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三年级数学下册课时作业本第5课时练习一(2)答案
1.50° 2.AB=AC或∠B=∠C或BD=CD等 3.等腰 1.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等于或超过90° 5.C 6.B 7.提示:∠B=∠C=∠DEB 8.测量BD与CD是否相等且∠ADB=90°或测量∠B与∠C的度数看其是否相等 9.已知:△ABC,求证:∠A、∠B、∠C中不能有两个直角。证明:假设∠A、∠B、∠C中有两个直角,设∠A=∠B=90°,则∠A+∠B+∠C=90°+90°加∠C>180°。这与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矛盾。所以∠A、∠B、∠C中有两个直角不成立,所以一个三角形中不能有两个角是直角。 10.已知:1 3(或1 4,或2 3,或2 4) 证明:略 。 11(1)△ABC、△BDF、△EFC、△BFC、△ADE (2)因为AB=AC,所以∠ABC=∠ACB.。 因为DE平行BC,BF平分∠ABC,所以∠DFB=∠CBF=∠ABF。 所以DB=DF。 同理,EF=EC。 所以C三角形ADE=AD+AE+DE=AD+AE+DF+EF=AD+AE+AD+EC=AB+AC. (3)成立 。
2. 谁有三年级-数学-下册-课堂制胜课时作业-人教版的答案
答案解析应该就是这个,快对作业上应该还有别的科目的,你可以看看 https://www.kuaiizuoye.com/codesearch/m/bookview?bookId=
3. 三年级下册数学课时作业本的答案。
小兄弟,麻烦拍清楚点,想帮你都帮不上
4. 三年级下册数学课堂作业本p56-57的全部答案
1,(1)三种
(2)3个
(3)6种
(4)3种
(5)3种
2,(1)6种
(2)9种
5. 三年级下册数学课堂作业本53页的第一题的答案
解:25+18-9=36人
我们班一共有36人.
6. 三年级下册暑假作业数学答案
a代表边长 b代表长 c代表宽
7. 三年级下册数学课堂作业本63页答案人教版
如下:
这部分内容主要考察的是应用题的知识点:
应用题通常要求叙述满足三个要求:无矛盾性,即条件之间、条件与问题之间不能相互矛盾;完备性,即条件必须充分,足以保证从条件求出未知量的数值;独立性, 即已知的几个条件不能相互推出。
小学数学应用题通常分为两类:只用加、减、乘、除一步运算进行解答的称简单应用题;需用两步或两步以上运算进行解答的称复合应用题。
数学中把含有数量关系的实际问题用语言或文字叙述出来,这样所形成的题目叫做应用题。任何一道应用题都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已知条件(简称条件),第二部分是所求问题(简称问题)。应用题的条件和问题,组成了应用题的结构。
8. 三年级下册数学长江作业第25页的答案。急急急!
用
4个长8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分别拼成下面这样不同的大长方形。这两个大长方形的周长分别是多少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