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数字科学 > 初中数学追及问题怎么做

初中数学追及问题怎么做

发布时间:2022-06-20 22:33:03

㈠ 初一数学的应用题 (追赶问题)怎么做啊,有什么方法做这些题,我就是应用题不会啊,教教我,好有分啊,谢

追赶问题其实并不难,只要知道“速度差×追赶时间=追赶距离”这个公式就很简单了
例:甲、乙二人分别从A、B两地同向而行,甲的速度是200米/分钟,乙的速度是300米/分钟,已知A、B两地相距1000米,问几分钟后乙能追上甲?
解:设t分钟后,乙能追上甲,则
(300-200)t=1000,
t=10.
答:10分钟后乙能追上甲.

㈡ 我想和大家讨论一下初中数学追及问题的应用题的解法,

追及问题是初一学生在学习列方程解应用题时的一个难点。究其原因,主要是对这类问题中的等量关系把握不住,因而列不出方程。下面就追及问题中的三种类型谈谈如何分析问题中的等量关系。 一同地、同向、不同时的追及问题 例1一队学生去校外进行军事野营训练,他们以5公里/小时的速度行进,走了18分钟的时候,学校有一紧急通知要传给队长。通讯员从学校出发,骑自行车以14公里/小时的速度按原路追上去,通讯员用多少时间可以追上学生队伍? 分析设通讯员用x小时可以追上学生队伍用线段图表示这个问题的等量关系.两站同时、同向出发,快车每小时走80公里,慢车每小时走35公里,问几小时后快车追上慢车?分析设x小时后,快车追_护漫车慢车快车追上f加公里馒弃行粗速度(公里/小时)时间(小时)行程(公里)快车80慢车35X80xX35万通讯员学生队伍走j戈小一惫 通讯员追上了学生队伍。抓住题目中给出的明显的等量关系是 学生队伍走的路程=通讯员走的路程。再利用行程间题中隐含的等量关系 路程=速度x时间。把已知量和未知量联系到一起来表示两者走的路程

㈢ 数学中的追及问题是怎么回事

数学中的追及问题是指两物体在同一直线或封闭图形上运动所涉及的追及、相遇问题。 这类常常会在考试考到。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双人追及、双人相遇,此类问题比较 简单;一种是多人追及、多人相遇,此类则较困难。 公式:追及问题 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所涉及的追及、相遇、相撞的问题,通常归为追及问题 速度差×追及时间=追及路程 路程差÷速度差=追及时间(同向追及)

㈣ 追及问题公式

公式:1、速度差×追及时间=路程差(追及路程);

2、路程差÷速度差=追及时间;

3、路程差÷追及时间=速度差。

两物体在同一直线或封闭图形上运动所涉及的追及、相遇问题,通常归为追及问题。这类常常会在考试考到。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双人追及、双人相遇,此类问题比较简单;一种是多人追及、多人相遇,此类则较困难。

(4)初中数学追及问题怎么做扩展阅读

问题解法:常规方法是根据位移相等来列方程,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是一个一元二次方程,所以解直线运动问题中常要用到二次三项式(y=ax²+bx+c)的性质和判别式(△=b²-4ac)。

在有两个(或几个)物体运动时,常取其中一个物体为参照物,即让它变为“静止”的,只有另一个(或另几个)物体在运动。这样,研究过程就简化了,所以追及问题也常变换参照物的方法来解。先要确定其他物体相对参照物的初速度和相对它的加速度,才能确定其他物体的运动情况。

㈤ 怎么做初一一元一次方程的分配问题和追及问题

设X就行了

分配问题要记住:全部数量=各个部分数量之和。 注意:设其中一份为X。

追击问题隐含的条件:路程=速度*时间 速度=路程/时间 时间=路程/速度。 要记住:快者行程-慢者行程=原来两者间的距离。 注意:同向而行时注意始发时间和地点。

㈥ 初一数学、关于追及问题

一.学生队多走18分钟就是0.3小时,设通讯员x小时追上,学生队则走了x+0.3小时。
14x=5*(x+0.3). 得x=1/6小时,就是10分钟。
二.设好马x天能追上,劳马则走了x+12天。
240x=150*(x+12). 得x=20天。

㈦ 数学的追及问题怎么做

追及问题
运动的物体或人同向而不同时出发,后出发的速度快,经过一段时间追上先出发的,这样的问题叫做追及问题,解答追及问题的基本条件是“追及路程”和“速度差”。追及问题的基本数量关系是:
追及时间—追及路程÷速度差
追及路程—速度差X追及时间
速度差—追及路程÷追及时间

㈧ 数学相遇、追及问题该如何解决

追及和相遇是运动学中研究同一直线上两个物体的运动时常见的问题,也是匀变速运动规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具体应用。 1、追及相遇问题的特征表现 追上的主要条件是两物体在追赶过程中同时到达同一位置。在追赶过程中,当追赶者速度大于被追赶者时,二者间距离减小;当追赶者速度小于被追赶者时,二者间距离增大。常见的情形有三种: ⑴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物体A追赶同方向的匀速运动的物体B时,一定能追上,在追上之前两者有最大距离的条件是两物体速度相等,即v A =v B 。 ⑵匀速运动物体A追赶同方向的匀加速运动的物体B时,存在恰好追上又恰好追不上的临界条件:两物体速度相等。具体做法是:假设两者能到达同一位置,比较此时两者的速度,若v A >v B ,则能追上,若v A <v B ,则追不上;如果始终追不上,当两物体速度相等时,两者距离最小。 ⑶匀减速运动物体追赶同方向的匀速运动的物体时,情形和第二种相类似。 2、追及相遇问题的解题思路 ⑴分析两物体的运动过程,画出物体运动示意图,并在图上标出位移,以便找出位移关系。 ⑵由两物体的运动性质,分别列出两物体的位移方程,注意将时间关系体现在方程中。 ⑶根据运动示意图找出两物体的位移关系,并列方程。 3、追及和相遇问题的注意事项 ⑴一定要抓住一个条件,两个关系。一个条件指两物体速度满足的临界条件,如“两物体距离最大或最小,恰好追上又恰好追不上等”时,双方速度相等;两个关系是指时间关系和位移关系。审题时要注意题中的关键词,如“恰好”、“最大”、“至少”等。要作运动草图或V-t图象,并由此找出位移关系。 ⑵若被追赶的物体做匀减速运动,一定要注意追上前该物体是否已停止运动。 此外,除了依据追及和相遇的一般物理原理和方法求解外,还可利用二次函数求极值、二次方程的判别式等数学方法以及应用图象法、相对运动的知识求解。 知识整合(参考如下) http://www.xuexifangfa.com/physics/points/2118.html

㈨ 数学的追及问题该怎么解

追及问题 追及距离=速度差×追及时间 追及时间=追及距离÷速度差 速度差=追及距离÷追及时间
这个是原理,按照这个非常简单就算出来了!
你拍照不是很清楚,所以没有办法帮您算。
对你有帮助,请采纳,谢谢!

㈩ 有难度的初一数学追及问题

选了6道例题给你试试手,如果合适请采纳
例1 好马每天走120千米,劣马每天走75千米,劣马先走12天,好马几天能追上劣马?
解:(1)劣马先走12天能走多少千米? 75×12=900(千米) (2)好马几天追上劣马? 900÷(120-75)=20(天) 列成综合算式 75×12÷(120-75)=900÷45=20(天)
答:好马20天能追上劣马。
例2 小明和小亮在200米环形跑道上跑步,小明跑一圈用40秒,他们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同向而跑。小明第一次追上小亮时跑了500米,求小亮的速度是每秒多少米。
解:小明第一次追上小亮时比小亮多跑一圈,即200米,此时小亮跑了(500-200)米,要知小亮的速度,须知追及时间,即小明跑500米所用的时间。又知小明跑200米用40秒,则跑500米用[40×(500÷200)]秒,所以小亮的速度是(500-200)÷[40×(500÷200)]=300÷100=3(米)
答:小亮的速度是每秒3米。
例3 我人民解放军追击一股逃窜的敌人,敌人在下午16点开始从甲地以每小时10千米的速度逃跑,解放军在晚上22点接到命令,以每小时30千米的速度开始从乙地追击。已知甲乙两地相距60千米,问解放军几个小时可以追上敌人?
解 敌人逃跑时间与解放军追击时间的时差是(22-16)小时,这段时间敌人逃跑的路程是[10×(22-6)]千米,甲乙两地相距60千米。由此推知 追及时间=[10×(22-6)+60]÷(30-10)=220÷20=11(小时)
答:解放军在11小时后可以追上敌人。
例4 一辆客车从甲站开往乙站,每小时行48千米;一辆货车同时从乙站开往甲站,每小时行40千米,两车在距两站中点16千米处相遇,求甲乙两站的距离。 解 这道题可以由相遇问题转化为追及问题来解决。从题中可知客车落后于货车(16×2)千米,客车追上货车的时间就是前面所说的相遇时间, 这个时间为16×2÷(48-40)=4(小时) 所以两站间的距离为 (48+40)×4=352(千米)列成综合算式 (48+40)×[16×2÷(48-40)]=88×4=352(千米)
答:甲乙两站的距离是352千米。
例5 兄妹二人同时由家上学,哥哥每分钟走90米,妹妹每分钟走60米。哥哥到校门口时发现忘记带课本,立即沿原路回家去取,行至离校180米处和妹妹相遇。问他们家离学校有多远?
解 要求距离,速度已知,所以关键是求出相遇时间。从题中可知,在相同时间(从出发到相遇)内哥哥比妹妹多走(180×2)米,这是因为哥哥比妹妹每分钟多走(90-60)米,那么,二人从家出走到相遇所用时间为 180×2÷(90-60)=12(分钟) 家离学校的距离为 90×12-180=900(米)
答:家离学校有900米远。
例6 孙亮打算上课前5分钟到学校,他以每小时4千米的速度从家步行去学校,当他走了1千米时,发现手表慢了10分钟,因此立即跑步前进,到学校恰好准时上课。后来算了一下,如果孙亮从家一开始就跑步,可比原来步行早9分钟到学校。求孙亮跑步的速度。
解 手表慢了10分钟,就等于晚出发10分钟,如果按原速走下去,就要迟到(10-5)分钟,后段路程跑步恰准时到学校,说明后段路程跑比走少用了(10-5)分钟。如果从家一开始就跑步,可比步行少9分钟,由此可知,行1千米,跑步比步行少用[9-(10-5)]分钟。所以 步行1千米所用时间为 1÷[9-(10-5)]=0.25(小时)=15(分钟) 跑步1千米所用时间为 15-[9-(10-5)]=11(分钟) 跑步速度为每小时 1÷11/60=1×60/11=5.5(千米)
答:孙亮跑步速度为每小时5.5千米

阅读全文

与初中数学追及问题怎么做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6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11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3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4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4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22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12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12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5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3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4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1004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5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5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66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30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3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