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初中数学知识点有哪些
初中数学知识点有:
1、平行线的两条判定定理
(1)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内错角相等,那么两直线平行。简称: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旁内角互补,那么两直线平行。简称: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2、利用绝对值比较大小
(1)两个正数比较:绝对值大的那个数大;
(2)两个负数比较:先算出它们的绝对值,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3、圆的基本性质
(1)半圆或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
(2)任意一个三角形一定有一个外接圆。
(3)在同一平面内,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是以定点为圆心,定长为半径的圆。
4、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1)边边边公理: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边边边”或“SSS”)。
(2)边角公理: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边角边”或“SAS”)。
(3)角边角公理:两个角和它们的夹边分别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角边角”或“ASA”)。
5、一次函数
形如y=kx+b(k、b是常数,且k≠0)的函数,叫做一次函数。特别地,当b=0时,y是x的正比例函数。即:y=kx(k为常数,k≠0)。所以,正比例函数是特殊的一次函数。
⑵ 初中数学常考知识点有哪些
1、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概念
一元二次方程经过整理都可化成一般形式ax²+bx+c=0(a≠0)。直角坐标系与点的位置,特殊三角函数值,圆的基本性质,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等等。
2、一元二次方程
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一元),并且未知数项的最高次数是2(二次)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一元二次方程经过整理都可化成一般形式ax²+bx+c=0(a≠0)。其中ax²叫作二次项,a是二次项系数;bx叫作一次项,b是一次项系数;c叫作常数项。
3、特殊三角函数
特殊三角函数值一般指在30°,45°,60°等角的三角函数值。这些角度的三角函数值是经常用到的。并且利用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公式,可以求出一些其他角度的三角函数值。cos30°=1,tan45°=1。
4、圆的基本性质
半圆或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
任意一个三角形一定有一个外接圆。
在同一平面内,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是以定点为圆心,定长为半径的圆。
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
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圆心角的一半。
同圆或等圆的半径相等。
过三个点一定可以作一个圆。
长度相等的两条弧是等弧。
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
经过圆心平分弦的直径垂直于弦。
⑶ 初中数学有多少知识点
初中数学宝典,你知道学习数学最重要的是什么吗?
在初中学习数学这们课程的时候很多的学生都是比较烦恼的,因为这们课程是非常难的,并且难点非常多,很多的学生在刚开始学习的时候还可以更得上,但是过一段时间之后就会变得非常的吃力,那么你知道初中数学宝典是什么吗?我们来了解一下吧!
复习知识点
以上就是初中数学宝典的内容,当学习吃力的时候可以先复习一下之前的内容,当然这个时候之前记得笔记就可以用来复习了,这样可以更好的帮助我们学习后期的内容,并且可以改善学习吃力的问题.
⑷ 初中数学必背知识点
总结的有点多,请耐心看哈!
希望能帮助你,还请及时采纳谢谢!
数学,是一门关于如何思维的科学。熟记数学口诀,是解题的一条捷径,孩子做题思维就会变快。从而更加深刻的记住知识点,减轻孩子的学习负担,轻松学习。
下面小优老师将初中数学必须掌握的26个知识点口诀总结如下,希望对你有帮助。
圆的证明不算难,常把半径直径连;
有弦可作弦心距,它定垂直平分弦;
直径是圆最大弦,直圆周角立上边,
它若垂直平分弦,垂径、射影响耳边;
还有与圆有关角,勿忘相互有关联,
圆周、圆心、弦切角,细找关系把线连
同弧圆周角相等,证题用它最多见,
圆中若有弦切角,夹弧找到就好办;
圆有内接四边形,对角互补记心间,
外角等于内对角,四边形定内接圆;
直角相对或共弦,试试加个辅助圆;
若是证题打转转,四点共圆可解难;
要想证明圆切线,垂直半径过外端,
直线与圆有共点,证垂直来半径连,
直线与圆未给点,需证半径作垂线;
四边形有内切圆,对边和等是条件;
如果遇到圆与圆,弄清位置很关键,
两圆相切作公切,两圆相交连公弦。
⑸ 初中数学知识点一共有多少个
摘要 初中数学基本上学代数及平面几何,代数范畴学有理数无理数,平方根,立方根一元一次方程,分式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一元一次不等式。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平面几何为相交线,平行线的证明,全等三角形的证明,圆的证明等
⑹ 数学初中全部重要知识点有哪些
数学初中全部重要知识点:
一、一元一次方程
1、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1,并且含未知数项的系数不是零的整式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
2、一元一次方程的标准形式:ax+b=0(x是未知数,a、b是已知数,且a≠0)。
3、一元一次方程解法的一般步骤:整理方程、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
二、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
1、配方法的步骤
先把常数项移到方程的右边,再把二次项的系数化为1,再同时加上1次项的系数的一半的平方,最后配成完全平方公式。
2、分解因式法的步骤
把方程右边化为0,然后看看是否能用提取公因式,公式法(这里指的是分解因式中的公式法)或十字相乘,如果可以,就可以化为乘积的形式。
3、公式法
就把一元二次方程的各系数分别代入,这里二次项的系数为a,一次项的系数为b,常数项的系数为c。
4、韦达定理
利用韦达定理去了解,韦达定理就是在一元二次方程中,二根之和=-b/a,二根之积=c/a。
也可以表示为x1+x2=-b/a,x1x2=c/a。利用韦达定理,可以求出一元二次方程中的各系数,在题目中很常用。
5、一元一次方程根的情况
利用根的判别式去了解,根的判别式可在书面上可以写为“△”,读作“diaota”,而△=b2-4ac,这里可以分为3种情况:
(1)当△>0时,一元二次方程有2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2)当△=0时,一元二次方程有2个相同的实数根。
(3)当△<0时,一元二次方程没有实数根(在这里,学到高中就会知道,这里有2个虚数根)。
三、有理数
1、定义:由整数和分数组成的数。包括:正整数、0、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可以写成两个整之比的形式。
2、数轴:在数学中,可以用一条直线上的点表示数,这条直线叫做数轴。
3、相反数:相反数是一个数学术语,指绝对值相等,正负号相反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
4、绝对值:绝对值是指一个数在数轴上所对应点到原点的距离。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5、有理数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3)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6、有理数的乘法
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任何数与0相乘,积为0。例:0×1=0。
7、有理数的除法
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⑺ 高中数学知识点有哪些
01⑻ 初中数学都学哪些内容
怎样学好初中数学?需要使用什么方式哪?
数学是很多的学生都在烦恼的问题,有很多的学生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个科目的分数非常低,那么怎样学好初中数学哪?有什么方式可以改善吗?
知识点
所以想要学好数学,需要多方面的努力,这与很多的因素有关,首先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学习方式,然后了解这个科目的特点,使自己有一定的了解之后,开始进行学习,相信通过本篇文章你应该知道怎样学好初中数学了吧!
⑼ 涵数学初中知识点有哪些
数学初中知识点如下:
1、一元二次方程: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一元),并且未知数项的最高次数是2(二次)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2、公式法:就把一元二次方程的各系数分别代入,这里二次项的系数为a,一次项的系数为b,常数项的系数为c。
3、利用根的判别式去了解,根的判别式可在书面上可以写为“△”,读作“diao ta”。
4、绝对值:绝对值是指一个数在数轴上所对应点到原点的距离。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5、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