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的内容有哪些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
上册目录
1.长度单位
统一长度单位
认识厘米
用厘米量
认识米
用米量
认识线段
画线段
长度单位的合理选用
2.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1)加法
100以内的数的加法(不进位)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
两位数加两位数(练习课)
(2)减法
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
两位数减两位数(练习课)
用数学——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
用数学——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
(3)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和
连加、连减
加减混合
综合练习
简单的两步加减法应用题
整理和复习
3.角的初步认识
角的初步认识
直角的初步认识
锐角和钝角
活动课——用三角尺拼角
4.表内乘法(一)
(1)乘法的初步认识
乘法的初步认识(一)
乘法的初步认识(二)
(2)2~6的乘法口诀
5的乘法口诀
5的乘法口诀(练习课)
2、3、4的乘法口诀
乘加、乘减
6的乘法口诀
6的乘法口诀(练习课)
解决问题——惩罚和假发应用题的区别
整理和复习
5.观察物体(一)
观察物体
观察立体图形
观察物体(练习课)
6.表内乘法(二)
7的乘法口诀
7的乘法口诀(练习课)
综合练习(运用2~7的乘法口诀)
8的乘法口诀
8的乘法口诀(练习课)(一)
8的乘法口诀(练习课)(二)
用乘法解决问题
9的乘法口诀
9的乘法口诀(练习课)(一)
9的乘法口诀(练习课)(二)
乘法竖式
用数学(用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乘法口诀表
整理和复习
量一量比一比
7.认识时间
认识时间(一)
认识时间(二)——用数学
认识时间(练习课)
8.数学广角——搭配(一)
排列
组合
9.总复习
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的复习
表内乘法的复习
米和厘米角和直角的复习
观察物体的复习
认识视角的复习
⑵ 二年级上册怎样抓好“用数学”
二年级上册数学重点知识梳理: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
1、常用的长度单位:米、厘米。
测量较短物体通常用厘米作单位,比如铅笔、橡皮、课本、课桌。
测量较长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黑板、教室、楼房、大树。
常考题目例如:
黑板长2(米) 一张床长2(米)
一口井深3(米) 一棵树高3(米)
教室长12(米) 门高2(米)
学校进行100(米)赛跑 教学楼高25(米)
讲台高90(厘米) 筷子长20(厘米)
茵苗身高1(米)30(厘米)
练习本宽13(厘米) 铅笔长17(厘米)
图钉长1(厘米) 一个文具盒长24(厘米)
2、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将物体的左端对准刻度的"0"刻度,看物体的右端对着刻度上的刻度是几,这个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
如果不是从0刻度开始,物品的长度=终点的刻度数-起点的刻度数。
3、米和厘米的关系:
1米=100厘米
100厘米=1米
常考题目例如:
(1)1米10厘米=(110)厘米 200厘米=(2)米
(2)弟弟再长高10厘米,就有1米,弟弟有多高?
1米=100厘米 100-10=90(厘米)
4、线段:
⑴线段的特点:
①线段是直的;
②线段有两个端点;
③线段可以量出长度的。
测量方法:
将线段的左端对准刻度尺的"0"刻度,看物体的右端对着刻度尺上的刻度是几,这个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
如果不是从0刻度开始,线段的长度=终点的刻度数-起点的刻度数。
常考题目:
(1)判断线段
给出几张图片,让孩子根据线段的概念判断是否为线段,观察的时候重点观察线是否是直的,是否有两个端点。
两个条件缺一不可。当然这是最简单的题目。
(2)多边形有多少条线段。
三角形有3条边,3条线段;正方形和长方形有4条边,有4条线段。
(3)数线段
根据两个端点只有一条线段,
一条线段上有几个端点,端点数和线段数的关系如下:
在一条线段上有3个端点,就有2+1=3条线段;
在一条线段上有4个端点,就有3+2+1=6条线段;
在一条线段上有5个端点,就有4+3+2+1=10条线段;
在一条线段上有6个端点,就有5+4+3+2+1=15条线段;
在一条线段上有n个端点,就有(n-1)+(n-2)+……+1条线段。
⑵画线段的方法:
先用笔对准尺子的“0”刻度,在它的上面点一个点,再对准要画到的长度的厘米刻度,在它的上面也点一个点,然后把这两个点连起来。
第二单元《100以内加减法》:
一、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
1、相同数位对齐;
2、从个位加起;
3、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
注意:十位上的数相加时,不要遗漏进上来的“1”。
二、笔算两位数减两位数
1、相同数位对齐;
2、从个位减起;
3、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在个位上加10再减。
注意:十位计算时要先减去退走的1再算。
三、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
1、连加、连减的笔算顺序和连加、连减的口算顺序一样,都是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2、连加计算可以分步计算,也可以写成一个竖式计算,计算方法与两个数相加一样,都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
3、连减运算可以分步计算,也可以写成一个竖式计算,计算方法与两个数相减一样,都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
4、加减混合运算写竖式时可以分步计算,方法与两个数相加一样,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也可以用简便的写法,列成一个竖式,先完成第一步计算,再用第一步的结果加第二个数。
四、解决问题
1、步骤:
①先读题
②列横式,写结果,写单位
③作答。
2、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的应用题用加法;
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的应用题用减法计算。
3、关于提问题的题目,可以这样提问:
①A和B一共是多少(单位)?
②A比B多多少/几(单位)?
③B比A少多少/几(单位)?
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
本节课主要学习角的特点和画法。
1、角的特点(有1个顶点,2条边),是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角的标准。
2、角的大小的比较,通过叠合法的方法进行验证。
角的大小和张口的大小有关,和两边的边长无关。
3、角的画法
从一个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笔直的线,就画成一个角。
画角的时候,要先点一个点。
4、计算一个图形有多少个角(如下图)
其实这种题目有如下的规律:
第一个几何图形有两条线段,那么,角的个数就从比二少一的数开始倒数相加,就是一个角;
第二个几何图形有三条线段,角的个数就从比三少一的数开始倒数相加,
即2+1=3个角;
第三个几何图形有四条线段,角的个数就从比四少一的数开始倒数相加,
即3+2+1=6个角;
第四个几何图形有五条线段,角的个数,就从比五少一的数开始倒数相加,
即4+3+2+1=10个角;
第五个几何图形有六条线段,角的个数就从比六少一的数开始倒数相加,
即5+4+3+2+1=15个角。
依次类推,结果也呈现以上相同变化趋势。这样只要知道所给几何图形有几条线段组成,就可以依据比线段少一的数开始倒数相加的规律算出角的个数了。
5、角的分类
比直角大的角是钝角,比直角小的角是锐角。
三角尺上有一个直角。
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第六单元《表内乘法(二)》重点知识
1、乘法的含义
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连加的和的简便算法。
如:计算:2+2+2=6,
用乘法算就是:2 × 3 = 6 或3 × 2 = 6
2、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1)连加算式改写为乘法算式的方法。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
写乘法算式时,可以先写相同的加数,然后写乘号,再写相同加数的个数,最后写等号与连加的和;也可以先写相同加数的个数,然后写乘号,再写相同加数,最后写等号与连加的和。
如:2+2++2=6,改写成乘法算式是
读作:3乘2等于6。
(2)乘法算式的读法。读乘法算式时,要按照算式顺序来读。
如:6×3=18读作:“6乘3等于18”。
3、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及实际表示的意义
在乘法算式里,乘号前面的数和乘号后面的数都叫做“乘数”;等号后面的得数叫做“积”。
4、乘法算式所表示的意义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单。一道乘法算式表示的就是几个相同加数连加的和。如: 4×5表示5个4相加或4个5相加。
5、加法写成乘法时,加法的和与乘法的积相同。
6、乘法算式中,两个乘数交换位置,积不变。
7、算式各部分名称及计算公式。
乘数×乘数=积
8、在9的乘法口诀里,几乘9或9乘几,都可看作几十减几,其中“几”是指相同的数。
如:1×9=10-1 9×5=50-5
9、“几和几相加”与“几个几相加”有区别
求几和几相加,用几加几;
如:求4和3相加是多少? 用加法(4+3=7)
求几个几相加,用几乘几 。
如:求4个3相加是多少?(3+3+3+3=12或3×4=12或4×3=12)
补充:几和几相乘,求积? 用 几×几.
如:2和4相乘 用2×4=8
2个乘数都是几,求积 ?用 几×几。
如:2个8相乘 用8×8=64
10、一个乘法算式可以表示两个意义,
如“4×2”既可以表示“4个2相加”,也可以表示“2个4相加”。
“5+5+5”写成乘法算式是(3×5=15)或(5×3=15),
都可以用口诀(三五十五)来计算,表示(3)个(5)相加
3×5=15读作:3乘5等于15.
5×3=15读作:5乘3等于15
11、任何数和0相加都得原数。
1乘任何数还得原数。
0乘任何数还等于0。
第五单元《观察物体(一)》
从不同角度观察同一物体,观察到的物体形状是不同的。
正方体从正面、侧面、上面看,看到的都是正方形。
球从不同方向看,看到的都是圆。
长方体从不同方向看,看到的会是不同大小的长方形。
圆柱从不同方向看可能会看到圆或者长方形。
第七单元《认识时间》
1、钟面上有12个大格,60个小格,分针长,时针短。
2、分针走1小格是1分,分针走1大格是5分,时针走1大格是1时。
3、分针走一圈是60分,也是1时。
时针走1大格=分针走60小格,所以 1时 = 60分。
4、一刻钟是15分,半小时是30分,1小时是60分。
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搭配》
在排列和组合中,要有序思考,不重复、不遗漏。
排列问题(和顺序有关)
组合问题(和顺序无关)
1、用1、2、3组成两位数,个数和十位数字不一样,能组成 6 个两位数。
3×2=6(种)
分别是12、13、21、23、31、32。
2、用4,0,7组成两位数,个数和十位数字不一样,能组成 4 个两位数。
分别是40、47、70、74。
3、3个小朋友排队或者坐成一排,都是有6种坐法。
3×2×1=6(种)
(用1,2,3表示这3个人,可以写成123、132、213、231、312、321)
4、3个人握手,每两个握一次,一共握3次。
2+1=3(种)
4个人就要握6次手。可以用连线法。
3+2+1=6(种)
5、3个数5、7、9,任意选取其中2个求和,得数有3种可能。也可以连线。
2+1=3(种)
分别是5+7=12、5+9=14、7+9=16。
6、衣服和裤子的搭配问题也可以连线。
⑶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解决问题有哪些
1、 大乌龟下了86个蛋,小乌龟比大乌龟少下了9个蛋,小乌龟下了多少个蛋?
2、 人工野鸭岛今年有53只野鸭,去年比今年少18只。去年有多少只?
3、 植物网络全书要32元,小玉想买一本,但还差15元。小玉现在有多少钱?
4、 共有84个大南瓜,李大爷运走了40个,王叔叔运走了26个。还剩多少个?
5、 车上原来有67人,下来了25人,又上去了28人,现在有多少人?
6、 美术小组有14名女生,男生比女生少5人。男生有多少人?美术小组一共有多少人?
7、 二(1)班有36幅画,二(2)班有27幅画。两个班一共有多少幅画?已经贴好了41幅,还剩多少幅没贴好?
8、 运走了18箱橘子,还剩下29箱橘子。一共收了多少箱橘子?还收了43箱柚子,橘子和柚子一共收了多少箱?
9、 一捆电线长100米,一班先用去20米,又用去38米。一共用去了多少米?二班需要40米,剩下的电线够不够?
10、 小明今年13岁,爸爸比小明大28岁,爸爸今年多少岁?妈妈比爸爸小3岁,妈妈今年多少岁?
11、 二(2)班植了48棵树,二(3)班比二(2)班多植9棵。二(3)班植了多少棵树?
12、 小军有50张邮票,小丽的邮票比小军少24张,小丽有多少张邮票?
13、 小龙参加毽球比赛踢了18个。小丽比小龙多踢了15个。小丽踢了多少个?小丽和小龙一共踢了多少个?
14、 台灯52元。小红想买一台,还差16元,小红带了多少钱?
15、 儿童玩具商店元旦搞促销,每件玩具一律优惠8元。
布娃娃:32元 汽车:48元 飞机:55元
(1) 一个布娃娃要多少钱?(2)一辆玩具汽车多少钱?
16、 我们已经做了34朵小红花,还要做16朵小红花,一共要做多少朵小红花?如果再做30朵小黄花,一共要做多少朵小花?
17、 猴子投进了42个球,猩猩比猴子多投进17个。猩猩投进了多少个球?
18、 我已经读了35页,妹妹比我读的少8页。妹妹读了多少页?
19、 一共有15条花金鱼。红金鱼比花金鱼多24条,黑金鱼比花金鱼少6条。(1)红金鱼有多少条?(2)黑金鱼有多少条?
20、 停车场有75辆轿车,上午开走了24辆,下午开走了39辆,现在还有多少辆车?
21、 有18盆黄花,24盆红花。一共有多少盆花?我已经浇了20盆,还有多少盆花没有浇?
22、 我已经烤了26盘蛋糕,还要再烤14盘。一共要烤多少盘蛋糕?再烤8盘小月饼,蛋糕和小月饼一共要烤多少盘?
23、 小明搬了19本书,小亮搬了40本书,两人一共搬了多少本?给二(1)班送去24本,还剩下多少本?
24、 每头大象运2根木头,5头大象一共运多少根木头?
25、 吃饭时每人需要一双筷子,4个人需要多少根筷子?
26、 有4排桌子,每排5张,一共有多少张?
27、 有2排桌子,一排5张,另一排4张,一共有多少张?
28、 二年级举行摄影展览。如果每个班要选出5张照片,6个班一共要选多少张照片?
29、 小明和伙伴们租了两条船,一条坐了4人,另一条坐了6人。一共有多少人?
30、 刘奶奶家养了两种不同的鸡,一种有3只,另一种有6只。还养了3种不同的鸭子,每种有6只。(1)刘奶奶家养了多少只鸡?(2)刘奶奶家养了多少只鸭子?(3)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31、 小林家阳台上的地砖,横着看每行是6块,竖着看每列是4块。一共铺了多少块地砖?
32、 超市里的7号电池有一板装4节的,也有一板装6节的。(1)两种电池各买一板,一共多少节电池?(2)如果买4板6节装的,一共是多少节电池?
33、 每只小猫钓6条鱼,4只小猫能钓多少条鱼?
34、 一套《童话故事》共有8本,每本7元。小亮买一套,需要多少钱?
35、 每件衣服需要3个扣子,我做了6件,需要订多少个扣子?
36、 二(1)班有两盆花,一盆有5朵,一盆有4朵,一共有多少朵?
37、 二(2)班有4盆花,每盆5朵,一共有多少朵?
38、 有3组老鼠,每组3只,一共有多少只老鼠?
39、 有4盆花,每盆有7朵花,一共有几朵花?
40、 妈妈带了40元,买了5盒蛋糕,一盒7元。妈妈花了多少钱?还剩下多少钱?
41、 妈妈给妮妮买了一套新衣服花了96元,上衣是58元,裙子是多少元?
42、 我昨天看了37页,今天比昨天多看了16页,今天看了多少页?两天一共看了多少页?
43、 一张电影票7元,小明有50元,想买6张票,钱够吗?
44、 书包45元,彩笔比书包便宜18元,彩笔要多少钱?
45、 书画展上,王宇有32幅画参展,李晴有19幅画参展。现在已经挂上36幅画,还有多少幅画没有挂上?
46、 我刚刚吹了32个气球,破了5个,又吹了17个,现在有多少个气球?
47、 小鸡要3个星期才能出生,3个星期是多少天?
48、 兔妈妈有6个宝宝,每个宝宝拔4个萝卜,一共要拔多少个萝卜?
49、 在一条小路的两边栽树,一边栽6棵,一边栽5棵,一共栽了多少棵?
50、 在一条小路旁边栽树,一行栽6棵,共栽5行,一共栽了多少棵树?
51、 每个同学分6本书,我们小组5个人,我应该领多少本书呢?
52、 阅览室这个月进新书46本,比上个月多进了17本。上个月进了多少本新书?
53、 小合唱队正在排练新曲目,队员站成两排,一排有6人,一排有5人,一共有多少人?
54、 舞蹈队在排练新节目,队员站成6排,每排5人,一共有多少人?
55、 我要做28朵蓝色的绢花和42朵红色的绢花。一共要做多少朵绢花?已经做好了36朵,还剩多少朵没有做?
56、 每7盆红花摆一行,正好可以摆成8行,一共是多少盆花?
57、 每个书架上有3本书,7个书架上一共有多少本书?
58、 一个书架上有7本书,另一个书架上有3本书,一共有多少本书?
59、 一盒可以装9颗巧克力,50颗巧克力用5个盒子能全部装下吗?
60、 一个羽毛球4元,买7个羽毛球一共需要多少钱?
61、 一个皮球要8元,王阿姨想买6个皮球,她带了50元钱,够吗?
62、 李老师每天画6幅画,一个星期能画多少幅?
63、 在篮球比赛中,明明得了32分,晶晶比明明少得15分,晶晶得了多少分?
64、 小东有45张卡片,送给小红16张后就和小红同样多了,小红原来有多少张卡片?
65、 飞机:8元, 篮球:9元 布娃娃:5元 汽车:6元
(1) 小明想买一个布娃娃和一个篮球,一共用多少钱?
(2) 小虎买了4个飞机,一共需要多少钱?
(3) 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并解答?
66、洋娃娃:15元 飞机:40元 汽车:32元
南南有50元,可以买哪两样玩具?
67、动物园的老虎比猴子少25只,动物园里有多少只老虎?
68、一张桌子有6张椅子,8张桌子要配多少把椅子?
69、二(1)班有25个男生,26个女生,这个学期转走了4个男生,二(1)班现在有多少个同学?
70、一件上衣要用5粒扣子,6件上衣要用多少粒扣子?
71、小明有四盒珠子,每盒有6颗,一共有多少颗珠子?
72、小红有两盒珠子,一盒有6颗。一盒有4颗,一共有多少颗珠子?
73、为迎接国庆画展,小杰、小平、小明、小林、小红每人画了5张画,他们一共画了多少张画?
74、男孩踢了33个毽球,女孩踢了38个,两个人一共踢了多少个?女孩比男孩多踢了多少个?
75、二(1)班有22名女生,28名男生,二(1)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二(2)班有46名学生,比二(1)班少多少名?
76、水果店有70箱苹果,卖出47箱,又运回28箱,水果现在有苹果多少箱?
77、每只青蛙吃6只害虫,4只青蛙能吃多少只害虫?
78、一个书要34元,小小想买1本,但还差16元。小小已经攒了多少钱?
79、小明每天睡9小时,一周共睡多少小时?
80、一支菊花3元,买8枝菊花,一共需要多少钱?
81、每条船坐3人,6条船一共坐多少人?
82、1号车有34人,2号车比1号车多6人。2号人有多少人?两辆车一共有多少人?
83、小亮、小明、小强3位同学去植树。每人要植5棵树。现在他们各植了3棵树。每人还要植几棵树?3人一共还要植几棵树?
84、小杰今年12岁,爷爷比小杰大58岁,爷爷今年多少岁?奶奶比爷爷小4岁,奶奶今年多少岁?
85、小乐有100元钱,买书先用去30元,又用去17元。一共用去多少元?买篮球需要50元,剩下的钱够不够?
86、二(1)图书角原有75本书,借出46本,又还回14本。图书角现在还有多少本书?
87、妈妈今年40岁,女儿今年14岁。15岁以后女儿比妈妈小多少岁?
88、小丽每天看8页《奇妙的海洋》,7天就看完整本书。这本书有多少页?
89、一双溜冰鞋要72元,小玲要买一双,还差25元钱,你猜小玲有多少钱?
90、李叔叔上午做了42串羊肉串,下午做了38串,共卖出去56串。剩下多少串?
⑷ 怎么总结二年级数学数学上册学过的东西
第一单元
1. 100厘米=1米或者1米=100厘米。
2.线段是直的,有两个端点,可以测量其长度。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3.射线是直的,有一个端点,不可以测量其长度。
4.直线是直的,没有端点,不可以测量其长度。
5.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物体的一端对准刻度尺的“0”刻度,再看另一端对准几就读多少,在量的过程中,刻度尺要放平并对齐物体。
6.读物体的长度的方法:用数字较大的一端减去数字较小的一端。
7.画线段的方法:右手拿着铅笔,把笔尖从“0”刻度开始画,左手按着尺子不动,笔尖沿着尺子的边一直画,画到所要画的长度所对应的刻度,并标上两个端点。
第二单元
1.笔算两位数加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一。
2.笔算两位数减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一。
第三单元
1.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2.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与两边叉开的程度有关,叉开的越大,角就越大。
3.角的两条边是两条射线。
⑸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来上新了,2021年秋季人教版:
一、指导思想
以中央关于教育改革指示精神以及新《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为指导,使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通过有效的措施,激发学生兴趣,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鼓励学生合作交流,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得到必要的数学思维训练,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
为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特制订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二、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所任教的二(1)班共有学生42人。大部分孩子的学习态度端正,具备了一定的数学能力,养成了较好的学习习惯,掌握了有效的学习方法,上课时能积极思考、提出并解决一些问题。但由于各种原因,部分学生的数学基础较差、学习习惯没有养成,在分析问题能力、灵活性解决问题等方面也有所欠缺。
针对以上情况,本学期我将采用分层激励机制,让不同的学生达到不同的目标要求。这学期的重点是,抓好孩子们的学习习惯及数学思维的培养。同时,努力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及时监督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及情况,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争取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比较明显的进步。
三、教材分析
(一)教材结构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材根据二年级学生的特点,在“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量与计量”“综合与实践”四个方面的内容上进行了合理搭配,依次安排了以下一些内容:长度单位,100以内的加减法(二),角的初步认识,表内乘法(一),观察物体(一),表内乘法(二),数学实践活动“量一量,比一比”,认识时间,数学广角(搭配一)等。
(二)主要内容分析
1.数与代数方面
本册教材在“数与代数”方面安排了“100以内的加减法(二)”“表内乘法(一)”“表内乘法(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是在孩子们学过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基础上,理解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算理。表内乘法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也是今后学习表内除法和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其中,“表内乘法(一)”是2—6的乘法口诀,“表内乘法(二)”是在此基础上继续学习7、8、9的乘法口诀。这部分内容的关键是,要联系生活实际,加强直观操作,让学生正确建立乘法的含义,采用多种形式的练习,使学生熟记乘法口诀。
2.空间与图形方面
本册教材在“图形与几何”方面安排了“角的初步认识”和“观察物体(一)”两部分内容。其中,“角的初步认识”是在学生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使学生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让学生通过多种活动认识角和直角,在折一折、比一比、画一画等动手操作活动中,加强对角和直角的认识。“观察物体(一)”包括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轴对称、镜面对称,这些内容都是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必要基础,指导学生观察物体、建立空间观念。
3.统计与概率方面
本册教材在“统计与概率”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搭配(一)”,包括排列组合和简单逻辑推理。排列组合是学习概率统计知识的基础,蕴含了排列组合、简单推理等数学思想方法。通过这部分内容,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4.量与计量方面
本册教材在“量与计量”方面安排了“长度单位”和“认识时间”。这部分内容和生活息息相关,通过生活中的量化发展“定量”思维,让孩子们更能够发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长度单位”是在学过“比长短”,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来学会一些长度计量知识,了解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和它们之间的进率,并初步认识线段、学习量、画线段的方法。“认识时间”是在一年级上册学习了“认识钟表”的基础上,认识时间单位时、分,分,初步体验时、分的实际意义,知道1时=60分,感受时间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养成遵守和珍惜时间的良好习
5.综合与实践方面
在“综合与实践”方面,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安排了“量一量,比一比”。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经历实际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认识身边事物的长度,长度观念,提升对量的实际意义的理解。在比较修正测量结果的过程中,体会测量的本质,培养估测的能力,从而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体验数学活动带来的乐趣。
……
更多详细内容word打印版,请见网络文库:2021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含教学进度表)
码字不易,如有帮助请采纳。
⑹ 二年级上册的数学题都是什么样子的
二年级上册的数学题都是填空题、选择题、计算题、画图题、解答题、附加题。
填空题:主要是看数学概念掌握程度;
选择题:三个选项选一个,主要看数学计算和概念;
计算题:二年级上册是学连加法、连减法、连加减法、乘法和除法。
画图题:厘米和米的用尺子画线段;
解答题:文字关键词解决数学问题,先计算,后答;
附加题:看学生们的数学思考能力。
拓展:
数学题是透过抽象化和逻辑推理的使用,由计数、计算、量度和对物体形状及运动的观察中产生的。
⑺ 二年级上册数学书内容有哪些
二年级上册数学书内容:
一、长度单位:
1、统一长度单位。
用人的身体一部分作为测最长度的单位有什么缺点因为人与人之间身体高矮不同,作、脚、两臂有长有短,测量出来的物体长度很不准确!后来人们就规定了一定的长度作为长度单位使用匣米、米等都是统一的长度单位。
2、认识厘米用厘米量。
在测盆较短的物体时通常用厘米作单位,估计一厘米的长度:食指宽、田字格宽、图钉的长等等。
3、认识米用米量。
米可以用m表示。
4、认识线段。
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1、加法:
100以内的数的加法(不进位)、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两位数加两位数(练习课)。
2、减法:
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两位数减两位数(练习课)、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
3、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和连加、连减、加减混合。
三、角的初步认识:
1、角的初步认识。
2、直角的初步认识。
3、锐角和钝角。
四、2~6表内乘法:
1、乘法的初步认识。
2、2~6的乘法口诀。
五、观察物体:
观察物体、观察立体图形。
六、7~9表内乘法:
7~9的乘法口诀。
七、认识时间:
认识时间。
八、数学广角——搭配:
排列、组合。
⑻ 哪些是二年级上册数学解决问题的题目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解决问题复习
1、学校美术组有25人,唱歌组比美术组多17人。两个组一共有多少人?
2、聪聪今年9岁,妈妈的年龄是聪聪的4倍。奶奶今年75岁,奶奶比妈妈大多少岁?
3、学校买了12个足球,买的排球比足球少3个,买的乒乓球是排球的5倍,买乒乓球多少个?
4、一块布60米,每次剪5米,剪了9次,还剩多少米?
5、弟弟今年9岁,哥哥15岁,爸爸的年龄比弟弟的4倍多3岁,爸爸多少岁?
6、 商店有7盒钢笔,每盒8只,卖了28只,还剩多少只钢笔?
7、每个房间住4人,26人,至少需要住多少个房间?
8、小明看一本故事书,第一天比第二天少看6本,第二天看了30本,第一天看了多少本?
9、小芳借了一本70页的书,借期是一周,她计划每天看9页,她能按期看完吗?
10、32个同学去划船,每条小船限乘6人,至少要租多少条小船?
11、杨树5棵,柳树的棵数是杨树的3倍,松树的棵树比柳树多20棵。松树多少棵?
12、学校大扫除,三年级有8个同学扫地,擦桌子的是扫地的2倍,擦玻璃的比擦桌子的少3个。有多少同学擦玻璃?
13、燕子可以活9年,喜鹊的寿命是燕子的3倍。喜鹊的寿命比燕子长多少年?
14、 小学学生参加绿化活动。三年级同学种树3棵,五年级种的棵数是三年级的4倍。五年级比三年级多种多少棵?
15、工人每天做3件衣服,工人一个星期共做多少件?
16、桌上有5盒酒杯,每盒装3只,一共有多少只酒杯?
17、每件衣服5颗纽扣,5件衣服共多少颗纽扣呢?
18、江江踢了52下毽子,明明踢得比江江少17下,明明和江江一共踢了多少下?
19、方方今年9岁,东东妈妈的年龄正好是方方的4倍,东东的妈妈今年几岁了?
20、动物园的门票一张是5元。
(1)买5张票一共要多少钱呢?
(2)小明有35元,买6张票够吗?
28、一本故事书30页,吉祥每天看5页,几天可以看完?
如果6天看完,每天看几页?
30、一个乒乓球2元,4个羽毛球12元,哪种球比较便宜?便宜多少元?
31、乌龟和蜗牛在一段24米长的跑道上进行爬行比赛,乌龟每分钟爬6米,蜗牛每分钟爬3米。
(1)小乌龟需要多少时间?
(2)蜗牛需要多少时间?
(3)冠军是谁?
32、三个小队一共捉了42条虫子,第一队捉了18条,第二队捉了16条。第三小队捉了多少条虫子?
33、花丛中有蜻蜓和蝴蝶共35只,飞走了6只,又飞来了12只。现在花丛中蜻蜓和蝴蝶有多少只?
36、二(1)班有40人。体育课时平均站成5行,每行站几人?
如果平均占8行,每行站几人?
37、停车场有卡车35辆,有轿车24辆。开走了17辆,现在有多少辆车?
38、小明做了18面绿旗,又做了32面红旗。送给幼儿园14面,小明现在还有多少面?
39、二(2)班有51人,跳绳的有25人,拍皮球的有8人。其余的踢球,踢球的有多少人?
40、果园里有73棵树,苹果树有26棵,杏树有38棵。其余的是桃树,桃树有多少棵?
41、动物园里有8只黑鸽子,白鸽子的只数是黑鸽子的3倍。动物园里一共有多少只鸽子?
42、一瓶药,如果每天吃3次,每次2片,可以吃6天,这瓶药有多少片?
43、校园里有柳树12棵,有杨树4行,每行有6棵,请问校园里共有多少棵树?
44、小明种了5行萝卜,每行9个。送给邻居15个,还剩多少个?
45、小明最爱吃的一种钙片,一瓶装有48片,按规定每天两次,每次三片,这瓶该片能吃几天?
46、会议室里,单人椅有30把,双人椅有8把,一共能坐多少人?
47、食堂运来3车大米,每车8袋,吃掉18袋后,还剩多少袋?
48、一包饼干25块,平均分给3人,每人分几块?还剩下几块?
49、8条小船,每条小船限乘4个人, 1条大船限乘6个人,这些船能做多少个人?
50、
小学二年级上册数学解决问题复习(二)
(列出算式,并写出单位名称和“答”)
1、有18个扣子,每件衣服钉5个扣子,能钉几件衣服,还剩几个?
2、30个同学跳舞,排成4行,每行有几个同学,还剩几个?
3、有37米布,每5米做成一个被单,能做几条被单,还剩几米?
4、有18颗树,种了3行,平均每行种几棵树?
5、有38只鸟,7个笼子,平均每个笼子放几只鸟,还剩几只?
6、老师带来58元钱去买花,每束花6元,能买几束?还剩几元钱?
7、一盒巧克力有45块,分给8个小孩,每人几块?还剩几块?
8、35个男生丢沙包,每5个人一组,能分几组?
9、一共有26个球,每人抱3个球,至少几人能抱完?
10、有31条小船,每条小船能坐4人,一共需要几条船?
11、有34元钱,每支钢笔5元,能买几支钢笔?还剩几元?
12、有30个羽毛球,每6个放一盒,可以放几盒?
13、小明和同学共15人准备打的回家,每辆车能坐4人,需要几辆车?
14、 3月份有31天,这个月有几个星期?余几天?(提示:一个星期7天)
15、50颗糖,平均放在8个盒子里,剩下的放纸袋里,纸袋里有多少颗糖?
16、50本图书,每个班分6本,可以分几个班?还剩几本?
17、学校食堂买来81棵大白菜,每筐装9棵,可以装几筐?
18、每6个蛋糕装一盒,21个蛋糕能装几盒?还余几个?
19、一张纸可以剪7个五角星,剪58颗需要几张纸?
20、8个皮球装一盒,42个皮球至少要装多少盒?
21、小胖有18个蛋糕,平均装在4个盘子里,每盘装几个?还剩多少个?
22、小玲有5元钱,他想买6角一张的邮票,可以买几张?还多几角?
23、绿化带中有9棵柳树,松树的棵树是柳树的3倍,绿化带中松树几棵?
24、学校买了6本科技书和36本故事书,故事书的本数是科技书的几倍?
25、妈妈买来26米花布,每3米做一件连衣裙,最多做几件连衣裙?
26、45个水饺,一个碗能盛8个水饺,需要几个碗?
27、薯片每包5元,牛奶每盒3元、饼干每包6元。
(1)小红买了3包牛奶一共用去多少元?
(2)小明有20元钱买一种东西正好用完,他可以买什么,买几包?
(3)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28、书店第一天卖出6箱书,第二天卖出18箱书,
(1)两天共卖出几箱?
(2)第二天卖的箱数是第一天的几倍?
29、 数学课上小朋友做游戏,每3人一组,分了8组,
(1)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
(2)如果分成4组,每组有几人?
30、有52个苹果,9个人平均分,
(1)每人能分到多少个?还剩下多少个?
(2)要想每人分到6个,还需要多少个苹果?
31、小胖和5个同学做了30朵红花,12朵兰花。
(1)一共做了几多花?
(2)平均每人做几朵花?
32、小丁丁和小胖去书店买书,小丁丁买了6本书,小胖买了4本书,每本书7元,他们一共用去多少元?
33、一堆苹果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每人分4个,还剩2个,一共有几个苹果?
34、红红买了6本书,每本8元,她给了售货员阿姨50元,应找回几元?
35、妈妈买来12只苹果和15只梨,如果要把它们全部装在袋子里,每只袋子只能装4只水果,至少需要几只袋子?
36、一根绳子长19米,剪8米做一根长跳绳,剩下的每2米做一根短跳绳,可以做多少根短跳绳?还剩多少米?
37、一种贴画,每张5元。琳琳原来有10张,花40元又买了一些,她现在有几张贴画?
38、买3个大气球花了12元钱,买一个小气球花了2元,一个大气球比一个小气球贵多少元?
39、妈妈买了20支铅笔,5支装一盒。小红拿走2盒,还剩几盒?
选做题:
1、一包饼干,不到30块,平均分给7个小朋友,正好分完。这包饼干最多有多少块?
2、找规律填数。
(1)1、2、5、10、17、( )、( )、( )。
(2)1、2、3、5、8、( )、( )、( )。
⑼ 二年级数学搭配问题解题技巧是什么
二年级数学搭配问题解题技巧是:做这类搭配题,要找到规律。
比如:0、5、8来搭配两位数,可以教给孩子,先固定一个数在十位,再搭配其它两个数在个位。这道题当中,比较有意思的是,0不能放在十位,所以,就只能把5放在十位,组成两个数50和58;再把8放在十位,组成80和85两个数。最后,答案是四个数:50、58、80、85。
注意事项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探究的是“搭配问题”,这部分的内容非常重要。二年级学习的简单的排列与组合不仅应用广泛,还对后面学习概率统计知识奠定了基础,同时是锻炼同学们抽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良好素材。
这里有个学习难点,那就是怎样排列可以不重复、不遗漏。这需要同学们仔细观察,手脑并用,多做练习题,在实际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验证解题思路,积累解题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