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数一数,比一比
学前班数学教案
目的:
1
、学习
10
的组成,并知道一个数被分出的两个数小的数之间的
递增与递减的互补关系。
2
、
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
准备:贴绒教具
过程:
1
、
学习
10
的组成。
(
1
)
教师出示
10
个苹果教具,让幼儿说出名称和数量,然后在旁
边贴数字卡
10
。
(
2
)
教师请幼儿想一想,将
10
个苹果分为两个人吃怎么分,有几
种分法?并请幼儿用教具在黑板上表示。
(
3
)
教师分别用数字卡贴在
9
种分法分出的数量旁边。
(
4
)
教师拿掉所有的苹果,留下数字卡,让幼儿知道数字
10
可以
分为
9
组不同的数字。
(
5
)
教师引导幼儿用计算袋中的石头和数字卡自行学习
10
的
9
种
分法。
2
、
认识一个数分出的两个部分的数的增减规律。引导幼儿观察上
面
10
的分合排列,
分出的两边的数各有什么变化?
(左边的数
一个一个地减少,右边的数一个一个地增加,合起来的总数没
有改变。)
3
、
小结。
一个数可以分成两个较小的数,
一个数一个一个地减小,
另一个就会一个一个地增加,合起来的总数不变。
4
、激发幼儿的想象力,请幼儿根据
10
像什么创编一个故事,帮助幼
儿学习
10
的组成。
(
1
)幼儿先一起讨论,互相讲述。
(
2
)请个别幼儿讲述自己的故事。
(
3
)评选出最佳故事奖,并要求幼儿都会讲述这个故事,帮助幼儿
记忆
10
的组成。
5
、练习,写出
10
的组成。
学习
10
的加法
目的:
1
、
学习
10
的加法,进一步理解加法的意义。
2
、
练习从多种角度编应用题,并能正确列出算试进行解答,
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及扩散性思维能力。
准备:贴绒教具
第
1
课时
过程:
1
、
学习
10
的加法。
(
1
)
复习
10
的组成。检查幼儿是否掌握。
游戏:碰球
玩法:
首先教师提出双方碰球的数字合起来应该是
10
的要求,
然
② 幼儿园中班数学课程内容有哪些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确立了认知、情感、能力等方面的目标,其中有探索认知部分,也有操作部分,内容如下:
1、引导幼儿区分图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半圆形等若干)。
2、让幼儿初步感知图形之间的转换关系,并能想办法解决问题。
3、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发展幼儿动手能力,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欲望。根据目标,我把活动的重点定为:复习巩固对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半圆形的认识;
4、难点定为:初步感知几种图形的组合和转换关系。
教法说明
1、情景创设法:活动导入部分既要让幼儿发现问题,引出下面一系列的疑问及探索,又要通过幼儿感兴趣的方式设置悬念,因而我设计了用图形给小鸟造一间漂亮的小房子这一情节,并通过情景表演的方法启发幼儿思考。
2、演示法:是教师通过讲解谈话把教具演示给孩子看,帮助他们获得一定的理解,本活动的演示是运用几何图形的基础上,学会区分异同。
3、观察法:观察可丰富幼儿感性经验,培养幼儿对周围事物的兴趣和求知欲。
4、游戏法:“富教育于游戏之中”是《规程》的原则体现之一,淡化模式,把教育内容寓在有趣的游戏中,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让幼儿在“玩中学,在学中玩。”
③ 幼儿园中班数学怎么教
幼儿园中班数学要怎么教呢以下几点:
1、中班的幼儿学习数学,应该掌握十以内的数字和加减法,了解基本的数学图形,比如圆形、方形、三角形等等,通过歌谣和游戏的方式让幼儿们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
2、幼儿园学习数学主要目的还是在于培养孩子们学习兴趣,对于学习进度比较慢的幼儿要保持耐心,还可以根据幼儿的基本情况来调整学习数学的内容和进度。
一、通过区分物体的差异培养幼儿学数的基础
在兴趣中,玩中学是培养幼儿学数的一种有效方法。而在玩中学中通过区分物体的差异就能培养幼儿学数的基础。
幼儿在学习数字时,最容易使这一概念模糊的是幼儿总是认为只有完全一样的物体才能确定是几,而对形态、颜色稍有差异的几个物体,就不能确定它的数量,这说明,在建立数概念时,数的实际意义比 较抽象,不容易把握,因此引导幼儿在观察中进行比较,确实符合数学规律。
如为幼儿设计几组数量不同,颜色、形态各异画面生动的动物,我先让小朋友点数每组里有几只小动物,然后,让幼儿进行观察和思考:“哪群小动物和哪群小动物一样多?”“为什么?”“哪两群小动物不一样多?”
这样幼儿的感知过程就很明显地反映出目的性和概括性,在这种观察的基础上。
很顺利地完成了难度很大的不对应比较,并得出鸡和狗一样多,鸡和鸟,鸡和兔,鸟和狗,狗和兔,鸟 和兔不一样多的结论。这些结论体现了幼儿真正理解了数的实际意义。
二、玩中动培养记忆力是幼儿学数学的关键。
记忆在幼儿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幼儿的记忆以无意的、形象的记忆为主。但在教师的启导下,随着幼儿活动范围的扩展,语言能力的增强,幼儿的随意识记忆也会逐渐发展。教幼儿学数,培养幼儿记忆力极为关键。
在兴趣中,玩中动是培养幼儿学数的记忆力的重要手段。 在数学活动中,操作活动能充分调动幼儿的各种感官,帮助幼儿在自主,愉快的氛围中获得知识和技能,又由于幼儿学数,体验数概念内涵离不开对材料的直接操作。
于是凡是要教给幼儿的数学知识都应尽可能转化为可直接操作材料的活动。 在中班中很多孩子对数学中的基数和数序混为一谈,特别对数序要了解不够深刻,为了让孩子能又快又好地区分说出第一、第二、第三……这些数序和基数几,我让孩子在玩中动,使孩子记得快而牢。
④ 幼儿园中班到底应不应该开始学写数字为什么
孩子的教育是比较重要的,所以说很多的父母也都会选择给宝宝送到幼儿园去进行学习。这样也是能够让宝宝有一个更好的智力,还能够让宝宝接受更多的知识教育。所以说父母也是应该很好的注意这种情况,因为孩子提前去学习是比较好的。这样也能够让孩子的智力得到一定的开发,还能够让孩子有一个好的学习基础。幼儿园中班的时候也是可以开始学习数学,因为数学也是能够开发孩子的大脑。这样也能够让孩子有一个更好的智力,也能够让孩子慢慢的认识数字。
这样才能够让孩子有一个更好的发展,也能够让孩子慢慢地了解到数学的好处。因为数学也是能够更好的锻炼宝宝,还能够让宝宝进行判断和思考。这样也对孩子有很大的帮助,也希望每一个家长都能够引起重视。
⑤ 幼儿园中班的孩子应该学什么知识
1、语言
初步养成幼儿倾听他人说话的习惯。鼓励幼儿用普通话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有表情地朗诵儿歌,能连贯、完整地复述故事。引导幼儿学会有序、有目的地观察事物,能围绕主题谈话和讲述。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能看懂并说出每幅画的主要意思。对生活中的常见符号感兴趣。
2 、音乐
能辨别并喜爱自然界和生活中各种美的声音。能初步感知理解音乐作品的内容、情感和意义,能初步运用声音、动作创造性的进行音乐表现活动。能自然有表情地歌唱,较协调地做出各种韵律动作,较熟悉地演奏几种常见的打击乐器。初步学会与同伴进行合作表演,并能从中体验快乐。
3、社会
了解自己的兴趣,愿望、体验和感激他人对自己的爱,愿意关爱弱小者,有爱心和同情心。愿意为他人和集体做事,初步养成爱劳动的习惯,萌发爱集体的情感。
了解家乡的物产和名胜古迹,热爱自己的家乡。能遵守一日生活的基本规则,能简单评价自己和同伴的行为,学习同伴的优点。了解与自己生活关系密切的周围成人的劳动,尊重劳动者,懂得爱惜劳动成果。
4、数学
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引导幼儿点数“7”以内的物体,正确说出总数。帮助幼儿认识“7”以内数字,理解数字的意义,会用数字表示物体的数量。引导幼儿感知物体数量的差异,初步学习按物体的某一特征和规律进行“5”以内物体的排序。
5、美术
鼓励幼儿运用色彩、线条、形状等大胆进行美术表现。引导幼儿进一步学习多种绘画方法,体验不同艺术表现形式的魅力。引导幼儿认识红、黄、蓝、绿、橙、紫等8—10种颜色,并逐步学会辨别同种色的深浅,学习用较丰富的颜色作画。
⑥ 幼儿园中班学什么内容有哪些
根据五大领域内容进行教学,那么中班的幼儿比小班的年龄更大一些了,所以幼儿的各方面能力的目标设置,比小班要更难一点,可以根据以下目标内容,设定教学内容。
1、语言:初步养成幼儿倾听他人说话的习惯。鼓励幼儿用普通话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有表情地朗诵儿歌,能连贯、完整地复述故事。引导幼儿学会有序、有目的地观察事物,能围绕主题谈话和讲述。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能看懂并说出每幅画的主要意思。对生活中的常见符号感兴趣。
2、音乐:能辨别并喜爱自然界和生活中各种美的声音。能初步感知理解音乐作品的内容、情感和意义,能初步运用声音、动作创造性得进行音乐表现活动。能自然有表情地歌唱,较协调地做出各种韵律动作,较熟悉地演奏几种常见的打击乐器。初步学会与同伴进行合作表演,并能从中体验快乐。
3、社会:了解自己的兴趣,愿望、体验和感激他人对自己的爱,愿意关爱弱小者,有爱心和同情心。愿意为他人和集体做事,初步养成爱劳动的习惯,萌发爱集体的情感。了解家乡的物产和名胜古迹,热爱自己的家乡。能遵守一日生活的基本规则,能简单评价自己和同伴的行为,学习同伴的优点。了解与自己生活关系密切的周围成人的劳动,尊重劳动者,懂得爱惜劳动成果。
4、数学: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引导幼儿点数“7”以内的物体,正确说出总数。帮助幼儿认识“7”以内数字,理解数字的意义,会用数字表示物体的数量。引导幼儿感知物体数量的差异,初步学习按物体的某一特征和规律进行“5”以内物体的排序。
5、美术:鼓励幼儿运用色彩、线条、形状等大胆进行美术表现。引导幼儿进一步学习多种绘画方法,体验不同艺术表现形式的魅力。引导幼儿认识红、黄、蓝、绿、橙、紫等8—10种颜色,并逐步学会辨别同种色的深浅,学习用较丰富的颜色作画。
⑦ 幼儿园中班数学主要学习什么内容
1、让孩子认识1~10以内的数字,理解数字的含义,并学会用这些数字去表示物体的数量。这为以后孩子学习更多的数字奠定基础。
2、正确判断10以内的数量,感知和体验10以内自然数列中相邻两数的数差关系。让孩子对数学有一定的感觉。
3、能根据不同的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可以按照两种属性(大小、颜色、形状等)进行分类。数学源于生活,所以很多时候都是从生活中来进行学习。
4、认识、比较物体的宽窄,并将物体按宽、窄排序;引导幼儿仿照ABB的规律给物体排序,并能发现规律知道接下去该排什么,中间漏掉了什么。
5、能从各个方向说出物体的位置,并能区别第几和数量几的不同,如第5和5个是不同的。这方便了以后孩子更好的表达阐述出物体。
6、能准确说出10以内的单数、双数,感知10以内的单、双数,能分辨10以内最大的单数、双数和最小的单数、双数。
7、初步理解序数、相邻数的含义,懂得简单的数的守恒。为以后上小学学习更难的数学打下基础。
8、认识50以内的数字,了解50以内数的连续性。
9、认读数字11~15,并能对数量是11~15的物体按物取数、按数取物。
10、认识平行四边形,能在生活中辨认出平行四边形,并能按图形的特征分类并进行简单的分类统计。
11、能主动、专心地进行数学操作活动,并对自己的活动成果感兴趣。这能让孩子不那么抗拒数学,对数学更加感兴趣。
⑧ 中班下学期数学教学内容是什么
写作思路:从数学的数字入手,把这学期要教会学生的东西写下来。
1、认识1~10以内的数字,理解数字的意义,会用数字表示物体的数量。
2、学习目测树群,学习不受物体空间排列形势和物体大小等外部因素的干扰,正确判断10以内数量。
3、认识长方形、梯形、椭圆形。
4、学习用各种几何体进行拼搭和建造活动。
5、学习概括物体的两个特征;学习按物体的某一特征和数量进行分类。
6、学习按量的差异进行7以内的正逆排序。
7、观察、比较、判断10以内的数量关系,逐步建立等量观念;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新问题,学习新知识,促进初步的推理和迁移能力的发展。
8、初步理解昨天、今天、明天的含义,知道它们之间的关系,学习正确运用这些时间词汇。
9、学习区分和说出以自身为中心的前后方位;学习区分和说出物体之间的上下、前后位置关系;学习按指定方向运动。
10、幼儿能注意和发现周围环境中物体量的差异、物体的形状,以及它们在空间的位置等。
⑨ 幼儿园中班学什么内容有哪些
幼儿园中班数学主要学习内容如下。
1、让孩子认识1-10以内的数字,理解数字的含义,并学会用这些数字去表示物体的数量。
2、正确判断10以内的数量;感知和体验10以内自然数列中相邻两数的数差关系。
3、能根据不同的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可以按照两种属性(大小、颜色、形状等)进行分类。
4、认识、比较物体的宽窄,并将物体按宽、窄排序;引导幼儿仿照ABB的规律给物体排序,并能发现规律知道接下去该排什么,中间漏掉了什么。
5、能从各个方向说出物体的位置,并能区别第几和数量几的不同,如第5和5个是不同的。
6、能准确说出10以内的单数、双数,感知10以内的单、双数,能分辨10以内最大的单数、双数和最小的单数、双数。
幼儿园的知识学会学好的前提,自己的主动能力,或是幼儿园小朋友家长的推导作用。无论自己学会学好幼儿园知识,还是课外总结能力,自己的主动能力最为关键。
幼儿园课前预备能力,有句谚语说:事无成败,预备最先。这句话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幼儿园小朋友的理论知识的初步认识,理论知识的定义。
⑩ 中班数学学什么
主要是5以内的数。
中班孩子的思维更具体、形象。这也表现在与成人对话中,他们时常凭借自己的具体经验去理解,比如,当父母说“1添上1是多少”时,孩子可能会将“1添上1”误认为“1天上1”;在第一次听说“三角形”时,孩子可能会将“角”误解成“脚”……
可见,通过口口相传、模仿记忆和强化练习的方式建立起的数学知识和概念终究只是死记硬背,对孩子而言,必须通过亲身参与和感性体验才能将生活与数学建立起联系。
记忆在幼儿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幼儿的记忆以无意的、形象的记忆为主。但在教师的启导下,随着幼儿活动范围的扩展,语言能力的增强,幼儿的随意识记忆也会逐渐发展。教幼儿学数,培养幼儿记忆力极为关键。
在兴趣中,玩中动是培养幼儿学数的记忆力的重要手段。在数学活动中,操作活动能充分调动幼儿的各种感官,帮助幼儿在自主,愉快的氛围中获得知识和技能,又由于幼儿学数,体验数概念内涵离不开对材料的直接操作。
于是凡是要教给幼儿的数学知识都应尽可能转化为可直接操作材料的活动。在中班中很多孩子对数学中的基数和数序混为一谈,特别对数序要了解不够深刻,为了让孩子能又快又好地区分说出第一、第二、第三……这些数序和基数几,我让孩子在玩中动,使孩子记得快而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