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小学数学和初中数学的区别
小学数学与初中数学的区别是:
一、侧重点不同
小学数学侧重于打下数学的基础,初中数学则侧重于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包括计算能力、自学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抽象逻辑思维的能力等
二、内容的难度不同
初中数学在内容上增加了复杂的平面几何知识,系统的学习代数知识,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数扩展到有理数、实数;还有简单的一次函数与二次函数。初中数学的学习内容增多了、加深了,难度增大了,要求也更高了
三、知识量的不同
初中数学知识量加大、学习时间短、速度快。小学数学6年学习一些数学基础知识,而初中三年6本书,其实是两年半学完,要挤出半年的时间进行中考复习
(1)初中数学跟小学有哪些不同扩展阅读:
初中数学常用的相等关系
1. 行程问题(匀速运动) 基本关系:s=vt ⑴相遇问题(同时出发):+ = ;
⑵追及问题(同时出发):若甲出发t小时后,乙才出发,而后在B处追上甲,则
⑶水中航行:;
2. 配料问题:溶质=溶液×浓度 溶液=溶质+溶剂
3.增长率问题
4.工程问题:基本关系: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常把工作量看着单位“1”)。
5.几何问题:常用勾股定理,几何体的面积、体积公式,相似形及有关比例性质等。
注意语言与解析式的互化
如,“多”、“少”、“增加了”、“增加为(到)”、“同时”、“扩大为(到)”、“扩大了”、…… 又如,一个三位数,百位数字为a,十位数字为b,个位数字为c,则这个三位数为:100a+10b+c,而不是abc。
注意从语言叙述中写出相等关系
如,x比y大3,则x-y=3或x=y+3或x-3=y。又如,x与y的差为3,则x-y=3。注意单位换算 如,“小时”“分钟”的换算;s、v、t单位的一致等。
参考资料:网络-初中数学
② 初学数学与小学数学的区别
初中数学与小学数学的区别主要是初中数学与小学数学的侧重点是不同的。小学数学侧重是打下数学基础,内容主要是数、数与数之间的关系,各种基本运算,基本的图形认识及简单的周长、面积与体积计算等。 初中数学则侧重于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包括计算能力、自学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抽象逻辑思维的能力等,内容上增加了复杂的平面几何知识,系统学习代数知识,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数扩展到有理数、实数,还有简单的一次函数与二次函数。
③ 小学数学与初中数学有什么差别,学生应该如何学习
小学的数学和初中数学肯定是有不同的地方,但是初中的数学必须要有小学数学,做基础才能延伸出初中数学,初中的数学题型和小学数学完全不一样,同时初中的数学题目难度肯定要比小学数学题目要高,所以学生应该要巩固基础加强练习。
初中的数学题可能会有各种难度和各种细节问题需要注意,特别是很多人对初中的数学题并没有概念性的认识,总认为初中数学题比小学数学题难不到哪里去。
一、题型不同
实际上初中的数学题和小学数学题题型是有不同的地方,特别是随着初二初三数学题的难度和题型的增长,学生在基础没有打牢的情况下是很难学懂的,所以小学的数学更多的是以基础题为主,只要孩子掌握到最基本的计算能力和思考能力,那对初中的数学题目是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所以一定不能够忽略了初中和小学数学题的题型不同。
④ 初中数学与小学数学的区别
与小学数学相比,初中数学更深一步,所学内容更多,知识面更宽,小学数学较简单。
⑤ 小学数学与初中数学的联系与区别
我们首先应该明白,初中与小学数学的侧重点是不同的。小学数学侧重的是打下数学的基础,因此其内容主要是数与数之间的关系、各种量与计量的方法、各种基本运算,基本数量关系、基本图形的认识及周长,面积与体积计算、简单的代数知识等。初中数学则侧重于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包括计算能力、自学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抽象逻辑思维的能力等。在内容上增加了复杂的平面几何知识,系统学习代数知识,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数论扩展到有理数与实数,还有简单的一次函数与二次函数。
初中数学与小学数学的差别
1、从“自然数与分数”到“实数”
小学数学中,只涉及了关于自然数和分数的知识,也就是正有理数。而升入初中后,在代数方面遇到的第一个难题就是“负数”。负数是一个新学的抽象概念,完全靠理解性的知识,而负数的计算、正负号的变化想必会使同学们吃尽了苦头,如:(-2)+(-4)=-6,而接踵而至的就是绝对值、相反数、数轴等一些问题,遇到稍难一些的题时更是无从下手。
例如:从小学的“自然数,分数”直接到初中的“有理数,无理数”,对于刚进入中学校园的同学们来说无异于一条深深的鸿沟。因此,同学们需要认真理解概念,多做习题,才能逐步将这条鸿沟一点点填满,因为这可以说是初中代数的基础,基础打不好的话后面的学习将完全是一头雾水,等到那时再回头来学就太晚了。
2、从“数”到“式”
小学的六年学习的主要是具体的数以及具体的数之间的运算,而到了初一接触到的是用字母表示数,需要建立其代数概念。如:-a表示a的相反数。在我们看来。“代数”就是用字母来表示一个数,但实际上绝非如此。初一的数学先是讲了“用字母表示数”,然后就开始深入到了“方程”,再由此展开了“包含字母的式子”这一概念,然后又开始了关于“函数”的学习。
其实细心的同学会发现,初中里学习的内容多是小学内容的扩展。小学数学与初中数学实际上是有很多关联的。从小六到初一的过渡时只要在老师的引导下找出“数”与“式”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区别,在知识间架起衔接的桥梁,就能为后面更多知识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样才能在众多的考试面前不乱阵脚,游刃有余。
3、从“算术法”到“方程”
小学的应用题大多可以用算术法来解题,所谓“算术法”就是指一个全部由数字和符号构成的式子,因为计算简便,所以成了小学六年来同学们解题的“主菜”,即使小学里学习了方程,但也只能算是“配菜”而已。可进入初中后就不同了,自初一上学期详细的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后,渐渐的,凡是应用题我们第一反应就是设未知数列方程,而对原先的“算术法”没什么印象了。这是因为,用算术法来解应用题大多需要用逆向思维,而方程所用的大多是正向思维,两者孰难孰易一目了然,下题就是个很好的例子:
1500年前的《孙子算经》中有这个问题:“今有鸡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鸡兔各几何?”
这个问题用算术法计算比较麻烦,我们先把兔子也当作有2只脚,则35只鸡和兔子共有70只脚(35×2=70),剩余24只脚(94-70=24),这24只脚都是兔子的,因为“先把兔子也当作有2只脚”,所以每只兔子应该还有2只脚,因此这24只脚就是12只兔子的(24÷2=12),说明兔子有12只。那么鸡就有23只(35-12=23)。
这个问题如果用方程解答就简单多了,设鸡有χ只,兔有(35-χ)只,则方程如下:2χ+4(35-χ)=94,解此方程组得:χ=23只,兔子有12只。
由以上三点来看,初中数学与小学数学的主要不同之处体现在:
知识范围与思维方式两个方面,要学好初中数学,一定要让自己的思维更富逻辑性,要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⑥ 初中数学和小学数学的区别,搞懂了就不会掉队
一、初中数学与小学数学的区别1.初中数学面临三年后的中考,而小学数学却不面临这样的考试。我们都知道,中考数学试题不只考查基础知识,更注重考查学生的能力,所以中考题有不少有难度的题目。而小学出题重点就是考查基础知识。小学数学侧重于打下数学的基础,初中数学则侧重于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包括计算能力、自学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抽象逻辑思维的能力等。2.初中数学知识量加大、学习时间短、速度快。小学数学6年学习一些数学基础知识,而初中三年6本书,其实是两年半学完,要挤出半年的时间进行中考复习。初中数学在内容上增加了复杂的平面几何知识,系统的学习代数知识,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数扩展到有理数、实数;还有简单的一次函数与二次函数。初中数学的学习内容增多了、加深了,难度增大了,要求也更高了。1、细心地发掘概念和公式。很多同学对概念和公式不够重视,这类问题反映在三个方面:(1)对概念的理解只是停留在文字表面,对概念的特殊情况重视不够。例如,在代数式的概念(用字母或数字表示的式子是代数式)中,很多同学忽略了单个字母或数字也是代数式。(2)对概念和公式一味的死记硬背,缺乏与实际题目的联系。这样就不能很好的将学到的知识点与解题联系起来。(3)一部分同学不重视对数学公式的记忆。记忆是理解的基础。如果不能将公式烂熟于心,又怎能够在题目中熟练应用呢?对这些问题,应该更细心一点,更深入一点,更熟练一点。2、总结相似的类型题目。这个工作,不仅仅是老师的事,学生也要学会自己做。只有会总结题目,对所做的题目会分类,知道自己能够解决哪些题型,掌握了哪些常见的解题方法,还有哪些类型题不会做时,才真正的掌握了这门学科的窍门,才能真正的做到任它千变万化,我自岿然不动。这个问题如果解决不好,在进入八年级、九年级以后,有一部分同学就会天天做题,可成绩不升反降。其原因就是,他们天天都在做重复的工作,很多相似的题目反复做,需要解决的问题却不能专心攻克。久而久之,不会的题目还是不会,会做的题目也因为缺乏对数学的整体把握,弄的一团糟。总之,总结归纳是将题目越做越少的最好法。
⑦ 小学数学与初中数学究竟有什么不同
很多学生在小学时数学成绩很好,但上了初中之后会渐渐被其他的同学超过,并且,越往高年级表现越明显。这其中的原因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没有好好学的问题。其实,主要是因为很多学生在上初中之后没有很好地使因初中数学的学习方法和思维习惯。
小学数学侧重是打下数学的基础。因此,其内容主要是数、数与数之间的关系;各种量与计量的方法;各种基本运算、基本的数量关系;基本的图形认识及简单的周长、面积 与体积计算;以及简单的代数知识等。在小学数学的学习中,我们大多依靠记忆来掌握一些公式、题型、模版,在没有完全理解一个公式或定理的情况下仍然能够作对题,取得一个很不错的卷面成绩,学生和家长也极有可能因此而忽略了这种学习方法的先天缺陷:它让学生的学习力打折了。
中学数学课本里渗透了函数的思想,方程的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逻辑划分的思想,等价转化的思想,类比归纳的思想等,中学数学侧重于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包括计算能力、自学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抽象逻辑思维的能力等,在内容上增加了复杂的平面几何知识,系统学习代数知识,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数扩展到有理数、实数;还有简单的一次函数与二次函数。在方法上介绍了配方法、消元法、换元法、待定系数法、反证法、数学归纳法等。要学好这些东西,光靠记忆是远远不够的。只有理解这些思想和方法的原理和依据,并通过大量的练习,掌握运用这些思想和方法解决数学问题的步骤和技巧,才能将初中的数学学好,同时也能保证在以后的数学学习中游刃有余。
总之,小学与中学根本的区别就是,小学注重结果结论,而初中注重推理而来的过程,也就是证明和几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