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数字科学 > 小班数学小兔藏哪里反思

小班数学小兔藏哪里反思

发布时间:2022-07-14 18:44:32

㈠ 幼儿园小班安全教案小兔怎么了反思

活动目标: 1. 乐意参加语言游戏,学会关心生病的小兔子。 2. 会用短句“我送你**”或“我给你**”等与别人交往。 活动准备。 1. 幼儿已认识小兔子,已能初步参加班级活动。 2. 药瓶、话筒、纱巾、茶杯、各种水果等。 3. 布置小兔家的场景。 活动过程: 一. 通过看望小兔,引起幼...儿与小兔交往的兴趣。 1. 场景:小兔坐在沙发上不停地咳嗽。 2. 提问: 1) 这是谁的家?我们应该对它说什么?(小兔,你好!) 2) 小兔生病了,我们应该怎么办呢?(幼儿讨论) 二. 关心小兔。 1. 通过送药、送食物等方式让幼儿关心小兔,并学习短句“我送你**”或“我给你**”等。 2. 幼儿自由选择各种物品去关心小兔,教师鼓励胆小的幼儿大声讲话。 3. 通过动物朋友们看望小兔的练习,巩固短句的运用。 4. 提问: 1) 小兔的朋友们也知道它生病了,它有哪些朋友呢? 2) 它们会怎样关心它呢? 反思: 在这个环节,孩子掀起了学习高潮,在动脑,在表达,并且答案是生动的、精彩的。孩子是充满爱心,充满创造力的。我很高兴调动了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开启了思维的闸门。支架教学论提倡给孩子的学习搭设云梯,让孩子自然而然地去摘到丰盛的果实。我这堂课的设计就来源于此,让孩子在故事中学习,然后让孩子掂掂脚,伸伸手去摘葡萄。 缺点也是有的,孩子语言的表达不够完整,虽然我做了规范。寻找原因,我感觉讲故事时,语言渲染的不够,首先我应在语气上加强渲染,还应让孩子模仿模仿小动物们的话语。在情境的创设上我只烘托了气氛,没有在场景、道具的布置上下功夫。如果有场景有道具,孩子会更投入,对小白兔的爱会更浓厚,话语会更感人。纲要指导我们“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

㈡ 小兔子找家大班数学教案

活动名称
小班数学:小兔找家
活动目标
1.学习按数量匹配相应的实物,感知4以内的数量关系。
2.引导幼儿乐意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白板课件、每人一张操作卡、1234只小兔、1234个胡萝卜

活动过程

一、复习手口一致点数
师:“今天天气真好,看,谁出来玩啦?(兔子),打个招
呼(小兔子好)是呀,小兔子们来到公园里,玩起了捉迷藏的游戏,你们想不想参加?那什么是捉迷藏?今天小兔子们来躲,你们来找,好吗?小兔子藏在哪里?谁找到了?”(幼儿回答)
师:原来在大树后面、石头上面、滑滑梯下面、花丛里面。
师:哎,你们发现了吗?每个地方躲起来的小兔子一样多吗?谁还记得花丛中躲了几只小兔子?那我们把它们请出来。
师:你们看,小兔子们手拉手,它们是好朋友,是呀,它们玩游戏的时候躲在了一起,它们还住在一起呢。
二、学习按数量匹配相应的实物
1.送小动物回家
师:“今天小兔子们玩得太高兴了,它们找不到自己的家了,怎么办呢?我们来帮帮它们好吗?
小兔子们告诉我说:它们的房子上有标记,看,是什么标记啊?对,点子就是它们家的标记。
师演示贴有点子的房子问:一只兔子应该住几个点子的家呢?那么三只呢、两只呢、四只呢。
邀请个别幼儿一起演示把小兔子送回家,边操作边说:“一个点子的家住一只小兔,两个点子住两只小兔,那么三个点子住几只小兔,四只小兔住几个点子的家呢?”
2.幼儿操作
“还有许多小兔子没有找到自己的家,请我们小朋友帮忙好吗?如果你要帮三只兔子回家就找几个点子的家?那二个点子的家送几只小兔回家?先想一想,再找一找好吗,那我们开始吧!” 师巡回指导:“对,两个点子的家住两只小兔”;“好的,三只小兔住三个点子的家”……。
3.师讲评:“好了吗?请小朋友把你送好的拿上来介绍一下。”要求幼儿学说:x只xx住x个点子的家。“你来,你的房子上有几个圆点,贴了几只小兔?”……。
4.集体检查幼儿作业情况。放置视频转换仪。
三、送萝卜,幼儿二次操作
师:“小兔子玩得累了,肚子也饿了,想吃东西,它喜欢吃什么呀(?我们来送给他们吃吧。一只兔子吃几个萝卜?3只、4只呢?
师:先数一数有几只兔子再送。”“去吧”(幼儿操作)师巡回指导
2.请客人老师帮助检查幼儿的第2次操作,对了就给贴一个红五星。(事先发给听课老师红五星)
师:好了吗?好了就去讲给后面的老师听,说说几只小兔吃几个萝卜?说对了。客人老师会奖给你红五星的哦!
3.师:小兔子说我们小三班的小朋友真能干,他们说谢谢小朋友,小朋友怎么说啊?小白兔们邀请我们一起跳舞,来一起小兔跳出去玩吧!

㈢ 小班数学彩蛋在哪里教案

幼儿园小班教案:彩蛋在哪里

教师:屈老师

一、活动目标:
1、认识上下、里外等不同的方位。
2、能运用方位词描述彩蛋的位置。

二、活动重点:
重视引导幼儿运用方位词描述彩蛋的位置。

三、活动准备:
1、挂图第4号。
2、各种大大小小的彩蛋、大布袋一个。
3、藏彩蛋所需的相关物品,如盒子、篮子、毛巾等。

四、活动过程:
(一)找彩蛋
1、小兔要和朋友玩找彩蛋游戏,它把彩蛋都藏在哪里了?
2、出示挂图,引导幼儿讲述彩蛋分别在篮子里、在篮子外面、在报纸下等。
(二)摸彩蛋
1、小兔的大布袋里还有很多彩蛋,想请外面帮它一起藏。
2、出示一只大布袋,里面藏着彩蛋,幼儿每人摸出一个彩蛋。看看摸出来的彩蛋是什么颜色的,和旁边的同步比一比谁的彩蛋大。
(三)藏彩蛋
1、请个别幼儿根据教师的指令将彩蛋放到指定的位置。如:请把彩蛋放到桌子上,请把彩蛋放到盒子里,等等。
2、请一名幼儿去藏彩蛋,剩下的幼儿闭上眼睛等候。请个别幼儿猜一猜彩蛋藏在哪里。如果彩蛋没有找到,那就请藏彩蛋的幼儿去找出来,并告诉大家彩蛋藏在什么地方。
五、活动延伸:可在平时区域活动时玩“寻找彩蛋”的游戏。
六、附栏:
七、活动反思:略(更多教案尽在:屈老师教案网)。

㈣ 小班数学话动《帮小动物找食物》

活动目标:1、能用“××在什么的上面(下面)”句型讲述物体的空间位置.2、观察画面,理解画面内容,正确感知物体的上下方位,并能按照要求进行操作.3、愿意和同伴一起活动,体验活动的乐趣.。活动准备:教具:在户外活动场地布置大滑梯、桌子、椅子、树等场景,小兔子一只.学具:各种小动物玩具(多于幼儿人数),幼儿用书(P36-37)彩色笔若干活动过程:一、找找在哪里教师(出示玩具小兔子):今天小兔子想和我们玩“找找在哪里”的游戏,你们高兴吗?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幼儿闭上眼睛,教师将小兔子放在桌子上,请幼儿说说小兔子的位置,引导幼儿完整讲述“小兔子在桌子上面”教师再次将小兔子放在滑梯下面,请幼儿寻找并完整讲述“小兔子在桌子下面”二、捉迷藏打开幼儿用书,观察画面说说:图上有什么?它们藏在什么地方?谁在树上?谁在树下?启发幼儿给在下面的小动物涂色.观察画面,认识汉字:上下,并圈出在下面的小动物.请每位幼儿拿一个小动物,把它放在场景的上面或下面,边放边说小动物的位置,大家一起寻找小动物并烁烁.请女孩放小动物,男孩寻找,找到后两人拉手说一说小动物在哪里,然后交换.活动评价表扬在活动中积极,完整讲述的幼儿.请幼儿找找教室的上面和下面都有些什么?活动运用游戏的形式小班幼儿易于接受和感兴趣参与。活动反思:幼儿时期,兴趣是其学习活动中最强烈的心理因素,幼儿一旦有了学习兴趣,就能自发地把心理活动指向学习对象,且能取得较好的效能,因此,任何活动都应重视兴趣的培养。今天的活动,从教材的选编到教法的设计,能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充分运用游戏的形式,使幼儿在积极愉快的游戏气氛中自然地潜移默化地掌握了××在什么的上面(下面)”句型讲述物体的空间位置,正确感知物体的上下方位。

㈤ 小班教案 怎么照顾小兔子 反思

小班科学《小兔子》活动反思
在《小兔子》的科学教育活动中,我事先请家长配合找寻兔子的相关资料,共同收集让孩子对兔子的知识经验有了一定的认识。为活动的开展很好的铺好了垫。在集体谈话中幼儿能很好的把一些重点表达出来。实物兔子又让孩子集体观察有了很好的机会。能很直观的找出兔子的特征。在活动《小兔子》中,我又组织孩子们给兔子喂食,放在我们活动室里,区域活动里有了兔子的材料,就有了幼儿的互动活动。我还用了VCD兔子录像片段播放给大家。这一看,使大家大开眼界。看完录相后,幼儿对兔子更加感兴趣。一有时间,孩子就跑出去观察兔子。“兔子到底喜欢什么食物?”成了全班幼儿的兴趣点。于是,我把这个问题抛给了大家。在以后的活动里幼儿的参与兴趣更加强烈,他们纷纷从家里带来蔬菜类去喂去观察。在相互对话中,我发现孩子们对兔子的兴趣越来越浓。而将兔子在夜间让孩子按学号轮流带回家照顾的决策又让孩子对兔子的喜欢提升了一个高度。通过这次活动,使我认识到活动取得成功,关键在于抓住了幼儿的兴奋点,并随着幼儿兴奋点的转移,不断生成新的活动,整个过程流畅自然,幼儿乐于接受,老师便于组织,双方积极性非常高,有一种水到渠成的感觉。整个活动过程都是处在开放宽松的环境中,幼儿的思维一直处在活跃状态,思维的火花不断向主题的广度、深度延伸。在活动中,幼儿通过辩论、分析、合作、分享等形式,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我发现,只要给幼儿提供充分的探索空间,孩子们的发现力是无穷的。幼儿只有在亲自实践中获得知识印象最深刻。顺应了儿童兴趣,所以幼儿越来越喜欢和老师交流、分享他们的新发现,从而融洽了师生关系。

㈥ 小兔子走丢了教学反思

感觉这个故事很有教育意义,回家以后我也反复给他讲,现在佳宁自己也基本上能够说出故事情节。今天上午天气很好,想想反正现在是在家休息,一定要抓紧一切好的天气带孩子出去晒晒太阳,跑跑跳跳,就带着佳宁和他的扭扭车出去玩,小区的小朋友是越来越多了,广场显得很拥挤,现在看看还是萍家的小区更好,有假山有水还有很多孩子玩的地方,羡慕ing。玩着玩着突然想考验一下佳宁对晨晨走丢了的故事的理解,我试探着走在他的后面,他一开始玩的很开心也没怎么找我,后来突然好像想起来了就回头找,他找我就藏,后来他就急的大喊:妈妈,妈妈。还没等他想法,我就忍不住跳出来了,然后跟着佳宁又给他讲晨晨的故事,并且鼓励佳宁说他是个勇敢的孩子,如果找不到妈妈了还是能像晨晨小朋友那么智慧和勇气。又玩了一会,还是想考验考验他,我故意躲在树后面看着他,这次他找了一会又喊了一会我一直没有出来,他就一边开着小车快跑一边喊妈妈一边哭,哭的眼泪都出来了,本来想再狠狠心看看他哭完了会怎么,但是还是不忍心,在第二滴眼泪流出来之前我立刻跑过去抱住他,安慰他。看到我以后他立刻扑到我怀里,一边哭一边说:妈妈你跑哪去了?你真是坏蛋。我说:妈妈就在小树那里,想看看你找不到妈妈能不能像晨晨哥哥一样那么勇敢。他说:我不勇敢,妈妈别藏起来了。看着小家伙这么伤心,还是不忍心,立刻说好话把他哄好了,然后拉着他的小手再次演练佳宁:记得,晨晨哥哥可勇敢了,没哭,他找警察叔叔帮吗,一会妈妈就来接他了。佳宁:我记得爸爸的,15166001516600佳宁:没法我晕,只好再次引导,知道他说,要是找不到妈妈了就找警察叔叔,不能哭。

㈦ 幼儿园思维训练小兔藏在哪里的教案

活动目标:
能根据动物显着的外形特点找到相应的动物,体验捉迷藏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A
1.场景布置:石头、树、草、花;
2.ppt课件、棒棒糖若干。 【幼儿园PPT课件制作】
设计意图:
《藏在哪里了》是一次绘本教学活动,故事内容很有趣,也很符合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在整个活动的设计中都是以游戏来进行的,玩是孩子们最喜欢的事情。然而捉迷藏是孩子们最熟悉和喜爱的游戏之一,通过此次的活动,教师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动物显着的外形特征,在帮助小狐狸寻找朋友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运用着相关的知识经验,体验着阅读的乐趣。
一、引起兴趣,关注故事的名字
1、教师介绍故事的名字: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故事,名字叫《藏在哪里了》,名字叫什么?
2、猜猜故事里的小动物们在玩什么游戏呢?
3、你玩过捉迷藏的游戏吗?怎么玩的?
4、教师小结:在森林里,动物朋友们在玩捉迷藏,真有趣。我们跟他们一起玩吧!
二、出示ppt课件,观察画面,讲述故事开始部分
1、有哪些动物朋友在捉迷藏?(追问幼儿:哪个是小兔?小象长得什么样?……引导幼儿讲述动物的外形)
2、教师讲述:谁来躲,谁来找呢?小动物们想了一个好办法--剪刀、石头、布。最后,小狐狸输了,它对朋友说:"你们都躲起来吧,好好地躲起来,我来找,一定能找到。"
三、进入场景,参与寻找,讲述故事内容
1、引导幼儿在场景中寻找。教师以小狐狸的口吻说:"咦,都躲到哪里去了呢?请小朋友们帮我一起来找吧!""石头后面有谁呢?你怎么知道是小兔子呀?小兔躲在哪里了?
2、还有小动物藏在哪里了?你找到了谁?在哪里找到的?(引导幼儿完整讲述:小松鼠躲在大树后面,小鸭躲在花丛里,小象躲在草丛里)你是怎么会发现它的?
3、小鹿躲在哪里了呢?小狐狸找了好久都没找到,你发现了吗?为什么小狐狸找不到小鹿呢?(小结:小鹿真聪明,躲在树林里,大家把它的角当成树枝,所以找不到它。)
四、完整欣赏故事
1、教师:小动物们捉迷藏的游戏好玩吗?我们把这件好玩的事讲出来吧!
2、操作ppt,讲述故事。
3、提问:有哪些动物朋友来玩捉迷藏的游戏?
你记得它们躲在哪里了?
五、游戏:捉迷藏。
1、教师:我们也来玩捉迷藏的游戏吧!
2、让幼儿根据场景(石头、大树、花丛、草堆)自己找地方躲起来。教师边找边说:你们都躲起来吧,好好地躲起来,我来找,一定能找到。都躲到哪里去了呢?
3、给每位幼儿奖励一个棒棒糖。
六、藏棒棒糖。
请小朋友藏棒棒糖,老师来找。(使用语句"棒棒糖藏在xx里")
价值分析:
通过故事的名字激发孩子的兴趣,运用捉迷藏这个游戏来贯穿于整个活动。
出示PPT图片,让幼儿能发现小动物的一些基本特征,从而为后面的活动也作为一个铺垫。
根据上一环节的讨论,孩子们根据自己的已有经验进行观察,并提示孩子不仅要根据小动物的特征去找,还要表达出小动物躲在什么方位。
通过呈现的4幅图片,让幼儿回忆故事内容。加深印象。
通过游戏,让幼儿有一个角色的扮演,同时也起到一个很好的动静交替。
运用孩子们的兴趣来激发他们表达,自己的棒棒糖藏在哪里。
一、活动设计背景
故事《要是你给老鼠吃饼干》轻松、幽默,活泼、有趣。它没有明显的情节,从头到尾都是一只老鼠在没完没了地向一个小男孩提出一连串的要求,从吃饼干开始,它接着要了牛奶、麦管、餐巾……甚至铺床睡觉、讲故事、画画。可笑的是到最后它的要求又回到要吃一块饼干,就像推倒了多米诺骨牌,一发不可收拾,真令人哭笑不得。起初,我们对这样的题材有些犹豫,孩子会不会难以接受?教师会不会抓不住重点?不过我们仍决定尝试。不强调情节,不突出人物,而是营造一种轻松、温馨的氛围,把活动目标落在“感受作品风格”上。
二、两次活动实录
第一次活动(A组)
目标:
1.通过看看讲讲,理解给老鼠吃饼干后发生的一系列情节,感受作品循环往复的幽默风格。
2.与同伴合作创编故事,体验创编的快乐。
准备:
课件,老鼠形象图片,记录板,“故事箱”和各种物品的图片(如梳子、衣服、书本等)若干,绘画工具。
过程:
一、情景导入
1.今天,我带来一位有趣的朋友,我们来看看它是谁。
2.你们喜欢这只老鼠吗?
3.真是一只可爱的老鼠!这一天,小老鼠出门,要到小朋友家里去做客。要是它来到你家,你会怎么招待它呢?(幼儿表达想法。)
4.你们真会招待客人。不过,这只老鼠很特别,它在做客时发生了好多有趣的事儿,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二、阅读理解
1.(教师边播放课件边讲述故事第一段):要是你给老鼠吃饼干,它会向你要一杯牛奶,要是你给它一杯牛奶,它会向你要一块餐巾,为什么它要用餐巾呢?
幼:擦嘴巴/擦手……
2.擦完嘴巴后,故事里的小老鼠怎么样了?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播放课件,引导幼儿欣赏理解第二段。)
3.这只小老鼠特别爱漂亮,它在镜子里发现自己的头发又长又乱,所以它就剪头发。瞧,它剪完头发,地上全是头发,该怎么办?
幼:要打扫干净。
师:要是把别人家的地板弄脏了,你应该打扫干净。(幼儿用动作体验打扫房间的情形。)
4.老鼠又理发又打扫房间,它做的事儿真不少!你们猜猜接下来老鼠会干些什么呢?
幼:它会想玩。
师:(出示记录板,在板上画一个玩具的符号)还有呢?
幼:它累了,要睡觉了。
师:(画一张小床的符号)嗯,有可能。还有谁来说说看?
幼:它呀,一定要洗澡,因为出了很多汗。
(教师画一个浴缸的符号。)
师:对待朋友,我们要有耐心和礼貌。尤其是像小老鼠这么特别的客人。我们得先知道它要些什么。刚才大家讲了这么多,现在我们来做一回小当家,招待招待这个老鼠兄弟。
三、分组创编
1.教师介绍材料及用法。
幼儿分成5组,每组的材料有:①六面体纸盒做的“故事箱”,上、下两面的中间穿一根轴,另外四面贴着老鼠形象和表示顺序的圆点。②图片(背后有不干胶)若干,包括画笔,玩具(球、车、娃娃等),书,食物(花生、牛奶、饼干、糖果),电视机,衣服,剪刀等。
操作方法:幼儿分组从众多图片中选出4张,按顺序贴在“故事箱”的每一面上,并把它们编成一个完整的故事,要求体现循环往复的特点。
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3.小组交流。请各组派一个代表讲述自编的故事片段。
4.小结:你们为小老鼠想得很周到。那么,故事里的小老鼠到底怎么样了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四、欣赏故事
播放轻松的音乐,集体欣赏故事后半部分,结束活动。

㈧ 小班数学活动《好朋友在哪里》教学反思

设计意图:本次活动是小班计体美教研组的三研课,由于一研课、二研课上得比较完美,到了三研课就完全打破前面的模式,重新设计。一研课、二研课时教师先集体讲解,认识一样多、多和少,幼儿再动手操作。三研课就改成先让幼儿动手操作,在幼儿自己操作中体验到一样多、多和少,这时教师再引导幼儿认识一样多、多和少。另外考虑到幼儿正处于数学学习的启蒙时期,学习的特点离不开具体丰富的生活经验,我们组织的数学活动在内容的选择与操作方面离不开生活实际,教学演示材料与操作的材料都结合生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要选择贴近幼儿的生活,选择幼儿感兴趣的问题和事物,强调了幼儿园数学教育必须回归生活与幼儿生活实际密切沟通,以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在本次活动的过程中材料的运用方面充分考虑了幼儿的这些特点。
活动感受与反思:

一、从感兴趣话题引入,注意数学与生活联系

认知心理学和建构主义认为,当孩子的学习材料是他们所熟悉的并感兴趣的事物的时候,他们就会主动地去尝试,并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方法对其进行创造。爱小动物是每个孩子的天性,本次活动我结合孩子爱动物的这些特点,设置教育情景小动物来做客,导入语:“今天来了很多的客人老师,小动物们也来做客了。”让孩子对小动物的做客产生兴趣,另外通过游戏让孩子感受数学就在身边,促进孩子的参与热情与探究欲望,获得亲身的体验。

二、灵活处理教材,根据孩子特点层层深入

从幼儿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孩子主动学习、探索、合作、交流的情境,层层深入让孩子轻松学习。活动刚开始教师请幼儿给小兔排队,再给小兔吃萝卜,以一一对应的方式请幼儿比较两者的数量关系。直接地操作图片,深入浅出的提问很快吸引了大部分孩子的注意,“是不是每只小兔都有萝卜吃?”幼儿很快就理解了“小兔和萝卜一样多”。接着仍以一一对应的方式比较猴子和桃子的数量,“是不是每只小猴都有桃子?小猴和桃子谁多?谁少?”孩子的兴趣很浓厚,通过自己动手操作这对他们没有难度,孩子们很快发现小猴多,桃子少,教师在一旁鼓励孩子回答完整就可以了。然后,又请个别幼儿到黑板上演示教具,仍以一一对应的方式比较小鸡和虫子的数量,在前面操作的基础上,幼儿很容易就理解了小鸡和虫子多少关系。通过层层深入、合作交流突破难点,让幼儿易于理解与接受。

三、关注学习方式,让孩子在操作中主动学习

教师努力为孩子营造宽松、民主的学习氛围,引导孩子积极参与数学活动。

活动开始教师就安排幼儿自主操作活动,让孩子在操作中自主探索,通过自己给小动物排队,给小动物喂食,来感知动物与食物两组数量的多少关系。在操作活动中创设了一些游戏的情境,把摆放材料变为有趣的手脑并用活动,使幼儿能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反复操作而不感到枯燥与乏味,提高学习的兴趣与效果。

整个活动体现了以孩子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和谐师幼关系,绝大多数幼儿能够主动参与学习,达到了预定的教学目标。但在活动中也出现了一些不足的地方:活动的最后延伸活动“送给教室里的猴子送桃子”,教师没有事先考虑清楚游戏的细节问题,如:小猴的队伍里没有红旗,幼儿不知从哪只猴子送起;在让幼儿操作前,教师应示范一下如何给墙壁上的猴子送桃子,幼儿有些不知所措,这一环节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整个教学活动显得有些“虎头蛇尾”。

㈨ 小班这是我的家数学.方位教学反思

引导将有关联的物品摆放在一起,听说小三班的小朋友可会整理房间了,老师个别指导:小朋友,睡觉的时候我们会用到它们,小猫的家(厨房和卧室等),你们想不想知道是谁写来的信,你们看我还有这么多东西没整理好呢。幼儿找关联。这又是什么呢,小兔该怎么办呀?(枕头)那枕头和什么有关联呢,要爱惜,要请你们帮我把有关联的物品放到一起,请徐老师带小朋友们来我家吧?(观看视频,旁边还放了梳妆台,你好:
1,在体验物品对应关系的基础上,原来要把有关联的物品放在一起:我们帮小兔妮妮整理好了房间?整理房间的时候要注意了:“今天早上我接到一封信,发展幼儿的逻辑性推理能力,并提问,这里漂亮吗,不要把小花猫的东西弄坏了,这是厨房,你在家吗、能够排除简单的干扰,所以枕头和床是有关联的,它做的对不对呢。(徐老师。
小朋友要把东西摆放到该摆放的地方,小猫头饰一个,我们一起跳个舞吧,并念出信的内容、鼓励幼儿大胆?你们愿意帮助小兔整理房间吗:“这是什么呢,我是小花猫?它应该摆放在哪里.
1。如果大家都愿意,看看都有哪些物体弄乱了呢。
2:
PPT《小兔的家》。
活动准备。这是谁的家、引起幼儿帮忙整理房间的愿望?(让幼儿操作。
教师,你们愿意帮小花猫搬家吗,我在家、导入部分
出示PPT,这是餐桌,我真是太高兴了?”小猫、完整的讲话,你们看。教师,再来看看这边,现在我来介绍一下我的家吧,看看它在家干什么,这个是我的书架,发展幼儿的逻辑性推理能力,有我睡觉的床。
教师,所以想请大家一起帮我搬家并整理房间,找到有关联的两个物品、在体验物品对应关系的基础上,快过年了,三首音乐
活动过程、找关联:“小花猫。
2,这样才能整理整齐,这是卧室,谢谢你们?你们知道这是谁的家吗:“来了,来了。)
二?(愿意)然后带孩子去小花猫家?(观看课件至小兔打乱家里后暂停?我们一起进去看看这到底是谁的家。
小猫。我们来问下小兔妮妮我们做的对吗,不知道小朋友愿不愿意呢,并问幼儿为什么要把它放到这里)
2,并提问,可是新家还有一些东西没搬完,能够排除简单的干扰,它做的对不对呢、幼儿帮小猫搬家并整理房间。
3,有关联的物品才能摆放在一起?”出示信,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教师,至小兔接完电话。
1、帮助小猫搬家并整理房间,兔妈妈要回来了:
一,信一封,并和小兔说再见)
三?我现在请小朋友来找找它和谁是有关联的,它在家干什么、小兔验证是否将有关联的物品摆放好,应该把它放在哪里?”小朋友真棒。你们来了呀?)
(然后课件继续、小猫验证幼儿是否摆放正确:“小朋友们都整理的很好!)小朋友,找到有关联的两个物品。
3,我要搬新家了活动目标

阅读全文

与小班数学小兔藏哪里反思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6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11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3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4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4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21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12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12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402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5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3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4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3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1000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5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5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66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30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3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