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学数学面试试讲怎么准备,教材全看吗
小学数学教师面试需要从个人形象、声音、心理、板书文字四方面进行准备。
1.形象准备
着装要郑重一点,但不必为此改变你日常生活中一贯的形象,脸部的化妆要淡而自然,服饰和装扮要与你的气质以及教师职业相协调,一切修饰要船过水无痕。
2.心理准备
自信,是个人对自己所作各种准备的感性评估,是超常发挥的必要条件,会自然而然的淹没你在考试过程中的失误。
3.声音准备
声音是可以发挥的重要方面,首先要让考官听见你的声音,听懂你的语言,在你备好课之后,将你的语言梳理顺畅,试讲时大声、清楚地表达,其次,让你的声音抑扬顿挫,吸引考官注意。
4.文字准备
板书是让考官最后给你加分的有力工具。板书的字迹要工整,不可潦草,这是最基本的要求,板书的设计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事先要对自己的板书有一个全面的设计,按照一定的逻辑安排文字的位置,将文字与其他的形式相结合,有设计感的板书会让人眼前一亮,会让你的课有一个精彩的结尾。
(1)小学数学试讲备课纸怎么写扩展阅读:
小学数学教师面试的基本流程:
1.抽题
按考点安排,登录面试测评系统,计算机从题库中随机抽取试题,考生确认后,计算机打印试题清单。
2.备课
考生持试题清单、备课纸,进入备课室,撰写教案,准备时间为20分钟。
3.回答规定问题
考生由工作人员引导进入指定面试室,考官从试题库中随机抽取2道规定问题,要求考生回答。
4.试讲
考生按照准备的教案进行试讲。
5.答辩
考官围绕考生试讲内容进行提问,考生答辩。
6.评分
考官依据评分标准对考生面试表现进行综合评分,通过面试测评系统提交评分,小组评分情况应抄录于《面试评分表》,经主考官签字确认备查。
2. 小学数学试讲怎么写稿
教案是每一个将来要当老师的朋友们都必须要会写的,各个科目的教案,大家都必须要会写的,数学教案可能是大家认为比较难写的,下面看看教师资格考试初中数学教案怎么写吧。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三角形中位线的概念、性质,会利用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解决有关问题。
2、经历探索三角形中位线性质的过程,让学生实现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
3、通过对问题的探索研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思维的灵活性。
4、培养学生大胆猜想、合理论证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探索并运用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
教学难点:运用转化思想解决有关问题。
教学方法:创设情境——建立数学模型——应用——拓展提高
教学过程:
情境创设:测量不可达两点距离。
探索活动:
活动一:剪纸拼图。
操作:怎样将一张三角形纸片剪成两部分,使分成的两部分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观察、猜想: 四边形BCFD是什么四边形。
探索: 如何说明四边形BCFD是平行四边形?
活动二:探索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
应用
练习及解决情境问题。
例题教学
操作——猜想——验证
拓展:数学实验室
小结:布置作业。
3. 教师资格证面试备课纸写点什么
2020下半年泰安教师资格面试教案怎么写?
教案撰写是面试流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面试的第一块内容。在有些考场上的考官会收上教案,边看教案边听试讲,所以教案还不得不写并且不能写得太差。因为一般来讲教案写得好不会加分,但是写得太差会降低考官的印象,从而降低面试分。下面是教师资格面试中教案撰写策略。
1、教案组成
一篇完整的教案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部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五块部分。当然有的教材里还有教具、课前准备等等,这些也是可以的。但是鉴于面试备课时间只有20分钟,而教具在试讲过程中是可以呈现出来的,所以建议大家保留五部分内容就已经足够了。
其中教学目标又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块。教学重点包括教学的重点和教学难点,有时重难点可以是一个知识点。
教学过程是教案的主体也是最重要的部分,一般包括“四部曲”,分别是导入、新授、巩固、小结作业。
板书设计是试讲知识点的总体呈现。教学反思一般只需要写上这四个字就可以,因为具体的反思内容需要等到教学结束以后才能写。
4. 小学教师资格证面试备课环节怎么写
在进入备课室后,每个人都会拿到自己试讲篇目的备课纸。拿到备课纸后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试题剖析,进行试题剖析的时候一定要带着试题要求来分析试题内容,这样有利于我们更准确的抓住教学重点、难点,进而能够在备课过程中有针对性的抓住重点,有效的难点。
具体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把握:
1.抓住试题题目、构思导入、开篇点题、结课扣题。
2.利用基本要求初步明确目标。
3.分析试题内容,进一步确定目标重难点知识逻辑,决定教学程序利用题本素材丰富教学。
剖析试题结束后要做的事情就是写教案,撰写教案是教师资格面试环节中相当重要的一件事,教案写的如何对试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案写作方法:
1、要明确教案的结构构造。在高度紧张的环境中我们跟要保证头脑清楚、思路清晰,切莫做一只无头的苍蝇。
2、教案编写要简单明了。写教案是让我们写出一份能够体现完整教学环节、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活动的设置的简案即可。
3、合理分配编写教案时间,教师资格面试中备课时间为20分钟,其中写教案的时间最多不能超过15分钟,剩下的5分钟要捋清思路,为试讲做准备。
4、写教案目的是为试讲服务,我们不需太过在意教案书写的完美与否,只要大体过得去,自己看的清,能帮助捋顺授课思路即可。
5. 教师资格证面试小学数学试讲稿怎么写
开场白:同学们开始上课,请坐。
1.导入(生活实例导入,多媒体导入,图片导入,复习导入,影音导入)
示例:同学们,我们开始上课,上课之前我们思考一个问题(本节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影射),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生活实例导入)
2.自主探究
(1)基本认识
根据一些示例(图片,模型,数字等)来讲解初步认识下需要掌握的知识。
(2)升华知识
这个部分可以通过设计一些简单的小游戏和分组讨论来加深对事物的特性或者分类的认识,是试讲里面的升华部分。
(3)练习巩固
根据刚才学习的内容,练习两个题目(这个练习题目如果试题清单上有,可以选择试题清单上的,如果没有需要自己设计题目,设计的题目要有针对性,并且在这个环节要设错),第一个师生一起来做;第二个学生自己练习,直接说答案?(对回答错误的学生要有评价)
3.总结
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今天讲的内容,老师提问,学生回答(这里可以单独找学生回答,也可以齐声回答)
4.作业
同学们,我们今天的作业是……(思考题/课后习题/预习作业)
计算类
开场白:同学们开始上课,请坐。
1.导入(生活实例导入,多媒体导入,图片导入,复习导入,影音导入)
示例:同学们,我们开始上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这节课我们接着来学习一下……(复习导入)。
2. 自主探究
(1)基本计算法则
根据例题对基本的计算法则进行讲解。
知识点一般都是学习计算方法,通过例题进行今天重点内容的讲解,注意逻辑顺序(强调计算过程着重注意的地方)
(2)升华知识
这个部分可以设计游戏/小组讨论。
这个部分对学习知识进行拓展,总结出规律,在这里要引导学生跟着自己的思路,最好能引出一些容易记忆和便于掌握的方法。
(3)练习巩固
根据刚才学习的内容,练习两个题目(这个练习题目如果试题清单上有,可以选择试题清单上的,如果没有需要自己设计题目,设计的题目要有针对性,并且在这个环节要设错),第一个师生一起来做;第二个学生自己练习,直接说答案(对回答错误的学生要有评价)
3. 总结
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今天讲的内容,老师提问,学生回答(这里可以单独找学生回答,也可以齐声回答)
4. 作业
同学们,我们今天的作业是……(思考题/课后习题/预习作业)
问题解决类
开场白:同学们开始上课,请坐。
1.导入(直接导入,问题导入,故事导入)
示例:同学们,我们开始上课,某某同学遇到了一个问题不知道怎么解决,阐述问题,大家能帮他解答吗?解决这类问题是有一定方法的,今天老师就带着大家学习一下(直接导入)。
2.自主探究
(1)基础知识
这块内容一般都是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这样逻辑比较清晰,整个过程需要讲解清楚原理,对简单的问题进行提问,分析,解决,归纳。
(2)升华知识
对上述原理做更高难度的一个升华,升华可以选择继续按照第一环节讲解,也可以设计分组讨论/游戏来引导学生提升对原理和方法的理解。
(3)练习巩固
根据刚才学习的内容,练习两个题目(这个练习题目如果试题清单上有,可以选择试题清单上的,如果没有需要自己设计题目,设计的题目要有针对性,并且在这个环节要设错),第一个师生一起来做;第二个学生自己练习,直接说答案(对回答错误的学生要有评价)
3.总结
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今天讲的内容,老师提问,学生回答(这里可以单独找学生回答,也可以齐声回答)
4.作业
同学们,我们今天的作业是……(思考题/课后习题/预习作业)
6. 小学数学教师资格证面试备课教案如何写需要写板书设计吗
一定要写的哦
我参加过培训
培训
老师强调过的
最好写板书设计
你试讲的时候在黑板上肯定要写的
写在纸上
可以看看
防止紧张遗忘哦
7. 小学教师资格证,面试数学教案怎么写
你好,中冠教育为你解答:根据你的提问,在教师资格证面试考试,数学教案的设计中好多考生和你一样会感觉无从下手,下面以“圆的面积”教学设计为案列,供大家参考,这样就知道该如何更好地在教师资格证面试考试中进行数学教案的设计。
“圆的面积”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69~71例1、例2。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分析和讨论,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
2.能够利用公式进行简单的面积计算。
3.渗透转化思想,初步了解极限思想,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具准备】
1.CAI课件;
2.把圆8等分、16等分和32等分的硬纸板若干个;
3.剪刀若干把。
【教学过程】
一、尝试转化,推导公式
1.确定“转化”的策略。
师:同学们,你们想一想,当我们还不会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时候,是利用什么方法推导出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呢?
预设:
引导学生明确:我们是用“割补法”将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的方法推导出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师:同学们再想想,我们又是怎样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的呢?
师:对了,我们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转化”成其它图形的方法来推导出它们的面积计算公式。
2.尝试“转化”。
师:那么,怎样才能把圆形转化为我们已学过的其它图形呢?(板书课题:圆的面积)
请大家看屏幕(利用课件演示),老师先给大家一点提示。
师:(教师配合课件演示作适当说明)如果我们把一个圆形平均分成16份(如图三),其中的每一份(如图四,课件闪烁其中1份)都是这个样子的。同学们,你们觉得它像一个什么图形呢?
师:是的,其中的每一份都是一个近似三角形。请同学们再想一想,这个近似三角形这一条边(教师指示)跟圆形有什么关系呢?
预设:
引导学生观察,明确这个近似三角形的两条边其实都是圆的半径。
师:如果我们用这些近似三角形重新拼组,就可以将这个圆形“转化”成其它图形了。同学们,老师为你们每个小组都准备了一个已经等分好了的圆形,请你们动手拼一拼,把这个圆形“转化”成我们已学过的其它图形,开始吧!
预设:
学生利用这种近似三角形拼组图形会有一定的难度,教师要加强巡视和有针对性的指导,既鼓励学生拼出自己想象中的图形,又要引导他们拼出最简单、最容易计算面积的图形。一般情况下,学生会拼出如下几种图形(如图五、图六、图七)。
3.探究联系。
师:同学们,“转化”完了吗?好,请大家来展示一下你们“转化”后的图形。
预设:
分组逐个展示,并将其中“转化”成长方形的一组的作品贴在黑板上。如果有小组转化成了不规则的图形,教师应及时引导他们转化为我们已学过的平面图形。
师:好,各个小组都不错。现在请同学们思考一个问题:你们把一个圆形“转化”成了现在的图形之后,它们的面积有没有改变?请小组内讨论。
师:谁来告诉大家,它们的面积有没有改变?
师:是的,没有改变,就是说:这个近似的长方形的面积=圆的面积。
师:虽然我们现在拼成的是一个近似的长方形,但是如果把圆等分成32份、64份、128份、256份……一直这样下去分成很多很多份,拼成的图形就变为真正的长方形(课件演示,如图八)。
4.推导公式。
师:现在我们就来看这个长方形。同学们,如果圆的半径为r,你们知道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吗?现在请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讨论。
师:好,同学们,谁能首先告诉老师,这个长方形的宽是多少?
预设: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演示课件,同时闪烁圆的半径和长方形的宽,并标示字母r,如图九。
师:那这个长方形的长是多少呢?(教师边演示课件边说明)这个长方形是由两个半圆展开后拼成的,请大家看屏幕,这个红色的半圆展开后,其中这条黄色的线段就是长方形的长(如图十),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课件继续演示如图十一,半圆展开后再还原,再展开,),这个长方形的长究竟与圆的什么有关?究竟是多少呢?
预设:
教师引导学生明白:这个长方形的长与圆的周长有关,并且是圆的周长的一半(如果学生有困难的话,教师利用课件演示,如图十二)。并且让学生通过计算得出长方形的长就是πr。
师: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如图十三),它的面积应该是多少?那圆的面积呢?
预设:
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相关的板书。
师:你们真了不起,学会了“转化”的方法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现在请大家读一读,记一记,写一写圆的面积计算公式。
二、运用公式,解决问题
1.教学例1。
师:同学们,从这个公式我们可以看出,要求圆的面积,必须先知道什么?(出示例1)如果我们知道一个圆形花坛的直径是20m,我们该怎样求它的面积呢?请大家动笔算一算这个圆形花坛的面积吧!
预设:
教师应加强巡视,发现问题及时指导,并提醒学生注意公式、单位使用是否正确。
2.完成做一做。
师:真不错!现在请同学们翻开数学课本第69页,请大家独立完成做一做的第1题。
订正。
3.教学例2。
师:(出示例2)这是一张光盘,这张光盘由内、外两个圆构成。光盘的银色部分是一个圆环。请同学们小声地读一读题。开始!
师:怎样求这个圆环的面积呢?大家商量商量,想想办法吧!
师: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了吗?
师:好的,就按同学们想到的方法算一算这个圆环的面积吧!
预设:
教师继续对学困生加强巡视,如果还有问题的学生并给予指导。
交流,订正。
三、课堂作业。
教材第70页第 2、3、4题。
四、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希望能帮助到您,采纳哦
8. 小学教师资格证面试只发了一张白纸怎样写教案
自由发挥。可以写擅长科目的教案。
发了白纸,没有限定题目范围就是让你自由发挥选择自己擅长科目写教案的意思。教师资格统考抽题的话,针对抽到的题目会有一张答题纸,方便你进行教案编写。试讲的时候可以将备课纸交给考官,也可以自己拿着。面试结束是肯定要交的。
9. 小学数学试讲详案怎么写
小学数学《角的度量》试讲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角的度量单位及量角器,学会利用量角器进行角的度量。
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手操作,用量角器测量角的过程,锻炼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养成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探究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用量角器测量角的步骤。
难点:量角器测量角时内外圈的选择。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根据游戏“愤怒的小鸟”,向学生提出问题:我们平时玩游戏的时候,是调整什么才能打到小猪呢?让学生初步对于角度这个概念有一定的认识,并在黑板上画出在游戏过程中,发现会存在不同大小的角,向学生提问:对于两个角来说如何确切的知道它们之间差多少呢?继而引出本节课的课题,角的度量。
2、新课教学
1)学生根据之前学习过的经验,会用三角板先测量角的大小,但是会发现这种方法还是不能具体知道两角之间究竟相差多少。
2)通过多媒体展示出角被平均分为360份,每一份就叫做1度,写作1。从而引出角的度量单位。
3)指导阅读:让学生观察手中的量角器,自学书本上第18页下半部分的内容。
提出要求:思考并在小组内交流,关于量角器你知道些什么?
班级反馈对量角器的认识。(多媒体出示量角器的放大图片供学生交流使用)
提问:量角器上有角吗?有多大的角?最大的角?最小的角?
要求:指出量角器上不同度数的角,并找到量角器上的角的顶点。
读出量角器上的一些角的度数。
多媒体课件显示量角器上1°、30°、78°、140°的角。(读内、外圈数的角都有)
4)请学生动手尝试用量角器量出书上∠1的度数,并在小组里说说是怎样量的? 班级交流量角的方法。(学生利用实物投影讲解自己量角的过程。)师生共同总结量角的方法。多媒体展示用量角器量角的动态步骤。(每一步在关键部位闪烁提示)
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
A.量角器的中心点要和角的顶点重合
B.量角器上的0刻度线和角的任意一边重合
C.角的另一条边所对的是角的度数
D.量角器上有两条0刻度线,一条是内圈的,一条是外圈的;0刻度线在内圈,度数就读内圈;零刻度线在外圈,度数就读外圈
总结“中心对顶点,零线对一边,它边看度数,内外要分辨”。
3、巩固新知
1、测量课后第三题角的大小,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内外圈度数有误、0刻度线没有和角的一边完全重合)
2、游戏:观察量角器角度的大小,老师随便报出一个度数,学生利用胳膊来表现出这个角的大小。(双臂张开代表180度)
4、小结作业
同桌交流本节课所学习的主要内容,说出测量角的步骤是什么?
课后作业:回去讲量角器的组成部分介绍给家长,并测量生活中见到的角的大小。
四、板书设计:
一、角的度量单位:1度或1。
二、量角器的组成
三、测量角的步骤
五、教学反思
10. 教师资格考试面试,备课纸怎么写
同学你好,看完下图可能会对你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