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求2018高考语文作文全国卷1的范文
写给未来2035年的那个他。可以多方面多视角写。比如2035我们国家已经是进入发达国家了。作为2035年的年轻人,应该怎样跟上时代的步伐,怎样有所作为。还比如2035年科技越来越发达。可以展开丰富的想象:出行是什么样子、工作是什么样子、医疗是什么样子等等,而作为年轻人应该怎么样去应对这个环境。等等
❷ 2014年全国卷新课标1语文作文怎么写
作文1:
“双赢”的原则
“山羊过独木桥”本是双方队员两两对决,能突破对方阻拦成功过桥者获胜,却出现了新情况:双方选手相遇时,互相抱住,全都顺利过了桥。这一新情况,看似是皆大欢喜的两方共赢,事实上,我认为并非如此。
所谓双赢,是建立在双方有共同利益的基础上的。双方都实现了共同利益并使各自利益最大化的合作结果,才是双赢。也就是说,零和博弈的情况下是基本不可能实现“双赢”的。而“山羊过独木桥”就是一个零和博弈的游戏,不是你成功过桥,就是我成功过桥。双方都成功过桥,看似是“双赢”,实则是不顾立场、不顾规则、不顾目的的无意义行为。
所以,双方都成功过桥不是双赢。双赢是有原则的。双赢的原则,就是摆正立场、遵守规则、明确目的。
双赢,首先要摆正立场。“山羊过独木桥”虽然只是游戏,但是独木桥下的好朋友上了独木桥就成了不折不扣的对手,彼此立场是完全对立的。或许站错立场企图实现双赢,在一个游戏中不会造成严重后果,但若是放大到现实生活中呢?当商人企图向官员行贿时,商人就已经触犯了法律,站在了人民的对立面上。官员当然要站在人民的立场上而与商人对立,而不能与商人“共赢”。古语有云,道不同,不相为谋。立场的对立是根本的对立,立场摆不正,双赢就失去了原则。
双赢,还要遵守规则。“山羊过独木桥”的规则清楚明白:双方队员两两对决,能突破对方阻拦成功过桥者获胜,最后以全队通过人数多少决定胜负。也就是说,一定要有“阻拦”,一定要有一方“获胜”。双方选手互相抱住,转身换位,全部顺利过了桥,根本不符合规则。连规则都不符合,就是犯规;既然犯规,何来双赢?
双赢,还要明确目的。“山羊过独木桥”这一游戏的目的,应当是强身健体、培养竞争意识,而非合作双赢、培养同学友情。目的不正确,即使实现了也是谬之千里,没有意义,当然更谈不上双赢了。
双赢诚可贵,原则不可抛。只有摆正立场、遵守规则、明确目的,才能实现双赢。
作文2:
生命因相拥而美丽
没有任何一个生命可以孤立无援地活下去。只有在与其他生命的相拥中,人们才可以感受到生命最本质的温暖与意义。其实,生命的过程很简单,只不过是一次次偶然、必然的相遇与分离。
让相遇化为相拥,生命将因此而美丽。
生命相拥,展现共赢智慧。
“独木桥”上,一对同学在桥中间抱住转身,双双通过。简短的故事,寓含互助共赢的智慧。聪明的少年,靠智慧将你优我劣的残缺,改编成你我双赢的美丽。真正的智者懂得相拥之道,相遇之时对别人施以友善,而绝不谋求击败对方。美国旅店业的强势集团总裁希尔顿说:“我可能是得克萨斯最幸运的,是福中之人。这来自于友谊,来自志同道合的伙伴。我希望我的一生永远和同伴相处愉快,合作无间,我的福来自他们。”希尔顿确实是幸运者,倒不是因为他事业上的成功,而是因为他懂得生命相拥的道理,具备共赢的智慧。
生命相拥,演绎人性善良。
当老人流落街头,拳王阿里悄悄在纽约建起了养老院,使流浪的老人得以颐养天年;当危险裹挟生命呼啸而来,吴菊平冲上前去用双手相拥,使命悬一丝的孩子转危为安;当汶川地震、险象环生,不同肤色、民族的人们携手求援,山路崎岖,相拥而前,开辟生命通道,使惊恐的灾民看到再生的希望。苍天无情,人间有爱;当生命相拥,善良的热血在涌动,美丽的人性在闪光。
生命相拥,达成万物和谐。
生命相拥更深一层的意义在于人对自然的亲近、保护与敬畏。陶渊明采菊东篱下,种豆南山里;梭罗隐居瓦尔登湖,身居木屋中,读书湖光里;海子关心粮食、蔬菜,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朱自清,赏荷塘,观月色;俞平伯,泛秦淮,听清唱;余光中,听冷雨,思故乡——让生命沐浴自然风雨,替灵魂洗尽铅华浮躁,返璞归真,谦卑地与自然万物共荣耻,人类的良知、理想才能归来,才能与天地相拥,达成和谐。
让我们用相拥的智慧,与相遇者共享双赢的欢乐;让我们用相拥的善良,向弱小者伸出温暖的双手;让我们以相拥的真诚,与天地万物同荣耻——你、我、他,人类、天地、大自然,相遇相拥,相爱相敬,共展美丽,同创和谐!
❸ 全国卷1是语文作文咋写
1、作文立意:给2035年18岁的青年一份美好的回忆,一份历史的珍藏。
2、下面附一篇“微作文”,扩展即成大作文:
2035,请你开启“时光瓶”
2035,我留个谜底给18岁的你:那时的那时,2035封条和瓶盖,由你开启。那时的那时,“世纪宝宝”乘龙飞起,感天震地,让世界惊叹。“天宫一号”灵光点点,映照大地;康庄大道,村村连通;精准扶贫,恩泽四海。外有阡陌交通,内有网络联通。巨龙腾飞,2020飞进“小康”,2035奔向“现代化”。一代又一代,举炬接龙,前赴后继,共筑中国梦,共追中国梦,共圆中国梦。看!我是多么光荣,我是腾飞的中国龙,我像彩虹腾飞在世界东方的天空!——这就是我飘给你的“时光瓶”,这就是历史的见证!
❹ 2016年全国卷一语文作文怎么写
从巴掌与嘴唇看,这都是反映家长的做法,重点突出家长的教育问题。
从分数看,可论诉学生的进步与退步情况。
参考立意如下。
①以分数评判学生的进步是否可取。
②起点低不可怕,有进步就值得肯定。
③家庭、学校等教育者应该树立正确的教育观,采取正确的教育方式。
❺ 全国1卷语文作文怎么写
这个问的有点笼统哈。
关于高考作文的写法,无论是老师,还是各种参考书都会讲。
一般写的话,都是议论文居多!
观察题目也会发现,题目往往会有,给出你的观点说说你的看法,这类的话。
具体建议
1.开头议论,抛出自己的论点(观点)。
2.开始阐述自己的观点(理由,原因)
3.举一反三,例证自己的观点。
4.总结升华,点明中心论点。
❻ 2017年全国卷1高考满分作文范文
家长会,这对不少同学来说是件很”恐怖”的事情,因为担心老师”告状”,特别是自己犯了错或没考好。既巴望着家长会早点结束,又幻想着最好永远别结束,一个人呆在家里坐立不安、心惊胆战,但又无可奈何,然而这一次我却没这样的感觉。
第一次月考,我出乎意料得了年级第一,想着这段时间我表现还不错,应该不会被”告状”,美滋滋地回到家,不慌不忙地做完作业,便躺靠在沙发上看起了电视。
时间一分分流逝,将近六点妈妈回到了家。我从沙发上起来,却没看到意料中妈妈满意、自豪的神色,相反,她的脸色有些阴沉。我心中纳闷:这是什么情况?被批评了?不能啊,我近期表现挺好的呀!
还没等我开口问,妈妈就先把电视关了,屋里瞬间静到了极点,只听到窗外鸟儿无忧无虑地鸣叫。我的心一点点沉了下去,心虚地咽了下口水问道:”妈,怎么了?”
妈妈用严厉和略带失望的眼神看着我,被那犀利的目光盯着,我缓缓低下头不敢直视她的眼睛。半晌,妈妈才开口:”你是不是以为这次考好了就了不起了?”她边说边从随身携带的包里拿出了几本本子,定睛一瞧,这不正是我的作业本吗?
我摇了摇头,不明所以地望了妈妈一眼,又低下头。妈妈再次开口道:”那你能告诉我,你开学以来的作业为什么会错那么多?”她翻开了我的数学练习册,几乎每一页都有错题,那醒目的大红叉刺激着我的眼球。我支支吾吾地小声回答:”这些都是计算题……我懒得检查……”
谁知妈妈听了这话,更生气了,把本子往我面前一摔:”那你不能一次做对吗?再说,计算题是数学中最基本的,你连这个都做不好,以后怎么学?还有英语,语法中那么简单的基础题你也错了,甚至有篇阅读总共五题你错了三道!我本来以为你英语多好呢,今天一见,不过如此!语文我就不说了……”我的头几乎垂到胸口了,妈妈说的是事实,若说这次考试成绩,我可以自傲地报出分数,可若说到平时作业质量……唉
❼ 2016高考全国卷1语文作文怎么写
语文成绩技巧语文高考到底考查高中生什么?最核心就是考查学生两个能力:一是思辨能力,简单说就是认识、判断能力,具体反映在两种能力上:(1)阅读能力,落实到试题则是现代文阅读、古文阅读,目标侧重考查学生联系上下文语境准确把握个别词句意思,概括、筛选段落、全文主要或者核心信息能力。(2)理解能力,要求学生从给定材料理解出字面、文面没有的语义信息,包括主题思想、中心论点、与人生、社会实际联系以及作文材料深层意义、寓意等。从本质上说,阅读能力重在概括归纳,理解能力重在演绎推理。虽然两种能力往往密不可分。二是表达能力,这是指联系给定材料,如何熟练运用汉语、汉字流畅表述个人对人生社会的新看法、新见解。具体试题反映在古诗鉴赏、探究题和作文写作,共计近80分左右。需提醒我们的同学注意的是,语言表达重在“三有”,即“有思想”、“有真情”、“有条理”,与之相反的是“无理”、“无情”、“无序”。克服大小毛病通病一:阅读答案不精不细通病二:鉴赏缺乏诗情画意通病三:探究不会联系实际通病四:作文观点叠加例子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个人认为,高中生要想提高语文成绩,必须做到“四勤”,即“动眼勤看,动手勤练,动脑勤想,动笔勤攒”。(一)动眼勤看现在,由于课业负担重,应试教育使然,大部分同学忙于上课、补课、完成作业,很少有时间阅读,造成我们的高中生普遍阅读面窄、知识面窄。为了应对高考阅读理解材料涉及知识相对多元的现实,考生有必要增加一点阅读量,比如:读一些与考试材料风格相近的文章,像《新华文摘》、《人民日报》(理论版)、《光明日报》(理论版)等的社科论文等;读读《唐诗鉴赏辞典》等古诗词鉴赏范文,学习、借鉴名家、权威如何解读、表述古诗词的鉴赏。也可以翻翻《史书》,找一两篇好的历史人物传记读读,仔细琢磨其语言特点、内容结构等信息。除此之外还应当在学习之余坚持收看央视晚间新闻报道类的主流媒体,了解社会民生的“最新闻”,让自己的视角能伸向更宏阔的社会现实。(二)动手勤练高中语文学习、复习的“题海战术”并不可取。尤其不要买一本本的习题集、模拟题反复做。语文的核心知识就那么多,重在活学活用。但不多做题不等于一点不动手。其实,高中同学普遍存在一个问题,很少在平时能将成套的语文试题、模拟题按照高考规定时间、要求完成,特别是容易将作文与前面17道客观题分开做,结果实战效果很差。一道高考,作文时间不是不够,就是留得太多影响前面答题效果。要知道,对于考试而言,“只有平时像考试,考试才能像平时”。这就要求考生在平时能定期严格按高考标准完成一套语文试卷。动手勤练的另一方面是能“模仿造句、写段落直至模仿经典文章”。未经高水平的模仿,很难有自己独到的东西。尤其表达能力的训练。(三)动脑勤想主要是能够经常回想、默诵高考语文试卷的17道题的题干。通过思考找到自己常错考点。自己试着总结寻求破解法。(四)动笔勤攒主要是积攒一些万能的经典的独到的理论论据,像先秦诸子散文中的名句、“四书五经”的名句、古诗词名言警句等。这些往往能够反映考生的传统文化底蕴和语文素养。其次,要练习压缩材料,最好用“排比+(比喻)+例子+观点”的结构。最后,要练习、积累作文开头结尾精彩语段。英语考前冲刺要想利用好最后的时间,使高考英语成绩有所提高,考生要把握好两个冲刺方向:一、再次梳理,把握知识重点。要对基础知识进行再次梳理,复习的重点是以话题词汇为单位,关注语境和应用。要重视生活词汇的拼写,注重熟词新意,突出高考题对备考的引导。对于语法填空,提炼常见和重点考点,提升在语境中解题的能力。二、坚持始终,提升综合技能。首先,要坚持阅读天天训练,适当进行延时训练,即一次的训练量超过高考的题量。其次,要提高总结提炼信息和推理判断的能力,提升在有限时间内获取处理具体信息的速度和准确度。下面针对不同基础考生的英语复习给出一些建议。一、模拟考试90分以下考生备考关键词:夯实基础看单项提分关键点:词汇首先,把考纲词汇至少背两遍,注意总结常考词汇及相关用法。背第一遍时提炼不熟悉词汇到本上,利用零散时间,不断重复和强化。要把单词放在句子中记忆,反复朗读。其次,使用记忆方法提高效率。总结常见的词根词缀,通过词根词缀可以将词汇进行分类;注意把外形相近的词汇总结对比来记。然后,认真整理做过的高考真题,记下错题和生词,不断积累和扩大词汇量。二、模拟考试90-120分考生备考关键词:提升能力多阅读提分关键点:阅读这个分数段的考生具备一定的词汇量和语法基础,复习重点就是强化阅读,提高阅读能力。考生每天要保证文章的阅读量,文章来源以历年高考题及当年模拟题为主。在做题过程中不断强化“通过寻找关键词来推测正确答案”的做题方法。阅读文章时,了解文章的整个结构、作者意图,做到70%的理解。可以适当阅读些略高于高考阅读能力的文章,读些自己平常不喜欢的文体,通过不断地训练和强化,实现高考阅读不丢分。三、模拟考试120分以上考生备考关键词:“有懈可击”巧写作提分关键点:写作+完形120分左右的考生在词汇量和语法的掌握上已经比较扎实,要想与其他同学拉开档次,除了要有针对性地查缺补漏外,务必对写作及完形填空两个题型加以重视。一方面,作文要尽量使用高级词汇和句型;作文层次要鲜明,最好采取总分总结构,注重长短句的结合。背范文在最后冲刺阶段很有效,基础差的同学可以利用范文中的句子写作,基础好的同学可以利用范文中的关联词和一些复合句提高自己作文的得分档次。建议考生考前熟记一些经典句子、台词或习语,想法在作文的开头或结尾使用,给阅卷教师留下好印象。另一方面,注意总结完形填空中常考的近义词辨析以及常见的小词。完形填空失分的主要原因是不注意分析句子结构,在语义模糊时随主观想象选择答案。建议考生先通读全文,掌握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再做题。充分重视上下文,发现并利用词汇复现信息,从词汇的意义、用法和搭配等方面综合考虑,结合前后语境进行逻辑推理,并利用生活常识,理解句子含义。
❽ 全国卷1的作文
我感觉没跑题,因为人们献爱心跟题意很相符呀。
❾ 2016高考作文全国卷1怎么写
漫画第一张图上左边的孩子脸上印着“唇印”,孩子的试卷是100分;右边的孩子脸上印着“掌印”,孩子的试卷是55分。第二张图上左边的孩子脸上由之前的“唇印”变成“掌印”,试卷分数由100分变成98分;右边的孩子脸上由之前的“掌印”变成“唇印”,试卷分数由较低的55分变成及格的61分,可见与家长的教育问题密切相关(较为看中成绩或重视孩子进步) 根据材料内容,可从以下角度立意: (1)以分数评判学生的进步是否可取。 (2)起点低不可怕,有进步就值得肯定。 (3)家庭、学校等教育者应该树立正确的教育观,采取正确的教育方式。
❿ 全国1卷作文如何写作
《绝知此事要躬行》
山东一考生 56分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我是复兴中学三年二班的×××,我演讲的题目是《劳动·绝知此事要躬行》。
劳动有多重要呢?高尔基曾言:我们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都是由劳动、由人们聪明的手创造出来的。“民生在勤,勤则不匮”,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劳动在人类文明演进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古有“精耕细作,男耕女织,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今有“外卖小哥,环卫工人,起早贪黑,日夜奔波”;古有“万里长城寄,无贻汉过的优”、“岷江遥从天际来,神功凿破古离堆”。今有高速铁路,三峡大坝,载人航天,5G网络。劳动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劳动无处不在,劳动就在我们身边,与我们息息相关。人类生存,社会发展,国家富强都离不开劳动。
我们需不需要劳动呢?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的发展,在这个“丰衣足食”的时代,劳动似乎与我们疏远了。我们欣然接受科技发展带来的便利,只要动动手指,就能化简为易。但你可曾想到,唯一不能被劳动代替的,是我们的思维。
发布于 10:40・着作权归作者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