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2年苏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五年级上 全册综合复习题西师版数学
班级 姓名
一、计算题复习
1.计算。0.48×0.24= 4. 575÷0.15= 8.7-0.875= 8÷2.7= 8.35+1.8=
24.6÷12= 7.5×0.6÷7.5×0.6 1÷[(1.75-1.5)×0.4] 3.8+5.6÷7×8
2.简算。0.56×0.125 24÷0.125 48×0.25 4÷0.25 6.42×99
18.65-3.7+1.35-16.3 (16.5×24+24×7.5)÷0.6 10.5×60×5×8=
87.5×305-87.5-4×87.5 93÷0.31÷3 15.8-4.72-6.28
3.估算。 4.8×0.49≈ 12.4×0.25≈ 11.4÷6.8≈ 32.2÷0.5≈
二、概念题复习
1. 两因数的积是5.6,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6倍,积是( );如果一个因数扩大100倍,另一个因数缩小25倍,积是( )。
2. 两数的商是2.4,被除数不变,除数扩大4倍,商是( );如果被除数扩大5倍,除数缩小10倍,商是( )。
3.两因数同时扩大10倍后,积是68,原来的积是( );两个因数,一个扩大4倍,另一个缩小8倍,积是32,原来的积是( );
4.在( )里填上<、>或=。
1.46( )0.99×1.46 1.01×7.6( )7.6 29.9×0.33( )2.99×3.3
3.25( )0.52÷3.25 2.04÷1.5( )2.04 0.378÷0.27( )37.8÷2.7
5.人民币最小的单位是( ),所以计算结果一般保留( )位小数。在计算汽车速度时,一般以千米每时作单位,保留( )位小数。
6.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17=4.76 36.4÷( )=14 ( )÷1.6=36
7.一道除法算式,除数与商的乘积再加上被除数,得数是18.8,被除数是( )。
8.一道减法算式,被减数、减数、差三者之和为47.2,被减数是( )。
9.小数318.31818……可以简写成( ),循环节是( )。在小数点后第41位上的数字是( )。
10.平行四边形可以割补成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长和平行四边形的( )相等,长方形的宽和平行四边形的( )相等,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
11.把一个长方形拉成平行四边形,( )相等,( )不等。
12.几个平行四边形,只要( )相等,它们的面积就相等。
13. 几个三角形,只要( )相等,它们的面积就相等。
14. 几个梯形,只要( )相等,( )也相等,它们的面积就相等。
15、0.05平方千米=( )公顷=( )平方米=( )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0.5时=( )分 90分=( )时 1.5年=( )月 15月=( )年
16.一条高速公路长48千米,宽12千米,这条高速公路占地( )公顷。
17.因为5×9=45,或者45÷9=5,可以看出( )和( )都是( )的因数;( )是( )和( )的倍数。
18. 因为20÷5=4,可以看出( )能被( )整除,( )能整除( )。
19.找出30所有的因数:( );所有的质因数( )。
20.把42写成质数相乘的形式:( )。
21.按要求填数: 24 30 45 57 102 510 17 48
能被2整除的数字:( )。
能被3整除的数字:( )。
能被5整除的数字:( )。
能同时被2、3、5整除的数字:( )。
22.最小的质数是( ),最小的合数是( ),它们的积是( )。
23.正方形可以分成两完全一样的( )直角三角形,( )梯形,还可以分成( )形。
24.一个数的因数是有限的,一个数的( )是无限的。
25.两个不同的( )数相乘的积只有四个因数。比如:( )。
26.两个连续偶数的和是30,它们是( )和( );两个连续奇数的和是30,它们是( )和( )。
27.有两个不同的质数,它们的和是20,积是51。这两个质数较大的一个是( )。
28. 乙数比甲数少2,甲数是乙数的5倍。甲、乙两数的积是( )。
29.有两个数,它们的和是24,两数相除的商是4,这两个数分别是( )和( )。
30.一个数里有45个0.1,这个数是( );8.5里面有( )0.001。
31.一个三位小数的近似数是7.45万吨,它保留了( )位小数,也表示精确到( )万吨,还表示精确到( )位,这个三位小数最大是( ),最小是( )。
32. 20=4×5叫分解( ) 20=2×2×5叫分解( )。
33.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面积和底都相等,那么三角形的高是平行四边形高的( )。
三、操作题复习。
1.分别画出一个底为3厘米,高为2厘米的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
2.画一个上底为2厘米,下底为3厘米,高为3厘米的梯形。
四、判断题复习
1.两因数相乘,如果其中一个因数比1大,积就比另一个因数大。( )
2. 两数相除,如果除数比1大,商就比被除数大。 ( )
3.商的小数点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 )
4.计算23.4÷6,商3后余54个0.1。 ( )
5.可以用乘法去验算除法的结果。 ( )
6.每辆车限乘48人,60人需要1.25辆车。 ( )
7.做一件衣服要1.8米布,4.5米布可以做3件衣服。 ( )
8、4.2121……比4.212121大。 ( )
9.最小的偶数是0,最小的自然数是1,最小的质数是2。 ( )
10.口袋里有3个红球、2白个黄球和口袋里有6个红球、4白个黄球,摸出红球的可能性都是3/5。 ( )
11.A、B、C都不为零,如果A是B的3倍,B是C的4倍,那么A是C的7倍。( )
五、应用题复习
1.计划建48米高的桥墩,如果按每3天建2.82米的速度施工,51天能完成吗?
2.小华的体重是28.5千克,爸爸的体重是妈妈的1.2倍,妈妈的体重是小华的1.8倍。爸爸、妈妈各多少千克?
3.每千克油菜籽可以榨0.47千克油,3250千克油菜籽大约可以榨多少千克油?(得数保留整数)
4.下表是明明家8月份水、电、气的使用情况,请通过计算完成统计表。
名 称 单 价 7月止数 8月止数 实际用量 应缴金额(元)
水(立方米) 2.50元/立方米 78.2 83
电(千瓦时) 0.52元/千瓦时 651.8 739.3
气(立方米) 1.78/立方米 105 150
前4个月 后8个月
20.8吨 41.6吨
5.小棋同学家今年全年用水情况如下,平均每月用水多少吨?
6.一块黑板长3.1米,宽1.2米。如果漆这块黑板每平方米要花9.6元,一共需要多少元?
7.出租车计费。起步价为8元。3千米后按每千米1.8元计费。我要去的地方离出发地72千米。但离目的地还有28.5千米时,我因事下车了。我只需要付费多少元?(结果保留整数)
8.一本故事书300页,每页大约有0.55千字。它的前180页是中国故事,后面部分是外国故事,外国故事大约有多少千字?
9.一高速公路对小车的收费标准是每千米0.5元(包含隧道),此外还要加收隧道通行费20元。一小车从甲地到乙地共行了78.4千米(包含隧道),共要交费多少元?
10.一修路队每月修路0.85千米。8个这样的修路队半年能修多少千米?
11.王叔叔交了400元钱,住旅馆8天。离开时服务员找给他12元,王叔叔每天的住宿费多少元?
12.小明从家到学校。如果每时走3.5千米,0.8时可以到达。如果每时走4千米,为了能在8:15分上课前到校,他最迟应该在什么时间离开家?
13.小芳做一道除法算式,把除数6看作了9,算出的商是2.7。正确的商应该是多少?
14.做一块长方形画板,长为1.2米,要使面积为1.14平方米,宽应该是多少?
15.相同质量的白菜,李叔叔的2千克3.6元,杨阿姨的4千克6.8元。哪个更优惠?
16.随着合川到太和的公路改造完成,通行里程由36千米缩短为30千米,车速由原来的平均每时30千米提高到平均每时40千米。行车时间比原来少用多少分钟?
17.选择话费标准。第一类:每月每部手机缴月租12元,每打出1分钟0.10元;第二类:免月租费,每打出1分钟0.20元;李阿姨平均每月的通话时间为150分钟,选哪类合算?
18.唐师傅的车现有10升汽油,每升汽油可行驶6.5千米。唐师傅准备从太和到重庆办事,如果太和到重庆的里程为117千米,往返至少还需加多少升汽油?
19.一块平行四边形地,底为90米,是高的1.8倍。如果每公顷收小麦9800千克,这块地可以收小麦多少千克?
20.用200米长的篱笆靠墙面围一个高为60米的梯形地,这个梯形地的面积是多少?在这块地里共收油菜籽3.5吨,平均每公顷收油菜籽多少千克?(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1.一堆圆木,它的横截面形状成等腰梯形。已知圆木最上面一层有12根,最下面的一层有20根,并且下面一层都比上面一层多1根。求这堆圆木共有多少根?
22.小红家的鸡每天产蛋不超过50个,2个2个地数剩1个,3个3个地数正好数完,5个5个地数剩4个。鸡蛋最多有多少个?鸡蛋最少有多少个?
23.白糖每500克售价4元。商场新年促销,买1千克赠送250克。王叔叔需要5千克糖,应会多少元?64元可以买多少千克糖?
24.一辆汽车以每小时48.5千米的速度从A城开往B城,行了2.4小时后离中点还有27千米。全程多少千米?
25.某车间25天生产了1200个零件,比原计划提前5天完成任务。原计划平均每天生产多少个零件?
26.一桶油连桶重12千克,用去一半后连桶重6.5千克。桶重多少千克?油重多少千克?
27.学校买来单人桌椅50套,用人民币3200元。已知3把椅子与1张桌子的价钱相等。桌子和椅子的单价各是多少?
28.甲的全部因数是1、2、3、4、6、8、12、24;乙的倍数从小到大依次为24、48、72、96……,求甲、乙的和是多少
29.用10以内的三个质数组成一个能同时被3和5整除的最大三位数是( ),最小三位数是( )。
六、求下面图形的面积。(单位:厘米)
10
2.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练习与测试第12页思考题
我今天刚做,正确答案是:求出这个正方体的表面积是3*3*6=54平方分米,假如顶点挖去1分米的小正方形(你漏打了小正方形的棱长),则表面积是1*1*6=6平方分米。因为它只是挖去了三个不同方向的表面积(上面,前面和侧面),而它相对的面完全相等就成了大正方体的凹面,表面积没有减少,只是体积减少了,所以应该是表面积没有变化,就是相等。老师也改过,请放心!!!!!
3.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单元测试卷第二十二章单元测试题(4) 的 答案 快
第22章达标测试卷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题号 第Ⅰ卷 第Ⅱ卷 总分
一 二 三
得分
第Ⅰ卷 (选择题 共3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选项中,两根为3和-5的一元二次方程是( )
A.x2-2x-15=0 B.x2-2x+15=0
C.x2+2x-15=0 D.x2+2x+15=0
2.方程x2=2x的解是( )
A.x=2 B.x1=2,x2=0 C.x1=2,x2=0 D.x=0
3.若关于x的方程x2+2(k-1)x+k2=0有实数根,则k的取值范围是( )
A.k<12 B.k≤12 C.k>12 D.k≥12
4.方程x2+6x-5=0的左边配方成完全平方后所得的方程为( )
A.(x+3)2=14 B.(x-3)2=14
C.(x+6)2=12 D.以上答案都不对
5.如果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中的二次项系数与一次项系数及常数项的和刚好等于零,那么方程必有一根为( )
A.0 B.1 C.-1 D.±1
6.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mx+n=0的两根为x1、x2,那么x2+mx+n可分解为( )
A.(x-x1)(x-x2) B.(x+x1)(x+x2)
C.(x-x1)(x+x2) D.(x+x1)(x-x2)
7.已知x2-7xy+12y2=0,若y≠0,则xy的值为( )
A.3 B.6 C.3或6 D.3或4
8.关于x的方程(x-a)(x-b)=1的根的情况是( )
A.没有实数根 B.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C.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D.不能确定
9.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kx2-2(k-1)x+k=0有两个实数根,则k的取值范围是( )
A.k≥-1且k≠0 B.k>-1且k≠0
C.k≤-1 D.k≤12且k≠0
10.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力争国民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在本世纪的头二十年(2001年-2020年),要实现这一目标,以十年为单位计算,设每个十年的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率都是x,那么x满足的方程为( )
A.(1+x)2=2 B.(1+x)2=4
C.1+2x=2 D.(1+x)+2(1+x)=4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70分)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1.请给出一元二次方程x2-8x+________=0的一个常数项,使这个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12.设a是方程x2+3x=0较大的一根,b是方程x2-3x4=0较小的一根,那么a+b=________.
13.如果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3x-m=0无实数根,那么方程x2+3x+m=0的根的情况是__________.
14.如果关于x的方程x2-3x+1-n=0的两实数根都大于1,则n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
15.若(m2-m-2)x2+mx+3=0是关于x的二次方程,则m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
16.若x2+4x+4=(x+2)(x+n),则n=________.
17.若方程x2+(m2-1)x+m=0的两根互为相反数,则m=________.
18.已知实数x满足4x2-4x+1=0,则代数式2x+12x的值为________.
三、解答题(共46分)
19.(8分)解方程:(1)3x2-6x+1=0
(2)(2x-5)2=(2-5x)2
20.(8分)某企业的年产值在两年内从1 000万元增加到1 210万元,求平均每年增长的百分率.
21.(10分)k取何值时,关于x的方程3x2-2(3k+1)x+3k2-1=0.
(1)有一根为零;
(2)有两个互为相反数的实数根.
22.(10分)已知关于x的方程x2-(k+1)x+14k2+1=0的两根是一个矩形两邻边的长.
(1)k取何值时,方程有两个实数根;
(2)当矩形的对角线长为5时,求k的值.
23.(10分)一次函数y=x+b与反比例函数y=k+3x图象的交点为A(m,n),且m,
n(m<n)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kx2+(2k-7)x+k+3=0的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其中k为非负整数,m,n为常数.
(1)求k的值;
(2)求点A的坐标及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第22章达标测试卷
一、选择题
1.C 2.C 3.B 4.A 5.B 6.A
7.D 解析 ∵y≠0.∴(xy)2-7(xy)+12=0,令t=xy,则有t2-7t+12=0,解得t1=3,
t2=4,即xy的值为3或4.
8.C 解析 方程(x-a)(x-b)=1可化为x2-(a+b)x+ab-1=0,
∵Δ=[-(a+b)]2-4(ab-1)=a2+2ab+b2-4ab+4=(a-b)2+4>0,∴原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9.D 10.B
二、填空题
11.略 12.0 13.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14.-54≤n<-1
15.m≠2且m≠-1
16.2 解析 ∵x2+4x+4=(x+2)2=(x+2)(x+2)∴n=2
17.-1
18.2 解析 ∵4x2-4x+1=0 ∴4x2+1=4x
∴2x+12x=4x2+12x=4x2x=2.
三、解答题
19.解 (1)3x2-6x+1=0.这里a=3,b=-6,c=1
∵Δ=b2-4ac=36-12=24>0,
∴x=-b±b2-4ac2a
=6±242×3
=3±63
即x1=3+63,x2=3-63(或x1=1+63,x2=1-63)
(2)(2x-5)2=(2-5x)2
4x2-20x+25=4-20x+25x2
∴21x2=21
即x2=1
∴x1=1,x2=-1.
20.解 设平均每年增长的百分率为x.
根据题意,得1 000(1+x)2=1 210
1+x=±1.1,
解这个方程,得x1=0.1=10%,x2=-2.1.
由于增长率不能为负数,所以x=-2.1不符合题意,因此符合本题要求的x为0.1即10%.
答:平均每年增长的百分率为10%.
21.解 (1)若使方程有一根为零,只需x1x2=0,
即3k2-1=0,解得k=±33.
∴当k=±33时,方程有一个根为零.
(2)若使方程有两个互为相反数的实数根,需要满足:
?x1+x2=0,,x1?x2≤0,即?2(3k+1)3=0,,3k2-13≤0.①,②
由①得k=-13.
把k=-13代入②符合题意.
∴当k=-13时,方程有两个互为相反数的实数根.
22.解 (1)要使方程有两个实数根,必须Δ≥0.
即[-(k+1)]2-4(14k2+1)≥0
化简得:2k-3≥0
解之得:k≥32
(2)设矩形的两邻边长分别为a,b,则有a2+b2=(5)2a+b=k+1ab=14k2+1
解之得:k1=2,k2=-6
由(1)可知,k=-6时,方程无实数根,所以只能取k=2.
23.解 (1)由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得:
Δ=(2k-7)2-4k(k+3)=-40k+49>0 ∴k<4940
又∵k为非负整数,∴k=0,1.当k=0时,方程kx2+(2k-7)x+k+3=0不是一元二次方程,与题设矛盾.∴k=1
(2)当k=1时,x2-5x+4=0,∴x1=1,x2=4
∵m<n,∴m=1,n=4,即A点坐标为(1,4).把A(1,4)代入y=x+b得b=3.
∴所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x+3.
4. 数学单元测试卷的答案
模拟试卷答案:
1. 从1至10有11个数字,从11至100共有181个数字。从101至200共有300个数字。也就是说200页要用数字个数为:
11+181+300=492(个)
由已知,剩下的数字个数为:
723-492=231(个)
每编一页要用3个数字,还可编:
231÷3=77(页)
所以这本书共277页。
2. (1)
又是经过 天,1+1=2,所以,那一天是星期一。
(2)如果不换轮胎,则小轿车的每只轮胎都要行驶32000千米,共有四只轮胎,共行驶:
32000×4=128000(千米)
现在五只轮胎轮换使用,并且要求每只磨损程度相同,就是每只轮胎行驶的里程相同。
128000÷5=25600(千米)
3. 平均年龄为42岁,那么三人年龄和为
42×3=126
设乙的年龄为x岁,则甲的年龄(2x-7)岁,丙的年龄为4x岁。
所以,丙的年龄为
4. 据题意,这个运动员应得到5个评分。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其余3个的总分是9.58×3=28.74
去掉一个最高分后,其余4个的总分为9.46×4=37.84
去掉一个最低分后,其余4个的总分为9.66×4=38.64
所以,最高分是:38.64-28.74=9.9。
最低分是:37.84-28.74=9.1
它们的差为:9.9-9.1=0.8(分)
5. 设五年级有男生x人,则女生(76-x)人,据题意,列方程
女生有:76-42=34人
五年级男生比女生多
42-34=8(人)
6. 据题意:三种货物价钱之间的关系:
外衣+帽子+鞋=140 (1)
外衣-帽子=90 (2)
外衣+帽子-鞋=120 (3)
事实上是三元一次的方程组
(1)+(3)
2件外衣+2顶帽子=260
1件外衣+1顶帽子=130 (4)
由(2)+(3)得 外衣=110(元)
帽子=20(元)
代入(1)得到一双鞋的价钱是
140-110-20=10(元)
7. 甲船追上乙船需要
15÷(6-5)=15(小时)
甲船追上丙船需要
15÷(6-3)=5(小时)
乙船追上丙船需要
15÷(5-3)=7.5(小时)
〔15,5,7.5〕=15
15小时后三船再次相会。
8. 依题意,汽车的时速小于100千米,但不能小于25千米。
所以两小时后汽车里程表上的数可设为
16a61 当a>0时,最小值为1
16161-15951=210
即汽车两小时行程大于200千米,不符合题意。因此a=0 里程表数字为16061
汽车每小时行驶
(16061-15951)÷2=55(千米)
9. 有人认为19.5÷1.5=13,因此13辆汽车就可以把这些箱货全部运走,这就把题意理解错了。货物是整箱的,每辆车不一定都能满载。
如果这批货物共有65只箱子,共中64只箱子的重量都是301千克,另1只箱子重236千克,那么总重为
301×64+236=19500(千克)
而301×5=1505(千克)
即5只箱子重量为1.505吨超过1.5吨,因此,每辆汽车最多只能装4箱,15辆汽车只能运60只箱子。还有4只301千克的箱子和1只重236千克的箱子。是否需2辆车呢?我们安排一下16辆车就可以了
显然,301×4+236=1440(千克)这不超过1.5吨。
上面只是一种情况,每只箱子的重量只要求不超过353千克,没有其他的限制,我们还要验证一般情况,16辆汽车也能全部运完。
让12辆汽车装到刚刚超过1.5吨,取下最后一只箱子,就不超过1.5吨,那么取下的12只箱子分别装上3辆汽车,每车4箱,4箱总重量不超过 353×4=1412(千克)
这时,15辆车装完原12辆汽车的全部货物,总重量超过1.5×12=18(吨)
且每辆汽车不超过1.5吨,余下的货物不足
19.5-18=1.5(吨)
可以全部装在第16辆汽车上运走。
10. 由于听语文讲座的人数是听数学讲座人数的6倍,因此听讲座的总人数是7的倍数。
13个小组的总人数为160人
所以,160减去未听讲座小组之差必为7的倍数,经试算检验只有
160-13=147 符合要求
所以,未听讲座的组是第9组。
厦门实小2000-2001学年第二学期数学科竞赛卷( B组)
一、 选择题,把正确的答案的题号添在横线上。
1、至少要( )同样的正方体才能拼成一个较大的正方体。
A:4块 B:6块 C:8块 D:16块
2、把所有的自然数按约数的个数来分,可以分成( )
A:质数和合数 B:奇数和偶数 C:质数、合数和1
3、分数单位是 的最简分数共有( )个。
A:5 B:1 C:9 D:无数
4、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都扩大3倍,它的体积将扩大( )倍
A:3 B:6 C:9 D:27
5、下列算式中题号是的( )算式是表示整除的算式。
A:12÷0.2=60 B: 1÷1=1 C: 0.8÷0.2=2
6、把所有三位数的质数相乘,它们的积是一个( )
A:奇数 B:偶数 C:质数
7、一个分数的分子、分母是不同的质数,这个分数( )最简分数。
A:一定是 B:一定不是 C:不一定是
8、 的分子加上6,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应( )。
A:加上6 B:加上8 C:乘以3 D:乘以6
9、如右图,把一个长宽高分别是15厘米、10厘米、5厘米的长方体木块平均分成三块小长方体后,表面积增加了( )平方厘米。
A:50 B:100 C:200 D:750
10、把一根木棒截成三段要用6分钟,照这样计算,
如果截成四段要用( )分钟。
A:6 B:8 C:9 D:12
二、 填空。
1、A=2×3×5×7,B=3×3×5×5,A和B的最大公约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
2、能同时被2和3整除的最大三位数是 。
3、一个长方体,它的棱长总和是36厘米,宽和高分别是2厘米和1厘米。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 平方厘米。
4、特香包店买来一些鸡蛋,总数不到200个。3个3个的数会剩两个,4个4个的数会剩2个,5个5个的数会剩3个,这些鸡蛋最多有 个。
5、一排电线杆,原来每两根之间的距离是30米,现在改为45米。如果起点的一根电线杆不移动,至少再隔 米又有一根电线杆不需要移动。
6、从正午12时时针与分针相遇,到午夜12时,时针和分针还能相
遇 次。
7、李明的故事书比王红多26本,如果李明给王红 本后,反而比王红少2本。
8、买2瓶白酒和12瓶啤酒共用4元,已知一瓶白酒与8瓶啤酒的价钱相等,那么一瓶白酒和一瓶啤酒共需 元
三、应用题。
4、光明造纸厂生产一批新闻纸,原计划28天完成,每天需生产12.5吨。现提前3天完成,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生产多少吨?
5、李师傅生产一 批零件,前3天生产零件126件,照这样计算,再生产12天完成生产任务。这批零件共有多少件?
6、化肥厂计划用30天生产化肥84吨,实际每天比计划多生产0.2吨,实际比计划提前几天完成任务?
7、加工一批服装,每天加工300套,16天可以完成, (1) 如果每天加工400套,提前几天完成?
(2) 如果每天多加工20套,几天可以完成? (3) 如果要提前5天完成,每天要加工多少套?
8、某汽车厂计划全年生产汽车16800台,结果提前2个月就完成了全年的生产任务。照这样的速度,全年可生产汽车多少台?
9、要生产7吨化肥,已经做了4天,每天生产0.75吨,剩余的5天完成,每天做多少吨?
10、一个服装厂原来做一种儿童服装,每套用布2.2米。现在改进了裁剪方法,每套节省布0.2米。原来做600套这种服装所用的布,现在可以做多少套?
11、小红买了练习本和生字本各3本,一本练习本0.36元,一本生字本0.32元,小红买生字本比买练习本少用多少元?
12、同学抬水浇树。三年级浇45棵,三年级比四年级少浇10棵,四年级是五年级浇的棵数的一半。五年级比三年级多浇多少棵?
14、小汽车每小时行63千米,小汽车的速度是载重汽车的1.4倍。它们从相距270千米的两地同时开出,相向行驶。 (1) 经过几小时相遇? (2) 相遇时两车各行了多少千米?
15、已知练习本每本0.40元,铅笔每支0.32元。老师让小虎买一些练习本和铅笔,总价正好是老师所给的10元钱。但小虎将练习本的数量与铅笔的数量记混了,结果找回来0.56元,那么老师原打算让小虎买多少本练习本?
16、有一东西向的隧道。为测量隧道的长度,甲自东向西测量,每隔7米画上一个记号(包括起点),乙由西向东测量,每隔9米画上一个记号(包括起点)。在所有这些记号中,相距最近的两记号的距离为0.5米,几种像这样的最小距离共有31个,那么这条隧道至少有多少米长?
17、五年级两个班去工厂糊纸盒,一班45人,二班42人,共糊纸盒1566个,平均每班糊纸盒多少个?
18、五年级一班分成3组投篮。第一组10人,共投中28个;第二组11人,共投中33个;第三组9人,共投中23个。全班平均每人投中多少个?
19、2001年7月13日,北京成功地取得了2008年奥运会的主办权。第二轮投票总数是105票,北京获得56票,北京的得票数占总票数的几分之几?
20、 新丰农机厂一个车间加工2480个零件。原来每天加工100个,工作20天后,改为每天加工120个。这样再加工几天就可以完成任务?
21、一根长方体木料,它的横截面的面积是0.15平方米,长是4米.。7根这样的木料体积一共是多少?
22、原来装配一台机器要4.8小时,现在只用3小时,原来做120台机器的时间现在可做几台?
23、根据下面的信息,求出每吨饲料的价格。饲料公司九月份销售饲料36吨、十月份销售45吨、十月份比九月份多销售135元、两个月共销售1215元。
24、今年养奶牛250头,比去年养奶牛的3倍少8头,去年养奶牛多少头?
25、解放军绿化营房,栽98棵杉树,63棵杨树,杉树和杨树每行都栽7棵,杉树比杨树多栽多少行?
26、一个打字员计划用1小时完成4500个字的稿件,她打了15分钟,查了一下所打的字数刚好是1230个,照这样的速度,她能按时打完这份稿件吗?
27、生产一批零件,计划每天做30个,24天完成,实际每天做60个,实际可提前多少天完成任务?
28、一包方便面2.30元,一包饼干3.60元,一支铅笔1.80元。小明买方便面8包,饼干1包,铅笔2支,带25元钱够不够?
29、王林家和学校的距离是980米,有一天王林从家到学校去,走到距离学校200米的地方突然想起忘记带彩笔,她赶紧回家取彩笔,再去学校,这次上学,王林走了多少路?
30、王林家和学校的距离是980米,有一天王林从家到学校去,走到距离学校200米的地方突然想起忘记带彩笔,她赶紧回家取彩笔,再去学校,这次上学,王林走了多少路?
31、王明和李立两人骑自行车同时从硕放向无锡行驶,3小时后王明超过李立12千米,王明平均每小时行驶16千米,李立平均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32、A、B两车同时从相距950千米的地方相对开出,5小时相遇,A车每小时行105千米,B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用两种方法解)
33、一个书架,上层的书是下层放的书的3倍,如果把上层的书搬18本到下层,那么两层书的本书相等。原来上、下层各有书多少本?
34、李医生给一个病人开了一个药方,一种药片,每片重0.1毫克,每天服3次,每次服0.2毫克,连服一星期,如果这种药每50片装一瓶,现在只买一瓶够吗?
35、铺设一条长120米的自来水管道,用3米管和5米管去铺,假设你是施工员,你将用3米管和5米管各多少根?
36、旅行社推出某景点一日游AB两种优惠方案:A:大人每位160元,小孩每位40元;B:团体5人以上每人100元,如果有6个大人,3个小孩一起去旅游,选哪种方案省钱?
37、有两根一样长的电线,第一根用去18米,第二根用去25米,余下的电线第一根刚好是第二根的2倍,第二根余下多少米?
38、商店出售的鞋子规格大小有两种表示方法:“厘米”和“码”,已知19厘米相当于28码,13.5厘米相当于17码,那么17.5厘米相当于多少码?36码相当于多少厘米?
39、 6个盒子里放着同样多的球,如果从每个盒中拿出6个,则6个盒里剩下的球相当于原来2个盒里的球数,原来每个盒里有多少球?
40、一张桌子4条腿,一个洗脸盆架3条腿,现有桌子和脸盆架共100个,合计有340条腿,两种货物各有多少个?
41、印刷厂4小时印书8540本,照这样计算,再印3小时共可印书多少本?
42、水果店运来苹果2488千克,是运来香蕉的4倍,运来的香蕉比桔子少307千克。水果店运来苹果和桔子一共多少千克?
43、从甲地乘火车去乙地,乘每小时行99千米的慢车去需要13小时,如果换乘快车,每小时比乘慢车快44千米,乘快车去只需要多少小时?
44、体育课同学们排队。第一小队排了8名男同学,每2名男同学之间排了4名女同学。第一小队共有几名女同学?
45、手表厂要生产一批手表,原计划每天生产672只,15天完成。实际提前3天完成,实际每天生产多少只?
46、3台录音机的价钱比1台黑白电视机的价钱少52元,5台黑白电视机的价钱等于1台彩色电视机的价钱。每台录音机187元,每台彩色电视机几元?
47、东坑水库捕鱼,第一次比第二次少捕2970千克,第二次捕的比第一次的5倍少170千克,第二次捕了多少千克?
48、甲乙两地相距1200千米。两辆汽车同时从两地相对开出,甲车每小时行9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80千米。几小时后,甲乙两车相距180千米?
49、做15个不带盖的立方体铁盒,棱长15厘米,至少要用铁皮多少平方厘米?
50、今年祖父60岁,孙子12岁。几年后祖父的年龄是孙子年龄的3倍?
51、甲仓库有化肥100吨,乙仓库有化肥140吨,从甲仓库调出多少吨化肥到乙仓库,乙仓库的化肥就是甲仓库的2倍?
52、把一根竹竿插入水中,浸湿的部分是0.9米,掉过头来把另一端插入水中,这时竹竿只有一半还多0.4米是干的,这根竹竿长多少米?
53、一块长32厘米的长方形铁皮,四角各剪去边长为4厘米的正方形铁皮,然后做成无盖铁盒,这个铁盒的容积是1920立方厘米,这块铁皮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54、把一包水果糖分给一群小孩,每人5颗,还剩16颗,若每人7颗则差12颗。这群小孩有多少人?这包水果糖有多少颗?
55、一个车间共有男女工人83人,其中男工人数比女工人数的3倍还多3人。男女工各有多少人?
56、现有252个红球,396个蓝球,468个黄球,把它们分别装在n个袋子里,要求每个袋子里都有红、黄、蓝三种颜色的球,而且每个袋子里的红球数相等,黄球数相等,蓝球数也相等,n的最大值是多少?
57、张、王、李三人平均体重63千克,张与王的平均体重比李的体重多3千克,张比李重2千克,王的体重是多少千克?
58、一笔奖金分为一、二、三等奖,每个一等奖奖金是每个二等奖奖金的2倍,每个二等奖的奖金是每个三等奖的2倍,如果评选一等奖1人,二等奖2人,三等奖3人,那么一等奖奖金是120元;如果评选1等奖1人,二等奖3人,三等奖5人,那么一等奖奖金是多少元?
59、春节王老师到食品店去买糖果。王老师带的钱正好只能买20千克巧克力糖,或者只能买30千克奶油糖。王老师算了一下决定先买8千克巧克力糖,余下的钱买奶油糖,还能买多少千克奶油糖?
60、水果店运来5筐苹果和5筐梨。一共重225千克,已知每筐苹果比每筐梨重5千克。每筐苹果和线筐梨各重多少千克?
61、甲乙两个工程队共有工人82人,如果从乙队调8人到甲队,两队人数正好相等。甲乙两队各有多少人?
62、小朋友做红、黄、白三种花共27朵,其中黄花是白花的2倍,红花是黄花的3倍,问三种花各有多少朵?
63、一个长方体小麦库,从里面量长5米,宽3.6米,库内存放小麦的高度是1.5米。如果每立方米小麦重750千克,这些小麦有多少千克?
64、已知爸爸比儿子大30岁,爸爸今年的年龄正好是儿子年龄的7倍。求爸爸和儿子今年各是多少岁?
65、甲桶装油是乙桶装油的4倍,如果从甲桶取出18千克倒入乙桶,那么两桶油的斤数就相等。两桶油原来各有多少千克?
66、俺家养的鸡,加上7,乘以7,减去7,除以7,结果等于7。请你算一算,俺家养了鸡几只?
67、某线路原有杉木电线杆71根,杆与杆之间的间隔为25米。今把原线路的杉木杆全部换成水泥杆。此时杆与杆之间的间隔是多少米?
68、某城市有一条公共汽车路,由起点到终点共长16500米,平均500米设一个车站。在这条路的中间应该设多少个车站?
69、把一包水果糖分给一群小孩,每人5颗,还剩16颗,若每人7颗则差12颗。这群小孩有多少人?这包水果糖有多少颗?
70、今年祖父60岁,孙子12岁。几年后祖父的年龄是孙子年龄的3倍?
71、一只轮船,它在平静的湖水中每小时行14千米,现把它驶入河中,这河水流的速率每小时2千米。这只轮船向上行驶5小时有行驶多少千米?如果顺水向下行驶5小时呢?
72、今有鸡兔同笼,上有35头,下有94只。问鸡兔各有多少?
73、松鼠采松籽,晴天每天采40个,雨天每天采25个。它一连采了好几天,共采集280个,平均每天采集28个。这几天中有几个晴天?
74、一列快车从天津开出,平均每小时行79千米;同时有一列慢车从济南开出,平均每小时行40千米。经过3小时两车相遇,天津到济南的铁路长多少米?(用两种方法解答)
75、一列快车从天津开出,平均每小时行79千米 ;同时有一列慢车从济南开出,平均每小时行40千米。经过3小时辆车相遇,天津到济南的铁路长多少米?
76、天津到济南的铁路长 357 千米。 一列快车从天津开出,同时有一列慢车从济南开出,两车相向而行,经过3小时相遇,快车平均每小时行 79千米,慢车平均每小时多少千米?
77、两辆汽车同时从相距237千米的两个车站相向开出,经过3小时辆车相遇。一辆汽车每小时行38千米,另一辆汽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78、两个火车站相距260千米。甲、乙两列火车同时从两站相对开出,经过2.5小时相遇。甲车每小时行48千米,乙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79、两个工程队共同开凿一条117米长的隧道。各从一端相向施工,13天打通。甲队每天开凿4米,乙队每天开凿多少米?
80、有两袋大米,甲袋大米的重量是乙袋的1.2倍。如果再往乙袋里装5千克大米,两袋就一样重了。原来两袋大米各有多少千克?
81.一个长方体沙坑,长4米,宽2米,深0.5米,如果每立方米黄沙重1.4吨,这黄沙重多少吨?
82、一个长方体铁皮水箱,长18分米,宽10分米,已知这水箱最多可装水1620升,这个水箱有多深?
83、一个盛药水的长方体塑料箱,里面长是0.6米,宽0.25米,深0.5米,如果把这一整箱药水装入每瓶可装400毫升的小瓶中,这箱药水最少装多少瓶?
84、一正方体钢坯棱长6分米,把它锻造成横截面是边长3厘米的正方形的长方体钢材,钢材长多少米?
85、一个长方体油桶,底面积是18平方分米,它可装43.2千克油,如果每升油重0.8千克,油桶的高是多少分米?
86、在一只长25厘米,宽20厘米的玻璃缸中,有一块棱长10厘米的正方体铁块,这时水深15厘米,如果把这块铁块从缸中取出来,缸中的水深多少厘米?
87、一个长方体油箱,底面是一个正方形,从里面量边长是6分米。里面已盛油144升,已知里面油的深度是油箱深度的一半,这个油箱深多少分米?
88、一个房间内共铺设了1200块长40厘米,宽20厘米,厚2厘米的木地板,这个房间共占地多少平方米?铺这个房间共要木材多少立方米?
89、一段长方体钢材,长1.6米,横截面是边长4厘米的正方形。每立方厘米刚重7.8克,这块方钢重多少?
90、用铁皮做一个无盖的长方体油桶,长和宽都是4分米,高6分米,用铁皮多少平方分米?桶内放汽油,每升油重0.82千克,这个油桶可装汽油多少千克?
91、一块棱长是0.6米的正方体的钢坯,锻成横截面是0.09平方米的长方体钢材,锻成的钢材有多长?(用方程解答)
92、 一个长方体玻璃缸,从里面量长40厘米,宽25厘米,缸内水深12厘米。把一块石头浸入水中后,水面升到16厘米,求石块的体积。
93、 制作12节长方体的铁皮烟囱,每节长2米,宽4分米,高3分米,至少要用多少平方米的铁皮?
94、小敏房间的地面是长方形。长5米、宽3米,铺设2厘米厚的木地板,至少需要木材多少立方米?
95、一辆运煤车从里面量长2.5米、宽1.8米,装的煤高0.6米,平均每立方米煤重1.5吨,这辆车装的煤有多少吨?
96、一种无盖的长方体形铁皮水桶,底面是边长4分米的正方形,高1米。做一只这样的水桶至少要多少铁皮?这只水桶能装水多少升?
97、体育场用37.5立方米的煤渣铺在一条长100米、宽7.5米的直跑道上。煤渣可以铺多厚?
98、一个长方体形状的儿童游泳池,长40米、宽14米,深1.2米。现在要在四壁和池底贴上面积为16平方分米的正方形瓷砖,需要多少块?
99、一个长方体的容器,底面积是16平方分米,装的水高6分米,现放入一个体积是24立方分米的铁块。这时的水面高多少?
100、用2100个棱长是1厘米的正方体堆成一个长方体,它的高是10厘米,长和宽都大于高。它的底面周长是多少?
101、一个长方形的面积是24厘米,它的长和宽都是整厘米数,这样的长方形有多少种?
102、一块长方形铁皮,长32厘米,在它四个顶角分别剪去边长4厘米的正方形,然后折起来焊成一个无盖的长方体铁皮盒。已知这个铁皮盒的容积是768立方厘米。原来这块铁皮的面积是多少?
103、光明小学五年级学生,分为7人一组、8人一组或6人一组排队做操,都恰好分完,五年级至少有多少学生?
104、甲、乙、丙三人到图书馆去借书,甲每6天去一次,乙每8天去一次,丙每9天去一次,如果3月5日他们三人在图书馆相遇,那么下一次都到图书馆是几月几日?
105、园林工人在一段公路的两边每隔4米栽一棵树,一共栽了74棵。现在要改成每隔6米栽一棵树。那么,不用移栽的树有多少棵?
106、张大伯卖了一天的水果,晚上数钱时,他发现手头的一叠纸币是一些贰元的和伍元的。张大伯把这叠钱分成钱数相等的两堆,第一堆中伍元和贰元的钱数相等,第二堆中伍元与贰元的张数相等。你知道这一叠纸币至少有多少元?
107、加工一个长方体铁皮油桶,长2.5分米,宽1.6分米,高3分米,至少要用多少平方分米铁皮?
108、学校要挖一个长方形状沙坑,长4米,宽2米,深0.4米,需要多少立方米的黄沙才能填满?
109、做一个长方形状的鱼缸,长8分米,宽3分米,高5分米,需要玻璃多少平方分米?
110、把一块棱长8厘米的正方体钢坯,锻造成长16厘米,宽5厘米的长方体钢板,这钢板有多厚?(损耗不计)
111、一个长方体机油桶,长8分米,宽2分米,高6分米.如果每升机油重0.72千克,可装机油多少千克?
112、3个棱长都是8厘米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表面积是多少?
113、在一个长20米,宽8米,深1.5米的长方体蓄水池里面贴瓷砖,瓷砖是边长为0.2米一、
114、一个正方体所有棱长的和是84cm,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底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115、做一个长方体铁皮水桶(无盖),长和宽都是5dm、高是6dm,问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分米铁皮?
116、一个长方体玻璃鱼缸,长6dm,宽4.5dm,高3.8dm,鱼缸的容积是多少升?它的下面和右面的玻璃被打碎了,要修好这个鱼缸,需要配多少平方分米的玻璃?
117、一根方木,底面是边长8cm的正方形,从方木上截下体积是1.28dm3的一段,应该截多长?(用方程解)
118、把一块长是3.6m,宽2.4m的木板锯开,钉成棱长是3dm的正方体木盒,最多能钉多少个?
119、一个房间的长6米,宽3.5米,高3米,门窗面积是8平方米。现在要把这个房间的四壁和顶面粉刷水泥,粉刷水泥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如果每平方米需要水泥4千克,一共要水泥多少千克?
120、一个长方体的药水箱里装了60升的药水,已知药水箱里面长5分米,宽3分米,它的深是多少分米?
121、一个长方体,上下前后总面积是64dm2,求长方体体积.(单位:dm)
122、机械厂四月份上旬生产机床250台,中旬生产机床150台,下旬生产机床200台,上、中、下三旬分别占四月份生产机床总台数的几分之几?
123、商店有食品 吨,支援灾区运走 吨,又卖出 吨,还剩几分之几吨?
124、有两根绳子,长度分别是28分米和35分米,现在将它们剪成相等的小段,问每段最长是多少?一共可以剪多少段?
125、王林看一本书,第一天看了全书的 ,第三、第三天都比第一天多看了全书的 ,三天后还剩几分之几没有看?
126、红星家具厂计划上半年生产300套沙发。一月生产了50套, 二月生产了30套,三月生产了55套。剩下的在后三个月完成,平均每月生产多少套?
5.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练习月测试答案
苏教版六年级(下)第一~三单元
语文检测 2009.3
一、看拼音,写词语。注意写得端正、美观。(每字0.5分,共8分)
yuán quán wēi wǔ tánɡ lánɡ méi ɡuī
yóu qī wú ɡū pū sà là zhú
二、用“√”标出带点字的正确读音。(每字1分,共6分)
凌(línɡ lín)乱 树冠(ɡuān ɡuàn ) 承诺(nuò luò)
即(jí jì)使 木屑(xiè xuè ) 堵塞(sè sāi)
三、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在括号里打“√”,错误的打“×”。(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1分,共6分)
1.“抵抗、抱头鼠窜、负隅顽抗” 这组词感情色彩相同。 ( )
2.“指气候寒冷或恶劣的环境。”我们可以用“风刀霜剑”这个成语来形容。 ( )
3. “天灾无情”可以和“人有情”作对子。 ( )
4. 《西游记》是明代神魔小说的杰出代表。 ( )
5.“通过阅读《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一文,使我知道了聂将军的宽仁大义。”此句无语病。
6.“风儿不停地吹,小草来回地摇摆。”不是拟人句。 ( )
四、把下列成语补充完整。(每空1分,共4分)
破( )沉舟 不( )设想 ( )而不舍 如火如( )
万( )俱寂 乘( )而入 夜以( )日 身临其( )
五、用“心”字组成五个不同的词,恰当地填在下面这段话的括号里。(每空1分,共5分)
我们要把( )献给祖国,把( )献给社会,把( )献给他人,把( )献给父母,把( )留给自己。
六、按要求写句子。(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共6分)
1.照样子,写句子。(2分)
例:烟台的海,是一幅画,是一道广阔的背景,是一座壮丽的舞台。
2.不改变意思,将句子换个说法。(2分)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的英勇事迹怎能不使我们感动呢?
3.根据语境,将句子补充完整。(每空0.5分,共2分)
有人问,什么年龄最好?一个少年说:16岁的年龄最好!它拥有活力和希望;一个青年说:25岁的年龄最好!它拥有 和 ;一个中年人说:40岁的年龄最好!它拥有 和 ;一位老人说:人应该珍惜自己的拥有……大家听后,都觉得老人的话最有道理。
七、根据课文和理解填空。(本题共4小题,每个空格0.5分,共14分)
1. ,沉醉不知归路。 ,误入藕花深处。 , , 。 (《如梦令》)
2.告别了 、 、 , 秋天的海平添了几分
,渔家驾船出海了,货轮起锚远航了。 (《烟台的海》)
3.我怀着好奇的心情独个儿仰卧在小船里,自以为从 到 , ,到脚跟, ,才说一声“行了”,船就慢慢移动。眼前昏暗了, 。 (《记金华的双龙洞》)
4.在《长江之歌》一文中“ 。” 这句话在文中两次出现,充分表达了中华儿女对长江的 之情;《卢沟桥烽火》一文叙说了 年 月 日“卢沟桥事变”的经过,揭露了日军侵占我国领土的滔天罪行,讴歌了我国军民 的顽强精神;《西游记》中有许多经典故事,如 、 、 等都赞扬了孙悟空的坚定、机智和勇敢;一位少年以“ ”的故事,告诫吴王如果 ,而 是危险的,并使吴王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这样的故事往往寓意深刻,耐人寻味,我们还学过很多,如 的故事,使我们懂得了 的道理。
八、积累与运用。(本题第1小题4分,第2小题7分,共11分)
1.写出下面电视剧中的歌曲名相对应的名着。(4分)
《滚滚长江东逝水》——《 》
《好汉歌》————— 《 》
《敢问路在何方》—— 《 》
《葬 花》————— 《 》
2.根据提供的语境填空:(填上合适的名言、诗句、谚语等)(7分)
(1)“月亮”是文人笔下常见的景物,如 , 诗句常勾起人们对美好事物和亲人的祝愿。(每空0.5分,共1分)
(2)如果在你的书房里悬挂一条感叹时间宝贵的名言警句,你会选择:
。(2分)
(3)后人常引用顾宪成所说“ 。”用以提倡学生“读书不忘救国”的道理。(2分)
(5)人们常用“ ”的诗句来赞美黄河的雄伟气势。(2分)
九、将下列句子整理成一段通顺连贯的话,正确的一组序号是:( ) (2分)
①在南坡,带状分布的原始云杉林海连绵不断,棵棵巨杉直插云天。
②在北坡五花甸草原上,你可以看见新疆细毛羊群和奔驰的伊犁马群。
③在遮天蔽日的杉林下,马鹿、棕熊、雪豹等野生动物出没其间。
④吃完早饭后,继续南下,就进入草原地带和森林地带。
⑤森林中各种鸟类,鸣声不断。
⑥来到这里的游人无不被此美景所陶醉。
A .⑥④①②③⑤ B.⑥④⑤①②③ C.④②①③⑤⑥ D.④①②⑤③⑥
十、阅读片段和短文,完成练习。(24分)
(一)三亚落日(节选)
时光悄悄地溜走,暑气跟着阵阵海风徐徐地远离。夕阳也渐渐收敛了光芒,变得温和起来,像一只光焰柔和的大红灯笼,悬在海天的边缘。兴许是悬得太就的缘故,只见它慢慢地下沉,刚一挨到海面,又平稳地停住了。它似乎借助了大海的支撑,再一次任性地在这张硕大无朋的床面上顽皮地蹦跳。大海失去了原色,像饱饮了玫瑰酒似的,醉醺醺地涨溢出光与彩。人们惊讶得不敢眨眼,生怕眨眼的一瞬间,那盏红灯笼会被一只巨手提走。我瞪大双眼正在欣赏着,突然那落日颤动了两下,最后像跳水员那样,以一个轻快敏捷的弹跳,再以一个悄然无声、水波不惊的优美姿势入了水,向人们道了声“再见”。
哦,这就是三亚的落日!
1.“哦,这就是三亚的落日!”表达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1分)
2.这段话给我们描绘了三亚日落的美妙过程,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落日过程的生动画面: 、 、 、悄然入水。(3分)
3.片段中写了三亚落日像 和 。我更喜欢像 的落日,因为他 。(4分)
(二)阳光下的守望(16分)
①我见过一个母亲,一个阳光下守望的母亲。母亲就站在七月炙热的阳光下翘首望着百米外的考场,神色(凝重 庄重)。母亲脸上早已流淌着豆大的汗珠,汗水将她的衣衫浸得水洗一样,她的略带些白的头发(杂乱 凌乱)地贴在前额上。母亲就这样半张着嘴,一动不动地盯着考场,站成一尊雕像。
②树荫下说笑的家长停止了说笑,他们惊讶地望着阳光下的母亲。有人劝母亲挪到树荫下,母亲神情(漠然 肃然)的脸上挤出浅浅的微笑,说道:“站在这里能清清楚楚地看到考场,能清清楚楚地看到孩子。”
③没人笑她痴,没人笑她傻,也没有人再劝她。
④烈日下守望的母亲舔了舔干裂的嘴唇,目光扫了扫不远处的茶摊,就又目不转睛地盯着考场了。不知过了多久,也许半个小时,也许一个小时,母亲像摊软泥一样瘫在了地上。众人一声惊呼后都围了上去,看千呼万唤后仍是昏迷不醒,便将她抬到学校大门口的医务室里。
⑤听了心跳,量了血压,挂了吊针,母亲仍然紧闭着双眼,经验丰富的医生微笑着告诉众人:“看我怎样弄醒她。”
⑥医生附在母亲耳边,轻轻地说了句:“学生下考场了。”
⑦母亲猛地从床上坐起来,拔掉针头,下了病床:“我得赶快问问儿子考得怎么样。”
⑧我常常将这个真实的故事讲给学生听,学生说,这个故事抵得上一千句枯燥无味的说教。
1.用“\”线划去括号中不恰当的词语。(3分)
2.母亲在烈日下只舔了舔干裂的嘴唇,目光扫了扫不远处的茶摊,就又目不转睛地盯着考场了,这说明了什么?(2分)
3.段①和段⑦在刻画母亲形象时,分别是从 、 、 、 四个方面来描写的。(4分)
4.段⑤中医生看见“母亲仍然紧闭着双眼时”时,为什么还在“微笑”呢?(3分)
5.你觉得母亲在阳光下守望的是什么?把你的想法写下来。(不少于30字)(4分)
十一、言语交际。(4分)
下面是即将小学毕业的王明和他妈妈的对话。假如你是王明,你该如何回答?(至少从两个方面回答)
王明:妈妈,你那么辛苦,今天就让我当一次家,给你们做饭吧!
妈妈:你把功课学好就行了,学做饭有什么用?
王明 :
十二、综合改错:下面一段话中有错别字、用词不当、词序颠倒、词义重复、标点不当各一处,请你用规范的修改符号把它们改正过来。(每处1分,共5分)
转眼间。你即将六年愉快的小学生活度过。你就要告别母校,告别自己亲爱的老师和同学。此时此刻,你心中一定有千言万语想要顷诉吧?来,让我们怀着一颗诚挚而真诚的心,拿起手中的笔,表达对恩师的感动之情,留下对母校的美好祝愿吧!
十三、习作。(25分)
请选择一件发生在校园里的故事,写出真情,语言通顺,正确使用标点符号,400字左右。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题目自拟。
6. 一份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九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的测试题
五年级数学第九单元测试卷
一、填空(共34分)
1
2、一个数加7,乘5,再减去9,得66,这个数是()。
3、小马虎在做一道加法题时,错把个位上的5看作3,把十位上的6看成了9,得出的结果是210。正确的结果应该是()。
4、甲、乙两个同学一共有邮票150张,如果甲给乙15张,那么甲还比乙多20张。甲有邮票()张,乙有()张。
5、两个仓库共有大米150吨,如果从甲仓库运15吨给乙仓库,两个仓库大米的数量相等,那么甲仓库原来有大米()吨,乙仓库原来有大米()吨。
6、一筐苹果,先卖掉一半,再卖掉余下的一半,这时还有8个,这筐苹果原来有()个。
7、某数加上6,乘6,再减去6后,结果是36,这个数是()。
8、小明问王叔叔多大年龄,王叔叔说:“把我的年龄加上9,除以4,再减去8,等于2”。王叔叔今年()岁。
9、小马虎在做一道减法算式时,把被减数十位上的6错写成9,减数个位上的9错写成6,最后结果是120,这题的正确答案应该是( )。
10、食堂买来一筐鸡蛋,第一次用掉全部的一半多3个,第二次用掉余下的一半少5个,最后还剩20个。筐中原有鸡蛋( )个。
二、选择题(10分)
1、甲的 等于乙的 ,那么甲( )乙。
A大于 B等于 C小于
2、某数加上6,缩小2倍,再减去7后,结果是23,这个数是()。
A、54 B、57 C、46
3、在一张长18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纸中剪最大的圆,最多可以剪( )。
A、3个 B、4 个 C、5个
4、30只黑羊和白羊在草地上吃草,走了6只黑羊后,黑羊和白羊只数相等。原来黑羊有( )只。
A、12 B、18 C、16
5、一根绳子,对折、对折、再对折后长5米,这根绳子原来长( )米。
A、10 B、20 C、40
三、操作(共16分)
张立同学从家到图书馆去,他先向西走2格到路口,再向北走4格到超市,又向西走3格到书店,最后向南走1格到了图书馆。请你在下图中画出张立同学回家走的路线。
2、下图是象棋中“车”走了3步后的位置图,(“车”只能横着或竖着走,“平”是指向左或向右走,“进”是指向前走,“退”是指向后走)请你标出“车”原来的位置,并画出行走路线。
(1)车二平四
(2)车四进三
(3)车四平八
四、解决实际问题(40分)
1、甲、乙两车间共有职工160人,如果从甲车间调14人到乙车间,两车间人数相等。原来两个车间各有职工多少人?
2、一辆公共汽车从起点站开出时车上有一些乘客。到了第二站,先下车5人,又上车8人;到了第三站,先下车4人,上车10人,这时车上共有乘客26人。这辆车从起点站开出时车上有多少人?
3、小民、小亮一共有80张卡片,如果小民给小亮12张,小亮再拿出20张给小民,两人卡片一样多,原来两人各有卡片多少张?
4、一根电线第一次用去全长的一半,第二次用去余下的一半多6米,还剩下20米。这根电线原来长多少米?
5、一盒糖果,第一次取出全部的一半多2个,第二次取出剩下的一半少两个,最后盒子中还剩下10个,这盒糖果原来有多少颗?
6、李大妈卖鸡蛋,第一个顾客买了一半还多1个,第二个顾客买了15个,第三个顾客买了最后剩下的12个,李大妈一共卖了多少个鸡蛋?
7、一条幼虫长成成虫,每天长大一倍,10天长到20厘米,它在第8天长多少厘米?
8、袋子中有若干个小球,小明每次拿出其中的一半再放回一个小球,这样共操作了2次后,袋子里还有3个小球。原来袋子中有多少小球?
7.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十单元检测题及所有参考答案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十单元《圆》测试B卷
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得分_________
一、填空:
1、画图时,圆规两脚张开的距离是8分米,画出的圆的直径是(16)分米,周长是(50.24)分米。
2、在一个长6米,宽4米的长方形里画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面积是()平方米,周长是()米。
3、圆的半径扩大5倍,直径扩大()倍,周长扩大(),面积扩大()倍。
4、一根铁丝刚好围成一个半径是3分米的圆,如果改围成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分米。
5、一根钢丝长376.8米,正好在一个圆柱上绕满20圈。这个圆柱的横截面的周长是()米,半径是()米。
6、小华沿着一个半径是5米的圆形花坛走了4圈,他一共走了()米,这个花坛的面积是()平方米,。
7、如右图,这个半圆的周长是()厘米,
做这个半圆至少需要长()厘米,宽
()厘米的长方形。
8、从一个长5分米,宽4分米的长方形木板上锯下一个最大的圆,圆的周长是( )分米,圆的面积是( )平方分米。 剩下的木板是( )平方分米。
9、如右图,是一个环形,它是()
图形,它有()对称轴;如果这个环形
的内圆周长是12.56厘米,环宽1厘米,那么外圆
的半径是()厘米,周长是()
厘米,这个环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二、选择
1、从对称轴数量的角度考虑,下面()图形与其他图形不是同一类。
A 环形 B半圆 C圆
2、一个半圆形花坛的面积是6.28米,则这个花坛的周长是( )米。
A12.56 B6.28 C10.28
3、如右图,是一个帽子的设计图纸(单位:厘米)
帽子下面的大圆的半径是()厘米。
A20B30C40
4、如上图,是一个帽子的设计图纸(单位:厘米),要做下面的环形帽沿,需要用布()平方厘米。
A1256B5024C2512
5、长方形纸片长20厘米,宽16厘米,它最多能剪下()个半径是3厘米的圆形纸片。
A6 B8C11
三、判断
1、半圆的周长就是圆周长的一半。()
2、任何一个圆的周长总是它半径的π倍。()
3、半径是2分米的圆的面积和周长相等。()
4、如果知道圆的面积,那么就一定能求出它的周长。()
5、圆的直径就是对称轴。()
四、计算
1、求下面各圆的面积。
(1)r=4分米(2)d=3厘米(3)C=25.12米
2、求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厘米
五、动手操作
1、根据下面的方格图完成操作
(1)在图中用数对表示每个圆圆心的位置。(3分)
(2)要让圆O1移到到O2的位置,要先向()平移()格,再向()平移()格。(2分)
(3)把03先向下平移2格,再向左平移7格,画出平移后的图形,标出圆心,并在图中用数对表示它的位置。(4分)
、
六、解决问题
1、在一个直径是2米的圆形水池四周,修一条宽1米的石子路,这条石子路的面积是多少?
2、用一条长20米的绳子围绕一棵树干绕了6圈,还余下1.16米,这棵树干的直径大约是多少米?
3、伐木工人经常将树木并排捆扎在一起,然后利用树木能飘浮的特点从水路运输,从而节约成本。如果把10根直径约是1米的圆木用铁丝紧紧地并排捆扎在一起(如图),捆一圈至少要用铁丝多少米?
4、如下图,两个圆有部分重叠,求没有重叠部分的面积相差多少平方厘米?
5、一块长方形草地的一个角上有一木桩(如图)。一只羊被拴在木栏上,如果拴羊的绳子长4米。那么这只羊无法吃到的草地的面积是多少?
8. 八年级下或九年级数学学习与检测答案
∴ 八年级上册语文试题卷(附答案) 2007-10-5
∴ 水口山镇中学2006年上期八年级语文竞赛试题(附答案) 2007-10-5
∴ 西安理工大学附中04-05年上学期八年级期中调研测试语文(附答案) 2007-10-5
∴ 东城一中05-06年上学期八年级期中质量检测语文(附答案) 2007-10-5
∴ 合肥十中05-06年上学期初二期中考试语文(附答案) 2007-10-5
∴ 洪塘中学05-0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终考试语文(附答案) 2007-10-5
∴ 2005-2006学年度八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附答案) 2007-10-5
∴ 黑神庙中学05-06学年度八年级上期中测试题语文(附答案) 2007-10-5
∴ 长沙市二十一中学2006年上学期八年级期中考试语文(附答案) 2007-10-5
∴ 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洛阳市第45中学期中考试八年级语文试卷[原创] 苏教版 2007-10-5
∴ 八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能力训练题(1-3套)新人教版[成套] 新人教 2007-10-5
∴ 八年级上语文期中复习训练 新人教 2007-10-5
∴ 2006~2007学年度上学期期考语文试卷 新人教 2007-10-5
∴ 06-07年度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未考测试卷(实验班)[原创] 新人教 2007-10-5
∴ 06-07年度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未考测试卷(普通班)[原创][成套] 新人教 2007-10-5
∴ 八年级语文(上)第三单元测试卷 2007-10-5
∴ 海安县05-06年上学期九校期中联考八年级语文(附答案) 2007-10-5
∴ 眉山市仁寿县禾加镇中八年级上学期语文半期考试题 2007-10-5
∴ 泰州市姚河中学05-06年上学期八年级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附答案) 2007-10-5
∴ 泰州市姚河中学05-06年上学期初二语文月考试题 2007-10-5
∴ 桐梓县容光中学05-06年上八年级期中测试语文(附答案) 2007-10-5
∴ 西南师大附中05-06年上学期初二期中考试语文(附答案) 2007-10-5
首页 最后一页 下一页 每页显示22个资源,当前第1页,总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