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高中数学学不好的原因分析
相信很多同学身边一定有这样的例子,一些学生非常努力的学数学,拼命的做题,可是他们的数学成绩就是提不起来,让人不由有些叹息,认为数学的学习是需要天赋的!
其实教学大纲上对学生的要求其实并不算高,你习惯好了,用对方法了,考一个中等偏上的成绩真的不难!可为什么还是有很多学不好数学呢?下面是石家庄新东方优能中学的老师总结的10大坏习惯,你中招几条?
边做题边翻书
大家在做练习,写作业的时候,都会遇到某个题公式和解题步骤遗忘的时候,要知道这个现象是很平常的,于是乎大家就会翻书,找参考书找资料,对照着这些自己一步步的做出来。虽然大家千辛万苦的做出来了,但下次遇到了同等类型或者就是原题是很有可能还是不会。只是感觉似曾相识。时间长了,始终还是不会。
解决办法
大家在做课后练习以及写作业时可以先看课本和课上自己记的笔记,尤其是公式和例题的解题步骤和思路,提前把公式在大脑中加深记忆,然后在进行作业和练习的训练。这样就不会导致写到一半或者看到题没有思路以及知识点的遗忘。
如果习惯于遇到想不起来的就去翻书找,找到后不加以记忆就去做其他的事了,这样就很有可能长时间掌握不住这个知识点,或知识点掌握的不牢靠。而最好的方法大家都是清楚的,记到脑子里,不仅可以节省很多时间,还可以在想问题的时候能够提供思路,能够更快的把只是串联起来,找到知识点内在的本质。或许刚开始大家确实是有些知识点没有记牢靠,需要在做题的过程中翻看课本或者参考书,这也是没有关系,大家在这样做的同时把自己不会或者遗忘的知识标记下来,等到所有的题都完成后,翻过头来在进行思考、记忆,不断的重复,渐渐的就会掌握了。随着随着后面的复习不断深入,做数学题时就要尝试着“戒掉”参考书了,慢慢你就会发现进步不止一点点。
只看书不做题
有的同学明明看了很多次课本,翻遍的很多参考书,可是依旧没有拿到自己理想的分数,这原因就是没有动手进行练习。数学这个学科是需要大家反复的进行练习,动笔做题的。很多题基本都是根据基础题加上复杂的计算,而这些同学因为没有进行大量的计算、手生,导致计算能力下降,影响了最终的考试成绩。
还有的同学复习时觉得做数学大题比较费时间,有时候就简单地写一下思路,感觉这道题会做就很快跳过去了,犯了眼高手低的错误。
解决办法
建议大家在看辅导书时,认认真真做好每道题,即使很难算,也一定耐下心来算出正确答案。
其实,这个过程不仅可以提高自身的计算能力,甚至还会在做题中发现一些以前没有注意到的知识点掌握的漏缺,毕竟光看还是会忽略一些细节的,但如果动手算了,真的有没有理解的知识点,还是会在做题中反映出来的,更加有助于自身复习的查漏补缺。
只做题不思考
数学是一个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因此思考对于数学的学习是最核心的,做题更是如此。不坚持去思考、联想、类比、总结,那么活该你去不断刷题。
解决办法
数学是考你对知识点的运用,能够理解这些知识点,然后解题,通过解题巩固所学知识。一开始不会解题,要忍住不去翻看答案,自己先思考。
做题的时候多思考题中包含的知识点的运用,给出的条件之间的联系,题与题之间的异同、联系、变换。通过知识点的整合,就会慢慢提炼出思路。
通过思考整合知识点,就会慢慢提炼出思路,以后再解这类题就会顺畅很多。每思考一次就会加深一次印象,也会逐渐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忽略课本不看例题
很多学生不研究课本上的题,对老师讲的例题、习题也不多去复习理解。导致很多时候知识点就掌握了点皮毛而已,等到自己做题,去具体应用的时候,出现不熟练、不会做的现象。
解决办法
多看课本上的例题,掌握其方法,建立更宽的解题思路,对例题进行变形、更改,拓宽训练。
听讲的时候不跟随老师的节奏
很多学生拿到题不听老师讲,就开始做,做出来了就开始骄傲,做不出来就说好难……这样长此以往,东西永远学不透,都是死知识。老师讲的不一定怎么悦耳动听,但都是基本的思路和方法,不要不以为然。
解决办法
老师讲的时候认真听,什么时间该干什么分清楚。
遇到问题不立马解决
很多成绩不好的同学,是因为历史遗留问题太多了,产生了所谓的“蝴蝶效应”,所以每每遇到问题就叫苦连天,产生惰性!这样做又会积攒很多问题,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导致自己漏洞愈来愈大,自己慢慢的对数学失去了信心,成绩自然就不会很好。
道理说起来大家都懂,但是落实到数学的复习中,很容易因为各式各样的客观因素拖延。那拖得越久,就会产生上述的问题。有一部分同学还存在侥幸心理,认为自己不会做的难题就一定不会考。这一部分的同学要注意了,你不会做,不代表都不会做,恰恰这些不会做的题就是考试容易考的重点和难点,所以这种念头一定要打消,踏踏实实地掌握知识点,上考场的时候才能心理踏实,胸有成竹,而不是心里盼着这个知识点可千万别考。
或者因为畏难情绪,这道题看起来就难,我就不擅长做这种题,所以先把它放一边。畏难情绪需要慢慢克服。数学复习就像升级打小怪,本来就是一个不断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解决办法
发现问题,立马解决。不管是问老师还是问同学,一定要尽快解决,不能有遗留。也不要不好意思,在自己不会的题目上不好意思就是在对自己的放纵。
往往一道之前我们觉得很难的题,真掌握后,发现也不过如此。遇到暂时不会的身边又没人请教的时候可以记在醒目的位置或错题本上,过一段时间就翻看一下,看看现在是否会做了。
‘贰’ 学高一数学为什么那么难
放松些,数学虽然难,但大家都觉得难。
高一的知识其实刚接触很难,等你到了高二,甚至高一下学期你就知道,必修一的内容是最简单的,因为以后不论学什么几乎都能用到它的知识,所以不要着急,放松心态。现在难以理解不要紧,多做些题自然就会了。
到高三复习时,这一部分内容基本不用复习,因为你用得太频繁了,就像印在脑子里一样了。
另外分享一下诀窍。
数学最好不要记笔记,记笔记复习更麻烦。因为数学要记的都是很精简的东西(记多了反而记不住)只要把做题的技巧和常用的解题方法、常用的思路记在每一章的开头一页就好了--这样复习起来绝对轻松。
当然还要整理错题本。有的章节出题千奇百怪,但都有通用的思路。比如说数列和数列求和(高二识),常常有很多思路和解法可以解一道题,这时候老师一般会给你汇总以下,千万别吝啬你的笔油,把例题和解法汇总起来记道错体本上,考试前翻一翻,事半功倍!
其实我的数学也并不好,做题速度上不去,考试时最快只能答到最后一题的第二问,但我的数学分数还是比较令人满意的,因为做题细心的缘故,做了的基本能保证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