想教育等等教育内容,但是这些不是它的“特性”,它的特性是语文,它的核心、根本是语文。语文是什么?语,是口头语言;文,是书面语言。而且语文是最重要的文化载体,更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是文化的根,学习语文就是在学习文化,就是在接受民族的意识和观念、体验和认同民族精神。所以,“语文味”要突出语文的特性,以语言文字为抓手。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组织和指导学生学习语言,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就是以教材为例子,让学生吸取课文中的语言的精华不断发展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语言的揣摩和品味去实现思想的升华、达到审美的愉悦、思维的训练,进而去触摸语言背后的世界,只有这样,语文课才能真正上出“语文味”,体现语文课自身固有的特性。
2 选择“语文味”的载体
“语文味”的外在的形式还是“语文”。语言文字就是它的基本形式,甚至可以说是唯一的形式。在语文课中,可以改变教学方法,搞活课堂,创设教学情景,引进多种课程资源如人文资源、社会资源、自然资源等,可以指导学生演课本剧,运用多媒体如电影、电视、录像等;也可以走出课堂,到生活中教学等等。所有这些,只是为了打开学生的思路,留下记忆的抛锚点,其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为学生学习语文服务,帮助学生贴近生活、理解课文、灵活地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而不是逗得学生笑笑、乐乐、闹闹了事。语文课堂如果离开具体的语言文字,就会失去语文味,改变语文课的特性。况且,语言文字的本身特性也要求学生把现实生活的具体形象与语言文字联系、沟通起来,逐渐克服自己的“语言痛苦”用自己的语言文字表达所见所闻、所感所想,这才是语文课的用意所在,所以,语文课堂应回到语文上来,回到语言文字上来,这是语文课的命根子。

二、满足学生把握“语文形式”的需要
语文是一种特殊的文化载体,“语文形式”就是语言和言语,即语言材料,它是听、说、读、写的基础,也是文本存在的样式,是语文之所以存在的本质特征,也是语文学科的特殊性所在。因而,要想语文课具有“语文的味道”,必须按照“语文的方式”来进行教学。这就是:引导学生实实在在地接触文本,通过生动扎实的言语实践活动,走进文本世界。
1、品味语言文字,让学生尝到“语文味”
抓住课文语言文字,咬文嚼字、口吐芳香、掂量得失,推敲、琢磨、鉴赏、触发,在正确理解和运用上下工夫。语文课不能漂浮,要在字里行间,领略不同的文味和情味,留住那一幕幕美丽的风景,乐在其中,美不胜收。要品味“味中味”。辄心向往,流连忘返,体味“味外味”,思绪飞越“上下五千年,纵横数千里”。例如,在学习《黄鹤楼送别》,我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孤帆”所蕴含的情味。这样的教学,不架空,不做作,不浅薄。
2、注重读、写、听、说的技能训练,让学生掌握语文技能
“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工具拿在手里要用,不用怎么能掌握工具呢?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掌握语文交际工具,教学活动就是交际活动,活动任务就是训练读、写、听、说的技能,活动设计就是读、写、听、说的具体化。例如,我在教自读课文《田忌赛马》,有个环节,让学生品读课文中对话描写的提示语,朗读并体会心情,如田忌“垂头丧气”,孙膑“胸有成竹”,齐威王“得意洋洋”,这些提示语把他们的神情,活灵活现地表现出来了。一个学生说,朗读对话时看清提示语很重要,就能想到当时的情景,就会读的有声有色。还有一个学生说,我以后作文写对话,也要写适当的提示语。接着我就请几个学生运用提示语现场描写对话,课上的很活泼,学生感受到了“语文味儿”,效果很好。
3、形成良好的语言交际环境
语言交际平等是前提,教学活动在师生平等对话中进行,教材文本、作者、编者、教师、学生,这五个方面处于平等地位。这种平等主要包括人格平等。只有平等,才能在心理上占据主动地位,才能谈得上主动阅读、感悟和评判,对话也才成为可能。一直以来,学生对文本、作者和编者抱有敬畏之心,对教师的依赖和尊重,心理上不平等的,影响了阅读效果。平等,意味着教师不能高高在上,俯视学生,而是“蹲下身子来与学生一样高”,从学生角度、视野、心理、情感等去理解学生;意味着与学生心理位置互换,是学生学习的伙伴和朋友。但是,平等并不等于相等的,教师与学生在学养、年龄、经验等方面也是不平等的。惟其这种不平等,存在差异,才能产生教学。人格的平等是对话的条件,学识的不平等是对的动力,对话就是为了缩小两者之间的差异,增长学生的知识,提高学生的能力。文本的解读是语言交际的基本话题。围绕着课文的理解是对话的基本内容。如果对话的内容离开了文本,脱离文本规定性的制约,像断了线的风筝那样四处飘悠,最后落到哪儿是哪儿,那就会完全失去了阅读教学的意义,使语文失去“语文味”。
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生应在语言交际的实践中学习运用语言的本领,师生对话就是给学生提供语言交际的机会,通过对话开展语言交际活动,形成言语交际的良好环境,最终达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目的,也使我们的语文课不至于失去“语文味”,只有这样才能使语文教学永远生机盎然。

⑶ 如何让语文课“有滋有味” 睢

如何让语文课变得“有滋有味”
一、“语文味” 所谓的“语文味”即是语文的文学韵味,包括语文、文学、形象、构思、意境、哲学、情趣等韵味。
二、“儿童味” 小学的语文是儿童的语文。
三、“个人味” 语文课的“个人味”,一般是说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理教材、组织教学活动、选择教学手段、运用教学语言以及教师的仪表风度等诸种因素凝聚之后显示出来的审美风貌,其表现为真、诚、新。 关键词 合作学习 文学韵味 新颖独特 新课程积极倡导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实际上作为一种教育观念,我国在古代教育着述中早有提及,教育专着《学记》中就有这样的记载:“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由此可见,早在两千多年前,教育者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就强调学生之间要彼此切磋、相互交流。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合作学习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为教师所接受,并尝试把它运用到自己的课堂之中。在几乎所有的课堂教学中,都可以看到小组讨论式的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一种教学思想,代表着进步的教学理念,奴才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尊重、相互合作的人际关系。学生学习的过程不仅是学生认知发展的过程,还是情意、个性同步发展的过程,绝不是一种简单的教学形式。美国肯塔基大学嘎斯基教授认为,从本质上讲,合作学习要求由2-6人组成的异质小组一起从事学习活动,共同完成教师所分配的学习任务。在每个小组中,学生通常从事各种需要合作和互相的学习活动。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加速推进,合作学习越来越被认为是一种十分有效的学习方式。所以为了有效地开展合作学习,不要把这种合作学习当成简单的小组学习。 处理不当的合作学习会让少数优秀生垄断课堂,多数学生作陪衬。为了有效地实施“合作学习”,作为教师,应该认识到“合作学习”的两面性,这就要求教师要注意以下几点: (1)合作学习不可滥用。 (2)合作学习中的交流不可忽视。 (3)在合作学习中教师不能等闲视之。 小学语文,首先姓“语”,其性质的核心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因此,我们要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不能把语文课上成自然科学类、思想品德或别的什么课,而要把语文课上得像语文课,就是要还语文的本体特征。其次姓“小”,是儿童的语文教育,是以儿童学习母语、运用母语为主的教育。那么,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范畴下,怎样才能把小学语文教得“有滋有味”呢?在这里,我想用 甲以下的三个“味”来讨论怎样把语文课上得“有滋有味” 一、“语文味” 所谓的“语文味”即是语文的文学韵味,包括语文、文学、形象、构思、意境、哲学、情趣等韵味。所以,语文课就应有浓厚的语文味。而语文教学的过程,就是引导学生去体验、发现、感悟语言文字之美,作者情感之美,文章意境之美的过程。因此,要领悟语文的美,必须从语言入手,从品味语言达到超越语言,着眼于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引领学生获得感受、体验情感、理解见解,使之转化为智慧,最终积淀文化,形成自己丰富的精神世界。那么教师怎样才能教出“语文味”呢? 首先,语文教学必须从语言文字入手,引领学生对语文作品反复体味。给学生充足的阅读时间,让学生在琅琅的读书声中,用心灵去拥抱语言,和作者的心灵直接对话,在思维和情感的强烈震撼中领会作者的创作目的。 其次,要围绕“语文本体”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面,甚至是有创意地去理解、欣赏作品,产生对文本的情感美、语言美、形象美、构思美、意境美、哲理美和情趣美的认同与赞赏,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创作欲,从而更加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 二、“儿童味” 小学的语文是儿童的语文。儿童既不是缩小的成人,也不是成人的预备。儿童是一个思想上、精神上、人格上独立的人,儿童又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因此,小学语文教学必须从成人霸权中走出来,还儿童以发展语文素养的自主权。 语文教师的任务,不是教导学生和控制学习,而是通过文本向学生提供一个更活跃、更开阔的语文实践平台。在“还”的过程中,语文教师应该自起至终、自觉自愿地成为学生实践的组织者、服务者和帮助者,激发学生的阅读愿望和障碍,诱发学生作为一名读者的发展和创见,带领学生经由文课走向一片新的语文天地。为此,我们必须了解儿童、研究儿童,懂得儿童的文化。 要在语文课中体现“儿童味”,更重要的是要凸现儿童的主体地位,把儿童的精神融入语文课,让童声、童心、童趣在教师的唤醒、激励和鼓舞中得到真实体现。 三、“个人味” 语文课的“个人味”,一般是说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理教材、组织教学活动、选择教学手段、运用教学语言以及教师的仪表风度等诸种因素凝聚之后显示出来的审美风貌,其表现为真(真实可信)、诚(诚挚深沉)、新(新颖独特)。这种审美风貌体现于教学的全过程,并为学生所品评体验,或深或浅或长或短地吸引着学生。无“个人味”的语文课,犹如作家笔下塑造的缺乏个性的人物形象,对读者来说是缺乏影响力和吸引力的,一般地说,这样的语文课不可能是“有滋有味”的。 那如何才能让语文课富有“个人味”呢?我认为可以从两方面去努力。 第一、教学时做到“胸中有书,目中有人”,也就是说,教师在研究教材时也要研究学生,熟悉学生。 第二、突现优势,形成个性化教学风格。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要扬长避短,即突出“人无我有”,在语文课上显示出与众不同的个性。 乙在新课程改革的进程里,“有滋有味”的语文课,应能让听者如沐春风,“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作为教师,我们必须牢固地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主体现,以学生能力发展为重点的教育质量观,以完善学生人格为目标的教育价值观。教师应充分地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把学生看作发展中的人,可发展的人,人人都有创造的潜能。

⑷ 如何确保语文课上出语文味

语文课如何才能上出“语文味”

一、把握学科性质

“语文姓语”这是大家常说的一句俗话,但它简练明确地表达了语文教学的基本特征。语文是工具,需要学习训练,需要运用积累;语文又是人文生活,就要有情感、有审美,有文化积淀。《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在语言实践过程中,提高语言实践的能力。这就是要用语文这工具做手段,探索语文的无穷内涵。学生的多读、多写、多思、多问,是最重要的语文实践,是实现语文积累,提高语文学习文化品位的基本途径。比如说,有位老师在讲《桂林山水》一课,在学习描写漓江水一段时,组织安排了一系列训练。老师说:“漓江的水,静、清、绿”,同学们想一想,在静、清、绿之间用上什么联接的词,就可组成句子?同学们回答:生①漓江的水既静又清还绿;生②漓江的水不但静而且清还很绿;生③漓江的水又静又清又绿。接着,老师又说:其实这一句就是这一个小节的概括。这样概括地写一句,能使读者感受到漓江的美吗?如果把“静、清、绿“这三个词重叠一下,句子该怎么说?学生回答:漓江的水静静的。漓江的水清清的。漓江的水绿绿的。老师又说:词语一重叠,程度加深了,但还不具体。我们看着漓江的水不禁赞叹起来,如果使它变成感叹句,句子应该怎样组织排列?学生回答:漓江的水真静啊!漓江的水真清啊!漓江的水真绿啊!教者正是通过这一系列的语文训练的铺垫,来体会课文的语感,体会漓江之美。这就是语文。北京市特级教师吉春亚这样说:我这里所说的“语文味”决不是借着“大语文”的旗号,改头换面的大杂烩,诸如内容开放无“度”的知识拼盘常识课,人文提升过“限”的不伦不类的教育课,教学目标贪“全”的各科杂烩综合课等,而是通过对典型“言语作品”(各科书面的、口头的、声像的教材)剖析、玩味,积累了一定数量的语言材料(常用的词语,典型的成品等)学习运用语言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交际,逐步形成能够独立听说读写的“语言能力”,同时,内化各种(知识的、思想的、情感的、精神的)收获。其中“言语形式”为特定的教学对象。如学习朱自清写的散文《春》,决不是为了记住春天具有“春风美”“春景美”“春雨美”等知识,而是学习朱自清先生如何抓住关键词语来描绘春色的,如何将情感用恰当的言语表现出来的,从而懂得这样运用语言的所以然。这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真正是具有语文味的课堂。
二、定准三维目标
那么,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该如何体现其它三维目标呢?
1、让丰富的情感激荡于课堂
语文是最富有人性美和人情味的学科。读《桂林山水》,你会心驰神往,情不自禁地感叹“江山如此多娇!”读《卖火柴的小女孩》你会为小女孩悲惨的命运而伤感,为当时社会的黑暗而愤怒……情感折射出来的魅力是无穷的。情感的迸发,来自于文本本身。古人云: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批文以入情。那些名篇佳作,之所以传诵不衰,就是饱蘸作者的思想感情,甚至凝聚着作者的心血和生命。他们的情感体验,激起了读者感情上的共鸣,而情感的生发又是理解作品的催化剂。朦胧素淡的清幽,峥嵘崔嵬的奇特,云蒸霞蔚的壮丽,把我们带进诗的意境,令人思接千载,视通万里。那些或可悲可壮,或可亲可爱,或可哀可怨的人物形象,他们一个个走进读者心中,让人去感悟,去思索。
而我们目前又不能不看到,我们的语文教育大都远离了情感。教师肢解式的分析,取代了学生对课文整体感悟,冷静而客观的讲解使作品变得索然无味。在许多教师眼里,文学教材也不过是传授语文知识、训练语文能力的例子(文本),不过是考试范围内的内容而已,教师更多想到的是如何将文学作品中的知识点灌给学生,想到的是各种考试可能从哪一方面,哪一段出题,怎样才能使学生拿分或不丢分。因此有些老师甚至模仿考试出题的方法,将活生生的文学作品转化为一道道僵硬死板的标准化试题。所有学生的眼里只有一个哈姆雷特,所有的作品只能有一个中心思想。难怪有的学生说:我在读《卖火柴的小女孩》时哭了,而老师在讲它时,我却睡着了。
确实,我们的语文课,不乏精辟,不乏知识,缺乏的是激情,是感染,缺乏的是语文味。现代教学论把语文教学划分为两个领域:认知领域和情感领域。二者相互渗透,互为因果构成一个有机统一体。很显然,我们现行的语文教育因缺乏情感而很难成为一门完整学科的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说:我一千次的确信,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情感和美的清泉,就不能有学生的全面智力的发展。因此,我们要激发学生语文兴趣,提高语文教学水平,必须以多向思维取代单向思维,以学生的感悟代替教师冷静的分析,将形象思维和情感体验与抽象思维有机结合。同时,教师的情感投入是至关重要的。很难想象一个感情内敛,表情僵硬,语言干瘪的语文老师能够出色地上好一堂语文课。语文教育需要激情,需要全身心的投入;语文教育需要诗意,需要洋溢浪漫主义情怀。语文教师必是一个感情丰富并学会煽情的人。他能够准确抓住教材的情感点和学生的情感点,并在二者之间架设一座桥梁,使学生在激荡的情感中,受到感染、熏陶和激励;使他们在高昂的情绪中,产生想象和顿悟。从而产生和谐共振的增力效应,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例如我在教《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时,我就抓住七八小节这个情感点,先范读,然后引导学生怀着无比崇敬、无比悲壮的心情,深情朗读这两段课文。边读边体会,你觉得课文中的哪些描写深深地打动了你?把这些地方划下来,想一想为什么会被感动。我觉得这样的教学学生会受到情感的熏陶,价值的引领。
不仅如此,语文课的人情味还体现在以人为本,充满人文关怀,对学生要尊重其人格,理解其要求,赏识其个性,激励其潜能,真正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让学生真正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无拘无束地塑造、张扬自己的个性;在神思飞扬中真正展现自我,释放本真。师生双方都能在上课的快乐中发掘新的潜能,舒展个性生命的灵性,让语文课堂溢满生命的激情,绽放绚丽的个性之花。
(2)、让精彩的教学过程呈现于课堂
在三维目标中,“知识和能力”可谓是基础目标,“过程与方法”是思维发展类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是体验类目标。这三维目标是一个内在统一的和谐整体,应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同时得到落实。因此,教师首先要认真研读文本,探究文本本身所要体现的言外之音,言外之义,然后深入研究教学过程,这既是学生思维、想象的过程,也是能力培养的过程,是教学的“三维目标”统一的过程。过程由各个环节组成,随着教学进程,要环环相扣,步步为营,遇有错误要及时矫正,遇有遗漏要随时填补,发现生成性的课程资源,要随机应变,充分开掘利用。一位老师在执教《清平乐村居》时,对于“相媚好”同学们理解得非常到位。说明两位老人情浓浓、意切切、甜蜜蜜、乐融融。此情此景,两位老人聊些什么呢?这又是思维和想象的空间,老师让同桌的两个学生像两位老人一样聊起天来。顿时课堂上议论纷纷,情暖意浓。一会儿,教师又让同学们向全班汇报交流。一个学生说:“他们说,三个儿子白天劳动,晚上还要温习功课,大儿子还要准备明年考北大哩!”这时又有一个学生若有所思:“好象作者心情不大好……”为什么作者心情不大好?看来这位学生对作者辛弃疾所处的时代背景有一些了解,但又不十分清楚。时值金兵肆虐,生灵涂炭,北方的老百姓苦不堪言,南宋王朝,偏安江南。作者是一个爱国诗人,他忧国忧民,感慨赋诗,写了不少豪壮雄奇、沉郁苍凉的爱国诗词,《清平乐》就是其中一首名作。可惜的是教师对学生这一独特感悟未予理睬,如果在这里稍稍“生发”一下,不仅让学生学习了一种读诗词的方法:结合时代背景学习诗词,而且还有助于学生了解诗词的深层含义,即作者有感于“国破山河在”,他深情地描绘了江南农家的安宁生活和美丽景色,这和北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作为一个曾经驰骋疆场的爱国诗人,怎能让敌人的铁蹄践踏我们的国土、鱼肉我们的百姓呢?忧国忧民之情,隐含于字里行间。因此说,一节有味道的课应该是灵动的、智慧的、动态生成的。
这就要求教师在学习方式的采用上应该是灵活的,有时体现在个体对言语对象的沉思默想中,有时体现在学生之间的“切磋琢磨”中,有时体现在形式活泼、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无论采取哪一种学习形式,都应激发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真正成为提高语言能力的主人。
三、坚持三个原则
一堂有语文味的课就像艺术珍品,让人津津乐道,回味无穷。我认为,做到这一点一定要体现三个教学原则:
①要以学生为本。时间是学生的,空间是学生的,是学生在学、习语言,因此,学生理应是学习的主体。老师是为学生服务的,是配角,充分让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语言活动,千万不能互换角色,本末倒置。
②要以训练为主。语言是一种技能。要掌握它,必须通过无数次的训练,要让学生听得清楚,说得明白,读得正确,写得流畅。本事是训练出来的,绝非“讲”出来的。
③要以鼓励为主。毋庸讳言,我们的母语是众多语言中不易学,不易掌握的语种之一。课堂上学生出现差错,产生困难是十分正常的。不去挖苦、讽刺,要多给学生以鼓励与帮助。鼓励学生不仅是种手段,也是一个教师思想的具体体现。
四、培养四种能力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是语文学科的根本特点,也就是说语文教育要坚持语言训练和人文熏陶的统一。小学阶段是基础的基础,理应抓住工具性不放,通过工具性渗透人文性。那么,语文课,特别是阅读课就是要以读为根本,着力培养四种能力。即实实在在指导学生读书,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认读、概括、感悟、探究四种能力。
①实实在在指导学生读书,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认读及概括能力。
认读能力应是阅读教学应重点培养的最起码的能力,低年级尤其要关注认读能力的培养。概括能力是一种捕捉要点的能力,在生活中广泛应用,从中年级起就应加强训练,应贯穿每一课书教学的全过程。为了培养学生的认读能力和概括能力,教学中我们要努力抓好三个环节:一是放手让学生读课文,给学生充足的读书时间,初步感知课文内容。二是让学生边读书,边识字,把字音读准确,并初步理解字、词的意思。这一环节中,学生寓识于读,真正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有利于学生掌握汉字的音形义。三是让学生默读课文,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通过这项训练,学生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能力。
②实实在在指导学生读书,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感悟及探究能力。
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及探究能力是阅读教学精读阶段的重要目标。教学中我们也要努力抓好三个环节:一是在反复朗读中引导学生感悟,把课文读懂,读得有感情。二是在重点词语的研读中提升感悟,让学生读出文字背后的意思。三是在质疑和倾情对话中强化感悟与探究,培养学生的情怀。
阅读教学,“读”为根本,“读”是认读能力形成的基础,“读”是概括能力形成的捷径,“读”是感悟能力形成的灵魂,“读”是探究能力形成的法宝。学生具备了这四种能力会受益无穷。
总之,一堂好的语文课,首先得有“语文味”。语文味越浓,课就越好。语文课的最大问题,不是怎么教的问题,而是教什么的问题。语文课的最大悲哀是语文本体的淡化和失落。让我们提高自身素养,增加自己的文化底蕴,使语文课堂到处洋溢着人性的光辉,充满着智慧的交融、个性的张扬,散发着语文的独特芳香,流淌着师生间真情的表白,涌动着灵性的互动,课堂必将成为师生生命共同成长的沃土、精神栖息的理想港湾,成为师生难忘的一次“人生境遇”。

⑸ 作为一个语文老师,怎样才能把语文课上得很有趣

作为一个语文老师,怎样才能把语文课上得很有趣?

语言是义务教育的基本学科。它具有强烈的人文和工具。小学语言的目的是巩固学生的语言基础,以便学生可以在生活中使用语言知识。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如何使小学语言课程成为“滋养”,成为每个人都需要思考的关键问题。语言类必须充分反映语言教学的特征。它必须有一种语言的味道。在教学教学中,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科学指导,让学生鼓励,发现,体验文章中的情感美丽,艺术美容和文字美的美丽。老师应该把语言作为教学点,引导学生品尝文章,培养学生的文学意识,引导学生了解意见,体验情感,感受,让知识成为智慧,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

首先,老师应该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品尝文章,让学生足够的时间阅读文章,让学生在作者之间完成了情感对话,体验了文章中的美好情绪,深思熟虑情感很大;其次,老师希望将文章用作身体,让学生将从多个层面的文章中欣赏和理解文章,多个观点,与个人情绪相结合,加深文章的感受,以及品味的美丽,美丽,美丽和美丽,形象是美丽的,语言很美,美丽受到赞赏,产生创造和养护,更加爱传统文化。

另一个例子是一些教师的个性,许多专业人士,看看有多少知识广泛,教导教学的综合症,并善于通过开放和启发式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语言识字和知识愿景。个人品味是老师的个性和风格,老师擅长在教室里使用自己的知识和个人优势,使课堂生动,有趣,品味。

语言纪律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密切接触,文学创作本身起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所以教师在特定的教学中,将生活元素渗透到课堂上,引导学生了解和觉得生活中的文章给教师带来了生命力生命力,解释文章的潜在含义,提示学生学习生活,了解生活和感受生活。首先,教师必须积极寻找文章中所载的生命元素,抓住文章和生活的教学,开展教学,刺激学生的阅读和学习热情;二,教师必须关注社会的搜索语言材料,将教学中心从学校转移到社会,并以个性化的方式开展教学,使用中国教学资源丰富的社会,深化学生的语言感知识;

⑹ 如何让语文课堂“有滋有味”

一、融入“人文味”,让语文教学“铸魂”
人文教育就是将人类优秀的思想文化成果等通过知识传播和环境熏陶,使之内化为人的品格、气质、修养,并成为人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语文学科是滋养人文精神的沃野。语文教学要充分挖掘人文资源,既要注重知识的传播,更要注重人文精神的陶冶。具体地讲,就是语文教学要坚持用课文中饱含的真善美,帮助学生提高人生境界,丰富美好心灵,塑造健全人格。为此,语文课堂上,教师要不断融入人文精神,使学生拥有“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信,展现“仰天大笑出门去”的豪情,树立“咬定青山不放松”的信念,获得“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的感悟,确立“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固愁苦而终穷”的高尚人格……在语文课堂中融入“人文味”,让语文教学成为铸造学生灵魂的主要手段。
二、注入“人情味”,让语文教学“育情”
语文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情感交流与互动的过程,而教材(课文)是承载和传播情感的载体。教学中,只要教师能引导学生付出真情,使学生的情与文章的情融为一体,语文教学就会达到“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的“育情”境界。
语文课堂上,教师注入“人情味”,引导学生与优秀的文化接触,与古今中外的高贵灵魂对话,充分挖掘和发掘教材(课文)的情愫,让学生始终涌动情感的生命源泉,培育热爱祖国、关爱社会、眷念故土、珍爱青春、感恩亲情和悲天悯人的情感,不仅可以实现语文教学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还可以实现教育的育人目标。例如,教师可以引领学生从《背影》中感受父子深情,从《边城》中认识祖孙、兄弟之情,从《雨霖铃》中体悟“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离情别绪,从《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感悟拳拳赤子之情……的确,语文教学确实是情意绵绵,怎一个情字了得!
三、植入“文学味”,让语文教学“诗化”
目前,在中考指挥棒的引导下,语文课堂成了无硝烟的另类战场。课堂上到处是“拉网式”的知识点专项练习或“查漏补缺式”的专题技巧训练,教材中那些充满诗意,闪耀着作者思想与人格光辉的文本也被大多数教师异化成了传授阅读技巧和答题技巧的例子。据统计,现行各种版本的语文教材中,文学类作品所占的比例都在60%以上。由此可见,给语文课堂植入“文学味”,让语文教学实现“诗化”,对于中学语文教学是多么重要。
给语文课堂植入“文学味”,引领学生品味或幽雅或豪迈、或沉郁或飘逸、或讽刺或幽默的优秀文学作品,可以净化学生的心灵,陶冶他们的性情,丰富他们的诗化语言;给语文课堂植入“文学味”,引领学生欣赏文学作品中呈现出的情景交融的意境美,可以让学生在审美鉴赏活动中主动提高审美能力;给语文课堂植入“文学味”,引领学生走进文学王国,阅读经典,丰富人生,可以让学生的生命在阅读中展现更多的精彩。
四、导入“新闻味”,让语文教学“导航”
任何学科的教学都应抓住时代脉搏,体现时代特征,将社会与人生紧密联系在一起。语文课堂上,教师恰当地导入具有时代特征的新闻类知识,可以创设新颖独特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参与探究学习的激情,陶冶他们的情操,激活他们的思维。因此,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心民生,鼓励学生辩证地看问题,培养学生认识世界的能力和批判精神,让课堂这一小天地,成为学生的人生导航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了解国内外发生的大事,让学生从各类新闻中了解众生百态、人情冷暖、世间万象——这些对整天呆在教室读书的学生来说,无疑既是一顿丰富的营养大餐,又是一份高品质的精神大餐。

⑺ 如何营造有文化味的语文课堂

何谓“语文味”?程少堂先生在2001年就作了阐释:所谓语文味,是指在语文教育(主要是教学)过程中,以共生共存的师生关系为前提,主要通过情感激发和语言品味等手段,让人体验到的一种令人陶醉的审美快感。简言之,“语文味”就是要让学生在语文课堂感受到语文的魅力及其带来的愉悦。要求语文教师要努力营造富有“语文味”的课堂,构建充满语文味的教学课堂,使语文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成为具有语感、情感、美感的特色课堂,实现语文课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目标。“语文味”是语文课堂的灵魂,更是语文教学所应该追求的一种境界。如何营造充满语文味的课堂?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在精彩语句中感受语文味
中国的语言文字具有丰富而深厚的内涵,教学中要善于抓住文中关键而精彩的语句,引导学生字斟句酌,细细品味,品析语言文字的精妙之处,感悟文字丰富的内涵与魅力,从而为发展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奠定基础。如读到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一句时,引导学生想想为什么用“伏”而不用“停”、“叮”等词,比较之后,就会发现“伏”不仅与前面“肥胖”相照应,而且表现一种庞大沉甸的憨态,情趣盎然,给读者创设丰富的想象空间。如,《咏雪》开头“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一句中,“寒雪日”“内集”就值得品味。“寒雪日”意指:(一个)下着大雪寒冷的日子;“内集”意指:召开家庭集会。原本简简单单叙事的句子,一下子因“寒雪日”“内集”而内涵丰富。细细品味这两个词,我们似乎能够感受到谢太傅一家人在飘雪的日子里围着火炉讨论诗歌的其乐融融。如果将“内集”改为“集会”,就没有这样的效果了。品读“撒盐空中差可拟”与“未若柳絮因风起”,让学生在比较中明白神似胜于形似的道理。通过品味词句得到感悟,再将种种感悟糅合起来,语言就不只是静止的符号,而成了立体的、具体可感的画面。“语文味”就像一杯曲酒,由“五谷杂粮”酿造而成,品之醇香绵长。
这种语言的品味不是简单的文字解剖,也不是教师一言堂式的讲解传授,而是文本与师生之间的对话和交流,是一种课堂教学灵感的迸溅,是更深层次的教学效果的生成。在这样品味、感悟的过程中,学生逐渐走进文本,走进作者,去感受语言文字的精妙,感受作品的氛围和意境,获得体验与感悟的方法及能力。
二、在诵读中酝酿语文味
一个没有琅琅书声的课堂,是不能让学生真正做到品味语言美的,语文课,就要让学生读,读懂马致远“断肠人在天涯”的孤独与寂寞,读出苏轼“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豁达潇洒,读出“变色龙”见风使舵的丑态……尤其是古诗文教学,更需要学生反复诵读,把语文课上得书声琅琅,变枯燥为趣味,化遥远为亲切,使其充满“语文味”,夯实学生的文化底蕴的积累。
读的方式有多种,教师要精心设计朗读的方式。朗读要多样性,可以齐读、个别读、配乐读、对读、快读、慢读、轻声读、高声读等,不宜齐读的文章就不要齐读,但要读准字音,读出停顿,读出语气和语势,从而感受到文章的情味理趣,同时要尊重学生的阅读个性,鼓励学生读出自己的个性,读出自己的理解。如《望岳》的教学中,首联“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要读出诗人被泰山雄伟景象所折服的惊叹语气,尾联“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诗人的情感态度在此得到升华,要读出节奏,韵律和气势,高声读出豪迈之情,阳刚之气,使学生获得一种居高临下,长空奋起的情感体验,体会诗人的豪情壮志和博大胸襟,受到强烈感染和熏陶。
三、在情感共鸣中激活语文味
语文教学之所以具有激动人心的魅力,主要在于它自身融入了丰富多彩的情感。语文是最富有人性美和人情味的学科。情感的迸发,首先来自于文学作品本身。古人有云:“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批文以入情。”一些名篇佳作,或描写典型场景,或营造优美意境,或塑造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往往凝聚着作者的心血、饱蘸着他们的思想感情,课堂教学中很容易激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
苏霍姆林斯基说:“我一千次的确信,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情感和美的清泉,就不能有学生的全面智力的发展。”语文教育需要诗意,需要激情,需要全身心的投入,需要以激情唤起学生的激情。教学中,可引导学生深刻领悟文章的主旨,抓住点睛之笔,从而打开思维大门,领悟文章的主旨,把握作品蕴含的思想情感。
如冰心《荷叶 母亲》是这样结尾的:“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的天空下的荫蔽?”诗意地表达对母爱的赞美歌颂;再如《散步》的结尾:“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人到中年,既要扶老又要携幼,既要赡养老人又要教育子女,这句话写出了作者的使命感,深知自己肩负着承前启后的重任。这就是点睛之笔。学生从这一点睛之笔可以进入作者的内心世界,一起感悟作者心灵感受及其内含的思想情感,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
总之,语文课堂要充满语文味,需要教师善于运用教学语言,点燃激情,构建充满情感的课堂氛围,通过种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感受语言文字,品读文章,在语文课堂学习中理解感悟、体验情感,激活思维、丰富见解,积淀文化底蕴,这样的课堂才具有“语文味”。

⑻ 如何让小学语文课“有滋有味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做好课文导入——精彩的课文导入,可以引发学生求知欲,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学起来会事半功倍,学得迅速。教师激趣,目的就是使其不知不觉地参与学习活动,或者吊起他们的“胃口”,抓住学生感兴趣的事,充分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有迫切求学的欲望,导入课文的环节中,迅速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开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和效率。长期的经验积累,我总结出了:如插图导入、对联导入、谜语导入、故事导入、影视导入、赏物导入、音乐歌曲导入、对比导入、创设情境导入、设制悬念导入等等,举不胜举。好的导入能刺激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如在教学《一面五星红旗》时,用蔡国庆的《五星红旗》歌曲导入,增强了艺术感染力;在教学《西门豹》时,用战国的《西门豹》故事导入,增强了文学趣味性;在教学《古诗两首》时,用徐文长的“好读书,不好读书;好读书,不好读书”趣联导入,增强了语文阅读兴趣比如,讲《触摸春天》一课,为了让学生迅速进入听课的角色,感受盲人生活的艰辛,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一上课老师就戴着墨镜扮演盲人摸东西的动作,表情惊慌失措,边说心里话边做动作:“假如我是盲人,我会天天哭哭啼啼,因为我不敢独自出门,怕撞伤身体;假如我是盲人,我会对生活失去信心,因为我生活在无光的世界里,白天黑夜一个样,世界上就我最可怜。”学生全神贯注地看着和听着,对教学内容印象深刻,学习效果自然良好。提出悬念大的问题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也是激趣良方。比如,教学《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时候,问学生:“2000多年前,黄河非常漂亮,山清水秀,而现在,黄河水浑浑的,有些地方还断流呢,你们想知道为什么吗?”学生急切想知道答案,于是产生了主动学习的欲望强烈,学习效果良好。总之,教无定法,关键的是通过激趣抓住学生的心,学生的神,使学习变得快乐,易接受。二、讲课有深度和广度教师讲课有深度和广度,真正发展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语文能力,学习兴趣也会持久不衰。根据课文内容,匠心独具地选择设计语文课的教学环节和学习形式,做到内容和形式的有机统一,课堂教学中的内容和形式贴切统一,恰到好处的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心智特征,无疑会起到激发学生兴趣的良好效果。比如:《落花生》一课,书中有一段话说花生不像石榴、苹果,将果实挂在枝头,使人一看便生爱慕之心。粗略一看,许多学生以为作者赞美花生,反过来批评苹果和石榴爱好虚荣。其实不然,作者只是通过对比的方法来强调花生的踏实和默默无闻,并没有反对石榴和苹果之意。这个深刻含义,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在细读细品的基础上正确领会。据我知道,有广度的课堂教学学生百学不厌。如果一个语文老师上课只会照本宣科,那么再生动的课文也会学得索然无味。所谓广度,即课堂含量大,相机补充有用的课外资料。而资料的准备可以由师生共同完成。教师特别要坚持学习,提高文化素养,有广博的知识。比如,上《草船借箭》一课,文中对鲁肃和周瑜等人物的个性特征很少,如果教师自己不阅读《三国演义》,不全面了解故事主要人物性格,就不能补充鲁肃、周瑜的资料,结果学生会对诸葛亮判断鲁肃不会出卖自己产生一些怀疑,而且片面理解周瑜这个人物。因此,老师必须将原着里的有些内容告诉学生:鲁肃是促成孙权和刘备联合抗曹操的人,他肯定不希望看到周瑜和诸葛亮内斗,因此诸葛亮吩咐他秘密准备船只和草把子一定照。周瑜虽然心胸狭窄,妒忌心强,但是才智过人,英俊潇洒……又比如,《手术台就是阵地》一课,学生对白求恩来中国的原因和书里以外的事迹缺乏了解,如果补充影视资料和其它文字资料,就能把他的形象“立”起来,扩大了学生的视野,学习更加有味有效。诚然,深挖广挖教材能让课堂多姿多彩,而且效果明显。深挖教材需要教师钻研教材,广挖教材需要教师不断学习,提高文化素养以及收集、整理、应用资料的能力。三、重视朗读,择取课文精髓朗读是把文章念出来,是将诉诸视觉的文字转化为有声的语言。在学习有些文章或某些片段的过程中,只有反复朗读,用心体会,才能汲取精髓,才能真正感受、领悟到文字中蕴涵的深厚感情。儿童由于长期形象思维,在有声有色的朗读使他们会有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感觉。读那些节奏和谐、音调铿锵的文字,无须多做讲解,他们会有一种美的感受。比如可通过分角色朗读,读出自己的评价。这种朗读,教师需要精心设计一种情境,让学生进入情境中的角色,利用课文内容,用不同的重音、语气、语调、停顿等形式来赞美或批评作品中的形象,从而激发学习兴趣。比如《夜宿山寺》有一学生把“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读得响亮高亢,另一个学生却读得低沉轻缓,我说为什么这样读?生1:因为作者登上这样高的楼,心里一定感到特别骄傲和自豪,所以读的时候声音必须高一些,才能把内心的感情表达出来。生2:因为连高声说话都担心惊动了天上的人,所以读的时候必须把声音压低,才能把诗里要表达的感情表达出来。学生能从不同的角度想问题,而且有充足的理由来说明自己的观点这同样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四、发掘审美意境语文教学时,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运用启发式教学,让学生在学习时感受到美的情感、美的形象、美的意境……让学生感受山光水色的愉悦,领略鸟性人心的空灵,兴趣盎然地投入到语文学习之中。在陈淼的《桂林山水》里,我和学生领略广西桂林的美景;在《地震中的父与子》中我和大家一起感受人世间最真切的父子深情;走进鲁迅的《故乡》,那里不仅有优美的农家风光、和谐淳朴的民风、还有引人入胜的童年往事;读李白,领略什么叫飘逸豪洒;读杜甫,明白什么是博大深沉…….文学之美,就是这楚风汉韵、唐诗宋词;就是这风土人情、人间真爱……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文学作品中无不包含意境美、风光美、亲情美、人性美,挖掘文学之美,用美的引领学生感悟文学之美,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让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真正地活起来,真正让兴趣的培养像“随风潜入夜”的雨,“润物细无声”地滋润学生的心田

⑼ 如何让语文课堂变得有趣味

比如古诗的理解,而不应该是沉重的历史剧!第四,激发他们的兴趣,同学们还沉浸其中,放入一个石子,让学生有一种自我满足,告诉他们说其实古诗就像你们写的日记、活泼、反思,让学生在快乐中学到知识。比如在学完了有关秋天的一个单元的课文,这样又可以练习孩子的朗读,学生也可以是导演更可以是演员。在教学中,有的肯定的说不会(预习了课文。导入,它好比是一首歌的前奏,我告诉学生是诗人杜牧在行山时所看到的秋天的景色,既让学生快乐地学习;当学到《棉鞋里的阳光》时、有趣的感知材料,那些优秀的教师,学生心里就不会觉得古诗难学了、真实的实验,在画的过程中、“成语(词语)接龙赛”,但是我有一个要求,发现水漫了出来、生动的形象。每次外出听课。我想。这一环节,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无不与学生的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使学生很喜欢语文课:贴近生活——让语文课亲切起来,欣赏一幅精美的油画。第二、韵味深长的语言使学生注目神往,提高了教学效果、感慨中,记住自己要说的台词,那我就从他们的生活经验出发,深刻的问题通俗化,对于做得好的学生,将带来的一条金鱼放入水中,比如在学习《小蝌蚪找妈妈》,而只需进行观察与思考。反思我过去的教学语言;学生日记写得好,依依不舍。因为学生的注意力不易长时间集中,引起他们的丰富想象,防止疲劳,孩子们学完了这一课。先端出满满的一杯水、形象戏,让学生观察,以其新鲜,有的说不一定(还没有预习课文),就像精彩的台词。如果前奏悠扬、想说的用古诗写出来,他们就很高兴、发展。”一个优秀教师的语言就像一个强大的磁场,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完成了学习任务,做到抑扬顿挫、动听,诗人把他们把看到的。设计一些趣味性的作业,这对我们低段的教师尤为重要。语文课的内容和编排紧密围绕学生的生活展开。利用多媒体,但事情的起因、音乐。于是我现场实验,教师幽默的语言可以让课堂“活”起来,我就请了一部分同学来扮演其中的角色。如设计“美丽的小路”的导入。《动手做做看》这篇课文,未来要建造的桥,而且是这部戏的主角,如果让他们把心目中的秋天的特点画下来,让整个课堂充满快乐。结果水也漫了出来,如果让他们写一篇描写秋天的文章。通过这样的解说、气势磅礴。教师采用诙谐的故事,而不是死记硬背,肯定不太乐意:“一个能够动听地,在“实践,就很容易吸引听众,是一节课的开始,让学生免去了分析的过程,学生对未知的知识往往很好奇,让学生看有什么事情发展,他们才会更喜欢我的语文课堂、明晰地教学的教师,让学生兴趣盎然、语文,在批改作业时。音乐给人以美的享受,要及时表扬,比较困难。由于对于真实的答案已经知道;轻松谐趣的语言让课堂色彩斑斓。在这方面。激越高昂的语言让学生肃然起敬,我首先播放各式各样的美丽的小路的图片,语气:我在上《兰兰过桥》时,从道德教育到心理品质和健康教育,激烈讨论、愉快的学习氛围。然后我问、幽默的语言可以让课堂富有生机第一,对于理解能力比较差的学生来说,且是看着实验知道的,掌握了教材观点。当然。学生都观察得很认真,如“表演小品”。其次、听觉上的疲劳。夸美纽斯说过,向学生提供丰富。第五,于是就把他看到的风景写下来了,自然巧妙地整合美术,首先是悦耳的教学语言,从法制教育到发展常识和国情教育,孩子们都是想上台表演、 “故事大比拼”,学生在惊叹,这样孩子们就很乐意去记熟课文了,复杂的问题简明化,生活中有丰富的案例和素材,深入浅出,不觉得语文课枯燥无味,虽然记述的是一件事情,更能吸引学生,从而让大家知道了为什么要孝敬长辈,肯定也会回想起课文中描述秋天特点的词语、操作性的作业,及资料后,我应加强练习,教师既是导演又是演员,在教学中。一节课,在开心中受到教育:有趣的导入是语文课成功的一半,整节课。实践性,无疑是“雪中送炭”、“播放乐曲”等,不要吝啬自己的表扬,怎样孝敬父母,又达到了教育目的。然后导入新课,学生对于后面的学习就顺利了许多?有的说会(已经预习过而已理解课文),我的课堂教学会吸引我的学生。如,这样就可以使枯燥的问题趣味化、科学等学科进行教学、主流剧:作业的布置与批改、生动,写些表扬性的评语,紧紧地吸住着学生,如果放进去的是金鱼、轻松,直接影响到该节课的质量。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自我成功的感受,基本功很强,更有利于学生的背诵,我借助课文中的实验。下课铃响了,而且一下子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在教学中。这样,导入得好与否。我们可以根据文本。在轻松愉快的表演中、结果:教师的语言要丰富,纷纷说出自己心目中的桥;措词优美!只有这样,我特别注重精心设计导入新课的不同方式,声音有点响。体验成功的语文课就像品尝一杯醇香的美酒,把知识一道带进去、再实践”中钻研。而对于全体学生来说。不同的角色要读出不同的语气,在作业本上盖个“好”字,有时还可以幽默一些,一扫传统说教式教学导致的沉闷空气,却是需要逻辑分析去理解的。师生合力上演的是一部轻喜剧,为这节课起了很好的烘托作用,聆听一首动听的歌曲,兴趣也来了,水会漫出来吗。尽量为学生拓宽一些知识,让事实说话。课堂中适当地穿插一两首与教材内容相关的歌曲,拿出来展览等等,在同学们的赞叹声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觉得很美,我首先请全班同学唱《我的好妈妈》,带给学生活泼:教学的组织形式尽量丰富一些,有时还过于严厉,都是一笔不小的收获,个体与群体活动的交互,枯燥单一的形式容易产生视觉,强烈的求知欲其实都有。第三,有效地利用学校的教学设备。因些课堂上要注意动与静的搭配、“优“字等。为此,教师的语言也是十分重要的,适当安排一些表演,表演之前的要熟悉课文。教师可以多方面采集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例、语调有点单调,进行了一场实地,你们却是用日记写出来!这样以绘画的方式让孩子记住秋天的特点。如学习“胖乎乎的小手”时,但还没有理解课文)。 今天的课堂,平时注意上课讲话的语调,它像快乐的轻喜剧,展示各式各样的桥的图片,就播放学生刚学的《小乌鸦》,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从而喜欢语文,他的语言就像油一样浸入学生的心理,使人仿佛进入了艺术的境地,像磁铁一样吸引每位学生。在学《山行》这首诗时

⑽ 如何让语文课堂散发出浓厚的语文味 南京廖华

高中语文新课改推行了几年,我们发现,还有不少的语文课堂无法激起学生的兴趣,无法提高课堂实效。一些老师对语文课程特征、教师自身素养、语文教法等方面理解得过于狭隘、机械;还有老师重视了语文的工具性,忽视其人文性特征;只管自己教,忽视学生的吸收消化,造成课堂松紧无度,教而无序;重视了学生的活动体验,忘记了语文能力素养的培养;更有甚者,偏离语文学科的轨道,把语文课上成了历史课、思想品德课。这些因素造成语文课程元素逐渐流失,“语文味”渐渐淡化。种种“非语文化”或“去语文化”的问题使教师不得不去深化自己对语文学科的认识,克服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明确语文教学的方向,了解语文学科该做的事情,才能走上语文教学的正轨。语文课应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学的热爱,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积累,培养文学素养,发展逻辑思维,陶冶审美情操,提高阅读、写作、口语交际能力。要实现这些目标,语文课就要上出语文味。所谓“语文味”,是指教师应通过情感熏陶、语言鉴赏、哲理感悟、写作表达等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素养。围绕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特征,通过教师、文本、学生之间三位一体的对话过程,让学生品味语言韵味,积累知识哲理,感受文学魅力。让语文课充满浓郁的语文味,是所有语文老师都应追求的一种境界。语文课如何上出“语文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教师自身素养是“语文味”回归的活力和源泉
“为师不识语文味,教尽经典也枉然。”教师自身有很高的语文素养,语文课堂自然就会散发浓浓的语文味。
1.教师的语言素养。作为传输知识载体的教学语言,是师生心灵沟通的桥梁,是教师表达情感、激趣诱导的主要手段。教师应重视教学语言的逻辑性、科学性、生动性,不断提炼升华,使之成为韵律优美、声情并茂、悦耳动听的语言,给学生带来美的享受。如果老师教学时能做到叙述抑扬顿挫,铿锵有力;议论深刻透辟,无懈可击;说明简洁明了,层次清晰;描写细致入微,形象生动;抒情发自肺腑,真挚感人,学生就能听得情怀激荡,如痴如醉。所以,教师应不断锤炼教学语言,形成自己独特的语言风格,成为一位驾驭语言的高手,教学时才能化深奥为浅显,化枯燥为生动,化抽象为具体,给学生带来美的震撼,才能使自己像磁石一样吸引着学生,让学生在教师语言的导引下,探寻真知,启迪智慧,享受快乐,这样的语文课,才有“语文味”。
2.教师丰富的情感。语文课要激发学生兴趣,上出“语文味”,教师就要挖掘文本中的“人情味”,将形象思维、情感体验与抽象思维相结合,而教师丰富的情感就是启发学生思维、体验的触媒。没有情感的语言是苍白的,没有情感的课堂是冰冷的。语文教师要激情满怀,语文课堂要有诗情画意。老师若能紧紧抓住文本的精彩点与学生的动情点,用激荡的情感去感化学生,就能使学生在高昂的情绪中受到熏陶,从而产生心灵的共鸣。教《荷塘月色》,能引导学生走进那朦胧优美的月下荷塘,去领会朱自清“颇不宁静的心情”;教《祝福》,让学生为祥林嫂悲惨的命运而伤感,为封建礼教的残酷而愤怒;教《陈情表》,让学生为李密的至孝之情感动得流泪。拥有丰富情感的教师,其魅力是无穷的。情感丰富的教师会把自己的情感冲动传递给学生,会用自己的个性化理解去感染学生,滋润他们的心灵。
3.教师的文化底蕴。“腹有诗书气自华”,一个文化底蕴深厚、学识渊博的语文老师才能带领学生进行有智慧的语文味十足的课堂阅读,并不优美的作品也完全可以因为教师文化学识魅力而显得“语文味”十足。这要求教师要有较好的专业素养。一个优秀的语文老师具有独特的学识魅力,这需要老师博览群书,诗词名句才能脱口而出,文学典故才能了如指掌,有了丰厚的文化积淀,才能达到“我即语文”的境界,语文课才有更浓烈的“语文味”。
二、选择具有鲜明语文特征的教学内容,是使课堂散发浓浓语文味的核心环节
1.品读精妙的语言,是体现语文味的根本。语文教学的核心即语言教学,抓住了语言,就抓住了语文教学的根本。文言文语言的精练,议论文语言的严密,小说语言的传神,散文语言的诗意,不同体裁作品的语言各有魅力,教师要引导学生以品读语言为核心,去领会语言的表现力,感悟作者语言的智慧。语文课就是在教师创设的优美情境中,让学生通过品味精妙的语言,酿造课堂的“语文味”。教师可以捕捉作品中的语言的闪光点、精彩处,抓住文眼、关键词、关键句细细品味,使学生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学到语言表达的智慧。我教《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作者写漫天大雪,有一句“那雪正下得紧”,一个“紧”字,意境全出,看似平常,却烘托了小说紧张的气氛,正如金圣叹说的“写雪妙绝”。教学中就应重视引导学生推敲语言,让学生与文本深入对话,探究语言的意蕴与妙处,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敏锐感悟能力。总之,字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章。教师应让学生认真辨析字词、揣摩文句、诵读篇章,通过品味精妙的语言去感受作品的“语文味”。
2.挖掘文本人文内涵,是体现“语文味”的关键。“语文味”的挖掘与体现,应该是源于文本,又高于文本。文本是构筑“语文味”的主要土壤,脱离了文本,“语文味”无从谈起。教师首先要研究文本,吃透文本,挖掘文本美感因素,发现文本中最有价值的人文内涵,才懂得科学地处理教材,活用教材,使文本成为学生知识的甘泉,使课堂成为培养学生能力、提高语文素养的平台。其次,教师应该引领学生因文悟理,披文入情,感悟生命哲理,提高人生境界,享受文学魅力,让语文课堂散发浓郁的语文味。不同的作品有着不同的人文内涵,如《念奴娇·赤壁怀古》,教学时可让学生在充分感受奇险的赤壁战场的同时,让他们理解苏轼对英雄人物的仰慕及壮志难酬的情怀;又如《记念刘和珍君》,教学时可侧重对人物崇高精神品质的学习、借鉴;像《归去来兮辞》,教学时可侧重对田园风光的分析及陶渊明人生目标的选择,让学生在感受文学魅力的同时,积累写作素材,提高写作能力,使教学收到一石二鸟的效果。教师只有充分挖掘出文本最有价值的人文内涵,让学生细细品味、理解、感悟,语文课堂才能洋溢着“语文味”的浓郁芳香。
三、富有语文特色并且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是构建充满“语文味”的课堂模式的重要途径
1.朗读让语文课堂韵味无穷。语文教学应让学生走进原生态的语文学习生活,继承传统语文教学中“读”这一方法,以读为本,使阅读过程成为学生不断感悟、吸收、内化的过程,在“读”中学会储存知识,质疑探究,咀嚼品味,实现学生与文本、教师的充分交流,这样才有利于学生的审美鉴赏、品悟提高。教师可以采用恰当的读法,如示范读、对读、齐读、分组读、自由读、配音读、分角色读等,让学生走进文本,触摸作者的情感世界,感知文本内容、气韵和美感,内化文本语言,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用琅琅的读书声使语文课充满浓浓的语文味。教《念奴娇·赤壁怀古》时,我设计了三个朗读过程,先配音读,让学生整体感知词的内容,了解词人主要缅怀的英雄是谁;再自由读,引导学生把握周瑜形象特征;最后齐读,探究苏轼写周瑜的意图,引导学生归纳词的主旨,然后背诵全词。语文老师就要引导学生在“动情诵读、静心默读”中读出“语文味”,在“品词品句、咬文嚼字”中品出“语文味”,使语文课堂飘荡着书香墨韵,让学生自由享受因阅读带来的快感。
2.在表达中创造语言美,在创造中品尝“语文味”。在充满语文味的课堂上,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宰者,而是学生活动的指导者,让学生享受手脑并用带来的快乐和自主参与获得的体验,这样的语文课才有生机和活力。教师重视学生熟读成诵的同时,还要重视学生的“动笔表达”,因为看十遍不如读一遍,读十遍不如写一遍,学生先品味咀嚼文本语言的精妙之处,然后逐步内化为自身的语言。教师应在阅读教学中加强学生的语言训练,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例如:拟写标题、概括段意、续写结尾、仿写经典句段、摘抄精彩句段等,还可以让学生从古典优秀作品中汲取营养,架起阅读与写作沟通的桥梁。
总而言之,语文教师应紧紧抓住语文学科自身的特点,能精心选择语文学科该教的内容,增添语文课堂的韵味;能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语言、情感素养,丰富自己的文学、文化积淀,富有创造力地设计出巧妙的教学方法,使课堂更有“语文味”。唯有如此,才有助于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与发展,才能让学生在听、说、读、写、思这些浓郁的语文芬香中逐步提高语文素养。

阅读全文

与语文怎么讲课有味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663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334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271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957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09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324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221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631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301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953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984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05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615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756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173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262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556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351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17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