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数学中的“i”等于多少
数学学习由实数范围进一步拓展到复数范围后,
数学中的“i”是"虚数单位"
,如
i^2=-1,
i^3=-i,
i^4=1.
❷ 数学中1cm等于多少mm 还有cm跟 mm都是什么意思 随便把其它单位告诉我下 感谢哈
数学中1cm等于10mm。cm是厘米,mm是毫米。m米,dm分米,km千米。
厘米是一个长度计量单位,等于一米的百分之一。长度单位,英语符号即缩写为:cm。
毫米,又称公厘(或公厘),是长度单位和降雨量单位,英文缩写mm。10毫米相当于1厘米,100毫米相当于1分米,1000毫米相当于1米(此即为毫的字义)。
其他单位转换:1厘米=10毫米=10000微米=10000000纳米=0.1分米=0.01米=0.00001千米。
(2)数学的i等于多少厘米扩展阅读:
英制单位的换算:
(1)英里(mile):1英里=1760码=5280英尺=1.609344公里;
(2)码(yard,yd) :1码=3英尺=0.9144米;
(3)英寻(f,fath,Fa) :1英寻=2码=1.8288米;
(4)浪(furlong) :1浪=220码=201.17米;
(5)英尺(foot,ft,复数为feet) :1英尺=12英寸=30.48厘米。
❸ 一米等于多少厘米
一米等于100厘米。
1、“米”(meter),国际单位制基本长度单位,符号为m。可用来衡量长、宽、高。定义起源于法国。1米的长度最初定义为通过巴黎的子午线上从地球赤道到北极点的距离的千万分之一,并与随后确定了国际米原器。
2、厘米是一个长度计量单位,等于一米的百分之一。长度单位,英语符号即缩写为:cm.,1厘米=1/100米。1cm(厘米)=10mm(毫米)=0.1dm(分米)=0.01m(米)。
(3)数学的i等于多少厘米扩展阅读
中国传统的长度单位有里、丈、尺、寸、寻、仞、扶、咫、跬、步、常、矢、筵、几、轨、雉、毫、厘、分,等。
1里=150丈=500米。2里=1公里(1000米),1丈=10尺,1尺=10寸。1寸=10分。1分=10厘。1丈≈3.33米,1尺≈3.33分米,1寸≈3.33厘米。1千米(km)=1000米1米(m)=100厘米1厘米(cm)=10毫米。
另外,在实际中还经常使用到的一种单位埃格斯特朗(简称埃,符号ÅÅ)是一个长度单位。它不是国际制单位,但是可与国际制单位进行换算,即1Å= 10^(-10) 米 = 0.1纳米。它一般用于原子半径、键长和可见光的波长。
❹ 数学中1cm等于多少mm 还有cm跟 随便把其它单位告诉我下
1cm=10mm cm是厘米单位 mm是毫米单位 m是米的单位 dm是分米的单位 这都是常用的.1m=10dm=100cm=1000mm
❺ i到底等于多少呢
i是一个虚数,为数学符号,无法进行比较,不等于几,跟向量一样是一种研究数学的工具,有定义i的平方等于负一没有i等于根号负一的说法。
起源:虚数单位i首先为瑞士数学家欧拉所创用,到德国数学家高斯提倡才普遍使用,高斯第一个引进术语复数并记作a加bi,虚数一词首先由笛卡儿提出,早在1800年就有人用a、b点来表示a加bi,把a加bi用向量表示的最早的是挪威人卡斯巴魏塞尔,并且由他第一个给出复数的向量运算法则。
i符号来历:
1777年瑞士数学家欧拉(Euler,或译为欧勒)开始使用符号i表示虚数的单位。
而后人将虚数和实数有机地结合起来,写成a+bi形式, 其中a、b为实数,a等于0时叫纯虚数,ab都不等于0时叫复数,b等于0时就是实数。
通常,我们用符号C来表示复数集,用符号R来表示实数集。
i 的高次方会不断作以下的循环:
i^1 = i,i^2 = -1,i^3 = - i,i^4 = 1。
i^5 = i,i^6 = -1……i^n = i^(n-4)。
由于虚数特殊的运算规则,出现了代数符号 i。
为方便运算,后来人们又用极坐标来表示虚数。格式为r∠θ。
❻ 数学中的i等于多少
在数学里,将偶指数幂是负数的数定义为纯虚数。定义为i²=-1。所有的虚数都是复数。但是虚数是没有算术根这一说的,所以±√(-1)=±i。对于z=a+bi,也可以表示为e的iA次方的形式,其中e是常数,i为虚数单位,A为虚数的幅角,即可表示为z=cosA+isinA。实数和虚数组成的一对数在复数范围内看成一个数,起名为复数。虚数没有正负可言。不是实数的复数,即使是纯虚数,也不能比较大小。
虚数就是其平方是负数的数。虚数这个名词是17世纪着名数学家笛卡尔创立,因为当时的观念认为这是真实不存在的数字。后来发现虚数可对应平面上的纵轴,与对应平面上横轴的实数同样真实。
参考链接:
虚数_网络
http://ke..com/link?url=vNq1sAIfRvmOwZZq
❼ 1厘米等于多少cm
1厘米等于1cm。cm是厘米的英文缩写。
厘米是一个长度计量单位,等于一米的百分之一。长度单位,英语符号即缩写为:cm.,1厘米=1/100米。1cm(厘米)=10mm(毫米)=0.1dm(分米)=0.01m(米)。
国际单位制选择了彼此独立的七个量作为基本量,第一个就是长度。它的基木单位名称是米,符号是m,而厘米不是国际单位。
长度单位是指丈量空间距离上的基本单元,是人类为了规范长度而制定的基本单位。其国际单位是“米”(符号“m”),常用单位有毫米(mm)、厘米(cm)、分米(dm)、千米(km)、米(m)、微米(μm)、纳米(nm)等等。长度单位在各个领域都有重要的作用。
(7)数学的i等于多少厘米扩展阅读:
中国传统的长度单位有里、丈、尺、寸、寻、仞、扶、咫、跬、步、常、矢、筵、几、轨、雉、毫、厘、分,等。其基本换算关系如下:
1丈=10尺;1尺=10寸;1寸=10分;1分=10厘;
1丈≈3.33米;1尺≈3.33分米;1寸≈3.33厘米;
1千米(km)=1000米;1米(m)=100厘米;1厘米(cm)=10毫米;
1里=150丈=500米;2里=1公里(1000米)。
❽ 数学中的“i”等于多少
i是一个虚数单位,具体的学习出现在高中数学中。可以指不实的数字或并非表明具体数量的数字。
在数学中,虚数就是形如a+b*i的数,其中a,b是实数,且b≠0,i² = - 1
当一元二次方程在计算公式“b²-4ac<0,时,方程的在实数范围内就意味着无解,但是在复数范围内可以用复数来中的虚数来表示方程的解。
以提主的提问来说,初中三年级还不涉及复数,方程正常的解答是无解。
如果一定要写出答案,那么答案就是复数范围中的:
X1=-1/4+√23/4i
X2=-1/4-√23/4i
拓展资料:
复数x被定义为二元有序实数对(a,b) ,记为z=a+bi,这里a和b是实数,i是虚数单位。
在复数a+bi中,a=Re(z)称为实部,b=Im(z)称为虚部。
当虚部等于零时,这个复数可以视为实数;当z的虚部不等于零时,实部等于零时,常称z为纯虚数。复数域是实数域的代数闭包,也即任何复系数多项式在复数域中总有根。
复数是由意大利米兰学者卡当在十六世纪首次引入,经过达朗贝尔、棣莫弗、欧拉、高斯等人的工作,此概念逐渐为数学家所接受。
复数的四则运算规定为:加法法则:(a+bi)+(c+di)=(a+c)+(b+d)i
减法法则:(a+bi)-(c+di)=(a-c)+(b-d)i
乘法法则:(a+bi)·(c+di)=(ac-bd)+(bc+ad)i
除法法则:(a+bi)÷(c+di)=[(ac+bd)/(c²+d²)]+[(bc-ad)/(c²+d²)]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