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人体上有很多尺子一拃就是一把尺子估一估你的一拃大约长多少厘米
人体上有很多尺子一拃就是一把尺子,估一估你的一拃大约长多少厘米?我的一拃大概就是20厘米左右。
B. 一拃的长度是多少厘米
一拃=17CM
一拃zhǎ :张开大拇指和中指,两端的距离(长约五寸)为“一拃”.茹志鹃 《三走严庄》:“ 来全 的爹,整天嘴里咬着一拃长的小烟袋,埋头干活.” 五寸约为0.17米,17厘米.
C. 二年级学生一拃是8厘米还是15厘米
二年级学生一拃应该是8厘米。
“一柞”和“一拃”,究竟哪个是错别字呢?
呵呵,居然都不是错别字,两个词意思居然还不一样。
“一柞”的解释是张开大拇指和食指两端的距离。
具体的出处是康进之的元曲《李逵负荆》第四折:“似这般好器械,一柞来铜钱恰便似砍麻秸。”
这里“柞”是第四声,和“炸”的读音相同。
“一拃”的解释是张开大拇指和中指两端的距离,比“一柞”应该长个一厘米的样子。
“一拃”的出处是作家茹志鹃的小说《三走严庄》:“来全的爹,整天嘴里咬着一拃长的小烟袋,埋头干活。”
这里的“拃”是第三声,和“眨”的读音相同。
拇指和中指就是“一拃柞”,拇指和食指就是“一柞”,平时谁注意这个啊?!相差个一厘米,居然偏旁就不一样,读音也不一样。
中华文字博大精深,小伙伴们惊呆了。
上海方言里有“一虎口”的说法,顾名思义,应该就是“一柞”。
这个词在官话中也有出处,一是元曲《阿纳忽》中的“双凤头金钗,一虎口罗鞋”,一是明末清初的小说《醒世姻缘传》第九十回:“交过四月,打到人腰的麦苗,一虎口长的麦穗。”
上海方言里还有个“一哈口”(音)的说法,不知道对应的是不是“一拃”。
请高手释疑。
D. 一拃长是几厘米
一拃长和手的大小有关,大约10-20cm。
一拃,汉语词汇,读音yī zhǎ,意思是张开大拇指和中指,两端的距离长约五寸,出自茹志鹃《三走严庄》。
出处:
茹志鹃《三走严庄》:“ 来全 的爹,整天嘴里咬着一拃长的小烟袋,埋头干活。”
长度单位
长度单位是指丈量空间距离上的基本单元,是人类为了规范长度而制定的基本单位。其国际单位是“米”(符号“m”),常用单位有毫米(mm)、厘米(cm)、分米(dm)、千米(km)、米(m)、微米(μm)、纳米(nm)等等。长度单位在各个领域都有重要的作用。
几何量计量又称长度计量,是我国起步比较早,发展比较快,技术比较成熟的一项科学。我国是一个着名的文明古国,有着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计量测试技术就是这个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作为计量学中的几何量计量更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
早在商代,我国即开始有象牙尺,秦始皇统一度量衡制,己有互换性产生的萌芽,这从世界第八大奇迹兵马俑出土的箭族的弩机己得到证实。公元1600年前后,我国就开始发展长度和计时计量。而长度计量即几何量计量的基本单位就是米。
E. 一拃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张开大拇指和中指,两端的距离,长约五寸。
可作为动词,表示张开大拇指和中指(或小指)来量长度。也可作为量词,表示张开的大拇指和中指(或小指)两端间的距离。
出自《唐韵》侧板切《集韵》阻版切,𠀤音䎒。读与盏近。摸拃也。
(5)二年级数学一拃是多少扩展阅读:
一拃的英语释义:
Five inch
例句:
设置鋋矛的方法,是使它高出地面一拃。
fiveinches.
F. 一拃大约长多少厘米
一拃是20厘米左右。
张开大拇指和中指,两端的距离(长约五寸)为“一拃”,一般为20厘米左右。茹志鹃《三走严庄》:“ 来全 的爹,整天嘴里咬着一拃长的小烟袋,埋头干活。
“寸”是中国传统长度单位,与“尺”、“丈”为十进制(10寸=1尺,10尺=1丈),1寸=3.3333333厘米(cm)、1英寸(in)=2.54厘米(cm)。
(6)二年级数学一拃是多少扩展阅读:
一拃的出处:
茹志鹃《三走严庄》:“ 来全 的爹,整天嘴里咬着一拃长的小烟袋,埋头干活。
厘米是现实生活中常用的一个长度计量单位,等于一米的百分之一。英文:centimetre(s) (BrE);中文发音是lí mǐ,可以简写为cm,有关厘米的单位转换是1厘米=10毫米=10000微米=10000000纳米=0.1分米=0.01米=0.00001千米。
G. 二年级数学达标作业;用拃量课桌,课桌大约有几拃一拃是否是一卡
一拃不是一卡。拃,读作zhǎ。基本字义是 张开大拇指和中指(或小指)量长度;也作为 量词,指张开大拇指和中指(或小指)两端的距离:两拃宽。一庹的距离到底有多长,它是因人而异,因手掌的大小而异的,不可能是一个固定的长度。
一般含义:
1、动词。
张开大拇指和中指(或小指)来量长度[span;measure by handspans]。如:把桌子拃一拃。
2、量词。
张开的大拇指和中指(或小指)两端间的距离 [span]。如:这块布有三拃宽。
英文翻译:
to span (measure with one's hand);
span (unit of length based on the width of the expanded human hand)
为了使学生知道各自一庹的长度,可以由学生自己量一量。把手掌张开,按在桌面上,摆好一个固定的姿势,用同样的力量,从某一点开始往前量。比如量了5拃,先用尺量出总长度,再被5除,求出平均值,就是自己一拃的长度。
有时,为了量一量桌面的长和宽,身边又没有尺子,在不要求十分精确的情况下,倒是可以用拃量一量,也能够量出大约的长度来。这是随身携带的用起来又非常方便的“尺子”。
(7)二年级数学一拃是多少扩展阅读:
方言集汇
◎ 粤语:zaa6
◎ 客家话:[客英字典] zan3 (cok7) [台湾四县腔] zan3 cok7 (ngiam5) [梅州腔] zak7 [海陆丰腔] zan3 cok7 (ngiam5)
◎北方一些地方(如天津)习惯说为hǎ
H. 小学数学一柞等于几厘米
1拃长度大约是10厘米
这是小学二年级学的知识,要求二年级学生感知10厘米的大约长度,就直接用他们的手量出一拃,这样就大概是10厘米了。
(注:是用小学二年级学生的手来量出1拃;并且是“大约”长度,并非准确值。)
I. 一拃大约是多少厘米
一拃是20厘米左右。
张开大拇指和中指,两端的距离(长约五寸)为“一拃”,一般为20厘米左右。茹志鹃《三走严庄》:“来全的爹,整天嘴里咬着一拃长的小烟袋,埋头干活。“寸”是中国传统长度单位,与“尺”、“丈”为十进制(10寸=1尺,10尺=1丈),1寸=3.3333333厘米(cm)。
一寸的解释
一寸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yīcùn,意思是1,长度单位,十分为一寸。引申为微少。2,指心。古人谓心为方寸之地,故称。3,指光阴。如下所示:
一、寸为较小的长度单位,故“一寸”(本义即一寸之长度)引申为微量。
示例:《汉书·贾谊传》:“一寸之地,一人之众,天子亡所利焉。”
二、指心。古人谓心为方寸之地,故名。
示例:苏轼《次韵答王巩》:“十年尘土窟,一寸冰雪清。”
三、指光阴。
示例:唐 李峤 《书》诗:“请君看入木,一寸乃非虚。”参见“ 一寸阴 ”。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一寸
J. 二年级小孩一庹有多长
二年级小孩一庹有1.3米。一庹就是小朋友两臂伸直的长度,跟身高接近。对应到二年级小朋友的身高,一庹大概就是1.3米。上课时,会让学生互相量对方双臂伸展的长度,这样能更加直观地感受到1米的概念。
庹和拃是小学二年级数学课本上的内容。对此,有数学老师表示,这两个单位不是现在的长度单位,只是借助“身体尺”测量,让学生们对厘米和米等长度单位有更加直观的感受,也容易学习和理解长度单位。
庹,就是成人两臂左右平伸时两手之间的距离。古代人常以人体的某些部位来作为长度单位。庹就是双臂伸展后的长度。因为生活中不可能随时带着一把尺,刚开始学长度单位,对于厘米、米等长度单位都是完全陌生的,没有概念。教同学们学会用身体的部位测量长度,相当于就是一把身体尺。
一庹的距离到底有多长,它是因人而异,因手掌的大小而异的,不可能是一个固定的长度。为了使学生知道各自一庹的长度,可以由学生自己量一量。把手掌张开,按在桌面上,摆好一个固定的姿势,用同样的力量,从某一点开始往前量。比如量了5拃,先用尺量出总长度,再被5除,求出平均值,就是自己一拃的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