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三年级数学应用题,每台洗衣机628元每个月节余150元则几个月节余的钱可以买台
580÷225
≈600÷200
=3(个);
答:3个月节余的钱可以买一台洗衣机.
㈡ 三年级数学题王爷爷要买1200元的电冰箱他一个月节余800元,需要几个月的节余的钱才能买得到
存一个月800,存两个月1600,因为,1600大于1200,因此存两个月就能够买冰箱
㈢ 三年级数学 需要多少钱课件.ppt
你需要做多少张,课件内容都准备好了吧,这种比较简单的还是很好做的
㈣ 北师大出版社小学三年级数学课本中需要多少钱那课时的优质课教案
教学目标:
1、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经历多种算法的过程,并能正确计算。
2、理解乘法的意义,能用乘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在具体情境中应用乘法,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法。
教学难点: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口算。
教学准备:教学挂图、磁力板、图片、胶卷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星期天,淘气、笑笑还有他们的好朋友一起到海边玩,在海边的附近商店里,他们买了好多东西,想请大家帮助算一算一共需要多少钱?你们愿意吗?(出示挂图)
(意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拉进数学与生活的距离,为学生主动探究学习奠定基础)
二.探究—合作—交流
1、探索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乘法口算方法
(1)引导学生观察图,你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明确游泳圈每个12元,球每个15元)
(2)分析数学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提出自己最感兴趣的问题,在小组之间交流。
(3)以小组形式反馈问题,有能力的同学可以帮助解决。(引出问题“买3个游泳圈需要多少钱?”)
(意图:通过自主探究,使学生经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加深对乘法意义的理解,引出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4) 探究“买3个游泳圈需要多少钱?”这个问题,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之后和小组交流。
(5)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交流中教师鼓励算法不同的同学。
对于带有一般性的计算方法应引导学生予于关注。
(意图:通过这种互问答的学生交流形式,让学生之间相互学习,互相促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和数学思考的能力。体验算法的多样性,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灵活性)
2探索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乘法口算方法
(1)用已经找到的方法独立完成“试一试”进行巩固。
㈤ 数学三年级上册 节余多少钱(第2课时) 一共节余多少钱
多余问题,公式:所有部分-余下的部分=属于的部分,
多余问题:物体全部的长度-后部分的长度=前部分的长度,或者前部分长度+后部分长度=所有长度,由题意可知:是求这个木棒一共有多长?(1)方法一:后的长度为48,前部分为220,故220-48=172,方法二,前部分的长度为x,那么48+x=220,解得x=172
2)方法一:所有长度-后部分的长度=前部分的长度=308-85=223方法二设前部分的长度x,那么x+85=308,x=223,第三题你自己做
㈥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节余多少钱公开课教案
教科书以“节余多少钱”这一情境为依托,相继呈现了两个问题,虽然都是加减混合运算,但第一问题的数量关系相对简单些,先加后减或先减后加都有道理;而第二个问题则相对复杂,比较抽象,也难理解,因此突出了学生对数量关系的理解.1、结合“节余多少钱”的生活情境,经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并掌握加减混合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2、会运用加减混合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3、进一步理解画直观图表示数量关系的优越性,体会解决同一问题可以有多种策略,提高思维的灵活性.一激情引入.亲爱的同学们,2009年,我国进城务工人员总数约二亿三千万人,城市建设和发展离不开他们的辛勤劳动.今天我们来看看这一家人是如何节钱的.二.探究—合作—交流1、引导学生观察图,你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2、分析数学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提出自己最感兴趣的问题,在小组之间交流.3、以小组形式反馈问题,有能力的同学可以帮助解决.(引出问题“八月结余了多少钱?”)4、探究“八月结余了多少钱?”这个问题,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之后和小组交流.
㈦ 三年级下册小学数学节余多少钱教案
教学目标
1. 结合“节余多少钱“的生活情境,经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并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 会运用加减混合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进一步理解画直观图表示数量关系的优越性,体会解决同一问题可以有多种策略,提高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画直观图表示数量关系的优越性。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