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天上的星星到底有多少颗
天上肉眼可见的有6000多颗,但必须是天气极好的时候,但对于一个地方来说只能看到一半就是3000多颗
至于看不到的,我网上拷贝个天文数字来也没意义,因为实在太大,而且也只是推测的数字,反正知道相当相当相当多就行了
当然,有数据如下:目前知道宇宙中恒星的数量为七百万亿亿,宇宙年龄大约在140-160亿年左右,根据宇宙的膨胀理论,100亿年前宇宙的恒星数量尚不可确定。因为在这一过程中,有的超行星转换为恒星,有的恒星则变成红巨星或超红巨星直至变成白矮星,这是一个动态的数据,但总体是由少到多再由多至少的过程。
国际天文学联合大会上宣布的消息:宇宙中存在70000000000000000000000(7后22个0,七百万亿亿)颗恒星 自然杂志是错的 这是 国际回答的
⑵ 天上有多少颗星星,数学
《自然》杂志回答:300000000000000000000000颗
⑶ 天上有多少颗星星
首先,有两个观点。
1.若以肉眼可以看见的星而言,总共不超过7000颗。而且由于站在地球上的人们,至多只能见到头顶上的半个天空,所以我们通常所见的星不过3500颗左右。
2.手宙中的实际恒星数的确是一一个天文数字。这只要用望远镜看一下就可明白。望远镜中的星星比 肉眼所见有成倍的增加,而且所用的望远镜越大,能见的星星越多。
拓展资料
谁都知道,天上的星星有亮有暗。早在2000多年前,天文学家就按照它们的亮度把星星排了队,把那些最亮的称为“1等星”,稍次的称为“2等星”,3等星”人的肉眼能够看见的最暗的星是6等星。
实际上,在整个天空中,1等星只有20颗,2等星46颗,3等星134颗,4等星458颗, 5等星1476颗,6等星4840颗。 从1等星到6等星加起来,总共为6974颗。
即使加.上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等行星和太阳,也只不过6980颗。
例如,一架不大的双筒望远镜大约可见到7~8等星;用南京天文仪器厂制造的120 (镜头直径为120毫米)望远镜可见到14等星;而若用美国帕洛玛山上的5米大望远镜,则可以看到21等星,即将近20亿颗。
其实,即使用直径为5米的天文望远镜来观测星星,所能见到的星星也只是沧海一粟。 茫茫宇宙中的恒星实际上是难以计数的。
仅我们太阳所在的银河系中,一般估计包含有1. 5X10“即约1500亿颗恒星,而人类靠现在的观测手段已观测到了几十个这样的“银河系”。
谁都知道,“ 现在观测到”的远不是宇宙的全部。因而,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天上的星星确实是无法计数的了。
⑷ 天上的星星到底有多少颗。
用肉眼所能看到的星星的总数仅仅大约为6000颗,通过望远镜看到的星星的数目就大得多了。那就意味着它们是数不清的吗?
在银河方向的星星非常密,但在其他方向上星星就相对稀少了,这意味着我们必须抛弃形成球状结构的星体的 整体概念。如果是那样,各个方向上的星星数目与银河方向上的星星数目应该一样多,而且,随着较近的星星以弱光为背景而闪烁着(没有现在壮观),整个天空将被照亮。
那么,我们必须假设,星星存在于非球状的大星团中,且在银河方向上比在其他方向上延伸得更远。既然是这样,那么银河显示出星星都聚集成透镜形或汉堡包形。这种透镜形的星团被称为银河系(来自银河的希腊语释义),同时由于我们看到的环绕天空的暗光带的原因,银河这个名字被保留下来了。
第一个提出星星存在于掩光星系中的人是掩光天文学家托马斯。赖特。他于1750年提出该建议,但他的想法好像很混乱和不可理解,以至于开始时很少有人注意他。当然,即使银河系是透镜形的,它也可以永远在长径方向上延伸。尽管在银河的外面只看到比较少的星星,但在银河内部却存在着无数的星星。
为了说明问题,威廉。赫歇耳统计了一下星星的数目。自然,在一定时间内,指望数清所有的星星是不可能的。
赫歇耳选择了683 个小区域,它们均匀地分布在天空中,然后统计每一区域里用望远镜看到的星星。用这种方法,他得到了我们现在称为天空中的“假想的民意测验”的星星数目。这是第一个把统计学应用于天文学的例子。
赫歇耳认为每个区域里的星星的数量与它接近银河的程度有关。在所有方向上,星星数目随趋近银河程度的增加而稳步地增长。从他统计的星星数目上看,可以估算出银河系的星星的数目以及银河系可能有多大。1785年,他宣布了结果,并提出银河系的长径大约是太阳到天狼星的距离的800 倍,短径是此距离的150 倍。半个世纪后,天狼星的实际距离被算出来了,可得出赫歇耳认为的银河系的长径是8000光年,短径为1500光年。同时,他算出银河系内有80亿颗星。虽然这是个巨大的数目,但不是不可数的。
在近两个世纪内,天文学家用比赫歇耳所能用的好得多的仪器和技术探索了银河系,如今了解到银河系比赫歇耳所料想的要大得多。在长径方向上至少延伸出10万光年,可能拥有2000亿颗星。不过可以说,我们确认了银河系以及星星不是无数的而是可计算的,这是赫歇耳的功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