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数学小报》该怎么做
某商店规定一种商品一次购买不超过10件,每件5元;超过10
件,超过部分每件3元。如果甲比乙多付19元,那么甲乙各买了几件?
思考过程:
假设甲、乙购买的件数都不超过10件,那么甲比乙多付的钱一定是5的倍数,即5元、10元、15元、20元等,总之不会是19元。
假设甲、乙购买的件数都超过10件,那么甲比乙多付的钱一定是3的倍数,即3元、6元、9元、12元、15元、18元、21元等,总之也不会是19元。
所以一定是甲购买的件数超过10件,乙购买的件数不超过10件。那么甲花的钱一定超过50元,又根据“甲比乙多付19元”可以得出乙花的钱也一定超过31元,因此乙购买的件数只能是7件、8件、9件或10件。
假设乙购买7件,那么花35元,因此甲花54元,又根据甲购买的未超过10件的部分需花50元,得出甲超过10件部分花4元,显然与“超过部分每件3元”矛盾。
假设乙购买8件,那么花40元,因此甲花59元,又根据甲购买的未超过10件的部分需花50元,得出甲超过10件部分花9元,与“超过部分每件3元”不矛盾。
假设乙购买9件,那么花45元,因此甲花64元,又根据甲购买的未超过10件的部分需花50元,得出甲超过10件部分花14元,显然又与“超过部分每件3元”矛盾。
假设乙购买10件,那么花50元,因此甲花69元,又根据甲购买的未超过10件的部分需花50元,得出甲超过10件部分花19元,显然还是与“超过部分每件3元”矛盾。
所以,乙购买的件数一定是8件,那么甲购买的件数就是13件。
2) 第一次买了3个足球和8个篮球共值500元,第二次买了4个足球和5个篮球共值525元,求一个足球和篮球各多少元?
思考过程:
显然,1个足球比3个篮球贵25元,那么3个足球比9个篮球贵75元。
假设第一次买的9是篮球和8个篮球,那么只需要花425元,可以求出1个篮球25元。显然1个足球100元。
所以,1个篮球25元,1个足球100元。
3)称珠子
有9颗外形一模一样的珠子,其中有一颗稍重一点。用一架没有砝码的天平,至少称几次才能找出这颗珠子来?
思考过程:
先把9颗珠子分成3堆,任取其中2堆,分别放在天平两边。
假如天平平衡,那所求珠子必在另外1堆里;假如天平不平衡,则那所求珠子必在天平下倾那边。
再从有所求珠子的那堆里,任取2颗,分别放在天平两边。
假如天平平衡,那么所求珠子就一定是未放在天平上的那颗;假如天平不平衡,那么所求珠子就是天平下倾那边的那颗。
所以,至少要称2次,才能找出这颗珠子来。
喂朋友我可是好心好意地告诉你的哦最好当然就选我
❷ 数学一点基础都没有!该怎么补
1、 首先需要解决的是士气问题,要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学生考试失利成绩不理想,犹如战场上打败仗要先提士气再分析原因总结经验教训,进行技战术指导,其实学生学习也是一样的。怎样才能鼓舞士气增强信心。我认为在接班伊始,一方面要抓住学生的优点大力表扬,尤其是不同学生身上不同的优点,让他们都感觉到自己在数学老师眼中是一个优秀的学生,即使是班上最调皮捣蛋的一个,在面对你的时候也不好意思再“兴风作浪”,即使他不学习也不会影响到别人。然后低起点分析他们的优势,步步为营,让他们一点点认识到自己能行,自己完全可以学好数学,甚至让部分成绩好的学生也感到即使自己在理科班也能成为佼佼者。同时也让他们认识清楚自己以前没学好数学是因为一些基础知识该记住的没有去记,一些自己能解决的简单问题因为没有信心而未解决等等。只要把这些自己能做而没做,自己能做好而没做好的都做好了、做到了。数学成绩自然而然就会有提高。认识清楚了这一点,士气提高了,自信心也就树立起来了。数学成绩真有起色关键一点就要看他们的恒心和毅力,仅靠三分钟热度是不够的。这也是很多同学尤其是很多成绩比较差的同学做不到的一点。这就需要我们老师每个一段时间给大家打打气,把放松的弦再绷起来,这是一项长期的周期性的工作。在教学期间还要给学生以适当的学法指导,引导着学生前进。另一方面在老师身上展现给学生们的应是一种积极向上对他们充满信心和希望的姿态,用自己积极的情绪和心态去感染他们,让学生见到自己就感到很清凉、很兴奋,自己也信心十足,就是让学生们时时处处表现出自信。另外在和学生交流时不管自己水平高或低,不妨在有意的夸大一下自己,在言词之间让学生感到自己的老师很优秀,跟着这位优秀教师,肯定能学好数学。信其师,才能亲其道。才能建立起与学生的感情。当学生在思想上对自己有了全新的认识,树立起自信心来,那么他们学习数学就会有巨大的动力和高涨的热情,因此他们就有去学数学甚至学好数学的可能性。如此一来,这就要求教师精心备课,在教学上多花心思,在课堂上让学生感受到你的高水平。十足的自信心加上坚强的毅力和恒心,教师再不时的加以指导,学不好自是没有道理的。2、低起点适当拔高照顾全局。由于文科学生基础大多薄弱这一特点,这就要求我们在讲授知识或者解决问题时需要从一个比较容易理解的角度和更通俗的语言进行引入和深入。这样学生才能听懂,才会去听。而对少数比较优秀的学生我们需对知识做适当的拓展和深入。这样既可调动大多数学生的积极性,也能让一些同学在课堂中能学到更多的东西。对数学来讲学过的东西很快会淡忘,所以针对某些问题我们还要反复抓,进行强化。(1)由于文科数学基础的整体薄弱在很多地方都与老师的期望值相去甚远,从而影响老师上课的情绪,老师的情绪又影响了学生的反应,而学生的反应又反作用与教师,从而形成一恶性循环,最后导致一节课师生不欢而散,成为废课。从教以来我也曾一度陷入这种苦恼,但细细想来,着急生气对学生的成绩提高根本没有作用,相反还会起到反作用,使得师生之间的气氛变得紧张而影响教学。与其如此,就不如让我们静下来认真去思考一下解决问题的方法,一条路不通再选另一条路,条条大路通罗马,达到我们的目的就行。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把自己的心态放平稳让学生感到亲切,给学生以“微笑服务”,我们还可以结合情境给学生讲几个幽默故事来缓和一下紧张沉闷的气氛。有一次在讲解一个利用化归思想的问题时,突然想起一个故事就给学生讲了。说是一数学老师想转行去当消防员,面试时队长问数学老师::一家巷子里杂货铺报案失火怎么办,老师张口就说开车到达,接上消防栓灭火。队长又问去了没起火怎么办,数学老师就想对呀,报案的都是起火的,没起火怎么办。这时他想到了数学上的化归思想,把没解决的问题转化成已解决的问题,就回答说:“先点着了再灭。”引起了学生一阵大笑。虽然耽误了几分钟,这样不仅缓和了气氛学生学习变得轻松愉快。对这类问题的理解也深刻了一分。以后再提到类似问题,一提“点火灭火”。随即醒悟,所以在此老师要学会调节授课的切入点和自身情绪来迎合学生的实际水平,课堂才有和谐的氛围。(2)为了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不断提高他们的水平我们可以用不同的形式来强化。课前候课有针对性的就某些问题对某些学生提问落实、自习时间对全体学生进行基础知识整体过关,逐个落实;对某些有针对性或共性的问题,让某些学生进行板演,集体点评,再进行强化,以达到掌握、灵活运用的目的,等等。诸如此类的方法都可以用来巩固基础知识和解决常规题型。对于不同学生的个别提问我们也应采用不同的态度和不同的方法。水平比较高的我们只需点拨思路,思考的过程由他们去做以启发他们的思维,而针对水平较低的同学的问题我们应该是层层引导直到得出结论而不能直接讲解或给出答案这对学生是不利的,这种问题也就要列在强化的范围之内。文科生水平低、文科数学难教几乎是大家一个共识。我们要做的不是去抱怨和发牢骚,不是在达不到期望时的火冒三丈和严厉训斥。我们要做的是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文科生数学成绩的途径,着眼现实摆正自己的心态,找准方位和策略,我相信在文科数学的教学工作会有大的突破。
❸ 数学小报如何办理
数学小报办理,要有好主题,主题要新颖大方。
做之前简单排版,一般来说,划分成3到5个区域,并注意之间的比重,内容篇幅要有长有短 。
另外还要注重美工 。数学小报,一般的在区域之间稍微点缀点花边就可以了,有人物介绍的可以贴上照片。另外,报头,也就是报的名字上稍微下点功夫突出一下。
❹ 数学小报有空闲的地方该画什么
代表意义的公式 或者数学符号 也或者当天的日期(用艺术字)
❺ 数学小报如何办
还可以搞一块专版,介绍一些趣味一点的数学题或世界名题。我们上次就有弄。最好与近期学习内容相关的。比如上次我们出的是必达哥拉斯树。
❻ 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数学报怎么办八开纸
首先找一些数学名家的名言写在纸的四个角。
然后在去找一些有趣的数字小故事写在纸的主体部分。
然后可以添加一些平常所学的知识还可以进行一些问题的提问。
❼ 数学小报怎么办
其实做读书小报很简单的,你只要把小报分成三部分,再顺利的话,应该可以很快做完
一.标题
标题是相当重要的,你可以取一个新颖点的题目.不过标题不要太大,只需占小报的5分之1或更大更小,但需要你自己决定.
二.背景
背景就是读书小报唯一的图了,因为这是读书小报,最好都用文字.在标题后面找一幅壁纸,清新好看一点,接着粘贴缩小至封面;而下面的背景也用壁纸(建议:用游戏宣传壁纸,最好与上面的背景颜色相近70%),背景就OK了!
三.正文
正文更简单了,找一篇名人的散文(长一点的)或几篇散文.越幽雅越好,越能使小报饱满越好(当然空隙可以适当留一点,建议你用朱自清大师的"荷塘月色",很长,很优美,很不错),马上小报做好了.
如果你按这个方法,不出10分钟就能OK,我自己也做了一张,以绿色为主色调,还挺幽雅,有竹林风的味道.不过因为时间原因,就不上传了,见谅!
❽ 我是那种很鲜艳的数学小报如果她还有空处的话,那么我应该画些什么
可以画一些花花草草。
也可以画一些数学工具。
也可以写一些美工的数字。
❾ 数学小报可以怎样办好
要分好板块,每个板块中写些例题和解题方法,可以适当的有知识介绍或者插入一些画增加观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