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小学数学计算题的五大定律是什么
小学数学计算题的五大定律是:
加法交换律:加法交换律是数学计算的法则之一。指两个加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加法结合律:加法结合律是指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乘法交换律:乘法交换律是一种计算定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
乘法结合律:乘法结合律是乘法运算的一种,也是众多简便方法之一。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和另外一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另外一个数相乘,积不变。
乘法分配律:指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将积相加。
(1)小学数学交换题是什么扩展阅读:
字母表示
加法交换律:a + b = b+a
加法结合律:(a + b)+ c = a +(b + c)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律:(a + b)×c = a×c + b×c
B. 一个小学数学问题,请问乘法在交换顺序时,意义一样吗
你的理解是“以前的”理解。
教材的编写是符合课改精神的。在现行《数学新课程标准》中,已不再区分“乘数”和“被乘数”。这里需要强调两点:
第一,在同一情境下,如你说的“你问我说一共有多少个宝葫芦?”,算式有两种写法,都行。但要让孩子知道表示是几个几。在这里是表示“8个5”。若孩子说“5个8”就错了。
第二,对于一条没有情境的纯数学算式,它可以表示两种意义。如5*8=40。如可以说是“8个5,也可以说“5个8”。
新课程这样规定有个导向:既要让孩子真正的理解意思,而非机械的记忆算式,记“被乘数”和“乘数”谁前谁后的问题。算式只是交流的工具,主要的是交流内容,明确意义最关键。
我的回答怎么样?若觉得还可以,请为我加分吧!谢谢你!
C. 小学数学置换问题是什么
置换问题:
题中有二个未知数,常常把其中一个未知数暂时当作另一个未知数,
然后根据已知条件进行假设性的运算.
其结果往往与条件不符合,
再
加以适当的调整,从而求出结果.
例:一个集邮爱好者买了
10
分和
20
分的邮票共
100
张,总值
18
元
8
角.这个集邮爱好者买这两种邮票各多少张
?
分析:先假定买来的
100
张邮票全部是
20
分一张的,那么总值应是
20×100=2000(分
)
,比原来的总值多
2000-1880=120(
分
)
.而这个多
的
120
分,是把
10
分一张的看作是
20
分一张的,每张多算
20-10=10(
分
)
,如此可以求出
10
分一张的有多少张.
列式:
(2000-
1880)÷(20
-
10) =120÷10 =12(张)→10
分一张的张数
100-12=88(
张)→20
分一张的张数或是先求出
20
分一张的张数,再
求出
10
分一张的张数,方法同上,注意总值比原来的总值少.
这是搜的 ,简单意思就是把两个未知量,选一个容易计算明白的未知量,另一个 用这个未知量表示,求出就行了.
D. 一道关于小学数学的证明题,第三题,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证明!!!!求解全过程,标明运用了什么律!!
具体过程自己完善吧,首先交换律交换b+c,然后结合律结合a+c
E. 问你们几到小学数学应用题,注意:要用简便计算(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结合律、结合律、分配率
1.40*(25+30)=2200
2.(56+4)(82+18)=6000
3.1+2+3+...+20=〔20*(1+20)〕/2=210
4.6*5*24=720
F. 2020年小学四年级下数学 程交换律的题99×55 55这题怎么做对
我看你写了两个55,不知道有没有写错。如果题目是99×55的话,
那么(100-1)×55=5500-55=5445
如果是99×55+55的话,
那么55×(99+1)=5500。
如果是其它题目,追问继续回答。
G. 小学数学题:一个两位数,其个位与十位数字交换以后,所得的数比原来小27,则满足条件的数共有几个
解答:设原两位数为10a+b,则交换个位与十位以后与新两位数为10b+a,
两者之差为
(10a+b)-(10b+a)
=9(a-b)
=27,
即a-b=3,
a、b为一位自然数,
即96,85,74,63,52,41满足条件
所以共6个
H. 数学题的条件位置交换是什么意思
位置交换,说明条件位置等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