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15度、37度、53度的三角函数怎么求
1.15度用30度的半角公式求。
tan15=2-√3≈0.2679
sin15=[√(2-√3)]/2≈0.2588
cos15=[√(2+√3)]/2≈0.9659
2.37度和53度的话,可以近似成边长为3,4,5的直角三角形,然后用几何方式求。
tan37=3/4=0.75
sin37=3/5=0.6
cos37=4/5=0.8
tan53=4/3≈1.3333
sin53=4/5=0.8
cos53=3/5=0.6
② sin15度等于多少
sin15度等于0.6502878401571。
计算过程:sin15°=(45°-30°)=sin45°cos30°-cos45°sin30°=(6^0.5-2^0.5)/4=(根号6-根号2)/4。
正弦(sine),数学术语,在直角三角形中,任意一锐角∠A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叫做∠A的正弦,记作sinA(由英语sine一词简写得来),即sinA=∠A的对边/斜边。
三角函数关系的速记方法
六边形的六个角分别代表六种三角函数,存在如下关系:
1)对角相乘乘积为1,即sinθ·cscθ=1; cosθ·secθ=1;tanθ·cotθ=1。
2)六边形任意相邻的三个顶点代表的三角函数,处于中间位置的函数值等于与它相邻两个函数值的乘积。
3)阴影部分的三角形,处于上方两个顶点的平方之和等于下顶点的平方值。
③ sin15度等于多少 高一数学
sin30=2sin15cos15.sin15平方+cos15平方=1。联立就可以解出来
④ 初中数学三角函数 如何求出sin 15度
画一个直角三角形ABC,∠C=90°,∠A=30°
延长CA至D使得AD=AB,连接BD
∵∠BAC=30°,AD=AB
∴∠D=15°
设BC=x
那么AD=AB=2x,AC=√3x
tanD=x/(√3+2)x=2-√3
然后再设用勾股定理求出
⑤ sin15度等于多少
sin15 = 0.6502878401571
计算过程:sin15°=(45°-30°)=sin45°cos30°-cos45°sin30°=(6^0.5-2^0.5)/4=(根号6-根号2)/4
(5)数学sin15度怎么算扩展阅读
三角函数关系的速记方法
六边形的六个角分别代表六种三角函数,存在如下关系:
1)对角相乘乘积为1,即sinθ·cscθ=1; cosθ·secθ=1; tanθ·cotθ=1。
2)六边形任意相邻的三个顶点代表的三角函数,处于中间位置的函数值等于与它相邻两个函数值的乘积,如:sinθ=cosθ·tanθ;tanθ=sinθ·secθ...
3)阴影部分的三角形,处于上方两个顶点的平方之和等于下顶点的平方值。
⑥ 15度角正弦和余弦值是多少
15度角正弦的值为(√6-√2)/4,余弦值为(√6+√2)/4
sin15°=sin(60°-45°)=sin60°cos45°-cos60°sin45°
=√6/4-√2/4=(√6-√2)/4
cos15°=√(1-sin15°的平方)=(√6+√2)/4
(6)数学sin15度怎么算扩展阅读
在三角函数中,有一些特殊角,例如30°、45°、60°,这些角的三角函数值为简单单项式,计算中可以直接求出具体的值。运用常见角度的三角函数值以及三角函数的和差计算公式可以求得15度角的三角函数值。
cos(α-β)=cosαcosβ+sinαsinβ
cos(α+β)=cosαcosβ-sinαsinβ
sin(α±β)=sinα·cosβ±cosα·sinβ
tan(α+β)=(tanα+tanβ)/(1-tanα·tanβ)
tan(α-β)=(tanα-tanβ)/(1+tanα·tanβ)
常见的三角函数包括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和正切函数。在航海学、测绘学、工程学等其他学科中,还会用到如余切函数、正割函数、余割函数、正矢函数、余矢函数、半正矢函数、半余矢函数等其他的三角函数。不同的三角函数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几何直观或者计算得出,称为三角恒等式。
⑦ cos75度=sin15度吗,如果是,怎么算
是的。cos75度=sin15 度。根据余角的池数公式:cosa=sin(90-a),
所以 cos75度=sin(90度-75度)=sin15度。
sin15度=sin(45度-30度)
=sin45度cos30度-cos45度sin30度
=[(根号2)/2]x[(根号3)/2]-[(根号2)/2]x(1/2)
=(根号6)/4-(根号2)/4
=(根号6-根号2)/4。
⑧ sin15度和cos15度的值是多少
sin15º=(√6-√2)/4≈0.6503
cos15°=(√2/4)(√3-1)≈0.9659
详解:
sin15º=sin(45º-30º)=sin45ºcos30º-cos45ºsin30º=√2/2*√3/2-√2/2*1/2=(√6-√2)/4≈0.6503
cos15°=cos(45°-30°)=cos45°cos30°+sin45°sin30°.=(√2/2)*(√3/2)+√2/2*(1/2)
=(√2/4)(√3-1)≈0.9659
sin在直角三角形中,∠α(不是直角)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叫做∠α的正弦,记作sinα,即sinα=∠α的对边/∠α的斜边 。sinα在拉丁文中计做sinus。
在古代的说法当中,正弦是勾与弦的比例。 古代说的“勾三股四弦五”中的“弦”,就是直角三角形中的斜边。 股就是人的大腿,古人称直角三角形中长的那个直角边为“股”。
正弦是∠α(非直角)的对边与斜边的比,余弦是∠α(非直角)的邻边与斜边的比。
勾股弦放到圆里。弦是圆周上两点连线。最大的弦是直径。 把直角三角形的弦放在直径上,股就是长的弦,即正弦,而勾就是短的弦,即余弦。
余弦(余弦函数),三角函数的一种。在Rt△ABC(直角三角形)中,∠C=90°(如图所示),∠A的余弦是它的邻边比三角形的斜边,即cosA=b/c,也可写为cosa=AC/AB。余弦函数:f(x)=cosx(x∈R)。
⑨ sin15度等于多少
sin(15)° ≈0.258819045103。
sin一般指正弦函数,在直角三角形中,任意一锐角∠A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叫做∠A的正弦,记作sinA,即sinA=∠A的对边/斜边。古代说的“勾三股四弦五”中的“弦”,就是直角三角形中的斜边,“勾”、“股”是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
三角函数是数学中属于初等函数中的超越函数的一类函数。它们的本质是任意角的集合与一个比值的集合的变量之间的映射。在RT△ABC中,如果锐角A确定,那么角A的对边与斜边的比便随之确定,这个比叫做角A的正弦,记作sinA,即sinA=角A的对边/角A的斜边。
和角公式:
1、sin (α±β)=sinα· cosβ± cosα· sinβ。
2、sin (α+β+γ)=sinα· cosβ· cosγ+cosα· sinβ· cosγ+cosα· cosβ· sinγ-sinα· sinβ· sinγ。
3、cos (α±β)=cosαcosβ∓sinβsinα。
4、tan (α±β)=( tanα± tanβ)/( 1∓tanαtan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