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国有哪些着名的数学家
1、华罗庚
华罗庚(1910.11.12—1985.6.12), 出生于江苏常州金坛区,祖籍江苏丹阳。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联邦德国巴伐利亚科学院院士。中国第一至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
他是中国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守函数论与多元复变函数论等多方面研究的创始人和开拓者,并被列为芝加哥科学技术博物馆中当今世界88位数学伟人之一。国际上以华氏命名的数学科研成果有“华氏定理”、“华氏不等式”、“华—王方法”等。
2、冯祖荀
冯祖荀(1880-1940),数学教育家。中国现代数学教育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1911年以后,多次担任北京大学数学系主任,对在中国传播现代数学知识有重要贡献。
在日本留学期间,冯祖荀和当时由北京赴日留学的若干学生发起成立了“北京大学留日学生编译社”,该社“以讲求实学输入文明供政界之研究增国民之知识为宗旨”,选择编译的题材“亦必以纯正精确可适用于中国为主”。
该社出版《学海》杂志,于1908年发刊,总发行所为上海商务印书馆。该刊分甲乙两编,乙编涉及理工农医各科,首期首篇即是冯祖荀译的《物质及以脱论》,《学海》是我国最早的科技译刊之一。
3、熊庆来
熊庆来主要从事函数论方面的研究工作,定义了一个“无穷级函数”,国际上称为“熊氏无穷数”。熊庆来在“函数理论”领域造诣很深。1932年他代表中国第一次出席了瑞士苏黎世国际数学家大会。
1934年,他的论文《关于无穷级整函数与亚纯函数》发表,并以此获得法国国家博士学位,成为第一个获此学位的中国人。这篇论文中,熊庆来所定义的“无穷级函数”,国际上称为“熊氏无穷数”,被载入了世界数学史册,奠定了他在国际数学界的地位。
4、林家翘
林家翘(1916.7.7-2013.1.13),美国国籍,生于中国北京市,原籍福建福州,力学和数学家,天体物理学家,现代应用数学学派的领路人。林家翘致力于通过数学的应用来推动自然科学的发展。
他不仅在流体力学、天体物理等方向上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而且为应用数学概念的传播不遗余力,0世纪40年代开始的流体力学流动稳定性和湍流理论方面的工作,带动了整整一代人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探索。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进入天体物理的研究领域,开创了星系螺旋结构的密度波理论,并为国际学术界所公认,他在应用数学领域作出了多方面的重要贡献,特别是发展了WKBJ方法。
5、陈景润
陈景润(1933年5月22日-1996年3月19日),男,汉族,无党派人士,福建福州人,当代数学家。
1949年至1953年就读于厦门大学数学系,1953年9月分配到北京四中任教。1955年2月由当时厦门大学的校长王亚南先生举荐,回母校厦门大学数学系任助教。1957年10月,由于华罗庚教授的赏识,陈景润被调到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
1973年发表了(1+2)的详细证明,被公认为是对哥德巴赫猜想研究的重大贡献。1981年3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曾任国家科委数学学科组成员,中国科学院原数学研究所研究员。1992年任《数学学报》主编。
㈡ 历史上李姓的名人有哪些
●李世民,李姓最杰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唐朝皇帝,任用贤良,虚心纳谏,实行“轻徭薄赋”政策,使社会安定,生产发展,史称“贞观之治”。
●李悝,中国最早的法典《法经》的作者。战国初期着名政治家。
●李时珍,是中国医学史上最伟大的人物。明朝着名医学家。驰名中外的药物学巨着《本草纲目》的作者。其分类方法为世界分类学之创举,比欧洲公认的植物分类学家林耐的《自然系统》还早175年。其经27年艰苦劳动所着成的《本草纲目》,总结了16世纪以前中国劳动人民丰富的药物经验,对后世药物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为祖国医药学的一份宝贵遗产。
●李吉甫,中国最早撰写地理志的,即第一部全国地理总志《元和郡县图志》的作者。唐宪宗元和年间的着名宰相。
●李清照,中国历史上李姓最着名女词人。南宋人。在诗、词、散文方面都很有成就,堪称中国女性的第一词人。
●李诫,中国建筑史上最早的科技书、第一部内容丰富的建筑技术专着《营造法式》的作者。北宋最杰出的建筑专家。
●李善兰,中国最早的自然科学教授。他是中国近代着名数学家,1886年被清政府任命为同文馆算学总教习。
●李宝嘉,中国历史上最早创办小报的人。清末着名小说家,创作着名谴责小说《官场现形记》。1897年,在上海创办中国历史上第一家小报《游戏报》,以风趣的游戏文字来达到“觉世”的严肃目的。
●李白,李姓最早成名的唐代大诗人。其诗表现出蔑视封建权贵的傲岸精神,对当时政治的腐败作了尖锐的批判,对人民的疾苦表示同情。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是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再高峰。
●李烛尘,李姓有骨气的名人。清末秀才,后从事民族工商业。华北被日本侵占而沦陷时,拒绝与日本人合作。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轻工业部长,及全国政协常委等职,1968年在北京病逝,终年87岁。
●李大钊,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北京大学教授。十月革命胜利后,热情传播马克思主义,积极领导“五四”运动。1920年在北京组织共产主义小组。中国共产党成立后,负责北方党的工作。
●巴金,原名李尧棠,一代文学巨匠,李姓历代名人中的寿星。1904年11月25日出生,2005年10月17日逝世。其一生中创作与翻译了1300万字的作品。其《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雾》《雨》《电》)《寒夜》《憩园》《第四病室》等文学作品,是中国文学的丰碑。杰出的出版家、编辑家。20世纪30至40年代,任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总编辑14年,培育了大批文学青年。晚年的大作是:5卷本的《随想录》和一座中国现代文学馆。全国人大代表,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政协副主席。从1981年起担任中国作家协会主席。百岁生日时,被国务院授予“人民作家”光荣称号。
●李政道,李姓着名物理学家。美籍华人。从事物理研究。主要成就是与杨振宁合作发表了关于基本粒子的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理论,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和爱因斯坦奖金。
●李元哲,李姓着名化学家。美籍华人。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与李政道同、杨振宁是当今世界一流科学家。
●李之龙,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位海军将领。
●李夫人,中国绘画史上第一位着名女画家。五代十国后期后唐谋士郭崇韬之妻。
●李贞,中国人民解放军最早的女将军。出生于客家聚居地浏阳县,18岁参加当地妇女组织,1927年加入中共。参加了举世闻名的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和保卫大西北的战斗。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李汉,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最早击落敌机的人。1951年1月2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大队长李汉在战友配合下,击落侵略朝鲜的美军飞机一架,击伤一架。从此,年轻的人民空军揭开了战胜美国“空中强盗”的序幕。
●李林甫,最着名的“口蜜腹剑”的唐朝宰相。任唐玄宗的宰相长达19年,为了保住相位,交结宦官,巴结嫔妃,探听皇帝动静,迎合唐玄宗意图,怂恿唐玄宗享乐奢侈。为了排斥异己,对人表面友好,而暗中加以陷害。重用安禄山等,以致酿成“安史之乱”。
●李鸿章,1870年继曾国藩任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事务大臣,掌管清廷外交、军事、经济大权。代表清政府与外国侵略者签订了《烟台条约》《中法新约》《中俄密约》《辛丑条约》等不平等条约。
㈢ 中国古代历史上姓李的名人有哪些
中国古代姓李的名人有很多,比如有李世民,贞观之治,还有名将李靖,还有着名诗人李白,李商隐等。
㈣ 我国5位着名的数学家都有哪些
我国5位着名的数学家分别如下。
1、华罗庚
华罗庚,原全国政协副主席。出生于江苏常州金坛区,祖籍江苏丹阳,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联邦德国巴伐利亚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研究员、原所长。
㈤ 李姓家族的历史和名人有哪些
一、历史:
李氏源出嬴姓,血缘先祖为东夷族首领皋陶,皋陶曾被任命为舜的大理 ,遂以官命族为理氏,先为理氏,后为李氏。得姓始祖为李利,李耳为十一世。
商朝时期,有周的同姓后裔,名巴人,居钟离山(今湖北长阳西北一带)。周武王灭商后,封巴人于巴(今重庆的巴南区)称巴子国。公元306年,巴人在四川建立大成国,史称成汉,这是李姓在中国所建的第一个王朝。
二、名人:
1、李冰
李冰,号称陆海,战国时代着名的水利工程专家。公元前256年—前251年被秦昭王任为蜀郡(今成都一带)太守。期间,李冰治水,创建了奇功,其建堰的指导思想,就是道家的“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
他征发民工在岷江流域兴办许多水利工程,其中以他和其子一同主持修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最为着名。几千年来,该工程为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奠定坚实的基础。后世为纪念李冰父子,在都江堰修有二王庙。都江堰也成为着名的风景名胜。
2、李悝
李悝,嬴姓,李氏,名悝,魏都安邑(今山西夏县)人。战国时期魏国大臣、政治改革家,法家重要代表人物。早年师从子夏,魏文侯以为相国,主持变法事宜。经济上,推行“尽地力”和“善平籴”的政策,鼓励农民精耕细作,增强产量。
国家在丰年以平价购买余粮,荒年以平价售出,以平粮价;主张同时播种多种粮食作物,以防灾荒。政治上,实行法治,废除维护贵族特权的世卿世禄制,奖励有功国家的人,使魏国成为战国初期强国。
3、李牧
李牧,嬴姓,李氏,名牧,战国时期赵国柏仁人,战国时期的赵国名将、军事家,与白起、王翦、廉颇并称“战国四大名将”。战国末期,李牧是赵国赖以支撑危局的唯一良将,素有“李牧死,赵国亡”之称。
李牧是战国末年东方六国最杰出的将领。深得士兵和人民的爱戴,有着崇高的威望。在一系列的作战中,他屡次重创敌军而未尝败,显示了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尤其是赵破匈奴之战和肥之战,前者是中国战争史中以步兵大兵团全歼骑兵大兵团的典型战例,后者则是围歼战的范例。
4、李斯
李斯,李氏,名斯,字通古。战国末期楚国上蔡人。秦代着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秦始皇死后,他与赵高合谋,伪造遗诏,迫令始皇长子扶苏自杀,立少子胡亥为二世皇帝。后为赵高所忌,于秦二世二年(前208年)被腰斩于咸阳闹市,并夷三族。
5、李信
李信,生卒年不详,字有成,槐里(今陕西咸阳兴平东)人,战国末期秦国着名将领。李信在灭燕国之战中立有大功。后领兵二十万攻打楚国,先是一路凯歌,后被楚将项燕大败。
李信年轻时强壮勇敢,是秦国少壮派中较有为的显赫人物,同时也是秦王政十分信任的年轻将领之一。秦王政十九年(前228年),秦国俘虏韩王安、灭亡韩国后,秦王政派王翦率领数十万大军逼近漳水、邺城,李信则出兵太原、云中,与王翦军队共同包围赵军,并一举攻破赵国。
㈥ 中国拥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有哪些姓李的大人物
李思摩:
李突地,
李国昌:
李勣
李粲:
李子和:
李抱玉:
李忠臣
李国臣
李宝忠:
李光进:
李元谅:
李全略:
李茂勋:
李利贞(
李耳(老子):春秋末期思想家、哲学家,道家的创始人。着有《老子》
,又称《道德经》。
李冰:战国时期水利家。被秦昭王任为蜀郡守,他依法治水,修建了驰名中外的水利工程都江堰,为国家农业生产、水利工程作出巨大贡献,被后世奉为川神。
李悝:战国初期魏国着名政治家。所着《法经》在中国古代法律史上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李牧:(前?~前229年),战国时期赵国人,战国末年着名军事家。
李斯:(前?~前208年),上蔡人(今河南上蔡)。着名秦国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
李信:战国时代秦国将军。
李广:西汉名将,多次参加反击匈奴的战争,以勇敢善战着称。在任右北平太守时,匈
奴数年不敢攻扰,称之为"飞将军"。李陵:(公元前?~前74年),字少卿,陇西成纪人(今甘肃秦安),名将李广之孙。着名西汉将领。
李忠:字仲都,东莱黄人。云台二十八将之十五。
李固:(公元94~147年),东汉大臣。字子坚。汉中南郑人(今陕西汉中)。曾在东汉时任三朝(顺帝、冲帝、质帝)太尉,博学多才、能言善变,不畏权贵、敢于抗争,故有“北斗喉舌”之美誉。
李膺:(公元110~168年),字符礼,汉朝颍川襄城人(今河南襄城)。着名东汉政治家。满腹经纶,被誉为“天下模楷李元礼。”
李育:东汉一代名儒。
李尤:东汉文史学家。广汉雒(今四川广汉雒城)人。年少时以能文着称,曾撰《蜀记》。安帝时为谏议大夫,受诏与谒者仆射刘珍等共撰《东观汉记》。
李傕(?-198)凉州北地郡人,汉末三国时群雄之一。东汉末年的凉州军阀、权臣,曾挟持汉献帝,专政四年。
李典:(公元174~209年),字曼成,山阳钜野人(今山东山阳)。
李登:(生卒年待考),着名三国时期魏国音韵学家。任左校令。着《声类》十卷,以宫、商、角、徵、羽五声区别字音,尚未分立韵部,是最早的一部韵书。
李密:西晋文学家。所着《陈情表》以侍亲孝顺之心感人肺腑,千百年来一直被人们广为传诵,影响深远。
李充:东晋着名的文学家、文论家、目录学家、书法家。
李式:东晋书法家。
李颙:东晋文学家。
李暠: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人。东晋十六国时期西凉武昭王。政治家,文学家。曾着有《述志赋》、《槐树赋》、《大酒容赋》等多篇。
李冲: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人。北魏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
李骞:字希义,赵郡平棘人。南北朝时文学家,博涉经史,富文藻。
李孝贞:赵郡柏人。南北朝时文学家,少好学,能属文。孝贞着有文集二十卷,《隋书本传》行于世。
李铉:字宝鼎,渤海南皮(今河北南皮)人。南北朝北齐名儒。
李同轨:东魏赵郡高邑(今河北柏乡县北)人。一代名儒。
李公绪:赵郡柏人(今邢台市隆尧县)。约北齐文宣帝天保初年前后在世。撰有典言十卷,又撰质疑五卷,丧服章句一卷,古今略记二十卷,玄子五卷,赵记八卷,赵语十二卷。
李概:赵郡柏人人。撰战国春秋及音谱,并行于世。又自简诗赋二十四首,谓之达生丈人集。
李神威:赵郡人。撰乐书近百卷。
李安世:赵郡人。北魏政治家,上疏建议实行均田制。
李谧:赵郡人。少好学,博通诸经,周览百氏。初师事小学博士孔璠。数年后,璠还就谧请业。同门生为之语曰:"青成蓝,蓝谢青,师何常,在明经。"着有《明堂制度论》。
李德林:(530-590),字公辅,博陵安平人。生于魏废帝中兴元年,卒于隋文帝开皇十一年,年六十一岁。少有神童之誉。
李百药:(565--648),字重规,定州安平(今属河北)人,唐朝史学家。除擅长文章外,还很善于写诗。现在他的传世之作有诗20余首,文章13篇,以及被列入二十四史的《北齐书》。
李延寿:安阳市人。唐代史学家。曾参加过官修的《隋书》、《五代史志》(即《经籍志》)、 《晋书》及当朝国史的修撰,还独力撰成《南史》、《北史》和《太宗政典》。
李峤:赵州赞皇(今河北省赞皇县)人。唐代政治家,文学家,少有才名。前与王勃、杨炯相接,又和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
李华:赵州赞皇(今河北省赞皇县)人。唐代散文家,与萧颖士齐名,世称"萧李"。并与萧颖士、颜真卿等共倡古义,开韩、柳古文运动之先河。其传世名篇有《吊古战场文》。亦有诗名。后人辑有《李遐叔文集》。
李翰:赵州赞皇(今河北省赞皇县)人。唐代文学家,为文精密,为序张巡守城事迹,文有前集三十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李守素:赵州人。唐初十八学士之一。尤谙氏族学。
李端: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今存《李端诗集》三卷。
李嗣真:赵州柏人。撰明堂新礼十卷、孝经指要、诗品、书品、画品各一卷。博学晓音律,兼善阴阳推算之术。工画鬼神,举李仲昌同师于尹琳,亦工杂画,有礼图等杂画五十六卷传世。见于《历代名画记》、《新旧唐书本传》、《艺文志》、《榆园画志》。
李观:先为陇西人,后家江东。为文时谓与韩愈相上下。韩愈称其“才高于当世,而行出于古人”(《李元宾墓铭》)。大顺中,(公元八九一年)陆希声集其遗文,为文编十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全唐文》录存文四卷,《全唐诗》录存诗一卷。
李翱:陇西成纪人。唐代思想家,文学家。他曾从韩愈学古文,协助韩愈推进古文运动,两人关系在师友之间。
李乂:赵州房子人。年十二,工属文,与兄尚一,尚贞俱以文章见称。兄弟同为一集,号为李氏花萼集,凡二十卷,并行于世。
李善:所注萧统(文选》六十卷,至今被视为《文选》最主要的注本之一。
李邕:广陵江都(今江苏省扬州市)人。唐代书法家,文学家。李邕的行书对后世行书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宋元的几位大书法家如苏轼、黄庭坚、赵孟頫等无不受其影响。
李颀:赵郡(今河北赵县)人。诗内容涉及较广,尤以边塞诗、音乐诗获誉于世。擅长五、七言歌行体。后人辑有《李颀诗集》 。
李益:陇西人。着名诗人。贞元末,与宗人李贺齐名。每作一篇,教坊乐人以赂求取,唱为供奉歌辞。其《征人歌》、《早行篇》,好事者画为屏障。又是中唐边塞诗的代表诗人。
李公佐:陇西人。唐代小说家。撰有传奇:《南柯太守传》。
李朝威:陇西人,唐代着名传奇作家。着有《柳毅传》,本人也被后来的一些学者誉之为传奇小说的开山鼻祖。
李复言:陇西人,唐代小说家。着有《续玄怪录》。
李思训:着名画家。擅画青绿山水。明代莫是龙和董其昌等人提出绘画上的南北宗论,则将他列为“北宗”之祖。
李昭道:着名画家。
李阳冰:赵郡(治今河北赵县)人。唐代文字学家、书法家。以篆学名世,精工小篆,圆淳瘦劲,为秦篆一大变革,被誉为李斯后小篆第一人,对后世颇有影响。
李龟年:着名乐曲兼演唱家。后人称为“歌圣”。
李春:隋代造桥匠师。现今河北邢台临城人士。隋开皇十五年至大业初(595~605)建造赵州桥(安济桥)。赵州桥存世1400多年,堪称中国建筑史上的奇迹之一。
李靖:(公元571~公元649年),字药师,京兆三原人(今陕西三原)。隋朝名将韩擒虎的外甥,唐朝着名将领。
李渊:唐高祖(566~635)。唐代开国皇帝。字叔德。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人,祖籍赵郡隆庆(今邢台市隆尧县)。
李建成:(公元589~626年),小字毗沙门,唐高祖李渊长子,陇西成纪人(今甘肃秦安)。
李世民:唐太宗(599~649年),创造了“从谏如流,道不拾遗、夜不闭户”的贞观盛世。
李隆基:唐玄宗(685年~762年),大唐皇帝(712年-756年在位),李隆基为睿宗李旦第三儿子,庙号“玄宗”,又因其谥号为“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故亦称为唐明皇。另有尊号“开元圣文神武皇帝”。玄宗在位年间,是大唐由盛变衰的关键时期。
李纯:唐宪宗(778年~820年),宪宗在位期间,勤勉政务,着手削藩,开创了唐朝的中兴气象,史称“元和中兴”,是唐朝后期最杰出的皇帝。
李白:唐代着名浪漫主义诗人,他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极其崇高的地位,人称“诗仙”。
李晟:(公元727~793年),中唐将领。字良器。洮州临潭(今属甘肃)人。勇烈有才,善骑射,平朱沘之乱。
李愬:(公元773~821年)中唐将领,雪夜入蔡州,平吴元济之乱。
李吉甫:赵郡赞皇(今河北省赞皇县)人,唐朝宰相,地理学家。
李德裕:(787—850),赵郡赞皇(今河北省赞皇县)人。李吉甫之子,中唐宰相。唐代文学家﹑政治家。代表作有《会昌一品集》、《左岸书城》、《次柳氏旧闻》等。
李贺:(公元790~816年),中国唐代诗人。想象丰富奇特、语言瑰丽奇峭。
李商隐:他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
李频:着名诗人。
李谷:(903—960),《宋史·李谷传》。
李煜:(公元937~978年),南唐李后主,被称为“千古词帝”。
李穆:善篆、隶,工丹青。
李沆:北宋“圣相”。
李维:博学,少以文章知名,至老手不废书。尝预定《七经正义》,修《续通典》、《册府元龟》。
李淑:着有文集一百余卷,尝修国朝会要、三朝训鉴图、阁门仪制及康定行军赏罚格,又献击训三篇,均《宋史本传》并行于世。
李虚己:着有《雅正集》十卷。
李成:北宋着名画家。和范宽与另一位山水画家关仝一起被称为“三家鼎峙”、“百代标程”的大师。
李常:黄庭坚之舅。有文集、奏议六十卷,《诗传》十卷,最早的会计学着作《元祐
会计录》三十卷。
李格非:北宋学者。着《洛阳名园记》。
李清照:南宋女词人。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情致,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
李公麟:北宋着名画家。传写人物尤精。李之仪:能为文,尤工尺牍,苏轼谓入刀笔三昧。
李廌:苏门六君子之一。苏轼谓其文章笔墨澜翻,有飞沙走石之势,说其是子之才,万人敌也。
李诫:北宋着名土木建筑家、《营造法式》一书的编纂者。
李从周:着有《字通》。
李纲:北宋名相。李唐:南宋着名画家。
李侗:南宋着名理学家。朱熹老师。
李燔:南宋着名学者。
李觏:南宋名儒,着《周礼致太平论》、《平土书》、《礼论》。
李攸:南宋学者、藏书家。撰有《宋朝事实》一书,对考证北宋一代典章制度有帮助。
李冶:宋元四大数学家之一。对天元术进行了全面总结,写成数学史上的不朽名着——《测圆海镜》。
李杲:中国医学史上“金元四大家”之一,是中医“脾胃学说”的创始人,着有《脾胃论》、《内外伤辨惑论》、《兰室秘藏》、《活法机要》、《医学发明》、《东垣试效方》等。
李俊民:金代文学家。有《庄靖集》十卷。
李孝光:元代词作家。少年时博学,以文章负名当世。着作有《五峰集》11卷。
李釜:明代着名围棋棋手。
李梦阳:(公元1473~1530年),明代文学家。前七子之一。字献吉,号空同子。庆阳(今属甘肃)人。
李时珍:(1518—1593),字东璧,晚年自号濒湖山人,湖北蕲州(今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蕲州镇)人,汉族,中国古代伟大的医学家、药物学家。历时二十七年编成《本草纲目》一书,是我国古代药物学的总结性巨着,在国内外均有很高的评价,已有几种文字的译本或节译本,另着有《濒湖脉学》。
李攀龙:明代文学家。后七子之一。
李春芳:有“青词宰相”之称。在数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李廷机:着有《四书臆说》《春秋讲章》《通鉴节要》《性理删》《燕居录》《李文节文集》等。
李中孚:明清之际哲学家。在理学上的造诣,被称为“海内大儒”。
李鱓:清代着名画家。扬州八怪之一。
李方膺:清代着名画家。扬州八怪之一。
李渔:(公元1611 ~1680年),戏曲理论家、作家。原名仙侣,字谪凡,号天徒,中年改名李渔,字笠鸿,号笠翁。浙江兰溪人。
李氏,女,广东番禺(有史料作广州三元里)人,顺治七年(1650),清军围困广州,被朔骑所掳,为免其辱,赋诗10首自缢而亡。在今人编辑出版的《三编清代稿钞本》中,收入有其诗若干,可管窥其部分诗作精华。
李调元:清代戏曲理论家,诗人。其诗作《万善堂诗》清婉雍容,名震一时。
李兆洛:清代学者、文学家。精舆地、考据、训诂之学。为文主张混合骈、散两体之长,与桐城派散文立异,是阳湖派代表作家之一。所选《骈体文钞》为历来最好的骈文选本,标举魏晋、六朝宗旨。书学功底极深,尤善行草。
李审言:江苏兴化人。国学大师。工诗文考证,着作丰富,着有陶斋藏石记释文《枫园艺友录》。
李惺:清代教育家。有《西沤全集》10卷、《西沤外集》8卷刊印行世。
李汝珍:博学多才,精通文学、音韵等,留存现世最出名的作品就是《镜花缘》。
李伯元:多才多艺,擅长制艺诗赋,绘画篆刻,金石考据。《官场现形记》是晚清谴责小说的代表作。
李慈铭:(1830~1894)晚清着名文史学家。嗜书成癖,承乾嘉汉学之余绪,治经学、史学,蔚然可观,被称为“旧文学的殿军”。 着有《越缦堂日记》。
李毓秀:清初着名学者、教育家。着有《弟子规》。
㈦ 数学名人有哪些50位
1、华罗庚
他是中国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守函数论与多元复变函数论等多方面研究的创始人和开拓者,并被列为芝加哥科学技术博物馆中当今世界88位数学伟人之一。国际上以华氏命名的数学科研成果有“华氏定理”、“华氏不等式”、“华—王方法”等。
2、毕达哥拉斯
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约公元前580年—约前500(490)年)古希腊数学家、哲学家。
毕达哥拉斯出生在爱琴海中的萨摩斯岛(今希腊东部小岛)的贵族家庭,自幼聪明好学,曾在名师门下学习几何学、自然科学和哲学。
3、陈景润
他在数学领域里的研究硕果累累。他写成的论文《典型域上的多元复变函数论》于1957年1月获国家发明一等奖,并先后出版了中、俄、英文版专着.
1957年出版《数论导引》;1959年莱比锡首先用德文出版了《指数和的估计及其在数论中的应用》,又先后出版了俄文版和中文版;1963年他和他的学生万哲先合写的《典型群》一书出版。他发起创建了计算机技术研究所,也是中国最早主张研制电子计算机的科学家之一。
4、高斯
约翰·卡尔·弗里德里希·高斯(Johann Carl Friedrich Gauss ,1777年4月30日-1855年2月23日,享年77岁),德国着名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大地测量学家,近代数学奠基者之一。高斯被认为是历史上最重要的数学家之一,并享有“数学王子”之称。
高斯已经指出,正三边形、正四边形、正五边形、正十五边形和边数是上述边数两倍的正多边形的几何作图是能够用圆规和直尺实现的。高斯在数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判断一给定边数的正多边形是否可以几何作图的准则。例如,用圆规和直尺可以作圆内接正十七边形。这样的发现还是欧几里得以后的第一个。
5、笛卡尔
勒内·笛卡尔(又译作热奈·笛卡尔),1596年3月31日生于法国安德尔-卢瓦尔省的图赖讷(现笛卡尔,因笛卡尔得名),1650年2月11日逝世于瑞典斯德哥尔摩,是世界着名的法国哲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他对现代数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因将几何坐标体系公式化而被认为是解析几何之父。
㈧ 李姓人人才辈出都有谁
李姓,全球第一大姓氏,人数极多,分布极广,全球人口总规模超过1亿人。
李姓历代名人极其多,如思想家道家创始人李耳(老子)、唐太宗李世民、诗仙李白、药圣李时珍等。
在世界历史上,李姓是称帝人数和建立政权最多,和统治时间最长的姓氏。
先后建有成汉、西凉、万春国、野能国、唐朝、后唐、南唐、西夏、越南李朝、李蜀、大顺、朝鲜王朝、大韩帝国、韩国、新加坡等王朝和政权。
另有李宪、李密、李轨、李子通、李希烈等割据政权以及西汉李陵后裔建立的北魏、东魏、西魏、黠戛斯、吉尔吉斯等政权。称帝总人数多达232人。
李姓在历史上任宰相职务的人数多达69人,为各姓之首。
李氏家族在历史长河中最为显赫,对社会贡献人才最多,影响最大,政治、军事、经济、外交、科技、文化等各行领域中不乏李氏超级名人。
殷商
李利贞(前1069~前992年),原名理利贞,是司法鼻祖皋陶的后代,老子李耳的祖先,李姓的得姓始祖。父理徵,封为中吴伯,在殷纣王时任理官。
春秋
李耳:又称老子。春秋末期思想家、哲学家,道家的创始人。着有《老子》,又称《道德经》。东方三大圣人之一,《纽约时报》评为世界古今十大作家之首。孔子曾数次向老子问礼、求道。
战国
李冰:战国时期着名水利工程专家。曾主持修建都江堰水利工程。
李悝:法家始祖,战国初期魏国着名政治家。所着《法经》在中国古代法律史上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李牧:(前?~前229年),战国时期赵国人,战国末年着名军事家。
秦
李斯:(前?~前208年),战国时上蔡人(今河南上蔡)。着名秦国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
李信:战国时代秦国将军。
西汉
李广:西汉名将
,陇西成纪人(今甘肃天水市秦安县),多次参加反击匈奴的战争,以勇敢善战着称。在任右北平太守时,匈奴数年不敢攻扰,称之为"飞将军"。
李陵:(公元前?~前74年),字少卿,陇西成纪人(今甘肃天水市秦安),名将李广之孙。着名西汉将领。
李左车:(生卒年不详),西汉柏人(邢台隆尧)人。赵国名将李牧之孙,秦汉之际谋士。秦末,六国并起,李左车辅佐赵王歇,为赵国下了赫赫战功,被封为广武君。赵亡以后,韩信曾向他求计,李左车提出:“百战奇胜”的良策,才使韩信收复燕、齐之地。李左车给后世留下了“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之名言,他还着有《广武君略》兵书一部。
李宪:西汉末年军阀,在庐江称帝,设置百官,拥有九座城池,部众十余万人。
东汉
政治军事:
李通:(?~42年),东汉开国功臣,云台二十八将贵戚第二位。因功勋卓着,娶光武帝之妹宁平长公主——即大名鼎鼎女中豪杰的刘伯姬。
李忠:字仲都,东莱黄人。云台二十八将第十五位。
李固:(94~147),东汉大臣。
李傕:(?~198),凉州北地郡人,汉末三国时群雄之一。东汉末年的凉州军阀、权臣,曾挟持汉献帝,专政四年。
文艺科技:
李膺:(110~168),字符礼,汉朝颍川襄城人(今河南襄城)。着名东汉政治家。满腹经纶,被誉为“天下模楷李元礼。”
李育:东汉一代名儒。
李尤:东汉文史学家。广汉雒(今四川广汉雒城)人。年少时以能文着称,曾撰《蜀记》。安帝时为谏议大夫,受诏与谒者仆射刘珍等共撰《东观汉记》。
三国
李典:(174~209),曹操庙庭元勋第二十一位。曾与张辽合力以步卒八百,大破孙权兵马十万。其人深明大义,崇尚儒雅,有长者之风,为曹操、曹丕重视,无奈天不假年,三十六岁英年早逝。
李登:(生卒年待考),着名三国时期魏国音韵学家。任左校令。着《声类》十卷,以宫、商、角、徵、羽五声区别字音,尚未分立韵部,是最早的一部韵书。
西晋
李密:西晋文学家。所着《陈情表》以侍亲孝顺之心感人肺腑,千百年来一直被人们广为传诵,影响深远。
东晋十六国
李充:东晋着名的文学家、文论家、目录学家、书法家。
李式:东晋书法家。
李颙:东晋文学家。
李暠:十六国时期西凉政权建立者,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市秦安县)人。政治家,文学家。曾着有《述志赋》、《槐树赋》、《大酒容赋》等多篇。
李雄:十六国时期成汉建立者
南北朝
政治军事:
李虎:西魏府兵八位柱国大将军之一,戎马倥偬,功勋卓着,嫡孙唐高祖李渊。
李弼:西魏府兵八位柱国大将军之一,冲锋陷阵,所向无敌,曾孙瓦岗山李密。
李贤:北周骠骑大将军、河西郡公,与弟李穆、子李崇,俱是一代名将。至隋朝时,其子孙出将入相,誉满天下。
李冲: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市秦安县)人。北魏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
李安世:赵郡人。北魏政治家,上疏建议实行均田制。
文艺科技:
李骞:字希义,赵郡平棘人。南北朝时文学家,博涉经史,富文藻。
李孝贞:赵郡柏人。南北朝时文学家,少好学,能属文。孝贞着有文集二十卷,《隋书本传》行于世。
李公绪:赵郡柏人(今邢台市隆尧县)。约北齐文宣帝天保初年前后在世。撰有典言十卷,又撰质疑五卷,丧服章句一卷,古今略记二十卷,玄子五卷,赵记八卷,赵语十二卷。
李谧:赵郡人。少好学,博通诸经,周览百氏。初师事小学博士孔璠。数年后,璠还就谧请业。同门生为之语曰:"青成蓝,蓝谢青,师何常,在明经。"着有《明堂制度论》。
隋
李密:隋唐时期的群雄之一。李密出生于四世三公的贵族家庭,隋末天下大乱时,李密成为瓦岗军首领称魏公,率军屡败隋军,威震天下。后杀瓦岗寨旧主翟让,引发内部不稳,后被隋军屡败,被越王杨侗招抚,又因与宇文化及的拼杀中损失惨重,不久被王世充击败,率残部投降李唐,没过多久又叛唐自立,被唐将盛彦师斩杀于熊耳山。
李浑:隋朝左武卫将军
李春:隋代造桥匠师。现今河北邢台临城人士。隋开皇十五年至大业初(595~605)建造赵州桥(安济桥)。赵州桥存世1400多年,堪称中国建筑史上的奇迹之一。
唐
政治军事:
李渊(公元566年1月13日~635年),字叔德,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唐朝开国皇帝,杰出的政治家和战略家。李渊出身于北朝的关陇贵族,七岁袭封唐国公。隋末天下大乱时,李渊乘势从太原起兵,攻占长安。公元618年5月,李渊称帝,国号唐,定都长安,不久之后便统一了全国。玄武门之变后,李渊退位成为太上皇。贞观九年,李渊病逝。谥号太武皇帝,庙号高祖,葬在献陵。唐高宗上元元年(674年)八月,改上尊号为神尧皇帝。唐玄宗天宝十三载二月,上尊号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
李世民(公元599年~649年),唐朝第二位皇帝,在位23年,年号贞观。名字取意“济世安民”,陇西成纪人。唐太宗李世民不仅是着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还是一位书法家和诗人。生于开皇十八年(599年),早年随父亲李渊进军长安于618年建立唐朝,他率部征战天下,为大唐统一立下汗马功劳,被封为秦王、天策上将。626年玄武门之变夺位登基后,开创了着名的贞观之治,他虚心纳谏,厉行俭约,轻徭薄赋,使百姓休养生息,各民族融洽相处,国泰民安,对外开疆拓土,攻灭东突厥与薛延陀,重创高句丽,设立安西四镇,被各族人民尊称为天可汗,为后来唐朝全盛时期的开元盛世奠定了重要基础,“功大过微,故业不堕”,为后世明君之典范。李世民是历史上最有作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被评为千古第一明君。庙号太宗,谥号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葬于昭陵。
李靖(公元571年~649年7月2日),字药师,汉族,雍州三原(今陕西三原县东北)人。隋末唐初将领,是唐朝文武兼备的着名军事家。后封卫国公,世称李卫公。祖父李崇义在北魏时期担任过殷州(治所位于今河北省隆尧县)刺史。兄李端,字药王,隋将(按照李氏族谱,李端为唐代中期名将李晟、李诉之祖);舅韩擒虎为隋朝名将。李靖善于用兵,长于谋略,着有数种兵书,多亡佚。
李治:唐高宗李治(628年7月21日-683年12月27日),字为善,中国唐朝第三位皇帝(649—683年在位),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开创了有贞观遗风的永徽之治。唐代的版图,以高宗时为最大。
李隆基:唐玄宗(685年~762年),大唐皇帝(712年-756年在位),李隆基为睿宗李旦第三儿子,庙号“玄宗”,又因其谥号为“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故亦称为唐明皇。另有尊号“开元圣文神武皇帝”。玄宗在位年间,是大唐由盛变衰的关键时期。但当代研究结论不支持唐朝自此衰落,因为天宝以后,黄河以北进入小冰河期,百业难以为继,契丹、党项等游牧民族因严寒不断内附、侵扰边地,燕赵代北、西凉河朔的藩镇割据自治不失为唐廷的最佳选择。关键在河东、河阳等地委任忠良、亲信以节度制衡边地割据,同时保证长安、洛阳、江东、成都四地经济大动脉的畅通。(节选自《唐代藩镇研究》)
李纯:唐宪宗(778年~820年),宪宗在位期间,勤勉政务,着手削藩,开创了唐朝的中兴气象,史称“元和中兴”,是唐朝后期最杰出的皇帝。
李忱:唐宣宗(810年冬月十二-859年),唐朝第十八位皇帝,唐宣宗在晚唐的皇帝中也是得到较高声誉的一位,《资治通鉴》载:"宣宗性明察沉断,用法无私,从谏如流,重惜官赏,恭谨节俭,惠爱民物,故大中之政,讫于唐亡,人思咏之,谓之小太宗。"
李孝恭:唐初宗室名将,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二,为唐开国元勋。
李泌:唐朝中期杰出的政治家,谋略家,历仕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官至宰相。
李适之:李唐宗室、大臣。玄宗朝宰相。唐太宗李世民曾孙。
李晟:(727~793),中唐将领,字良器。洮州临潭(今属甘肃)人。勇烈有才,善骑射,平朱沘之乱。
李愬:(773~821),中唐将领,雪夜入蔡州,平吴元济之乱。
李德裕:在唐文宗和唐武宗两度为相。(787~850),赵郡赞皇(今河北省赞皇县)人。李吉甫之子,中唐宰相。唐代文学家﹑政治家。代表作有《会昌一品集》、《左岸书城》、《次柳氏旧闻》等。
文艺科技:
李白:祖籍陇西成纪(今天水市秦安县),
唐代着名浪漫主义诗人,他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极其崇高的地位,人称“诗仙”[6] 。
李端: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今存《李端诗集》三卷。
李嗣真:赵州柏人。撰明堂新礼十卷、孝经指要、诗品、书品、画品各一卷。博学晓音律,兼善阴阳推算之术。工画鬼神,举李仲昌同师于尹琳,亦工杂画,有礼图等杂画五十六卷传世。见于《历代名画记》、《新旧唐书本传》、《艺文志》、《榆园画志》。
李观:先为陇西人,后家江东。时谓与韩愈之文相上下,惜观早夭,而愈后文益功。韩愈称其“才高于当世,而行出于古人”(《李元宾墓铭》)。大顺中,(公元891年)陆希声集其遗文,为文编十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全唐文》录存文四卷,《全唐诗》录存诗一卷。
李翱:陇西成纪人。唐代思想家,文学家。他曾从韩愈学古文,协助韩愈推进古文运动,两人关系在师友之间。
李乂:赵州房子人。年十二,工属文,与兄尚一,尚贞俱以文章见称。兄弟同为一集,号为李氏花萼集,凡二十卷,并行于世。
李善:所注萧统(文选》六十卷,至今被视为《文选》最主要的注本之一。
李邕:广陵江都(今江苏省扬州市)人。唐代书法家,文学家。李邕的行书对后世行书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宋元的几位大书法家如苏轼、黄庭坚、赵孟頫等无不受其影响。
李颀:赵郡(今河北赵县)人。诗内容涉及较广,尤以边塞诗、音乐诗获誉于世。擅长五、七言歌行体。后人辑有《李颀诗集》
。
李益:陇西人。着名诗人。贞元末,与宗人李贺齐名。每作一篇,教坊乐人以赂求取,唱为供奉歌辞。其《征人歌》、《早行篇》,好事者画为屏障。又是中唐边塞诗的代表诗人。
李公佐:陇西人。唐代小说家。撰有传奇:《南柯太守传》。
李朝威:陇西人,唐代着名传奇作家。着有《柳毅传》,本人也被后来的一些学者誉之为传奇小说的开山鼻祖。
李复言:陇西人,唐代小说家。着有《续玄怪录》。
李思训:着名画家。擅画青绿山水。明代莫是龙和董其昌等人提出绘画上的南北宗论,则将他奉为“北宗之祖”。
李昭道:着名画家。
李阳冰:赵郡(治今河北赵县)人。唐代文字学家、书法家。以篆学名世,精工小篆,圆淳瘦劲,为秦篆一大变革,被誉为李斯后小篆第一人,对后世颇有影响。
李龟年:着名乐曲兼演唱家。后人称为“歌圣”。
李吉甫:赵郡赞皇(今河北省赞皇县)人,唐朝宰相,地理学家。
李贺:(790~816),中国唐代诗人。想象丰富奇特、语言瑰丽奇峭。
李商隐
他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
李频:着名诗人。
宋
政治军事:
李处耘:五代末年至北宋初年的着名将领。一生忠勇无双,屡建奇勋,可谓文能治国,武可安邦。与子李继隆并称“雄将、能臣”于当时,次女明德皇后亦为贤后之垂范。
李继隆:(950~1005),大宋名将。大宋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位列第八,宋太宗皇后明德皇后之兄,一生战功显赫,且多以微弱兵力击破剿灭敌军,并以千余马步大破契丹骑兵数万而流芳于后世。
李沆:北宋“圣相”,大宋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位列第五。
李谷:(903~960),《宋史·李谷传》。
李煜:(937~978),南唐李后主,被称为“千古词帝”。
李纲:北宋名相。
李火德:名炳凤,字闽海,号伯庄,是宋朝举人、进士,任过教谕、知县、通判、太守、节度使、关内侯。南方李氏始祖。
文艺科技:
李清照:南宋女词人。
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情致,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
李穆:善篆、隶,工丹青。
李维:博学,少以文章知名,至老手不废书。尝预定《七经正义》,修《续通典》、《册府元龟》。
李淑:着有文集一百余卷,尝修国朝会要、三朝训鉴图、阁门仪制及康定行军赏罚格,又献击训三篇,均《宋史本传》并行于世。
李虚己:着有《雅正集》十卷。
李成:北宋着名画家。和范宽与另一位山水画家关仝一起被称为“三家鼎峙”、“百代标程”的大师。
李常:黄庭坚之舅。有文集、奏议六十卷,《诗传》十卷,最早的会计学着作《元祐会计录》三十卷。
李格非:北宋学者。着《洛阳名园记》。
李公麟:北宋着名画家。传写人物尤精。
李之仪:能为文,尤工尺牍,苏轼谓入刀笔三昧。
李廌:苏门六君子之一。苏轼谓其文章笔墨澜翻,有飞沙走石之势,说其是子之才,万人敌也。
李诫:北宋着名土木建筑家、《营造法式》一书的编纂者。
李从周:着有《字通》。
李唐:南宋着名画家。
李侗:南宋着名理学家。朱熹老师。
李燔:南宋着名学者。
李觏:南宋名儒,着《周礼致太平论》、《平土书》、《礼论》。
李侗:南宋着名理学家。朱熹老师。
李攸:南宋学者、藏书家。撰有《宋朝事实》一书,对考证北宋一代典章制度有帮助。
金
李冶:金元四大数学家之一,在数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天元术进行了全面总结,写成数学史上的不朽名着《测圆海镜》。
李杲:中国医学史上“金元四大家”之一,是中医“脾胃学说”的创始人,着有《脾胃论》、《内外伤辨惑论》、《兰室秘藏》、《活法机要》、《医学发明》、《东垣试效方》等。
李俊民:金代文学家。有《庄靖集》十卷。
元
李行甫:元杂剧作家,其作品《灰栏记》是世界戏剧史上着名的元杂剧作品之一,有多国语言译本。
李孝光:元代词作家。少年时博学,以文章负名当世。着作有《五峰集》11卷。
明
政治军事:
李文忠:(1339~1384),明朝开国名将,开国功臣位列第三。
李善长:(1314~1390),明朝开国丞相。
李春芳:有“青词宰相”、“状元宰相”之称。
李如松:(1549~1598),明朝名将,共父辈子辈祖孙三代满门忠烈,与父李成梁同为朝廷倚重的北方屏障,父子二人威名远胜戚继光。指挥过万历二十年的平定宁夏哮拜叛乱、闻名世界的壬辰抗倭援朝战争,以其抗倭成就名垂青史。
文艺科技:
李时珍:(1518~1593),字东璧,晚年自号濒湖山人,湖北蕲州(今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蕲州镇)人,汉族,中国古代伟大的医学家、药物学家。历时二十七年编成《本草纲目》一书,是我国古代药物学的总结性巨着,在国内外均有很高的评价,已有几种文字的译本或节译本,另着有《濒湖脉学》。
李梦阳:(1473~1530),明代文学家。前七子之一。字献吉,号空同子。庆阳(今属甘肃)人。
李攀龙:明代文学家。后七子之一。
李釜:明代着名围棋棋手。
李廷机:着有《四书臆说》《春秋讲章》《通鉴节要》《性理删》《燕居录》《李文节文集》等。
李中孚:明清之际哲学家。因在理学上的造诣,被称为“海内大儒”。
清
李光地:福建人,清朝着名的清官、理学名臣,也是有争议却又深得康熙帝信任的人物。累官至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
李鱓:清代着名画家。扬州八怪之一。
李方膺:清代着名画家。扬州八怪之一。
李渔:(1611
~1680),戏曲理论家、作家。原名仙侣,字谪凡,号天徒,中年改名李渔,字笠鸿,号笠翁。浙江兰溪人。
李氏,女,广东番禺(有史料作广州三元里)人,顺治七年(1650),清军围困广州,被朔骑所掳,为免其辱,赋诗10首自缢而亡。在今人编辑出版的《三编清代稿钞本》中,收入有其诗若干,可管窥其部分诗作精华。
李调元:清代戏曲理论家,诗人。其诗作《万善堂诗》清婉雍容,名震一时。
李兆洛:清代学者、文学家。精舆地、考据、训诂之学。为文主张混合骈、散两体之长,与桐城派散文立异,是阳湖派代表作家之一。
李审言:江苏兴化人。国学大师。工诗文考证,着作丰富,着有陶斋藏石记释文《枫园艺友录》。
李惺:清代教育家。有《西沤全集》10卷、《西沤外集》8卷刊印行世。
李汝珍:博学多才,精通文学、音韵等,留存现世最出名的作品就是《镜花缘》。
李伯元:多才多艺,擅长制艺诗赋,绘画篆刻,金石考据。《官场现形记》是晚清谴责小说的代表作。
李慈铭:(1830~1894),晚清着名文史学家。嗜书成癖,承乾嘉汉学之余绪,治经学、史学,蔚然可观,被称为“旧文学的殿军”。
着有《越缦堂日记》。
李毓秀:清初着名学者、教育家。着有《弟子规》。
李绿园:(1707年-1790年),河南宝丰人,清代文学家,着有《歧路灯》[7] 。
李思摩:突厥颉利族人(东突厥),原名阿史那思摩,唐太宗李世民认为思摩忠诚可嘉,于是赐为李氏,令他统领颉利旧部驻守河南之地。
李国昌:本为朱邪氏,名赤心,沙陀突厥酋长朱邪执宜之子。唐懿宗咸通十年(公元869年)任太原行营招讨等职,因随从康承训击败庞勋起义军有功,升为单于大都护、振武军节度使,被赐姓李名国昌。
李勣:(公元594~669年),本姓徐,名世勣,字懋功,初从翟让起义,参加瓦岗军,因功封东海郡公,瓦岗军失败后降唐,被唐高祖李渊任为右武侯大将军,封曹国公,赐姓李,太宗去世后,因避唐太宗李世民名讳,自己改为单名勣(jì,同绩)。其孙敬业起兵反武,赐姓剥夺。
李粲:滑州人,本姓邴,在隋朝任屯卫大将军,唐高祖李渊入关后,率众归唐,被授宗正卿,封应国公,赐姓李。
李抱玉:河西人,本姓安,唐高祖时功臣安兴贵的后裔,原名重璋,善骑射。唐玄宗李隆基以其战河西有功,为他改名抱玉。
李忠臣:蓟人,本姓董,名秦,少年时从军,憨直不通书,但努力奋斗,因有战功,被唐肃宗李亨赐姓李,赐名忠臣。
李国臣:河西人,本姓安,膂力过人,积功升任云麾大将军,被唐肃宗李亨赐姓李。
李光弼:(公元708年~764年),契丹族。中唐出色的统帅、军事家,朔方节度使,天下兵马副元帅,是平息安史之乱的主帅,被加宰相,位至三公,封为临淮王。
李光进:其祖先为河曲羌族人(今青海黄河曲流处),姓阿跌氏,唐朝贞观中期内属,以其地为鸡田州,光进随从郭子仪平定安史之乱,收复两京有功,于大历年间被唐代宗李豫赐姓李。
李元谅:安息人,本姓安,少为宦官骆奉仙所养,冒姓骆,名元光,勇敢有谋略,唐德宗时与李晟收京师,贞元年间因守备有方,避免了一次与吐蕃的战争,被赐姓李,赐名元谅。
李全略:本姓王,名日简,以功累官横海军节度使、沧德棣州观察使,被唐穆宗李恒赐姓李,赐名全略。
李茂勋:回鹘族(即回纥)阿布思后裔,降唐后,受到兵部尚书张仲武的重用,后因积功较多,被唐宣宗李忱赐姓李名茂勋。
李克用:(856~908),唐末名将,沙陀部首领。家族世代效忠唐朝,子李存勖以李唐世袭贵族的正统自居,收取中原民心,建立后唐,统一北方。
李自成:(1606~1645),党项族首领李继迁的后人,明末农民起义领袖,大顺开国皇帝,曾短暂统一北方。
近现代李姓名人
李善兰:近代着名的数学家、天文学家、力学家和植物学家。发明李氏三角恒等式和李善兰恒等式。
㈨ 姓李的数学名人
李淳风 在数学上以注释十部算经(现称《算经十书》)而着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