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急需幼儿园中班数学公开课教案
6以上的分成
Ⅱ 生活在地下的动物,学前班教案怎么写
设计背景
幼儿对小动物充满着好奇心,非常想了解小动物的有关知识,为了满足幼儿的这一愿望,我设计了这一活动主题,鼓励幼儿要爱护和懂得怎样保护动物,尝试为小动物做些有益的事情。
活动目标
1.了解一些小动物的巢穴是什么样子,知道小动物做巢穴的目的是什么,初步了解它们的生活方式,萌发关爱动物的情感。
2.能用绘画方式大胆表现对动物的情感。
3.学习饲养小动物,尝试做动物观察记录。
重点难点
1. 了解小动物们的生活方式。
2. 我们人类应该爱护、保护动物与它们和平相处。
活动准备
1.了解一些常见小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生存环境。
2.收集常见的小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生存环境的图片资料;各种纸板和沙滩玩具。
活动过程
活动1 动物的家在哪里。
一、 谈话讨论。
1. 说说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是什么,家在哪里?是怎样生活的?
2. 小组讨论,大胆说出自己的了解。
二、 观察活动。
1. 通过观察图片,了解小动物的家及它们的生活习性。
2. 说说你知道小动物是怎样筑巢的?
三、 绘画:“鲸鱼的家”。
1. 讨论:
(1)为什么现在会有鲸鱼集体自杀事件的发生?
(2)鲸鱼有时会被人们设下的鱼网套住以至窒息死亡。我们人类又应该怎样做?如何使它们生存的环境更好?
2.幼儿根据讨论结果进行作画。
活动2 我为小动物造房子
一、教师:
小朋友,我们已经了解了聪明的小动物是怎样筑巢的。你们是否也有很多想法,现在就动手为它们建一个漂亮、适用的房子吧!
Ⅲ 中班数学:小动物住哪里
设计意图:
在日常生活中,我组织幼儿排队或游戏时都要求幼儿知道自己的位置,可我发现幼儿对序数的概念比较模糊,往往不能清楚地知道自己所处的位置。根据这个发现,我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先进理念为指导,让孩子“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以及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让幼儿通过动手、动口、动脑从而轻松地掌握序数的概念,特设计了这次数学活动。
活动目标:
1、能用点数的方法确定物体的排列顺序,会排出5以内数列。
2、能从不同方向确定物体的排列顺序。
3、培养完整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按要求操作的良好习惯。
活动重点:
能用点数的方法确定物体的排列顺序,会排出5以内数列。
活动难点:
能从不同方向确定物体的排列顺序。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蘑菇楼房图片、小动物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出示PPT图片,幼儿点数5以内物品,并通过多媒体图片激发幼儿的兴趣。
二、游戏:小动物坐火车
1、伴随火车开动的音乐,出示火车图片,提问:什么开来了?
2、火车有几节车厢?(幼儿用点数的方法确定火车节数)并请个别幼儿示范自己是怎么数的?
小结:从左往右数,火车头后面的是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节车厢。
3、火车司机忘记给火车贴车厢号了,老师这里有准备好的号?谁愿意来帮助她?
4、今天有几位小动物要坐火车回家去,它们都拿着一张火车票,票上面是几,就要坐在第几节车厢。
三、游戏:小动物住哪里
1、出示PPT图片,小动物们回到了自己的新家,看看它们住的房子有几层呢?谁来数一数?怎么数的?
小结:从下往上数,最下面的是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层。
2、来看看小动物住在哪个房间?
四、游戏:送小动物回家
还有一些别的小动物也要搬新家,它们就在小朋友身边,请你们找一找。
1、几位小朋友按老师的要求将小动物送到指定的房间。
2、其余小朋友选择一个空房间送小动物回家。
Ⅳ 这是谁的家小班科学教案怎么写
这是谁的家小班科学教案范例如下:
一、活动目标:
了解动物的名称与其居住的地方,知道不同动物住在不同的地方。
二、活动准备:
《这是谁的家》PPT。
三、活动过程:
1、教师逐步播放喜鹊、燕子、蜘蛛、蜜蜂动物图片,请幼儿讨论这是什么动物的家。例如:
喜鹊是什么样子呢?
喜鹊把家安在哪里呢?(树枝上、树杈上)。
喜鹊的家是用什么做成的呢?
这是谁的家?(燕子)。
燕子的家在哪里?(屋檐下)。
你知道燕子的家使用什么东西做的呢?
2、请幼儿讨论最喜欢什么动物的家,还知道哪些动物的家。例如:
小朋友们,看了那么多动物的家,你最喜欢谁的家?为什么?
你还知道哪些动物的家?是什么样子的呢?
Ⅳ 幼儿园动物探索与数学教案
活动背景 培养幼儿关注周围环境,激发幼儿探索动物奥妙的兴趣。 活动目标 1、了解一些动物传递信息的方式。 2、激发幼儿探索世界奥秘的兴趣。 3、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 重点难点 了解信息传递带来的便利,培养幼儿的协作能力。 活动准备 1、 收集有关动物传递信息的图片、资料 2、 蜜蜂传递信息的录像资料。 3、 蚂蚁、蜜蜂、萤火虫等动物头饰若干。 活动过程 一、 以老师和幼儿打电话游戏导入 二、 幼儿观看蜜蜂传递信息的录像 三、 鼓励幼儿分小组讨论、交流动物传递信息的方式。 四、 游戏:扮演小动物传递信息找伙伴。
Ⅵ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松鼠的家
★教师关于松鼠形态及生活习性的课件。 ★学生查找有关松鼠的资料。 ★学生自读课文,准备字典帮助扫清生字障碍。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出示松鼠的图片:同学们,你了解松鼠吗?请把你知道的给大家说一说。 今天,我们学习法国着名博物学家布封所写的《松鼠》,让我们读一读,他给我们介绍了松鼠哪些方面的内容。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自读课文,找出文中的生字,分小组自学生字、巩固生字。自己读书,画出不懂的词语,利用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的方法解决问题。 ◆自由朗读课文,做到正确、通顺。标出自然段序号,再想一想,每个自然段主要说的是什么? 三、默读思考,合作交流。 ◆默读课文,边读边想:松鼠是一种怎样的动物?课文是从哪些方面介绍小松鼠的? ◆在学生独立思考后,在小组内交流、讨论自学结果,教师参与交流,适当点拨。 四、围绕重点,全班研讨。 学生围绕提示问题在小组内交流后,在全班发言。 ◆松鼠是一种怎样的动物?齐读第一句话,体会它统领全文的作用。 ◆课文是从哪些方面介绍小松鼠的?鼓励学生从不同方面回答,教师加以归纳。 漂亮:从面容、眼睛、身体、四肢、尾巴、形体等方面表现它的特点。 驯良:在高处活动、不接近人的住宅、晚上活动、常吃的食物等,是从活动的范围、时间、吃食物方面表现它的特点。 乖巧:从过水、警觉、跑跳、叫声以及搭窝、窝口设计方面表现它的特点。 最后写繁殖、换毛等方面是补充说明其习性。 五、阅读感悟,体会写法。 ◆松鼠为什么讨人喜欢?你喜欢它哪些方面?选择你最喜欢的段落或语句读一读,说一说为什么喜欢这段话。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找出文章多处运用比较的语句,体会表达特点。 ◆把你最喜欢的段落或语句进行摘抄、积累。 六、思维拓展,练习表达。 ◆作者向我们准确、生动地介绍了松鼠的特征及生活习性。除了文章中介绍的松鼠特点外,你知道松鼠还有哪些特点吗?请学生补充课外资料。 ◆假如你是一只可爱的小松鼠,你该如何介绍自己呢?
Ⅶ 中班数学草地上的动物的教案
活动内容:学习5以内的序数活动目标:
1、通过学习5以内的序数,进一步感知序数的顺序性,会用不同方向辨别数序。
2、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
3、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建立良好的秩序感。
活动准备1、运动会跑道一副, 5种小动物各一个。
2、楼房图片每组一副,5种小动物每人一套。
3、小动物胸卡10个。
活动重点、难点重点:学习5以内的序数难点:感知从不同方向辨别序数。
活动过程:
一、 小动物要开运动会,它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出发了。
1、比赛开始前先点名:参加赛跑的有5只小动物。(教师依次出示小动物:共5只)2、(如果你是授新课,这里必须告诉幼儿:从左往右数,排在最前面的是第一,第一后面的是第二,后面依次类推。)哪只小动物排在第一?你是从哪里开始数的?(引导幼儿说出从左往右数的顺序)哪只小动物排在第四?排在第五的是什么小动物?(这里让幼儿巩固一下新学的概念:xx排在第一,xx排在第二……)(重点)二、比赛开始了。(这里先让孩子看一下一共有几个跑道,5 个。从左往右依次是第一跑道,第二跑道……)请幼儿看图说出小动物站在第几跑道?
还可以问第几跑道站的是谁?
哪个小动物跑在第一?第二?……(老师随意摆放)三、比赛结果怎么样呢?(与原来排队的顺序不同了)××小动物跑在第一,××小动物跑在第二……。
四、游戏"捉迷藏"小动物在玩"捉迷藏"的游戏,咱们看看第几只小动物不见了?小动物是谁?(从左往右排队,从上往下排队让幼儿找。)(难点)五、游戏"帮小动物找家"出示:楼房图片。让小朋友从下往上数一数有几层楼,并贴上数字。
请将××小动物送到第一层楼房里……。
六、游戏"小孩小孩真爱玩"幼儿戴好胸卡将幼儿分成两组,每组5个小朋友,听口令做完动作排队,看一看你的队伍从前往后数,谁排第几?变换形式,游戏反复进行。
七、小结今天小朋友学会了按照数字排顺序,排在最前面的是第一,接下来是第二……,还学会了从左往右,从前往后,从上往下,从下往上按照不同的方向排顺序。生活中还有按照数字顺序排列的物体,比如看电影的座位,站队的位置等等,只要我们认真观察就可以找到,请把你的发现告诉我们大家哦!
Ⅷ 幼儿园中班公开课认识小动物教案怎么写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聪明的小动物 一、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数数的兴趣。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和思维的敏捷性。 3、学习9以内数的点数,按数取物,分类计数。 二、活动准备: 1、大图画4幅,每幅画有房子4间。塑料几何图形片若干。 2、画有9只小兔的背景图1幅,分类计数表1张,磁性数字卡0——9,磁性黑板。 3、玩具保龄球2袋。 4、活动前让孩子选择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印章盖在手上。 三、活动过程: 1、“小动物”(幼儿)自己做动作进入活动室。 2、装饰房子。 (1)创设情境,引起幼儿活动的兴趣。 (2)出示操作材料,介绍装饰房子的方法:房子上的数是几,就放上几个几何图形片。 (3)幼儿操作,教师巡视指导。鼓励能力强的幼儿把几何图形片摆成漂亮的图案。 (4)请个别幼儿讲述操作结果。 3、数小兔。 (1)出示小兔的背景图。提问:这里一共有几只小兔? (2)教师按小兔的特征进行提问并引导幼儿计数。如:穿兰色衣服的小兔有几只?既穿红衣服又穿红裤子的小兔有几只?等等。
Ⅸ 小猫一家人详案,中班数学教案
活动过程:
一、趣味点名,引起孩子学习的兴趣。
1、教师:孩子们,现在我们来做一个趣味点名的游戏。请你从排头开始,按照“1、2、3、1、2、3、”的顺序,有规律地依次点名,速度要快一些噢!
2、引导孩子进行按照“3、2、1、3、2、1、”的顺序玩第二次点名游戏。
二、在帮助小猫咪的过程中,感知不同的排列规律。
1、(出示毛绒玩具小猫咪)教师:点名的游戏真好玩!你们的笑声还引来了一位动物朋友呢!看,是谁呀?(小猫咪)
2、观察、学习有规律地排列夹子。
(1)教师:今天,小猫要去参加一个生日宴会。小猫非常开心,早上匆忙的准备了一下,可是,因为太匆忙了,一不小心,脖子上的项链断了,这可怎么办啊?小朋友们,你们会帮助小猫吗?
(2)(出示夹子)请小朋友观察一下,项链里藏着一个秘密,我们要怎么样才能帮小猫穿好项链呢?这条项链应该怎么穿?(找出规律:两红三蓝一绿)
(3)请部分孩子上前自己选择颜色夹子进行有规律的排列。教师:这真是一条漂亮的项链啊,我们一起帮小猫带上这条项链吧。
3、观察、学习线条的有规律排列,愿意自己独立探索。
(1)教师:小猫还去订做了一条漂亮的裙子,我们一起去看看小猫的裙子做好了吗。
(2)(出示长条卡纸)我的裙子怎么还没做好啊,宴会马上就要开始了啊,这可真急人啊。小朋友们,我们一起帮小猫把这条裙子做好吧。
(3)先请小朋友仔细观察裙子,这条裙子要怎么做才是最漂亮的。(找规律,三长三短)(请小朋友合作选择线条进行操作)
(4)教师:小猫穿上了做好的裙子,左照照,右照照,看,这条裙子多漂亮啊,我肯定会是宴会上最漂亮的小猫,谢谢小朋友。
4、引导孩子大胆设计自己的排列规律,培养孩子的发散思维能力。
(1)教师:带上了漂亮的项链,穿上了美丽的裙子,小猫又开始忙开了。原来啊,去参加宴会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每只参加宴会的小猫要带一盘拿手菜。小朋友们猜猜看,这只小猫最拿手的会是什么菜。
(2)(出示大小不同的鱼)噢,原来这只小猫最拿手的是红烧鱼,小猫烧了很多条鱼,想请我们的小朋友帮他有规律的在大盘子里排一排鱼。想一想:你有什么好办法?好规律?
(3)引导孩子大胆说出与同伴不同的排列规律。
(4)请1~2位小朋友上前操作,并讲述自己的排列规律。
三、讲解操作作业,理解操作要求。
1、教师:小猫打扮的漂漂亮亮的去参加宴会了,小朋友,你们想去参加这次的宴会吗?(愿意)
2、教师:参加宴会需要有门票,这个门票就藏在我们的这张作业纸上。(出示作业纸,提示作业要求)仔细观察前面的规律按照规律继续排下去,只有做对的小朋友才可以拿着门票去参加宴会。
3、孩子每人一张作业纸,先与同伴一起说说自己的门票上是什么规律?接下来应该排列什么了?
4、孩子自主操作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四、讲评作业,参加小猫咪的宴会。
1、请孩子们三三结合,相互做检票员。如果检查正确者就可以进入宴会地点,开始宴会了。
2、全体孩子跟着愉快的音乐和小猫咪一起唱歌舞蹈,结束活动。
活动目标:
1、观察夹子、线条的排列顺序,能发现基本的排列规律。
2、在了解有规律排序的基础上,尝试设计不同的排列规律。
3、能积极参与动脑活动,感受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1、教具:小猫玩具一个,颜色各异的夹子若干,长短不一的皱纹纸若干,“围裙”一条,大小不一的鱼若干条,盘子一个。
2、学具:各种图形若干,长短不一的吸管,颜色不同的回形针,“门票”人手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