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小班数学课程有哪些
数学:小班
《数学:小班(下册)》它的主要特点是:以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规律为依据,从幼儿的现实生活和学习特点出发,强调各种教育内容之间的有机联系,科学地、系统地设计学前幼儿课程。编写中,注重体现新的教育理念,吸收幼教的最新研究成果的实践经验,以游戏、动手动脑等活动为基本,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利于促进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总之,在课程内容设计中,较好地处理了时代性、科学性、操作性与指导性之间的关系。
书名
数学:小班
出版社
浙江教育出版社
页数
31页
开本
24
作者
李运庆 赵肖峰
幼儿园小班详案小班数学游戏小班认识三角形小班数学一一对应小班数学课小班认识图形数学小班教案小班数学3的形成幼儿小班数学课小班数学排序
内容简介
《数学:小班(下册)》:新编幼儿园综合教育儿童用书
图书目录
认识圆形
区别圆形和正方形
比多少(二)
比多少(三)
比多少(四)
认识三角形
按标记分类(一)
比较长短(一)
比较长短(二)
按名称排序(一)
按颜色排序
比多少(一)
按标记分类(二)
按名称排序(二)
按形状排序
近规律排序
区分前后
综合练习
按图形特征分类
图形拼搭
按长短排序
特征标记
‘贰’ 幼儿园小班数学优质课上什么内容好
小班数学优质课——区分上下 活动目标: 1、教会幼儿区别上、下的位置。 2、培养幼儿的空间思维能力。活动重点:能够以一物体作为参照物,区分物体所在上下的位置关系。活动难点:培养幼儿的空间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挂图《小猫在哪里》 玩具小狗,小兔、大娃娃、小娃娃、积木、皮球等。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幼儿兴趣。 1、猫妈妈有六个孩子,今天猫妈妈出去给孩子们钓鱼,等妈妈回来打开房门,发现小猫宝宝都不见了,猫妈妈非常着急,我们一起来帮猫妈妈找找小猫。 2、出示挂图,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告诉猫妈妈小猫在什么地方?(要求幼儿讲清楚小猫在某某东西的上面还是下面。) 3、教师带领全班幼儿一起面熟小猫躲藏的位置。 二、引导幼儿以桌子为参照物区别上、下。 1、(桌子上和桌子下藏着这些玩具,并用报纸遮好)猫妈妈为了感谢小朋友们,给你们送来许许多多的玩具,看看都有些什么玩具?(带领幼儿说说玩具名称)。 2、这些玩具都放在了哪里? (让幼儿自由说说)
‘叁’ 一年级下学期数学知识点有哪些
一年级下学期数学知识点有如下:
1、加法公式。
加数+加数=和。
和=加数+加数。
和-加数=另一个加数。
另一个加数=和-加数。
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2、减法公式。
被减数-减数=差。
差=被减数-减数。
被减数-差=减数。
减数=被减数-差。
差+减数=被减数。
被减数=减数+差。
3、一个数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表示几个ー,第二位是十位,表示几个十,第三位是百位,表示几个百。
20里面有2个十,也可以说20里面有20个一。
0里面有1个十,也可以说10里面有10个一。
4、读数和写数都从高位起,读作是写语文字,写作是写数学字。
个的前面写数学字,个的后面写语文字。
5、时针短,分针长。1时=60分。60分=1时。1刻=15分。
分针指着12是整时,时针指着数字几就是几时。
分针指着6是半时,时针过数字几就是几时半。
钟面数字有十二个。两数之间有五小格,一共有六十小格。
时针转一个数字是一时,分针转格是一分。
时针刚过数字几,就是表示几时多。
‘肆’ 亿童小班下学期数学有哪些
《亿童蒙氏数学》。
会手口一致地点数5以内的实物,并能说出总数就行。学习简单的加减发,还就99算数表,都是一些基本简单的东西。在小班数学课上,认识5以内数字,动手操作摆图形。
‘伍’ 小班数学活动教案
活动设计背景
生活中常听到小班幼儿会随口说出1、2、3、4、5…,但让幼儿实际来数一数某个东西的时候,却是口里数的和实际东西数量不相符,为了让小班的幼儿感知并认识数字1、2、3,设计了本次活动,旨在培养幼儿对数的感知力、想象能力和同伴合作的意识,锻炼幼儿的小手灵活性。
活动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幼儿学会从实际生活中抽象出数,理解数的含义,数的认、读,数的顺序,学会比较数的大小,并会认,会读,这5个数。
2.能力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口头表达的能力,知道数学来源于生活,理解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
3.情感目标: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幼儿学习的热情,培养幼儿主动探究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数的含义,数的认、读,数的顺序,学会比较数的大小。并会认、会读这5个数。
活动准备
1、卡通数字1、2、3。
2、数字1、2、3的大卡片以及相应图片。
3、魔术口袋,各色数量的塑料小胶棒、三角形、圆形、正方形。
4、各色数字1、2、3小卡片幼儿人手一套。
5、数字儿歌磁带。
6、自制数字箱三个。
活动过程
一、导入主题 ,认识数字1、2、3
1、教师组织幼儿一起玩手指游戏:“长长短短,高高矮矮,大大小小,宽宽窄窄,胖胖瘦瘦,咕噜咕噜1,咕噜咕噜2,咕噜咕噜3,我们大家一起玩。”
2、听数字儿歌,引出数字1、2、3
儿歌: 1像铅笔细又长,2像小鸭浮水上,3像耳朵听声音,4像小旗迎风扬,5像秤钩秤东西,6像口哨能吹响,7像镰刀割小麦,8像麻花拧一遭,9像勺子能盛饭,10像筷子加鸡蛋。
今天我们请来了数字宝宝1、2、3,我们看看他们像歌曲里唱的那样,像铅笔、小鸭和耳朵吗?(分别出示卡通数字1、2、3,让小朋友观察数字形状)
3、让小朋友大胆想象数字1、2、3还像什么,感知字形
4、感知数字1、2、3
分别请出大数字宝宝1、2、3(出示数字大卡片),将数字和卡通图片相对应,让幼儿看看数字是否像歌曲中唱的一样,加深幼儿对数字的理解和记忆。
教师随意出示大数字卡,让幼儿念出卡片上相应的数字。
5、用手指表示数字
教师:现在请小朋友伸出你灵巧的小手,告诉我你的小手都有那些本领?那么你会用小手表示1、2、3吗?教师出示不同个数的实物,让幼儿点数,并用手指比划1、2、3来表示物体的个数,同时纠正幼儿的错误手势。
教师说出数字,幼儿用手指来表示。同时也可以选择幼儿担任小老师。
6、游戏:看实物出手指。
教师从魔术口袋中拿出相应数量的塑料小胶棒、三角形、正方形、圆形,让幼儿点数,说出数量同时用手指头来表示其数量是几。
‘陆’ 幼儿园小班儿童数学教学有哪些基本方法
幼儿园小班儿童数学教学有哪些基本方法?
答:
(一)教师与小班幼儿玩数学游戏。
(二)情境讲述的每个细节都渗透数学的概念。
(三)操作有发展性和可接受性。
(四)游戏在已有经验基础上创新。
‘柒’ 急求幼儿园小班下学期蒙氏数学教案
蒙氏数学小班下学期《比多少》 《比多少》 ----深圳市远恒佳教育集团 龙华中英文实验幼儿园 饶婷 活动 设计 蒙氏数学 《比多少》 重点领域 科学 活动重难点 1、会用对应摆放的方法比较谁多谁少。 2、知道用减增的方法变成一样多。 创新意图 1、学具不复杂,很好的利用了身边的物品做为教学具。 2、...以游戏为主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本节课的重难点,并且游戏简单易懂贴近生活,游戏适合小班年龄,小朋友都爱玩。 3、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程序也有变动,没有按照蒙氏课程的路线走,例用线上活动进行游戏巧妙的引出课题。 设计意图 这是一节小班下学期的课程,主要亮点是孩子可以游戏中学习,在游戏中体验多一些,少一些,一样多的含义,通过游戏教学喜欢蒙氏活动,学会探索。 活动 目标 1、在游戏中体验多一些,少一些,一样多的含义 2学习运用并置对应的方法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具体感知物体的多少一样多 3乐意参与数学活动。 活动 准备 1、教具准备:椅子、音乐、小红花、录音机。 2、学具准备:玩具红色雪花片和白色雪花片。水彩笔。 3、《操作册》第3册第9--10页 活 动 过 程 一、预备活动和游戏活动(初步感知多与少一样多) 师幼互相问好。 游戏名称“快乐转转转”。规则:音乐开始所有小朋友围着椅子转,当音乐停“STOP”小朋友要赶紧找一张椅子坐下。(椅子摆在蒙氏线里面,摆成一个圆圈) 1、椅子比幼儿少三张,音乐起所有的小朋友双手插腰,走线,当音乐停所有的小朋友赶快找一张椅子坐下,教师提问幼儿:为什么有的小朋友没有坐到椅子了?(因为小朋友多椅子少) 2、椅子比幼儿多2张,音乐开始小朋友们继续插腰走线,当音乐停止时幼儿赶紧找椅子坐下,教师继续提问“为什么有的椅子没人坐了?(因为椅子比小朋友多) 3、椅子跟幼儿一样多,进行游戏,教师提问:现在有没有多椅子?幼儿回答没有,教师接着提问小朋友有没有多?没有,(椅子和小朋友一样多) 二、 操作活动 1、用对应摆放的方法比较谁多谁少。 师:在游戏中很多小朋友都表现不错,现在老师请一些表现很好的小朋友上来,给他们奖小红花,(8个小朋友上来)花10朵。 请下面所有的小朋友一起帮老师发小红花,一个人给一朵小红花请幼儿回答红花多还是小朋友多?(红花) 2、启发幼儿说出红花比小朋友多两朵。 师:请小朋友想一想,怎样才能使?小朋友和小红花一样多了? (添2个小朋友或减少两朵红花。请小朋友们回到位置上。) 3、比较教室里的物品谁多谁少? 请幼儿比一比班里的男孩和女孩,电灯和电扇,等,谁多谁少?怎么样又能让他们变成一样多了? 三、 分组活动 第一组:操作“学具小星星”比较各种星星的多少。(大星星8个,小星星7个) 第二组:两名幼儿一组,比较谁红花栏里红花多? 第三组:比较教室里的玩具红色雪花片和白色雪花片哪种多哪种少?(红色雪花片6片,白色雪花片5片用两个栏子放好,每个幼儿人手一份) 四、交流小结,收拾学具。 请分组幼儿交流自己操作的结果,并收拾学具及分组操作材料。 在校活 动延伸 1、完成操作册第1册第17-18页的活动。 2、交换操作分组学具 在家活动延伸 1、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比较物品的多少。 教学 资源 《取学具儿歌》师:摆好工作台,学具拿出来。 生:——工作台,——拿出来。轻轻拿,轻轻放,我的学具我爱护。 《收学具儿歌》 小学具,要回家,谁最快,喜欢它!一二三四五,我来数一数,五四三二一,有没有到齐?家门要认准,认准你才进! 建议: 1、操作活动中缺少集体操作的环节,最好是有同一个要求,全体幼儿同步来做。比如:利用学具小星星来感知多少和比较多少。如:教师给每个小朋友5颗红星星,3颗黄星星,请幼儿观察探索,哪种颜色的星星多。 2、分组活动应体现照顾孩子的个体差异,投放的材料应该有层次。最好是有实物组,学具组和纸面材料组三个层次。
‘捌’ 幼儿园小班下学期智而乐数学教案
曾听一位教师执教的《圆的认识》,就是一节典型的动态生成的课。一节课中的三个主要环节,都是先由学生操作,再自行总结的,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课一开始,老师就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让学生在练习纸上试画两个圆,要求一个比“我的脸”稍小一些,一个比“我的脸”稍大一些。学生拥有充分的活动和体验时间。有了感性认识后,请几个学生用语言描述怎样才能满足这一条件。学生的语言明显存在个性差异教师非常善于捕捉学生的想法,及时地合理地作出针对性的引导,双方产生积极的互动,最后得出结论“圆规两脚尖之间的长度决定圆的大小”。学生在这个生动活泼的过程中,积极参与,主动探索,显示出听课者事先无法预料到的动态生成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倡导知识是在活动中由学生自主探究得到的,通过语言表达自主“内化”的,教师的作用就是设计了这样的一条发展通道,把教转化为学。在学生的活动基础上,引导学生自主归纳,实现在“动态”中落实教学,不仅保证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而且学生的生命活力得到充分发展。使课程变得更具人文关怀,让数学课堂充满智慧和乐趣。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出台,各种新的教学理念不断冲击着教育、教师。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在面向“21世纪的新基础教育”报告集中强调教育活动的“动态生成性”,教学过程是生动可变的,课堂的活动来自于学生动态的发展,教师必须紧紧抓住课堂教学中“动态生成”的因素,使之成为学生知识、能力、情感的催化剂。具体到数学学科,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身为数学教师,有必要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吸收各学科的精华,构建有利于学生思维发展的新课堂教学结构,将课堂教学从传统的“事先预设”中走出来,走向“动态生成”,赋予课堂更多的开放性、动态性、创造性、挑战性、发展性和生成性,让数学学习充满生命的活力。 理论解读 教学是动态生成的 对于学生而言,课堂教学是其学校生活的最基本构成,它的质量直接影响学生当下及今后的多方面发展和成长;对于教师而言,课堂教学是其职业生活的最基本构成,它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教师对职业的感受、态度、专业水平的发展和生命价值的体现。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学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往的课堂教学中尽管教师也很想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自主学习,但由于受教学活动计划性、预设性的影响,学生的思维与活动总是被限制在教案的束缚中。动态生成的教学不再是教师主宰,学生跟着走,而是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随时调整教学过程,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玖’ 幼儿园小班的数学认识有哪些方面
幼儿园小班的孩子一般处于3-4岁,应国家发布的《3—6岁儿童发展指南》要求,幼儿对数学的认知需要具备以下几方面:
1、学习数学的兴趣
当幼儿感知和发现到周围物体的多样性时,便能体验和发现生活中很多地方都能用到数学,对数学学习开始感兴趣。
2、主动探索操作,寻求答案
基于幼儿对数学感兴趣,便会主动探索,通过不同方法寻求答案,过程中智力得到开发,多项数学能力也得到提高。
3、感知实物,学会比较
幼儿在这个阶段能注意物体较明显的形状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能感知物体基本的空间位置与方位,理解上下、前后、里外等方位词。
4、理解数和数量
结合具体事物让幼儿通过多次比较,逐渐理解数字和数量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