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数字科学 > 初一数学有理数的乘法怎么算

初一数学有理数的乘法怎么算

发布时间:2022-06-29 00:13:56

㈠ 数学有理数加减乘除怎么算

绝对值:︱1︱=1,︱-1︱=1,︱0︱=0,绝对值里有三种情况,当绝对值里的数是正数时,这个数的绝对值就是这个数本身,也就是原来这个数;当绝对值里的数是负数时,这个数的绝对值就是这个数的相反数(相反数就是符号相反的两个数,如+1的相反数是-1,+2的相反数是-2);当绝对值里的数是0时,这个数的绝对值还是0。有理数加法:举个例子:1+(-2)=1-2=-1
当括号前面是加号时,可以将加号和括号去掉,里面的数符号不变,所以就变成了1-2,当像1-2这样减不了时,可以在前面写负号(-),再把两个数倒过来减,就变成-(2-1),解出来就是-1。再举个例子:-3+(-2)=-5 (
注意:当负号前面有+或-时,要加个括号,如果没有就不用)当两个负数相加时,把负号提前,再把这两个数的绝对值相加,简单的说就是把这两个数相加,-(3+2)像这样就等于-5。有理数减法:举个例子:1-3=-2
这个和上面的一样。再举个例子:1-(-2)
当遇到这种情况时,可以将这个式子化简,就变成1+2=3。一个数或一个式子前面若加了个负号,这个数或这个式子要改变符号,正号变负号,负号变正号,像-(-2),-2前面是个负号,-2就要变成+2。有理数乘法:举个例子:1×(-3)=-3
乘法有一个口诀:同号得正,异号得负。+1和-3符号不同,异号得负,所以得数的符号是负号(-),再按乘法口诀
1
3得3
这样算;再举个例子:-2×(-3)=6,-2和-3符号相同,同号得正,所以得数的符号是正号(+),还是按乘法口诀
2
3得6
这样算。有理数除法:举个例子:1÷(-3)=1×(负三分之一)=负三分之一(抱歉,三分之一我不会打),除法就是把除数变成它的倒数,-3的倒数就是负三分之一,然后再按乘法那样算就行了。其他的除法式子也是。哈!终于好了!这样应该够了吧

㈡ 数学有理数加减乘除运算的计算方法

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①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②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和为0。
③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有理数的减法法则:
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它的相反数.
有理数乘法法则:
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任何数与0相乘,都得0。
有理数除法法则:
①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
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数,都得0。
②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加法交换律:
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加法结合律:
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乘法交换律:
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分配律:
一个数同两个数的和相乘,等于把这个数分别同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
字母表示:(a+b)c=ac+bc
(a、b、c表示任意有理数)
有理数的运算顺序
(1)先乘除,再加减。
(2)同级运算,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
(3)如有括号,先做括号内的运算,按小括号、中括号、大括号依次进行。

㈢ 初一数学上册有理数的所有公式谢谢、、、

有理数的公式:

①加法的交换律 a+b=b+a。

②加法的结合律 a+(b+c)=(a+b)+c。

③存在数0,使 0+a=a+0=a。

④对任意有理数a,存在一个加法逆元,记作-a,使a+(-a)=(-a)+a=0。

⑤乘法的交换律 ab=ba。

⑥乘法的结合律 a(bc)=(ab)c。

⑦分配律 a(b+c)=ab+ac。

⑧存在乘法的单位元1≠0,使得对任意有理数a,1a=a1=a。

⑨对于不为0的有理数a,存在乘法逆元1/a,使a(1/a)=(1/a)a=1。

有理数的认识

有理数为整数(正整数、0、负整数)和分数的统称。正整数和正分数合称为正有理数,负整数和负分数合称为负有理数。因而有理数集的数可分为正有理数、负有理数和零。由于任何一个整数或分数都可以化为十进制循环小数,反之,每一个十进制循环小数也能化为整数或分数,因此,有理数也可以定义为十进制循环小数。

㈣ 初中一年级数学有理数乘除法的概念

1,有理数加,减,乘,除(非零)另一个有理数后还是有理数
2.初中一年级数学有理数乘除法的知识要点
(1)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
(2)任何数同0相乘,(结果为0)
(3)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4)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B+C)=AB+AC
(5)除以一个不等于零的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6)0除以任何不等于0的数,都得(0)
(7)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顺序:先括号,然后乘除,最后加减

㈤ 人教版初一数学有理数的乘除法概念

有理数就是:整数
分数
小数[包括负数,不包括无限循环小数]
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与0相乘,都得0
除法法则: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0.0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0不能做除数。

㈥ 有理数乘法法则

法则1:两数相乘,若把一个因数换成它的相反数,则所得的积是原来的积的相反数.
法则2: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法则3:任何数与零相乘,都得零.
法则4:几个不等于零的数相乘,积的符号由负因数的个数决定,当负因数的个数有奇数个时,积为负;当负因数的个数有偶数个时,积为正.

㈦ 七年级数学有理数加减乘除混合运算有什么技巧

记住运算顺序就可以了: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有括号先算括号,乘除在一起按顺序算。

有理数的加法运算窍门:
1. 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 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有理数的减法运算窍门:
1.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2.用符号表述是:a-b=a+(-b)
有理数的除法运算窍门:
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

㈧ 有理数的乘法怎么算,说的简单点,比如(-7/8)*15*(8/7)这个

◆有理数的乘法法则:
(1)两数相乘,先确定积的符号,再确定积的绝对值;
(2)若干项相乘属于同级运算,可从左向右依次运算;
(3)多项相乘时,可利用乘法交换律或结合律.
◆分析:就本题来说,显然利用乘法结合律较为简单.
解:(-7/8)*15*(8/7)
=(-7/8)*8/7)*15
=(-1)*15
= -15

㈨ 初一数学有理数公式

无限不循环小数和开根开不尽的数叫无理数
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
数学上,有理数是两个整数的比,通常写作 a/b,这里 b 不为零。分数是有理数的通常表达方法,而整数是分母为1的分数,当然亦是有理数。
数学上,有理数是一个整数 a 和一个非零整数 b 的比(ratio),通常写作 a/b,故又称作分数。希腊文称为 λογο�0�9 ,原意为“成比例的数”(rational number),但中文翻译不恰当,逐渐变成“有道理的数”。不是有理数的实数遂称为无理数。
所有有理数的集合表示为 Q,有理数的小数部分有限或为循环。

理数是实数中不能精确地表示为两个整数之比的数,即无限不循环小数。 如圆周率、2的平方根等。

实数(real munber)分为有理数和无理数(irrational number)。

·无理数与有理数的区别:

1、把有理数和无理数都写成小数形式时,有理数能写成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

比如4=4.0, 4/5=0.8, 1/3=0.33333……而无理数只能写成无限不循环小数,

比如√2=1.414213562…………根据这一点,人们把无理数定义为无限不循环小数.

2、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写成两个整数之比;而无理数不能。根据这一点,有人建议给无理数摘掉“无理”的帽子,把有理数改叫为“比数”,把无理数改叫为“非比数”。本来嘛,无理数并不是不讲道理,只是人们最初对它不太了解罢了。

利用有理数和无理数的主要区别,可以证明√2是无理数。

证明:假设√2不是无理数,而是有理数。

既然√2是有理数,它必然可以写成两个整数之比的形式:

实数包括有理数和无理数。其中无理数就是无限不循环小数和开根开不尽的数,有理数就包括无限循环小数、有限小数、整数

自然数(natural number)
用以计量事物的件数或表示事物次序的数 。 即用数码0,1,2,3,4,……所表示的数 。自然数由0开始 , 一个接一个,组成一个无穷集合。自然数集有加法和乘法运算,两个自然数相加或相乘的结果仍为自然数,也可以作减法或除法,但相减和相除的结果未必都是自然数,所以减法和除法运算在自然数集中并不是总能成立的。自然数是人们认识的所有数中最基本的一类,为了使数的系统有严密的逻辑基础,19世纪的数学家建立了自然数的两种等价的理论枣自然数的序数理论和基数理论,使自然数的概念、运算和有关性质得到严格的论述。
序数理论是意大利数学家G.皮亚诺提出来的。他总结了自然数的性质,用公理法给出自然数的如下定义。
自然数集N是指满足以下条件的集合:①N中有一个元素,记作1。②N中每一个元素都能在 N 中找到一个元素作为它的后继者。③ 1是0的后继者。④0不是任何元素的后继者。 ⑤不同元素有不同的后继者。⑥(归纳公理)N的任一子集M,如果1∈M,并且只要x在M中就能推出x的后继者也在M中,那么M=N。
基数理论则把自然数定义为有限集的基数,这种理论提出,两个可以在元素之间建立一一对应关系的有限集具有共同的数量特征,这一特征叫做基数 。这样 ,所有单元素集{x},{y},{a},{b}等具有同一基数 , 记作1 。类似,凡能与两个手指头建立一一对应的集合,它们的基数相同,记作2,等等 。自然数的加法 、乘法运算可以在序数或基数理论中给出定义,并且两种理论下的运算是一致的。
自然数在日常生活中起了很大的作用,人们广泛使用自然数。
“0”是否包括在自然数之内存在争议,有人认为自然数为正整数,即从1开始算起;而也有人认为自然数为非负整数,即从0开始算起。目前关于这个问题尚无一致意见。不过,在数论中,多采用前者;在集合论中,则多采用后者。目前,我国中小学教材将0归为自然数!
自然数是整数,但整数不全是自然数。
例如:-1 -2 -3......是整数 而不是自然数

全体非负整数组成的集合称为非负整数集(即自然数集)

所谓质数或称素数,就是一个正整数,除了本身和 1 以外并没有任何其他因子。例如 2,3,5,7 是质数,而 4,6,8,9 则不是,后者称为合成数或合数。从这个观点可将整数分为两种,一种叫质数,一种叫合成数。(有人认为数目字 1 不该称为质数)着名的高斯“唯一分解定理”说,任何一个整数。可以写成一串质数相乘的积。
第五章:
本章重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
本章难点:了解不等式的解集和不等式组的解集的确定,正确运用
不等式基本性质3。
本章关键:彻底弄清不等式和等式的基本性质的区别.
(1)不等式概念:用不等号(“≠”、“<”、“>”)表示的不 等关系的式子叫做不等式
(2)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它是解不等式的理论依据.
(3)分清不等式的解集和解不等式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4)不等式的解一般有无限多个数值,把它们表示在数轴上,(5)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解法是本章的重点和核心
(6)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
(7)由两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成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可以由几个(同未知数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成
(8).利用数轴确定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
第六章:
1.二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以及它的解,明确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是一对未知数的值,会检验一对数值是不是某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2.一次方程组的两种基本解法,能灵活运用代入法,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及简单的三元一次方程组.
3.根据给出的应用问题,列出相应的二元一次方程组或三元一次方程组,从而求出问题的解,并能根据问题的实际意义,检查结果是否合理.
本章的重点是: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代入法,加减法以及列一次方程组解简单的应用问题.
本章的难点是:
1.会用适当的消元方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及简单的三元一次方程组;
2.正确地找出应用题中的相等关系,列出一次方程组.
第七章
本章重点是:整式的乘除运算,特别是对幂的运算及乘法公式的应用要达到熟练程度.
本章难点是:对乘法公式结构特征和公式中字母意义的理解及乘法公式的灵活应用
1.幂的运算性质,正确地表述这些性质,并能运用它们熟练地进行有关计算.
2.单项式乘以(或除以)单项式,多项式乘以(或除以)单项式,以及多项式乘以多项式的法则,熟练地运用它们进行计算.
3.乘法公式的推导过程,能灵活运用乘法公式进行计算.
4.熟练地运用运算律、运算法则进行运算,
5.体会用字母表示数和用字母表示式子的意义.通过式的变形,深入理解转化的思想方法.
第八章:
1、认识事物的几种方法:观察与实验 归纳与类比 猜想与证明 生活中的说理 数学中的说理
2、定义、命题、公理、定理
3、简单几何图形中的推理
4、余角、补交、对顶角
5、平行线的判定
判定:一个公理两个定理。
公理:两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数量关系)两直线平行(位置关系)
定理:内错角相等(数量关系)两直线平行(位置关系)
定理:同旁内角互补(数量关系)两直线平行(位置关系).
平行线的性质: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由图形的“位置关系”确定“数量关系”
第九章:
重点:因式分解的方法,
难点:分析多项式的特点,选择适合的分解方法
1. 因式分解的概念;
2.因式分解的方法:提取公因式法、公式法、分组分解法(十字相乘法)
3.运用因式分解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包括图形习题)
第十章:
重点是:用统计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难点是:用统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统计初步的基本知识,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等的计算、
2.了解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绘画三种统计图.
3.应用统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解决与统计相关的综合问题.

典型例题从书本上很容易找到。

阅读全文

与初一数学有理数的乘法怎么算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6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11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3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4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4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2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12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12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5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3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4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1002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5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5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66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30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3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