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三年级下册数学3026506018读作
3026506018读作(三十亿二千六百五十万六千零一十八)。
❷ 求三年级下册的数学日记
今天中午,我正在做数学暑假作业。写着写着,不幸遇到了一道很难的题,我想了半天也没想出个所以然,这道题是这样的:
有一个长方体,正面和上面的两个面积的积为209平方厘米,并且长、宽、高都是质数。求它的体积。
我见了,心想:这道题还真是难啊!已知的只有两个面面积的积,要求体积还必须知道长、宽、高,而它一点也没有提示。这可怎么入手啊!
正当我急得抓耳挠腮之际,我妈妈的一个同事来了。他先教我用方程的思路去解,可是我对方程这种方法还不是很熟悉。于是,他又教我另一种方法:先列出数,再逐一排除。我们先按题目要求列出了许多数字,如:3、5、7、11等一类的质数,接着我们开始排除,然后我们发现只剩下11和19这两个数字。这时,我想:这两个数中有一个是题中长方体正面,上面公用的棱长;一个则是长方体正面,上面除以上一条外另一条
棱长(且长度都为质数)之和。于是,我开始分辩这两个数各是哪个数。
最后,我得到了结果,为374立方厘米。我的算式是:209=11×19 19=2+17 11×2×17=374(立方厘米)
后来,我又用我本学期学过的知识:分解质因数验算了这道题,结果一模一样。
解出这道题后,我心里比谁都高兴。我还明白了一个道理:数学充满了奥秘,等待着我们去探求。
数学日记二
8月6日 周六
今天晚上,我看见一道会迷惑人的数学题,题目:37个同学要渡河,渡口有一只能乘上5人的空小船,他们要全部渡过河,至少要使用这只小船多少次?
粗心的人往往会忽略“空小船”,就是忘了要有一个撑船,那么每次只能乘4人。这样37人减去一位撑船的同学,剩36位同学,36除以4等于9,最后一次到对岸当船夫的同学也上岸4,所以至少要走9趟。
数学日记三
8月9日 周二
傍晚,我在奥林匹克书中看到一道难题:果园里的苹果树是梨树的3倍,老王师傅每天给50棵苹果树20棵梨树施肥,几天后,梨树全部施上肥,但苹果树还剩下80棵没施肥。请问:果园里有苹果树和梨树各多少棵?
我没有被这道题吓倒,难题能激发我的兴趣。我想,苹果树是梨树的3倍,假如要使两种树同一天施完肥,老王师傅就应该每天给“20×3”棵苹果树和20棵梨树施肥。而实际他每天只给50棵苹果树施肥,差了10棵,最后共差了80棵,从这里可以得知,老王师傅已经施了8天肥。一天20棵梨树,8天就是160棵梨树,再根据第一个条件,可以知道苹果树是480棵。这就是用假设的思路来解题,因此我想,假设法实在是一种很好的解题方法。
数学日记四
8月11日 周四
今天我又遇到一道数学难题,费了好大的劲才解出来。题目是:两棵树上共有30只小鸟,乙树上先飞走4只,这时甲树飞向乙树3只,两棵树上的小鸟刚好相等。两棵树上原来各有几只小鸟?
我一看完题目,就知道这是还原问题,于是用还原问题的方法解。可验算时却发现错了。我便更加认真地重新做起来。我想,少了4只后一样多,那一半是13只,还原乙树是14只;甲树就是16只。算式为:(30—4)÷2=13(只);13—3+4=14(只);30—14=16(只)。答案为:甲树16只,乙树14只。
通过解这道题,我明白了,无论做什么题,都要细心,否则,即使掌握了解题方法,结果还会出错。
❸ 三年级的数学类作文想咨询一下
范文
生活中的数学
黄哲超 金华市红湖路小学六(2)班
指导老师 盛小兰
摘要:本文通过对生活中商品促销的实例分析,得出数学其实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数学在现实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结论。
关键词:数学;生活;促销
“对我来说什么都可以变成数学。”数学家笛卡儿曾这样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我国家喻户晓的数学家华罗庚也曾下过这样的结论。的确,正如两位前辈所说,数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数学的脚步无处不在。
2006年已经接近尾声了,迎面而来的是新的一年——2007年。行走在繁华的大街上,随处可见商家打出的“满400送400”,“满300送300”的促销招牌。“这真实惠!”消费者们蜂拥而至,商场里人山人海,抢购成风。此情此景,真让人以为回到了物资短缺的年代。实际上商家心里早打好了如意算盘。俗话说:只有买亏,没有卖亏,“满400送400元券”只是商家的一种促销手段,其中暗藏着数学问题,暗藏着商业机密,暗藏着许多玄机。
去年,我们一家三口,也在新年之际在商场里“血拼”,当时是满400送400元券。我们先用980元买了一件苹果牌的皮夹克给爸爸,送来了800元购物券。我们并没有过分浪费,花了298元券买了一件藏青色的李宁牌棉袄,又用剩下的500元券中的488买了一件太子龙男装(由于是购物券,不设找零)。到底便宜了多少?298+488+980=1766(元)——这是原来不打折时需要花的钱。980/1776,所打的折扣大约是五五折。
我的姑姑和姑夫从前也做过服装生意,我对服装的进货成本与销售价的关系也有些了解。服装的进价一般只占建议零售价的20%~30%。随着竞争的加剧和商场促销力度越来越大,为了保持利润,商家或厂家还不断地把衣服的建议零售价标高。就如前几天在电视中看见的一位消费者所说,某一品牌同一款式的一条尼料的裤子,三年前建议零售价还只是299元,今年标价变成了999元。这么一算,进价大概只有商场里售价的10%~20%。就算打了五五折,商家还稳赚三至五成的毛利。
广告,广告,便是广而告之。许多人一窝蜂似的赶来抢购、血拼,商场的人流量多了,商品销售量也快速增长。就按人流量是平时的三倍算,这里又出现了一个数学问题。假设平时人流量少时,一件商品按8折销售。8折减去进价2折,标价部分的6成就成了毛利。虽然现在“满400送400元券”时同一件商品可能只赚三至五成,但销量起码是平时的三倍以上。就按三成毛利和三倍销量来计算,3×3=9,与平时的6成毛利相比,一天能多赚50%。虽说这样卖每件单位毛利率有所下降,毛利额却因销售量的增加而增长,更因大量销售而加快了资金周转,带来额外的收益。
商品标价和促销中有数学,购物消费中有数学,装修房子有数学,织毛衣中有数学……总而言之,数学在现实生活中无处不在!
数学的色彩
清晨,鲜红的太阳露出半个笑脸,和谐的阳光洒满人间,我的心情真是好极了。突然接到爷爷的电话,叫我巧算九块五加九十九块五,我马上告诉爷爷:九加九十九,再加一,不就等于一百零九吗?爷爷说我的算法还不算巧,如果凑整减零头就好算得多。我马上打断爷爷的话,告诉他:10+100-1=109(元)。这时爷爷夸我,说我还算灵巧。这是早晨的数学题,我把数学定为红色。
上午,爸爸从银行交完电费回来,叫我计算电费。用电量是从1079-1279(度),每度电单价是0.38元,我用心算整好200度,我把单价变为分数是38/100,列式:200×(38/100),先约分再乘,等于76元。爸爸说没错,和电脑算得一样。我很得意,这时已近中午,我把数学定为黄色。
下午,我和妹妹在家里切西瓜,把半个西瓜再均匀地切两刀,其中的两份就是2/3,我问妹妹这两份是整个西瓜的几分之几呢?妹妹开学才上一年级,当然不会算,我告诉她把西瓜整体看作1,第一分率是1/2,它的分率是2/3,相乘的结果就是这两份是整个西瓜的2/6,约分后就是1/3。这时我想爷爷曾说七色阳光为白色,那么,这个数学就定为白色吧。
夜晚在蓝色的星空下,我和妈妈在一起看电视,我怎么也弄不懂考古学家是怎样从腿骨的化石推算出大艾尔恐龙的身高呢?妈妈说这蓝色的数学等你长大了,本事大了自然就会了。
生活中的数学简直是太多了,真是绚丽多彩,它随时在你身边出现。我爱数学,我要学好数学。
❹ 三年级下册数学题
小学的:直接写出下列各题的得数,你是最快的!(每题1分,共32分)
1、3.82读作 ,零点零九写作 。
2、 读作 ,九分之七写作 。
3、正方形有 对称轴,长方形有 对称轴,圆有 条对称轴。
4、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周长是 、面积是 。
5、 的个分母是 ,分子是 ,再加上 个 ,正好等于1。
6、直接写得数。
56 + 90 = 421 -185= 0.6 +0.4 = 2.8-0.7=
0 ÷ 100= 20× 30 = 360÷ 6 = 20× 32 =
- - = + = 1 - = + =
12.3+2.9= 1.6 -0.9= 4.8 +16.5= 9.7 -2.5=
40×(18+12)= 70-30÷ 5 =
1千米-250米 = 5平方米-380平方分米 =
笔算,写出运算过程。你是最细心的!(每题2分,共30分)
28 × 6 = 130 × 9 = 67 × 8 =
60 × 80 = 22 × 23 = 32 × 13 =
28 +12 × 30 38 × 20 - 100 80 ×12 -650
(45+ 25)× 8 8.6 -3.9 -2.8 30-(17.6+4.9)
320× 3÷6 960÷30 × 5 75×(236-187)
解决问题,列式计算。你一定能行!(每题3分,共18分)
甲数是58,乙数是甲数的2倍,乙数是多少?
326比一个数多89,这个数是多少?
一个数除以8,商是38,余数是7,这个数是多少?
4、“六一”儿童节,同学们出黑板报,长18分米,宽12分米,
(1)黑板报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
(2)在黑板报四周贴上一圈花边,花纸至少需要多少分米?
5、商场运来一批水果,第一天卖出 ,第二天卖出 ,两天共卖
出几分之几?
❺ 三年级下册数学七单元5、70读作什么
5、70
读作:五点七零
解析
我们在学习中,读数时要把
“读作”的内容写成中文汉字,即大写的数字。
而写数是“写作”的内容规定为阿拉伯小写数字。”
❻ 三年级下册数学小日记3OO个字
3月8日 星期二 晴
今天,数学作业有一道题是要称一双鞋子的重量。于是,我便去找妈妈要“秤”。妈妈说她没有“秤”。怎么办呢?不过,俗语说:“世上无难事”。我想,一定有办法的。 于是,我开动了自己聪明的脑袋,想出了:自制天平。
我把空月饼盒的纸皮一块块相应地剪下来,拿来透明折盒胶纸,把其中一块纸皮折成一个正的三角体,贴好放在台面上。另一块纸皮做天平的左右盘,平衡地放在三角体的顶上。然后在家里找来一些已标有重量的东西作砝码。如:妈妈新买回来的牙膏,唇膏等物品,有120克的,有40克的,有18克的,有3 克的都有。 激动人心的称鞋子活动开始了。我将鞋子放在自制天平的左边,“物品砝码”便放在右边,重量放至两边平衡为好。然后把砝码重量相加的和就是我鞋子的重量了。刚好86克。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终于完成数学作业了。妈妈知道后对我赞不绝口。
还开玩笑地对我说:“古代有聪明的曹冲称象,现代就有聪明的晗晗称鞋呢!” 说完,大家便哈哈地笑起来了。 原来,生活上处处都有“秤”呢!
三年级数学日记300字二:三年级数学日记(235字)
6月8日 星期日 晴
今天我和姥姥去菜场买菜,来到卖鱼的摊位前,姥姥买了一条鲫鱼,一共6.6元,姥姥先付给买菜的人7元,接着又递给他1角。我奇怪地问:“姥姥为什么给他1毛?”姥姥说:“接着看下去。”只见买菜的人找给姥姥5角。我恍然大悟,原来7-6.6=0.4(元)=4角,这样就要找4个壹角的硬币,比较麻烦;但是姥姥的方法就比较简单:7+0.1-6.6=0.5元=5角,这样就只要找1个伍角的硬币,这样在交易过程中就方便多了。
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所以我要学好数学,学以致用。
三年级数学日记300字三:三年级数学日记(244字)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例如:买菜啦!买文具啦!量布等等,都需要用到数学。这个学期,老师教了一个新知识,是小数的乘法和除法。这个知识,可帮了我大忙啊!
昨天晚上,我妈妈一起去买桔子。桔子是1.8元一斤,妈妈买了4.5斤,本应该付钱8.1元。可是营业员粗心大意,不知道怎么算的,算成了9元钱。还好我利用了这个学期新教的知识,在脑子里算过一便后,马上纠正了营业员的失误。
不仅营业员阿姨夸我聪明,这么小都会小数乘除法了,而且在回家的路上,妈妈还表扬我,给她省了0.9元,并且学过的知识能在生活中活用。
三年级数学日记300字四:三年级数学日记(272字)
11月27日 星期二 晴
记得有一次,妈妈为了巩固我学过的长方形正方形的知识,特地出了一道题:“把两个长8厘米,宽6厘米的长方形拼成一个大长方形,这个大长方形的周长可能是什么?”
我拿出一张草稿纸,先画出了这样的图形:计算到的周长是:4X8=32(厘米) 2X6=12(厘米) 32+12=44(厘米),我马上对妈妈说:“我算出来啦!等于44厘米”。可妈妈说:“还有一种办法呢。”于是我又在草稿上画了起来。哦,原来还可以这样拼,周长就不一样了,2×8=16(厘米) 4×6=24(厘米) 16+24=40(厘米)。
看来妈妈又该对我说:“思考问题一定要认真啊!”
三年级数学日记300字五:三年级数学日记(217字)
3月8日 星期二 晴
今天晚上,我和妈妈来到超市买东西。当我们买完所有的东西后,刚要离开,我看货架上正好摆着牛奶,于是我让妈妈买些牛奶,妈妈同意了。可是,刚走几步我就看到货架上摆着一箱箱的牛奶。同样的品牌同样的重量,里面有12瓶,每箱21.6元。到底买一箱,还是买一瓶?我犹豫了。突然,我的脑筋一转有了,只要比较一下。于是,我开始算起来:零卖如果买12瓶,每瓶2.5元,就要30元;而整箱的只卖21.6元,少了8.4元,所以我决定买整箱的。
❼ 三年级下册数学暑假作业
一、填一填.(22分) 1.(3分)一年中是31天的月份是 大月 ,30天的月份是 小月 . 考点: 年、月、日及其关系、单位换算与计算. 专题: 质量、时间、人民币单位. 分析: 根据年月日的知识可知:一年有12个月,分为7个大月:1、3、5、7、8、10、12月,大月每月31天,4个小月:4、6、9、11月,小月每月30天,据此解答. 解答: 解:一年中是31天的月份是大月,30天的月份是小月, 故答案为:大月,小月.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年月日的知识,注意掌握大月与小月各有哪些月,二月是个特殊月. 2.(3分)早晨,面对太阳时,你的右面是 南方,你的后面是 西方. 考点: 方向. 分析: 太阳东升西落这是自然规律,早晨,面对太阳时就是面对东方,右边是南,后面是东的对面西方,据此解答. 解答: 解:早晨,面对太阳时,你的右面是南方,你的后面是西方; 故答案为:南,西.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方向的辨别,注意太阳东升西落这是自然规律,早晨,面对太阳时就是面对东方. 3.(3分)6.05读作 六点零五 ,十点一二写作 10.12 . 考点: 小数的读写、意义及分类. 专题: 小数的认识. 分析: (1)根据小数的读法:整数部分按整数的读法来读,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要依次读出每个数字;进行判断即可. (2)小数的写法:整数部分按整数的写法来写,小数点写在个位右下角,小数部分依次写出每一个数位上的数字. 解答: 解:6.05读作:六点零五,十点一二写作:10.12; 故答案为:六点零五,10.12.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小数的写法和读法,注意小数部分的读写方法. 4.(3分)□68÷7,如果商是三位数,□里最小可以填 7 ,如果商是两位数,□里面最大可填 6 . 考点: 整数的除法及应用. 专题:运算顺序及法则. 分析: □68÷7,如果商是三位数,那么□里的数大于或等于7,然后再找出最小的数即可; 如果商是两位数,□里的数应大于7,然后找出最大的数即可. 解答: 解:根据题意可得: □68÷7,如果商是三位数,□≥7,即7,8,9,那么最小的数是7; □68÷7,如果商是两位数,□<7,即6,5,4,3,2,1,那么最大的数是6. 所以,□68÷7,如果商是三位数,□里最小可以填7,如果商是两位数,□里面最大可填6. 故答案为:7,6. 点评: 一个三位数除以一个一位数,要使商是三位数,被除数的最高位上的数大于或等于除数;要使商是两位数,被除数最高位上是数小于除数,然后再进一步解答即可. 5.(3分)一辆客车上午11:30从雷山县城出发,当天下午3:30到达贵阳,途中用去 4 小时. 考点: 日期和时间的推算. 专题: 质量、时间、人民币单位. 分析: 首先把普通计时法转化为24时计时法,然后用到达时刻减去出发时刻,即可得解. 解答: 解:3时30分+12时=15时30分,15时30分﹣11时30分=4小时; 答:途中用去4小时. 故答案为:4. 点评: 此题考查了时间的计算,途中经过时间=到达时刻﹣出发时刻. 6.(3分)3平方米= 300 平方分米 4公顷= 40000 平方米 7角= 0.7 元 2年= 24 个月. 考点: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及单位换算;年、月、日及其关系、单位换算与计算;货币、人民币及其常用单位. 专题: 长度、面积、体积单位;质量、时间、人民币单位. 分析: 把3平方米换算为平方分米,用3乘进率100; 把4公顷换算为平方米,用4乘进率10000; 把7角换算为元,用7除以进率10; 把2年换算为月,用2乘进率12;据此解答. 解答: 解:3平方米=300平方分米,4公顷=40000平方米,7角=0.7元,2年=24 24 个月. 考点: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及单位换算;年、月、日及其关系、单位换算与计算;货币、人民币及其常用单位. 专题: 长度、面积、体积单位;质量、时间、人民币单位. 分析: 把3平方米换算为平方分米,用3乘进率100; 把4公顷换算为平方米,用4乘进率10000; 把7角换算为元,用7除以进率10; 把2年换算为月,用2乘进率12;据此解答. 解答: 解:3平方米=300平方分米,4公顷=40000平方米,7角=0.7元,2年=24个月; 故答案为:300,40000,0.7,24. 点评: 解决本题关键是要熟记单位间的进率,知道如果是高级单位的名数转化成低级单位的名数,就乘单位间的进率;反之,就除以进率来解决. 7.(3分)一台洗衣机售价1998元,买3台大约要花 6000 元. 考点: 数的估算;整数的乘法及应用. 分析: 买3台大约要花多少元,即求3个1998是多少,根据整数乘法的意义列式解答即可,注意是问大约花多少钱,根据整数乘法的估算方法,把1998看成最接近它的整数2000来计算. 解答: 解:3×1998, ≈3×2000, =6000(元); 答:买3台大约要花6000元. 故答案为:6000.点评: 此题考查了整数乘法的意义及整数乘法的估算方法,平时要把基础的知识和方法掌握牢固. 8.(3分)把下面的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起来写在横线上 7 9.07 9.97 9.79 7 < 9.07 < 9.79 < 9.97 . 考点: 小数大小的比较. 专题: 小数的认识. 分析: 根据小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进行解答即可. 解答: 解:根据题意可得: 因为,7<9,所以,7最小;其余三个小数的整数部分相同; 9.07的十分位上的数是0,9.97的十分位上的数是9,9.79的十分位上的数是7,0<7<9,所以,9.07<9.79<9.97; 因此,7<9.07<9.79<9.97. 故答案为:7,9.07,9.79,9.97. 点评: 小数的大小比较,先看它们的整数部分,整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十分位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十分位上的那个数也相同,百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以此类推,直到比较出大小. 10.(3分)在横线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一个教室的面积约50 平方米 考点: 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 专题: 长度、面积、体积单位;质量、时间、人民币单位. 分析: 根据生活经验、对长度单位、面积单位、质量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可知计量一个教室的面积,应用面面积单位,结合数据可知:应用“平方米”做单位;计量黑板的长度,应用长度单位,结合数据可知:应用“米”作单位;计量数学课本封面的周长,应用长度单位,结合数据可知:应用“分米”做单位;计量小青体重,应用质量单位,结合数据可知:应用“千克”做单位;据此解答. 解答: 解:一个教室的面积约50平方米;黑板长4米.数学课本封面的周长约是7分米;小青体重27千克; 故答案为:平方米,米,分米,千克. 点评: 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的选择. 11.(3分)△=○+○+○,△+○=40,则○= 10 ,△= 30 . 考点: 简单的等量代换问题. 分析: 根据“△=○+○+○,”知道△=3○,将△=3○代入△+○=40,求出○的值,进而求出△的值. 解答: 解:因为,△=○+○+○, 所以,△=3○, 将△=3○代入△+○=40, 3○+○=40, 即4○=40, ○=10,;黑板长4 米 .数学课本封面的周长约是7 分米 ;小青体重27 千克 .△=3○=3×10=30; 故答案为:10;30. 点评: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将△代换为○,求出○即可. 二、判一判.(对的在横线里打“√”,错的打“×”)(5分) 12.(3分)边长为2厘米的正方形,周长和面积相等. × . 考点: 正方形的周长;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专题: 平面图形的认识与计算. 分析: 要判断周长和面积是否相等,分别求出其周长和面积.将题目数据代入公式及可以求出. 解答: 解:周长为2×4=8(厘米); 面积为2×2=4(平方厘米); 周长与面积的单位不同,不能比较大小. 故答案为:×.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正方形的周长及面积公式,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不能比较大小. 13.(3分)小云的妈妈6月31日去上海参观世博会. × . 考点: 年、月、日及其关系、单位换算与计算. 专题: 质量、时间、人民币单位. 分析:6月是小月,有30天;据此判断即可. 解答: 解:由分析可知:小云的妈妈6月31日去上海参观世博会,说法错误,因为6月没有31日; 故答案为:×. 点评: 解答此题应明确一年有7个大月、4个小月,2月是特殊月. 14.(3分)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这一年不一定是闰年. √ . 考点: 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 分析: 根据非整百年份是4的倍数,这一年就是闰年,如果是整百年份需是400的倍数,这一年才是闰年,由此即可判断. 解答: 解:非整百年份是4的倍数就是闰年,整百年份是400的倍数就是闰年; 所以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这一年不一定是闰年. 故答案为:√. 点评: 此题主要根据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解决问题,关键是判断整百年份是闰年的方法. 15.(3分)被除数中间没有0,商的中间就一定没有0. 错误 . 考点: 整数的除法及应用. 分析: 根据存在一个中间有0的数乘一个中间没有的数,积的中间没有0,那么就存在被除数中间没有0,商的中间有0,举例解答. 解答: 解:因为816÷8=102,即被除数中间没有0,商中间有0, 所以这句话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错误. 点评: 这种类型的题,只要举出一个推翻这句话的例子即可判断. 三、选一选.(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5分) 16.(3分)125×80的积的末尾有( )个0. A. 1 B. 2 C. 3 D. 4 考点: 整数的乘法及应用. 专题:计算题. 分析: 根据末尾有0的整数乘法的运算法则可知,在计算125×80时,可先计算125×8,125×8的结果是1000,然后再在1000后边加上原来80后边的0,即为10000,即125×80的积的末尾有4个零. 解答: 解:在计算125×80时,可先计算125×8,125×8的结果是1000, 然后再在1000后边加上原来80后边的0,即为10000, 即125×80的积的末尾有4个零. 故选:C. 点评: 整数末尾有0的乘法:可以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然后看各因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的末尾添写几个0. 17.(3分)648÷8的商的个位上是( ) A. 8 B. 1 C. 9 D. 0 考点: 整数的除法及应用. 分析: 根据题干,先把648÷8的商计算出来,即可进行选择. 解答: 解:648÷8=81, 所以商的个位上是1. 故选:B. 点评: 这类型的题目不能根据商的个位与除数8的积的个位是8来8来直接判断,因为需要注意计算的结果有余数的情况. 18.(3分)36个12相加的和是多少?列式是( ) A. 36×12 B. 36+12 C. 12+36 考点: 整数的乘法及应用. 专题: 文字叙述题. 分析: 要求36个12相加的和是多少,用36×12即可. 解答: 解:36×12=432. 答:36个12相加的和是432. 故选:A. 点评: 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计算,用乘法进行计算即可. 19.(3分)“下午5时15分”用24计时法表示是( ) A. 5:15 B. 10:15 C. 17:15 考点: 时、分、秒及其关系、单位换算与计算. 专题:质量、时间、人民币单位. 分析: 把普通计时法用24时计时法表示就是凌晨和上午的时间不变,只在前面加上凌晨或上午,下午和晚上的时间要在12时计时法的基础上加上12时,前面就不需要写下午或晚上. 解答: 解:5+12=17,所以下午5时15分”用24计时法表示是17:15. 故选:C. 点评: 主要考察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的改写方法:把普通计时法用24时计时法表示就是凌晨和上午的时间不变,只在前面加上凌晨或上午,下午和晚上的时间要在12时计时法的基础上加上12时,前面就不需要写下午或晚上. 20.(3分)下面各图中的涂色部份能用0.3表示的是( ) A. B. C. 考点: 小数的读写、意义及分类. 专题: 小数的认识. 分析: 根据小数的意义进行判断: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10份,每一份就是0.1.再看应该取几份就可以. 解答: 解: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10份,每一份就是0.1,3份就是0.3,所以, A.平均分成9份,不能用0.3表示; B.十等分,取三份,用0.3表示; C.没有平均分,不能用0.3表示. 故选:B. 点评: 解决本题主要依据小数的意义,要注意两点:1、必须是平均分;2、要平均分成10份. 四、算一算.(34分) 21.(19分)直接写出得数. 500+5= 40﹣50= 56+44= 1800÷9= 20×13= 2000+4= 9﹣2.7= 84÷7= 6+0.8= 1.4﹣0.9= 7.5+0.6= 8.4+1.6=考点: 整数的加法和减法;整数的乘法及应用;整数的除法及应用. 专题: 运算顺序及法则. 分析: 根据整数和小数加减乘除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即可. 解答: 解: 500+5=505, 40﹣50=﹣10, 56+44=100, 1800÷9=200, 20×13=260, 2000+4=2004, 9﹣2.7=6.3, 84÷7=12, 6+0.8=6.8, 1.4﹣0.9=0.5, 7.5+0.6=8.1, 8.4+1.6=10. 点评: 口算时,注意运算符号和数据,然后再进一步计算即可. 22.(9分)用竖式计算.(带*的题要验算) 10﹣3.7 *15×68 *522÷4 39×43 364÷7 981÷9. 考点: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整数的乘法及应用;整数的除法及应用. 专题: 运算顺序及法则. 分析: 根据小数减法和整数乘除法的竖式计算的方法进行计算即可;注意验算方法的选择. 解答: 解: 10﹣3.7=6.3 15×68=1020 验算: 522÷4=130…2 验算: 39×43=1677 364÷7=52 981÷9=109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数减法和整数乘除法的笔算,根据各自计算方法进行计算即可;注意验算方法的选择. 23.(6分)估算. 99×82≈ 479÷8≈ 153÷5≈ 考点:数的估算. 专题: 运算顺序及法则. 分析: (1)99×82,要把99看作100,82看作80进行估算, (2)479÷8,要把479看作480进行估算, (3)153÷5,要把153看作150进行估算. 解答: 解:(1)99×82≈8000, (2)479÷8≈60, (3)153÷5≈30. 点评: 在估算中一般要根据“四舍五入”法把数看作是整十、整百或几百几十…的数进行估算. 六、解决问题.(26分) 24.一辆卡车一次运货5吨,15辆这样的卡车8次一共运货多少吨? 考点: 整数的乘法及应用. 专题: 简单应用题和一般复合应用题. 分析:根据题意,要求15辆这样的卡车8次一共运货多少吨,先求出一辆卡车8次运的,即5×8,再乘上15即可. 解答: 解:5×8×15, =40×15, =600(吨). 答:15辆这样的卡车8次一共运货600吨. 点评: 先求出一辆卡车8次运的,然后再进一步解答即可. 25.学校买来7箱图书,每箱54本,平均分给6个年级.每个年级分得多少本? 考点: 整数、小数复合应用题. 专题: 简单应用题和一般复合应用题. 分析: 用7乘54求出这些图书的总本数,然后再除以分的年级数,就是每个年级分得本数.据此解答. 解答: 解:54×7÷6, =378÷6, =63(本). 答:每个年级分得63本. 点评: 本题的重点是求出这些数的总本数,然后再根据除法的意义列式解答. 26.(5分)小明带的钱正好买4块手表,这些钱可以买多少个魔方? 考点: 整数、小数复合应用题. 专题: 简单应用题和一般复合应用题. 分析: 根据总价=单价×数量,求出买4块表用的钱数,再除以5,就是可以买魔方的个数.据此解答. 解答: 解:25×4÷5, =100÷5, =20(个). 答:这些钱可心买20个魔方.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单价、总价、数量三者之间关系的掌握情况. 27.(5分)教室前面的墙壁,长6米,高3米.墙上有一块面积是3.8平方米的黑板.现在要粉刷这面墙,要粉刷的面积是多少? 考点: 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与体积计算的应用. 专题: 立体图形的认识与计算. 分析: 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S=ab,求出墙的面积,再用墙的面积减去黑板的面积就是粉刷的面积. 解答: 解:6×3﹣3.8, =18﹣3.8, =14.2(平方米); 答:粉刷的面积是14.2平方米.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了长方形的面积公式S=ab的实际应用. 28.下面黄果树瀑布2008年“五一黄金周”游客人数统计图: (1) 2 日的游客最多. 7 日游客最少. (2)“黄金周”平均每天的游客是多少? (3)你从统计图中还看到了什么信息?考点: 以一当五(或以上)的条形统计图;从统计图表中获取信息. 专题: 统计数据的计算与应用. 分析: (1)统计图中最高的直条人数就最多,最矮的直条人数最少,由此求解; (2)求出总人数,然后除以7即可求解; (3)根据图中的数据进行求解. 解答: 解:(1)2日的游客最多,7日游客最少. (2)(90+135+105+95+80+62+35)÷7, =602÷7, =86(人); 答:“黄金周”平均每天的游客是86人. (3)信息: 5月3日游客有105人
希望对你能有所帮助。
❽ 小学生三年级下册,数学日记怎么写
今天是星期五,我们进行了期中小测验。其中,数学考试卷上有一道题目,让我很难忘。这上面的题目是:有8人去划船,大船可以坐5个人,租金10元;小船可以坐3人,租金6元。问:可以怎样租船?怎样租合理,为什么?我先想到老师说的:“如果遇到这种题目,就要先看怎样租位子正好的。然后,在算一算要花多少元?”这道题目我是这样算的:先看一条大船和一条小船加起来正好能坐8人,再算一算一共要花16元。然后,我算有没有别的方法,于是,我就看了看,可是都没有合理的,位子也多了。这就说明:应该租一条大船和一条小船。