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求数学作业答案!
答案如下,满意请采纳。
答案:除以100
答案:乘以10
答案:除以100
答案:乘以10
答案:65
答案:6.5
答案:0。065
2. 求数学题答案,急~某些题要过程
(1)①由新定义得:3
②由已知:3 - 1/2≤x<3 + 1/2
得:5/2≤x<7/2
(2)方程组两式相加:3x + 3y=3 + 3m
两边同除以3得:x+y=1+m
∵5/2≤x+y<7/2
∴5/2≤1+m<7/2,则3/2≤m<5/2
∴[m]=2
(3)由已知:4 - 1/2≤2x-1<4 + 1/2
7/2≤2x-1<9/2
9/2≤2x<11/2,则9/4≤x<11/4
两边同乘4得:9≤4x<11
∴9-9≤4x-9<11-9,即:0≤y<2
∴y的最小值是0
(4)由已知:x≥0,(3/2)x是整数
设(3/2)x=k,(k为非负整数)
则x=(2/3)k
∵[x]=(3/2)x
∴[(2/3)k]=k
则k - 1/2≤(2/3)k<k + 1/2,(k≥0)
解得:0≤k≤3/2
∴k=0或1
∴x=0或2/3
3. 求数学题的答案
设甲的进价是X,乙的进价是Y
3600/X+3600/Y=750
7200*(2/3)/X+7200*(1/3)/Y=750-50=700
X=12
Y=8
即甲的进价是12元,乙的进价是8元。
甲的卖价是:12*[1+20%]=14。4元。乙的卖价是:8*[1+25%]=10元。
设他进甲种数量是N,则乙的数量是[7200-12N]/8
利润P=[14。4-12]N+[10-8]*[7200-12N]/8=1800-0.6N
N≤600
[7200-12N]/8≤600
N≥200
所以当N=200时,利润P最大。
即他进甲商品200件,乙商品600件时利润最大,最大是:1800-0.6*200=1680元
4. 求数学题目答案
长方形的长是半径的2倍,宽等于半径。
所以,半径是:30÷2÷(1+2)=5(厘米),直径是:5×2=10(厘米)
阴影面积=10×5-3.14×5×5÷2=10.75(平方厘米)
5. 求数学题目答案~~~
等式a+1/a-2=(a+1)(a-3)/(a-2)(a-3)成立的条件是__________
首先等式左边成立的条件是a≠2,但是右边成立的条件是a≠2且a≠3,
所以等式a+1/a-2=(a+1)(a-3)/(a-2)(a-3)成立的条件是:a≠3
计算:
6a^3b*(-3b/4a)
=-18a^3b^2/4a
=-9a^2b^2/2
(-24x^5y^3)除以(36x^4y^4)
=-2x/3y
(-2xy^3)^-4
=1/16x^4y^12
(8a/a^2b^2)+(b/ab+b^2)
=(8/ab^2)+(1/a+b)
=(8a+8b+ab^2)/(a^2b^2+ab^3)
(x+1/x^2-2x+1)-(x-1/x^2-1)
=[x+1/(x-1)²]-(1/x+1)
=[x(x+2)]/[(x-1)²(x+1)]
用科学计数法表示下列各数:
0.00000168 168000000
0.00000168=1.68*10^-6
168000000=1.68*10^8
解下列方程:
2x+1/3-x=-1
2x+1=x-3
x=-4 检验:x=-4是原方程的根
5/2x=1/x-3
2x=5*(x-3)
2x=5x-15
3x=15
x=5 检验:x=5是原方程的根
1/x-1+x/1-x=1
1/x-1-x/x-1=1
1-x/x-1=1
1-x=x-1
2x=2
x=1 检验:x=1是原方程的增根,所以原方程无解
3/x-2=2-x/x-2
3/x-2-2-x/x-2=0
1+x/x-2=0
所以x=-1 检验:x=-1是原方程的根
5/x-2=3/x
3*(x-2)=5x
3x-6=5x
2x=-6
x=-3 检验:x=-3是原方程的根
7/x-1+3=x/x-1
7-x/x-1=-3
7-x=3-3x
2x=-4
x=-2 检验:x=-2是原方程的根
3x-1/x+2=-4
3x-1=-4x-8
7x=-7
x=-1 检验:x=-1是原方程的根
x-1/2x+3=2/9
9x-9=4x+6
5x=15
x=3 检验:x=3是原方程的根
1/x+1/1.5x=5/6
1/x+2/3x=5/6
3/3x+2/3x=5/6
5/3x=5/6
3x=6
x=2 检验:x=2是原方程的根
1/x+1+1/x^2+x=0
x/x^2+x+1/x^2+x=0
x+1/x^2+x=0
x=-1 检验:x=-1是原方程的增根,所以原方程无解
6. 数学答案是什么
共十个数字,0-9.
前两位可被2整除,前3位可被3整除,前4位可被4整除,类推,求此数
由前5个数字组成的数能被5整除,说明第5个数字是5或者0
由前10个数字组成的数能被10整除,说明第10个数字是0,则第5个数字是5.
已知可推出偶数位为偶数,
由前4个数字...4..,说明第3和第4个数组成的数能被4整除,可推出第4个数字为2或者6
由前8个数字...8..,说明第6,7,8组成的数能被8整除,可推出第6位为4或8,第7位为1或者9,第8位为6,则第4位为2或者第7位为3,7,第8位为2,则第4位为6
当第8位为6,第4位为2时
前3位能被3整除,前6位能被6整除,说明4~6位能被3整除,则258合适,第6位为8,第2位为4
前3位能被3整数,说明为147或741,则第7位为9,则第9位为3
前7位被7整除不成立.
当第8位为2,第4位为6时
前3位能被3整除,前6位能被6整除,说明4~6位能被3整除,则第6位为1,4,7只有4符合题意(偶数位为偶数)
则第2位为8
前3位能被3整数,说明为381,183,789,987,189,981
可得原数为3816547290,1836547290,7896543210,9876543210,1896543270,1896547230,9816547230,9816543270
前7位可被7整除,说明3816547290合适
7. 求数学答案
稍等啊
8. 求数学题答案!!!
1、已知两个互质数的最小公倍数是153,这两个互质数是( 17
)和( 9
)
2、甲数=2xx3x5x7,乙数等于=2x3x11,甲乙两数最小公倍数是( 2310
)
3、被2、3、5除,结果都余一的最小整数是( 31
),最小三整数是( 121
)
4、三个不同质数的最小公倍数是105,这三个质数是( 3 、5
)和( 7
)
5、自然数m和n,n=m+1,m和n的最大公约数是( 1
),最小公倍数是( mn
)
6、把自然数a和b分解质因数,得到a+2x5x7xm,b=3x5xm,如果a与b的最小公倍数是2310,那么m=(11
)
7、三个数的和312,这三个数分别能被7、8、9整除,而且商相同,这三个数分别是( 91
)、( 104
)和( 117
)
9. 一道数学题,求答案
庞涓能确定孙膑肯定不知道这两个数,可以有这样几个推论。
(A)庞涓手上的数字是5-197之间的数字。
(B)庞涓的和数一定不能拆成两个质数之和,否则就不会有确信。
这可以分解为两点: 庞涓手上不是偶数,只可能是奇数,因为任意大于4偶数能被拆成两个奇质数之和,这是由歌德巴赫猜想来保证; 并且庞涓手上的奇数不是2+质数。
(C)庞涓的和数一定不是大于53的奇数。因为大于53的奇数始终能够拆成偶数和53(是质数)的乘积, 这个乘积只能唯一的推断出53和该偶数的乘积,否则就要大于99了。另外97是质数。
同理应该排除97+2到97+98的所有奇数。
最后剩下的是99+98的奇数,因为都是最大的数,孙膑本来就可以推理出来,与孙膑本来不知道的前提相矛盾,自然排除了。
因此由此可以排除超过53以上的所有奇数。
(D)满足以上条件的这样的数字仅有10个:11,17,23,27,29,35,37,47,51,53。
2、孙膑知道自己手中的积,并说本来不知道,但现在知道了。意味着, 孙膑看了自己手上的积后分解因式对应的所有组合的和,只可能是上述10个数中的一个。
也就是10个和数拆开的乘积不于其他和数拆开乘积重合的才可能是孙膑的积。
这种积有许多种,关键是庞涓的第三句话。
3、庞涓是知道自己手中的和数,当孙膑说了这句话的时候,庞涓说也知道这两个数字了, 那庞涓手上的和数有一个特点,就是除一个例外的可能积,其他可能的积都无法满足前面所言, 否则庞涓没有这种自信。
也就是在10个和数中找出积的数组合中只有唯一一对数可以满足前面的条件。
这时需要结合第二个条件,怎么利用这个条件呢?
以17做为例子: 假设分解为3+14,那么积为52,而42=3*14=2*21=6*7,对应的和有17,23,13 而当中的17和23均为候选解,也就是说假如孙膑手上的数是42,他就无法知道正确的分解, 所以17不能分解为3+14。
类似地可以构造以下这个可以满足第二条件的分解列表:
11的可能的分解:(4,7),(3,8),(2,9),
17的可能的分解:(4,13),
23的可能的分解:(10,13),(7,16),(4,19),
27的可能的分解:(13,14),(11,16),(10,17),(9,18),(8,19),(7,20),(5,22),(4,23),(2,25),
29的可能的分解:(13,16),(12,17),(11,18),(10,19),(8,21),(7,22),(6,23),(4,25),(2,27),
35的可能的分解:(17,18),(16,19),(14,21),(12,23),(10,25),(9,26),(8,27),(6,29),(4,31),(3,32),
37的可能的分解:(17,20),(16,21),(10,27),(9,28),(8,29),(6,31),(5,32),
41的可能的分解:(19,22),(18,23),(17,24),(16,25),(15,26),(14,27),(13,28),(12,29),(10,31), (9,32),(7,34),(4,37),(3,38),
47的可能的分解:(23,24),(22,25),(20,27),(19,28),(18,29),(17,30),(16,31),(15,32),(13,34), (10,37),(7,40),(6,41),(4,43),
53的可能的分解:(26,27),(25,28),(24,29),(23,30),(22,31),(21,32),(20,33),(19,34),(18,35), (17,36),(16,37),(15,38),(13,40),(12,41),(10,43),(8,45),(6,47),(5,48),
当中只有17有唯一可行的分解,所以庞涓才可能确定自己手上的数。
所以本问题的答案为4,13
10. 求数学题答案
1.大李要做435个零件,小李要做432个零件,从第一天起大李每天做5个,小李每隔一天做6个,第几天后小李未做的是大李未做的零件的2倍? 解:设x天后小李未做的是大李未做零件数的2倍,第一种: X为偶数时,则在偶数天数下,小李平均每天做3个零件,故方程为 2(435-5X)=432-3X,求解不能得到整数偶数解。故考虑第二种情形。 第二种, X为奇数时,小李x天做的零件数为3(X-1)+6,故方程为: 2(435-5X)=432-[3(X-1)+6],求解方程为X=63;所以在63天后小李未做的是大李未做零件数的2倍。2.一个水池装有一个进水管和一个排水管。单开进水管4分钟可以把水池注满,单开排水管6分钟可把满池水排完。现池内有1/3的脏水,李师傅要先排尽脏水,但放清水时他忘了关排水管,那么共需多少时间才能放满清水?6*1/3=21/(??-1/6)=12 2+12=14 3.一项工程,甲乙合作要8天完成。甲单独做了6天,乙单独做了5天,一共完成这项工程的27/40.如果这项工程由甲独做,需要多少天完成? 1/8×5=5/827/40-5/8=1/201÷1/20=20天 4.一件工程,甲干6天,乙干15天,问甲乙合干几天后剩下全部工程的2/5未干? 1-2/5=3/5(3/5)/(1/6+1/15)=(18/7)天5.师徒俩人加工同样多的零件。当师傅完成了1/2时,徒弟完成了120个。当师傅完成了任务时,徒弟完成了4/5这批零件共有多少个? 答案为300个 120÷(4/5÷2)=300个 可以这样想:师傅第一次完成了1/2,第二次也是1/2,两次一共全部完工,那么徒弟第二次后共完成了4/5,可以推算出第一次完成了4/5的一半是2/5,刚好是120个。 6.一批树苗,如果分给男女生栽,平均每人栽6棵;如果单份给女生栽,平均每人栽10棵。单份给男生栽,平均每人栽几棵? 答案是15棵 算式:1÷(1/6-1/10)=15棵 7.一个池上装有3根水管。甲管为进水管,乙管为出水管,20分钟可将满池水放完,丙管也是出水管,30分钟可将满池水放完。现在先打开甲管,当水池水刚溢出时,打开乙,丙两管用了18分钟放完,当打开甲管注满水是,再打开乙管,而不开丙管,多少分钟将水放完? 答案45分钟。 1÷(1/20+1/30)=12 表示乙丙合作将满池水放完需要的分钟数。 1/12*(18-12)=1/12*6=1/2 表示乙丙合作将漫池水放完后,还多放了6分钟的水,也就是甲18分钟进的水。 1/2÷18=1/36 表示甲每分钟进水 最后就是1÷(1/20-1/36)=45分钟。 8.某工程队需要在规定日期内完成,若由甲队去做,恰好如期完成,若乙队去做,要超过规定日期三天完成,若先由甲乙合作二天,再由乙队单独做,恰好如期完成,问规定日期为几天? 答案为6天 解: 由“若乙队去做,要超过规定日期三天完成,若先由甲乙合作二天,再由乙队单独做,恰好如期完成,”可知: 乙做3天的工作量=甲2天的工作量 即:甲乙的工作效率比是3:2 甲、乙分别做全部的的工作时间比是2:3 时间比的差是1份 实际时间的差是3天 所以3÷(3-2)×2=6天,就是甲的时间,也就是规定日期 方程方法: [1/x+1/(x+2)]×2+1/(x+2)×(x-2)=1 解得x=6 9.两根同样长的蜡烛,点完一根粗蜡烛要2小时,而点完一根细蜡烛要1小时,一天晚上停电,小芳同时点燃了这两根蜡烛看书,若干分钟后来点了,小芳将两支蜡烛同时熄灭,发现粗蜡烛的长是细蜡烛的2倍,问:停电多少分钟? 答案为40分钟。 解:设停电了x分钟 根据题意列方程 1-1/120*x=(1-1/60*x)*2 解得x=40 10.甲乙两个水管单独开,注满一池水,分别需要20小时,16小时.丙水管单独开,排一池水要10小时,若水池没水,同时打开甲乙两水管,5小时后,再打开排水管丙,问水池注满还是要多少小时? 解: 1/20+1/16=9/80表示甲乙的工作效率 9/80×5=45/80表示5小时后进水量 1-45/80=35/80表示还要的进水量 35/80÷(9/80-1/10)=35表示还要35小时注满 答:5小时后还要35小时就能将水池注满%D%A补充:%D¡.甲、乙两人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当甲走到一半时,乙将速度提高一倍,结果两人在距离B地1200米处相遇,并且最后同时到达,那么两地相距多少米?解:1÷(1+2)=1/3 (1/3)÷(1/2)=2/3 (1-1/2-1/3)=1/6 (1/6)×(4/3)/(1+4/3)=2/21 2/21+1/3=3/7 1200÷(3/7)=2800米2.甲、乙二人以均匀的速度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他们第一次相遇地点离A地4千米,相遇后二人继续前进,走到对方出发点后立即返回,在距B地3千米处第二次相遇,求两次相遇地点之间的距离.解:4*3=12千米 12-3=9千米 9-(3+4)=23.甲、乙、丙三人行路,甲每分钟走60米,乙每分钟走67.5米,丙每分钟走75米,甲乙从东镇去西镇,丙从西镇去东镇,三人同时出发,丙与乙相遇后,又经过2分钟与甲相遇,求东西两镇间的路程有多少米?解:(60+75)×2=270米 270÷(67.5-60)=36分钟 36×(60+75)=4860米。4.A,B两地相距540千米。甲、乙两车往返行驶于A,B两地之间,都是到达一地之后立即返回,乙车较甲车快。设两辆车同时从A地出发后第一次和第二次相遇都在途中P地。那么两车第三次相遇为止,乙车共走了多少千米?解:(540÷3)×4=180×4=720千米,乙总共走了720×3=2160千米。5、小明每天早晨6:50从家出发,7:20到校,老师要求他明天提早6分钟到校。如果小明明天早晨还是6:50从家出发,那么,每分钟必须比往常多走25米才能按老师的要求准时到校。问:小明家到学校多远?解:24×25=600米,600÷6=100米。总路程就是=100×30=3000米。6..小张与小王分别从甲、乙两村同时出发,在两村之间往返行走(到达另一村后就马上返回),他们在离甲村3.5千米处第一次相遇,在离乙村2千米处第二次相遇.问他们两人第四次相遇的地点离乙村多远(相遇指迎面相遇)?解:3.5×3=10.5(千米).10.5-2=8.5(千米).3.5×7=24.5(千米),24.5=8.5+8.5+7.5(千米)8.5-7.5=1(千米).答:第四次相遇地点离乙村1千米.7.甲乙两车同时从AB两站出发,相向而行。第一次在距A站38千米处相遇,相遇后以原速前进,并在到达对方车站后立即返回,两车在距A站72千米处第二次相遇。AB两站相距多少千米?(38*3+72)/2=93(千米)8. 慢车车身长120米,车速是20米/秒,快车车身长140米,车速为30米/秒,慢车在前面行驶,快车从后面追上到完全超过慢车需要多少时间?140+120=260米。故设慢车走S米,则(s+260)/30 = s/20解得s=520,时间即为26秒。9.甲乙两车同时从AB两地相对而行,4.2小时相遇,已知两车速度的比是4:3,两车相遇后继续前进,甲车到A地比乙车到达B地快多少小时?甲车的速度:4/7÷4.2=4/(7×4.2) 乙车的速度:3/7÷4.2=3/(7×4.2) 时间差为:1/ (3/(7×4.2))-1/ (4/(7×4.2)) =7×4.2/3-7×4.2/4 =9.8-7.35 =2.45 =2小时27分 甲车到A地比乙车到达B地快2.45小时(2小时27分) 10.一只小船,在甲乙来回一次要2小时,回来顺水,比去时每小时多行8千米,所以第一小时比第二小时少行6千米,问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因为第二小时比第一小时多行6千米,则多行两个丙到乙的路程,所以丙到乙为3千米(6/2=3)。又知道顺水比丽水每小时多8千米,可见逆水行3千米的时间比顺水可行3+(8-6)=5千米。以逆水速度为单位1,则顺水是他的5/3:8/(5/3-1)=1212+3=15所以两地相距15千米。 1.一种商品,甲提出按原价降低10元后卖掉,用售价的10%作积累;乙提出将原价降低20元卖掉,用售价的20%仍做积累,经测算两种积累一样多,测这种商品的原件是多少?解:设这种商品的原价是x元。 10%(x-10)=20%(x-20) 10%x-1=20%x-4 10%x+3=20%x 10%x=3 x=302.一城市现有42万人口,预计一年后城镇的人口增加0.8%,农村人口增加1.1%,这样全是人口增加1%,求这个城市的现有的城镇人数和农村人数。2.42*(1+1%)=42.42(万人) 解(1+0.8%)x+(1+1.1%)*(42-x)=42.421.008x+1.011*42-1.011x=42.421.008x+0.042=1.011x 0.003x=0.042 x=14 44-14=30(万人)3.一年期定期储蓄年利率为2.25%,所得利息交纳20%的利息税,已知某储户的一笔一年期定期储蓄到期,纳税后得利息450元,问该储蓄户存入多少本金?.450/(1-20%)/(1*2.25%)=25000元 4.有一批图书,先借出40%后,又进来360本,这时现有图书与原有图书的比3:4 问借出多少本图书?360/(75%-60%)=2400本借出:2400*40%=9605.某种商品打8折后,仍能获得20%利润,定价时期望利润是百分之几80%÷(1+20%)=2/3(1-2/3)÷(2/3)=1/2=50% 6.400人,保险金额每人5000元,费率0.4% 保险期1年需要教多少钱?400*5000*0.4%=8000 7.胶济客运专线2007年1月8日开工,建成后济南 至青岛由原来4个小时,缩短到2.5小时,那么速度提高( )%,时间 缩短了( )/()。 ( 1/2.5 - 1/4 ) / 1/4 = 0.6 = 60%( 4 - 2.5 ) / 4 = 3/88.1、一水果商从水果批发行购进苹果100个,共花了120元,在零售时,其中70个较大的苹果以每个1.8元卖出,余下30个较小的以每个0.5元卖出,求这个水果商在这笔买卖中的盈亏率。70*1.8+30*0.5=141 (141-120)/120=17.5% 收益17.5%9.、一套玩具的成本价时50元,如果制造商赚20%,零售商赚10%,求:(1)零售商进货一套玩具需多少钱?(2)零售商出售这套玩具的定价是多少?制造商的卖价=零售商的近价=50*1.2=60 那么同样的道理,零售商的售价应该是:60*1.1=66 10.一件上衣的零售价为120元,现在商店搞促销,打七五折出售,那么现在这件上衣的售价为多少元???如果现在按打折价每售出一件上衣商店仍可以赚10元,那么按原价出售这件上衣商店所获的盈利率是多少? 打75折后价格是:120*0。75=90元 成本是:90-10=80 原利润率是:[120-80]/80=50% %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