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数学中的集合是什么意思
定义
非正式的,一个集合就是将几个对象适当归类而作为一个整体。一般来说,集合为具有某种属性的事物的全体,或是一些确定对象的汇合。构成集合的事物或对象称作元素或成员。集合的元素可以是任何东西:数字,人,字母,别的集合,等等。[编辑]
符号
集合通常表示为大写字母
A,
B,
C……。而元素通常表示为小写字母a,b,c……。元素a属于集合A,记作aA。假如元素a不属于A,则记作aA。如果两个集合
A
和
B
它们各自所包含的元素完全一样,则二者相等,写作
A
=
B。[编辑]
集合的特点
无序性
在同一个集合里面的每一个元素的地位都是相同的,所以元素的排列是没有顺序的。
互异性
在同一个集合里面每一个元素只能出现一次,不能重复出现。
确定性
定制集合的标准是确定的而不是含糊的,如全国全体较高的男生,这里的较高没有标准是含糊的。
[编辑]
集合的表示
集合可以用文字或数学符号描述,称为描述法,比如:
A
=
大于零的前三个自然数
B
=
红色、白色、蓝色和绿色
集合的另一种表示方法是在大括号中列出其元素,称为列举法,比如:
C
=
{1,
2,
3}
D
=
{红色,白色,蓝色,绿色}
尽管两个集合有不同的表示,它们仍可能是相同的。比如:上述集合中,A
=
C
而
B
=
D,因为它们正好有相同的元素。元素列出的顺序不同,或者元素列表中有重复,都没有关系。比如:这三个集合
{2,
4},{4,
2}
和
{2,
2,
4,
2}
是相同的,同样因为它们有相同的元素。集合在不严格的意义下也可以通过草图来表示,更多信息,请见文氏图。
[编辑]
集合的元素个数
上述每一个集合都有确定的元素个数;比如:集合
A
有三个元素,而集合
B
有四个。一个集合中元素的数目称为该集合的基数。集合可以没有元素。这样的集合叫做空集,用符号
表示。比如:在2004年,集合
A
是所有住在月球上的人,它没有元素,则
A
=
。就像数字零,看上去微不足道,而在数学上,空集非常重要。更多信息请看空集。如果集合含有有限个元素,那么这个集合可以称为有限集。集合也可以有无穷多个元素。比如:自然数的集合是无穷大的。关于无穷大和集合的大小的更多信息请见集合的势。[编辑]
子集
主条目:子集如果集合
A
的所有元素同时都是集合
B
的元素,则
A
称作是
B
的子集,写作
A
⊆
B。
若
A
是
B
的子集,且
A
不等于
B,则
A
称作是
B
的真子集,写作
A
⊂
B。B
的子集
A
举例:所有男人的集合是所有人的集合的真子集。
所有自然数的集合是所有整数的集合的真子集。
{1,
3}
⊂
{1,
2,
3,
4}
{1,
2,
3,
4}
⊆
{1,
2,
3,
4}
空集是所有集合的子集,而所有集合都是其本身的子集:⊆
A
A
⊆
A
[编辑]
并集
主条目:并集有多种方法通过现有集合来构造新的集合。两个集合可以相"加"。A
和
B
的并集(联集),写作
A
∪
B,是或属于
A
的、或属于
B
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A
和
B
的并集
举例:{1,
2}
∪
{红色,
白色}
=
{1,
2,
红色,
白色}
{1,
2,
绿色}
∪
{红色,
白色,
绿色}
=
{1,
2,
红色,
白色,
绿色}
{1,
2}
∪
{1,
2}
=
{1,
2}
并集的一些基本性质A
∪
B
=
B
∪
A
A
⊆
A
∪
B
A
∪
A
=
A
A
∪
=
A
[编辑]
交集
主条目:交集一个新的集合也可以通过两个集合"共"有的元素来构造。A
和
B
的交集,写作
A
∩
B,是既属于
A
的、又属于
B
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若
A
∩
B
=
,则
A
和
B
称作不相交。A
和
B
的交集
举例:{1,
2}
∩
{红色,
白色}
=
{1,
2,
绿色}
∩
{红色,
白色,
绿色}
=
{绿色}
{1,
2}
∩
{1,
2}
=
{1,
2}
交集的一些基本性质A
∩
B
=
B
∩
A
A
∩
B
⊆
A
A
∩
A
=
A
A
∩
=
[编辑]
补集
主条目:补集两个集合也可以相"减"。A
在
B
中的相对补集,写作
B
−
A,是属于
B
的、但不属于
A
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在特定情况下,所讨论的所有集合是一个给定的全集
U
的子集。这样,
U
−
A
称作
A
的绝对补集,或简称补集(馀集),写作
A′或CUA。相对补集
A
-
B
补集可以看作两个集合相减,有时也称作差集。举例:{1,
2}
−
{红色,
白色}
=
{1,
2}
{1,
2,
绿色}
−
{红色,
白色,
绿色}
=
{1,
2}
{1,
2}
−
{1,
2}
=
若
U
是整数集,则奇数的补集是偶数
补集的基本性质:A
∪
A′
=
U
A
∩
A′
=
(A′)′
=
A
A
−
B
=
A
∩
B′
[编辑]
对称差
见对称差。[编辑]
集合的其它名称
在数学交流当中为了方便,集合会有一些别名。比如:族、系通常指它的元素也是一些集合。
[编辑]
公理集合论
把集合看作“一堆东西”会得出所谓罗素悖论。为解决罗素悖论,数学家提出公理化集合论。在公理集合论中,集合是一个不加定义的概念。[编辑]
类
在更深层的公理化数学中,集合仅仅是一种特殊的类,是“良性类”,是能够成为其它类的元素的类。类区分为两种:一种是可以顺利进行类运算的“良性类”,我们把这种“良性类”称为集合;另一种是要限制运算的“本性类”,对于本性类,类运算是并不都能进行的。定义
类A如果满足条件“”,则称类A为一个集合(简称为集),记为Set(A)。否则称为本性类。这说明,一个集合可以作为其它类的元素,但一个本性类却不能成为其它类的元素。因此可以理解为“本性类是最高层次的类”。
❷ 什么是数学中的集合思想
集合思想包括概念、子集思想、交集思想、并集思想、差集思想、空集思想、一一对应思想等。
集合是近代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集合思想是现代数学思想向小学数学渗透的重要标志,在解决某些数学问题时,若是运用集合思想,可以使问题解决得更简单明了。集合论的创始人是德国的数学家康托(1845——1918),其主要思想方法可归结为三个原则,即概括原则、外延原则、一一对应原则。自集合论创立以来,它的概念、思想和方法已经渗透到现代数学的各个分支中,成为现代数学的基础。瑞士数学家欧拉(1707——1787)最早使用了表示两个非空集之间的关系的图,现称欧拉图。英国数学家维恩最早使用了另一种图即可以用于表示任意的几个集合(不论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都可以画成同一样式),又称“维恩图”,用维恩图表示集合,有助于探索某些数学题的解决思路。
❸ 数学上为什么要引入集合的概念
事实上 集合是属于逻辑学范畴的
因为集合的运算多为逻辑运算
当你大学学到数字电路等学科时 你就会知道集合运算的重要性
一些基本的数字电路真值表 都要运用集合来运算
复杂的大型数字电路就是基于这些基础电路构成的
包括你现在屏幕前的电脑里面的芯片
在高中引入集合 是为了及早介绍这一概念 为以后的学习与运用打好基础
❹ 数学上为什么要引入集合的概念
给数字符素分类。便于区分。还有区域的划分也需要
❺ 集合是什么含义有什么作用
定义:集合'就是将数个对象归类而分成为一个或数个形态各异的大小整体。
一般来讲,集合是具有某种特性的事物的整体,或是一些确认对象的汇集。构成集合的事物或对象称作元素或是成员。集合的元素可以是任何事物,可以是人,可以是物,也可以是字母或数字等。
集合(或简称集)是基本的数学概念,它是集合论的研究对象。最简单的说法,即是在最原始的集合论─朴素集合论─中的定义,集合就是“一堆东西”。集合里的“东西”,叫作元素。若然 x 是集合
A 的元素,记作 x ∈ A。
集合是现代数学中一个重要的基本概念。集合论的基本理论直到十九世纪末才被创立,现在已经是数学教育中一个普遍存在的部分,在小学时就开始学习了。这里对被数学家们称为“直观的”或“朴素的”集合论进行一个简短而基本的介绍;更详细的分析可见朴素集合论。对集合进行严格的公理推导可见公理化集合论。
参考http://zh.wikipedia.org/wiki/%E9%9B%86%E5%90%88_(%E6%95%B0%E5%AD%A6)
❻ 集合的含义是什么
在数学教学中:
集合是把人们的直观的或思维中的某些确定的能够区分的对象汇合在一起,使之成为一个整体(或称为单体),这一整体就是集合。组成一集合的那些对象称为这一集合的元素(或简称为元)。
❼ 高中课程为什么一开始学集合,有什么用
集合思想已成为现代数学的理论基础,与高中数学的许多内容有着广泛的联系,中学数学所研究的各种对象都可以看作集合或集合中的元素,用集合语言可以明了地表述数学概念,准确、简捷地进行数学推理。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运用集合思想建立数学概念系统,或在复习教学中帮助学生归纳、整理数学知识。对于数学学习来说,帮助学生养成这样一种集合的思维习惯:善于把在某些方面有类似性质的对象(或满足某一条件的对象)放在一起视为一个集合,然后利用集合的有关概念或通过集合的有关计算来研究和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