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估算的方法小学三年级
1、去尾法
即把每个数的尾数去掉,取整十或整百数进行计算。
2、进一法
即在每个数的最高位上加1,取整十整百数进行计算。
3、四舍五入法
即尾数小于或等于4的舍去,等于或大于5的便入进去,取整十或整百数进行计算。
4、凑十法
即把相关的数凑起来接近10的先相加。
5、部分求整体
即把一个大的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根据部分数求出整体数。
6、以某一标准进行实际估计
即利用已学过和掌握的计数单位、计量单位等方面的知识对现实生活中的现象进行估计。
Ⅱ 三年级数学估一估题怎么做
1、估算方法:
2、四舍五入:0,1,2,3,4,均不进位,5,6,7,8,9,进位。
3、进一法:进一法是去掉多余部分的数字后,在保留部分的最后一个数字上加这样得到的近似值为过剩近似值(即比准确值大)。
4、例如,一条麻袋能装小麦200斤,现有880斤小麦,需要几条麻袋才能装完?用880除以200,商为4,余数为80,即使用4条麻袋不可能装完,因此必须采用进一法用5条麻袋才能装完。
5、去尾法:去尾法是去掉数字的小数部分,取其整数部分的常用的数学取值方法,其取的值为近似值(即比准确值小),这种方法常常被用在生活之中。
6、数量单位估计法:用实际生活中的物体去感知数量单位,实际体验数据的大小多少。
7、(2)数学作业估算怎么算扩展阅读:
8、相关例题:
9、一套车票和门票 49 元,四年级一共需要 104 套票,需要准备多少钱呢?
方法一:49×104≈5000(元) 50*100
方法二:49×104≈5500(元) 50 *110
方法三:49×104≈5250(元) 50 *105
10、第一种估算方法,因为把 49 看成是 50,把 104 看成 100,50×100 等于5000,计算很方便。
11、第二种估算方法,因为把 49 看成是 50,把 104 看成 110两个数都看大了,这样估算出来的结果 50×110 等于 5500,肯定大于 49×104 的结果,还有多余的一点钱,可以防止有什么意外发生。
12、第三种估算方法,因为把 49 看成是 50,把 104 看成 105,两个数都看大了一点点,这样估算出来的结果 50×105 等于 5250,与准确值很接近。
Ⅲ 估算是什么怎样估算
一、什么是估算、怎么进行估算?
什么是估算?所谓的估算就是大致推算。估算有三种情况:一是推算最大值,二是推算最小值,三是推算大约多少。怎么估算呢?估算都要先对参加计算的数值取其近似值,把一个比较复杂的计算变成可以口算的简单计算,得到一个近似值,如:估算32×58,最大值:都按比原来大的整十数算,最大是40×60=2400;最小值:都按比原来小的整十数算,最小是30×50=1500;约等于多少:用“四舍五入法”取接近的数算,大约在30×60=1800左右。
二、估算比精确计算容易算吗?
有人认为:估算都是把复杂的计算变成可以口算的简单计算,所以估算比笔算容易得多。估算真的比精确计算容易吗?我们不妨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分析:
⑴思维过程:所有的笔算都有其复杂的算理,学生学习笔算时都是先进行复杂的思维分析、逻辑推理,然后对计算过程进行比较、分析、归纳得出计算的法则,计算过程中的复杂的思维活动就是计算的算理,是计算的依据,而计算法则是简约了复杂的思维活动的按一定程序演算的程式化的操作方法,所以在笔算过程中不再思考每步计算的道理,这样大大降低了思维难度、减轻了思维强度,只要进行一定量的训练就能达到正确、迅速计算的水平,所以在笔算过程中没有复杂的思维活动。而估算就不同了,所有的思维过程都不可简约,必须一步一步地思考和推理,如:估算32×58,先思考:32接近几十、记忆30,再思考:58接近几十、再记忆60,接着提取第一个记忆信息30,再思考:3×6=18、30和60末尾一共有2个0、所以在18后面添2个0得1800,由于30比32小、60比58大,所以1800不是最大值也不是最小值,得数应当在1800左右。从思维强度看估算要经历多次思考、多次记忆、提取信息、计算、比较、判断等一系列的思维活动,所以估算要比笔算的思维难度大。
⑵工作记忆:工作记忆属短时记忆,是一短暂时刻的知觉。心理学研究表明:成人的工作记忆只能记住大约5~9个独立的信息单位,儿童的工作记忆的信息量更少。由于用竖式计算是每算一步就写一个数字,头脑里只要记住“进几”、“是否退1”和“几十几加几”,工作记忆的信息一般只有一、两个,所以在计算过程中工作记忆的信息量很少。但是估算就不一样了:先要思考每个数的近似数是多少、记忆近似数,取提记忆里的相关信息,再计算,因此头脑里记忆的信息量要比竖式计算多得多,甚至会超出小学生的记忆能力,所以估算要比笔算难度大。
Ⅳ 小学数学里估算有什么方法有哪些
小学数学怎么样学?随着小学数学教材的不断更新,内容不再是简单的加减乘除算数题,而是将许多的生活中运算加到小学的知识中,这样一来也在不同程度上使小学数学的成绩加大了难度.那小学数学怎么样学才有效?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怎样掌握方法才能学好小学数学?
以上九点是有关小学数学怎么样学才有效,提出相关的方法.希望能给你带来借鉴和参考的价值,重要的是让孩子通过正确的方法提高成绩.
Ⅳ 小学数学中的估算是怎么做的
小学估算一般遵循四舍五入原则。
举例说明如下:
150+317,估算的过程是把150看成200,另外的317看成300,计算可得:150+317的估算结果为500。
再例如:700+651,700可以估算为1000,651可以估算为700,计算可得:700+651=1700。
(5)数学作业估算怎么算扩展阅读:
四舍五入法与其他方法本质相同。但特殊之处在于,采用四舍五入,能使被保留部分的与实际值差值不超过最后一位数量级的二分之一:假如0~9等概率出现的话,对大量的被保留数据,这种保留法的误差总和是最小的。这也是我们使用这种方法为基本保留法的原因。
教师要重视估算,并把估算意识的培养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为了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作为教师的我们首先要重视估算教学,将估算意识的培养作为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
在教学设计时,首先要考虑教学目标,如果把目标定位在做一些机械的训练,可能就会给学生形成一种错误的定势。我们要把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近似意识,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来实施。
数学虽然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小学生每天会接触到数学,但由于受以往数学精确性、严谨性的影响,教师一直很重视学生笔算的正确率和熟练度,学生主动估算的意识极为薄弱。新课程根据这一现状,在各个学段增设了不同层次的估算内容。
Ⅵ 三年级数学估算的技巧
估算的方法就是大约多少 例如:5.1+9.3约等于多少?(估算)14.4,可以约等于14201+302约等于多少?503约等于500 填答案之接写就行了,例如上面约等于500,直接.
1、去尾法 即把每个数的尾数去掉,取整十或整百数进行计算。例如:东方旅行社“. 采用估算则为42*1,8≈4*2=8(元)4、凑十法 平把相关的教凑起接近10的先相加。例.
先算出总人书,再用总人数除以3,最后用得出来的数和1比较
估算的方法求835一230≈600.计算方法:835可以近似看做830,因为是估算,近似方法要为了计算简便而来。830-230=600.所以答案是600.
分两个方面。第一,单纯从估算本身来说,四舍时是估小,五入时是估大;第二,从实际应用解决问题来说,遇到只能小不能大的情形,就估小。比如说,用布料加工衣服.
估算的方法小学三年级490乘以4约等于(2000)490可以看做(500)。490*4≈500÷4=2000
Ⅶ 小学三年级数学加减法估算题应该怎么估
估算分以下三种情况:
一是推算最大值。
二是推算最小值。
小学三年级加减法估算方法大于5就估大,小于5就估小。也可以理解为四舍五入:0,1,2,3,4,均不进位;5,6,7,8,9,进位。
例如:小明妈妈去商场买醋与酱油,醋的价格是17元,酱油的价格是12元,估算一下,小明妈妈需要带多少钱?这个就应该这样估算,17≈20,12≈10,20+10=30(元)。
答:小明妈妈需要带30元钱。
减法简介:
减法是一种数学运算,表示从集合中移除对象的操作。它的符号是负号(−)。例如,在右边的图片,有5−2 苹果,5苹果,2个被带走,就剩下了3个苹果。因此5−2 = 3。减法表示用不同的对象(包括负数、分数、无理数、向量、小数、函数和矩阵)去除或减少物理和抽象的量。
减法遵循几个重要的模式。它是反交换的,意味着改变顺序改变了答案的符号。它不具有结合性,也就是说,当一个减数超过两个数字时,减法的顺序是重要的。
减法0不改变一个数字。减法也遵循与加法和乘法等相关运算的可预测规则。所有这些规则都可以被证明,从整数的减法开始,并通过真实的数字和其他东西来概括。继续这些模式的一般二元运算在抽象代数中学习。
Ⅷ 数学估算法有几种方法
1、去尾法。即把每个数的尾数去掉,取整十或整百数进行计算。东方旅行社“十一”期间组织了几个旅游团,情况是:丽江524人,黄山208人,长城602人,九寨沟310人,峨眉山219人,估计该旅行社“十一”
期间共接待多少人。把尾数去掉,取整百数相加,得到524+208+602+310+219≈500+200+600+300+20=1800(人)。
2、进一法。即在每个数的最高位上加1,取整十整百数进行计算。如:28+15+7+24≈30+20+10+30=90。
3、四舍五入法。即尾数小于或等于4的舍去,等于或大于5的便入进去,取整十或整百数进行计算。如,“苹果每千克4。20元,1。8千克苹果应付多少元”?采用估算则为4。2×1。8≈4×2=8(元)。
4、凑十法。即把相关的数凑起来接近10的先相加。如17+8+12+24=(17+12)+(8+24)≈30+30=60。
例 :一套车票和门票 49 元,四年级一共需要 104 套票,需要准备多少钱呢?
方法一:49×104≈5000(元) 50*100
方法二:49×104≈4500(元) 45 *100
方法三:49×104≈5500(元) 50 *110
方法四:49×104≈5250(元) 50 *105 ……
第一种估算方法,因为把 49 看成是 50,把 104 看成 100,50×100 等于5000,计算很方便.
第三种估算方法,因为把 49 看成是 50,把 104 看成 110,两个数都看大了,这样估算出来的结果 50×110 等于 5500,肯定大于 49×104 的结果,还有多余的一点钱,可以防止有什么意外发生.
第四种估算方法,因为把 49 看成是 50,把 104 看成 105,两个数都看大了一点点,这样估算出来的结果 50×105 等于 5250,与准确值很接近。我认为第二种方法不好, ,因为把 49 看成是 45,把 104 看成 100,两个数都看小了,这样估算出来的结果 45×100 等于 4500,如果带 4500 元钱肯定不够。
Ⅸ 小学数学作业本三年级下这道题怎么解答 我算出是约等于5小时
你估算的5小够准确哦,而且只是行驶的时间时,不是这个题目要求的东西
这道题你要先算出火车一共行驶了多少个小时,然后用AB两地的距离除以行驶时间,就可以得出每个小时的行驶距离了。
行驶时间=4小时50分≈4.83小时
每小时行驶千米数(速度)=600÷4.8=125千米/小时
答:火车平均每小时行驶125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