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数字科学 > 十年级的数学题目和答案是什么

十年级的数学题目和答案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2-07-30 15:23:07

⑴ 十道数学中的配套题目和十道工程问题,带答案,初一上册的

1.公司计划修建一条铁路,当完成任务的1/5时,公司采用新设备,修建速度提高了60%,同时为了保养新设备,每天的工作时间缩短为原来的5/7.问:
(1)如果72天完成任务,那么计划多少天完成任务?
(2)如果提前十天完成任务,那么完成任务用了多少天?
最佳答案 公司计划修建一条铁路,当完成任务的1/5时,公司采用新设备,修建速度提高60%,同时为了保养新设备,每天的工作时间缩短为原来的5/7.
(1)如果72天完成任务,那么原计划多少天完成任务?
后来完成了
1-1/5=4/5
后来的4/5的完成时间相当于原来的
4/5÷(1+60%)÷5/7=7/10
实际完成任务的时间相当于原来的
1/5+7/10=9/10
原计划完成任务的时间是
72÷9/10=80(天)
(2)如果提前10天玩称任务,那么完成任务用多少天?
后来的4/5的完成时间比原来少
4/5-7/10=1/10
原计划完成任务的时间是
10÷1/10=100(天)
实际完成任务用
100-10=90(天)
2.抄一份稿件,甲每天的工作效率等于乙、丙二人每天的工作效率的和,丙的工作效率相当于甲、乙每天工作效率的五分之一,如果三人和抄只需8天就完成了.那么乙单独抄需要多少天才能完成?
最佳答案
3人合抄只需8天就完成了,三人的合作工作效率为
1÷8=1/8;
甲每天的工作效率等于乙、丙二人每天的工作效率的和,说明甲的工作效率等于乙、丙合作工作效率,且都是三人合作效率的一半,即
1/8÷2=1/16;
丙的工作效率相当甲、乙每天工作效率和的1/5,即甲、乙合作工作效率为丙的5倍,甲=乙+丙,甲+乙=5丙,则乙的工作效率是丙的2倍,那么,乙的工作效率

2/3×1/16=1/24,
所以,乙一人单独抄需要1÷1/24=24天才能完成.
3.一项加工零件的工程,师傅先单独做6小时,后由徒弟单独做4小时做完,第二天的工程是第一天的二倍,先由师徒二人合做10小时,剩下的全部由徒弟做完.已知徒弟的工作效率是师傅的4/5,师傅第二天比徒弟多做32个,问;(1)第二天徒弟一共做了多少小时? (2)师徒两人两天共加工零件多少个?
. 算术解法:
徒弟的工作效率是师傅的4/5,第一天的工作如果只让师傅做需要时间:
6+4*(4/5)=9.2 (小时)
则第二天的工作如果只让师傅做需要时间:
10.8*2=18.4(小时)
而师傅只做了十个小时,把剩下8.4个小时的工作给徒弟做了.
“师傅第二天比徒弟多做了32个零件”,即师傅十个小时做的零件数比8.4个小时的多32个.师傅每小时作零件数:
32/(10-8.4)=20(个)
徒弟每小时作零件数:
20*(4/5)=16(个)
师徒第一天作零件数:
20*6+16*4=184(个)
师徒第二天作零件数:
184*2=368(个)
师徒两天共作零件数:
184+368=552(个)
方程解法:
设师傅一小时加工x个零件,徒弟一小时加工4/5x个零件.
2(6x+4* 4/5x)-(10(x+ 4/5x))+10*4/5x=10x-32
x=20
所以徒弟每小时加工16个零件.
第一项任务共有:6*20+16*4=184个零件
第二项任务共有:184*2=368个零件.
师徒合作10小时后剩下:368-10*(16+20)=8个
徒弟做了8÷16=0.5小时.
徒弟第二天做了0.5+10=10.5小时.
答:徒弟第二天做了10.5小时.
368+184=552个零件.
答:师徒二人两天共做552个零件.
4.某一工程承包给甲乙两个工程队来做,承包费为21000元,先由甲、乙两个工程队合干4天,完成全部的1/3后,甲队因故离开,乙队继续干5天完成剩下工程的1/4,最后由两队合干完成.按照按劳取酬的原则,甲、乙两个工程队各应分得多少承包费?
请指导, 感谢!
最佳答案 乙队继续干5天完成剩下工程的1/4,那么乙每天完成:(1/4)/5=1/20
甲、乙两个工程队合干4天,完成全部的1/3,那么甲乙每天:(1/3)/4=1/12
甲每天:1/12-1/20=1/30
最后还需天数:(1-1/3-1/4/)(1/12)=5天
甲一共做了:4+5=9天
乙一共做了:4+5+5=14天
甲完成总任务的:9*(1/30)=3/10
乙完成总任务的:14*(1/20)=7/10
甲应分得:21000*3/10=6300元
乙应分得:21000*7/10=14700元
5.一个工程,甲、乙合作6天完成,乙、丙合作12天完成,甲、丙合作8天完成,求三人合作几天完成
不要方程最好,别给我2次或3次方程,再给点讲解
我最懂的还可以加分,在线等
最佳答案 甲乙共做的效率是1/6
乙丙共做的效率为1/12
甲丙共做的效率为1/8
三个数加起来,就是三人共做效率的2倍,三人共做的效率为
(1/6+1/12+1/8)÷2=3/16
三人合做的效率减其中两人合做的效率就等于另一人的效率
甲:3/16-1/12=5/48
乙:3/16-1/8=1/16
丙:3/16-1/6=1/48
所以
甲、乙、丙单独完成需要时间分别为
48/5天、16天、48天
6.:一项工程,乙1天完成的工作量是甲1天的1/3,丙1天的工作量是乙1天的3/4,现在,每天都有两人合作,结果甲共做了4天,乙做了3天,丙也做了3天,终于完成了这项工程,问(1):甲乙合作多少天?(2):甲一个人独做需要多少天?
最佳答案 (1)设:甲乙合作了X天
因为每天都有两人合作,所以:
甲和丙合作的天数为4-X天,乙和丙合作的天数为3-X天,
那么丙工作的天数就是4-X+3-X=7-2X=3
所以X=2,甲乙合作了2天.
(2)设:甲一天的工作量为Y
则:乙一天的工作量为Y/3,丙一天的工作量为Y/4,
4Y+3*Y/2+3*y/4=1
所以Y=4/23
所以甲单独完成需要1/Y=23/4=5.75天.
1.运一批煤,甲单独运要8天,乙单独运要10天,两队合运2天后,剩下的煤由乙单独运完,还需多少天?(不要方程要算式)
2.野外测量队测量一段从A地到B地的公路,当他们从A地出发,工作到途中的C地时,正好测量了全城的5/6;到B地后再从B地向A地复查,当复查了全程的25%时,已经超出C地6千米.问他们已经复查了多少千米?
3.一项工程,甲队单独做20天完成,乙队单独做要30天完成,如果两队合作,每天完成这项工程的几分之几?几天可以完成?
4.加工一批零件,甲单独用12小时,乙单独做用10小时,丙单独做用15小时.甲、丙两人合作,多少小时完成?甲、乙、丙三人合作多少小时可以完成?
5、两队开挖运河,甲队单独挖要8天完成,乙队单独挖要12完成.现在两队同时挖了几天后,乙队调走,余下的由甲队在3天内完成,问乙队挖了几天?
6、有一条公路,甲队单独修需10天,乙队单独修需12天,丙队单独修需15天完成.现在让三队合修,但中间甲队撤出到另外工地,结果用了6天才把这条公路修完.当甲队撤出后,乙、丙两队又共同合修了多少天才完成?
7、一件工程,甲、乙两人合作6天完成,甲单独做10天完成,现在甲单独做若干天后,由乙队接替甲将剩下的部分完成,这样两人共用了十二又二分之一天,问甲、乙两人各工作了几天?
8、移栽西红柿苗若干棵,兄弟二人合栽8小时完成,哥哥先栽了3小时后,弟弟又单独栽了一小时,还剩下总棵数的11/16没有栽,已知哥哥每小时比弟弟多栽7棵,这块地共栽西红柿多少棵?9、甲、乙、丙三人共同完成一项工作,5天完成了全部工作的1/3,然后甲休息3天,乙休息2天,丙没有休息.如果甲一天的工作量是丙一天工作量的3倍,乙一天的工作量是丙一天工作量的2倍,那么这项工作,从开始算起是第几天完成的?
10、甲、乙两人合作10天可以完成一件工作,乙、丙两人合作15天可完成这件工作,甲、丙两人合作12天可完成这件工作,甲、乙、丙三人合作完成这件工作需要多少天?
11、一件工程甲单独做6天完成,甲3天的工作量,乙要4天完成,两人合作2天后,由乙单独做还要几天完成?
12、计划生产一批水泥,甲车间要12天完成,乙车间要15天完成,两个车间共同生产7天,超额完成42吨,计划生产多少吨水泥?
13、 水池装有甲、乙两个水管,开放甲管3小时20分注满水池的一半,接着又开放乙管,两管一齐注水,又经过2小时15分才注满水池.如果乙管每小时能注水13立方米,则这个水池的容积是多少?
14、 某工程如果由第一、二、三小队合干需要12天才能完成;如果由第一、三、五小队合干需要7天才能完成;如果由第二、四、五小队合干需要8天才能完成;如果由第一、三、四小队合干需要42天才能完成.那么这五个小队一起合干需要几天才能完成这项工程?
15、 一个水池,甲、乙两管同时开,5小时注满;乙、丙两管同时开,4小时注满;如果乙管先开6小时,还需要甲、丙两管同时开2小时才能注满(这时乙管关闭).那么乙管单独注水需要多少小时注满水池?
16、 某工程先由甲单独做63天,再由乙单独做28天即可完成.如果由甲、乙两人合作,需48天完成.现在甲先单独做42天,然后再由乙来单独完成,那么还要做几天?
17、 甲、乙、丙三人合修一围墙,甲、乙合修6天修好围墙的1/3,乙、丙合修2天,修好余下围墙的1/4,剩下的三人又合修了5天才完成.共得工资1800元,按各人所完成的工作量的多少来合理分配,每人应得多少元?
8.一批零件有甲乙两人合作30天完成,甲先干22天,两人再合作12天,剩下的有乙单独还要干16天才能全部完成,又知甲每天比乙少生产4个零件,问照这样完成任务时乙工作了多少个零件?
最佳答案 甲的工作效率:【1-(1/30)x28】/6=1/90
乙的工作效率:1/30-1/90=1/45
零件总数:4/(1/45-1/90)=180(个)
完成任务时乙做的零件个数:
180x(1/45)x28=112(个)
9.要说出每部的原因
师傅与徒弟共同加工750个零件,师傅先做6天,再由徒弟做3天则可完成任务;如果徒弟先做5天,则师傅再做5天可以完成任务.那么徒弟每天加工多少个零件?
最佳答案 第一部 750/5=150个
得出的结果代表师傅做一天 徒弟做一天 一共可以做150个
第二部 (750-3*150)/3=100个
3*150代表师傅和徒弟各做3天的数量
750-3*350代表师傅做3天的数量
因为“师傅先做6天,再由徒弟做3天则可完成任务”
(750-3*150)/3代表师傅每天做的数量
第三部 150-100=50个
有第一部得出的结果可以知道
150代表师傅一天+徒弟一天
所以150-100=50 就代表徒弟做一天的数量
10.一条水渠,甲队独挖120天完成,乙队独挖40天完成.现在两队合挖8天,剩下的由丙队加入一起挖,又用12天挖完.这条水渠由丙队单独挖,多少天可以完成?
最佳答案 1.甲队挖120天完成,乙队挖40天完成,则乙队的效率是甲队的120÷40=3倍;
2.甲乙组合挖,那么比乙单独挖就快了1/(1+3)=1/4,则甲乙组合挖40×(1-1/4)=30天完成;
3.甲乙组合挖了8天,即还剩22天的工作量时,丙加入,用了12天完成工程,比甲乙组合单独做节省了10天;
4.也就是说丙做了12天的工作量,相当于甲乙组合做了10天的的工作量
5.那么丙单独完成工程需要12×30/10=36天

⑵ 100道初一数学题及答案

(1)58×99+58

=58×(99+1)

=58×100

=5800

(2)75+86+25+14

=(75+28)+(86+14)

=100+100

=200

(3)125×32

=125×8×4

=1000×4

=4000

(4)101×56

=(100+1)×56

=100×56+56

=5600+56

=5656

(5)25×4+75×4

=(25+75)×4

=100×4

=400

(6)300÷125÷8

=300÷(125×8)

=300÷1000

=0.3

(7)396-96-172-28

=(396-96)-(172+28)

= 300-200

= 100

⑶ 小学数学问题,带分析头脑进来!

思维混乱的人才有如此的提问。

第一题
1、从成本的角度考虑,损失97元
2、从利润的角度考虑,损失100元
思路:
1.王老板从街坊那换了一百元,最后又还了一百元给街坊,这相当于没和街坊换过钱,所以可以把这一百元的条件去掉。
2.给了年轻人79元,相当自己掏钱给了年轻人,这里损失了79元。
3.礼物的成本是18元,这里损失18元。
4.79+18=97,所以王老板最后一共损失了97元钱。
5.从利润的角度考虑,他本应该赚3元钱,现在亏了97元,所以损失了100元。

第二题:
1、三人每人出100元,老板收了250元,服务生20元小费,每人退回10元,总数刚好是250+3*10+20=300元。哪来的还有10元钱去了哪里???
奇怪奇怪真奇怪。
2、每人出了90元,一共270元也刚好等于老板收的250元与服务生的小费20元。哪来的还有10元钱去了哪里???
3、你把客人付出的270元加上服务生的小费代表什么意思呢?
支出270+别人收入20元=290元,从逻辑上什么也不表示。
正如:你们学校有200个学生,同时还养了100条猪,你列一个算式:
100+200=300表示什么呢?
哈哈哈哈,没有任何鄙夷之意?只是为了解释。

⑷ 求15道数学题

1、巧算加减法
100+99-98-97+96+95-94-93+……+8+7-6-5+4+3-2-1
分析:这是一道多个数进行加、减运算的综合题,加、减项数共有100项。若要简化计算,可通过前后次序,可通过前后次序的交换,把两个数结合为一组,共可结合成50组,每组值均为2。
解:原始=(100-98)+(99-97)+(96-94)+……+(4-2)+(3-1)
=2×50=100
说明:也可以依序把四个数结合为一组,得到
100+99-98-97=96+95-94-93=……
=4+3-2-1=4
即可将原式结合成25组,每组值均为4,结果等于
4×25=100。

2、巧算乘除法
9999×2222+3333×3334
分析:题将9999分解成3333×3就与3333×3334出现了相同的因数,可逆用乘法分配率简化运算。
解:9999×2222+3333×3334
= 3333×3×2222+3333×3334
= 3333×(6666+3334)
= 3333×10000
= 33330000。

3、用假设法解应用题
四(2)班学生共52人,到公园去划船共租用11条船,每条大船坐6人,每条小船坐4人,刚好坐满。求租用的大船、小船各多少只?
分析:假设租用的全部是大船,因为每条大船坐6人,那么11条船共做66人,与班级原有人数进行比较,多出14人,变化的原因是原来每条小船只坐4人,现在假设坐了6人,每条小船多坐了2人,很显然,小船数就是14÷2=7(条),最后再求出大船数。
解:小船数为
(6×11-52)÷(6-2)=7(条)
大船数为
11-7=4(条)
答:大船4条,小船7条。

4、列方程解应用题
甲、乙两人生产零件,甲生产了8小时,乙生产了6小时,甲比乙多生产了88个。一直甲每小时比乙少生产2个,求乙每小时生产多少个?
分析:88个零件是甲8小时产量与乙6小时产量只差,根据这个数量关系列方程,关键是要知道甲、乙每小时各生产多少个。从题目条件中已知“甲每小时比乙少生产2个”,可设乙每小时生产X个,则甲每小时生产(X-2)个。这样,就可以列出方程,求出乙的工作效率。
解:设乙每小时生产X个,那么甲每小时生产(X-2)个。
(X-2)×8-6X=88
8X-16-6X=88
2X=88+16
X=52
答:乙每小时生产52个。

5、盈亏问题
幼儿园老师给小朋友分糖果,每个小朋友分5颗糖果,就多出22颗糖果;每个小朋友分7颗糖果,就少18颗糖果。有多少个小朋友和多少颗糖果?
分析:糖果的总颗数与小朋友的人数是不变的。如果每人5颗,剩余22颗;如果每人多分(7-5)颗,少18颗。这里,由于第二次比第一次多分了2颗,所以每次分的的结果相差了(22+18)颗。这样,(22+18)÷(7-5)就是小朋友的人数。
解:小朋友的人数为
(22+18)÷(7-5)=20(个)
糖果总数为
5×20+22=122(颗)
或 7×20-18=122(颗)
答:有20个小朋友和122颗糖果。

有一个梯形,上底与下底之比是3:7如果上底增加八厘米,下底减少六厘米,则这个梯形就变成了一个正方形,求梯形的上底。下底各是多少呢!
答:设上底为3x毫米,则下底为7x毫米,8厘米=80毫米,6厘米=60毫米,于是3x+80=7x-60,解得x=35(毫米),上底为3*35=105(毫米),下底为7*35=245(毫米)

王伯伯家有一块等腰三角形草地,腰长为40米,一条笔直水渠从草地穿过,这条水渠恰好垂直平分等腰三角形的一腰,水渠穿过草地部分的长为15米,请你计算这块等腰三角形的草地的面积。(应分两种情形解答)
设三角形ABC为你所说的等腰三角形草地 AB=AC=40 AC的垂直平分线交BC于E,交AC于D 做辅助线:连接AE
解:(情形一) S(ACE)=AC*BD/2=EC*h/2 (h为BC边上的高)
由勾股定理得 EC=25 所以h=24
然后可由勾股定理得 0.5BC=根号下(40^2-24^2)=32
所以S(ABC)=0.5BC*h=32*24=768
(情形二)AC的垂直平分线交AB于E,交AC于D
过B做BF⊥AC于F。则直角三角形ADE与直角三角形AFB相似。
在直角三角形ADE中,AD=20,DE=15,所以AE=25
因为AE/AB=DE/FB
所以FB=24
BF是三角形ABC AC边上的高
所以三角形ABC面积=(1/2)*40*24=480

1112,3112,132112,311322,232122,()
这是一个数列题,请找出规律,在括号填上合适的数
【解析】本题是数字描述题,出现在考试中的概率不大,但是很有意义,它提供给我们一种全新的数字推理解题思路:
1112中有3个1、1个2故描述为3112
同理3112中有1个3、2个1、1个2故描述为132112
。。。
232122中有4个2、1个3、1个1故描述为421311

食堂买来5只羊,每次取出2只称,得到10种不同的重量(千克),47 50 51 52 53 54 55 57 58 59,问这5只羊各重多少千克?
解:第一步:设五只羊由轻到重为a、b、c、d、e,则十次称量组合为a+b、a+c、a+d、a+e、b+c、b+d、b+e、c+d、c+e、d+e。
第二步:求五只羊总重量:(a+b)+(a+c)+(a+d)+(a+e)+(b+c)+(b+d)+(b+e)+(c+d)+(c+e)+(d+e)=47+50+51+52+53+54+55+57+58+59
即4*(a+b+c+d+e)=536 即a+b+c+d+e=134。
第三步:求体重居中的羊c的重量:c=134-(a+b)-(d+e) =134-47-59=28。
第四步:求其他四只羊的重量:a+c=50 即a=22;a+b=47 即b=25;a+d=51 即d=29;a+e=52 即e=30。

某水池可以用甲,乙两个水管注水.单放甲管需12小时注满,单放乙管需24小时注满,现要求10小时注满水池,并且两管合放的时间尽可能的少,那么甲乙两管合放最少需多少小时?
解:由题目已知得甲的流速V1=2*乙的流速V2.为求甲乙合放最少时间的话就等于剩余时间必须有甲来放才对(因为甲的速度快),另设合放时间为S小时,由题目得等式:
3V2*+(10-S)2V2=V2*24
S=4小时

甲乙两数之和加上甲数是220,加上乙数是170,甲乙两数之和是多少?请列算式,谢谢!
a+b + a=220
a+b +b=170
两式相加,得3a+3b=390
即3(a+b)=390
所以a+b=130

小丁、小胖和小巧拿出同样多的钱合买同一种本子,由于小丁和小胖都想比小巧多买6本,因此他们分别给了小巧5.4元人民币,求本子的单价是多少?
正确答案是2.7元
这题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
设开始每人出a元,每人得到b本书,单价为x元。
bx=a……(1)
那么要使小丁、小胖都比小巧多6本,小巧要拿出4本书,给每人各2本,这样小巧减少4本,他们各增加2本,才会比小巧多6本。
最后,小巧实际得到了(b-4)本书
那么小胖小丁再各给小巧5.4元,小巧实际花的钱只有(a-5.4×2)元
所以(b-4)x=a-10.8……(2)
解(1)(2)得x=2.7元
可能方程你不会解。
解法:
(1)除以(2)得:(b-4)/b=(a-10.8)/a
变形a(b-4)=(a-10.4)b
展开:ab-4a=ab-10.8b
得4a=10.8b
a=2.7b,带入(1)得
x=2.7
令狐吹雪_06 2008-10-29 15:07:46 60.28.159.* 补充我上面的:
简便算法也有,
关键看小巧拿出了几本,小巧其实拿出了4本,分给每人个2本,这样它俩才比小巧多6。小巧得到了5.4×2=10.8元钱。
所以小巧拿出4本书,少花10.8元钱。一本的价格就是
10.8÷4=2.7元

1991×1991-1992×1990=1991×1991-(1991+1)×(1991-1)=1991×1991-1991*1991+1=1

四年级有音乐、美术、数学三个兴趣小组。音乐和美术两个小组平均50人,美术和数学两个小组平均43人,音乐和数学两个小组平均45人。求三个兴趣小组各有多少人?
求高手解答,谢谢!
※50×2+43×2+45×2=276人
276÷2=138人
138-50×2=38人(数学)
138-43×2=52人(音乐)
138-45×2=48人(美术)
答:数学有38人,音乐有52人,美术有48人。

△,○,□代表3个数,并且△+△=□+□+□
□+□+□=○+○+○+○
△+□+○+○=400
○=? □=? △=?
因为△+△=□+□+□,□+□+□=○+○+○+○
所以△+△=○+○+○+○,
所以△=○+○,
所以△+□+○+○=○+○+□+○+○=□+□+□+□=400
所以□=100
所以○=300÷4=75
所以△=75×2=150

6.某商店购进一批皮凉鞋,每双售出价比购进价多15%。如果全部卖出,则可获利120元;如果只卖80双,则差64元才够成本。皮凉鞋的购进价每双多少元?
全部成本为:120÷15%=800元
只卖80双,能卖:800-64=736元
每双售价:736÷80=9.2元
每双进价:9.2÷(1+15%)=8元

一桶油,第一次倒出全桶的四分之一,第二次倒出余下的三分之二,桶里还剩30千克油,这桶油原来有多少千克?
先把条件:第二次倒出余下的三分之二转化成以一桶油为单位一的条件就好做了 因为第一次倒出了全桶的四分之一 也就是剩下了全桶四分之三,现在就求
3/4 ×2/3=1/ 2
现在只要找出30千克的油的对应分率就可以求出一桶油的重量了。
30÷(1-1/4-1/2)=120(千克)

运来一批电视机,共买了15台,接着又买了余下的七分之二,二次正好买了这批电视机的一半,这批电视机共多少台?
和上一题类似找出15台对应的分率,
两次一共买了这批电视机的一半
15÷(1/2-2/7)=70(台)

444*222+888*889
=888*111+888*889
=888*1000
888000
9999*2222+3333*3334
9999*2222+3333*3334 将9999分解成3333*3
=3333*3*2222+3333*3334 根据乘法结合律
=3333*(3*2222)+3333*3334
=3333*6666+3333*3334 根据乘法分配率,提出3333因子
=3333(6666+3334)
=3333*10000
=33330000
希望你能理解

妈妈去买水果,如果她买4千克梨和5千克荔枝,需花58元,如果她买6千克梨和5千克荔枝,那么需花62元,问1千克梨和1千克荔枝各多少元?
(请不要用解方程的方法解答,因为我还没学解方程,请把详细的过程解答出来。谢谢各位!)
后面一个多了两千克梨也就多了62-58=4元, 所以梨是2元一千克。
4千克梨乘以2=8元, 58-8=50元, 50除以5 等于10元
故一千克梨 2元
一千克荔枝 10元

一个数扩大到原来的100倍,得到的数又缩小到原来的10分之1后是3.07,这个数是多少?
该题要逆向推导,
1、先算出扩大100倍后的数是:3.07乘以10等于30.7
2、求得原数为:30.7除以100等于0.307
这个数是0.307

粮仓有很多包大米,第一次送走库存的一半多10包;第二次送走剩下的一半多20包;第三次送走70包,还剩25包。粮仓原来共有大米多少包?
(25+70+20)X2+10}X2=480

两列集卡相向而行,一列集卡长80米,每秒25米;另一列集卡长120米,每秒行15米。几秒钟两车可以从相遇到相离?
可以知道它们相遇到相离走的路程为两个节车的车长
S=80+120=200
H=200/(25+15)=5秒
5秒钟两车可以从相遇到相离

⑸ 求10道四年级的趣味数学题及答案,急!!

1. Q:一百馒头一百僧,大僧三个更无争(就是说大僧每人吃三个馒头),小僧三人分一个,大小和尚各几人?(出自明代程大位《算法统宗》)
A:把1大僧和3小僧看做1组,100个和尚能分成100/4=25(组)
因为每组有1大僧,所以有大僧1*25=25(人)
所以有小僧100-25=75(人)
2.Q:3个人完成一件工作需要3周零3天。照这样计算,4个人完成这件工作需要多长时间?(出自1997年美国纽约长岛小学数学竞赛试题)
A:3个人完成一件工作需要3周零3天,要是1个人完成一件工作,要用的天数是原来的三倍:(3*7+3)*3=72(天)
要是4个人完成一件工作,则需72天的四分之一:72/4=18(天)
3.Q:一本书有500页,分别编上1,2,3……的页码,问数字1共出现了几次?(出自美国“小学数学奥林匹克”试题)
A:1~99这段可分为1~9,10~19,20~29……90~99十组,除了10~19这一组中“1”出现了11次之外(数11中“1”出现了两次),其余九组,都只出现了一次。所以出现11+9=20(次)
100~199这段,与上一段比较,百位多出现100次的“1”,而个位和十位出现“1”的情况与上一段相同。所以出现了100+20=120(次)
200~299,300~399,400~499 三段百位均未出现“1”,而个位和十位出现“1”的情况与1~99段相同,各为20次。所以出现20*3=60(次)
500中未出现“1”
综上所述,总共出现20+120+60=200(次)
4.Q:爸爸和儿子从东西两地同时相对出发,两地相距10千米。爸爸每小时走6千米,儿子每小时走4千米。爸爸带了一只小狗,小狗用每小时10千米的速度向儿子跑去,遇到儿子或爸爸立即折返,直到爸爸和儿子相遇才停。问小狗跑了多少路程?
A:小狗跑的时间就是爸爸和儿子走路用的时间
爸爸和儿子相遇用了:10/(6+4)=1(小时)
所以小狗跑了1小时,跑了10千米。
5.Q:一个老人临终留了17匹马给3个儿子,说老大分得二分之一,老二分得三分之一,老三分得九分之一,不许杀死马。如何分?
A:借一匹马来,就有18匹马了,老大分得9匹,老二分得6匹,老三分得2匹,加在一起正好17匹马,还剩一匹还回去。

看我打字那么累,你就把分给我吧~~全是一个字一个字打出来的,没有用任何网络、电脑参考资料进行复制粘贴

⑹ 小学数学综合试题及答案

2013学年度五年级第一学期数学周周练(六)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计算

1.直接写出得数

37.3÷10= 5.4÷0.2= 0.012÷0.4= 0.4+0.6×0.6=

4.7-1.01= 0.205+3.95= 0.64+0.064= 1.1-0.7÷10=

2.竖式计算

5.46×0.28 5.32÷1.7 8÷3

(保留两位小数) (凑整到十分位)

3.解方程

7.8-3x=0.6 1.8(4.7+x)=19.8 18x-12x+3.6=15

4.递等式计算(能简则简)

1.26÷0.25×4 (17.8+23.17)+(37.83+12.2)

4.25×2.8+7.2×4.25 [(10+9.744÷2.4)×0.5-1.66]÷17.9

1.25×2.5×4.8 (1.25+1.25×2+1.25)×2.5×8

6.列式计算

1)0.4被20除,所得的商加上0.9 2)0.8除1的商加上18.5,和是

与1.2的积,和是多少? 多少?

二.概念

1.填空

1)5小时9分=( )小时 6.078吨=( )吨( )千克

2)0.95÷0.8,当商是1.1时,余数是( )。

3)四舍五入法得到2.70的三位小数,它的范围是( )和( )之间。

4)比较大小:

7.1×1.5( )7.1 46.93×0.99( )46.92

0.23( )0.233 1.8×0.5( )1.8÷0.5

9米60 厘米( )9.06米 4.97÷0.1( )4.97×10

8.5×a( )8.5÷a(a为纯小数)

5)圆珠笔每支m元,铅笔每支3元。小丁丁用50元买了4支圆珠笔和2支铅笔,共用去( )元,还剩( )元。

6)一次器乐比赛由五名评委打分。评分时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再算出平均分作为选手的最后得分。这是某选手的记分单,请为他算出评委5的得分。

评委1

评委2

评委3

评委4

评委5

最后得分

79

84

80

86

82

7)俗话说:“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小胖的爷爷每步长约0.7米,他每天散步2次,每次走100步。这样一年能走( )米。(一年按365天计算)

2.判断

1)求352、345、354、348、355、358、349、347的平均数,可用:

350+(2-5+4-2+5+8-1-3)÷8来解答。 ( )

2)把一个数(大于0)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后,就比原数增加99倍。( )

3.选择

1)4台织布机3小时织布67.2米。照这样计算,5台同样的织布机织完134.4米布需要( )小时。

A.67.2÷3÷4×(134.4÷5) B.67.2÷3÷4÷(134.4÷5)

C.134.4÷5÷(67.2÷3÷4) D.134.4÷5÷67.2÷3÷4

2)下列各数中,( )是纯循环小数。

A.0.033…… B.0.18282…… C.3.06 D.4.045

三.应用题


1.张老师带50元钱去买文具,她买了3支同样的钢笔后,还剩下24.8元。每支钢笔售价多少元?

2.某厂原计划每天生产126台机器,16天完成任务,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生产18台,实际提前几天完成任务?



3.两个城市相距255千米,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两个城市出发,相向而行。甲车每小时行42千米,3小时后两车还相距12千米。求乙车的速度。

4.AB两城相距300千米,慢车从A城开往B城,每小时行42千米,行了2小时后,快车从B城开往A城,每小时行58千米,几小时后两车相遇?


5.一次单元测试中,五(1)班男生24人,平均分80分;女生25人,平均分84分。这次测试五(1)班的平均分是多少?(结果精确到0.1)

四.动脑筋:

1. 船往返于相距 180 千米的两港之间,顺水而下需用 10 小时,逆水而上需用 15 小时。由于暴雨后水速增加,该船顺水而行只需9小时 ,那么逆水而行需要几小时?

2. 三个同学去郊游,中餐一共买了八个面包,三人平均分着吃。再买面包时,

甲付了五个面包的钱,乙付了三个面包的钱。吃完后,丙计算了一下,拿出

应付的2 元4 角钱,那么甲、乙各应取回多少钱?

周周练6答案:

1.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是:( 180 ÷10+180 ÷15 )÷ 2=15 (千米 /小时) .

暴雨前水流的速度是:( 180 ÷10 -180 ÷15 )÷ 2=3 (千米 /小时) .

暴雨后水流的速度是: 180 ÷9-15=5 (千米 /小时) .

暴雨后船逆水而上需用的时间为: 180 ÷( 15 -5)=18 (小时).

2. 丙拿出应付的2 元4角,意味着每人都应付2 元4 角,即八个面包共应付

3个2元4角,即:2元4角×3 =7元2角,一个面包的价格为7 元2角÷

8 =9角 那么甲取回:9角×5 -2元4角= 2元1角,乙取回:9角×3- 2

元4 角=3 角。

⑺ 趣味数学题及答案

第一题:一夫,二郎,三吉,四祥,五平五个人,是青梅竹马的好朋友,如今长大成人,各自当上面包店老板,理发师,肉店老板,烟酒经销商和公司职员。
(上面的名字和职业是任意安排的,所以不能跟名字互相对照!)
提示
:
1.
面包店老板不是三吉,也不是四祥。
2.
烟酒经销商不是四祥,也不是一夫。
3.
此外,三吉和五平住在同一栋公寓,隔壁是公司职员的家。
4.
三吉娶理发师的女儿时,二郎是他们的媒人。
5.
一夫和三吉有空时,就和肉店老板,面包店老板打牌。
6.
而且,每隔十天,四祥和五平一定要到理发店修个脸。
7.
但是,公司职员则一向自己刮胡子,从来不到理发店去。
问题
:
请将这五个人的名字和职业,连接起来!
答案:
一夫,理发师
二郎,公司职员
三吉,烟酒经销商
四祥,肉店老板
五平,
面包店老板
1.
面包店老板不是三吉,也不是四祥。
2.
烟酒经销商不是四祥,也不是一夫。
3.
此外,三吉和五平住在同一栋公寓,隔壁是公司职员的家。
(公司职员不是三吉和五平)
4.
三吉娶理发师的女儿时,二郎是他们的媒人。
(理发师不是三吉和二郎)
5.
一夫和三吉有空时,就和肉店老板,面包店老板打牌。
(肉店老板,面包店老板不是一夫和三吉)
6.
而且,每隔十天,四祥和五平一定要到理发店修个脸。
(理发师不是四祥和五平)
7.
但是,公司职员则一向自己刮胡子,从来不到理发店去。
(公司职员不是四祥和五平)
根据4,6,
理发师是一夫
根据3,7和理发师,
公司职员是二郎
根据1,和理发师,公司职员,
面包店老板是五平
根据5,和公司职员,面包店老板,
肉店老板是四祥
最后剩下的
烟酒经销商是三吉
第二题:
过道里依次挂着标号是1,2,3,
......,100的电灯泡,开始它们
都是灭着的。当第一个人走过时,他将标号为
1
的倍数的电灯泡的开关
线拉了一下;当第二个人走过时,他将标号为
2
的倍数的电灯泡的开关
线拉了一下;当第三个人走过时,他将标号为
3
的倍数的电灯泡的开关
线拉了一下;......
如此进行下去,当第一百个人走过时,他将标号为
100
的倍数的电灯泡的开关线拉了一下。
问:当第一百个人走过后,过道里亮着的电灯泡标号是多少?
答案:
1.1的倍数就开1次
2.1的倍数,2的倍数,开了2次
3.1的倍数,3的倍数,开了2次
4.1的倍数,2的倍数,4的倍数,开3次
5.1的倍数,5的倍数,开2次
6.1的倍数,没的倍数,3的被倍数,3次
。。。。。。。。。。。。
总结,有上2可知只要给1到100因式分解,奇数倍的为开,偶数倍的为关(1也算)
第三题:
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A、B两地相对开出,在距中点15千米处相遇。已知甲车每小时行9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85千米,两车相遇时一共行了多少小时?
答案:
15×2=30千米
这是两车一共相差的距离
90-85=5千米
这是两车每小时相差路程
30÷5=6(小时)
就可以求出:两车相遇时一共行了6小时
第四题:
一座拦河坝的横断面是一个梯形,上底是4.6米,下底是7.4米,高是两底和的一半。这座拦河坝的横断面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答案:
(4.6+7.4)*(4.6+7.4)*1/2*1/2=36平方米
这座拦河坝的横断面面积是36平方米.
第五题:做一个长60厘米、宽25厘米、高40厘米的长方体形玻璃鱼缸,至少要用多大面积的玻璃?这个鱼缸最多盛水多少升?(玻璃的厚度忽略不计)
答案:
需要玻璃:60*25+60*40*2+25*40*2=8300平方厘米
最多可以盛水
:60*25*40=60000立方厘米
第六题:
学校举行科技小发明比赛,共收到作品120件。评奖时决定:获一、二、三等奖作品的件数和必须在总件数的45%到50%之间。而且获三等奖的件数是获二等奖的2倍;获二等奖的件数是获一等奖的2倍。那么,获一等奖的有多少件?获二等奖的有多少件?获三等奖的有多少件?
答案:
设收到一等奖x件。二等奖就是2*x件。三等奖就是4*x件。
一共是:x+2*x+4*x=7*x件。
因为120*45%=54.
120*50%=60
而在54和60之间,只有56能被7整除。
所以x=8
所以一等奖8件。二等奖就是16件。三等奖就是32件。
第七题:
、乙、丙三人共有图书120本,乙向甲借三本后,又送给丙五本,结果三个人图书数相等,甲、乙、丙三人原来各有多少本图书?
答案:
三个人相等时每人有120/3=40本
原来,
甲有40+3=43本
乙有40-3+5=42本
丙有40-5=35本
第八题:
23+24+25+…+102+103+104+…+192+193+194+195=?
答案:
23+24+25+…+102+103+104+…+192+193+194+195
=(23+195)×(195-23)×1/2
=218×86
=18748
第九题:
当m____时,不等式(2-m)x<8的解集为x>8/(2-8)
答案:
因为最终解集的不等号改变了方向,所以2-m<0
m>2
这时,解集为x>8/(2-m)
8/(2-m)=8/(2-8)
m=8
因此m=8时不等式(2-m)x<8的解集为x>8/(2-8)
第十题:
五年级有学生240人,有210人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要求,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要求的人数占五年级学生人数的百分之几?
答案:
合格率=合格人数/中人数*100%
210除以240*100%=87.5%
乎~~
累了
给个分吧!

⑻ 数学竞赛题及答案

五年级数学竞赛试卷
1.一个正方形的边长增加3厘米,面积就增加39厘米,原来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2.已知A、B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是1000;A、C两数的最小公倍数和B、C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都是2000;满足这个要求的数C有四个,分别是( )、( )、( )、( )。
3.已知1×2×3×4×5×6×……×n的末尾有连续100个0 ,那么n最小是多少?
4.有一列数:1、2、3、2、1、2、3、4、3、2、3、4、5、4、3、4、5、6、5、4、5、……这列数中前240个数的和是( )
6.有9个连续的质数,它们的和偶数,则其中后5个数的平均数是( )
7.数列1234,5678,9101112,……中,有一个十位数,这个十位数是( )
8.个位是5的五位数中,能被9整除的所有的数的和是( )

10.在一个正八边形的纸片内有100个点,以这100个点和八边形的8个顶点为顶点的三角形,最多能剪出多少个?最少可以剪多少个三角形?

11.分一堆苹果,每份3个,最后还剩一个;每份5个,最后还剩3个,每份7个最后还剩下5个,这堆苹果最少有多少个

12.从早晨7时到晚上7时,钟面上共有( )次时针与分针成500角

13.从一块正方形木板上锯下5厘米宽的一个木条后,剩下的面积是750平方厘米。问锯下的木条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14.甲乙两人进行百米赛跑,当甲到达终点时,乙在甲后面20米,如果甲乙两人的速度保持不变,要使甲乙两人同时到达终点,甲的起跑线要比原来向后移动多少米?

15.仓库里原有一批存货,以后陆续运货进仓,且每天运进货物同样多。现在用载重量相同的汽车将仓库里的货物运出,如果每天用4辆汽车,则9天恰好运完,如果用5辆汽车,则6天恰好运完。如果每天用一辆汽车运出仓库里原有的货物,则需要几天运完?

16.某市举行长跑活动,长跑队伍以每小时6千米的速度前进,长跑开始时,两名记者小张和小王分别从排头、排尾同时向队伍中间行进,进行报道采访活动。小张、小王都骑摩托车,每小时行10千米,他们在离队伍中点900米处相遇。长跑队伍有多少米长?

17.甲乙丙丁四人拿同样多的钱,合伙买同样规格的货物若干件,货物买回来之后,甲乙丙分别比丁多拿3,7,14件货物,最后结算时,乙付给丁14元,那么丙应该付给丁多少元?

18.甲乙两人卖鸡蛋,甲的鸡蛋比乙多10个,可是全部卖出后的收入都是15元,如果甲的鸡蛋按乙的价格出售可卖18元,那么甲、乙各有多少个鸡蛋?

19.爷爷和孙女沿着边长为100米的正方形池塘散步,走法如图。已知孙女每分走50米,爷爷每分走46米,至少经过多少分钟孙女才能看到爷爷?

20.黑板上写有一个数2003,甲乙两人用这个数做数字游戏。从2003开始将黑板上的数减去一个非零数位上的数,得到一个新数,擦去原来的数。两人轮流做,当谁得到的新数为0时,谁就获胜。现在让甲先做,他应该怎样做才能保证一定取得胜利?

21.对于任意一个自然数n,当n为奇数时,加上121,当n为偶数时,除以2,这算一次操作。现在对三位数241连续进行操作,在操作过程中是否会出现100,为什么?

⑼ 小学五年级趣味数学题及答案(30道)

1, 大人上楼的速度是小孩的2倍,小孩从一楼上到四楼要6分钟,问大人从一楼到六楼需要几分钟?
2, 大小鱼缸鱼条数相等,如果从小缸拿出5条放到大缸,大缸鱼的条数是小缸的6倍。
问:原来大小缸各有多少条鱼?
3, 有两列火车,一列长180米,平均每秒行驶15米,另一列火车长150米,平均每秒行驶18米。两列火车从相遇到相离共用了多少时间?
4, 甲乙两车分别从A,B两地相向而行,在距两地在中点40千米处相遇,已知甲的速度是乙的3倍,求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5, 甲乙两车共有乘客160人,从A站经过B站开往C站,在B站甲车增加17人,乙车减少23人,到C站两车人数相等。求原来两车各有多少人?
6, 学校买来83本书,其中科技书是故事书的2倍,故事书比文艺书多5本,问:三种书各多少本?
7, 两地相距978千米,两列火车同时从两站相对开出,6小时相遇。已知一列火车每小时行78千米,另一列火车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8, 5个连续自然数的和是225,求第一个数是多少?
9, 默写等差数列,求总和,项数,末项的公式
10, 甲乙丙三人的速度分别是每分钟30千米,40千米和50千米。甲乙在A地,丙在B地同时相向而行,丙遇到乙后15分钟后遇见甲,求AB之间的距离。
11, 一艘轮船顺水航行48千米需要4个小时,逆水航行48千米需要6小时。现在从相距72千米的A港到B港,开船的时候掉下一块木板,问:船到B港的时候,木板离B港还有多远?
12, 轮船在静水的速度是每小时20千米,自甲港逆水航行8小时,到达相距114千米的乙港,问:再从乙港返回甲港需要几个小时?
13, 商场销售电视,早上卖了总数的一半多10台,下午卖了剩下的一半多20台,最后还剩95台,商场原来有电视多少台?
14, 有两列火车,一列车长130米,每秒行驶23米,另一列火车长250米,每秒行驶15米,两车相遇到相离需要多少时间?
15, 学校派学生去植树,每人植6棵,差4棵;每人植8棵,差18棵。问:学生有多少人?树苗有多少棵?
16, 默写罗泊法口诀。
17, 在某海船上,有红黄蓝三面旗子,共可以表示多少种信号?一一列举出来。
18, 有一桶水,一头牛喝需要15天,如果和马一起喝,可以用10天。那么如果这桶水让马单独喝,需要多少天?
19, 三个空瓶可以换1瓶,小明一共买了22瓶酒,一共可以喝多少瓶?
20, 38个同学去划船,大船每条可以坐6人,租金是10元,小船每条可以坐4人,租金是8元,你准备怎么坐?
21, 机械厂产一批机器计划用30天。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生产80台,结果25天就完成了任务,这批机器有多少台?
22, 在1~200中,既不是5的倍数又不是8的倍数的数有多少个?
23, 兄弟二人3年后的年龄和是27岁,今年弟弟的年龄恰好是两个人的年龄差,求:哥哥和弟弟今年各多少岁?
24, 张老师说:“当我象你这么大的时候,你才7岁,当你想我这么大的时候,我已经37岁了,你知道张老师的年龄吗?
25, 有一批货物,用小车装需要35辆,用大车装需要30辆。现在知道大车比小车每辆
都多装3吨,问你:这批货物有多少吨?
26, 鸡和兔共有100只,鸡的脚比兔的多80只,鸡和兔各有多少只?

阅读全文

与十年级的数学题目和答案是什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word中化学式的数字怎么打出来 浏览:745
乙酸乙酯化学式怎么算 浏览:1410
沈阳初中的数学是什么版本的 浏览:1361
华为手机家人共享如何查看地理位置 浏览:1052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铝化学方程式怎么配平 浏览:892
数学c什么意思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浏览:1419
中考初中地理如何补 浏览:1310
360浏览器历史在哪里下载迅雷下载 浏览:710
数学奥数卡怎么办 浏览:1399
如何回答地理是什么 浏览:1033
win7如何删除电脑文件浏览历史 浏览:1062
大学物理实验干什么用的到 浏览:1492
二年级上册数学框框怎么填 浏览:1711
西安瑞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996
武大的分析化学怎么样 浏览:1254
ige电化学发光偏高怎么办 浏览:1344
学而思初中英语和语文怎么样 浏览:1663
下列哪个水飞蓟素化学结构 浏览:1429
化学理学哪些专业好 浏览:1492
数学中的棱的意思是什么 浏览:1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