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什么是因数,和积数
积数(积数)是累计的数目或数量或指算术上二数相乘的得数。能够分解成若干个素数因子之积的奇数,称之为积数,即数学上的奇合数。最小的积数是9。
因数,或称为约数,数学名词。定义:整数a除以整数b(b≠0) 的商正好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b是a的因数。0不是0的因数。
(1)小学数学什么是积数扩展阅读:
如果数a能被数b整除,a就叫做b的倍数,b就叫做a的约数。约数和倍数都表示一个整数与另一个整数的关系,不能单独存在。如只能说16是某数的倍数,2是某数的约数,而不能孤立地说16是倍数,2是约数。
"倍"与"倍数"是不同的两个概念,"倍"是指两个数相除的商,它可以是整数、小数或者分数。"倍数"只是在数的整除的范围内,相对于"约数"而言的一个数字的概念,表示的是能被某一个自然数整除的数。
几个整数,公有的约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约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大公约数。例如:12、16的公约数有1、2、4,其中最大的一个是4,4是12与16的最大公约数,一般记为(12,16)=4。12、15、18的最大公约数是3,记为(12,15,18)=3。
Ⅱ 积数是什么
积数,拼音jī shù,汉语词语,意思是累计的数目或数量或指算术上二数相乘的得数。
积数的出处:
《汉书·天文志》:“凡天文在图籍昭昭可知者,经星常宿中外官凡百一十八名,积数七百八十三星,皆有州国官宫物类之象。”
唐韩愈《论变盐法事宜状》:“是盐一斤,官粜得钱名为三十,其实斤多得二十八,少得二十六文,折长补短,每斤收钱不过二十六七,百姓折长补短,每斤用钱三十四,则是公私之闲每斤常失七八文也。下不及百姓,上不归官家,积数至多,不可遽筭。”
积数的相关计算:
积数计息法:按实际天数每日累计账户余额,以累计积数乘以日利率计算利息的方法。
计息公式为:利息=累计计息积数×日利率。
累计计息积数=每日余额合计数日利率=年利率/360。
现行新积数计息法与原积数计息法的区别:原积数计息法每月按30天计算,每年按360天计算;新积数计息法按照实际天数(一年为365或366天)计算利息。
Ⅲ 什么是积数
积数,意思是累计的数目或数量或指算术上二数相乘的得数。
积数是累计的数目或数量,指算术上二数相乘的得数。阿拉伯数字由0,1,2,3,4,5,6,7,8,9共10个计数符号组成,阿拉伯数字最初由古印度人发明,后由阿拉伯人传向欧洲,之后再经欧洲人将其现代化,人们以为是阿拉伯发明,所以人们称其为“阿拉伯数字”。
十个数字符号后来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被欧洲人误称为阿拉伯数字。由于采用计数的十进位法,加上阿拉伯数字本身笔画简单,写起来方便,看起来清楚,特别是用来笔算时,演算很便利。因此随着历史的发展,阿拉伯数字逐渐在各国流行起来,成为世界各国通用的数字。
在科技书刊中,阿拉伯数字因其“笔画简单、结构科学、形象清晰、组数简短”等特点,有着很高的使用频率,其用法是否正确及规范,直接关系到科技期刊的质量。
Ⅳ 什么叫积数
1、积数计息法:按实际天数每日累计账户余额,以累计积数乘以日利率计算利息的方法。
2、计息公式为:
利息=累计计息积数×日利率
累计计息积数=每日余额合计数
日利率 = 年利率/360
3、现行新积数计息法与原积数计息法的区别:原积数计息法每月按30天计算,每年按360天计算;新积数计息法按照实际天数(一年为365或366天)计算利息。
Ⅳ 积数是什么
词语:积数拼音:jī
shù
释义:
1.累计的数目或数量。
2.指算术上二数相乘的得数。
3.数学上的积数
能够分解成若干个素数因子之积的奇数,称之为积数,即数学上的奇合数。最小的积数是9。
4.活期存款中的"积数"是指按实际天数每天累积的账户余额的总和。常用于计算活期存储利息。
活期存储利息
=
∑(积数
*
日利率)
Ⅵ 小学数学什么叫积,和,商,各是什么意思
积,代表两数相乘,得出的结果叫做积。比如,2×4=8,则8就是积。
和,代表两数相加,得出的结果叫做和,比如2+2=4.
商,两数相除,得出的结果叫做商。比如9÷3=3,则3就是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