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语言文字 > 王崧舟小学语文统编教材如何落实ppt

王崧舟小学语文统编教材如何落实ppt

发布时间:2022-06-13 11:36:07

1. 如何教好小学语文

2. 百家讲坛爱上语文王崧舟第一集笔记是什么

百家讲坛爱上语文王崧舟第一集笔记是什么

答:第一集《语文中的文化美》

语文太重要了!

语文的重要性无论怎么说都不为过。

第一,对广大中小学学生来说,语文是学好其它各门学科的基础,是基础的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第二,对任何一个普通人来说,语文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没有语文,我们可能寸步难行;

第三,对我们这个民族来说,语文是三千年中华文化最重要的载体,而语文本身又是三千年中华文化最重要的结晶;

第四,对每个中国人来说,语文是我们的母语,是每个中国人的精神家园。

无论怎么说,我们都没有理由不爱语文。

在我们的语文中,最中国、最有文化含量的当然是流传千年的经典;在流传千年的经典中,最美丽、最有魅力的当然是中国古典诗词。他们就是我们语文皇冠上最璀璨的明珠

3. 语文课到底教什么——读王崧舟老师《指向文本秘妙》有感

今天我偶然拜读了王崧舟老师的一段精彩讲座《指向文本秘妙》为我们揭开了“语文要教什么”这一神秘的面纱。那么,什么是文本秘妙呢?从表达的角度看,文本秘妙就是“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的文本特征。我们平时在阅读中,常有这样的体验:哎呀!这个不正是我想说的吗?他写的怎么跟我心里想的一模一样啊?但是,我却写不出来。因为,个中秘妙非我所能知、所能会。从接受的角度看,文本秘妙就是读者既感到熟悉又感到陌生的文字表现与存在。完全熟悉的文字表达不是秘妙,完全陌生的文字表达也谈不上秘妙。在熟悉与陌生之间,你找到了秘妙的存在。从比较的角度看,文本秘妙就是文本与众不同的特色与个性,是文本的“这一个”而不是“这一类” 王崧舟老师以《长城》为例,从以下三方面来解读文本秘妙: 一、发现文本秘妙 二、确立语文核心价值 第一,看一看这个秘妙有没有语文的特征。 “语文特征”中的“语文”一词,不妨把它看成一个动词,就是“用语言文字去表达”,就是言说、书写。如果我们从动词的角度来看语文,就能准确地把握“语文的特征”了。明白了语文的特征,我们回头来看一看《长城》的10条文本秘妙。第一条是“结构”的秘妙,语文特征明显;第二条是“章法”的秘妙,语文特征明显;第三条是“语言”的秘妙,语文特征明显;第四条是“基调”的秘妙,语文特征明显;第五条是“顺序”的秘妙,语文特征明显;第六条是“句法”的秘妙,语文特征明显。第七条是“长城”的秘妙,涉及对长城之长的理解,属于内容和涵义层面的秘妙,语文特征不明显;第八条是“奇迹”的秘妙,涉及对“奇迹”内涵的解读,语文特征不明显;第九条是“图腾”的秘妙,涉及长城在文化精神层面上象征意义的解读,语文特征不明显;第十条是“主题”的秘妙,涉及对“怀古意蕴”的现代阐释,语文特征不明显。通过上述分析和判断,我们可以把后面4条秘妙先拿掉。 第二,看一看这个秘妙有没有文本的个性。 所谓“文本的个性”,就是在同类文本中,这一秘妙是否属于这个文本独有的特征,就是文本的“这一个”。这种个性化的特征可能是显性的,也可能是隐性的,但是一旦被解读出来,往往就被公认为是该文本的主要特征。 我们来看一看剩下的6条秘妙,它们都有着明显的语文特征,但是,哪些是这个文本特有的个性、哪些却是同类文本共有的特征呢?第一条是“结构”的秘妙,从整体上看,先写见闻后写联想。据我所知,先写见闻后写联想的文章不少,比如巴金的《鸟的天堂》,其中就有不少先写见闻后写联想的,如“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个新的生命在颤动。”但这只是局部的、语句的写法,而非全部、整体的写法。因此,在整体上采用“先写见闻后写联想”的结构方式,确实是《长城》文本独有的个性。第二条是“章法”的秘妙,起承转合,章法极其严谨、整饬,这在散文中是极其罕见的。倒是古诗中,尤其是七绝中经常看到这类章法。比如王之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起;“一片孤城万仞山”,承;第三句什么呀?转了,“羌笛何须怨杨柳”,用一个否定句式转到笛声的意象上来,这个叫转。七绝最难写的就是这一句,转。转得不好,就一落千丈,掉下去了。转得好就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转出一种新的境界来。最后是合,“春风不度玉门关”。再比如苏东坡的《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起;“山色空蒙雨亦奇”,承;后面要转啦,不能再写湖光山色了,写什么?“欲把西湖比西子”,转了,转出一个新的境界来,“淡妆浓抹总相宜”,这叫合。这类章法,古诗中常见,但是现代散文却不常见。因此,“章法”也是《长城》独有的个性特征。再往后面看,第三条是“语言”的秘妙,平实、精确。类似这样的语言风格,显然不只是《长城》才有,我们读过的很多文本都有这种风格倾向,譬如叶老的《爬山虎的脚》、丰子恺的《白鹅》等,都属于这类语言风格,因此,这一条不能算。第四条是“基调”的秘妙,感情凝重、内敛,这类基调的文本我们见得也不少,像《十六年前的回忆》、《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等,因此,这一条也不能算。还有,第五条的“顺序”、第六条的“句法”,都能在别的文本中经常看到,因此,它们也不能算。于是,就“有没有文本独特的个性”来看,就剩一、二两条秘妙了。 第三,看一看这个秘妙有没有统领的功能。 什么叫统领呢?就是从这个秘妙出发,能整体地把握文本的内涵,能提纲挈领、纲举目张,能牵一发而动全身。我们来看剩下的这两个秘秒,先说“结构”吧,从整体看,先写见闻后写联想,因此,从这个秘妙出发,就能将全文的内容一网打尽,显然,它有统领的功能。再说“章法”,按“起承转合”的思路来解读全文,既是可行的,更是高效和简约的,因此,它同样具有统领的功能。看来,“有没有统领功能”这一梳理标准还不足以让我们最终确立哪个秘妙具有语文核心价值。 第四,看一看这个秘妙有没有迁移的价值。 什么叫迁移?拿来让孩子学习、模仿,举一反三,能在新的语境和情境中运用这一秘妙。我们先看“结构”,让学生模仿“先写见闻后写联想”这一结构方式进行构思谋篇,可以吗?应该是可以的,特别是对高段学生。“语文课程标准”第三学段对习作就提出了这样的目标:“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那么,这一条就可以判定为有迁移的价值了。再看“章法”,让学生的文章写出“起承转合”的套路来,不是不行,而是偏难,也许对尖子生可以,但是对于面向全体学生,则要求拔高了。因此,这一条就不能算了。 至此,我们就很清楚地发现,结构上的“先写见闻后写联想”是《长城》这个文本的语文核心价值。我们常说“一课一得”,常说要抓住重点,常说“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但在日常教学中,往往是凭经验设计。现在,有了这样一个相对科学的筛选和甄别机制,那么,这些经验之谈就有可能真正迈向语文课程方法论的轨道了。 三、围绕语文核心价值展开设计 现在,我们可以大胆放心地围绕这个“语文核心价值”展开我们对《长城》的教学设计了。我们将《长城》的教学构思分成这样三个大的板块—— 第一个板块是“品读形象”。围绕“先写见闻”的“见闻”展开教学,主要抓两个问题:第一看到了什么?“看到什么”指向作者的“见闻”;看到这样的长城,作者涌起了怎样的感情?“怎样的感情”指向见闻背后的文化意蕴。第二是哪些字眼和语句流露着这种感情?这是由思想内容出发重新返回到语言文字上来,关注语言、擦亮语言、揣摩语言,走的是一个完整的来回。第一板块集中解决“见闻”的问题。 第二个板块是“追思历史”。围绕“后写联想”的“联想”展开教学。主要抓三个问题:第一个,想到了什么?又涌起了怎样的情感?“想到什么”指向作者的“联想”。第二个,哪些字眼和语句流露着这样的感情?时刻不忘回归语言本体。第三个,写长城,只写看到的行吗?为什么?写作者的联想好处是什么呢?这里,引导学生发现“见闻”和“联想”之间的认知逻辑和情感逻辑是至关重要的。否则,见闻归见闻、联想归联想,井水不犯河水,那就不行了。 第三个板块是“抒写英魂”。长城的见闻与联想之间是什么关系呢?前面大量写条石写方砖写建筑材料,后面写劳动人民怎么把这些材料运送到崇山峻岭上,两者之间有密切的逻辑关系,这是作者的一种写法。还有没有别的写法、做别的联想呢?细读之,我们发现,有的。譬如:文本中还大量出现这类字眼儿:“了望”、“屯兵”、“堡垒”、“射击”、“打仗”等,看到这些字眼儿,你会作何联想呢?会想到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吗?不会。想到什么呢?想到狼烟四起,烽火连天,马嘶人喊,刀光剑影;想到“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想到“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是不是?因为,长城是军事工程,是防御设施,是戍边镇关、保家卫国的。我们也会自然地想起那些在长城上下戍守边关的将士们。于是,你就可以引导学生用文字做出这样的联想:站在长城上,扶着成排的垛子,望着高耸的城台,很自然的想起那些坚守边关的将士们 。在这里,读写之间得到了有效互动。撑起这一互动的正是文本秘妙中的语文核心价值:先写见闻后写联想。 面对一篇篇课文, 需要我们像王老师那样挖掘文本重要的、特有的、学生感兴趣的最为核心的语文价值,然后围绕这些价值去组织教学。那么我们的语文课就一定会有很强的针对性,教得实在,学生学得明白,语文课堂教学的价值也才能真正得以实现。所以从今天开始让我也用自己的慧眼去发现文本秘妙、确立语文核心价值吧!

4. 怎样指导小学三年级语文阅读教学

教师要把整组教材进行合理规划,整合所有有用的资源,在不同块状教学中,梳理出一个序列来,就是把两条线梳理出来,单元主题作为纵线贯穿几篇课文,横线就是语文知识点训练项目,在主题的牵引下盘活,有效地完成单元教学任务。例如,三年级上册第六组“壮丽的祖国山河”,有四篇课文:《古诗两首》,《美丽的小兴安岭》,《富饶的西沙群岛》,《香港,璀璨的明珠》,《语文园地》,这里面只有一篇略读课文——《香港,璀璨的明珠》。这个单元的主题线是赞美祖国物产丰富、景色迷人,这是一条主线(纵线);横线是,第一,通过朗读体会“美”是用那些词句写的,无论是古诗、散文,优美词句是这个单元的重点,让学生不但能找出来,而且要体会好在哪里。例如“富饶的西沙群岛,一半是水,一半是鱼”,美妙的修辞方等,该讲就讲,该读就读,让学生读出为什么这么美?怎么写的这么美?哪个词语让我觉得这么美?第二个训练点是体会文章结构的精妙之处。《美丽的小兴安岭》,首尾呼应;《富饶的西沙群岛》怎么富饶?特点:海水、岛屿、物产、鱼……《香港,璀璨的明珠》大城市的繁华怎样写的 ? 这一单元学习完后,孩子们学习到:写景要抓住特点写,可以首尾呼应,写特点可以按时间顺序写,也可以按方位顺序写。《语文园地》介绍一处景物时,学生就不会为难了,顺利的完成了读写结合。
语文课的本质是要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能力。“字、词、句、段、篇”,“听、说、读、写”不落实,完全被对话、纯粹的朗读所代替,课堂上学生就学之甚少了。“练”指的是什么?不能只认为“写”就是“练”,这是狭义的理解。例如,教师在教低年级阅读课时,很困惑,好像一节课不动笔的话,这节课就不完整。这篇文章一课时完成必须动笔,如果两课时,第二课时动笔也可。“练” 的形式可以是写,可以是说,也可以是读,也可以试看,我们说的“练”应该在每一课的学习中必须有练,不管是什么形式。“练”的点在哪?把握不好的话,就关注课后练习题,有的是学法训练点,有的是基本功训练点,请不要忽略了,它往往比课标中的阶段目标更细化、更具体。
(一)做一位有“学品”、有“文品”的语文教师,对于文学性文本教学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语文教师要有“学品”。如果教师学科知识不够,谈什么教学方法都白搭。要把教学当作一门专业,教师必须审视自己的专业知识是否准确而丰富。衡量一堂课的好坏,重要的有两点,一是学科本位的价值获得,二是教育学的含量。这两者恰恰要靠教师的学科专业水准和教育教学能力来引导帮助学生完成,而前者是前提。在进行具体的教学中,特别要强调的是,教师在写教案之前,一定要反复读教材、读文本,要读进去。要进入情境,忘掉自己,沉浸在文本的意境中,作者表达的情感中,与作者共同经历、共同欣赏、共同陶醉,同喜同怒同哀同乐,忘乎所以。读文本,要走出来。要品味文本的语言,找准理解、欣赏、积累语言的训练点;要熟悉作者的语言风格,以便有效地进行朗读指导。还要揣摩写法,找准让学生了解、借鉴的重点。要细读文本,反复读文本,从中了解作者写作意图和编者编写意图,读出情感、情境、情趣,读出语言风格、味道,读出写法的个性、精妙。要把感情、语言、写法结合起来认真体会。细读文本的过程,是与作者对话的过程,是自己被打动、被征服、对文本越来越喜欢的过程,是对文本由不理解到理解逐渐感悟的过程。对文本喜爱,进而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有了这个前提,才谈得上教学。
语文教师要有“文品” 。教师要尽心积淀于课堂后, 有意识地自我修炼、积累经验,特别要注意为自己的专业发展积淀来自根部的力量—— 文学素养的提升。例如, 窦桂梅老师在清华附小带领老师们开展“主题阅读教学”研究,围绕《三打白骨精》的教研,老师自觉阅读了《西游记》原着,读了《四百年西游记学术史》、《西游记与民俗文化》、《名家读西游记》、《西游记漫化》、《看罢西游不成经》等等评论着作,《文学理论》、《文学概论》、《当代西方文论》、《中国叙事学》、《叙事诗学》《叙事学的中国之路》《现代小说美学》等文艺理论书籍。《三打白骨精》的教研活动结束后,老师们还陆续共读了儿童文学名着《长袜子皮皮》、《朗诵学》等等。
(二)给孩子一颗“诗心”,让孩子诗意的行走在文学文本的字里行间。
《新课标》中提出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为我们的语文教学做了最合理的定性。我们的语文课要注重字词句篇、语修逻文,知识点的落实和听说读写语文能力的培养。但更需要有情、有感、有美、有味。作为语文教师,要在语文教学课堂的广阔天地里,以一册薄薄的课本为导向,让学生去领略丰厚醇美的语文,唤醒精神的一次次品美。语文是诗意的:或情深意长,或含蓄隽永;或跌宕起伏,或涟漪微澜;或幽默诙谐,或深沉抑郁……大量优秀的古典诗词,无数精美的名家名篇,耐人寻味的故事,让学生以语言为依托,在其中尽情地读、写、说、议、思、悟,让学生学会思想,感悟诗意,让语文之美静静地在每个学生心头流淌,便是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
1 、走进名家诗意的灵魂:小学语文文学文本的选择都能较好的体现名家的思想情感,学习文学性文本主张自然性阅读策略,在阅读前教师不作任何铺垫,摒弃琐碎的语言分析和文本解读,让学生直面经典文本,让他们去解读、去品味、去领悟、去熏陶、去仰慕、去沉醉……实现文学价值引领。着名语文教师王崧舟老师给我们提供很多这方面的案例。
2 、感受文本诗意的旋律:对人生、对自然、对社会、对内心,作者有着太多的梦想、太多的思索、太多的困惑、太多的迷茫、太多的觉悟、太多的感慨、太多的痛苦、太多的喜悦……凡此种种,积蓄日久,必有一吐而后快的冲动,于是诉诸笔端、化为文字。学习文学文本,主张感受性阅读策略,让学生细细品读,静心感悟,感受文本跌宕起伏的语言和情感旋律,尝试与作者进行精神链接,建构自己的阅读体验,唤醒学生精神生命的成长。德高望重的霍懋征老师在这方面做了很多研究和实践,其精湛的教学艺术影响深远。
3 、焕发学生诗意的风采:文学性文本的教学主张自主性阅读策略。所谓“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文学文本的教学要求尊重个体、高扬个性,尊重学生对文本的独特体验;语文的形象意义远远大于语文的概念意义,语文的经典作品是常读常新的。
4 、师生共享诗意的境界:语文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阅读文学文本,就是与名家进行心灵对话。水本无华,相荡而生涟漪,石本无火,相激而发灵光。文学文本的教学主张主题对话式教学策略,让阅读教学过程是一个“物我回响交流”的过程。这是精神的自由交流,是思想火花的碰撞。在主题对话中体验人生的种种况味,激发学生的情感渴望,点燃学生的心灵火花,让语文成为学生生命成长的心灵鸡汤、精神元素。着名语文教师窦桂梅老师在这方面给我们好多很好的启示。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与实践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让我们从语文本身出发,以学生的人文成长为目标,不断研究与实践,努力创设高效、诗意的语文教学文化。

5. 王崧舟的主要成就

(1)浙江省特级教师/浙江省人民政府/1998年
(2)浙江省优秀青年教师/浙江省教育委员会/1996年
(3)杭州市劳动模范/杭州市人民政府/2004年
(4)浙江省教育学会小学语文教学分会副会长/浙江省民政厅/2002年
(5)浙江省特级教学协会常务理事/浙江省民政厅/2000年
(6)浙江教育学院教师教育研究所兼职研究员/浙江教育学院/2006年
(7)杭州市拱墅区名校长/杭州市拱墅区教育局/2003年
(8)全国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先进工作者/中国教育学会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2005年
(9)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员会/2007年
(10)浙江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语文学科导师/浙江省教育厅/2006年
(11)《中国多媒体教学学报》编委/中国多媒体教学学报/2007年
(12)浙江省劳动模范/浙江省人民政府/2008年
(13)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华全国总工会/2008年
(14)全国劳动模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2010年
(15)浙江省十大育人先锋/浙江省教育厅/2012年 教学思想
1984年参加教育工作以来,王崧舟一直醉心于小学语文教育改革实践。他积极倡导“诗意语文”的理想和信念,主张以发展学生的言语生命为核心,从生命成长的高度观照和深化语文教育改革,促进学生语言和精神的协同发展。王崧舟看来,对语文教学的追求,向来存在三个层面上的东西。一是功利层面上的追求,学生的语文考试成绩很好,学生的作文获奖等等;二是科学层面上的追求,形成自己的理论主张,建构自己的教学体系等等;三是审美层面上的追求,按照美的规律和要求审视语文、设计语文、实践语文、评价语文,让语文成为生命的诗意存在。正是在审美的层面上,他倡导并孜孜追寻着理想的语文教学,即“诗意语文”。诗意语文同样是“存在本位”在学科教学领域的体现和创新,它以实现学生的“言语人生”和“诗意人生”作为语文教学的终极关怀和价值皈依。它建构了一系列语文教学“艺术化”的规则和策略,对于日趋浓烈的功利化、效率化、应试化的语文教学是一种自觉的反叛和抵挡。在当代中国语文界,王崧舟的诗意语文独树一帜、独辟蹊径,成为某种影响广泛、风格鲜明的教学流派。
随着王崧舟思考和实践的深入,今日他口中的“诗意语文”也有了不同以往的意义。诗意语文本身已经成为一个开放的存在,不再是一种单纯的模式。在他的构想中,诗意是超越了风格概念而存在的开放性的东西,它有着无限的开放性和包容性。他的“诗意”,是哲学层面上的“自由”,由心灵的高度自由生发出蓬勃想象力的状态;也是伦理学层面上的“悲悯”,心地柔软的人才能真正体认人生与自然的诗意之姿。
代表课例
1998年评上特级教师以来,他先后应邀赴全国29个省份200多个城市开设观摩课1000多节次、讲座600多场次,其代表课例有:《万里长城》、《只有一个地球》、《一夜的工作》、《长相思》、《两小儿辩日》、《慈母情深》、《枫桥夜泊》、《与象共舞》、《望月》、《去年的树》、《孔子游春》等,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了“精致、和谐、大气、开放”的杭派语文教学风格。他的语文课先后在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栏目、中国教育电视台《名师讲坛》栏目播出。 管理理念
王崧舟从事学校管理20多年。他认为,对学校的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校长应该成为学校的精神领袖、专业导师。实践中,他贯彻“理念治校、质量立校、科研兴校、名师精校、品牌强校”的办学策略。2001年,作为杭州市拱墅区教育系统第一位引进的人才,他担任拱宸桥小学校长。王崧舟立足学校的区域实际和文化背景,借鉴“成功教育”的合理思想和经验,提出“新成功教育”的办学理念和战略,并开始全面实施旨在重塑以“成功心态”为核心价值的学校文化、为每位学生的成功人生奠基的整体教育改革。他提出“让每个孩子走向成功”的教育理想;倡导“为每个孩子的成功学习而教”的教育观念;弘扬“相信自己、鼓励自己、超越自己”的教育精神;建构“尊重、理解、赏识、激励”的教育机制。他先后策划组织了《学生权利保障公约》、《选师制》、《成功银行》、《家长视导制》、《母亲学校》、《学习型家庭培育工程》、《新成功教育讲堂》、《人人成功节》、《365成功喜报制》、《运河文化少年研究院》、《小学生成功心理辅导》、《课外阅读考级制》、《硬笔书法考级制》、《少儿才艺拓展俱乐部》、《校园新闻发言人》、《教师充电工程》、《教学智囊团》、《精品课堂》、《国学课》等一系列教育教学改革举措,取得了良好的育人效果,也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和反响。
他奉行的职业信仰是:教育当以慈悲为怀;他追求的事业境界是:在促进学生生命和谐发展的同时,努力实现自我生命的和谐发展,让师生在教育的大地上诗意栖居。
一心三最
以“为每个孩子的成功人生奠基”为宗旨的“新成功教育”,被王崧舟及其老师自豪地概括成了“一心三最”。
“一心”,是培养和塑造每个孩子的成功心态,将人的价值和尊严的意义注入师生的意识当中,这是一种“坚信自己、积极进取、追求卓越、实现自我”的良好心态。“立心”是对知识本位、能力本位、素养本位的超越,是“存在本位”在教育领域的体现和创新,更是新成功教育的终极关怀和价值皈依。
“三最”即“最近发展区、最佳发展区和最好的自己”,主张教育要引导和帮助学生发现自己才能的最近发展区和个性的最佳发展区,并有效促进每个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天赋和潜能,逐步成为最好的自己。
一要走进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根据维果茨基的理论,特别是教学实践研究,王崧舟发现,只有课程与教学走进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才能抵达高效学习的理想境界,让学生尽享学习成功的喜悦。为此,王崧舟要求教师的教学要有起点分析,然后再确定发展目标。这样,“因材施教”才能在教师那里落地生根,学必有获才能在学生那里化成现实。
二要培植学生的最佳发展区。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智能优势,这便是他的最佳发展区。这就要求学校教育,首先不是取长补短,而是扬长避短。当学生之长得到充分发挥并得到肯定的时候,心里就会升腾起一种特别的自信。哲人说,“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这自信,就是学生撬起更大、更多成功的支点。
三要做最好的自己。受李开复《做最好的自己》一书的启发,王崧舟提出“最大的成功就是成为最好的自己”。一个人的成败与否,关键是能否做最好的自己。人各有异,所谓的最好也是因人而异。就目标而言,有底线要求,即六年学会课程目标规定的内容,这是共性目标。但也有上线要求,即通过努力可以抵达自己认为“最好”的那个目标。为此,他提出了十类目标。这样,要想做最好的自己,就要满怀信心地朝着自己既定的上线目标行进。
四大延伸
随着王崧舟及其教师同仁的实践探索,新成功教育也一步步走向成熟。到2003年,拱宸桥小学的教师便开发出了极富新成功教育特色的“走向自主成功的校本课程体系”。这个颇具独创性的校本课程,依然根植于学校自身的生源特点和周边环境等各项因素,最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四大板块:“成功心理辅导课程”、“课外阅读考级课程”、“运河文化探究课程”、“经典才艺拓展课程”。
一、成功心理辅导课程
从一年级到六年级,每周一节课,教师使用根据小学生心理结构特点自行研发的校本教材,对孩子们进行成功智力开发、成功情感培养、成功意志磨砺和成功潜意识植入。
二、 课外阅读考级课程
通过读书来丰富和改善孩子的精神结构和心灵结构。整个考级系统从低到高依次分为“赤、橙、红、绿、青、蓝、紫”七级,每一级都有相应的必读书目、阅读量、经典语段背诵量、有效读速、读书卡片量、读书笔记量等要求。王崧舟说,通过七级考试孩子的阅读量将超过2200万字,若按照一本10万字计算,那就是220本书。
王崧舟认为,培养孩子成功心态最基础的,就是阅读,从某种程度上说,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其精神发育史。阅读对孩子的影响不会直接而迅速地体现在学科成绩的提高等方面,而是体现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后续发展方面。对于一贯坚持教育是慢活儿,需要一点一点累积,并持有百年树人的坚毅态度的王崧舟来说,课外阅读考级课程的研发和实践,是赠送给拱宸桥小学孩子们一生的厚礼。这个在2001年上任的拱小校长,在第一次全校教师见面会上,赠送给所有老师一份礼物——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并在随后的日子里,依然坚持扩大阅读影响的理念,带领教师同仁进行着“教育名着研读”的校本研修。
三、运河文化探究课程
利用拱宸桥小学毗邻京杭大运河的地理位置,开发和实践了运河少年文化研究院校本课程。京杭大运河这部王崧舟眼中的流动的内涵丰富的书,便由此给今日拱墅区的孩子们带来了一种深度的学习体验和生活历练。每年春秋假的两次运河之旅,运河少年文化研究院的孩子们从北京通州开始,顺运河直下,贯穿天津、河北沧州、山东济宁、江苏常州,直至苏州,然后坐船回到杭州。2003年教师节的那个上午,当人们第一次在浙江电视台教育科技频道看到面向整个东南亚地区直播的户外综合性学习课《相约拱宸桥》的时候,应该不会惊讶,镜头上王崧舟的背后,站着一群高声欢呼的快乐的孩子们。
四、经典才艺拓展课程
突破传统学校设置的兴趣小组,成立36个社团型俱乐部,是拱宸桥小学校本课程的又一大胆实践。俱乐部中,学生自主开展各色活动,自由发掘和发展自己的天赋,本校指导老师和校外聘请辅导员仅起辅助引导作用。

6. 王崧舟的人物生平

1984年参加教育工作以来,王崧舟一直醉心于小学语文教育改革实践。他积极倡导“诗意语文”的理想和信念,主张以发展学生的言语生命为核心,深化语文教育改革,促进学生语言和精神的协同发展。1998年评上特级教师以来,他先后应邀赴全国29个省份170多个城市开设观摩课880多节次、讲座230多场次,他的语文课先后在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中国教育电视台《名师讲坛》等栏目播出。
王崧舟还一直潜心于小学语文教育科学的研究,先后出版《小学作文教学改革与流派》、《王崧舟小学语感教学法》、《王崧舟教学思想与经典课堂》、《诗意语文——王崧舟语文教育七讲》、《王崧舟讲语文》、《听王崧舟老师评课》、《诗意语文课谱——王崧舟十年经典课堂实录与品悟》等多部教育教学论着,在省部级以上公开刊物发表论文180余篇。 从教28年来,开创了“诗意语文”教学流派,构建了“新成功教育”办学模式,在他的领导下,拱宸桥小学由一所区内普通小学一跃成为杭城的新兴名校。
其事迹先后被《人民日报·平安校园》、《人民教育》、《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栏目、中国教育电视台《名师讲坛》栏目等多家国家级、省部级新闻媒体介绍。
一、心态为本、价值重构,打造“新成功教育”品牌
2001年8月,王崧舟同志作为拱墅区教育局首位对外引进的人才,担任拱宸桥小学校长。在短短的五年时间里,把一所普通的百年老校办成了杭城的新兴名校。上任伊始,王崧舟就根据学校的基础和现状,打出“新成功教育”的办学品牌。他认为办学的核心要素是“人”,“人”的核心要素是“心态”,“心态”的核心要素是“价值观”。“新成功教育”主张通过“尊重、理解、赏识、激励”的管理机制、教育机制、工作机制,改变人的消极心态,确立人之为人的价值尊严和精神幸福,从而为每个学生的成功人生奠基。
如今,拱宸桥小学已经在省内外声誉鹊起、崭露头角,学校先后被评为“拱墅区劳动模范集体”、“杭州市教育科研先进集体”、“杭州市文明学校”、“杭州市实验小学”、“浙江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浙江省校本教研示范学校”、“浙江省绿色学校”、“浙江省红旗大队”、“浙江省依法治校示范学校”、“浙江省文明单位”、“全国学科‘四结合’教学改革试验学校”等,先后有来自省内外的120多家单位来学校考察取经,有来自省内外的360多位骨干校长、骨干教师来学校挂职锻炼。
二、学养奠基、审美创造,开创“诗意语文”教学流派
王崧舟同志长期醉心于小学语文教学艺术的追求,凭着自身的不懈努力和坚实功底,在全国小语界开创了独具特色的“诗意语文”教学流派,成为全国着名的特级教师、全国教育家型名师。他执教的语文课在中国教育电视台《名师讲坛》栏目播出,在全国产生广泛影响。他的《语感教学法》入选教育部《中国名师》工程,被制成长达12小时的音像专着。他先后应邀赴全国29个省区80多个城市开设观摩课、公开课880多节、讲座230余场次,受众超过100余万人次,并成功举办了“王崧舟语文教学艺术展示周”活动。他的《为语言和精神的协同发展而教》、《让语文成为生命的诗意存在》、《新成功教育和人的发展》、《剑气合一,在语文家园安身立命》等专题报告在全国基础教育界引起强烈反响。2003年9月10日,浙江电视台教育科技频道现场直播王崧舟执教的室外语文综合实践探究课《相约拱宸桥》,成为课堂教学电视直播全国第一人。2006年11月25日,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栏目播出王崧舟执教的作文课“亲情测试”,在全国引起巨大反响。
其代表课例《万里长城》、《我的战友邱少云》、《只有一个地球》、《一夜的工作》、《长相思》、《两小儿辩日》、《慈母情深》、《枫桥夜泊》、《望月》、《去年的树》等成为中国语文教育界的经典之作,被全国各地的语文教师广泛的移植借鉴和研究赏析。
目前,全国有数以万计的语文教师、语文教研员、语文理论研究工作者投入了“诗意语文”教学流派的实践和研究,由王崧舟担纲编写的《诗意语文读本》系列教材在全国中小学推广应用。“诗意语文”正在成为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涌现出来的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和影响的新教学流派。
三、理论参悟、实证修炼,形成“剑气合一”师训模式
2008年,在浙江省教育技术中心的直接指导下,“王崧舟特级教师网络工作室”正式成立。网络工作室以实体工作室为依托,以网络为载体,贯彻“面向全省、服务一线、共享资源、互助成长”的理念,突破时空、部门、经费、人员等限制,开展多层次、多维度的网上教研、科研和培训活动,影响和促进了一线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形成了具有浙派特色的教师教育新平台。目前,网络工作室有注册成员876人、资源数1056个、访问量达995084次。2012年,在全国中小学多媒体教育软件大赛中,王崧舟特级教师网络工作室被评为全国一等奖。教育部杜占元副部长亲临学校考察王崧舟工作室,给予了高度评价。
迄今为止,王崧舟在全国范围内带徒百余人,尤其是浙江地区,所带徒弟深受其教学思想的影响,形成了令人瞩目的“王氏流派”。培养了20多名省、市级教坛新秀和学科带头人;他指导4人的课堂教学在国家级赛课中荣获一等奖、30多人次在省市级赛课中获奖。

7. 如何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的举措

小学语文课做为一门基础学科,对其它各门功课的学习起着一定的辅助作用。教学是每个小学语文教师教学上的重点,课堂教学要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课堂是引领小学生走向智慧的主阵地。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同时又避免以往的课堂教学中“填鸭式”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全过程,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是当前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那么,根据多年教学实践来谈一谈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几点新举措。
一、注重调动小学生学习积极性
学生学习积极性指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有浓厚的兴趣,主动、自觉地进行学习内容的探索。上课一开始以趣引入,会激发学生强烈的兴趣。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课题的引入,教师要把课堂教学变成一种向知识奥秘探索的活动,甚至是神秘的探究活动,一开课就要把学生的兴趣勾起来。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参与竞争,也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措施。竞争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因而能调动积极性。为了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教师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之中参加竞争。
刻意求新,同样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喜新是人的共同心理,好奇更是小学生突出的心理特征。小学生最烦教师教得千篇一律,语文课每次是作者介绍、时代背景、划分段落、归纳中心、总结写作特点等等。教师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就要结合教学内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求新求奇。抓住学生求新心理,不断在学生面前展现那个灿烂的知识新天地,就会受到欢迎。在课堂教学中,教学的方式方法要尽量多一些,活一些。讲述、读书、讨论交替进行,千方百计地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有新意,有新意就能兴奋起来。只有兴奋性脑力劳动,才会使学习过程本身出现美妙的境界。
二、树立全新的教育观念,突出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1、教师要亲和学生,让学生争做主人
在课堂教学活动的起始,教师首先必须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以真挚的情感,真诚的语言创设情景,激发唤起学生强烈的主人意识,让学生明白这节课的学习内容是什么,让学生一起订一个所要达到的目标。当学生认识到自己既是学习活动中的一员,更是学习活动的主人时,他就会把自己的学习行为与整个课堂教学活动联系起来,把课堂教学活动看成是自己应积极参与的活动。学生主人意识越强,他的学习参与意识也就越强,越能克服种种障碍和阻力,去实现确定的目标,变“要我这样学”为“我要这样学”,学生由被动变成主动,教育的可接受性也就越大。
2、教师要解放学生,让学生勇于实践
要让学生成为主体,就要真正地解放学生,而不要用考试、作业压学生,逼得学生在教师定下的框框里不敢出来。课堂内活而不乱,活而有序。有时看起来很乱,但那是在讨论问题,而不是打闹。有时很安静,那是在听讲,是在做题。教师管理井井有条,既有民主又有集中,该活的时候活得起来,该静的时候控制得住。我们都知道,学习是一种由外在活动到内部吸收的过程。学习中的外化过程,是学生动口的过程,更是一个动手动脑的过程。
3、教师要妙用非智,激活课堂氛围
在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的动力作用对于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形成、智力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教学策略,把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即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内在驱动力放在首位,重点培养学生较高的学习动机,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养成顽强的学习意志和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妙用肯定和奖励的评价方法,能使课堂“活”起来。因为奖励具有促进的力量,促进学生努力向前,让学生发现自己学习上的进步,不断获得学习预期的满足。其次,妙用竞争方法,也能使课堂教学“活”起来。因为适度的竞争有助于激发学习热情。
三、灵活运用各种学习方式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认识内化成行为的具体表现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因此,应创设情景给学生以主动施展才能的平台,促成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所以,教师应该精心组织学生各种形式的学习活动。
1、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勤思多问
一切有成就的人都善于思索,都有好思的习惯。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时一定要注意多启发,多反问,不要包办代替,要鼓励他们想问题、提问题、钻研问题。问是读书的钥匙,是思考的起点,是深钻的体现。当然好问也应有一定方法,也是需要培养的,好问不等于胡问瞎问。好问首先要问自己,要多给自己提几个问题,多问几个为什么。不要盲从,别人的答案究竟对不对,还要经过自己思考、鉴别。
2、提倡学生合作学习,取长补短
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会遇到新问题需要解决,当学生独立思考后还是解决不了,是知难而退,是指望老师讲解,还是有意识地寻找伙伴,共同合作解决,这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合作学习”把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放手在小组内讨论,寻找解决策略,教师所做的正是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工作。在小组合作学习、交流中,学生要发言,要听取同学的意见,在评价中要当小老师。这样,学生参与的量和质都得到了提高,主体地位更加突出。
总之,课堂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具有极强的艺术性。影响课堂教学的因素也有很多,如教师的因素,学生的因素,教材的因素,以及课堂环境的因素等等。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们必须以教学理论作指导,经过自己的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完善和创新,熟练地运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

8. 美其所美王崧舟讲语文课怎么上读后感

1、读后感的概念

读后感的概念有两重含义:一是真实的、不受任何约束的读后感,二是一种作文的体裁,考试时要接受各种条件的约束。下面这篇读后感,就接近于第一种读后 感。写这种读后感,主要是给自己看的,一定要真实,有什么感想(当然感想应当有意义,值得一写)就写什么感想,与心得笔记不同,它要展开来写,尽量像一篇 文章,尽量写得生动、实在、深刻。一般应当写清楚读了什么,有什么感想,联想到了什么,对自己有什么作用等。它不追求文体、格式框框,写起来也可长可短。

2、读后感的写法

写读后感最重要的一点是要读出所读书籍或者文章的“眼睛”,它是你展开来写的基础、中心和出发点,这个问题我们已经在上一讲里说过了,这里就不多讲 了。其次,写读后感,有它一定的规矩,有的书上把它归纳为“引、议、联、结”,四个字,想公式一样。对于这些规矩我们不可以不学,考试时只要内容有创意, 套用这种公式未尝不可;但我们也不要受其所限,写成千篇一律的“八股文”,也可尝试在结构上有自己的创意,有自己的个性。但不管怎样,读后感也离不开 “读”——对原文的引述、概括、评价等等,离不开“感”——自己的感想。只要把这两个字表达好了,就是好的读后感。

3、写读后感的基本技巧

在读过一篇文章或一本书之后,把获得的感受、体会以及受到的教育、启迪等写下来,写成的文章就叫“读后感”。

读后感的基本思路如下:

(1)简述原文有关内容。如所读书、文的篇名、作者、写作年代,以及原书或原文的内容概要。写这部分内容是为了交代感想从何而来,并为后文的议论作好 铺垫。这部分一定要突出一个“简”字,决不能大段大段地叙述所读书、文的具体内容,而是要简述与感想有直接关系的部分,略去与感想无关的东西。

(2)亮明基本观点。选择感受最深的一点,用一个简洁的句子明确表述出来。这样的句子可称为“观点句”。这个观点句表述的,就是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观点句”在文中的位置是可以灵活的,可以在篇首,也可以在篇末或篇中。初学写作的同学,最好采用开门见山的方法,把观点写在篇首。

(3)围绕基本观点摆事实讲道理。这部分就是议论文的本论部分,是对基本观点(即中心论点)的阐述,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证明观点的正确性,使论点更加突出、更有说服力。这个过程应注意的是,所摆事实、所讲道理都必须紧紧围绕基本观点,为基本观点服务。

(4)围绕基本观点联系实际。一篇好的读后感应当有时代气息,有真情实感。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善于联系实际。这“实际”可以是个人的思想、言行、经历,也可以是某种社会现象。联系实际时也应当注意紧紧围绕基本观点,为观点服务,而不能盲目联系、前后脱节。

以上四点是写读后感的基本思路,但是这思路不是一成不变的,要善于灵活掌握。比如,“简述原文”一般在“亮明观点”前,但二者先后次序互换也是可以的。再者,如果在第三个步骤摆事实讲道理时所摆的事实就是社会现象或个人经历,就不必再写第四个部分了。

阅读全文

与王崧舟小学语文统编教材如何落实ppt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663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334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271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957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08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324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221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631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301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953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984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05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615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756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172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262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556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351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17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