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孩子数学学不好,家长应该怎么做
今天遇到一位很着急的家长,他说他的孩子今年9月份就要升小学6年级了,可是他的孩子,偏科很严重,数学成绩特别差,而且感觉自己的孩子,对数学不是很感兴趣,做题的时候也很容易走神,对自己孩子明年的小升初考试很是担心。
这位家长的担心和焦虑,相信是很多家长都会有的,不可否认,现在的孩子,读书太不容易了,繁重的课业压力、巨大的升学压力和竞争力,就连挤进校门,也要付出昂贵的择校费、赞助费等等。然而,我们都还是普通人,无法改变现在的课业、升学压力,唯一能做 ,就是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尽量在不耽误孩子学习 前提下,还孩子一个愉快的童年。毕竟,如果连童年都没有,那100分又有什么意义呢?
数学是开发思维的一门学科,同时也是学技术的基础,如物理、化学、机械、计算机、光电技术等都需要数学做基础,数学不学好,学这些时就困难了。所以,数学一定要学好。很多家长反映自己的孩子数学思维差、成绩提高缓慢、计数慢,很是苦恼。笔者认为,数学思维,应当是一种从小培养的思维,对数学思维、学习兴趣的培养,应在幼儿时期开始培养。儿童在4岁前后会出现一个“数学敏感期”,他们会对数学概念,比如数、数字、数量关系、排列顺利、数运算、形体特征等突然发生极大的兴趣,对他们的种种变化由着强烈的求知欲,这标志着孩子的数学敏感期到来了。
然而,很多家长认为,孩子到了数学敏感期,就应当开始像孩子灌输关于算数的知识,其实,幼儿数学的主要内容应包括:帮助孩子理解数的概念、了解简单的几何形体、学习事务的空间关系和时间关系、有一些简单的数学操作技术(如自然测量)等多方面,这几个方面不分轻重,缺一不可,而且在发展孩子逻辑思维的同时,还发展孩子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空间想象能力等。
针对数学敏感期,家长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
1、利用生活中的数学,激发幼儿内在的学习动机
孩子内在的学习动机来源于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因此幼儿对某件事感兴趣或有疑问,我们应该引导幼儿主动学习,并有意识地创始问题情景引导幼儿进行思考、猜想、讨论、实践等,激发幼儿内在的学习动机,使幼儿感受到相互学的重要和有趣,使他们对数学学习更加主动积极。
2、抓住数学敏感期,循序渐进,发展数学思维
人类的学习过程,是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所以在面对“数学”这种纯抽象概念的知识时,唯一让孩子觉得容易的学习方法,也只有以具体、简单的实物为起始。由感官的训练,进一步让孩子借实物从“量”的实际体验,到“数”的抽象认识。自少到多,进入加、减、乘、除的计算,逐渐培养孩子的数学心智和分析整合的逻辑概念。让孩子在亲自动手中,先由对实物的多与少、大和小,求得了解,在自然而然地联想具体与抽象间的关系。
3、巧妙选择操作材料,指导孩子操作,发展数学思维
数学思维是在活动中与物质材料相互作用产生的,因此在家庭数学活动中,我们选用材料要考虑能引起孩子思维的积极性,防止操作活动流于形式。家长可以提供多样性、多层次、多功能的活动材料,供孩子自由选择,并保证孩子动手操作、主动探索的时间。在家长的启发下,让孩子带着问题操作,使他们能在自己的水平上学习探索,这样,不仅孩子的能力得到提高,主体性也得以充分发挥。
如排序,给孩子3根不一样长的长棒让他排排队。观察一下孩子可能会横着排,也可能会竖着排。先别忙着纠正他。因为孩子对长棒的长短序列已经有了比较和判断的能力,只是不知道如何正确的排列。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不断尝试不同的排列方法,帮助引导他得出正确的多种排序的形式,如按长短排,按高矮排。当孩子已经掌握了以上的排序后,你也可以再添给他2根长棒,让他重新再排。在孩子已有的排序经验基础上,帮助孩子整理得出一端对齐来比较长短的方法以及以地平线为标准线来比较高矮的方法,以使孩子能获得有关排序的感知经验。
如要求孩子“给图形分类”,家长先出示两个颜色不同、形状相同的图形和两个颜色相同、形状不同的图形,让孩子进行比较,帮助孩子明确“相同”的含义,并寻找这些图形的不同特征。在此基础上,家长给孩子一组图形,引导孩子从形状、颜色、大小等不同角度自主地给图形分类。这样,孩子就能够通过自己的操作,获得有关分类的感性经验,又促进了数学思维的发展。
这些操作性的材料,都是通过孩子的各种感知觉来达到的,它不仅提高了孩子的各种感知觉,也相应地提高了孩子对数学的兴趣及认识,同时又在活动中发展了孩子的数学思维。
当然,如果您的孩子已经错过了数学敏感期,在小学阶段基础学习,也是相当的重要的。有一部分家长会认为,小学阶段学习的数学知识,都是很简单的,孩子数学成绩不好,不用担心,等以后上了初一,再补习也不晚。其实,这样的想法,只会在最后,进一步影响你孩子的成绩。小学数学是最基础的数学思维的开发,也是初中学习物理、化学、函数等知识的基础,如果小学阶段的数学基础不够扎实,日后的理科学习将会更加的吃力,那么,在现代社会这种学习竞争下,孩子会更加对学习失去信心,所以,作为家长和老师,更应当密切注意孩子在这个阶段的学习状态,并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
首先,我们应当认可孩子,并陪伴孩子、鼓励孩子;每个班都会有10%左右的同学学习数学非常困难,他们成绩不好,上课听不懂,老师在和家长交流时,往往抱怨孩子不爱学习、不能完成学习任务(作业)、学习基础差、注意力不集中等等,但是,这些抱怨,都是在把责任推到孩子的身上,认为孩子学习不好就是没有认真学习,没有认真听讲。然而,实际的教学情况是,认真听课的同学中也有数学差的,这是什么原因呢?每个孩子的智力结构是不同的,有的孩子抽象思维能力本来就弱,这就和有的孩子天生运动的协调性比较差是一样的道理,作为教师和家长,要允许这些孩子比大多数孩子学习的速度慢一些,帮助他们体会在数学中成功和快乐的感觉。设计适合这些孩子的联系,让他们在完成专门的练习中不断进步是很好的方法。与其抱怨自己的孩子不认真学习,不如每天抽30分钟陪孩子完成数学作业,并肯定孩子每一个小小的进步,告诉他“这个题目,你做对了,真棒,这可是比较难的题目哦”。
其次,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引导孩子多听、多记、多看、多做、多问、多动手、多复习、多总结。
通过做课堂笔记的方法可以很好的集中上课的注意力,引导孩子做对自己有用的课堂笔记,不仅能使孩子在上课过程中保持注意力集中,而且,这一部分课堂笔记,还能很好的帮助自己日后的复习。对重要题型结构、概念、公式的记忆,也是相当的重要,对于对于重要题型结构的记忆理解,能大大降低孩子在考试过程中由于对重点题型不熟练而失分的情况,还能帮助孩子进一步巩固知识点,而概念、公式的记忆,更是解题的基础。多问,善于发问,是对知识点的进一步扫盲,有的孩子,在学习过程中不敢发问甚至是害怕发问,家长和老师们就要多鼓励孩子提问题,并在孩子提问后做出肯定和认可,不要给孩子“你怎么可以问这么简单的问题?”这样的表情或感觉。当然,充分的预习+课后练习+复习,是巩固知识的唯一途径。
最后,培养孩子建立自己的错题录,也是很好的提分方法。指导孩子将自己做错的题目在错题本中做好登记,并列出正确的解题方法,同时总结出自己做错的原因,定期的复习,定期的纠错和检查。建立错题本是一个繁琐而又枯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很多孩子因为枯燥、繁琐而中途荒废,所以家长和老师,要定期检查,最好是能和孩子一起做这个错题录。
‘贰’ 一年级小孩做数学不分左右怎么办
告诉他,写字的手是右手,他是左手写字的话相反。真不行用水彩笔在左手上写左,右手写右,别太大,时间长了就明白了。请采纳。
‘叁’ 怎样教孩子学数学
儿童在学数学的过程中,父母对孩子的教授方法十分重要。 由于儿童的知识水平和能力有限,因此父母在教儿童学数学的方法要生动、有趣和形象化,把孩子所看、所听联系到数学问题,然后通过最简单最形象的方式来教授孩子。学好数学对孩子以后的学习和生活都非常的重要。那么怎么教儿童学数学呢?教儿童学数学的几个重要的方法有:
1、教孩子要有耐心,从易到难:大部分的父母都属于急于求成,总是希望孩子多掌握一些知识,不要着急,可以教孩子一些非常简单的知识,慢慢地加深难度。
2、有意识的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能力:在生活中孩子对数学基础有了广泛的应用,就不再老是背加法表、减法表、乘法表,而是可以学习一些可以实际应用的。父母可以培养小孩子的数学思维能力,让孩子从中可以理解数学的概念,比如量的概有念多少、大小、长短、高矮、轻重、厚薄等。
3、可以让孩子从形状入手学习数学:父母可以让孩子学会画圆、正方形、长方形。父母可以让孩子涂色,看哪个图形涂色时间长,也可以用报纸来演示,折一次,减小一半的面积,再折一次,又减少一半,这都属于基本平面图形的学习。
4、父母在教孩子数学的过程中用形象的图片表示:孩子一般对图画是非常感兴趣的,用形象的图片,例如一些小兔子或者是苹果来形象地表示数字,通过这些来练习数学。
5、帮助孩子建立错题本:这是比较有效的学习手段。给孩子买上一个小本子,专门让孩子把平时做作业包括考试时出现的错题,在错题本子上做出订正与总结。在复习阶段让孩子再翻看一下错题本子上的错题,那么孩子就能明白什么地方需要特别留心,这时复习效果就会事半功倍。
除此之外,在日常生活中,只要是能用到数学知识的,都可以让孩子动动脑筋帮助解决一下。总的来说,孩子学好数学必须要坚持。每天学的新内容,到第二天要及时复习。这样循序渐进,学数学就会既轻松又高效。
‘肆’ 幼儿园小孩怎么学数学
集合、数和量的概念
每个孩子都有着与生俱来的数学能力,比如对玩具数量变化、音量大小、搭积木的高矮、物品的分类和排序等,孩子在游戏中无意识的表现,已经充分说明他们具有一定的数学能力了。
1、对数量关系有明确清晰的认知,利用实物,让孩子迅速理解物品数量关系;
2、学习数数,理解数字的实际意义后,开始学习数量的加减;
3、懂得并且能很快说出相邻数、序数、奇偶数(单双数)、数的大小等;
4、认识事物的不同特点,比如大小、长短、高矮、粗细、宽窄、厚薄、轻重等,并且能够分类或排序;
5、会10以内数的分和,能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
6、对事物的大小、长短、高矮、粗细、宽窄、厚薄、轻重等有基本概念
‘伍’ 孩子数学怎么教都不会怎么办四年级啦愁死我了
数学的考察主要还是基础知识,难题也不过是在简单题的基础上加以综合。所以课本上的内容是很重要的,如果课本上的知识都不能掌握,就没有触类旁通的资本。 1、对课本上的内容,上课之前最好能够首先预习一下,课后针对性的练习题一定要认真做,不能偷懒,也可以在课后复习时把课堂例题反复演算几遍,毕竟上课的时候,做好课堂笔记。“好记性不如赖笔头”。对于数理化题目的解法,光靠脑子里的大致想法是不够的,一定要经过周密的笔头计算才能够发现其中的难点并且掌握化解方法,最终得到正确的计算结果。 2、其次是要善于总结归类,寻找不同的题型、不同的知识点之间的共性和联系,把学过的知识系统化。 3、最后就是要加强课后练习,除了作业之外,找一本好的参考书,尽量多做一下书上的练习题(尤其是综合题和应用题)。熟能生巧,这样才能巩固课堂学习的效果,使你的解题速度越来越快。 4、学习过程中难免会做错题目,不管你是粗心或者就是不会,都要习惯性的把这些错题收集起来,每个科目都建立一个独立的错题集,当我们进行考前复习的时候,它们是重点复习对象,因此你既然错过一次,保不准会错第二次,只有这样你才不会在同样的问题上再次失分。
‘陆’ 小孩子如何才能学好数学呢
引言 : 对于孩子们来说,不管是语文还是数学,都是他们需要必学的科目,但是有的小孩天生就对数学有一种恐惧感,不喜欢学习数学,但是也不能放弃数学。那么如何能帮助他们学习数学呢?如何才能学好数学呢?
学好数学的前提,就是孩子是否对数学有一定的动力和热情。如果孩子们对数学没有丝毫兴趣的话,孩子就无法提高数学成绩,而不是一味的给孩子报数学辅导班、奥数辅导班等。这样只会使孩子更加的厌烦数学这门学科,数学其实是离我们生活非常近的,我们去超市结账的时候要用到,根据零花钱选择玩具的时候也能用到,所以好好学习数学吧 !
‘柒’ 小孩子学数学要怎么学
小孩子学数学跟学生学数学区别还是很大的,学生时代基本已经固定了自己的学习模式,而学习效率也就由这个学习模式所决定。
而小孩子不同,小孩子对这个世界还充满了好奇,他每次问的问题,其实就是对世界的疑问,这在学数学中是十分重要的,每一个定理的证明都来源与疑问,而现在的学生基本上都不会问问题了
因此,1.首先要做的就是要让小孩学会问问题,经常会看到有些家长对孩子的问题有些不耐烦,这样反而会扼杀孩子的判断能力,应当耐心的听完孩子的问题,很多天才在少年时就体现出超人的特长,原因就是在于他们提出的问题得到了正确的对待,而发掘了他们的天分。
2.听取了问题,下一步就是培养孩子的分析能力。数学题就像是疾病,而卓越出色的分析就是手术刀,能够一击击中要害,学习数学就是学会分析,然后完成一个个证明,这是数学的本质。因此,教小孩子学数学,最忌讳的就是给他答案,而是应该教他做法,一步步的引导他,让他发现自己的不足,甚至对你的分析提出疑问,那么这一步你就成功了
3.循序渐进,环环相扣,每天难度动态平衡。不可一时简单,一时过难,这样容易使小孩子对这门课害怕,一旦害怕,那么就拜拜了,很难拉的回来了,应当每日设计好难度,当看到小孩子对今天的内容不太适应时,就停止今天的内容,将昨天的内容再温一边,要知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要是你的小孩子能有模有样得去教别的小孩子了,那么基本就已经完成初步培养了。
至于后期的。。。我还没有小孩,因此也不能很肯定得回答,最好找个好老师进行启蒙教育,不要像小学那么死板,要让孩子感觉学习就像玩一样乐趣横生
希望随你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