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一年级比多少的数学应用题题
哥哥做了10件好事,弟弟做了6件好事,哥哥比弟弟多做几件好事?
10-6=4(件)
答:哥哥比弟弟多做4件好事。
❷ 小学一年级数学比多少
第一课时:同样多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7页内容及“做一做”,练习一的1~4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认识一一对应,知道“同样多”的含义;初步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知道多、少的含义。
2.使学生通过操作、观察,初步体验数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知道“同样多”的含义,知道多、少的含义。
教学难点:初步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物体的多少,
教具准备:录音机,磁带,实物投影仪,小兔头、小猪头、砖头、木头图片。
学具准备:铅笔.橡皮.梨片.苹果图.三角形.圆片.花朵片各若干。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听故事,提问题
故事:三只小猪长大了,要离开爸爸、妈妈自己生活了。他们各自盖了一间小房子。大哥盖了一间草房子,二哥盖了一间木头房子,小弟盖了一间砖头房子。房子盖好了,他们高高兴兴搬进了自己的小屋。可是有一天,来了一只又饿又渴的大灰狼,他先来到大哥的房子前,使劲一吹,大哥的草房子给吹倒了,大哥逃到了二哥家里。可大灰狼又使劲一吹,结果二哥的木头房子也给吹垮了。没办法,哥俩赶紧逃到小弟家里。这次不管大灰狼怎么吹,砖头房子一动也不动。后来,三只小猪一起动脑筋赶走了那只坏透了的大灰狼。三兄弟都竖起大拇指说:“还是砖头房子最坚固。”?这一天,天气可好了,河里的小鱼高兴地在水里游来游去,咦!为什么那边的草地上那么热闹!小鱼“哗啦”跳出水面一瞧,哦,原来三只热心的小猪在帮他们的邻居小兔盖最坚固的新房子呢!他们你搬木头我搬砖,干得可欢呢!小房子很快就盖好啦!那边的石桌上放着许多好吃的,肯定是热情好客的小兔招待小猪的。?
(一)、教学“同样多”?
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讲个故事,这个故事的名字就叫《三个猪兄弟》。教师放录音《三个猪兄弟》,请学生听后回答(一边看书一边回答):
1、三个猪兄弟为什么要帮小兔盖房子?
渗透德育:教育学生团结友爱、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热情好客。
2、图上有几只小兔?每个小兔搬多少砖?
学生一边回答,教师一边贴小兔头图片、砖头图片。
3、一只小兔搬一块砖,有没有多余的砖头?有没有多余的小兔?
一只小兔对着一块砖,没有多余的小兔,也没有多余的砖头。我们就说:小兔和砖头同样多。(板书: 和 同样多。)
学生模仿说一遍。不要求学生和老师说得一模一样,只要能完整说明意思即可。
4、图上还有哪些物体同样多呢?(随意比较)
(二)、操作(教科书第8页“做一做”第1题)
师引导学生摆“同样多”。
教师摆六块橡皮后,要求学生把铅笔和橡皮摆得同样多。
指1名学生到投影仪上摆,其他学生在课桌上摆。最后学生看自己摆的和投影仪上摆的是否一样。
全班学生独立摆“同样多”。
在梨片(5个)下面摆苹果片,摆的梨片要和苹果片同样多。
摆好后回答:梨片有几个?一个苹果片对着一个梨片……,有没有多余的?梨片和苹果片怎样呢?
(三)、教学“多些、少些”?
1、图上有几只小猪?一共有几根木头??(学生一边回答教师一边贴小猪头图片、木头图片。)
2、一个小猪头对着一根木头比,最后有没有多余的小猪头?有没有多余的木头?是小猪头多还是木头多?谁多谁少??
学生交流后请小组长代表回答。教师板书:多、少。
教师说明:木头多、小猪头少,我们还可以说木头比小猪头多,小猪头比木头少。学生模仿说出谁多谁少,谁比谁多,谁比谁少。
图上还可以比什么?(随意比较)
(四)、操作(“做一做”第2题)全班同学动手操作,1名同学到投影仪上操作。
1.第1行摆5个△,在△下面摆○,△要比○多1个。第2行摆几个○?
2.第1行摆4朵红花,摆的黄花比红花少1朵,第2行摆几朵黄花?
二、运用新知
1、第1题:左图是猴子多,右图是骨头多。(避免学生产生思维定势)
2、第2题:学生观察,看到公鸡和鸭子虽然摆的一样长,但疏密不同,进而判断摆的密的鸭子的只数多些,而公鸡只数少些。
3、第3题:学生在观察到第一排蛋糕同样多的基础上,只需比较两盒中的第二排。第二排多的就多些,反之,就少些。
第4题;此题是在同一排中比较多少,当第5次循环出现珠子时,只出现了一个黄色珠子,所以黄珠多而红珠少。介绍你的方法。
三、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比一比”,知道在比较时,一定要一个对着一个比,才会得到正确的结果。
板书设计: 和 同样多
多 少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比多少》教案(二)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数一数、比一比、摆一摆的活动中,体验一些比较的方法。
2、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1、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主动参与学习和精神。
教学重、难点:
掌握自己认为适用的好的比较方法。
教学准备:
师:数字卡片一套(1―――10),小猪、小免卡片各一张,录音机
生:学具盒一个,数字卡片一套(1-10)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请小朋友看一看,在我们班中,是男同学多,还是女同学多。还是一样多?你是怎么知道的?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比较多少。
板书课题:比多少
二、主动探讨,获得新知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出示小免、小猪的卡片各一张并板书在黑板上,
问:瞧,这是谁?他们俩准备去干什么?谁来猜一猜?
师:那么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小猪怎么说?(放录音:小朋友,我和小免正准备去参加义务劳动呢!)小朋友,你们想一起去看看吗?
2、引导观察,初步感知
A:出示书中第6面的图画:
问:小朋友们,你们看到了什么?有多少呢?
(学生数一数)
B:问:小免去搬砖,有几只小免,有几块砖,小免和砖谁多?你是怎么知道的?有什么不同的想法吗?
师:这样一个对着一个,都没有多余的,我们就说小免和砖的块数怎么样?(一样多)用一个算式表示是:
板书:4=4学生书空并齐读
老师介绍等号
3、动手操作,理解新知
A:问:小免和小猪比,谁多,谁少呢?
B:学生操作:用圆片代表小免,用正方形代表小猪在桌子上摆一摆。
C:学生汇报结果老师演示
师:小免比小猪多。也就是几比几多?用一个算式表示是:板书:4>3老师介绍大于号,学生书空
问:你能读这个算式吗?
师:小免比小猪多还可以怎么说?
板书:3<5介绍小于号 4、小于号与大于号有什么不同?
(学生回答,老师小结)
5、现在,你能用大于号、小于号、等号说一个算式吗?
三、巩固
1、说一说
问:请你再仔细看一看图,你还能用多或少说一句话吗?(4人小组讨论后汇报,可以不举手,谁先站起来谁就先说)
2、猜一猜
A:老师从1―――10的卡片中任选一张,请学生猜卡片上的数是几,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作出“大了”或“小了”的提示,直到猜对为止。
B:指名一学生拿卡片,老师猜,方法同上。
C:同桌互猜,看谁猜得对
3、填一填:
A:7○34○93○35○810○1
B:2>□6>□6=□□=8□<9
(学生抢答)
4、试一试
模拟活动:把4块同样的糖放入相应的4杯水中,让糖溶化。请你猜一猜,哪杯水最甜。你是怎么知道的,请你说给大家听。
❸ 小学一年级数学 比多少 练习题
一、写数字和算式(7分,不规范不得分,扣完为止)
(1)从1写到10
(2)8+5=13
二、直接写出得数(15分)
7+6= 8+3= 8-3= 7+9=
9+4= 9-5= 12-2= 15-10=
10-6= 8+7= 9+6= 10+10=
4+3+5= 13-3-5= 7-3+8=
三、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12分)
7+( )=13 13-( )=10 5=( )-1
8+( )=17 10-( )=4 8=( )+6
10+( )=12 ( )+5=14 10-4-( )=0
( )+( )=13 4+9=( )+( ) ( )+( )=3+8
四、填空(28分)
(1)按规律填空
9、( )、( )、12、( )、14、( )、( )、( )、( )、19、( )
(2)在8、11、18、12、15、20、16中,共有( )个数,从左数第6个数是( ),从右数,15排在第( )个;其中比12大数有( ),比18小的数有( )。
(3)将7、10、9、11、5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是
( )。
(4)12连续减2,1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一个十和4个一组成( );10个一和1个十组成( )。
18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
(6)一个加数是6,另一个加数是9,和是( )。
(7)被减数是18,减数是5,差是( )。
(8)在○里填上“>”“<”或“=”
7+9○16 9+7○10 10-8○6
12-2○10 12○3+8 6+5○5+6
五、在下列卡片中选出三张卡片,用这三张卡片上的数字写出四个算式。(4分)
1 6 15 3 10 9 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看图列式计算。(6分)
七、应用题(28分)
(1)老师做了10面小红旗,奖给同学7面,还剩几面?
□○□=□
答:还剩( )面。
(2)小红吃掉8个苹果后,还剩下3个,小红原来有几个苹果?
□○□=□
答:小红原来有( )个苹果。
(3)停车场停了9辆汽车,开走几辆后还剩下6辆,开走了几辆车?
□○□=□
答:开走了( )辆车。
(4)小华做了7面小红旗,小红做的和小华同样多,两人一共做了几面小红旗?
□○□=□
答:两人一共做了( )面小红旗。
(5)有一些小鸟落在2棵树上,先飞走7只,又飞走6只,两次一共飞走多少只?
□○□=□
答:两次一共飞走( )只。
(6)8个小朋友做花,做了9朵红花,做的黄花和红花同样多,一共做了多少朵花?
□○□=□
答:一共做了( )朵花。
(7)植树节里,三(2)班第一小组6个小朋友栽了8棵小树,第二小组7个小朋友栽了9棵小树。两个小组一共栽了几棵小树?
□○□=□
答:两个小组一共栽了( )
❹ 一年级数学题比多少
一年级数学题比多少,详细描述
❺ 几比几多几少几填空题
10比8多2,8比10少2。
定义:作为在应试教育的考试中一项重要环节,填空题是囊括几乎每一门学科的试卷上的必有考题,其形式大概为,先给出已知条件,在而后的语句中空出要问的答案以横线代替,以此要求应试者填上正确解。
题目中留出空格,使答题者填入相符合的内容。一般情况是一个词语,或者一个短语。而数学的填空大多数填的是数字。
几比几多几,几比几少几,做题方法。
第一种,画图法。因为是一年级上册的学生,所以题目中的数字都不可能太大,一般是10以内,或20以内。小朋友们可以读一读题目的意思,然后自己画图。将数字几换成具体的几个具体图形,画成圆形是最简单的,比如画1个圆就代表数字1,画6个圆就代表数字6。
第二种,列式法。这种方法对学生的数学能力要求比较高,能够读懂题目的意思,理清数字之间的关系,然后列出正确的算式解答。
一年级上册这类题型一般都是填空题,不会要求学生列式计算,但是有能力的学生应该学会列式。这里要注意的是,题目中已知的数字在等于号的左边,要求的括号里的数在等于号的右边。
❻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比多少练习题
7比5多几?
4比8少几?
9比6多几?
2比9少几?…
❼ 一年级数学比多少,比大小练习题
像0.5这种有小数点的可以先变成5/10,然后再化简,分子分母同除以5得1/2,两个分数相乘,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 然后要对比的话,就要让两边的数的分母一样像1要化成分母为5的,就是5/5了 其他的像分母就弄到一样再比较, 如果还有疑问,追问告。
❽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比多少
今天讲了例六《比多少》,题目是小华套中12个圈,小雪套中7个圈,小华比小雪多套中几个圈?这节课的重点是:1、对于“小华比小雪多套中几个?小雪比小华少套中几个?”这样的问题能正确的列算式。2、明白小华比小雪多套中几个?就是小雪比小华少套中几个?。难点是:理解减去的部分是两个人套中的同样多的部分。一、本课大致的流程是:1、复习。选用上学期的《比多少》的几幅图,唤醒学生已知的经验。教学空间:选取三种比多少的典型习题,让学生在头脑中再现比多少的知识和方法。2、新授。重点突破“小华比小雪多几个?”这个问题。通过摆磁力扣,找出小华和小雪同样多的部分,用虚线隔开,再找出小华比小雪多出来的部分。让学生尝试列式、说每个数代表的意义。明确小华比小雪多套中5个后,再提问“小雪比小华少套中几个?”和“小华小雪套中的圈相差几个?”教学空间:让学生自己去找出小华和小雪同样多的部分,以及小华比小雪多出来的部分,并且尝试列式,说出算式的意义。3、巩固练习。做一做和23页的5,7,9题。教学空间:选取了三道比多少的练习题和一道提问题的题。让学生在充分练习中巩固比多少的知识。二、课后反思:在这节课的教学中,学生学得比较扎实,基本上都能正确的列式解答,只有极个别的学生在23页第9题中出现三个条件时出错。但是在教学空间的设计上和练习题的层次上仍然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一)、教师要善于运用提问、反问、追问去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表达。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怎样激发他们去主动学习呢?这需要我们每一位老师去思考。在数学课堂上,我们要善于运用提问、反问、追问去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表达。比如在复习的部分,我在课上的操作是:小猪和苹果比多少,大家看,一只小猪对应一个苹果,每只小猪都对应了一个苹果,我们就说小猪和苹果怎么样?诸如此类的引导,留给学生的教学空间是很小的。和韩主任研讨时,韩主任提醒我,这里既然是复习旧知识,就更应该给学生比较大的空间,可以让学生先独立观察,再提问“这是谁和谁比?你发现了什么?”提问、追问、反问的效果肯定要远远高于讲述的效果。再比如,出示磁力扣,比较小华和小雪套中的圈数同样多的部分时,我问:“小华这部分(同样多的部分)是多少个?”一个学生很快说道“7个。”我紧接着追问道,“你都没数,怎么就知道是7个呢?”她说,“因为这是小华和小雪同样的部分呀,小雪套中7个,那小华的这部分也是7个。”这里的追问就非常有价值,学生能把注意力从单纯的关注个数转移到这是小华和小雪同样多的部分。适时的提问、追问、反问就像一块小小的石头,虽然“小”却能激起“千层浪”!(二)、重视练习题的设计,课堂的练习题在选择与呈现的方式上,要有针对性和层次。在这节课中我选择了四道习题(做一做和23页的5,7,9题),都是围绕着“比多少”的实际问题的。针对性很好,但是层次的设计略有不足。上完课后,我想如果能把习题的呈现方式改成以下的设计就更好了:1、做一做。正确列式。让学生当小老师说一说15表示什么?9表示什么?2、23页第5题,可以再追问“那下午比上午少摘了几箱呢?上午和下午相差了几箱呢?”3、23页第7题,可以先出示两只小蜜蜂,让学生说知道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先出示两个条件让学生提问题,这样可以降低难度,也可以培养学生观察图、分析图、理解图以及提问题的能力。4、23页第9题(3个条件的),也是先出示条件,老师提一个问题,请同学们再提出不同的问题。这样与第7题相比,又提高了一个难度。
❾ 一年级数学比多少应用题
一年级的数学都是很简单的,比多少就是比谁多谁少,谁大谁小?
告诉孩子要从高位比起十位大的要更大一些,十位一样的再从个位比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